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分配制度改革初探
马钢工人的痛苦在哪里,你知道吗?
马钢工人的痛苦在哪里,你知道吗?(转载)楼主:万金不换2010 时间:2011-02-05 16:26:24 点击:5919 回复:53马钢工人的痛苦在哪里,你知道吗?1.某领导私欲膨胀,马钢改制时,他要999万股,处干给100万股,太过分了,被北京制止,导致一大批老工人,低薪奉献一辈子,没拿到一分钱改制费,退休回家了。
2.马钢改制失败,红头文件,成了废纸,严重降低了马钢领导的威信。
未经改制,就没有灵活的用工机制,今后的任何改革,都面临困难。
领导自私的999万股,危害马钢多年。
3.自己给自己制定优惠政策,遇到红灯绕着走,或打通省里个别关键,费尽心机,谋取私利。
他自己每年拿取普通职工20倍的高额年薪,毫无党性,导致上行下效,厂级科级,纷纷克扣工人。
关键是:分配差距过大,工人心理憋气,影响健康,影响积极性,影响和谐。
因为职工明白:这是国企,领导没有资本投入,没有风险,更没有竞争上岗,年薪就是腐败。
其实现在,很多人才即使没有年薪,也愿意去干好董事长,干好厂长、科长。
4.马钢领导私欲膨胀,才有为官至尊的局面。
什么学历、职称、贡献,都不如官衔。
广大技师、工程师,甚至高级工程师,收入都比科长低。
领导终身制,虚假的技术津贴,只做做样子给极少数人,并且年年重新考核。
导致年青的大学生,不学专业技术,都在钻营当官。
领导吃喝玩乐,广大科技工作者却灰溜溜,导致当官无望的工程师,大量跳槽或兼职。
5.广大职工在灰尘、噪音中四班倒,辛苦一辈子。
但是科级以上领导为了保住高薪,多拿年薪,现在又费尽心机,大搞人力资源改革,就是要平均年龄40多岁的工人拼命累死,请问领导同志,劳务工的活,你干得了吗?马钢提高效益,职工蝇头微利,领导全部发财。
当然也要多多上缴省里一些利润,有了政绩,才有帽子,才能继续高薪。
如果效益更好,还可以给股民分红,顾总在全国股民面前也有面子。
马钢普通职工,不累死你,领导怎么潇洒?这里没有人性。
6.听说要清理长期不上班的工人,感到奇怪无比。
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原理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启示
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原理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启示作者:李亚丽陈盼娣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根据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四个环节密不可分,其他三个环节也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因此,不仅要采取措施刺激消费,还要对社会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三个阶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鼓励和引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1 生产与消费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
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
”“消费生产生产”“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生产商家片面追求利润,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国民对国产商品失去信心,“苏丹红”“三鹿奶粉”,“硫磺姜”,“瘦肉精”;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房子、公路没建好或刚建好就出现问题,煤矿事故,例如11·24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湖北巴东煤矿事故,七台河、赤峰煤矿事故,郑州的亚星盛世丽都小区不到一年就出现裂缝、掉皮,山东东营龙居回迁房墙体一捅就掉一捏就碎,等等,由于市场消费的需要,企业、生产者受利益驱使,不顾消费者和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违规生产导致悲剧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政府监管不到位。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我们政府鼓励企业投资技术创新,尽快完成转型升级,如果能够提高开采和使用科学技术,降低成本,产生用新的替代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新兴行业要尽快完善先关的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
政府监管的空缺,会引发一些列安全隐患,淘宝、京东、苏宁等一些网上购物平台,网上订餐外卖,由于市场消费者时间的要求,还有餐店老板为了保证使消费者对饭品质量的满意,一些餐店、订餐平台压缩送餐时间,导致送餐小哥飞速穿梭在大街小巷,枉顾路口红绿灯,用生命来争取时间,发生事故之后互相推诿。
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马钢经过50年的创业发展,特别是经过1993年股份制规范化改造上市和“十五”期间的大规模结构调整,马钢形成了新的“板、型、线、轮”四大产品结构,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冷、热轧薄板、镀锌板和彩涂板生产线,大、小H型钢生产线,高速线、棒材生产线,车轮轮箍生产线。
2005年形成了年产1000万吨铁钢材的配套生产能力,2006年1——11月马钢年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股份公司本部产钢946.9万吨,马钢(合肥)公司产钢56.4万吨,已累计实现产钢1003.3万吨,马钢新区500万吨薄板项目建设正在取得积极的进展。
“十五”是马钢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随着马钢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生产能力的跳跃式增长,企业经营规模的成倍扩大,对企业驾驭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马钢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量先进技术的引进,工艺装备的迅速现代化,对管理和操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并行,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素质也是一种真正的考验。
此外,非钢产业发展面临日益市场化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压力,对员工观念和素质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钢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激励机制为突破口,加强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以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完善分配制度1、建立了以岗位绩效为主体的基本工资制度马钢目前的员工基本工资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岗位工资、积累工资、奖金和津补贴。
突出以岗定薪、考核分配、竞聘上岗和岗位业绩考核的思想。
其中岗位工资是体现职工劳动要素的单元,设置了三个岗位系列(操作维护岗位系列、技术业务岗位系列、管理岗位系列),共设置28个岗位级别,岗位最低系数为1.0,最高为4.6,高低倍数为4.6倍,并对每个岗位系数设置了一定的区间,将员工的岗位系数与工作业绩挂钩浮动考核贴。
2、以经济责任制考核作为增资的主渠道分配制度的改革,是近年来马钢成功决策之一,这一制度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以往平均主义,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机制的转变,也是公司经营目标完成的动力。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推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即"按
劳分配"。
这一制度强调劳动者按照其付出的劳动量来获得相
应的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念。
随后,在1956年至1962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进一步对分配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行了"统分"和"定息"的分配方式,即将农民的土地集体化,并按照
土地的质量、面积、地势等条件分配收入。
同时,国家设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通过提供集体福利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来改善农民的分配状况。
到了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分配制度也随之调整。
这一时期,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并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经济,提
高农民收入。
此外,国家还推行了职业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劳动力分配方式,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2004年,中国出台了《收入分配调节动员计划(2004-2010年)》,提出要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配制度。
此后,中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职工工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稳定。
至今,中国的分配制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贫富分化问题,推动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岗位绩效工资制体系的建立与实现
是体现员工 岗位劳动要素的工资单元。它是
由原岗位技能工资制中的岗位工资 、 技能工资人均
体 ; 岗位和业绩支付报酬 , 依据 突出了工资分配的
收稿 日期 :09— 3— 2 改回日期 -09 3 —2 20 0 0 ; ' 0 —0 2 8
压缩若干元的切块工资及改革投入的增量工资三 块资金构成。按照企业 目前的岗位设置情况和改
第1 9卷第 2 期
2O O 9年 4月
安 徽 冶 金 科 iV c t nlC l g fMealryad T dm lg o ra n u oai a ol eo t ug n e ooy o o e l
V0 . 9 No 2 11 . .
考核 提 出 了意见 。
关键词 : 位绩效工资 建立; 善; 现 岗 制; 完 实 中图分类 号 :24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62— 9 4 20 ) 一 0 9 0 F4 A 17 9 9 (0 9 m 0 7 — 5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企业全体员工为对象 , 以 岗位劳动 和实际 劳动 成果 为 主 体 , 岗位责 任 、 以 技
策与办法 提出意见 。
累工 资 、 津补贴 和奖金 四个 工资单元 组成 。
3 1 岗位工资 .
1 推行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性
岗位绩效工资制依据岗位评价确定岗级 , 有利 于拉开不同岗位的薪酬差别 ; 岗位绩效工资与企业 经济效 益挂 钩 , 利 于职 工 和 企 业 形成 利 益 共 同 有
术要求 、 劳动强度 、 劳动条 件等劳动要 素为尺度 , 以 劳动效率 和经济效益 为依据 的基本工 资分配制度 。
良好 的企业 和 良好 的薪资 系统 是分不开 的 , 企业 的
案例 马钢
3.必须强化考核工作,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 机制:
各单位须将岗位工资与奖金捆绑参与内部经济 责任制考核分配,同时,要求对职工个人定期进 行岗位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下浮一档岗位工 资标准
1、理顺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健全各项 管理制度。 2、开展岗位分析与评价,建立完善员 工绩效管理制度。 3、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涉及每位员工利 益,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 部署。
PART Five
感悟
感悟
PART FIVE
1、现行分配制度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既有制度本身问题, 也有管理运作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只有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剖析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 问题,才能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认识到要建立一种 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才能适应企业及 市场的需要 2、增加影响劳动者工资的因素,打破一岗一薪的模式, 采取一岗多薪制 3、在进行岗位职位分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考级制度, 进行工资制度改革时要参胜国 程文栋
MAIN CONTENTS
1
2 3
案例简介
内容归纳 问题形成原因 解决方案 感悟
4
PART one
简介
简介
PART ONE
马鞍山钢铁公司自1992年开始全面实 施岗位技能结构工资制,这一工资分 配制度在最初对调动员工积极性等起 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现行分配制度难以满足企业需要, 缺陷越来越明显。
五 个 问 题
1.工资单元划分过多,标准偏低,起不到应有 的作用
马钢现行的分配模式 共有6个单元组成: 技能工资、岗位工资、 效益工资、工龄工资、 津贴和奖金。而且工 资各个单元标准偏低, 工资弹性不足。
内容归纳
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03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社会福利覆 盖面,提高福利水平。
发挥慈善事业的作用
培育慈善文化
加强慈善宣传,鼓励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慈善事业。
加强慈善组织建设
规范慈善组织运作,提高慈善活 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完善慈善税收优惠政 策
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 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
05
营造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分配制度已经不完全 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要进行 深化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持续发 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原有的分配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需要进行深化改革,以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 见
2023-10-26
目录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 营造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01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降低低 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实施社会保障政策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促进收入 分配的均衡性。
鼓励社会捐赠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通过捐赠等方式帮助弱势群 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以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为突破口,实现体制全面创新——对马钢经营机制改革的思考
往 往 看部 门领 导 的 脸 色行 事 。 只顾 领 导 “ 意 ” 满 , 并 不真 正 关切 能 更多 地 获取 多 少 市 场 份 额 。 在 这
稳 定 , 证 离退 休职 工 安 度 晚 年 , 证职 工 及 家 属 保 保
的生 活福 利 、 疗 、 房 条 件 年 年 改 善 , 至 要 保 医 住 甚 证 职 工 子女 就业 。这 种互 相 矛 盾 的 双 重 目标 使 得 企 业 领导 者 不 知 所 措 , 自职 工 的 现 实 压 力 往 往 来
种 制度 安 排 下 , 团 公 司属 下 的 二 级 单 位 的 着 力 集
点是 在 如 何 更 多 地 从 集 团 获 得 既 得 利 益 ( 表 现 即 为如 何来 切 好 现 有 蛋 糕 ) 不 是 去 研 究 怎 样 创 市 而 场( 即表 现 为 如 何 把 蛋 糕 做 起 来 做 大 ) 把 企 业 的 , 发展 问题往 上 交 。这 样 企 业 的命 运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就取 决 于一 个 人 的 能 力 和 水 平 ; 加 上 经 营 过 程 再
冲淡 了他 们 追求 经 济 效 益 的 动 机 。 这种 政 企 职 能
不 分 的体 制使 企 业 不 能给 自己一 个 准确 的定 位 。
收 稿 日期 :02 3—1 2 0 —0 5
缺 乏 科 学的 决 策机 制 ( 些 时 候是 民 主有 余 , 少 有 缺
在经 营 者 立 场 考 虑 问题 时 , 要 追 求 最 好 的 经 济 他
效益 , 除 各类 与 生产 经 营 无 关 的 事项 , 低 成 本 排 降 ( 包括 劳 动 成 本 ) 当他 站 在 小 社 会 管 理 者 的 角 度 ;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收入分配制度是指社会上各种收入来源的分配原则和方式。
在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从最初的完全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壮大。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新时代的收入分配制度。
以下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计划经济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分配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社会的收入划分为国家和集体两部分,国家部分主要用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务支出,而集体部分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
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拥有个人积蓄,使得农村的过程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城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和公共部门的工资制度,是工人阶级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过,计划经济时期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福利低下、贫富差距大、少数特权阶层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201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一步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在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市场化、国家调节、民间自发等。
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政策和农民集体经济,让农民从集体转向了家庭经营,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实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价值升值,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
但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模式也受到了贫富差距扩大、特权阶层等问题的困扰。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
一.平均主义分配机制(1949--1978) 二.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1987)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 元化分配体制(1987至今)
平均主义分配机制(1949--1978)
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的影响,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分 配领域实行平均分配,结果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 个样,出工不出力和磨洋工成为普遍现象。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的结果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 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 溃的边缘。一旦分配制度失去了激励作用不仅会严重挫伤劳动 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会成为社会 不稳定的诱因。由此可见,社会主义追求的国家昌盛、社会和 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大 力挖掘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 配体制(1987至今)三
2002 年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 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此分配制度的改革是要建立合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的主要突破表现为: 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原则和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 平,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分配体制改革任务。2003 年10 月召开 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 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等具体措施。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 配体制(1987至今)四
马钢集股〔2003〕69号工资支付规定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文件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钢集股〔2003〕69号关于印发《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支付规定》的通知各单位:根据公司2003年基本工资制度改革的要求,为规范公司内部的工资支付行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公司重新修订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支付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工资支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单位应高度重视,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开展宣传,如在实际操作中遇有具体问题,请及时向公司主管部门反映。
本规定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考虑时效关系,因职工考勤因素涉及工资支付的,不再倒溯重新计算工资。
二OO三年十月十七日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支付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2003年马钢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两公司在册职工(不含内部退养职工)。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公司现行工资制度中的岗位工资、积累工资、津补贴和奖金。
(一)岗位工资,其标准为基额乘以岗位系数,基额标准为450元。
(二)积累工资,由工龄工资和保留工资两部分组成。
工龄工资标准为3元/年;保留工资为职工原技能工资减去250元后的余额(包括列入保留工资项下发放的工资补贴)。
(三)津补贴,由津贴和补贴两个部分组成。
津贴有夜班津贴、技师津贴、一专多能工津贴、班主任津贴、特级教师津贴、护士长津贴、矿山津贴、下井津贴、优秀科技人员津贴、外语津贴;补贴有物价补贴。
各类津补贴的具体执行标准以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四)奖金,其水平按经济责任制规定执行。
上述第(一)、(二)、(三)条所列标准均为现执行标准,今后调整变化以公司下达的文件和规定为准。
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马钢内部设计研究院改革发展思考
2 0 1 5年 第 1期
革, 建立 收入 能增 能 减 、 约束 有 效 的激励 机 制 。在 这个 过程 中, 要 积极 推 行 要 素 分配 方式 , 合理 拉 开 分 配档 次 , 运用 市 场手 段 调 节 收人 分 配 , 实行 适 合
马钢 内部设计研究院在马钢的发展过程中发 挥 了技术 支撑 作用 , 为 马钢 的生产 建设 和科技 进步
做 出 了一 定 的 贡献 。在 马钢 新 一 轮 转 型发 展 过程 中, 认真研 究 企业 内部 设 计研 究 院 的发 展 思路 , 对 科 研设计 单 位乃 至 马钢 的长 期 发 展 具有 重 要 的 意
第2 5卷 第 1期
2 0 1 5年 1月
安 徽 冶 金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An h u i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Me t a l l u r g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及科技成果共 1 0 0多项 , 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 会 效益 , 为 马钢 的经 营发展 和科技 进 步做 出 了应
有 的贡献 。
1 企业设计研究 院的基 本现状及存 在问题
马钢 内部设 计 研 究 院伴 随着 马钢 的发展 而 不 断成 长进 步 。通 过 多年 的 发 展 , 现 已具 有 冶 金 行 业、 建 筑行业 建筑 工 程 、 环 境 工程 、 建材 行 业 ( 非 金 属矿 及原 料制 备工 程 ) 工 程设 计 甲级 , 工程 咨 询 钢 铁、 建筑 、 建 筑 材料 、 生态 建 设 和环 境 工 程 甲级 , 工
设计 、 工 程总 承包 、 项 目管 理 总 承包 等 全 过 程 服务 的综 合 实 力 。业 务 市 场 已拓 宽 至 国 内 的蒙 古 、 甘 肃、 四川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台湾 等 2 0个 多 省 市 以 及 海外 的蒙古 、 澳 大利 亚 、 印度 、 埃塞 俄 比亚 、 印尼 、 马来 西亚 及 巴西 等 多 个 国 家 。 同时 与 国外 的达涅 利、 西 马克 、 法 液 空等 公 司建 立 了 国际 间 的技 术合
平煤神马三项制度改革内容
平煤神马三项制度改革内容
平煤神马集团的三项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市场化劳动用工、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管理体系。
其核心是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
此外,其本质是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内部管理环节,以市场导向进行决策和组织生产经营,需要企业内部以市场方式整合一切生产经营资源。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岗位责任为基础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劳动用人机制,以及以强化目标考核为前提建立健全对企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市场化长期性激励机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平煤神马集团官网或咨询相关人员。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探析
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论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23.03.00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探析王晓旭1,金 汉2(1.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00;2.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00)摘 要: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为表征的新型分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果㊂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寰宇中,分配形态将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经历三个历史位阶,第三次分配从属于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通达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理想图景的重要节点㊂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分配制度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及其衍生的共享伦理思想为新分配制度注入了伦理道德的意蕴;从制度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内在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外化助推了新分配制度的最终生成㊂第三次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0-0;F 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23)03-0001-09一㊁前言第三次分配的提法与概念由来已久㊂20世纪90年代初,厉以宁提出第三种分配方式的设想: 它是超出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的力量之外的又一种可以影响收入分配的力量㊂ [1]经过几年的研究,厉以宁得出结论: 在市场分配和政府分配之后,第三次分配是存在的,这就是在道德力量影响下的收入分配㊂第三次分配是指人们完全出于自愿的㊁相互之间的捐赠和转移收入,比如说对公益事业的捐献,这既不属于市场的分配,也不属于政府的分配,而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㊂ [2]这是本土学者第一次完整提出第三次分配的概念㊂结合时代背景来看,第三次分配的提出实际上是在尝试构建 先富带后富 的桥梁和纽带,是对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愿景进行的学术回应,为后续学界关于第三次分配研究提供了大体方向㊂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分配的实现需要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并配套相应的制度安排,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长期的耕耘阶段,经济社会生态并不适宜第三次分配的完全铺开,学界遂对该主题的研究畸轻畸重,第三次分配的实践步伐较为缓慢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铅华洗尽,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次分配所要求的现实基础得到了满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㊁尤其是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来,党和国家开始实际地为第三次分配构建制度环境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第三次分配纳入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战略之中㊂在此基础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了第三次分配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㊁再分配㊁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3],不仅把第三次分配纳入我国 基础性制度安排 ,而且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为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内涵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继续强调构建 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 的同时,将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收稿日期:2023-02-10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WT 67)作者简介:王晓旭(198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㊂㊃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第43卷 第3期 2023年5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43N o .3M a y 202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之一①,继续强调第三次分配在实现共同富裕乃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㊂随着现实基础的成熟和宏观政策的呼吁,学术界近年来对第三次分配的学术研究逐渐深入,研究图景也初具系统性和全面性,产出了一批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㊂但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现阶段学术界关于第三次分配在我国得以生成的 理论基础 研究较为薄弱,鲜有学者从理论上研究第三次分配从何而来,大多学者②倾向于从 时代背景 层面阐发第三次分配的出场,习惯于从 现实需要 ③这一维度去推演第三次分配的生成㊂当然,当下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基础视角研究并非没有,如有学者④通过归纳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来阐发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基础;还有学者⑤以 自发的道德实践活动 来诠释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内因,认为伦理因素构成了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内核等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第三次分配论题的理论基础架构决定了整体研究图景的底色和常色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视角研究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㊂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配形态演进的历史全景收入分配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要服从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收入分配形态演进的历史全景,要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㊂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是历史的 本题 ,具有原生性,其余一切社会存在都次生于生产方式, 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 [4]379㊂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历史规律的宏大逻辑体系中,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按照 本源共同体 向 市民社会 再向 未来共同体 的次序发展,与之相适应,收入分配形态将按照 劳动与所有相一致的原生性分配 到 基于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的分配 再到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的实践序列,是三个不同的历史位阶⑥㊂(一)分配形态的历史前阶:劳动与所有高度一致的原生性分配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生存状态与分配形态,马克思做出了与卢梭㊁洛克等人不同的研判㊂卢梭等思想家认为,人类早期的生活状态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人们 过着无求于人的孤独生活 [5]106,不存在 权利 和 契约 的施展环境,因此这一历史阶段的分配无法实现 正义 与 公平 ㊂显然卢梭把人类的存在状态囿于空间状态这个狭隘范畴之中,没有考察更具普遍意义的生产劳动形态,且把资本主义的法权思想提到一个绝对的高度,这种认识事实上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㊂马克思从财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出发,把市民社会以前的人类生存状态称为 自然共同体 ,不是 无求于人的孤独生活 ,而是 有组织的社会形式 [6]348,这一历史阶段的 社会形式 不是由人为的上层建筑所组织建构的,而是由人类掌握生产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造成了人对自然界的高度依赖㊂对生产资料 土地的共同占有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诱生了 劳动 与 所有 高度统一的分配形态㊂马克思认为,由于这一阶段生产力的欠发达,决定了每个个人对土地的依附关系,整体来看就是人类作为一个 共同体 全面地依附于 自然 的生存状态㊂这种依赖状态映射到生产关系领域就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进而生成了朴素的 共同劳动㊁共同占有 的财产关系㊂这种财产关系或者说经济关系从根本上排斥了私有财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 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当做共同体的财产,而且是在活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㊂ [7]124共同体财产不仅是人类劳动财富的唯一集合,而且是其生活资料分配的唯一来源,这是 一切文明民族的历史初期都有过的这种劳动的原始的形式 [8]㊂虽然这一阶段的分配方式体现了朴素的 公平正义 原则,不存在阶级剥削现象,但世界交往的闭塞引发了财富分配的地缘性,无法实现财富的充分涌流与生产资料的普遍利用㊂提出这一阶段的分配形态是劳动与所有的高度统一这个论断,是基于总体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阶段生产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具体而言, 共同的财产 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进行 共同的分配 ,即 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 [7]124㊂所以,不难得出结论,即在这一历史阶段,具有公平性质的分配形态同时也是脆弱的,人对自然界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人离开了族群占有的土地就不能产出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劳动与所有相一致的分配形式就会随之破灭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劳动与所有高度一致的原生性分配 是生产力不发达的产物且具有脆弱性,但形式上是基于共有财富的分配,具有共同劳动㊁共同所有的意蕴,属于人类历史襁褓时期朴素的平等分配模式,是合理分配的历史源头㊂㊃2㊃第43卷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二)分配形态的历史中阶:以他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分配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分配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产物,萌芽于 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 ㊂马克思认为,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前身,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分配形态与之息息相关㊂他指出, 在日耳曼人那里,各个家长住在森林之中,彼此相隔很远的距离 因此,公社便表现为一种联合而不是联合体 [7]131-132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所占有的财富也逐渐增多,生活资料的分配不仅限于族人的温饱,积累起来的财富由家长支配,出现了私人财产的萌芽,劳动与所有开始分离,财富分配的规则渐渐有了 排他性 的色彩, 劳动的客观条件(土地㊁原料㊁生活资料㊁劳动工具㊁货币或这一切的总和)从它们同这些个人(他们现在已同这些条件分离)先前的联系中游离出来 [7]155㊂资本主义的分配形态是这种偏向的极端化产物㊂完全的 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的分配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㊂现代上层建筑赋予了这种分配形态 法 的正当性,从而彻底割裂了劳动与所有高度一致的朴素分配方式㊂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越来越重视法权原则的建构,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化谋求现实合法性㊁赋予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㊂马克思认为, 所有权表现为对他人劳动的异己性的否定 [7]120㊂资本家利用手中对生产资料的合法占有,雇佣劳动人民参与社会生产,并任意支配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使劳动对分配不再具有决定意义㊂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成为支配社会财富的最高标准, 所有权 的分配是以丧失生产资料的阶级的劳动作为基础的㊂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分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内生物,在一定历史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寰宇中,这种分配形态并非正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㊁社会形态的更迭其必将会被重构㊂马克思指出,虽然一切社会存在都是特定生产方式的衍生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具有决定意义,但不能认为一切矗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正义㊁合理的, 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 公平的 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 公平的 分配吗? [9]432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财富所有权,使 工人并不占有他自己劳动的产品 [7]120,在马克思看来 这一权利是自私自利的权利 [10]41,将会导致无产阶级的普遍贫困,引起激烈的社会矛盾,而无产阶级必将会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完成历史使命,推翻压迫人的旧制度,逐渐实现社会产品的按需分配㊂(三)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对资本主义分配弊端的批判,激发了马克思对终极分配形态的思考㊂纵观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阐释,不难发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不懈追求,认为按需分配制度将超越资本逻辑对分配形态的异化,剥夺资产阶级对社会财富的非正义占有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 平等权利观 ㊂拉萨尔认为,按照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换取等量的生活资料是平等的权利,自食其力的分配生态不存在剥削和压迫,但马克思认为 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 [9]435㊂劳动者的天生资质存在着不可能消弭的差别,且资产阶级对劳动贡献量的计量标准具有最终决定权,所以 平等权力观 有着不可修复的理论缺陷㊂因此,马克思反复强调: 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㊂ [9]435而这种理想的 不平等的权利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按需分配才能实现㊂基于需要的分配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财富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正义分配的重新出场㊂在马克思关于分配问题的语境中,最高阶的分配形态是 追求每个人的需要是否能够同等地得到满足 [11],既超越了原始社会的朴素分配正义,又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不正义,它将默认 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 [9]435㊂人的现实需要成为分配社会产品的唯一标准,劳动㊁生产㊁分配不再是一个异化人的过程㊂按需分配将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并促进每个人自由㊁全面地发展㊂但马克思始终认为实现按需分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之后,仍至少需要两个阶段才能通达这样一种分配形态㊂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虽然所有制形式已经较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根本转变,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每个人只能 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12]363,劳动的贡献衡量将不可避免附上统一标准㊂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利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势,开拓生产力发展的广阔空间㊂ 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而这个数量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 [13]496㊂在社会主义㊃3㊃王晓旭,金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探析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社会创造的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将达到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㊂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纵观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配形态的历史全景,不难发现:第三次分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有机构成,从属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朝着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崇高理想迈进的重要制度安排㊂因此,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蕴: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分配制度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及其衍生的共享伦理思想为新分配制度注入了伦理道德意蕴;从制度逻辑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内在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外化促推了新分配制度的最终生成㊂(一)现实逻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助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对分配制度的更迭演进具有决定性作用,构成分配制度历史嬗变的现实逻辑: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将重构生产关系,进而推进分配形态历史位阶的跃迁;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丰富社会物质产品,为更高位价分配形态的纵深铺展提供物质条件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以变革生产关系的方式实现分配形态历史位阶的跃迁,决定某一历史阶段分配形态的效能上限㊂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配形态的历史全景来看,分配形态的出场次序具有深刻的生产关系烙印,以社会形态为基本表征㊂虽然分配形态与社会形态并不是完全的从属关系,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可能存在着洗刷旧分配形态痕迹和孕育新分配形态萌芽的现象,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在单一社会形态中不免有可观的优化空间,但必须注意到,这种优化空间不能脱离那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 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14]993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的存在,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 所有权分配 的温室㊂那么社会形态如何得以向前演进,以构建可以容纳高阶分配形态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解构旧的生产关系㊁重构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形态的嬗变,为高阶的分配形态提供适宜空间㊂马克思曾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㊂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5]3㊂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的变更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那么也就不难得出:分配形态作为生产关系的 反面 ,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依赖是根源性的,要完成分配形态历史位阶的跃迁,首先要解决某一历史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㊁实现社会形态的正向更迭㊂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由此进入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遂在分配层面上进入了向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目标过渡的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宏观运行的掌控和统筹进一步增强㊂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 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 [14]9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上的分配方式愈发呈现出走向人民的价值选择㊂为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㊁加快向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迈进的实践步伐,我国的第三次分配应运而生㊂虽然通过志愿捐赠㊁道德救助等慈善活动来帮扶低收入人群并非我国首创,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较为常见,但正如马克思所说, 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12]363㊂资本主义社会无法从根本上跳出 所有权 分配的制度牢笼,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的慈善事业是缓解 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分配 对抗性矛盾的措施,而社会主义中国的第三次分配则是通往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的重要制度安排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能够促进物质财富的积累,为某一历史位阶分配形态的自我完备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㊂上文所论的三种分配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关系不是机械式的对应,因为,进入某一社会形态后,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形态不会瞬时形成,而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成熟㊂恩格斯在剖析原始社会生活资料分配方式时发现,即便是劳动与所有高度一致的最原始分配方式,也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逐渐形成的㊂在‘家庭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的人类对火的利用㊁辅助工具的开发,实现了当代政治经济学话语中的 生产力发展 ,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㊃4㊃第43卷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部落族人生活资料的温饱,摒除 食人 的自然蛮习[16]30,最终到达分配形态的历史前阶 劳动与所有高度一致的原生性分配 ㊂这种生产力发展推动单一历史位阶分配形态自我完备的规律性运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是易于观察的㊂马克思认为, 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 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序实现的,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按劳分配将是主要的社会财富集散方式,每个人只能 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12]363㊂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物质产品总量不能平等地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所以只能采取 按劳动(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 [17]33㊂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未回避按劳分配的弊端和缺陷,他们认为按劳分配是在第一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分配方式㊂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丰富物质产品,这对某一历史位阶分配形态的发展与完备起着 基本变量 式的作用,这一认识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和深化,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达成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历史嬗变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助推了第三次分配的生成㊂第三次分配是我国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向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㊂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分配形式的制度嬗变㊂1984年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生产力的进步使社会物质产品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同时也对分配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㊂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8],规定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价值指向,克服了完全的计划经济阶段平均式的分配方式㊂这一制度设计一方面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不同资质的劳动直接反映到劳动所得上来,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收入分配差异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了经济腾飞期,生产力的发展㊁社会财富的积累为分配制度的优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㊂党的十六大㊁十七大都明确提出了要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强调要有意识地引导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向公平㊁惠民的方向倾斜,党的十七大更是首次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分配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人民的获得感进一步得到提升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还在质量上不断提高,如何把这块 蛋糕 分好,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成了新时代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 [19]7纳入我国 十四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并进行了 第三次分配 的重要制度安排,强调 道德调节 在分配领域的积极作用㊂第三次分配进一步拓展了经济活动完成之后的分配场域,即 事后调节 [1],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发生作用,既能有效地弥补初次分配因生产要素分配占有比重过多而导致的缺乏公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再分配侧重公共服务投入而带来的缺乏效率的问题,扩大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人群的覆盖面,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切实的实现路径㊂虽然按需分配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社会主义阶段新分配制度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是向按需分配过渡征程中的一座丰碑㊂(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的正义诠释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认为,经济社会的运行具有 伦理 规制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经济运行的正向迎合决定了它伦理层面的正义特性㊂符合 伦理正义 的经济运行才是积极的,能够满足人的本质需要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㊂第三次分配的伦理道德内涵呼应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一方面第三次分配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含的伦理禀赋具象化的结果;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共享伦理思想为分配制度注入伦理关怀,塑构了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基础㊂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尤其是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经济伦理准则的设计,指明了经济社会运行的 正义 向度㊂在马克思的理论语境中, 伦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认识并不代表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存在产物的 伦理 都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正义性㊂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经济伦理是对正义的亵渎㊂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伦理道德的阶级属性,指出 法律㊁道德㊁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 [20]411㊂资产阶级热衷于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标上 正义 合理 的标签,并将其以观念㊁意识形态的形式灌输到无产阶级的内心世界,消磨无产阶级对现实苦难的反抗情绪,把现实存在的东西都说成是好的东西,马克思对此讥讽道 难道资产者不是㊃5㊃王晓旭,金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探析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改革发展大家谈本钢三项制变改革证文
改革发展大家谈本钢三项制变改革证文当前,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通过学习20家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经验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要求,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涉及到用人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是目前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的关键。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可以把职工的责、权、利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实现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既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基础,更是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
干部“能上能下”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素质的关键所在。
“能上”就是选贤任能;“能下”就是一种淘汰机制。
在干部选用上,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
积极探索经营管理人才的聘任制和任期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在干部考评上,要坚持以业绩、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做到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并实行领导干部考核常态化、形成一套科学规范、运作有序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员工“能进能出”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
在劳动用工上,我们要做好劳动用工计划管理,科学设置岗位,推行岗位管理,优化企业用工结构,规范用工形式,畅通进出渠道,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
一是全面掌握员工队伍现状,加大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减少辅助类人员比例,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二是把好新进员工入口关,对新进毕业生,要选择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潜质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三是打开员工退出通道,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违反纪律、工作敬业度不够、业绩贡献不大、素质能力不胜任等情况的员工,依法按照劳动合同给予解聘;四是充分发挥考核作用,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充分应用到薪酬激励、职位升迁等各个方面;五是营造“能进能出”的管理氛围,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步探索经营困难时期的裁员机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的减员机制。
浅谈大型国有企业自管房物业管理转制之路
浅谈大型国有企业自管房物业管理转制之路马钢集团物业管理公司陈建明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沿海到内地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有的大型国有企业自管房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实行物业化管理已成为企业自管房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大型国有企业自管房管理体制如何向物业化管理转制?如何使其逐步走上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之路呢?通过马钢近5年来在企业自管房物业管理方面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企业自管房特点的物业管理模式。
笔者愿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企业自管房物业管理已势在必行。
马钢是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有10万多职工。
职工住宅建设和管理一直是行政性、福利型的管理模式。
应当肯定,这种管理模式对马钢的发展,为职工的安居乐业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马钢自管房管理体系是随着马钢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成长起来的。
六十年代初正式成立了马钢房产管理处,几十年来,为职工的住宅建设和管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马钢加快了职工新建住宅的步伐,使1.5万多户住户搬进了新房,并对五十年代的小平房进行了成片集中改造,大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居住条件。
同时,在住房管理上,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给住房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旧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马钢股份制改制的成功和实施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后,行政福利型的管理弊端越发突出,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改变,管理经费逐年减少,管理工作不能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
不仅是一些老住宅区,即使是一些新建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导致私搭乱建,垃圾随意堆放,房屋失修失养,使小区面貌出现“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四年乱”的局面。
如1993年竣工的由马钢统建的王家山小区,投入使用时,占地23万平方米,3380套住宅小区,设施完善,规划合理,道路宽阔平坦,绿化覆盖面达30%。
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的思考
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一个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的思考”,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规章制度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果一个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公平合理,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这样企业就具有了对外竞争力,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
工资分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这样才能适应企业不断的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对大准铁路现有的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提出了一点看法和建议。
一、大准铁路公司的工资分配制度现状大准铁路公司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
这种工资分配制度将大准铁路公司的各个岗位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生产岗位和服务岗位归为技术管理和生产服务岗位两大系列。
在进行岗位定级时通过对各工种的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进行分析测评,最后划分出各岗位的岗位等级。
职工工资单元主要有技能工资、津补贴、效益工资(包括岗位工资、综合奖金、和浮动工资等)、年功工资、加班工资、其它工资;再有就是按季或年发放的新增效益工资。
在以上的各项工资中效益工资属于活工资,它与员工的个人工作情况挂钩,我们也称为“挂钩工资”,它占员工月工资总额的60%多。
从工资的构成和分配结构看,还是比较合理的,这种分配制度使工资分配打破了“大锅饭”的局面,克服了不论工种和职务高低平均分配的思想。
从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以来,大准铁路公司一直在不断更新和补充。
现在是在每年的年初按各段现有各个岗位的员工数和生产情况将工资总额一次性发给各段,年内人员调出、调入时不再增减工资。
对于新增效益工资再按生产经营状况按季度或年核发各段。
通过多年的修整和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已日臻完善,趋向合理,但随着每年生产情况,内、外界环境的变化,还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渐完善:1、进一步增强外部竞争力;2、提高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3、增加反映职工技能的技能津贴,补充技能工资未能体现员工技能的不足;4、加强“活工资”与员工业绩挂钩的执行力度;5、对不合理岗位等级设置进行适当的修改;6、充分发挥新增效益工资的激励作用。
马钢规章制度
马钢规章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马钢公司的内部管理,为全体员工提供明确的准则和规范,以确保公司的运作安全、高效且合法。
马钢规章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员工在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尊重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2. 公司章程2.1 公司概述马钢公司是一家创立于1995年的钢铁制造企业,总部设在中国香港。
公司主要经营钢铁生产和销售业务,并以质量、安全和环保为核心价值。
2.2 公司目标马钢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钢铁生产企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公司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关注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
2.3 企业文化马钢公司秉承“诚信、创新、协作、共赢”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保持诚实守信、积极创新、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共同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3.1 招聘与录用•马钢公司将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进行招聘和录用工作。
•招聘程序应包括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体检等环节。
•录用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完整的个人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的将被取消录用资格。
3.2 培训与发展•马钢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
•马钢鼓励员工参加岗位培训、职业发展规划和技能提升等活动,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3 薪酬与福利•马钢将根据员工的岗位、工作表现和市场水平,制定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
•马钢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年假等。
4. 工作安全与环保4.1 安全生产•马钢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要设备和工作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2 环境保护•马钢公司将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绿色生产。
•全体员工应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可持续发展。
5. 行为规范5.1 遵守法律法规•马钢公司要求全体员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禁止从事任何违法犯罪活动。
5.2 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应保持职业道德,尊重职业操守,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
企业深化改革 分配制度
企业深化改革分配制度企业深化改革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架构、生产经营方式、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而在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分配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分配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基本制度,在深化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一、坚持以贡献为导向的分配原则在企业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贡献为导向的分配原则,即按照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和贡献大小来确定分配的比例。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二、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在企业深化改革中,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薪酬体系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和员工的能力进行合理分级和薪酬水平设定。
同时,要注重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激励效果。
三、促进内部的公平与公正在企业深化改革中,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公平与公正机制。
通过透明的晋升机制,使员工有公平竞争和晋升的机会,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福利制度,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和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在企业深化改革中,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通过员工持股制度,能够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果和收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凝聚员工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员工培训与能力提升在企业深化改革中,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能力提升,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培训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激发其工作的动力与热情。
总之,企业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分配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 的工 资 结 构 进 行 质 的 简 化 , 钢 分 配 制 度 马
的改 革 不 可 能 取 得 突 破 性 的成 效 。 马钢 现 行 的工 资结 构 复 杂 , 技 能 工 资 、 有 岗位 工 资 、 龄 工 资 、 价 补 贴 、 类 津 贴 ( 工 物 各 含 洗 理 书 报 费 、 通 费 ) 奖 金 等 , 们 分 别 约 交 和 它
制 度相 适应 的分 配 制度 。
关键 词 分配 改革 制度
1 前 言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是 国 企 改 革 、 换 经 营 机 转
制 的 突破 口 , 是 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的 重 要 也
核 。 三 是 “ 工 资 ” 比 例 大 、 活 工 资 ” 比 死 的 “ 的
维普资讯
2O 0 2年 第 2期
马 钢
技
一
术
5l
3 制 定 合 理 的 岗别 标 准
无 论 是 工 资 及 结 构 的 调 整 , 是 实 行 岗 还 薪 制 , 后 的 工 资 组 成 中 岗位 工 资 的 比 重 将 今
会 越 来 越 大 , 于 目前 的 岗 位 工 资 岗 别 标 准 由
例 小 , 将 岗 位 工 资 和 奖 金 都 作 为 活 的部 分 , 若 所 占的 比例 也 只 有 3 % , 着 较 浓 厚 的 计 划 9 有 经 济 色 彩 , 与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下 的分 配 制 度 这
很 不 相 适 宜 , 达 不 到 应 有 的 激 励 功 能 。 因 也
占工 资 总 额 的 4 % 、 5 、 % 、 0 、 % 和 l l% 5 1% 5
( ) 理 确 定 各 工 资 单 元 的 比 例 。 这 显 2合 然 比简 化 工 资 结 构 更 为 重 要 , 不 仅 反 映 了 它 我 们 的 政 策 取 向 , 某 种 程 度讲 , 从 它还 反 映 出 企 业 分 配制 度 的 发 展 方 向 。 将 基 础 工 资 、 年 功工 资、 岗位 工 资 和 奖 金 占工 资 总 额 的 比例 分 别 确 定 为 3 % 、5 、 5 、o , 样 “ 0 1% 2 % 3 % 这 活 工 资 ” 岗位 工 资 和 奖 金 ) “ 工 资” 基 础 和 ( 与 死 ( 年 功 工 资 ) 例 为 5 5 4 5 就 马 钢 目前 的 现 比 . - .,
是 内部 公 平 , 马 钢 公 司 各 单 位 之 间 要 公 即
平 。 二是 岗 位 公 平 , 位 之 间 比较 要 公 平。 岗
4 探 索 多 种 分 配 模 式
马钢 是 一 个 大 型 的 钢 铁 联 合 企 业 , 生 有
运 行 中仍 存 在 诸 多 的 矛 盾 和 问 题 , 不 进 行 若 调 整 和 合 理 规 范 , 将 制 约 着 今 后 的 工 资 改 必
此 简 化 工 资结 构 , 加 “ 工 资 ” 比例 势 在 增 活 的
必 ) 新 组 合 工 资 单 元 , 现 行 工 资 进 行 1重 对
较 为 彻 底 的 变 革 。 今后 的工 资 应 有 四部 分组 成 , 即基 础 工 资 、 功工 资 、 年 岗位 工 资 和奖 金 。
距 , 工 资结构 富有 弹性 , 行 机制 灵活 。 使 运 增
强 了工 资 的 激励 功 能 。
要 因素, 高低 之 差 为 5 8倍 , 高 于 岗 位 工 资 . 远
高 低之 差 的 3 8倍 , 然 是 不 合 理 的 。 二 是 . 显
项 目繁 多 、 构 复 杂 , 便 于 工 资 的管 理 与 考 结 不
维普资讯
马
钢
技
术
20 02年 第 2期
马 钢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初 探
煤焦化公司 钱 其 海 刘 林 霞 陶文 清
摘 要 马 钢 目前 的分 配制 度 尚有 不 少弊 端 , 应把 简 化 工 资结 构 和 完善 岗位 岗别 标 准作
为 当前 分配 制度 改革 的 突破 1 , 2 同时也要 探 案 多种模 式 并存 的 分 配方 式 , 步 建 立 与现 代 企业 ' 逐
据 职 工 工 龄 和 社 会 保 障 水 平 来 确 定 , 低 之 高 差不 宜超过一倍 ; 功工资计发标准要提高 , 年 差 距 应 适 当 拉 大 , 现 职 工 对 企 业 的 年 功 贡 体
献。
约 马钢 当前 搞 活 内 部 分 配 的一 个 重 要 症 结 ,
也 是 当前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的 难 点 , 果 不 对 现 如
突破 口, 索 分 配 模 式 多 样 性 ” 思 路 , 立 探 的 建
一
个 与现 代 企 业 制 度 相 适 应 的 分 配 制 度 。
其 中基 础 工 资 视 为 保 障 性 工 资 , 水 平 可 根 其
2 简化 工 资结 构
毋 需 讳 言 , 杂 而 僵 化 的 工 资 结 构 是 制 复
2 % , 种 工 资 结 构 存 在 明 显 弊 端 : 是 技 能 4 这 一 工 资 比重 较 大 , 仅 反 映 不 了 职 工 技 能 水 平 不 差 距 。 且还 是 产 生 职 工 现 行 收 入 差 距 的 主 而
状 而 言 是 较 为 适 当 的 , 既 使 职 工 有 了 生 活 它 保 障 , 拉 开 了不 同 单 位 和 岗 位 职 工 收 入 差 又
环 节 , 不 仅 要 与企 业 的 发 展 战 略 相 一致 , 它 还 要 体 现企 业 文 化 建 设 的丰 富 内 涵 。对 马 钢 来 说, 目前 在 分 配 领 域 的 改 革 , 针 对 制 约 搞 活 要 内部 分 配 的 因 素 , 成 “ 形 以搞 活 内部 分 配 为 目 的, 以简 化 工 资 结 构 和 完 善 岗 位 岗 别 标 准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