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地籍测量技术细则

地籍测量技术细则

地籍测量技术细则地籍测量技术细则(⼀)地籍图的内容地籍图图⾯表⽰应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地籍图的内容主要有: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地物要素和⼟地利⽤要素。

1.地籍要素及其表⽰1)各级⾏政界线要素地级市界、县界及城市内的区界,乡、镇、国有农林牧渔场界及城市内街道界。

两级⾏政线重合时在地籍图上只表⽰⾼级界线,境界线在拐⾓处不得间断,应在拐⾓处绘出点或线。

2)界址要素A.界址点的测量⽅法⑴、外业采集数据使⽤5″以上全站仪完成。

⑵、测站能直接观测到的,且距离在150⽶以内的界址点,采⽤极坐标法直接测量。

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类界址点)原则上需要图根导线点以上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距离不超过150⽶;街坊内部界址点(⼆类界址点)⼤部分必须在图根导线点以上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

⑶、⽆法施测附合导线的地⽅,采⽤⽀导线法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平⾓半测回,垂直⾓半测回,测距2次读数(两次读数差⼩于10mm),总长不超过100⽶,图根点⾄界址点不宜超过3条边;⽼城区特别困难的地⽅,⽀导线总长不得超过150⽶,边数放宽⾄5条。

⑷、少量⽆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钢尺量取栓距,采⽤距离交会,内外分点法等⼏何⽅法求其坐标;从3条边⽀导线施测的界址点(或地物点),⼀般不宜超过⼀个发展层次;依据图根点,⼀般不宜超过三个发展层次。

当街坊过⼤,须在街坊内加布图根导线点,保证上述发展层次的限制。

量取的栓距必须有多余条件检核,并进⾏误差分配。

施测滴⽔处界址点位时,可在其相应垂直于滴⽔的墙壁位置施测,并量测记录其滴⽔外扩宽度及⽅位,上图时根据此点位坐标与栓距长度解析其坐标。

⑸、界址点观测记录:野外数据采集以街坊为单位进⾏。

采集前⾸先将各级控制点的三维坐标输⼊全站仪,并进⾏严格的校对。

野外数据采集的编码⼀般采⽤⽆码形式进⾏,现场绘制草图。

设置测站时,⼀般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另⼀控制点或解析地物点作检核,当检核点坐标较差(控制点)⼩于±5cm或(解析地物点)⼩于±10cm,⾼程较差不⼤于±0.1m时,⽅可进⾏数据采集。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1. 引言地籍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土地管理工作,它是为了确保土地所有权和领地边界不受争议而进行的测量和绘制工作。

本文档旨在介绍地籍测绘技术方案,包括测绘方法、工具和流程等内容,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测绘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地籍测绘工作。

2. 测绘方法2.1 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是地籍测绘的基础,主要用于确定测量对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坐标。

大地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测量对象的位置,适用于相对平坦的区域。

•激光测距法: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测量对象与测量仪的距离,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确定对象的坐标。

•GPS定位法:利用卫星信号接收器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测量对象的坐标,适用于大范围测量。

2.2 地籍调查方法地籍调查是地籍测绘的核心环节,主要用于收集土地相关信息,包括所有权、地形、地貌等,以确定土地属性和边界。

地籍调查方法包括:•田块调查法:通过实地勘测和调查,确定田块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信息,以及相邻田块的关系。

•图件对比法:对现有图件进行比对,确定田块边界和属性,可以借助航拍图、卫星影像等高分辨率图件进行对比。

3. 测绘工具3.1 测量仪器•全站仪:具有测量角度、距离和高程等功能的测量仪器,适用于各类测量任务。

•GPS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位置坐标的仪器,适用于大范围测量和定位任务。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精度高,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任务。

•数字相机:用于收集现场照片和录像,记录地籍调查过程和细节。

3.2 数据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绘制地图和制作报告的软件,如ArcGIS、QGIS等。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处理GPS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坐标计算和误差调整等操作。

4. 测绘流程地籍测绘的流程包括测前准备、测量和数据处理等环节,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测绘流程示例:1.确定测绘目标和范围。

农村地籍调查技术方案的编写

农村地籍调查技术方案的编写

农村地籍调查技术方案的编写摘要针对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从农村地籍调查的现状及问题出发,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分三个步骤来研究和探讨农村地籍调查的方案。

关键词地籍;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1 农村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案1.1 农村地籍调查方法现阶段农村地籍的重点一方面应能确保土地权属的管理,保障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发展生产。

因此在地籍调查上,主要是对非农建设用地的保护的集镇土地登记和集体所有制土地自然村落——宅居地的权属确定。

1.1.1 详查资料与地籍资料的差异为弄清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中有哪些可借助于于地籍调查中,使其不仅能达到经济、快速的目的,而且还有技术上和法律上的保证,有必要首先弄清楚这两种资料的差异。

1.1.2 自然村落—宅基地的地籍调查1)农村宅居地的地籍调查。

农村宅居地调查可将核实丈量和权属结合进行,调查的同时添写地籍调查表或调查记录,相邻宅基地界线及时由双方法人或法人代表指界确认并因地制宜设立界标,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至于在村内、外厂矿企业单位用地仍应采用先申报,后进行权属调查,确立权属界址点位置,再进行地籍测量。

2)宗地界址边的勘丈及宗地草囝的绘制。

宗地草图是以权属界为主要内容的实地勘丈图。

宗地图形与实地大约成比例,在相应位置注记实量的界址边长和确定界址点的条件距离及界址边与实地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

3)村庄地籍测量。

村庄地籍测量的方法要考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同一地区视其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1.2 方案的实施农村地籍调查方案确定以后,就会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实际生产中到底如何去实施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去处理,介绍如下。

地籍调查实施方案:1)土地权属调查。

①土地的确权。

土地的确权是指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由权属主、相邻土地权属主、地籍调查员或其他必要人员参加的集体依法对土地权属的认定,包括权属类别和权属主的确认。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国土资源部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国土资源部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

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范围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取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置、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

在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开展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地籍测绘实行方案

地籍测绘实行方案

地籍测绘实行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保障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和精度,特制定本实行方案。

二、工作目标本次地籍测绘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全面查清测区内各类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用途等基本情况,建立准确、完整的地籍数据库。

2、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3、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三、测绘范围和内容(一)测绘范围本次地籍测绘的范围涵盖_____区域,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二)测绘内容1、土地权属调查查清土地权属的来源、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客体等情况。

核实土地权属界线的位置、走向、界址点坐标等。

2、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建立高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界址点测量:测定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地籍图测绘:绘制比例尺为 1:_____的地籍图。

面积量算:计算各类土地的面积,并进行统计汇总。

四、技术依据和精度要求(一)技术依据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4、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二)精度要求1、界址点精度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精度不低于±5cm。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精度不低于±75cm。

2、地籍图精度地籍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应符合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五、工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收集测区相关资料,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登记资料等。

2、制定技术设计书,明确测绘的方法、流程、精度要求等。

3、准备测绘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 接收机、水准仪等,并进行校验。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量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量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量技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籍测量技巧。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现有的地籍档案资料等信息。

其次,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明确需要测量的对象、范围和精度要求。

最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和验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控制点的建立和测量地籍测量中,控制点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建立控制点,可以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准确的基准。

在控制点建立中,需要确定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并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遮挡和干扰,保持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并使用多次观测和平差方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三、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和筛选,排除掉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

其次,要进行数据的平差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和调整,以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最后,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图件和报告,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地籍图件的绘制与更新地籍测量完成后,需要将测量结果制作成图件,并进行周期性的更新。

在地籍图件的绘制中,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图件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同时,要注意图件的标注和符号规范,方便用户理解和查询。

在更新地籍图件时,要及时反映土地的变动情况,通过实地测量和调查,保持地籍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五、数据管理与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籍测量工作也逐渐向数据管理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重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工具,将地籍数据进行空间化和可视化,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和分析。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XXX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切实落实《XXX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

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规模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得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置、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造宗舆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

在展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展开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干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1.地籍测量1.一般规定(1)地籍测量应利用城市区内的定线拨地资料、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等既有成果,获取和表达土地及其附着建筑物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信息。

(2)地籍测量应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宗地构成应以能够证明权属范围的资料为依据。

(3)地籍测量中,宗地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1,同时需换算成亩,取至0.01;界址点坐标以米为单位,取至0.001;界址线边长以米为单位,取至0.01,界址线圆弧半径以米为单位,取至0.001;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01。

2.测量方法(1)利用地籍图、地形图等已有资料进行绘制前,需核实已有资料的坐标系是否与现行坐标系一致,图上地物是否与现状一致。

如果一致,可以直接使用;如果不一致,需进行坐标转换、现状地物的补测或删除后,再加以利用。

(2)地籍测量应使用CORS系统进行控制点测量和要素点测量。

测量中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用户端需要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

2) 用户端应在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测量,并实现与服务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

3) 用户端不宜在隐蔽区域、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测量。

4) 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5) 每次观测之前,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初始化。

6) 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经重合点观测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7) 控制点测量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用间隔2s~5s,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

8) 要素点测量时可采用固定高度的对中杆对中、整平,观测历元数应大于5个。

9) 最终结果应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

10) 连续采集一组要素点数据超过50点,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检核一个重合点,当检核点位坐标较差不大于图上0.5mm时,方可继续测量。

11) 控制点可采用木桩、水泥钢钉标志等作为标记,也可采用钢钉等临时标志作为标记,其数量以能满足界址点测量和要素点测量的要求为准。

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建设在经济领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而地籍测量是城镇建筑建设工程的基础,其主要是将城镇的土地做一个区域的划分,使土地既有规范性又有合理性。

地籍测量是我国土地管理方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度,地籍测量在此进程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例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其目的在于将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更好的运用,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

标签:地籍测量技术方法土地资源1地籍测量的含义和重要性(1)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主要架构有:地籍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以及地籍图。

其土地权属调查又分为:土地权属和土地所有权;地籍图也有附图宗地图等。

其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督管理,以土地持有权和土地周围附属物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一个基本上的系统几何。

它主要以数据的形式表现。

而地籍测量则是测量人员是为了得到或者表达地籍区域系统信息所进行的测量绘制工作。

其主要是以土地的归属为中心,对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研究,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绘制整理,统计好了之后制作成图表,然后整理入档。

(2)地籍测量的重要性。

地籍测量是测量人员是为了得到或者表达地籍区域系统信息所进行的测量绘制工作,它测量出来的数据能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土地资料,而且在国家的土地管理部门具有法律效应,使得测量结果的资料不会遭到外泄,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其次地籍测量可以让土地测量人员对资源进一个等级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到国家税收;地籍测量可也以让土地测量人员对资源进一个区域的划分,这样国家对土地资源可进行更加方便的管理,对加快城市化建设、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开发与整治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2地籍测量的基本条件和方法2.1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是跟土地资源有关的,其包括(1)我国地域广阔,各个省有市、县、镇、乡、村,地籍测量就可将其地籍调查的数据将地域划分好,并给土地分权;(2)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根据土地的性质、面积和状态可以进行地籍测量,然后对土地进行分配、整治和管理。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

地籍测量规范地籍测量规范是指在土地管理、土地登记和土地调查等工作中,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出的一套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以下是地籍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测量准备1. 地籍测量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或注册测绘师承担,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测量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有关的地籍、图件和资料等。

3. 测量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选择,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过程1. 测量工作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确保测量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在测量前,需要在测区进行标志点的布设,确定测区的边界和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进行参考。

3. 测量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测量尺、测距仪等,并确保其准确度和精度。

4. 测量中应注意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如陡坡、水域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1. 测量数据的处理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数据的整理、纠正、校核和分析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成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包括测量图件、测量数据、测量报告等内容。

3. 测量成果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测量信息和结果,如测区的面积、边界、地物位置等,以及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等相关情况,便于后续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

2. 在测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校验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测量的可靠性。

3. 对于重要的测量任务,应进行交叉验证和重复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地籍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使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测绘

如何使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测绘

如何使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测绘地籍测量技术是一项基础性测绘技术,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还是房地产交易等领域都需要地籍测量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和流程,并着重探讨如何使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测绘。

一、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地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交易等领域,它为各种土地相关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测绘数据支持。

在土地管理方面,地籍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土地边界、测量土地面积和记录土地权属。

在城市规划方面,地籍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确定地块划分和规划基础设施。

在土地交易方面,地籍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确定产权边界和测量买卖双方的土地面积。

总之,地籍测量技术在土地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二、地籍测量技术的流程地籍测量技术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测量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是地籍测量技术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量人员需要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地籍档案,了解测量区域的基本情况。

同时,他们还需要收集现场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并对测量现场进行勘察和分析。

测量实施阶段是地籍测量技术的核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前期准备的信息,在现场进行测量。

他们会使用全站仪、GPS和激光测距仪等仪器设备,测量土地各个关键点的坐标和高程。

同时,他们还会进行地形勘测、地物特征测量等工作,以获取更全面的地籍测量数据。

结果处理阶段是地籍测量技术的收尾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量人员会将测量数据整理和处理,编制测绘成果。

他们会编制地形图、地籍图和测量报告等成果,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使用。

三、使用地籍测量技术进行测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要求。

首先,测绘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他们需要详细了解测绘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地籍档案,确定测绘的目的和要求。

同时,他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材料,并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边界。

其次,测绘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

福建莆田农村地籍测量项目技术方案

福建莆田农村地籍测量项目技术方案

莆田农村地籍测量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3)2 项目内容 (3)3 技术指标 (3)4 技术标准与引用文件 (4)5 技术方案 (5)5.1 技术路线 (5)5.1.1 常规技术路线 (5)5.1.2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三维模型技术 (6)5.1.3 三维地籍管理概念 (7)5.1.4 技术路线核心及流程图 (8)5.2 倾斜航空摄影 (10)5.2.1 测绘航空摄影 (11)5.2.2 像控布设 (12)5.2.3 资料与数据整理 (21)5.2.4 像控成果内业质检 (22)5.3 实景三维模型制作 (23)5.3.1 软件、硬件准备 (23)5.3.2 工作流程 (23)5.3.3 影像预处理 (24)5.3.4 POS数据解算 (24)5.3.5 空三加密 (24)5.3.6 DSM提取 (25)5.3.7 实景三维模型输出 (25)5.3.8 模型检查与修缮 (26)5.4 地籍测量 (27)5.4.1 配置解决方案 (27)5.4.2 资料收集与权籍调查 (27)5.4.3 三维mesh模型生成 (28)5.4.4 DP-Modeler-Mapper矢量测图 (28)5.4.5 房屋测量 (29)5.4.6 拓扑与质量检查 (30)5.4.7 CASS成果导出 (30)6 质量保证措施 (31)6.1 质量保障体系 (31)6.1.1 质量控制原则 (31)6.1.2 控制制度要求 (32)6.1.3 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32)6.2 质量控制方案 (33)6.2.1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33)6.2.2 做好工序衔接 (34)6.2.3 严格执行“过程检查制度” (34)项目概况莆田市福建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兴华”,又称“莆阳”、“莆仙”,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

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

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陆域总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29万人。

地籍测量实施计划方案3

地籍测量实施计划方案3

地籍测量实施方案为拓展测绘业务,根据我单位2006 年工作计划部署,今年将全面开展地籍测绘业务。

目前,我馆测绘资质、软、硬件已经齐备,测量技术力量基本具备,可以开始开展此项工作。

一,目的本方案为地籍测量开展实施方案,对此项业务所牵涉的法规、业务流程以及作业质量检查、培训方式、软硬件需求、作业人员做出了详细说明.二,测量依据地籍测量依据《地籍图图式》、《地籍测量规》、《城镇地籍调查现》三,地籍测绘概述地籍测绘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

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并以图形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

四,地籍测量人员五,软、硬件设备六,业务流程和部署地籍测绘基本流程如下图:1. 测绘受理。

在接到测绘业务时,受理人员负责明确测量地址、测量围,明确 用地单位是否有规划局 《建设用地许可证附图》 ,如无图,需要由我单位负责 出图,并告知用地单位。

在协商后,明确测绘费用、测绘期限并填写测绘受 理书。

2. 勘查现场。

地籍测绘队长在接到测绘任务后,对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分配人 员,确定测绘方案。

如没有规划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许可证附图》 ,技术人员 将用地围 1 :500 地形图打印出来,并去现场查看图与现状是否一致,如不 一致,则需更新地形图。

有图则只验证用地围和设定测量方式。

3. 更新地形图。

测量人员依据现有的地形图对现状地物要素进行补充测绘,主 要包括 :道路、房屋、水系、地貌。

4. 晒制地图。

业人员依据外业测量数据更新地形图, 并按标准格式晒制 1:500或者 1 :1000 地形图5. 质量检查。

由测量队长对晒制的地形图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用地围、成图 要素、附注等进行检查,加盖测绘专用章。

测绘受理勘查现场更新地形图晒制地图质量检查有图无图图纸交付分局画红线6. 交付用户。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一、目的和意义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容,目的是全面查清部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用途等,建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满足土地宏观调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各项严管措施落实、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由向部延伸拓展的一项调查,其调查精度要求高、工作量大。

搞好地籍调查,掌握部各类土地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不仅是实现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在要求,是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夯实土地管理基础、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减少土地权属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通过开展地籍调查及土地产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见。

二、主要任务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按《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对部的土地进行调查或变更调查,查清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及每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用途,包括部公共设施用地、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状况,完成全区土地地籍调查和产权登记,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全区的集影像、图形、地类和权属为一体的地籍信息系统。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发证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基础上,依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有关要求,对土地进行补充调查,完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发证成果。

在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用途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完成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2、开展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充分利用宅基地调查成果,根据调查成果,探索我区建设用地流转和新建设与土地入市的模式与方法,依据有关法律政策文件进行专题研究.3、运用现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中的土地权属调查成果,收集相关文件资料,研究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方法,依法调处原历史遗留和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土地权属争议,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依法进行裁决。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测绘目的本次地籍测绘的主要目的是:1、确定土地的权属界线,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

2、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形状等几何要素。

3、为土地登记、发证提供准确的图形和数据依据。

4、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等提供基础资料。

三、测绘范围本次地籍测绘的范围为_____市_____区_____街道,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具体范围以相关部门划定的红线为准。

四、测绘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94)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5、相关地区的地籍测绘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6、委托方提供的测绘任务书、控制点成果等资料五、测绘内容1、权属调查调查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包括权利人的名称、性质、土地来源等。

核实土地的权属界线,确定界址点的位置和界址线的走向。

填写权属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2、控制测量建立首级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加密控制点,满足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

3、地籍碎部测量测量宗地的界址点、地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绘制地籍图,包括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图。

4、面积计算与统计计算宗地面积和土地分类面积。

进行面积汇总和统计分析。

5、地籍数据库建设将测绘成果录入地籍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六、测绘技术方法1、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的要求进行施测。

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2、地籍碎部测量界址点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 GPSRTK 测量方法,精度符合《地籍测绘规范》的要求。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

地籍测绘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地籍测绘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将从地籍测绘的目的、流程、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地籍测绘的目的在于准确地确定土地的边界和地形特征,为土地的管理、流转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常,地籍测绘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实地测量、数据处理、成果制作和最终备案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细致的操作和专业知识的支持,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地籍测绘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在土地管理方面,地籍测绘可以为土地征收、划拨和供应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其次,在土地流转和交易方面,地籍测绘可以为不动产权属证明提供依据,促进土地的有序流转和交易。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地籍测绘可以为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地籍测绘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籍测绘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地籍测绘要求测量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工作。

此外,地籍测绘涉及到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需要沟通协调,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机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籍测绘队伍。

此外,建立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总之,地籍测绘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地确定土地的边界和地形特征,地籍测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的有序流转和交易,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然而,地籍测绘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加强数据处理、人才培养和工作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地籍测量方案设计

地籍测量方案设计

地籍测量方案设计第1章绪论1.1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地籍测量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正确的、规范的、高质量的地籍测量是国家行使土地税收、地政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权属的真实状况,为检验耕地占补平衡执行情况,开展土地登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农地开发等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客观、可靠、准确和系统的基础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鼓励下,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作为农民的不可再生资源和第一生产资料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伴随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土地利用、土地法律意识、土地价值观的日益增强;同时,土地争议纠纷、土地问题信访、违法违规用地案件等事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

这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安定团结及经济发展。

辽宁省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初开展的土改工作面窄、工作量小,主要是利用丈量法开展的基本农田和部分宅基地的调查、确权及其登记发证工作。

几十年以来,农村的土地权属单位名称和基层管理体制及其界线进行过几次巨大的调整(比如兴隆镇就属于最近几年重新合并的乡镇),一直以来没有开展过大面积的农村土地调查、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信访事件和土地案件也不断发生。

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辽政发[2007]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5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

同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2011年5月16日表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巩固地籍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初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容,目的是全面查清部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用途等,建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满足土地宏观调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各项严管措施落实、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由向部延伸拓展的一项调查,其调查精度要求高、工作量大。

搞好地籍调查,掌握部各类土地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不仅是实现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在要求,是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夯实土地管理基础、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减少土地权属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通过开展地籍调查及土地产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见。

二、主要任务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按《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对部的土地进行调查或变更调查,查清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及每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用途,包括部公共设施用地、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状况,完成全区土地地籍调查和产权登记,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全区的集影像、图形、地类和权属为一体的地籍信息系统。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发证
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基础上,依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有关要求,对土地进行补充调查,完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发证成果。

在查清每宗土地的位
置、界线、数量、用途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完成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2、开展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充分利用宅基地调查成果,根据调查成果,探索我区建设用地流转和新建设与土地入市的模式与方法,依据有关法律政策文件进行专题研究。

3、运用现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中的土地权属调查成果,收集相关文件资料,研究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方法,依法调处原历史遗留和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土地权属争议,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依法进行裁决。

三、技术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2007年)。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2007年)。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2007年)。

5、《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

6、《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3年)。

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8、《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0、《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9)。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