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二章 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大全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大全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地球

考试要求

1、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2、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A、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符合宗教的教义。但是这样的地球中心说和观测的现象存在着矛盾,使得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地球排除出宇宙的中心,以太阳取而代之以后,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星星世界,显现出惊人的统一性。受时代的局限,哥白尼的体系也存在缺陷。比如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等。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真实规律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他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1: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2: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3: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为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设T1和T2分别表示两行星的公转周期,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各自轨道的半长轴),得公式:

二:掌握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之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节律性。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笔记重点]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笔记重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

一、“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

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地球

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 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 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第二章复习12页--打印版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第二章复习12页--打印版

平均厚度35km,大洋下平均厚5km。青藏高原最厚。

分沉积层、花岗质壳层(硅铝层)、玄武质壳层(硅镁层)。

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的刚性盖层。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二)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形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汞大部分矿物呈固态

矿物形成的方式: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气体升华、胶体凝固、固体再结晶

气态变为固态:火山喷出硫蒸汽或H2S气体,前者因温度骤降直接升华成自然硫,H2S气体与大气中的O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硫。

液态变为固态:是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可分为两种形式。1)从溶液中蒸发结晶。如盐类。2)从溶液中降温结晶。岩浆冷凝。

固态变为固态:主要是由非晶质体变成晶质体。

矿物的鉴别:根据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晶质矿物:内部质点作规则的排列,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这种有规律的排列使晶体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构造和几何外形。

非晶质矿物:内部质点呈无规律的排列,杂乱无章,故没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晶质矿物。

矿物的形态

单体形态:一向延伸型:柱状、针状、纤维状二向延伸型:板状、片状、鳞片状三向延伸型:粒状

集合体形态:纤维状、鳞片状、粒状、土状、致密块状、放射状、鲕状、豆状、钟乳状、葡萄状、肾状、结核状等

矿物的光学性质

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折射等时呈现的外观特征。

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的颜色由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决定,分自色、他色、假色。自色由矿物的固有成分决定,他色是矿物杂质的颜色,假色是光线作用造成的。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

因历年真题中并未出现绪论部分的内容,所以本笔记不做总结,以节省考生复习时间。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括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亿光年的巨大空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知宇宙的范围必将逐渐扩大。

(1)宇宙的组成

宇宙中的天体可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肉眼能见看到。99%以上都是恒星。一切恒星都在不停运动

行星:不发光,质量小于恒星,绕太阳系运动

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或矮行星运动,并随着行星绕恒星运动

流星:在行星际空间运行,当接近地球,受引力作用时,可以改变轨道甚至陨落

彗星:一种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

星云:一种云雾状的天体

(2)光年

人们把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xl08km),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2.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

①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并以250km/ s的速度绕银心运动。

②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发光球,它的内部不断进行着巨大的热核反应。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中心温度更高达1500X104K。

③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一个天体系统绕着它运动。这个天体系统就是太阳系,而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2)行星

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太阳系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前四个属于类地行星,后四个为类木行星。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

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地壳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状态与不同物质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成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即内三圈与外三圈。其中外三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三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地壳中含有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部分元素,而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矿物是地壳中单个或若干自然元素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绝大部分矿物是结晶矿物,化合物(简、复、变、水、同质多像、胶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物的范围扩大了,包括地球内层及宇宙空间所形成的自然产物。

自然界里的矿物很多,大约有3000种,但最常见的只有五六十种,至于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只不过二三十种,称造岩矿物。它们共占地壳重量的99%。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形态和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二)矿物性质

1、矿物形态

(1)单体形态

在一定条件下(如晶体生长较快,生长能力较强,生长顺序较早,或有允许晶体生长的空间——晶洞、裂缝等),矿物可以形成良好的晶体(如下图)。

虽然每种矿物都有它自己的结晶形态,但由于晶体内部构造不同,结晶环境和形成条件不同,以致晶体在空间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发育的程度也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一向延长-柱状石英晶体,长6cm

2、二向延展-板状黑云母晶体

3、三向等长-粒状石榴子石晶体,粒径2.6cm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绪论

0.1复习笔记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1.地理学

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范围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

(1)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

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①自然环境

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两部分:

a.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

即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b.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

即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②经济环境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③社会文化环境

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

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3)地理学分类

依据系统论,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

①综合地理学

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

②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

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

③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整理笔记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整理笔记

自然天理教条记之阳早格格创做

(一):天球自转的天理意思天球转爆收的自然局里是多圆里的

1:爆收了昼夜更替的局里,并使天表个华夏成具备一昼夜的节奏

2:由于自转,爆收了天球自转偏偏背力

3:制成天球上共一时刻,分歧经度的场合有分歧的场合时4:天体引力爆收潮汐,由于自转,好同的潮汐又阻拦它的疏通. 5:天球真足的自转,共它的局部疏通也有稀切的闭系.

不妨效率大陆漂移、天震、潮汐摩揩、洋流等. 别的,自转爆收的离心力,也是效率天球形状的本果.

(二):天球公转的意思1:昼夜少短的变更:昼夜的少短,视朝昏圈分隔纬线的情况而定.普遍情形下,纬线被朝昏圈分隔成二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喊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喊夜弧.昼弧战夜弧的弧少,决断该天的昼少战夜少.由于黄赤接角的存留,使太阳曲射面爆收北北移动,果此,除了正在赤讲战秋秋分日中,各天的昼弧战夜弧皆不等少. 2: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太阳下度,是指太阳对付于天仄的下度角.它正在很大程度上决断大天大概得太阳热能的几.太阳下度最大的时间,大天上得热

最多(光束里积、道路短). 3:四季由于黄赤接角的存留战天球的公转,制成天球上各天昼夜少短战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一年分成秋夏秋冬四季.季节变更是半球性的局里,北北二个半球不共事光临的共一季节,而经常相互好同.那是果为效率季节变更的二个主要的果素:昼夜少短战正午太阳下度的变更是半球性的.那二个果素效率天球所得太阳热量正在北北二个半球之间的调配.

(三)、天球表面的基础个性1.太阳辐射集结分集于天表,太阳能的转移亦主要正在天表举止.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地壳(伍光和)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地壳(伍光和)
若干断层常常构成巨大的断裂带,其中断层的组合形式非常复 杂。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
(一)大陆漂移: 1915年,魏格纳(A.Wegener)提出,认为漂 移动力是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
(二)海底扩张说 : 20世纪30年代的海底考察发现: 海洋虽历史悠久,
海底却很年轻。海底仅有2~3亿年,而整个海底3~4亿年更新一次。
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 的。
2、假整合 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
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3、不整合 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概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间有地层
缺失。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 下沉接受新沉积。
地壳上升时:海相 → 陆相;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
序。 地壳下沉时:形成海侵层序。
(二)沉积建造 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
就是沉积建造。一个沉积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定阶段。 1、地槽型建造 主要由海相地层组成的、厚度很大,无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产生
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认为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全球板块构造图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课后答案考研复习备考资料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课后答案考研复习备考资料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试读(部分内容)

隐藏

绪论

0.1复习笔记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1地理学

地球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范围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

(1)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

境。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①自然环境

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两部分:

a.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

即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b.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

即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②经济环境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③社会文化环境

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3)地理学分类

依据系统论,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

①综合地理学

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

②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

考研《自然地理学》(伍光合)复习提要

考研《自然地理学》(伍光合)复习提要

考研《自然地理学》(伍光合)复习提要

名词解释:

1、宇宙天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岁差章动

极移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

2、地壳克拉克值矿物岩石解理断口岩浆岩沉积岩层理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的交代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沉积构造地槽型建造过渡型建造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质构造水平构造丹霞地貌倾斜构造单面山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板块大洋中脊地缝合线地质年代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3、大气气溶胶大气成分干洁空气大气常数温室效应对流层辐射平衡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水平温度梯度气温直减率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露霜雾凇雨凇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积状云

层状云波状云冰晶效应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降水强度降水量

降水变率湿润系数水平气压梯度摩擦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层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埃克曼螺线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信风季风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

焚风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气候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南方涛动

南方涛动指数 ENSO 降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辐射径流土地退化

4、水分循环水圈洋海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海水盐度海水氯度潮汐

潮流回转流往复流波浪波浪的辐射沿岸流洋流摩擦深度风海流倾斜流密度流水团河流水系流域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水位平均水位相应水位流速流量薛齐公式满宁公式巴甫洛夫公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

径流变率径流系数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湖泊定振波沼泽地下水总矿化度硬度溶水性容水度持水性持水度给水性透水性地下水的动态

地然地理--伍光和 整理笔记

地然地理--伍光和 整理笔记

绪论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面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球表面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的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在这个表层内存在着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事物,构成了具有独特地理结构和形式的地理环境。

2、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诸方面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基本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是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地理土壤学、地植物学和动物地理学等的总称。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成分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成分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特征和分布等特征和规律。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以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为特征,即着重研究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4、自然地理学任务:

(1)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二章-重点总结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二章-重点总结

第二章地壳

1、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者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既是矿物的特性,又是鉴别矿物的依据。其中,光学性质包括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

条痕是锐器割划矿物后其粉末的颜色;解理是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

2、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物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出的成层性.

沉积岩是由于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或者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3、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或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4、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行迹。

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时,即为褶皱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时,即为断裂构造。

5、板块构造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位即板块构成的。几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复习要点前三章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复习要点前三章

绪论: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球表层(上至对流层,下至沉积岩石圈底部),包括大气圈、岩石圈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

第一章:地球

八大行星:水星(公转速度最快、温差最大)、金星(唯一一个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卫星最多)、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代表:冥王星,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总称。

月球:地球唯一天然卫星。外部没有大气,造成直接后果:永远黑暗,无天气现象;月面温度变幅巨大;无大气层保护,月面经常遭受陨石撞击。

朔望月:月心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的时间。

恒星月:月心连续两次到达同一恒心方向。

交点月:月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与白道两交点之一的时间。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

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

共同特征: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于圆形;轨道面近似在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公转方向都自西向东环绕太阳公转;自转方向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他行星都自西向东,即和公转方向相同;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天王星例外);卫星轨道绝大多数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接近母星的赤道面;卫星公转方向绝大多数都和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月相:新月(距角0度,同升同落,月出清晨,中天正午,月落黄昏,彻夜不见)、满月(180度,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上弦月(90度,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班夜西天)、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

伍光和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伍光和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地壳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厚度差异很大。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地壳的组成可以从元素、矿物、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各种元素丰度不一。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单质少,化合物多,呈晶质固体,理化性质随环境而改变。

矿物的特征:形态、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

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所以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地壳(伍光和)分解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地壳(伍光和)分解

2、地台型建造 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 地壳升降幅度均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 3、过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 相沉积与泻湖相沉积分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 面下部。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分为整合、假整合与不整合三类。 1、整合: 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 沉积间断,表明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 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的。
碎屑沉积物—砾,砂,粉砂,粘土。 化学沉积物—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 硫酸盐,卤化物。 有机沉积物—泥炭,珊瑚礁等。

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 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 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统称为变质 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②垂直运动 块体的升降运动。 地壳因上升运动而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因下降运动而 坳陷形成盆地与平原。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从地层的岩性、岩相、厚度与接触关系上,都可发现构 造运动的痕迹。沉积岩的组分、结构、构造与化石 特点也能综合反映地层的岩相古地理情况。 (一)岩相 沉积岩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 海相:深海相,浅海相; 陆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滨海相。
4、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性构造运动导致的深广范围的变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5、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混合花岗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壳

1、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者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既是矿物的特性,又是鉴别矿物的依据。其中,光学性质包括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

条痕是锐器割划矿物后其粉末的颜色;解理是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形成的断裂面。

2、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来自上地幔的高温熔融物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出的成层性。

沉积岩是由于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或者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3、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或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4、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行迹。

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时,即为褶皱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时,即为断裂构造。

5、板块构造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位即板块构成的。几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扩张(或增生)型边界、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6、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7、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称为地震。

8、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称为相对年代法或者古生物地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