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教案资料
岗位奉献活动策划方案
岗位奉献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岗位奉献活动是指员工积极主动地承担和履行自己岗位上的职责,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行为。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员工之间相互配合、精诚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因此,开展一次岗位奉献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通过岗位奉献活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2.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
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活动强调岗位奉献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通过活动展现企业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团队精神,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时间安排考虑到员工工作的忙碌和活动需要的准备时间,活动时间选择在一个周末或者国定假日进行。
四、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主题演讲是整个活动的开场环节,需要邀请公司高层领导或者知名管理专家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岗位奉献经验和体会。
通过主题演讲,能够让员工们深刻地认识到岗位奉献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 分组讨论对参与活动的员工进行分组,安排一个适当的讨论话题,让员工们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与同事合作等问题。
讨论结束后,可以让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结论。
3. 团队建设活动在讨论结束后,可以安排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集体游戏、团队拓展等,在活动中让员工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4. 表彰和奖励活动结束后,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履行岗位奉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奉献。
五、活动宣传为了让员工充分了解活动内容和目的,提前对活动进行宣传。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宣传渠道,如企业内刊、企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企业内部的显眼位置,让员工能够提前了解活动的安排和内容。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教案】【班会主题】:奉献【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奉献的含义与重要性;2. 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品质;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预先准备好的相关讲解素材与活动案例;3. 奉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以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展示一个奉献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奉献的理解是什么?你们身边有哪些人或事物是代表奉献的例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解释奉献的概念,并给予明确的定义;- 借助具体例子,并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3. 奉献的重要性(15分钟):- 给学生提供奉献的重要性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彻底理解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分析并讨论奉献品质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家庭和社群的积极作用。
4. 鼓励和表扬奉献行为(10分钟):- 以奖励机制或学生表扬为手段,奖励或表扬学生在奉献方面的行为;- 鼓励学生向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传播奉献思想。
5. 奉献活动案例分享(15分钟):- 提供一些奉献活动案例,例如义务劳动、参与公益事业等;- 分组让学生分享并讨论个人或身边有关奉献的经历。
6. 团队合作与奉献(15分钟):- 以“团队”为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奉献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借助团队合作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奉献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7. 自我反思和展望(10分钟):- 提供学生一小段时间思考并记录一项奉献计划或努力方向;- 学生逐个分享并鼓励他人。
【教学延伸】:1. 可以安排一些奉献实践活动,如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等,促使学生将奉献理念融入实际行动中;2. 鼓励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奉献感受的反思,通过课堂分享或写下感想来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奉献的含义与重要性,亦能明确奉献在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中的作用。
奉献班会主题的教案
奉献班会主题的教案
《奉献》班会主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奉献的定义和意义
2.培养学生奉献的品质和精神
3.激发学生奉献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
1.奉献的含义
2.奉献的种类和方式
3.奉献的好处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观看一段视频或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思考奉献的意义,引出本次班会主题。
2.讲解
通过对奉献的定义和意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奉献的含义,包括物质奉献、精神奉献等。
同时介绍奉献的种类和方式,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3.案例分析
以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故事为例,让学生了解奉献的好处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奉献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
4.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的精神,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选取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讨论过程,互相交流学习。
6.总结
通过学生小组的展示和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奉献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四、课后延伸
1.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奉献的文章,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或计划。
2.活动安排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进行志愿活动,实践奉献的精神。
五、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奉献主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奉献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激发了学生奉献的愿望和行动。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精神。
爱岗敬业立足岗位班会教案
爱岗敬业立足岗位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岗位的热爱,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爱岗敬业的内涵和重要性。
2.如何在岗位上立足,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激发学生对岗位的热爱和责任感。
2.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爱岗敬业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讲解。
向学生讲解爱岗敬业的内涵和重要性,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对岗位的忠诚、对职责的认真负责等方面的内容。
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爱岗敬业的实际意义和影响。
3.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对爱岗敬业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体现爱岗敬业的精神。
4.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体验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感受,培养他们对岗位的尊重和理解。
5.团队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团队中分工合作,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总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爱岗敬业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岗位的热爱和责任感。
五、课堂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岗敬业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爱岗敬业的理解和看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爱岗敬业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活动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同时,团队合作的活动可以更加具体和实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八、教学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爱岗敬业的认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验爱岗敬业的意义和价值。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奉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奉献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奉献的定义与内涵2. 奉献的重要性3. 奉献的故事分享4. 奉献的实际操作5. 总结与反思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奉献故事,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2. 讲解:详细阐述奉献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价值。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故事,激发学生对奉献的认同感。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 实践: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
6. 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奉献的意义和目标。
7. 反思: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奉献,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3. 学生课后实践奉献的行动力。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奉献主题短片:挑选一部关于奉献的短片,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奉献精神。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奉献的场景,如帮助老人过马路、关爱留守儿童等,讨论如何践行奉献。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奉献的场景,如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学生在校园内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奉献的快乐。
4. 心得分享:邀请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在实践奉献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奉献主题短片:寻找合适的奉献主题短片,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
2. 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奉献的书籍,如《雷锋的故事》、《志愿者手册》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奉献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语: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本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公民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教案内容:一、出发点与目标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目标: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引入1. 环境准备:在班级中摆放一些与奉献相关的图片或文字,如志愿者的照片、社区服务的宣传册等。
2. 引导问题:- 你们觉得什么是奉献精神?- 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在做出奉献?三、认知提升1. 概念解释:通过投影或黑板书写,向学生解释奉献的概念,包括奉献的内涵和外延。
2. 奉献英雄故事欣赏:播放一些奉献英雄的故事片段,如雷锋、邓稼先等。
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奉献精神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四、情感体验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需求,展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研究和想出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奉献主题,总结出对社会作出奉献的方法。
五、行动计划1. 学生行动: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个人奉献计划,并将其写在行动计划上。
可以包括个人行为或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2. 班级行动: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如何进行奉献,组织一次班级活动或社区服务。
六、反思与总结1. 小组反思: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并分享他们完成行动计划的心得和体会。
2. 班级总结:全班共同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体会。
七、延伸与拓展1. 展示与分享:邀请学生在课堂展示他们完成的个人奉献行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激励其他学生参与到奉献活动中来。
2. 社区联系:联系附近的社区组织,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实地的社区服务活动。
结语:通过本次奉献主题班会,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出贡献的力量,并从小事做起,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品范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我们学校,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一副和蔼的面孔,默默地在办公桌前精心地备课,细心地批改作业,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难问题。
她,就是1998年7月参加工作,数学本科毕业,中学数学一级老师——余xx。
她虽然没有惊动天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可是多年来,余老师春蚕般的精神,蜡烛般的情怀,却深深地烙在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们的心上。
余老师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其本人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2002年至2005年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2004年、2005年、2007年均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她承担的公开课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课例;2005年、2007年撰写的教育论文《班主任的严与爱》、《用爱感化学生的心灵》均获得区教育局组织论文评选一等奖;2006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区教育局组织论文评选二等奖;2006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快乐”数学》获得区教育局组织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在广东旅游出版社风华文学丛书《绿翠红鲜》中发表;2007年被茂南区人民政府评为高考先进工作者。
从教十年多,余老师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教育高峰攀登……满腔热情精耕细作才踏上教坛,余老师就一头钻进教学中,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
她全面深入地备好课,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结构,并且要求自己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好学又学好。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她总结了一套“创设环境,开阔思维,畅所欲言”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在课本的公式定理中遨游,让学生能在轻松快乐中解答疑难问题。
在数学课堂里,你看到她是那样的轻松自如,谈笑风生,指挥若定,教学既实又活;你看到的学生是在活跃的气氛中讨论,在愉快的心情中探索。
所以凡是听过余老师课的人无不为她亲切的教态,生动的教学语言,富于直观、形象、活泼的教学方法所吸引;学生听她的课情绪高涨,气氛活跃,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发言,学习效果极佳。
奉献主题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奉献的含义,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掌握奉献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奉献的含义。
2. 掌握奉献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奉献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奉献的意义。
(2)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奉献?奉献有什么意义?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奉献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奉献是一种无私付出、关爱他人的精神。
(2)讲解奉献的基本原则,如:无私、真诚、乐于助人、持之以恒等。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奉献精神在生活中的体现。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将奉献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2)学生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相互学习、借鉴。
4.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强调践行奉献精神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 课后作业(1)以“奉献”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奉献计划,并付诸实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对奉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是否将奉献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对奉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是否能够践行奉献精神。
《立足本职奉献岗位》课件
追求卓越成就
1 2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 量。
勇于创新
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和进展。
3
树立榜样
通过自己的表现和成就,成为他人的榜样和引领 者。
05
结语
总结与反思
立足本职
01
回顾本次课件的主题和内容,总结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并
寻求反馈
主动寻求同事和上级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明确本次PPT课件的目的,即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如何立足本职、奉献岗位, 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意义
阐述本次PPT课件的意义,包括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促进、对于组织绩效的提高 以及对于社会的贡献等。同时,强调其在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方 面的作用。
02
立足本职
理解本职工作
01
决问题,提高团队效率。
互相支持
在团队中,我们应该互相支持, 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齐
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共同成长
在团队中,我们应该共同成长, 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提高
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与改进
勇于尝试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 创新之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不断改进
我们应该不断寻求改进的空间和机会,针对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提高工作效果。
创造价值
通过创新和改进,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公司和团 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创新和 改进的可持续性,确保其长期效益。
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 通过班会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奉献的含义和价值,如何培养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中。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奉献?为什么我们要具备奉献精神?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举例说明奉献精神在社会中的体现,如志愿者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
阐述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奉献精神,如关爱同学、助人为乐等。
3. 案例分享(10分钟)教师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奉献案例,如雷锋、志愿服务者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中。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奉献的含义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主动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3. 学生是否能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中。
四、教学资源1. 案例分享资料。
2. 小组讨论卡片。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时,要注意举例生动、具有代表性,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及时了解学生在奉献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奉献主题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爱心捐赠等,让学生将所学奉献精神付诸实践。
2. 开展奉献事迹评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奉献事迹,并进行表彰。
七、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奉献的感悟文章,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奉献精神。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奉献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奉献的含义:解释奉献的概念,强调奉献无私、付出的特点。
2. 奉献的价值:阐述奉献对于个人成长、集体利益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 奉献的精神:介绍奉献精神在我国的历史传承和现实表现,如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等。
4. 奉献的行动: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如关爱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等。
5. 奉献的故事:分享一些奉献精神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奉献的短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意义。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奉献的含义、价值和在行动中的体现,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每组分享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故事,让大家感受奉献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奉献的含义、价值和在行动中的体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奉献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奉献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经验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的奉献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分组讨论时提出的行动计划,评价学生的实践意愿。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4.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后是否积极参与奉献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奉献的短片或故事视频。
2. 搜集一些奉献精神的典型事迹。
3. 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或白板,方便学生记录行动计划。
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关于奉献的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奉献的含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德。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1. 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其内在的奉献动力。
2.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奉献的含义和价值。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和感悟。
2. 案例分享:a. 教师呈现关于奉献的感人案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
b. 学生讨论案例中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品质。
3. 小组讨论: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如帮助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b.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4. 行动计划:a.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提出行动计划。
b.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践行奉献精神,并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6. 课后作业:b.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培养自觉践行奉献精神的习惯。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其对奉献行动的实践和体会。
3.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考察其奉献精神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感人案例素材:关于奉献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相关资料。
2. 课堂讨论工具:白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感悟文章、课堂表现记录等。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其在行动计划中的实际表现。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导语: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人们为他人和社会利益而努力付出的精神行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场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教案,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奉献的重要性,并提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我们的目标是:1. 让学生们了解奉献的概念和重要性;2. 激发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和社会的能力;3. 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奉献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人物的奉献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奉献的定义和意义。
2. 了解奉献(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奉献的理解;- 小组代表总结并向全班汇报。
3. 奉献案例分享(15分钟)- 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关于奉献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家庭奉献等;-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奉献经历。
4. 奉献心得交流(10分钟)- 随机挑选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奉献过程中的体会和成长;- 班级展示奉献心得手抄报,并对每一份手抄报进行点评。
5. 实践奉献(15分钟)- 组织学生们分小组,让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奉献计划;-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计划,并讨论如何落实到行动中。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学生代表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并分享自己对奉献的新认识;- 老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和反思,强调奉献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们思考和参与,增加互动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奉献案例,引导学生们体验和思考奉献的意义;3. 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制定奉献计划和行动,培养学生们付诸实践的能力;4. 反思与总结:通过学生代表的回顾和老师的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案例分享:通过学生分享案例,评价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讨论参与: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3. 个人心得:评价学生撰写的奉献心得手抄报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开展主题班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主题班会通过设定不同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学会感恩、培养奉献精神,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品德、智力和身心健康。
本篇教案将以奉献为主题,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班会,增进学生对奉献精神的了解和认同。
二、活动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有关奉献精神的名人事迹或故事引入主题班会。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默克尔的奉献精神,让学生了解她在德国统一与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 观看视频选择一段与奉献精神相关的短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
视频可以是一位志愿者为社区老人送上温暖的一幕、一位医生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的故事等。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力量和意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奉献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奉献经历或观察到的奉献行为?- 你认为奉献精神为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你觉得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分享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经历。
4. 分享名人故事教师在班级中选择一些著名的奉献事迹,如雷锋精神、希望工程等,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你对这些奉献行为有何感受?- 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5. 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奉献精神,写下至少三个自己认为值得奉献的方面,并与同桌分享。
6. 列举奉献行为教师列举一些小小的奉献行为,例如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并相互监督鼓励。
三、教学目标- 了解奉献的定义和涵义;- 理解奉献精神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奉献精神:通过讲述一个奉献精神的故事或引用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对奉献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了解奉献并提出问题。
2. 观看短视频:选择一段与奉献精神相关的短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以加深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和认同。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一种无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来加以引导。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奉献主题班会的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奉献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体验奉献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了解奉献的内涵和意义。
3.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关注社会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活动准备1. PPT:包含奉献的相关图片和引导问题。
2. 视频素材:选择一些有关奉献的视频片段。
3. 实践案例:准备一些关于奉献精神的实践案例。
4. 材料准备:纸张、笔、分组标签等。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a. 播放一个有关奉献精神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b. 提出问题:“什么是奉献?奉献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2. 知识讲解a. 通过PPT介绍奉献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奉献的种类和形式。
b. 讲解奉献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奉献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重要性。
3. 实践案例分享a. 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或参与过的奉献活动案例。
b. 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对于这些实践案例的感受和启发。
4. 小组讨论a. 在讨论中,指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出怎样的奉献,并列举具体的行动计划。
b. 引导学生思考奉献行为对于他们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意义。
5. 回顾总结a. 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行动计划。
b. 强调奉献是一种快乐和充实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活动延伸1. 班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奉献活动,如志愿者义工、环境保护行动等。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家务,关心和帮助家人等。
3. 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奉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或设计一份海报。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的质量,了解他们对于奉献的理解和认识。
平凡的奉献者大班社会活动
平凡的奉献者大班社会活动平凡的奉献者大班社会活动是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本次活动共有三个环节,包括参观社区警务站、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和参观养老院,以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首先,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社区警务站。
警务站是维护社会安全、保障人民安宁的重要力量,平凡奉献者就隐藏在这里的警察叔叔阿姨们。
他们没有闪亮的外表,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在警务站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叔叔正在认真检查工具,他告诉我们这些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武器。
另一位阿姨则正在研究案件,她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去危险的地方,遇到陌生人要保持警惕。
通过参观警务站,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警察们为社会和人民做出的平凡而伟大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带领学生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他们默默地清理垃圾,使城市更加整洁漂亮。
尽管环卫工作辛苦,但他们乐于奉献,用自己的双手将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活动中,孩子们穿上橙色的工作服,手拿扫把和垃圾袋,纷纷投入到打扫工作中。
一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渐渐明白了环卫工人的不易,体会到了奉献和劳动的价值。
通过亲身参与社区的清扫工作,孩子们更加珍惜环境,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最后,我们参观了养老院。
养老院是老年人的家园,那里的叔叔阿姨们年迈而孤独,思乡心切。
孩子们为老人们带去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包括贺卡、手工艺品等。
在养老院里,孩子们陪着老人聊天、唱歌,给他们慰藉和温暖。
老人们看着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脸,也流露出满足和开心的表情。
通过这次参观,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爱护他人,并从老人身上领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通过这次平凡的奉献者大班社会活动,学生们不仅仅是参观和观摩,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了奉献与感恩的意义。
他们懂得了奉献不一定需要豪华和高大上的形式,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无私的奉献者。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们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班会是学生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班会的组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
本次主题班会以“奉献”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二、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 理解奉献的含义,明确奉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激发学生对奉献事业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4.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激发学生思考(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例如:“你对奉献一词有何理解?你身边有哪些人在进行奉献?你认为奉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学习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并讨论一个奉献的案例,如一位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连续工作15个小时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以及奉献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与奉献有关的话题,如“如何在班级中发挥奉献精神?”“怎样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等。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介绍讨论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5. 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可以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奉献的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义工协会的成员,为社区里的老人提供服务,体验如何通过自己的奉献行动改变他人的生活。
6. 整合总结(15分钟)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同时,提醒学生将奉献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他人着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扩展1. 预习拓展: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读后感,进一步拓展奉献主题的理解。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或校内的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奉献的喜悦与成就。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奉献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态度,促进班级团结。
二、活动准备1. PPT幻灯片:包括奉献的定义、种类、意义等内容;2. 视频:如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活动视频等;3. 活动道具:奉献的象征物品、做手工的材料等。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引入:老师通过展示PPT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奉献的定义和种类,引发他们对奉献的思考和兴趣。
2. 活动互动:a)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什么是奉献,他们对奉献有哪些了解或体验,以及他们对奉献的看法和感受。
b)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意见交流和补充。
3. 活动展示:a) 观看视频:播放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活动视频,让学生感受他人的奉献精神。
b) 展示道具:老师展示奉献的象征物品,如鲜花、捐款箱等,并解释象征物品背后的寓意和意义。
4. 活动讨论:a) 在学生对奉献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机会奉献,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奉献他人,如帮助他人的学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
5. 活动总结:老师通过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要时刻关注他人的需求,乐于奉献。
四、活动延伸在班级中可组织一些奉献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组织公益募捐活动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五、活动评估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的方式,对学生对奉献主题的理解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根据活动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做出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活动心得通过这次奉献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对奉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乐于奉献的态度。
希望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奉献,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奉献,作为一种美德和精神追求,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社会道德观念中。
而班会作为学生交流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提供了重要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份奉献主题班会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奉献意识和行动,为实践奉献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二、背景知识1. 定义:奉献是指为他人、社会或伟大事业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时间和爱心的行为。
2. 分类:奉献可以包括志愿服务、慈善捐助、义务劳动、知识分享等形式。
3. 重要性:奉献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奉献的含义、分类和重要性。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情感,激发他们的自愿行动。
3. 技能目标:通过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a. 核心概念:奉献的定义和重要性;b. 奉献形式:志愿服务、慈善捐助、义务劳动等;c. 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或观摩一些奉献行动的案例,包括个人或组织的奉献经历和影响;d. 奉献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奉献计划,包括可行的行动和时间安排。
2. 方法:a. 前期准备:收集奉献案例和资料,准备讨论问题或小组活动的指导问题;b. 班会展示: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奉献案例;c. 分组讨论:根据奉献的不同形式,分组就特定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d. 奉献计划: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或团队的奉献计划,并监督实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奉献的思考。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奉献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或观摩一些奉献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和讨论。
4. 分组讨论:根据奉献的不同形式(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等),分组进行讨论,搜集和交流相关案例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计划制定:学生个人或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条件制定奉献计划,并在班会上分享和互动。
大班奉献教案
大班奉献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奉献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理解奉献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大班学生奉献的态度和行为。
3. 提供实际的奉献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奉献。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一个奉献主题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室中展示关于奉献的图片、引用和故事等。
2. 启发学生思考奉献的含义,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对奉献的了解和经验。
主体:3.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不同形式的奉献,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分享等。
让学生理解奉献可以是小小的行为,也可以是大大的付出。
4. 进一步探讨奉献的好处和意义,例如帮助他人会让自己更快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5.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奉献,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同学的需要等。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奉献的主意,并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为他人做出贡献。
实践:6. 安排一些实际的奉献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当地的养老院或儿童福利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奉献的乐趣。
7. 在班级内部组织奉献项目,例如为慈善机构筹款、为社区清理垃圾等。
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体会到奉献的实际行动。
总结:8. 回顾奉献的概念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奉献的态度和行为。
9. 提供反馈机制,例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奉献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未来奉献计划的想法。
教案评估:10.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反应,以及在奉献活动中的表现。
11.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奉献教学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教案扩展:12.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奉献活动,扩大奉献的影响力。
13. 继续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奉献的价值观,例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进行教育。
以上是一个大班奉献教案的基本框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希望这些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清晨,当我迎着朝阳,迈步走进单位大楼时,我的心情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因为这里有我平凡的工作,这里有我一腔的热情,这里有我执着的人生追求。
我是一名人社工作者,我热爱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明白每一天,都要默默奉献,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是它让我明白每一天,都要尽职尽责,不要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自己的使命。
我很荣幸,我能成为人社局的一员。
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日趋成熟,已经进入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的时代,在此我也深深体会到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更为能够伴随它一天天成长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不断扩展,我局肩负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担,无论是就业创业工作、人事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劳动监察与仲裁工作,还是工伤职工待遇工作都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的每一次付出,都能换来千家万户的欢笑,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的
宗旨,我们的承诺。
保民生,解民忧,成为我们的责任,我们的骄傲。
人社局是一个窗口单位,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我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给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服务要从细微处着手,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真切的问候,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人际间的误会。
群众在用雪亮的眼睛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要用心去为群众服务,把我们的爱心、真心、细心、责任心融入到具体工作中,让群众在困难时找到一个支柱、在危难时找到一份保障。
用我们的真情去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用我们的真心为群众办事,用我们的真诚为群众服务。
有时我们的一片真诚不被理解,那就需要我们多一份微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去消除误解、怒火。
记得我在负责工伤时,接待一名贮木场工伤职工家属,反映她爱人鉴定等级低,情绪比较激动。
我耐心了解情况后,得知鉴定等级低,是由于当时单位没提交全病例诊断导致的。
后经我与地区工伤科多次沟通,将她爱人的受伤部位重新认定,圆满地解决了她的诉求和困难。
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有所质疑,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业
务精益求精,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时刻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要把他们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看成是给我们工作找麻烦。
正是他们的这些问题、建议,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工作中的不足,正是他们的意见,使我们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人社局的工作是繁忙的,它没有激情迸发的时刻,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私无畏、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
当我面对每天琐碎而忙碌的工作时,我迷茫过,困惑过,失落过。
然而从群众一张张微笑的脸上,我收获到了感谢与感动,收获到了尊重与信任。
我觉的我付出与奉献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此时我不再因平凡的工作而失落,不再因琐碎的工作而迷茫。
而是用心与群众沟通,用真诚的服务去获取群众的认可,让我们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工作不仅仅是履行自己职责的地方,更是对群众奉献爱心的舞台。
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是繁忙的,但这繁忙的工作却也激起了我更强烈的责任心。
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言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
一份汗水,一份荣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同志们!让我们在
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们的青春、燃烧我们的热情、贡献我们的力量去谱写人社事业的新篇章!
(事例对于办公室主任这一岗位,我是这样理解与认识的:我希望自己是一名永远伸出友好之手的大使,并能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到办事不越权、不越位,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
上为领导分忧、下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办公室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