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探究题整合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题及相关答案
课中案一.课前案处理:小组讨论,重点检测。
二.高频文言实词拓展积累 1.致(10年4考) 【课本回扣】(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________(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________ (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________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5)听妇前致词(《石壕吏》)________(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________ (7)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_______ [答案](1)名词,情致 (2)动词,到达 (3)动词,招致,招来(4)动词,得到 (5)动词,表达,表述 (6)副词,极,尽 (7)动词,招请,招集 【高考链接】(1)(2008·上海市卷)其邑(《李文公集》)致:走向(2)(2008·浙江省卷)(《白居易传》)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3)(2006·四川省卷)使出就太医养疾(《后汉书》)致:送给(4)(2006·北京市卷)公命柏遽者(《晏子春秋》)致:使……到来 2.质(10年4考) 【课本回扣】(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________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________ (4)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5)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________(6)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8)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________ [答案](1)名词,人质 (2)名词,通“贽”,信物 (3)名词,底子,质地 (4)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5)副词,正,刚刚 (6)名词,资质,禀赋 (7)动词,质问,质疑 (8)名词,本质,品质 【高考链接】(1)(2015·上海市卷)彦光前在岐州,其之,合境大安(《隋书·梁彦光传》)质:质朴(2)(2013·江西省卷)造予,予(《村落嫁娶图记》)质:询问(3)(2010·重庆市卷)人(《宋史·查道传》)质:典当,抵押(4)(2007·广东省卷)又积窗课二十余(《聊斋志异·郭生》)质:询问 3.治(10年4考) 【课本回扣】(1)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________ (2)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________(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________(4)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________ (5)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________ (6)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________(7)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8)州治德化县(《过小孤山大孤山》)________ (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________ (10)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________ [答案](1)动词,审理 (2)动词,治理,管理 (3)形容词,安定,太平 (4)动词,整理,备办 (5)动词,训练,整顿 (6)动词,对付,抵御 (7)动词,医治 (8)名词,地方政府所在地 (9)动词,治理,管理 (10)动词,追究,惩治 【高考链接】(1)(2015·江苏省卷)既长,益学问,举文词(《欧阳伯和墓志铭》)治:研究(2)(2015·江苏省卷)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欧阳伯和墓志铭》)治:担任(3)(2014·天津市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文学徐君家传》)治:治理(4)(2010·重庆市卷)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宋史·查道传》)治:追究三.文化价值探究 1.《〈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是儒家经典,为“入世文章”,其中都谈到了完善个人品德修养,从这三篇文章来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思想修养呢? 答:答案 《〈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1)向有道之人学习来匡正自己;(2)要学礼乐,先修仁德;(3)朝闻道,夕死可矣;(4)君子讲义,小人讲利;(5)见贤思齐;(6)文质兼修,才是君子;(7)士不可以不弘毅;(8)做事要持之以恒;(9)培养智、仁、勇三德;(10)克己复礼;(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学《诗》可以事父事君。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复习指导(《论语》探究题例题分析及练习)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分析及练习)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怎么理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过犹不及。
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
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
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
《论语》中谈到启发式教育,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孔子主张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所以孔子说:)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仁者爱人》)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练习: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为政以德》)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知其不可而为之))4.子曰:“老者安之,,。
”(《仁者爱人》)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君子之风》)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2.【课时训练】第十二课《论语》十二章
第九课《论语》十二章一、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1)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 。
三者中,“”是最重要的。
(2)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二、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2•24)孔子和曾参的言论表达了他们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参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2)你怎么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三、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四、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1、有子的“为仁之本”,这里的“本”指的是“、”,立“本”的目的就是要使“”2、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言下之意是什么?3、从第一章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4、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五、探究题1.结合《论语》十二章,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类答题策略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类答题策略类型一:从文本自身命题【题型解说】此类题主要考查文中的重要字词、成语及提炼概括该章句的主旨等。
【答题思路】第一步:读懂语段,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所给语段的大意。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连续三年都考到了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包括相关词句、教学原则及为政观点等多个层面。
答题时都需要立足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步:联系教材,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特别提醒】复习备考时要梳理《〈论语〉选读》中的重要观点,整理、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
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等,尤其要认真解读每课后面【相关链接】中那篇短文,把精要之处加以圈画或摘录,弄通弄懂弄透弄熟。
第三步:充分利用题干中所给信息,准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类型二:对文本知识的迁移运用【题型解说】此类题重在考查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
【答题思路】第一步:找出所提供材料的核心内容,弄清其观点态度。
第二步:分析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弄清题目讨论的共同话题。
第三步:通过对材料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比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态度,如解答【真题感知】第二题时,就应从欧阳修的《朋党论》中提炼观点,明确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观点的分析和陈述。
【特别提醒】对自己观点或对《〈论语〉选读》中的思想观点的判定和分析,都要态度鲜明,言之成理。
切不可架空议论,拖泥带水,模棱两可。
【拓展延伸】高考中《〈论语〉选读》探究分析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1.短文评析型,即给出一段《论语》原文,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文中的思想。
解答这类题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更不能以翻译代替评析,对文中流露的儒家思想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最好还要指出其意义所在。
2.材料结合型,即把几则材料组合在一起出题。
解题时要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注意题目的要求,不遗漏任何一则材料信息。
3.提炼观点型,即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提炼文中的中心意思或内容要点。
4.联系实际简析型。
2009年浙江省名校高考模拟试卷《论语》探究题辑录2
2009年浙江省名校高考模拟试卷《论语》探究题辑录2新高考新国学2009-04-07 145915.2008学年浙江省五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沈翔)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3—14题。
(1)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3.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
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2分)衍文产生原因14.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
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
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6分)参考答案13.轻。
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了文字。
)14.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可以看出,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
今天我们讲中庸之道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要点运用所给材料做出分析,(2分)指出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要讲求仁德,也就是社会公正。
(2分)中庸之道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2分)16.2009届浙南三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论语》阅读题之仁者爱人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仁者爱人专题练习仁者爱人【要点探究】1.孔子所讲的“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明确】①仁的根本:孝悌。
②仁的法则:忠恕,即尽心竭力,仁爱宽厚。
③仁之上:圣,即博施济众。
④仁之方法:能近取警,即推己及人。
2.如何理解孔子与其弟子对“志”的认识?【明确】(1)孔子观点: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思想表现:对以德待人、以德育人、以德治家、以德治国、德行天下、老有所养、友有所信、少有所怀、安居乐业、和谐幸福崇高理想的美好追求。
(2)颜渊观点:愿无伐善,无施劳。
思想表现:谦虚谨慎(3)子路观点: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思想表现:尚勇重义,朋友之间有福同享。
3.孔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实践“仁”的?【明确】①言志;②问人——重人不重财;③导盲——无徽不至地关心弱者;④待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尊崇礼;⑤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
4.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与孔子有什么不同?【明确】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别的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
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
一、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材料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材料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注)①时:随时而变。
1.材料一中的“谅”意思是_________,材料二中的“狷”意思是_____2.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孟子这样评价的理由。
《论语选读》探究题
《<论语>选读》探究题《〈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第一课《为政以德》(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答: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
孔子:以德治国(德治)2.这两则材料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强调了儒家学说中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答:比喻。
(1)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教化的对象。
(2)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
(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答:(1)“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2)“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三)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11 《论语》十二章重点字词解释、翻译与课文探究及系列训练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重点字词解释、翻译与课文探究及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为:做,成为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第五章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知识盘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 1.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 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统编课下注释 1. 学而时习之
8. 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即把学习当作乐趣。因为“知之”只是一 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完全置身其中,才能有 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 9.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 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示例:我的体验是读书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 泛涉猎,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而对经典著作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这样, 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耳顺:__能__听__得__进__不__同__的__意__见______________ 从心所欲:__顺__从__意__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逾矩:__越__过__法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学__过__的__知__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__迷__惑__,__意__思__是__感__到__迷__茫__而__无__所__适__从__ 殆:__疑__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箪:__古__代__盛__饭__用__的__圆__形__竹__器____________ 堪:__能__忍__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教材思考探究)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 变他自有的快乐。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教材思考探究) 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教材积累拓展;2018贵州铜仁) “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之”字用法变化多,归纳总结解难题)
11、《论语》十二章——群文阅读“之”字用法变化多,归纳总结解难题“之”字,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对“之”字用法的考查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一个高频考点。
因此,熟记“之”的用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一个重点。
但是“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所以平时要加强积累,打好基础。
本课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考点解读】文言虚词“之”除可以作代词,还可以作助词、动词,是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常见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选出下列词语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选出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组。
【技法点拨】一、作代词1.人称代词,代人或事物,译作“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
如“下车引之”中的“之”,就是代词,译作“他”,指代元方。
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语气助词,凑足音节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就是“到”的意思。
备考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
可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之”的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
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理解文言虚词“之”,要注意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真题演练】(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
”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
《论语》研修专题案例
《论语》研修专题案例北京四中尹强一、案例概述2009年,北京四中教师尹强赴四川省北川中学支教,同时也将双课堂项目带到了北川。
在有限的条件下,他带领学生历时半年,开展了“我读《论语》”专题学习。
本项案例的教学班级是北川中学2012级2班,学生50人。
每周有现实课堂1课时,学生课下自由研讨1.5小时,虚拟课堂①3-4小时。
1.教学目标通过“我读《论语》”专题的研修学习,培养、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包括全部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同伴研究成果的阅读分析能力,部分学生对专题相关材料的积累与整合能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包括全部学生专题研究中观点阐述的能力,专题成果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的能力,包括全部学生在专题研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部分学生对专题研究内容的拓展能力,部分学生将专题研究成果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2.教学设想(1)教学理念①读《论语》,学做人———在专题研修开始,教师提出《论语》就在我们身边,《论语》中所谈理念大多是被人们忽略、遗忘的“做人常识”。
读《论语》并不是为了考据探究,而是要了解、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做人。
把提高个人修养作为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
②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就是“多读多写”。
在本次历时半年的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多角度地研读《论语》,拓展阅读与《论语》相关的著作。
并引导学生在研读过程中,随时把心得记录下来,在学习小结中将自己的所思所得整理成文。
(2)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控制呈递减趋势。
专题研究初期,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做《论语》断句(教师给学生的课文是没有标点的“白文”)、逐字推敲解读;专题研究中期,学生分组,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与小组内成员合作研究;专题研究后期,学生独立或合作总结研究成果。
在整个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在学生研讨出现问题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鼓励、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试题部分)
专题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考纲要求五年考情 出处 常考题型考点年份 理解分析 评价 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 2019 2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 的说法。
2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论语》 《孟子》 填空题 简答题 2018 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论语》 2017 2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
2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
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论语》 2016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自选模块,材料选自《墨子·节用》 2015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自选模块,材料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预测热度 ★★★★★ ★★★★★分析解读1.从2017年起,《<论语>选读》被列入限定性选修,在全国上下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变化也是大势所趋。
与前几年泛泛考查传统文化不同的是,题目中必定会出现《论语》的内容,出题者可以考查《论语》课内与课外材料的互证与比较,也可引《论语》中的一则或一段后人对其进行研究、讨论的材料,亦可将《论语》中的内容与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总之,这类题往往针对传统文化经典中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和个人修养等,要求学生依据文段,联系现实,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上语文11 《论语》十二章探究积累PPT课件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 受那种生活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 的浮云一样。”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真题演练
(中考真题)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 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 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 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 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 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 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这两种翻译方法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 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①变单音词为双音词;②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 分;③补出省略的语句。注意:补出的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 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 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 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有关文字,如 “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仁者爱人如何实践仁爱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仁者爱人如何实践仁爱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仁者爱人如何实践仁爱《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第十二章讲述了仁者爱人的观念。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相互理解。
那么,作为仁者,我们应如何实践仁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倾听与关怀仁爱的实践首先需要我们倾听他人的需求和关怀他人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人的存在,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然而,作为仁者,我们应当积极倾听他人的心声,对他人的困难和烦恼给予关心和帮助。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关注同事的进展和困难,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成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关心家人朋友的健康和愿望,通过关怀和陪伴,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二、宽容与理解仁爱还包括宽容和理解他人的错误和不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作为仁者,我们应该能够接纳他人的不完美,并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宽容和理解并不意味着放任他人的错误行为,而是要通过理性与爱心,引导他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们可以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教导他们如何改正。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三、分享与奉献仁爱的实践还需要我们有所奉献,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忧伤。
我们应当乐于助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带来福祉。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与家人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关心父母的老年生活,关爱子女的成长。
在社交中,我们可以主动为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增进友谊。
四、诚信与尊重仁爱的实践需要我们保持诚信和尊重他人。
诚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应该遵守承诺,并兑现自己的责任。
尊重他人是对他人人格的肯定,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并且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礼貌和关心。
五、教育与启迪作为仁者,我们还应该积极扮演起教育他人的角色。
我们可以通过耐心的教导和启迪,帮助他人认清自身的价值和使命。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以身作则,通过优秀的品质和行为榜样,影响和教育下一代。
《论语》十二章思考探究.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 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 理解和体会,从而将知识融会 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论语》思考探究题 • 6、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 •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 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 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 知识的精华。
《论语》思考探究题 • 1、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曾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你 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了 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说明了《论语》在修身、 治国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论语》思考探究题 •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 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论语》思考探究题 • 4、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 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重视品德修养。 •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 才无德,其才不会起到积极的 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论语》思考探究题 • 5、“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 你有怎样的启发?
《论语》思考探究题 • 7、学了《论语》十二章 ,你 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有很 好的道德修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在复习中既巩固了学习内 容,又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 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 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论语》思考探究题 •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 什么会感到快乐?
《论语》思考探究题 • 答: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 奔自己,向自己学习,双方可 以探究学问,自然是十分快乐 的事情。
《论语》阅读题之高山仰止专题练习
《论语》阅读题之高山仰止专题练习__________高山仰止【要点探究】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明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遗世、进与退的致治选择与人生态度。
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孔子还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其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
2.根据课文分析,你认为子路有何性格特点?在学生的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生平等?【明确】(1)子路: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
(2)孔子: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善教、乐教)。
(3)真正的平等是基于内心的纯净,维护信仰的纯洁,彼此心中坦荡荡。
无所谓维护师道尊严,因为尊严自然在。
一、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②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③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1.孔子对子路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这句话蕴涵着哪些意味?2.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孔子的教育实践对当代中国教育有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
(《论语·微子》)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子路_______。
“临事而惧”中“惧”的意思是____。
时代意义篇《论语》治天下,圣哲耀古今——《论语》整本书阅读专题课(六)
2021.3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执教者:大庆实验中学牛红梅评析者: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陈宏教学目标:1.难点:观照孔子智慧的多向性。
2.重点:对孔子思想进行个性化解读,探索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苦禅大师曾于日本长崎孔庙亲笔题联:“至圣无域泽天下,威德有范垂人间。
”诚如斯言,孔子以73年的坎坷人生,照见中国乃至东亚的历史,创造出饱含诗意、无可替代的至理哲学。
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挖掘《论语》中蕴含的孔子智慧,在繁盛、浮躁又充满变数的时代,思考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体会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朴素幸福感与充实感。
二、提问孔子智慧的多向性明确:多个角度,学生们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观点即可,力求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孔子的智慧于你们和老师而言都意义重大,学习孔子,就是提升做人的水准,就是修己,只有这样才有“始之于存养慎独之微,而终之以化育参赞之大;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间,而达之于国家天下之远”(《王阳明全集》卷三《表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监录表》)。
三、学生讨论如何依圣人言而修己讨论后明确:从“仁”“道”两大方面慢慢学来。
(一)仁1.朗读相关语句:“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人仁焉……曰:恭、宽、信、敏、惠。
”(《阳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2.教师明确:孔子的“仁”是爱别人,是亲爱其亲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是换位思考的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一生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
仁既是孔子自己的为人准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
(二)道1.朗读相关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探究题专题《论语》高考章节内容总结回顾:《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一)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二)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三)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五)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六)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七)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八)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九)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3.22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
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十)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十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十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
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
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
”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十三)5.17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
请联系4.26“事君数”章和12.23“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十四)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十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六)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十七)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十八)《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十九)“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二十)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参考答案】(一)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 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19.5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二)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
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述而不作——①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
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
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
③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
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
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历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
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
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三)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孔子认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而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四)“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
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
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五)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
“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
“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
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
“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六)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
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
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
而后世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
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七)“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八)“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九)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
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
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
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仁小信。
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十)儒家墨家都主张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孝悌为根本),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推及到万物。
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
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宗教情怀。
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十一)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