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背景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苹果不合理售后政策遭到央视曝光。央视指出,苹果公司售后维修政策,针对中国用户实施双重标准,苹果旗下多款产品违反国家三包规定。此后,人民日报曾连续五天发表文章,批评苹果公司在中国的“霸道”作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3月28日发表声明:各地将加强对相关侵权行为的监管。4月1日晚间,苹果官网发布了一封苹果CEO库克致中国消费者的信。信中表示,苹果针对售后实施了四项重点改进,其中包括对iPhone 4和iPhone 4S维修政策的调整。但是,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人们由此质疑苹果的诚意,有网友调侃,这是不是西方的黑色幽默呢?
苹果因何可以傲慢?
苹果傲慢的底气从哪里来?首先是我们还没有“橘子”,没有一个能够和苹果在品牌和创新上抗衡的产品。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一直受到热捧。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冒着严寒提前几个小时排队,可以花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多的钱,甚至可以为了得到一部手机而卖掉自己的肾。
而这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正反映出我们创新和品牌力的不足。苹果正是凭借其在设计和理念上的创新,使其产品成为时尚的象征,得以在市场上持续火爆,反观我们的自主品牌产品缺少的正是这种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
另一方面,“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苹果在国外能规规矩矩,进了中国就变得这样“为非作歹”呢?这与中国市场的标准缺失和监管不严有着直接关系。
苹果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而针对这些问题,事前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标准、规章和制度予以规定和监管,事后相关部门又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处理、去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规范和监督。一边是消费者遭受苹果“店大欺客”不公正对待的愤怒和屈辱,而另一边则是有冤无处投的伤心和无奈。政府部门的缺位、慢半拍使得苹果更加“有恃无恐”。而这绝不仅是苹果,国内众多跨国公司经营中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即使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中,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罚,但在消费者和受罚企业看来,这些处罚都犹如隔靴搔痒,触痛不了他们。与这些企业违规违法经营的收益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的“上帝”地位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靠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政府监管落实出来的。因为当消费者以个人力量来面对强势企业的“霸王条款”时,“上帝”的称谓起不到任何作用。
只有消费者的权益和尊严得到保护,才能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市场,才能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产品,消费者应学会如何用脚投票,不会再容忍,而苹果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不断下降也开始显现出这一点。
苹果低头的背后
苹果以前是不怕媒体曝光的,但基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基于东芝笔记本执行双重标准被曝光后痛失中国市场等历史教训,基于“苹果在华份额丧失50%就将损失131亿美元营收”等风险,苹果不再强硬而低头,也就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苹果道歉并非向媒体屈服,而是向中国市场屈服,但这种屈服又与媒体“不间断饱和打击”的巨大压力密不可分。
4月1日晚间,苹果官网发布了CEO库克致中国消费者的公开信,对其在中国市场售后服务上的不足,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着力改进产品维修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随后的美国股市交易时段,苹果公司股价遭受重创,北京时间昨天凌晨4点整,苹果收跌逾3%报于428.91美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下跌了0.87%。分析师认为,苹果股价之所以下跌,因其股东对苹果在华市场份额缩水感到担忧而减持股份。
苹果没憋住,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了。一改往日舍我其谁的面孔,苹果的服软道歉来的让人措手不及。
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此次有关苹果的保修政策,真正的压力并不是来自于消费者。在美国之外很多的其他国家,苹果的保修政策也不是完全一致,这在跨国企业产品中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
另外,此次苹果态度180度的转弯过程,或许中国和苹果的关系,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苹果与中国市场真实的关系是双向的,甚至是苹果占有主动地位的互利关系。苹果肯定需要中国,但如果失去了中国,苹果也不过是丢掉了金山中的一块金子而已。而离开苹果呢?中国制造业要倒一批,类似富士康的制造企业将面临出现大量失业员工。
苹果CEO库克曾经就不止一次地表示过,未来,中国将是苹果的第一大市场,这就彰显了中国之于苹果的地位。涵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是苹果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整个大中华区第一财季营收达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七成,增速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尽管目前中国还只是苹果的第三大市场,12.5%的市场份额远低于占市场份额37%的美洲、23%的欧洲市场,然而按照苹果自身的说法,以中国市场增长的潜力,很可能一跃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也不一定。特别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受到同样高速崛起的诺基亚、三星等实力品牌蚕食的档口,来自中国市场的消费必须重视。
苹果放弃不了中国,这种利益的考虑是一方面,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后头。
眼前来看,苹果产业链的维护急需要中国制造业的参与。这两年,美国一直在吹“鼓励美国制造业回迁”的号角,在税收等多种优惠措施之下,还真是出现了不少美国企业的回迁运动。食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大佬卡特彼勒,苹果也呈现出相应的趋势。但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如果不考虑类似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的极度优势,而盲目的进行制造业回迁,苹果是不可能在风口浪尖站得这么久。
制造业的迁徙是不可逆转的,无论美国政府给予多少补贴都仅仅只能延缓这一过程。这也是苹果无法放弃中国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前提――苹果为保持高额利润和劳动力竞争力不可能放弃中
苹果未来十大挑战:官司缠身创新不再
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如今苹果的各项业务发展似乎全都井井有条,且势头良好。但是,在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一下苹果的状况后,我们或许会发现苹果未来所面临的业务挑战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曾有过的。
多年以来,这家总部位于库普迪诺的科技公司每次都能够不负众望,为市场带来许多出色的产品,并促使消费者争先恐后的购买自己的设备。对于苹果的这一表现,许多竞争对手虽然羡慕不已,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却都由于制作工艺以及产品质量方面的劣势而没能挑动起消费者的兴趣。
我们发现,目前苹果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经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苹果面临的负面因素甚至是来自竞争对手威胁的明显增加。比如,iPhone最近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已经被三星Galaxy S超越、苹果因为不合理的产品售后保修政策而遭到中国有关方面的质疑等等。显然,近期的苹果已经因为自己的自大和骄傲而开始吃到了苦头。在另一方面,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似乎也已经开始忘记了苹果作为一家“创新公司”的本质,而开始将其当作一家普通的上市公司来看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考虑该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十大挑战:
1. 中国问题
苹果在中国遇到的麻烦要远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的多,但该公司始终不愿就此对外透露太多消息。目前,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中国政府也已经明确表示将着手开发基于Linux的移动处理器芯片以减少对于苹果产品的依赖。
此外,在爆出苹果售后在中国的区别对待事件后,中国媒体也开始了对苹果的口诛笔伐。甚至连CEO库克都亲自发文向消费者致歉,并多次前往中国修补同政府以及当地最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关系。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丝毫迹象显示出苹果的以上动作已经有所成效。
2. 印度问题
除了中国以外,苹果在印度也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印度市场是苹果最大的市场之一,但该公司目前在印度市场的份额甚至不到10%。而且,由于印度当地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苹果在印度开设实体零售店的计划也迟迟无法展开。
3. 三星威胁
三星一直以来都是苹果无法回避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而前者也是苹果到目前为止遇到的唯一一家能够在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与之抗衡的企业。事实证明,三星已经在智能手机销量方面打败了苹果,虽然苹果一直对外宣三星是自己的模仿者,但这一问题恐怕远远没有苹果想象中那么简单。
4. 官司缠身
过去几年中,苹果和三星之间的专利诉讼已经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到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双方的专利诉讼涉及全球各个地区,而苹果到目前为止也仅仅赢下了屈指可数的几场官司。我们认为,苹果应该暂且放下同三星之间的“嘴仗”,而开始将重点放在同三星展开基于产品的正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