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之意

合集下载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考试卷2卷 (1)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考试卷2卷 (1)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期考试卷2卷专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从每一试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答题卡内。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分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中,李杲为何派代表?A寒凉派 B 攻下派 C 补土派 D 养阴派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A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C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3、肾的所不胜脏是A心 B 脾C肺 D 肝4、不属火邪致病特点的是A易于生风 B 易于耗气 C 易伤阴津 D 易于伤肺5、足厥阴经的循行方向是A从头走足 B 从足走腹胸 C 从足走面 D 从胸走足6、称为“作强之官”的脏是A肾 B 肝 C 肺 D 脾7、心其华在A爪 B 唇C发 D 面8、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的方法,为A辨证论治 B 辨证求因 C 治病求本 D 因人制宜9、既能恶湿又能化湿的脏是A 心B肺 C 脾 D 肾10、“中精之府”是指A胆 B 脉C脑 D 膻中11、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 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 C 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12、具有“满而不实”生理特点的脏腑是A 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 D 三焦13、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心主血脉 B 肝之藏血 C 肾之藏精 D 脾主运化14、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A 调节神志B 主统血C主治节 D 主神志15、后阴为何脏之窍A 肾B 肺C脾 D 肝16、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A肾 B 命门 C 三焦 D 肺17、下列五脏合五体中错误的是A心合脉 B 肺合皮 C 脾合肉 D 肝合爪18、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肾 B 肝肾 C 肝脾 D 肺肝19、古人称“生痰之源”的脏为A 脾B 肺C 肾D 肝20、症见心烦、失眠、口舌痛、急躁易怒,目赤等,可诊为A 心肾不交B 心肝血虚C 心肝火旺D 肝郁犯脾21、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心气 B 肾气 C 卫气D宗气22、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气 B 血C津D液23、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防御作用 B 固摄作用 C 温煦作用 D 推动作用24、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带脉 B 阴跷脉 C 任脉 D 冲脉25、下列哪项不属于暑邪的致病特点A 其性炎热B 耗气伤津C 暑易动血D 多挟湿邪26、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复感新邪 B 食复 C 劳复 D 正气27、阳虚则热属于A实热证 B 虚热证 C 假热证 D 外热证28、“大实有赢状”的病机应属A真实假虚 B 真虚假实 C 虚中夹实D实中夹虚29、病理“从化”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密切A邪气盛衰 B 感邪的性质 C 病人体质D病人年龄30、下列哪种治法为从治法A通因通用 B 用热远热C热者寒之 D 补泻兼施二、多项选择题:(从每一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答题卡内。

零基础学中医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3)-五行学说

零基础学中医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3)-五行学说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3)-五行学说中医五行学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其特点:五脏中的肝属木“木曰曲直”曲直,即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能屈能伸,柔和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人“木”五脏中的心属火“火曰炎上”火,炬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质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五脏中的脾属土“土爱稼墙”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冷能的食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五脏中的肺属金“金曰以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五脏中的肾属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趋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水”。

五行归类如方位配五行,旭日东升,与木之升发特性相类似,故东方归属于木。

南方炎热,与火之炎上特性相类,故南方归属于火又如五脏配五行,脾主运化而类于土之化物,故脾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类于金之肃杀,故肺归属于金。

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弄,化育特性则统属于土,具有清净,肃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趋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以系统的观点阐明生命,健康和疾病。

五行相生相克,指五行之间逆向相生,又逆向相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二者相辅相成,从而维持其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

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

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

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发、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五液方位木肝胆春怒目酸筋泪东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汗南脾胃长夏思口甘肉涎中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涕西水肾膀胱三焦冬恐耳咸骨唾北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

比如怒则伤肝。

范进中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于甘,又能呆胃滞脾。

中兽医各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中兽医各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绪论1、何谓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精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2、为什么说中兽医学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①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渡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②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

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3、试述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⑪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动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②动物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机体与自然界对立统一,息息相关,机体不能脱离外环境,而外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

⑫辩证论治辨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

论治则是根据辨的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

临床上,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具体应用形式。

①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不同病因或在不同阶段,所辨的证不同,故治不同。

②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所辨的证相同,故治相同。

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2.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举出理由阐述之。

物质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强壮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虚弱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A.心B.肝C.脾D.肺E.肾1.“气之主”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气之根”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B.阴阳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E.病因学说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中医学的生理病理中心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及母D.相侮E.母不生子5.肺病影响及肾属于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水气凌心”属于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B.阳热亢盛,阴液受损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7.“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病机8.“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病机A.气逆B.气滞C.气陷D.气虚E.气脱9.气升举无力形成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机10.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形成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病机A.心B.肺C.脾D.肝E.肾11.“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者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有”灌溉四旁”之功能指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实热证B.虚热证C.实寒证D.虚寒证E.阴阳两虚证13.阴偏胜所致证候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4.阴阳互损致证候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汗出恶风B.四肢困倦,胸闷呕恶C.皮肤干涩D.狂躁妄动E.头身疼痛,肢体活动不利15.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病因16.湿邪致病可见(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病因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7.元气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称为气的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味归形,形归气”是指气的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生津D.气能行津E.津血同源19.“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为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伤寒论》说:”衄家不可发汗”,其理论依据为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燥邪21.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最易导致”痛痹”的邪气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阳虚则寒B.阴虚则热C.阳胜则热D.阴胜则寒E.阴阳失衡23.指出阳邪所致疾病性质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4.指出阴邪所致疾病性质的是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25.脉内的气是指(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6.脉外之气是指(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A.正胜邪退B.邪去正虚C.邪盛正虚D.邪正相持E.心虚邪恋27.疾病处于迁延状态,多由哪种病理过程所导致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疾病转为慢性,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多由哪种病理过程所导致A.&nbspB.&nbspC.&nbspD.&nbspE.&nbs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肝B.心C.脾D.肺E.肾29.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五脏30.具有主生血功能的脏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五脏A.筋B.脉C.肉D.皮E.骨31.属于”木”的体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五行学说32.属于”金”的体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五行学说A.青B.赤C.黄D.白E.黑33.属于”水”的色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五行学说34.属于”金”的色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五行学说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营养作用E.气化作用35.精血转化依赖气的()。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行学说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

“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气有阴阳,一气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阴阳。

五行的运动也必然受阴阳的制约。

阴变阳合而生五行。

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阴阳。

五行的特性是:“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

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

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

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

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

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

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

五行以土为贵。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

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

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

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

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

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总之,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中医基础理论总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总练习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名词解释:1 .证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关系。

2 .辨证 将四诊所收集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3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的机体反应性不同, 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也不同。

4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5 .寒者热之 用温热驱寒药治疗阴胜而致的实寒证。

6 .热者寒之用寒凉清热药治疗阳胜而致的实热证。

7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代表 相互对立的事物,又代表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8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补阴的方法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9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补阳的方法治疗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 10 . 阴损及阳 阴虚的基础上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11 . 阳损及阴阳虚的基础上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12 .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13 . 相生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有助长滋生和促进的作用14 . 相克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有抑制削弱制约作用15 . 乘侮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反向克制16 . 五行制化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17 .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到子脏/子脏传到母脏清心火补肾水,治疗心肾不交证 滋补肝肾之阴,治疗肝肾阴虚证 滋补肺肾之阴,治疗肺肾阴虚证 补益肺脾,治疗肺脾气虚证 温补脾肾之阳,治疗脾肾阳虚证18 .藏象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19 .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精气充满但不能阻塞,水谷充实但不能填满20 .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一一神气。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1.“木火刑金”是指A.肝火灼伤肺金B.心火灼伤肺金C.心肝火旺伤肺D.肺阴虚,心火旺E.肝阴虚,心火旺正确答案:A解析:木火,指“肝火”;金指肺。

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目赤、甚或咯血等。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2.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A.木乘土,金侮土B.木乘土,水侮土C.木侮土,水乘土D.土乘木,水侮土E.土乘水,木侮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亢E.肾阳虚而心火旺正确答案:C解析: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以下方法不妥的是A.培土生金B.培土制水C.泻心火以降肝火D.补金以生水E.益火制土正确答案:E解析: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

根据相克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及泻南补北法。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5.肝火犯肺,属于A.火侮金B.木侮金C.火克金D.火乘金E.金乘木正确答案:B解析:五行相侮,为五行之间的反向克制,故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

木(肝)行过于亢盛,不但不受其所不胜金(肺)行的制约,反而反过来侮金(肺)行,临床上常见的肝火犯肺证即属此种情况。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6.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治疗是A.肝火旺泻心火B.肝火旺泻胆火C.肝火旺泻脾D.肝火旺泻肺E.肺热旺泻大肠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

“实则泻其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诊断疾病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诊断疾病

中医诊断学如何运用五行理论诊断疾病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

五行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指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中都有着重要的体现。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舌象等外在表现,可以运用五行理论来推断内在脏腑的病变。

例如,面色青,多与肝病有关。

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木的颜色为青。

如果患者面色发黄,可能提示脾胃有问题,因为脾属土,土的颜色为黄。

脉象上,弦脉多主肝病。

弦脉的特点就像拉紧的弓弦,这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等情况相关。

而洪脉则可能提示心火亢盛,因为火有炎上的特性,脉象表现为洪大有力。

舌象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比如,舌尖红,多反映心火旺。

因为舌尖对应于心,五行中心属火。

舌中部苔厚腻,可能提示脾胃有湿,中部对应脾胃,脾胃属土。

此外,五行理论还能用于分析疾病的传变规律。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肾为肝之母。

如果肾病日久,不能滋养肝木,就可能导致肝阴不足,这就是母病及子。

反过来,如果肝阴不足,时间久了影响到肾阴,导致肾阴亏虚,就是子病及母。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致病。

比如,木克土,如果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就可能过度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相侮则是指反向克制致病。

比如,土本克水,但如果脾土虚弱,不能制约肾水,反而会被肾水反克,出现水肿等病症。

在临床诊断中,五行理论还能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预后。

如果疾病的发展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病情往往较为单纯,预后相对较好;反之,如果疾病的传变违背了五行规律,病情可能较为复杂,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中医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医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医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单元1、中医四大经典及其历史地位?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金元四大家及其创立的学派?答:刘完素:他倡“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张子和认为疾病的形成皆由邪气所致,主张“邪去则正安”,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恒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主张升发脾之阳气,故后世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倡“想火论”认为相火最易妄动而耗阴,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为“养阴派”。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答:人与环境的整体观和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两大方面。

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影响较为明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对人体也发生影响。

社会的治与乱,以及人社会地位的变动,对人体的影响尤为明显。

5、怎样理解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答:辩证是以病人为主体,其体质个性和生活习惯及地域环境等都与疾病有密切联系。

辩证不但要辨识病因、病位、病机和病性,还要辨识患者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及发病季节等。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论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就药物治疗而言,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确定治发,掌握“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遣用药,方据法成,法以证立。

在论治时,除针对病证进行正治外,更应注意其标本缓急。

6、名解:整体观念辩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答:同病异治:由于一种病在不同阶段的可出现不同的证,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证进行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则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此即所谓“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1、如何理解阴阳的概念和特性?事物阴阳属性如何划分?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中医基础思考题集及答案

中医基础思考题集及答案

思考题一、绪论1.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是?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4.中医整体观念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答: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5.证、辨证、辨证论治的概念答:1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2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3辨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答: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各有哪些特征?答: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前提性;转化性);规定性。

3.昼夜如何划分阴阳?答:昼为阳;夜为阴。

4.阴阳最基本的关系有几种?答: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作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5.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和阴阳的哪一关系失调有关?答:阴阳的对立制约。

6.“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扶阳抑阴”、“滋阴抑阳”、“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哪一关系确立的治则?答: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五行学说1.五行的含义是什么?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有哪些特性?答:木日曲直;土爰稼穑;火日炎上;金日从革;水日润下。

3.五季、五气、五色、五味等各自的五行归属如何?答:五季五气五色五味木春风青酸火夏暑赤苦土长夏湿黄甘金秋燥白辛水冬寒黑咸4.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概念,顺序是什么?答:1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的关系。

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

2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的关系。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5.五行异常生克有哪些?答:母子相及,相乘,相侮。

6.以母子相及和相乘相侮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答:1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五行的母子相及

五行的母子相及

五⾏的母⼦相及
母⼦相及,包括母病及⼦和⼦病及母两类,皆属五⾏相⽣关系失常⽽出现的变化
⼀、母病及⼦
母病及⼦,是指五⾏中的某⼀⾏失常,影响到其⼦⾏,导致母⼦两⾏皆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的⼀般规律是:
1、母⾏虚弱,累及其⼦⾏也不⾜,导致母⼦两⾏皆虚。

即所谓“母能令⼦虚”。

如⽔虚不能⽣⽊,引起⽊⾏也不⾜,结果⽔竭⽊枯,母⼦俱衰。

临床上常见的肾精亏虚,引起肝精肝⾎不⾜,或肾阴亏虚引起肝阴不⾜⽽肝阳上亢的病变,即属此类。

2、母⾏过亢,引起其⼦⾏亦盛,导致母⼦两⾏皆亢。

如⽊⾏过亢,可引起⽕⾏过旺,导致⽊⽕俱盛。

临床上常见的肝⽕亢盛引致⼼⽕亦亢,出现⼼肝⽕旺的病变,即属此类。

⼆、⼦病及母
⼦病及母,是指五⾏中的某⼀⾏异常,影响到其母⾏,导致⼦母两⾏皆异常的变化。

⼦病及母的⼀般规律是:
1、⼦⾏亢盛,引起母⾏也亢盛,结果是⼦母两⾏皆亢,即所谓“⼦能令母实”,⼀般可称
为“⼦病犯母”。

如临床上可见⼼⽕过亢引起肝⽕亦旺,结果导致⼼肝⽕旺的病理变化。

2、⼦⾏亢盛,劫夺母⾏,导致母⾏虚衰,⼀般可称为“⼦盗母⽓”。

如临床上可见肝⽕太盛,下劫肾阴,导致肝阴肾阴皆虚的病理变化。

3、⼦⾏虚弱,上累母⾏,引起母⾏亦不⾜,⼀般也可称为“⼦盗母⽓”。

如临床上可见⼼⾎亏虚引起肝⾎亦不⾜,终致⼼肝两虚的病理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含义: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述各脏腑形体官窍,是人体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是人体整体功能的一部分形与神俱,相互为用——形神一体观。

含义: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各部分结构、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观点。

心——小肠舌、面、脉等五以五脏为中心肝——胆目、爪、筋等有诸内脏整体性以心为主导内脏脾——胃体表口、唇、肉等必形诸外。

生一的形成以经络为联系肺——大肠鼻、毛、皮等理体肾——膀胱耳、发、骨等上观精、气、血、津液为构成人体和维持各种生理机能的物质基础。

的有机整体的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维持协调平衡,整各脏腑组织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促进生命活动。

体含义: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观点。

性形精是构成人之形体的最基本物质精、气、神精为基础神物质基础精是化气生神的物质基础为人身气为动力一气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质“三宝”神为主宰“形与神俱”。

体二者关系形是神的藏舍之处,有形才有神,形健则神旺形神统一是生观及意义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主宰形体命存在的保证病意义:中医学分析病理机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理上有机整体的相互影响局部病变是的各脏腑组织相互传变整体的反映。

整表现体形神统一形体病变(包括精、气、血、津液的病变)——引起神的失常。

性的整体精神情志的失常——损伤形体而出现精、气、血、津液的病变。

诊断测脏腑精气虚实。

与推断病之轻重缓急及顺逆。

防知脏腑精气盛衰。

治候病邪之所在。

的整体性“治神”为首。

(2)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气血春温阳气发泄多汗少尿。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津液均呈季节性变化夏热气血趋表脉多浮大。

脉象秋凉阳气收敛多尿少汗。

冬寒气血趋里脉多沉小。

自然界平旦——收。

对生理昼夜晨昏对人体阳气随自然界阴阳的消长日中——长。

的影响人体的影响呈生、隆、虚、收的变化日西——收。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

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中医试卷填空及答案

中医试卷填空及答案

中医试卷填空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互根互用、_______________和相互转化。

2、按照五行归类,黄色属_______________,北方属_______________。

3、疾病按五行相生关系传变,如肾病及肝,称为_______________;按相克关系传变,肝病传脾,称为 _______________。

4、三焦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既属六腑,又是奇恒之腑之一,_______________主通降,以降为和。

6、心在体合_______________,其华在面,在窍为_______________。

7、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__ 作用。

8、气血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___,血为气之_____。

”9、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脏。

10、_______________为百病之长。

11、《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_______,精气夺则_________”。

12、七情致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与病势密切相关。

13、阴寒内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的病理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

14、《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______肿满,皆属于______”。

15、怒则气______,喜则气______,悲则气______,恐则气______,惊则气______。

16、五脏的五行归属中,肝属______,心属______,脾属______,肺属 ______,肾属______。

黄色属______,北方属______。

17、正常的舌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热结旁流”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热结旁流”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热结旁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低处之水欲升高处,必借阳之动力,若低处阳虚,水无力而升只能下降,故下利病标为太阴阳虚寒证。

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不息,六经任何一经阳虚皆可传经太阴阳虚。

六经任何一经阳郁运行有碍皆可传经太阴阳虚。

下利病标为太阴阳虚寒证,其本有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不同,也有阴阳虚实之别。

大承气汤证因燥屎所阻阳明肃降有碍,阳入阴有碍,太阴阳虚下利,下利为标,燥屎阻隔为本。

西医生理:小肠有分泌吸收功能,每日分泌小肠液1-3L(病时小肠液分泌更多),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被重新吸收(通过分泌、重吸收将机体代谢废物排入肠道)。

若燥屎结在高位,小肠分泌功能正常,吸收功能障碍则下利。

清水者,真阴也(即小肠液,燥屎结在高位,无食物残渣下行,故内无糟粕),真阴下泄易亡阴,下泄为标,燥屎阻隔为本,故曰急下存阴。

燥屎结在高位,故心下触痛。

若燥屎结在低位,则不能下利,旁流、下渗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大承气汤证下利还是大便实取决于燥屎结在高位还是低位。

燥屎若结在高位其外证可下利,燥屎若结在低位其外证为大便实。

小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或大便实或下利也是此理。

“胃中有燥屎”其意为燥屎结在高位。

胃与肠相对,胃为上(高位),肠为下(低位)。

大承气汤证燥屎可结在低位,也可结在高位。

当燥屎结在低位时,证大便实,不易误诊。

当燥屎结在高位时,证无大便实,甚至下利,极易误诊。

合参西医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之意
无论中医理论还是实践中多会提及“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理论中的“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是指五脏病变相生关系的传变。

理解起来好像不难,但总感觉华而不实,无法领会其精髓,令其为我所用。

直到参透中医整体观念和标本(现象与本质)后才豁然开朗。

“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包含了中医的精华和灵魂,教材上所述“五脏病变相生关系的传变”仅仅是管窥一斑。

要理解“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首先要弄清“母子”的概念。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子为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例如:在五行生克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每一个既是母又是子,关键看与谁对比。

如果不能参透中医的整体观念,心中没有完整的大象,仅仅是一些残垣断壁,那是无法理解“母子”概念的。

众所周知,西医已经证明“血液循环如环无端”,完全与中医五行生克的如环无端相符合。

打个比方说,河流分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中游与上游相比较,中游是上游的下游,即上游为母中游为子,而反过来,中游与下游相比较,相对于下游,中游是下游的上游,即中游为母下游为子。

简而言之,中游对上游而言,中游为子,中游对下游而言,中游为母。

所以说,母子为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

其次,要弄清标与本的问题。

标与本,胡希恕教授喜欢用现象与本质二词。

伤寒论中有“客热”一词,即标与本中的标,或者说现象与本质中的现象。

河流中出现污染物即是标(或者说现象、客),而污染源即是本(或者说本质、主)。

如果,中游出现污染源,污染物顺流而下,漂到下游,此即母病及子。

相反,如果污染物朔流而上,被风吹到了上游,此即子病及母。

如果,污染物只出现在中游,即本经病。

伤寒论中,既有六经的整体观念和六经的循行顺序,也有标与本的关系。

这两点吃透了,欲解时的理解与运用就迎刃而解。

这也是贯穿伤寒论中的精华与灵魂。

补记:欲解时辩证与经络辩证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辩标不辨本,一在时间点,一在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