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在欣赏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培养听障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达语言的能力。
学生分析: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健听孩子,对同一件事,听障学生多侧重于用连贯的词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健听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语言直白,缺乏相应的联想、形象化的语言,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春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能流畅地表述,形成一篇完整的__。
教学设计:在习作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留下春天的足迹。
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文,边背诵这些诗文,边与学生分享春的美丽与作者的感情及写法;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
最后,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有条理地描绘春天。
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感情。
1、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与春相关的诗文。
(学生熟知的诗文有《春》(朱自清)、《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村居》、《春夜洛城闻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等)2、教师与学生重点分享《春》、《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师生分享《钱塘湖春行》a.师生齐备这首诗b.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c.学生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欢哪个?(抓住中间两联体会)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喜爱)(2)师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a.师生齐备这首诗b.学生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题目中的早春?c.三四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3)师生分享《春》a.学生说说朱自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的活动)b.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种景?(学生自由说说)c.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很寻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表达了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春》教学教案3篇
《春》教学教案3篇《春》的教案篇一1、《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该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
2、《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精美散文,适宜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春天的美妙境界,从而受到感染和陶冶。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要通过朗读和揣摩、研讨来领会。
学情分析:1、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农村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学习这一课的优势。
2、由于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疏于动脑,这是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法,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障碍。
教学目标:1、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妙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是怎样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教学方法:在读读、讲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我们连续学习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两个单元的课文,学过之后,让我们得到了种种的启发。
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色彩斑的大自然画卷。
第11课《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只要我们多朗读几遍,就一定能进入春天那美妙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简介朱自清。
二。
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要求:①。
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情感;②。
注意标注生字词。
范读后提出以下几个字:嫩(注意和“漱”、“嗽”、“喇”的区别)、酝酿、蓑、(抖)擞、(黄)晕、(发)酵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定23名学生在班里接读课文。
要求:其他学生听读思考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春》教学设计1一、情景引入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
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一)前两行——晴景、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
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春》的教案五篇
《春》的教案五篇《春》的教案篇1十四、春(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理清__思路,尤其能理解作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借助资料,了解朱自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准备水彩笔及纸。
4、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导学(多媒体显示):1、根据拼音写汉字(1)yùn niàng()(2)wǎn()转(3)披suō()戴lì()(4)liáo亮()2、填空:(1)《春》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力作有《》、《》。
(2)“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__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充满希望,春天诗情画意。
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视春天为笔下宠儿,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想问一下同学们,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抓住春天的哪些特征来写呢?(生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来写春天的。
二、课堂活动,强化训练《春》第一教时教学设计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1、教师配乐范读(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小组讨论:(1)__的线索是什么?(2)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构成一幅幅春天的画面?(3)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例句加以说明。
3、师生共同交流。
(多媒体相机出示)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春》教案优秀8篇
《春》教案优秀8篇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和初春的哪些特点。
3.熟练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对文章优美文字的体悟。
2.引导学生写摹春天。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1.体悟式、感受式,努力创设“平台”,进行“三维”训练。
2.多媒体一套、录音机一只。
3.采用“欣赏,读文,画图,说情,写春,拓展延伸”六个板块。
四、教学过程:㈠课前欣赏(3-5分钟)1、播放有春天画面的歌曲,让学生随意欣赏。
(创设情景平台,把学生情感渐引入课文)2、教师借助画面内容,随季节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㈡朗读1.美读:教师播放范读录音,多媒体配以画面、音乐。
(再创情景平台,激发学生情感。
)2.赏读:由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最有感悟的一幅“图”,自由赏读。
(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发学生已有资源)㈢画图1.请学生或上黑板、或在课台上描绘课文中任何一景、或一物。
2.比较图画与课文文字的区别。
(直观与文字比较,利用学生资源,仔细体悟文字特点。
)㈣说情(让学生谈自己对课文、对春天的感悟)1.说说你认为最优美的文字(可一段,也可一句),并说明理由(美的理由)。
(由粗到细,仔细品味,并加入学生有情感地朗读)2.让学生谈谈古今文人对春天描绘的诗句。
第一步:背诵绘春诗句第二步:(深层拓展,进一步开掘学生资源,激发兴趣)让学生说说古今诗人对春天不同感情的诗句。
㈤写春1.请学生各自写一段你眼中的春天,你生活中的春天(写一景、写一物均可)2.交流(由欣赏到实践,由感悟到感情认识)㈥课外拓展(课外作业)1.收集古人写春的诗句,不同的感情不同描写的诗句。
(再次开发学生资源,努力拓展学生视野。
)2.写一篇《春》的短文。
(深层体会,学以致用。
)《春》优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有神。
2、学会抓住散文中的文眼品读文章的好习惯。
3、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据说还上了三四课时,在这个仲秋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再读本文也许你能读出问题、品出新意。
二、听配乐朗读检查一下自己以前读的或背得不够理想的地方(如字音、节奏、情感)键入“且坐网站”即可找到配乐录音。
三、请同学听老师写春的文章,听完后请你谈谈听后体会四、小组讨论请小组同学一起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并在笔记本上写一写朱自清散文中的这些词句。
1、春天你看到了什么?山:朗润太阳:红小草:嫩嫩、绿绿、青得逼眼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绿得发亮灯光:黄晕2、春天你听到了什么?小草:偷偷钻风:轻悄悄果树:吵闹鸟儿:呼朋引伴、唱着婉转的歌曲牧童:短笛嘹亮3、春天你嗅到了什么?花:带着甜味儿泥土:混着青草味儿4、作者除了写花鸟草虫之外,还写了什么?小孩(第二自然段)大人(第七自然段)总写(8至10自然段)五、小结人是最美的风景,因此不管是写景文章,除了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还要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这景、体悟这景中的情,也就是要求我们用心去写。
六、作业仿写课文最后三段的写法,我们也来赞美这美好的秋天。
秋天像。
秋天像。
秋天像。
《春》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教学设计(通用6篇)
《春》教学设计(通用6篇)《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事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会遣词造句。
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及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春景的美好,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教学法指导:品读意境美、语言美。
用“数学化”的原则指导思考,即“公示——领悟——运用”,以动脑为核心,把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调动起来,把思维与课文归于一体。
教学时序:第1课时教学步骤:一、引入:(儿歌《春天在哪里》、PPT画面)【师】春天里有什么?(荡漾的东风、明媚的阳光、娟娟的细流、嫩绿的草儿、万紫的花儿、细密的春雨、欢悦的人们等)二、赏古诗、得方法:(PPT画面、附诗、配乐解说)【师】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通过视觉效应,写出了颜色;那么“两个黄鹂鸣翠柳”从听觉上,再现了声音;“踏花归去马蹄香”,通过嗅觉,表现了气味;“吹面不寒杨柳风”通过触觉感受春风的柔和。
因此,写景散文重在观察,而观察就是要五官一起开动,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事物、感受生活,再经过加工,就能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散文。
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听、视、嗅、触全身心感受;声、光、色、态形象主体化;文中滋味先品读;替换对比之精妙。
三、听读课文,理清层次:(音乐PPT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问】1、作者细致观察了哪些春天的景物?2、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征?3、作者如何观察再传情传神地表达出来的?四、朗读课文,体会感情:1、在文中勾画自己认为写的传神的字“△”、词“”、句“”,并体会它们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绝妙生动?2、精读语段(1)春雨的特征一多二细;(2)写了雨中的景物有“绿得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在地里工作”的人们;“稀稀疏疏的、静默的”房屋。
雨中景物的特点概括为“安静而和平”(用原文词语作答)(3)文段中含蓄地写了春风,依据是“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4)“笼”字用得好,好在准确地写出了薄烟的高度。
春教学设计(通用5篇)
春教学设计(通用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春教学设计(通用5篇)》,您浏览的《春教学设计(通用5篇)》正文如下:春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
《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读和感悟,对好的词要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会欣赏和仿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简历。
2、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对春的感受能力。
〖过程和方法1、诵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2、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五幅画面的具体描绘。
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3、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流程】设境切入──读中探究──说中升华──小结、作业【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境切入1、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色。
学生看多媒体展示,看到什么景物?这是什么季节?2、学生介绍作者,老师补充。
1、学生看展示。
2、学生说看到什么,是什么季节。
3、学生介绍作者。
并让学生告诉大家是怎么搜集到的,让学生学习搜集的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读中理解1、教师配乐背诵《春》,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的语气,并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3、合作、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生字词。
4、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哪几幅图?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请同学们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三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__思路。
教学难点写景注意层次。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__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课堂讨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喜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诗情画意中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
(板书文题)二、根据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三、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1)正音正字。
(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
(结合注解,理解词义)2.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
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针对朗读的情形,作简短的点评。
3.放多媒体课件的配套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循声朗读,进入情景,欣赏如诗如画的春景。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__语言的形式特点,选请小组代表陈述,教师可作如下归结: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
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1.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
2.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梅花图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感知,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为主要任务,融识字学词于读书活动之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书中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梅春到花山(学生仔细看老师写字,相机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让学生齐读)二、复习词语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梅花):开火车读。
大家读好词语,才能拿到游览梅花山的通行证,努力吧!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盛开挨着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散发清香报春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第一、二、三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四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
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三、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
二、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三、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学会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感受文章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词句。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写作思路和写景层次的安排教学方法:本文宜多读少讲。
特别是描绘的几幅画面,除开头春草图示范分析之外,其他可以以读代讲,以写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活动,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二、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思路,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三、对“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引入新课。
由学生注音并领读生字拼音:润嫩眨晕酿巢脆蓑笠二、导入新课:(1)用春天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景画面,配上鸟儿清脆的叫声、溪流声加上轻音乐(课件)。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方面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春天的温暖。
(2)导语:脱下冬装,我们满怀信心走向春天。
放眼自然,一派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苏醒了的大自然带着一路欢歌向我们走来。
用它特有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春色中去。
(3)作者简介:(课件)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
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
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
新诗《毁灭》和诗集《踪迹》的影响很大。
【实用模板】《春》的教案3篇
《春》的教案3篇《春》的教案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春》是贮满诗意的美文,要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审美阅读。
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
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深入文中,去寻美、品美。
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培养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语: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幅迷人的画卷。
对于春天,有的人吟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惆怅,有人唱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伤,而朱自清却被春的活力所感动,谱写了一曲春的赞歌。
二、情景朗读(运用多媒体课件)。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__结构明晰,对春的赞美一气呵成: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抒情线索行文。
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划出三个部分的起止点吗?(屏显:盼春—绘春—赞春)四、提供下列问题,学生品读时思考:1.作者怎样突出“盼”的急切心情?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景?分别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3.作者赞春时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五、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明确以下要点:1.__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一个“盼”字(“盼望着,盼望着”,注意在朗读中体会)2.作者具体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景(梳理如下):①春草图(草报春):a.钻、嫩、绿、满——草;b.坐、躺、滚、踢、跑、捉——人。
②春花图(花争春):a.态:赶趟儿;b.色:像火、像霞、像雪;c.味:甜。
③春风图(风唱春):a.触:抚摸;b.味:泥土气息、草味、花香;c.声:鸟声——清脆、婉转,短笛——嘹亮。
④春雨图(雨润春):a.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b.状:斜织、薄烟;c.景:树叶儿绿、小山儿青、灯、火、房屋。
⑤迎春图(“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六、再读,体味文中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蕴含着对春来临的无限珍惜、无限喜悦!你能找出蕴含着作者感情的语句吗?(答案不求统一)七、熟读,品味课文的美点。
《春》的教案(优秀5篇)
《春》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春》的教案【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初中语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朗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圈点勾画的比较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设计理念:春是学生笔下的常客,但写的好的很少。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好范文。
本课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美的语言,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体味朱自清的语言美丽。
在充分领悟语言美的基础上,通过画面再先后的分别用自己的话和用朱自清的原文描述画面环节,让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与名家在遣词造句上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巩固并化课堂内容而设置了练笔、积累和美文推荐的课后作业。
此教学设计通过读带动学生悟,从而培养鉴赏与反思能力,自省精神,希望较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通过画画提倡创新,通过比较学着鉴赏通过作业引向课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能用古人的诗句吟诵春天吗?你,作为新时期的诗人,又想对春天说点什么呢?你写过春么?你笔下的春是怎样的呢?朱自清先生也写过春,一起听听吧。
二、整体感知1、听师范背,配乐《渔舟唱晚》。
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走进朱自清的《春》。
2、用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歌,来形容你听后的感受。
三、美读1、如此美文,该如何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能榜样一下么?2、综合刚才同学们的建议,并保留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大声地、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吧!3、这么好的文章,真该多读几遍啊!大家打擂台吧,看看谁读得较有感情,有自告奋勇当擂主的吗?各选自己读得较好的一段,擂主和攻擂者的胜负取决于在座同学的举手表决,以支持人数多者为擂主。
《春》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春》的教学设计《春》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准确生动的语言,还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都值得教师仔细钻研,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春》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
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文章内容,欣赏作品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及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及散文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学情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领会作者细致生动的抒情方法。
《春》的教案6篇
《春》的教案6篇《春》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2、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3、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难点: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教法和学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一、自学探究感知目标1、课前训练,展示自我风起绿了风雨飘绿了雨春天一觉醒来扑进我们怀里刚刚醒来的小溪还没顾上清清嗓子就把脆脆的歌儿撒落了一地刚刚醒来的果树还没顾上长出叶子就爆燃出团团刺眼的绚丽春天最数燕子忙碌她一边呢喃细语一边用锃亮的剪刀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春天尽管有时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可性急如火的春天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带出灰蒙蒙的记忆??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名作呢?谁来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会表达什么感情呢?2、激趣定标,自主学习(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朱自清的《春》。
朱自清的许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例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自清写的春和我们写的春有什么不同。
(2)师播放朗读,生描绘美丽的春的画面。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听到的最美丽画面(3)纠正字音: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精神应和二、展示质疑,理解目标1、生自由读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作批注,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交流,用下列句式:我喜欢,因为这句(或这段)用了写法,写出了。
示例: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因为这句钻字生动写出来小草勃勃生机。
3、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喜爱和赞美4、有感情的朗读你认为最美的段落。
读出感情来。
5、小结美的__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象我们沐浴着春风一样。
我欣赏这样的__可以增加我们的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6、美的__是怎样表现出美的呢,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前两节、(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相同的词连用,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急切盼望的心情,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__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真情以及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运用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真情为文的写作观。
2.引导学生感念朱自清先生对于祖国语言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朱自清在新文化运动后为创作白话文学的典范作出的历史贡献。
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__的画面美源于对生活的细微体悟和语言的出色表达。
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1.力求从朱自清写作的初衷──为中学生学习白话文提供范本入手,研究在白话文学兴起初期,这篇__在__结构、语言修辞、感悟生活、付诸真情上的探索和提供的范式。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一画面一所得,从不同画面中体会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点,并体会他为创作典范的白话文学的匠心。
2.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以期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指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大概更多的是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今天我们来了解你不知道的国文教师──朱自清。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为《中学生》杂志和开明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的大量语文学习的文本,比如《春》《背影》等,主张真挚的情感、美好的语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提供了现代白话文学的优美典范!对我们今天的母语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本文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春的画面,老师深情导入:绿草遍地,柳树发芽,桃花盛开,小雨淅沥地下着,春来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美文——《春》。
二、测一测
1、字音(一学生读,其余学生指正,后齐读)
蓑suō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抖擞sǒu 繁花嫩叶nân 水涨zhăng 应和yìng hâ薄烟báo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婉转zhuăn 散在草丛里săn
2、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朱自清(名),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地)人,现代(时)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评)。
代表作有《背影》、《绿》、《春》、《荷塘月色》等。
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整体感知,填空。
本文是写景散文。
把“春”作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主要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迎春图五幅春景。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本文语言美。
师:“美文不厌千回读”。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目标。
三、读一读
(一)、看课后第一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基调,读准语气。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语气要逐渐加重,表达期盼的心理、欣喜的情感)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起来了”,语气要一个比一个高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拟人句,要读得亲切)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短句多,要读得轻快些,读出轻松、愉快的感情)
(二)看黑板,老师出示的字你觉得该怎么读?生答:红字该重读,粉字该轻读,蓝字该快读。
(三)看清要求:1、把握情感、节奏,注意语气轻重、语速快慢。
2、读好示例,读给师友,准备赛读。
3、时间:4分钟
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读春花图吗?大家自由读春花图。
四、品一品
作者的笔下春天就是一幅幅图画,作者怎么能写的这么好呢?细品春花图,思考。
1、在春花图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春花哪些特点?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怎样用语言文字表现出这些特点,表达出这种感情的?从字词、句、写景顺序、写法等入手赏析。
3、写作中你有什么启发。
先自主探究8分钟,再师友小组交流4分钟。
五、结一结
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点描写。
词: 运用准确、恰当的词
句:多用修辞句,使语言生动形象
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作者能写好春花,最根本在于什么呢?对春花的喜爱,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读一读,背一背春花图。
(3分钟)
六、练一练
仿春花段写《校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