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资源收集探索

合集下载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场破坏性极大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汶川地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地震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1. 地震背景汶川地震是一次里氏7.9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汶川县附近。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4:28,造成了近7.9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成千上万的房屋被毁。

2. 地震原因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引起的。

这种板块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应力积累,最终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3. 地震影响汶川地震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人员伤亡:近8万人丧生,成千上万人受伤。

- 经济损失:数以十亿计的财产损失,包括房屋、基础设施和农田等。

- 生态环境破坏:大面积山体滑坡和地质灾害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4. 应对措施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并为灾区的重建提供支持。

主要的应对措施包括: - 救援行动: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派遣医疗人员和救援物资到灾区,尽力挽救生命。

- 紧急救助:提供紧急救助金和物资,满足灾民的基本需求。

- 重建工作: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重建被毁的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防灾减灾: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

5. 教训与启示汶川地震是一次巨大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 加大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力度,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加强重建工作,使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结论汶川地震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事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通过政府的应对措施和社会的支持,灾区正在逐渐重建和恢复。

我们应该从这次地震中吸取教训,不断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课题:10.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授课人:范桂利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收集的过程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数据整理的方法3、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通过以汶川地震为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数据整理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并且在地震中,很多人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截至5月14日12时20分全国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超1.2万人,其中四川死亡12012人,7841人失踪,收治26206人截至24日23时50分,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60560人死亡26221人失踪,352290人受伤学生观看资料通过汶川地震资料让学生感受数据所带来的震撼,体会数据会说话。

截至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455.78亿元,实际到账437.96亿元,已向灾区拨付140.58亿元。

截至14日12时,向灾区调运帐篷123.6万顶,被子478.71万床,衣物1400.95万件,燃油100.94万吨,煤炭215万多吨。

问题:看完以上资料已有哪些感想?你是通过什么得出来的?讲授新课:一、数据的收集方法(一)收集数据的前提:1、应先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由此来决定收集什么数据是恰当的。

2、通过适当的途径收集数据。

(二)收集数据的方法1、通过风暴记忆小游戏得出观察法2、通过测量脉搏得到测量法3、通过投掷硬币得到实验法4、通过调查问卷得到调查法5、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查询——间接方法练习、会找相应事件对应的调查方法二、数据的整理方法例1、北川县某学校测量七年级六班2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154 157 (女) 161(女) 175165 155 (女) 168 152(女)155(女) 154(女) 162 166158(女) 164 156 165162(女) 169(女) 150 163(女) 学生谈看到这些资料后的感想总结数据收集的方法口答体会数据收集整理的作用,感受数据的作用对前边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直接方法。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汶川地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汶川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该地震的震级达到了8.0级,震中深度为19公里。

这次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摧毁了大量建筑和基础设施,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灾情概况1. 人员伤亡: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初步统计共造成6917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

其中学生伤亡惨重,遇难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三以上。

2. 建筑破坏:地震导致了大量建筑物的倒塌,包括学校、医院、工厂、住宅等。

根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11727所学校受损,3000多所学校完全倒塌。

3. 经济影响:这次地震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

大量工厂、企业以及农田和农作物遭到破坏,给产业链的完整运转带来了困难。

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加剧了经济负担。

三、救援行动1. 前期救援:地震发生后,国家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各级防震减灾委员会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救援行动包括紧急救援、医疗救治、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2. 国际援助:中国也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

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向中国提供了物资和人力支持。

这些援助得到了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普遍感谢。

四、事故原因1. 构造背景: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汶川地区正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

2. 地震机制:这次地震是由岷江断裂引起的,是一次正断层的地震。

岷江断裂在地震前已经累积了大量能量,因此地震发生时能量的释放非常剧烈。

3. 思想观念:地震前,当地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并未重视地震防灾意识的培养,对地震安全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一些学校在建筑设计和质量上存在缺陷,影响了校舍的抗震性能。

五、教训与对策1. 深入开展地震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从幼儿园开始,普及地震防灾知识,并进行地震演练。

2. 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较大的地震破坏。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调查方案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调查方案

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调查方案一、实施目的为了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四川“5.12”汶川地震对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历史文物等方面的损失情况,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进行灾害评估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四川省统计管理条理》,特制定和实施本统计调查方案。

二、实施范围和要求1、本方案属四川省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报送调查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2、本方案的实施范围是全省受地震灾害的市(州)和县(市、区)行政辖区,调查对象是地震灾区的所有住户和人口、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本方案统计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层表,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逐级汇总上报;第二部分为综合报表,分别由市(州)、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各有关部门统计,逐级汇总上报。

4、要求各市(州)、各省直部门综合报表分列县(市、区)报送。

原则要求各市(州)掌握到县(市、区)和乡镇(街办),县(市、区)掌握到乡镇(街办)和村(居委会)。

5、资料来源。

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和财务报表。

6、数据审核和平衡关系。

市(州)、县(市、区)按所在地原则统计,市(州)、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本级政府所统计的灾害损失数据要一致。

电业局、铁路、通讯、邮政等直管系统地区不填,由省直管单位填报。

7、各市(州)、县(市、区)、省直各部门报送表格的同时报送填表说明,说明灾害损失情况、数据来源、主要损失项目实物量和计价依据。

三、指标解释1、单位代码:使用9位码,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码(2位)+乡镇(街道办)码(3位),所有报表必须按提供的单位地址码和指标顺序码报送,不得调整更改。

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3)

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3)

强震动数据服务5图片新闻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5推荐新闻工程震害 - 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3)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3)工程震害 加入时间:2008-5-23 7:12:31 admin 点击:576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3)据中国地震台局最新修订,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8.0级地震。

全国各省地震局强震动台网部仍在收集强震动数据,其中,四川地震局所辖以汶川为中心一百公里以内架设有25 个台站,但是,目前由于通讯等各种原因,只有6个台站的数据得到回收,大部分台站获取的数据还没有汇集到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

截至2008年19日凌晨,中心已汇集全国强震动台网主震触发的17个省市的296个强震动台站记录888条。

中心在绘制汶川地震主震PGA分布图时,除去 2个暂无经纬度信息台站6条记录,有效台站294个,共计882条强震动记录,以这批数据为基础,制作了绘制汶川地震主震PGA分布图。

具体图件如下:国家强震动数据中心2008-5-20上一条: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2)下一条:已经没有了·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2)·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动数据处理情况简报(1)发表,查看评论打印本页相关网友评论发表/查看所有评论瀬尾和大(東京)2008-5-28 4:52:30 评论说:震災お見舞い申し上げます.大変でしょうがどうか加油ってください.成都では強震記録が採取されていますか?姓名评论提交重置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5049431号 版权所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邮编:150080第访客。

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进馆

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进馆

I ̄lJ i 5·1 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进馆
近 日,四川省档 案局馆举 行“5·12”汶川特 大地震抗 震救 灾 、灾后 重建档 案资 料移交进馆 仪式 ,337盒 1.3万件档 案资料 及其数字化 副本一并 接收进馆 ,标 志 着 四川I省 重大活动 档案接 收工作再次取 得显著 成绩。
江苏 :最美家庭档案征集 评选正式启动
5月 23日。由江苏省 委宣传部 、省 档案局 、新 华报 业传 媒集 团联 合举 办 的 “见证 改革 开放 40年 ,越 来越 美好 的 生 活 ”经 典 照片征 集评选 活动 、“档 案见 证 改 革 开 放 — — 江 苏最 美 家 庭 档 案 ”征 集 评 选 活 动 新 闻 发 布 会 暨 启 动 仪 式 在 新 华报业 传媒集 团大厦举 行。活动面 向公 众 、面 向 社会 ,集 中征 集 1978年 以来 , 反 映江 苏改 革开放 40年 经济 社会 发 展 和 人 民生活 变化 ,对 国家或社 会 具有 保 存 价 值 的 老 照 片 、老 日记 、老 信 函 、老 证 书 、老影 像 、老 票据 、老 报 刊 、老 物件 等 各种载体 的家庭 档案。主要反 映改革开 放 的 家 庭 历 史 、照 片 影 像 、工 作 成 果 、证 件荣 誉 、亲 情社 交 、契 约票证 、医疗健 康 等档 案 ,以及能 够反 映改 革开 放 内容 的 具 有 国 家 或社 会 具 有 保存 价 值 的 各 类 载 体 的 家 庭 档 案 ,均 可 应 征 评 选 。
这批档 案资料 主要包括 四川省抗 震救 灾指挥部 、四川省 重建委 (办 )、各地各 部 门在抗 震救 灾及 灾后重 建 中形 成 的文件 材料 ,涵盖 灾 区医疗 、物 资 、防疫 等 工 作安 排部署相 关文件 ,救 灾快 报 、工作 大事记 、各 灾 区物 资需 求汇总 ,灾后重建 办 的重要数 据 日报 、统计 表 、工 作简报 ,以及 地 震气象服 务专 报 、各地 感谢 信 、慰 问 电、群众 来信等 。这批 档案资料 的接收进馆 ,为今后科 学地组织抗 震救灾 、灾后 重 建提 供 了重 要的查考依 据 ;它不仅 见证 了地震 的 巨大破 坏 力 ,反 映 了血 浓于水 的 同胞亲情 ,更记 录了在 党和政府 的坚强领 导下 ,一 方有难 、八 方支援 ,举全 国之力 夺取 抗震救 灾和 灾后恢复 重建伟 大胜 利的人 间奇迹 ,充分展 示 了在 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 ,社会 主义 制度焕发 出的强大 生命力和 无比优越性 。

“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的研究

“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 要“5.12”汶川大地震震裂山体灾害勘查评价与治理设计方法研究作者简介:张瑛,男,1983年10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2009年0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摘 要“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灾区发育了1700余处“裂”而未“滑”、“松”而未“动”的震裂山体,对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通过对地震震裂山体的现场调研、类比研究、室内分析计算等综合手段,查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分析其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及特征,对不同类型的震裂山体进行分类,并结合青川县狮子梁震裂山体的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实例,初步建立一套适合于震裂山体的勘查、评价及设计方法。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灾区新增对人居环境构成直接威胁的地质灾害点达9000余处,地震地质灾害在空间上沿发震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和线状分布;存在明显的上盘效应。

距离发震断裂越近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越高,在地形坡度由缓变陡的过渡转折部位、单薄山脊和孤立山头或多面临空的山体部位尤其发育。

这些地质灾害在硬岩地层的发育程度高于软岩地层;硬岩地层中通常发生的是崩塌类型的灾害,而软岩地层中通常以滑坡居多。

(2)震裂山体多发育于长条形的山脊部位,震裂的面积较大,震裂的裂缝分布较广,潜在灾害点多呈零星分布,并且受土质岩性、地貌条件、水文地质和地震地面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灾害形式,如崩塌、滑塌体及泥石流等。

同时,山体被震裂后,大多裂缝比较隐蔽,对灾后重建构成极大威胁。

作者根据震裂山体发育的地层岩性将其分为硬岩区震裂山体、软岩区震裂山体和松散堆积体区震裂山体;根据震裂山体发育的灾害类型分为潜在崩塌、潜在滑坡及滑塌体和潜在泥石流。

(3)结合以往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方法,通过归纳总结,针对震裂山体发育的震裂裂缝、潜在危岩体、潜在滑坡及滑塌体和潜在泥石流灾害分别提出了详细的勘查、评价和治理设计方法。

信息检索报告

信息检索报告

第二部分 信息检索
中文关键词: 地震 汶川 断层 反演 English Keywords: Earthquake Wenchuan Fault Inverse
中文检索——中国知网检索设置
中文检索——中国知网检索结果(766篇)
中文检索——读秀检索设置
中文检索——读秀检索结果(35篇)
中文检索——万方检索结果(33篇)
英文检索——Google学术简单检索结果 (363篇)
英文检索——Google学术高级检索置
英文检索——Google学术高级检索结果 (2篇)
英文检索——Elsevier学术简单检索结果 (33篇)
英文检索——Elsevier学术高级检索设置
英文检索——Elsevier学术高级检索结果 (3篇)
第三部分 总结
如果已知检索对象的DOI、标题,或者检索对象的作者和发 表日期,那么该检索过程比较简单。而对于模糊检索,即只知 道检索对象标题、关键词或者全文的部分词语,采用不同的搜 索引擎得到的结果不同;对同一搜索引擎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 的结果不同;对同一搜索引擎高级检索检索条件的内容设置和 逻辑关系设置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一般对于模糊搜索, 有可能高级检索得不到我们想要的资料。如果高级检索的约束 越多,那么得到的结果的数目越少,甚至有可能检索不到任何 信息。
信息检索报告
——关于汶川地震断层反演检索
报告人:孙正文 组员:牛杰明 陈起金 史波 陈健 孙正文 夏进亮
第一部分 检索课题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龙门山地区汶川县境内的8.0级地震,造 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和经济损失。地震所在区域位于青藏高原 东缘与四川盆地交界,是由青藏高原向东强烈挤压四川盆地而形成的高 山地区。川、滇两省西缘均为地震和构造运动十分活跃的地带,属我国 境内的南北地震带。该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受到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即两陆--陆板块碰撞与挤压的强烈作用,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构造运动 的制约,新构造活动比较强烈。这里的新构造运动受到深部地壳结构影 响明显、且为其深层过程强烈变化的界带,并具有分区性。 利用 GPS、INSAR等技术可实时监测断层的活动性质,特别是在断层 活动性较强的地区布设密集的 GPS监测点,可 为 地 震 预 测 提 供 详 细 资 料。获得地表的观测信息后,可以利用监测数据对震源参数、断层滑 动等性质进行研究,这也就是反演的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5.12”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发布
——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发布
李峦 2011级信管1班 201140920112
”5.12“汶川地震的背景和情况概述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爆 发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四川汶川大 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罕见的特大地震,直接造成的严 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震中50公里范围内的 县城和200公里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 为严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 授权,在2008年9月22日公布了此次地震灾情和部分受灾情况: 四 川 汶 川 地 震 已 确 认 69227 人 遇 难 , 37463 人 受 伤 , 失 踪 17923人。因此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44人(不包括灾区 病员数),已出院93518人,仍有352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 省市伤员仍住院153人,共救治伤病4273551人次。受损供水 管道累计48275.5公里,已修复45237.2公里;公路受损里程 累计53295公里,已修通53018公里;四川省、甘肃省、陕西 省因灾受损商业网点(含个体工商户)总计138960家,已有 128154家恢复营业。
5、媒体信息发布形式还比较单一。
其原因:
政府主体尚未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和形成正确的传播观念,在 信息传播的法制建设方面比较滞后,政府权力机构方面存在传统的 信息传播管理体制和信息传播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政府信息传 播的内部执行系统不健全,政府缺少应对危机的经验,非政府传播 结构缺乏“大众本位”意识等。
李嘉诚说
某一天晚上,有一个人找了一个梯子爬到了屋顶,然后叫 人把梯子搬走,第二天早晨就有人问他怎没爬上去的?他说 “很简单,我飞上来的”。不少成功后都对媒体说自己是飞上 去的,他不会跟你讲“梯子”、讲失败、讲很多不为人知的东 西但是李嘉诚说了:“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 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道理。所有 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人生自有其沉浮,每 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 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请记住方法总比问题多。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探究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探究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探究地震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提前预警和减少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预测地震,地震预报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地震预报事业单位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数据收集地震预报所需的数据来自多个渠道,包括地震监测台网、人工观测、卫星遥感等。

地震监测台网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震仪器采集的地震波形数据、台站观测数据以及地震事件目录。

此外,人工观测也是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地震活动的实地观察和调查,可以获取更多有关地震发生机制和震源参数的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地表形变、地壳运动等相关信息,对地震研究和预报也有一定帮助。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地震预报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对于地震监测台网,需要稳定运行和定期维护,确保地震仪器的正常工作并及时保存和传输数据。

人工观测需要经验丰富的观察员和现场调查队伍,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相关信息。

卫星遥感则需要与相关机构合作,确保数据的获取和交换。

二、数据分析方法1. 地震波形分析地震波形分析是地震预报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地震波形可以提供地震的震级、震源参数等重要信息。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软件对地震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波形的特征,如振幅、频率、持续时间等,进而对地震进行分类和评估。

2. 地震事件目录的统计分析地震事件目录是记录地震事件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信息。

地震预报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地震事件目录的统计分析,了解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频次规律等,从而更好地把握地震的发生概率和趋势。

3. 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分析是地震预报中一种较为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对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进行模型建立和计算,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震级分布等。

这需要借助相关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结合大量的历史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

浅谈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

浅谈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

浅谈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作者:魏娟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10期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再回顾2008年的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可见近年来,我国处于地震频发的活跃时期。

这些重大地震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地震灾害本身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灾广泛、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抗震救灾工作又具有紧迫性、涉及部门及行业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所形成的地震灾害资料则具有载体多样性、形成部门分散性、形成时间长等特点。

在收集地震灾害档案的过程中,有些资料很容易被忽视或因为不够重视而收集不全。

本文根据近些年地震部门收集地震灾害档案的工作经验,具体谈谈在地震灾害档案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为切实加强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提供参考。

一、要注意收集后期形成的文本报告类资料地震事件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主要分为应急启动、紧急救援、后续处置和恢复重建四个阶段。

在地震应急启动和紧急救援阶段所形成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等文字资料,比如上级领导的批示指示、重要讲话,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在指挥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文件、震情报告、灾情速报、工作简报、新闻通稿、工作报告等,一般情况下,相关的档案部门都会及时收集,并按规定移交此次地震灾害档案的管理部门。

但是在后续处置和恢复重建阶段还会形成一些地震灾害材料,这些文本报告类资料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一)灾民安置救助资料。

在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后续处置阶段时,受灾群众会逐步由临时安置转向过渡性安置,重灾区的群众还需转移安置。

灾民安置救助时间持续很长,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过渡性安置时间都持续了3个月。

灾民就地安置、转移安置、接受的援助、安置点的医疗防疫等资料往往在地震灾害档案集中收集期结束后还在持续形成。

(二)灾区恢复重建资料。

容易疏漏的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

容易疏漏的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

容易疏漏的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
张大彤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举国上下立即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行动。

在救灾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极具保存价值的档案。

齐全、完整地收集这些归档材料是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笔者就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容易疏漏的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发表个人见解。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张大彤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6
【相关文献】
1.浅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工作 [J], 周亚
2.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档案的收集与利用 [J], 王东云
3.第一时间抢救受损档案夜以继日收集救灾资料云南盈江县档案局馆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盈江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设在县档案馆 [J], 殷俊燕
4.体育统计资料收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疏漏及补救措施 [J], 刘娜;张旭
5.成都市加强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工作 [J], 杨琼;张永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地震专题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

汶川地震专题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

汶川地震专题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
侯彤
【期刊名称】《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公共图书馆对汶川地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保存,旨在牢记历史,继往开来;意在促进社会和谐,给民众提供科学、教育知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文化工程.【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侯彤
【作者单位】四川省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海南自然灾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初探 [J], 林新;张继环;傅白云
2.档案工作要注重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 [J], 蔡克潜
3.妈祖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展望 [J], 刘福铸
4.突发性灾害事件信息搜集整理与服务以汶川地震为例*突发性灾害事件信息搜集整理与服务以汶川地震为例 [J], 马小玲
5.从"进村找庙碑"到"进社区找公示"——当代社区公示类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方法[J], 甘满堂;何林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地震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汶川地震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汶川地震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王丽威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攻坚战随即全面展开。

历史要铭记这一切,作为档案工作者,要尽快收集整理这次大地震前后的文件材料,并加以归梢整理,为今后分析、研究和总结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王丽威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3
【相关文献】
1.由档案的收集整理看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利用 [J], 南皓月;
2.红河州档案局召开重点档案收集整理接收工作推进会 [J], 王莹
3.档案收集整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前提保障价值分析 [J], 侯翠茹
4.园林档案管理如何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J], 刘丽敏
5.从管理走向服务规范、系统收集省重点工程档案——义乌市城建档案馆完成市中心医院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12”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5·12”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5.12"Wenchuan Earthquake Database 作者: 姚乐野[1];王阿陶[2];蔡娜[3]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3]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大学图书馆学报
页码: 33-3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地震信息;专题文献;数据库;汶川地震
摘要:建设“5·12”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旨在保存人类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供学术参考和行政决策以及为其他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借鉴。

数据库建设平台的规划与设计围绕系统管理、数据管理、用户共享、门户基本服务、文献检索与服务展开,其中文献量的增加、文献质量控制与及时更新,以及提供利用的开放性与公益性是该数据库建设的关键与难点。

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新的数据库定位思路、文件数据库及开放资料收集平台的引入以及一批标准规范的制定,而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表现为研究报告及数据库两大部分。

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库元数据规范解析

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库元数据规范解析

汶川地震信息资料库元数据规范解析邵熠星【摘要】@@ 近年来,地震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从全球范围看,近期已有超过10次6级以上强震,海地的7.3级、智利的8.8级等较大地震相继发生.在我国,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组织开展了规模空前、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斗争,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形成了大量文件材料,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震救灾的真实记录,是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珍贵载体.【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年(卷),期】2010(000)010【总页数】5页(P22-25,21)【作者】邵熠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地震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从全球范围看,近期已有超过10次6级以上强震,海地的7.3级、智利的8.8级等较大地震相继发生。

在我国,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强烈。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组织开展了规模空前、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斗争,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形成了大量文件材料,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震救灾的真实记录,是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珍贵载体。

同时,汶川地震是一种重要的地球动力学灾变过程,它发生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特定阶段,是我国地震灾害学、城市布局设计、防震社会工程等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地震灾害破坏样本。

从档案学的角度来看,汶川地震相关灾害记录、抗震救灾资料和科学观测数据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档案价值,应当得到妥善的保存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记录历史、借鉴经验、促进科研、谋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国家对汶川地震资料归档工作十分重视。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及信息提取方法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及信息提取方法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地理位置的几种技术及方法。
关键词:汶川特大地震;遥感技术;图像处理;灾害信息提取
中图分类号:F127.4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9)06.0141.04
O引言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通讯中断,地面交 通瘫痪,灾情信息无法获知,及时准确掌握灾情并进行 有效救治非常困难。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科技 手段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卫星遥感和 航空遥感技术快速获取震后灾区最新的高分辨率影像 信息,通过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制作成灾区高精度正 射遥感影像图,据此经过图像信息提取、解译、分类等技 术处理,准确确定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倒塌城镇房屋、 农舍和学校,受损公路、铁路、农田等各种灾情的坐标、 高程等地理要素,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全面准确地掌握灾 情、科学评估灾情、进而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措施和 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图4研究区其他分类信息提取结果
隐.4 Rs舭rp毗砌蚰瑚p of the stIIdied a心a。∞【tl'cted鲫Iogical
msa酣盯infonnation by supenrised ch鹃墒明don
(1)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可以不考虑图 像的来源,直接采用无控制影像拼接技术获取大区域灾 后图像,快速地获取宏观灾情信息。(2)数字摄影测量 方法对航摄要求较高,影像处理需要专业的处理软件及 设备。但其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尤其是灾后地形改 变的情况下,能够直接生成变化后的DEM完成数字微 分纠正生成灾后真正意义的数字正射影像。(3)灾后地 质灾害体等信息采用人机交互半自动提取的准确性较 高,但单人作业效率较低,适合有大量作业人员并机处 理时采用;其他的自动提取方式受到阈值或特征参数设

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一)

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一)

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一)〔摘要〕本文结合四川省汶川地区地震受灾的情况,以“5·12”地震灾后图书馆恢复重建研究为基础,从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重建重点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汶川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灾后重建;信息服务;管理本文结合四川省汶川地区地震受灾的实际情况,以“5·12”地震灾后图书馆恢复重建研究为基础,从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重建重点和主要内容,对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灾区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需要精神家园的建设。

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慰藉灾区人民心灵的场所。

在新馆还没建成之前,临时图书馆的搭建以及它所承担的信息服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调节灾民的情绪,抚慰心灵根据受灾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灾区临时图书馆可用文化服务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疏导心理、安定人心;用文化活动舒缓焦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用文化艺术作品坚定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

2.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够提升灾区群众民心士气让灾区群众生活好,这一点较容易做到,而让他们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却需要耐心细致的精神宣传和鼓励工作。

此时临时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不仅对减少灾区群众的痛苦,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大有益处,同时也为他们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了精神支持。

临时图书馆的工作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精彩的文艺汇演、切合实际的宣传资料、现场的咨询问答等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为受灾群众送上精神食粮,不仅可以激发灾区人民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重建精神,更是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3.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新馆建设的过渡和保障地震过后,社会各界捐赠十分踊跃,对于个人、高校、企业和政府等捐赠的书籍、设备与物资,临时图书馆通过代存代放,为新馆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分析资源特色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 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 达里氏 8 级,最大烈度达 11 度,余震 3 万多次,涉及 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 10 个省区市 417 个县( 市、 区) 、4667 个乡( 镇) 、48810 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 50 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 4625 万多人,其中极重灾 区、重灾区面积 13 万平方公里,造成 69227 名同胞 遇难、17923 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 众 1510 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 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 破坏,直接经济损失 8451 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 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1]。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全国、全社会各界力量都 参与到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来,党委、政府、军队、 民间组织等单位和组织在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指挥机构、人力物力调配方 案、应急管理规定及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它 们在救灾前线中获取的一手灾情、救灾进展情况、救 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 院就提出了“以 人 为 本,抗 震 救 灾 ”的 口 号,实 行 媒 38
体开放政策,让媒体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通过媒体的第一时间报道,让全国人民第一时间了 解了灾害的破坏程度,为指挥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各 救援组织和单位提供了线索,提高了救灾的效率; 让 灾区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党、国家和全国人民的 关心,消除了在重大灾难面前的恐慌、绝望情绪,坚 定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对救灾及抗灾过程 中涌现出的单位、组织、个人的先进事迹报道,感动 了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提供了宝 贵的精神粮食。
3) 建立各类资源收集要求详表( 见表 3) 。
在具体开展资源收集工作时,除了 要 理 解“5 · 39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 年 2 期总第 186 期
表 3 各类资源收集要求详表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源类型 图书期刊
报纸
网络 资源
图片 音频 视频
对象来源
内容收集要求
收集项目
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有关汶川地 震的报道、研究、论文集、案例集等图 书。 国内主要核心刊物出版的有关汶川 地震研究文章。 国内及重灾区主要报纸发表的有关 汶川地 震 专 题 文 章。 如: 《人 民 日 报》、《四川日 报》、《成 都 日 报 》和 其 他地方报刊。 互联网各大网站发布的有关汶川地 震专题的资源。如: 人民网、新华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灾区政府网等各 大网站。
由此,“5 ·12 ”汶 川 地 震 专 题 数 据 库 资 源 具 有 涉及区域范围广、专题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等特 点。 1. 1 资源区域范围广
“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在体现汶川地震 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立足于人类面对地震这类普 遍自然灾害的研究,因此,整个数据库资源的收集不 止局限于汶川地震相关资料的研究,主要包括四川、 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区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对自 然灾害的相 关 资 料,重 点 突 出 四 川 省,特 别 是 成 都 市、绵阳市、广元市、德阳市、阿坝州等极重灾区一手 资料的收集。并建立资源收集的区域范围表( 见表 1) 。
有效策略,为今后大型专题数据库资源收集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汶川地震; 专题数据库; 资源收集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是四川省委党 校图书馆已经初步建成的特色数据库,也是和国家 行政学院进一步深入建设 的 合 作 项 目。 “5 ·12 ”汶 川特大地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重大自然灾 害,在抗震 救 灾 及 灾 后 重 建 过 程 中,在 众 多 政 府 部 门、行业领域、社会组织等生产和生活部门中,产生 了海量的珍贵信息资源,面对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交 错的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源收集方案来系统全 面地筛选、收集、整理出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对今后 人类抵抗重大灾害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的资 源,是整个数据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建成后数据 库特色、质量和价值的保证。
四川图书馆学报
文章编号:1003 - 7136( 2012) 02 - 0037 - 04
2012 年 2 期总第 186 期
“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资源收集探索
魏太亮,肖友国
( 四川省委党校 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71)
摘 要:分析《“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资源特色,确定资源收集范围,明确资源收集渠道,建立资源收集的
37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 年 2 期总第 186 期
1. 2 资源专题内容丰富 围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进程及其相关热点难
点问题,设置专题内容,例如: 震区及地震概况、预防 预警、决策 指 挥、生 命 救 援、转 移 安 置、次 生 衍 生 灾 害、医疗救护、危机沟通与信息公开、资金物资监管、 抗震救灾精神、恢复重建等专题。结合这些专题,增 加资料收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1. 3 资源载体形式多样
调研资料主要有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定、意见、 措施,内参资料,统计表册,先进事例,正反案例,自 制宣传片,专项调研成果等资料,这些信息资源产生 于抗震救灾的核心机构———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 在应急情况下成立的临时抗震救灾管理机构( 见表 2) 以及当地档案馆、史志办、纪念馆、博物馆等机构 收藏的资源。调研资料的收集,可以利用四川省党
媒体报道过程中收集的大量图片、音频、视频, 是灾区状况 的 直 接 反 映,许 多 图 片、片 段 将 成 为“5 ·12 ”汶川 特 大 地 震 灾 害 的 象 征,是 人 类 永 远 的 记 忆,所挖掘出的先进典型事迹,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 富。这些资源能全方位、多角度、直观、立体地反映 抗震救灾的整个面貌。 2. 3 理论研究资料
1) 纸质文献,保持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不能缺 页,破损、污损严重的一般不收集,特别重要的资源 除外。纸质文献将统一进行数字化处理。
2) 数字资源,对于已经做了规范化处理的电子 文档或表格,保持原始素材的原貌,一般不做调整; 图片质量要求分 辨 率 ≥150 ,音 频 保 证 声 音 的 清 晰, 视频要求画面清晰。对于图片、视频资源,除了收集 原始资源对象时,需一同收集能体现该资源重要特 色的相关信息,如拍摄者、拍摄时间、特殊背景及相 关介绍等,可以附文档或直接在文件名称上做说明。
成都市红十字会
成都市商务局
成都市水务局
……
……
公开报道资料主要来源国内各大电视台、报纸、 网络等媒体,特别是处于灾区一线的地方媒体的报 道。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46 分,新华网在大陆媒 体中最早发出快讯,随后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 迅速反应,纷纷予以报道。下午 15 时,中央电视台 新闻频道 播 出 四 川 地 震 的 新 闻,随 后 开 始 直 播 报 道[3]。从 15 时 20 分开始,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正 式启动 24 小时直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特别 节目拉开了抗震救灾报道的序幕,特别是身处灾区 一线的媒体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开展了信息报道及 救灾工作,记下了宝贵的声音和画面。
理论研究资料,主要来源国内、国际各大研究机 构及各类学术组织出版的期刊和图书资料。如: 四 川省委党校参与调研和收集的《5 ·12 汶川特大地 震暨巨灾应对全国研讨会论文集》、《四川灾后恢复 重建案例集》、《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 报告》等,四川省地震局的《汶川地震应急响应调查 研究报告》及《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等几十篇 文献,成都理 工 大 学 教 授 和 博 士 的《汶 川 特 大 地 震 地质研究工 作 报 告 》及《汶 川 地 震 特 征 及 其 形 成 机 制》等研究成果。
依托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自“5 ·12”汶川地震 发生第一时间起,各类信息就随之产生,除了传统的 纸质、实物信息外,数字信息以它特有的采集方便、 传播速度快、内容直观等优势成为 5 ·12 汶川地震 资源的一大亮点,主要类型有音频、视频、图片、文档 等多种媒体格式的数字资源。
2 确定资源收集范围
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的资源来源分散、情况复 杂、载体形式多样,对资源类型进行梳理、归类,确定 项目建设涉及的资源范围是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 础。数据库资源收集内容主要从内部调研资源、媒 体公开资源、理论研究资源三大方面进行,这三大方 面能比较系统、全面地涵盖资源范围,体现特色。在 形式上,体现了内部、公开的特点; 在内容上,从一手 调研、一线报道到理论研究,体现了数据库内容由浅 入深,由实践到理论又指导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 2. 1 内部调研资料
这些调研资料是数据库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 所有资源非正式出版,是抗震一线单位及个人直接 提供,有大量的文件、工作简报、报告、总结、访谈录 音等,能直接反映抗震救灾中的直接行为,具有重要 研究价值。由于调研资料的非公开性,决定了调研 资料重要性及收集的难度,是整个数据库资源收集 的重点和难点。 2. 2 媒体公开资源
表 2 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部门———以成都市为例
机构部门
文件类别
成都市人民政府( 人民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 成都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 成都市房产管理局 共青团成都市抗震救灾委员会 成都市委宣传部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
通知、公告、报告、快报、专报、通报、请示、方案批复、政务信 息、会议纪要、情 况 小 结、抗 震 救 灾 日 志、工 作 简 报、救 灾 特 刊、情况简报、地震简报、工作日志、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大 事记、震情分析、协议、资金管理办法、重要文件汇编等相关 类型文件。
地震发生后,各个高校、科研机构等科研部门在 第一时间针对如何有效开展救灾、重建和预防次生 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指挥决策提供理 论依据,实现科学救灾、重建。尤其是汶川大地震是 我国组织实施最成功的一次工程抢险和抗震救灾案 例,最值得 我 们 对 此 进 行 总 结、推 广 和 交 流[2]。 这 些理论成果及总结的经验教训,具有学术性、权威性 与实用性,对于今后其它重大灾害预防、救助、重建 具有很好的借鉴和警示作用,是数据库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增强数据库建设的理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