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审稿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评审稿摘要: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不论从新《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还是从幼儿一日活动内容时间安排中,都将体育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平衡

前言: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的一种补充。它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我们西塘镇中心幼儿园积极贯彻落实《规程》精神,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

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游戏的玩法;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种户外体育器械,并且就开展户外分区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 注重对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研究

《纲要》中明确地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促进幼儿发展,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户外区域活动上作了一些探索,我们幼儿园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建的园所,办学规模不大,没有多余的辅助用房,对开展区域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上,并进行了一年多的课题跟踪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与2002年进行全园性推广、普及。

1、积极创设适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环境

首先我们充分挖掘并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户外活动场地和锻炼器械的

最大功效,巧妙地利用与开发环境,按一定方式进行区域划分,按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分区。将全园的场地、器械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幼儿年龄层次、能力差异的不同分成了各种活动区,如:钻爬区、触跳区、投掷区、平衡区、拍球区、综合区等,保证幼儿户外锻炼的时间,将体育课与户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因地置宜,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合理规范地设置场地。这种区域式活动使得孩子们锻炼的目的性强、层次性、差异性得到了保证。其次,教师们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大量简易而牢固、美观而实用的晨间体育

器械。如用易拉罐制作了练习平衡能力及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桩”,用可乐瓶做成套圈的“靶子”、用铁丝制作了会滚动的铁环等。另外在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上我们不仅注重物质条件——“硬环境” 的创设,而且还注重文化氛围——“软环境”的营造,把“硬环境”和“软环境”紧密结合。刚开始我们各区域没有标志,幼儿活动时较盲目,发现问题后我们马上在各个活动区域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在标志上配上符合区域特点的图画文字,创设文化背景,如在活动区里:我们设置了“我勇敢”、“互相帮助”、“不推不挤”以及各种体育动态等图画,让幼儿从中学会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学会互相谦让,学会合作。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健康领域的要求: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思维理念。

2、积极开展晨间分区体育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既能愉快的玩,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既规定幼儿每天可以在两个不同主题的区域中锻炼,在每个区域中又鼓励幼儿自己选择不同的游戏器械进行锻炼,从周一到周五轮流交换不同的主题活动区,由于一周中每天没有重复锻炼的内容,幼儿始终能保持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发展各项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素质,而且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身心愉悦,促进了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科学指导并建立常规

在活动区中,教师的指导不仅指指导幼儿的活动,还包括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活动区常规的建立。

1)精心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科学指导的切入点。它能增强教师指导的目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首先依据各活动区教育功能与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育总目标,确立阶段性的目标和重点。其次,我们充分体现了计划和目标的渐进性和发展性,在月、周的游戏目标中逐步提高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切实的针对性。

a)在设置区域面积大小时,我们根据本园场地大小恰当安排,每个区域我们安排一位教师负责该区域的活动,以便较容易地实施管理和指导。

b)各区域有明显的标志和确定的活动范围,而且各区域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使区域的分布更为明显,这样有利于幼儿选择区域,也有利于幼儿在换区域活动时作适当的身体调整。

c)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材料的投放因考虑幼儿的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如钻爬区,摆放的障碍物有高有低,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要,有助与幼儿体能不断发展。

2)建立良好的常规

建立良好的活动区常规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由于活动区打破了年龄班的界限,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活动区教师之间都不熟悉,这便给各区

组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通过研究与讨论,决定以佩带胸卡的方法来进行组织,每个班佩带一种动物胸卡,并写上姓名及身体情况。同时还制定了活动区常规,主要包括:1)每个活动区的标志。2)活动区的人数。3)玩具材料合理利用,有序摆放。4)设计活动登记表,登记幼儿参加活动情况等。在活动中教师们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取放玩具的常规,换区活动的常规。进区时要求幼儿向指导教师问好,出区时主动道别。指导老师看了幼儿的胸卡并作活动记录,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统计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情况,并建议和提醒部分幼儿多玩几个区域活动。

(三)开展混龄区户外活动,增加合作机会

开展大带小分区混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能扩大幼儿的合作面,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我们尝试在开展混龄幼儿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指定范围内的分区混龄体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合作的群体环境,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尝试中我们发现有组织的大带小,大带中的混龄体育活动,幼儿之间的交往从一对一交往,过渡到组对组的交往,在活动中孩子们既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又体验到了交往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在活动区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区域性自由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活动前,教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指导要放在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