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优秀3篇)土地的誓言优秀教案篇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
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
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1、导语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二、整体感知1、范读2、学生自读三、品读精彩语句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
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A、明确该词的本意;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土地的誓言》的主要内容,了解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誓言。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
3. 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情感与责任感,激发其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并掌握生词和词汇。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情感与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地的思考和关注。
2. 预读 (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整体内容和结构。
- 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和主题。
3. 理解与解读 (2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 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并进行词义理解。
- 分组合作,回答课文中的问题,讨论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 情感与态度培养 (10分钟):- 分组合作,讨论地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土地的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责任感。
5. 拓展延伸 (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保护土地和环境。
- 分组进行小组设计环保宣传活动的讨论和展示。
6. 总结回顾 (5分钟):- 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2. 朗读训练: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感培养。
3.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1. 完整的《土地的誓言》课文。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粉笔。
评估方法:1. 学生课后写读后感,表达对土地的情感和思考。
2. 小组设计的环保宣传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案评估。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4、通过散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查字典注音识记,会写生字词,选三个以上的词语在课本上写一段话,内容自定,同学间互相订正欣赏(2)搜集关于祖国故乡土地等方面的歌、诗、散文资料(3)翻看中国历史了解我国东北的物产及沦陷的年代、范围等情况作阅读笔记教师:(1)查阅史料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2)制作一、整体感悟与体验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地图》,查看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师述: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2、教师简介作者,检查预习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要求]:A、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B、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二、自主研读、合作探究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问题二]:(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三、欣赏发挥拓展延伸1、欣赏体味:再次朗读排比、比喻修辞(“当我躺在土地上……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运用朗读的技巧传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师述:我们已经看到东北黑土地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领略丰收的喜悦心情请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当年我们这片故土的美景,再想象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的烧杀抢掠恶劣行径,我们仿佛看到家乡的乡亲们那痛苦的表情,哀怨的眼神,我们就会深刻的体味作者当时的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学生自由发言体会2、发挥联想:教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那么美丽的故乡被日本侵略军无情的践踏,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号:我们要回故乡,保卫故乡,在这里我们向土地发出誓言:“为了她,我宁愿付出一切……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引导学生合唱《黄河大合唱》,将自己搜集的歌词、诗歌、散文,有感情的朗诵出来,烘托气氛3、创新写作: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的品味进行联想:发掘我们奈曼旗的物产资源,想象本地区的优美景色讨论,与同学交流发言后,鼓励学生对家乡进行描写赞美可试唱《奈曼旗旗歌》提示:(师出示投影片)(1)、题目自拟(2)、范围可在内蒙古自治区内(3)、可仿写(本文、歌词、诗、散文等),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4)语言简洁生动流畅4、品味鉴赏:写后修改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鉴赏评论四、反思总结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五、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师述:既然还有,那就让你的妙笔生花吧,将我们美丽的家乡生动的描绘出来吧!抒发我们拥有自己的家园自豪的情感学生唱《奈曼旗旗歌》(师出示投影片)提示:(1)、题目自拟(2)、范围可在内蒙古自治区内(3)、可仿写(本文、歌词、诗、散文等),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4)语言简洁生动流畅优美片段:我认为我的家乡是因为吕明仁烈士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缘故,才更富饶美丽;你看:村口那棵大榆树,挂满一丛丛嫩绿榆钱儿;那片清水塘,成群鹅鸭浮游欢叫;小伙伴吓跑鸡群捉迷藏的打谷场,那夏日游泳、摸鱼、为稻田灌溉的小河,都构成了最美丽的景色……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学特别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计课前巩固翻阅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头脑中有印象及沦陷的历史经过,课中很好的体会被沦陷人民的心情和感受;引课时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了解我们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看到学生不愿读书、写作业,却有兴趣唱歌、抄歌词,故与音乐老师借资料给学生,投其所好,课上让其唱、读,给其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顺理成章的引导他们去写作,使其有内容可写,有格式可依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精神愉快,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爱学、学好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导演教师在课前周密的设计环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实施是关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课教师设计的环节,都将学生自然推倒演员的位置上,教师的不适时机的引导,教师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有引导学生入境,将课文的内容清楚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发挥创新写作,教师时刻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尽情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为重要本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如按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无味的听讲,这节课只能讲结构层次,语言特点,学生接收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整篇课文仅用二十五分钟左右时间,这样,留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新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思维,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品味本文激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主体间对话,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一)本文抒写的内容,其时代背景与学生相去甚远,因此教学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本文在主题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应用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可考虑播放音乐,历史短片作铺垫、补充。
(三)语言炽热、感情丰沛,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
老师在示范朗读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语言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字词的积累。
2、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3、熟读课文,尽可能读得有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课件展示美丽丰饶的东北景物图片)斑斓的色彩,丰饶的物品,好一片神奇的东北大地!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去感受一下那方神奇的热土!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质疑,教师简单板书学生的疑问。
)二、抽查预习:积累本课词语(ppt出示):炽痛嗥鸣斑斓谰语亘古镐头污秽默契三、研习新课:(一)一读,知内容:老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留给学生一个任务: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圈点勾画,并思考:这是什么样的土地?成果展示:(ppt出示两个描写性的语段)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通用5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怪诞(dàn )亘古(gèn )默契(qì )污秽(huì )炽痛(chì )嗥鸣(háo)谰语(lán )三、教师表情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四、理解全文结构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哪?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土地的誓言》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
它是一个小故事,通过讲述乡村青年刘二孙对土地的热爱和誓言来弘扬保护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1.2 知识点本篇文章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词义理解•抒情描写•情感表达二、教学目标2.1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土地的誓言》,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和感受到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保护环境与部分地区的地域文化的关系;3.逐渐形成“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2.2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本篇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2.理解本篇文章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3.学会欣赏抒情文学。
2.3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用自己的话描述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情节和主题;2.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并能够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步骤3.1 前置任务学生在课前准备期间阅读本篇文章,了解词语含义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3.2 导入教师可带领学生谈论自己周围的环境变迁,并问学生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导入话题,使学生对环保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打开课本,将课文分段朗读,并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听取其他组的意见后,通过讨论即时修正理解上的偏差。
3.4 个人展示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其他人分享交流。
这一步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
3.5 小组讨论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各自的土地与生态保护现状、土地和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相关话题,并将讨论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
3.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开展的讨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进一步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评估4.1 定性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七年级语文下《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能够熟
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品味、揣摩、想象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土的热爱、怀念和保卫之情,激发学生对祖
国、家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揣摩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情感,理解作者对故土的热爱、怀念和保卫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端木蕻良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
的背景和主题。
2.朗读课文: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
感。
3.品味课文:通过学生自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中的关键
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4.揣摩情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叙述,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感受作
者对故土的热爱、怀念和保卫之情。
5.想象拓展: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和感受。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土地的誓言》教案(优秀6篇)《土地的誓言》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理解“土地的誓言”。
(2)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重点词语,了解作者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耻,珍惜现在,振兴中华。
二、教学难点揣摩字词,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由“土地”二字导入。
(1)普通人对土地的感情。
(2)小学时学过的肖邦对土地的感情。
(3)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些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土地都是魂牵梦绕,充满深情。
而一个被外敌入侵被迫失去土地,离开故土的人对土地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2、整体感知板书:土地的誓言。
(1)问: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誓言?(2☆☆)播放“九一八”事变的影片。
并简介作者。
(3)他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勾画生字词和相关内容。
(4)解决生字词。
读出“土地的誓言”。
3、精读课文(1)学生朗读“土地的誓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学生朗读第一段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来。
问: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充满了什么感情?问:可是,这样美丽、富饶的土地此时却在日本强盗的魔爪下呻吟,掺遭蹂躏。
教师放影片。
问:读了文章,看了影片,你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你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哪些词语表现出了这样的感情?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品味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再读“土地的誓言”,揣摩、品味、朗读。
(3)由“坟前”引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加深理解作者“誓死夺回土地”的感情。
4、朗读艾青的诗小结。
(可以投影)四、拓展延伸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想?学生自由交流。
土地的誓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学习文中语言运用的技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3、感悟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二、学生谈听后感受教师:“是的,歌声使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土地的誓言》一课,主要内容包括(1) 理解“誓言”的含义。
(2) 理解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保护环境,保护土地。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誓言”的含义和作用。
(2)思考和明确环保的意义及其对于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3)涵养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质。
(4)激发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落实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和掌握“誓言”的含义和作用。
(2)难点:涵养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质。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
(2)问题导入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慢慢深入理解和思考。
(3)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放松、自由地交流,互相鼓励,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想到解决的办法。
(4)板书设计:在板上展现相关图片和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教师引用《圆方树》里的名言:“森林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它属于子孙后代。
”,让学生成为“森林保护家”,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2.利用图片、视频等情境展示环保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阐释环保重要性、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避免环境污染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环保问题和难题,通过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流程及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环保。
(2)主体部分1.收集环保知识,直面环保问题,重视环保。
2.承认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强调人类应当对保护自然环境更为认真负责。
3.嘉奖具体的环境保护行为,并号召、动员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让学生了解环保成就和现实难题,深入探讨如何形成共识,展示留守儿童的独特视角和不同的思考方法。
(3)结束环节1.学生们在小组内汇报。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篇一」《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范文【实用教案】〖创意说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阅读,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通过读,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步骤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简介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看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重点在难民逃亡的场景。
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进一步渲染氛围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解决字词,以做到准确朗读课文。
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2、以典型段落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
(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体会出的情感。
)3、教师配乐范读,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等把握和处理。
4、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和词语来。
5、学生根据朗读要求,自由朗读。
三、理解、探究品读课文,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些句子。
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1、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想象?2、深入思考:课文总共只有两个段落,这两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上都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但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3、找出课文中用语别致的句子,并说明别致什么地方?4、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句中的泛滥可否换为拥有、充满这类词语?5、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3、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4、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教法学法: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
2、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
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导语:同学们,你们了解南极吗?它一面向世人呈现着它那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蒙上厚厚的面纱,使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因此,叩访南极、第一个登上南极点是很多探险家们的梦想。
在1911年12月14日、1912年1月18日这短短的、不足五个星期的时间里,先后有两支探险队到达:一支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队成功的让国旗飘扬在南极点上凯旋而归,一支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队在归途中全军覆灭。
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却饱含感情的为斯科特一行写传,并称他们为伟大的悲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悲壮的一幕。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幻灯】1、作家作品介绍: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先进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贮藏( ) ②储存( ) ③忧心忡忡( ) ④凛冽( ) ⑤毋宁( )⑥白雪皑皑( )⑦遗孀( ) ⑧告罄( ) ⑨怏怏不快( )3、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拖zhuagrave;i( ) ②战ligrave;( ) ③sugrave;( )米④gū( )负⑤吞shigrave;( )⑥鲁mǎng( ) ⑦雪qiāo( ) ⑧ egrave;( )运⑨zhān( )鞋4、请复述文章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明确作者的写作线索(时间顺序),还要弄清在作者叙述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那些事情,从1912年1月16日到11月12日,要抓住每一阶段的典型事例。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土地的誓言》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的誓言》作者:茅盾,明确作品背景、主旨,2.理解文学基本概念:描写手法、节奏感、表达方式等。
3.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阅读能力;4.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5.增强同学们对乡土文学的感受与理解;二、教学重点:1.茅盾及其文学作品的介绍;2.《土地的誓言》的内容、形式、描写手法的理解3.描写手法对表达方式、文学节奏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文学创作的思路、表达方式的培养;2.描写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四、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带着学生进入《土地的誓言》。
如: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他(她)的品质是什么是值得你学习的?2.展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影片,帮助学生了解茅盾及其文学作品,形象化呈现《土地的誓言》。
3.学习通过教师主导,带领学生理解《土地的誓言》的内容、形式、描写手法等。
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PPT以及多媒体资源进行演示讲解。
4.活动(1)小组合作:针对《土地的誓言》中“我爱你,土地”一段进行分析,归纳出所有的描写手法,并总结手法的作用。
(2)辩论:针对作品中儒商两族的恩怨展开辩论,表达观点,提高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5.复习通过口头回答问题、文字作答、意见交流等形式,复习已学知识点。
五、教学效果学生情感认识方面:通过《土地的誓言》中家国情怀的表达,同学们对祖国的疼爱、乡土情怀有了新的感悟。
学生认知方面:通过分析和研判作品的语言、手法和表现手段,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乡土文学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和辩论训练,同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批判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本帖将《土地的誓言》作为教材,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通过展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描写手法。
《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通用6篇)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下册教案《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注重涵泳品味,把握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的抒情方式。
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注重涵泳品味,把握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资料,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端木蕻良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阅读提示”给课文做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东北地区的美丽图片。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东北地区,她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个地方被日本人的铁蹄所践踏,东北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那个时候人们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感受东北流亡作家的爱国炽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
现代作家。
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
2.东北作家群。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5篇)
《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5篇)《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的誓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测、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同学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测、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布置】1课时。
【公开课教案】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1、有一部电影叫《未来水世界》,主要情节是陆地被海水淹没后人们为寻找陆地而展开的斗争。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对陆地的向往。
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
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2、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同学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身的感受,创设情境。
三、配乐范读,同学朗读1、要求: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掌握和处置;画出自身深受震动的句子或词语。
2、同学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3、同学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身所体悟到的情感。
然后教师正音并进行肯定评价。
四、自主研读与赏析1、同学结合课文内容和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
借此进一步掌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发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2、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同学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土地的誓言》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土地的誓言》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土地的誓言》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土地的誓言》精品教案两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教授学生阅读诗歌,让他们从中领略到美和力量。
那么,本文就精选了两个《土地的誓言》的课堂教案,以供大家参考。
一、教案一:《土地的誓言》精读及鉴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朗读诗歌中的生僻字、熟练运用诗歌中的词汇。
2.学生能理解诗歌的主旨,分析诗歌中的运用的修辞手法。
3.学生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色彩,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
【知识讲解】1.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2.人物形象的描绘。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教师可以请学生把熟悉的一首诗朗读出来,让孩子们进入朗读的气息。
2.诗歌欣赏《土地的誓言》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土地的热爱的诗歌,它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祖国情怀,被诗人李冰洁用最温暖最真实的言语,表达出对土地的热爱和赞誉!3.读懂文章首先,读懂一首诗歌,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读出其中许多生僻字。
其次,了解主旨,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色彩。
最后,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等。
4.诗歌表演让学生在认真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之后,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表演,让诗歌的意思真切地表现出来。
【课后作业】阅读并背诵《土地的誓言》【解释】此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怎样欣赏和分析一首诗歌,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分析诗歌中的句式,韵律,以及修辞手法。
二、教案二:《土地的誓言》中的人物描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朗读诗歌中的繁体字、学习使用文学中的词汇语言。
2.学生能准确理解对土地的情感表达,领悟诗歌的人物形象。
3.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美和力量,增强乡土情怀。
【知识讲解】1. 人物形象的描绘。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到自家的家乡,感受到家乡的美好,进入课堂学习气息中。
七年级《土地的誓言》篇目教案设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土地的保护和治理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
因此,教育学界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从小学会爱护土地,保护环境。
而本篇教案,以七年级《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为基础,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爱护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土地的誓言》,了解人类危害土地的行为和土地的生态保护。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辨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引入: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森林、草原、河流和城市等不同的地貌景象,提问学生对这些景象的感受,并带领学生探讨这些景象与环保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知。
2.理解篇目:让学生默读《土地的誓言》,然后进行集体朗读,引导学生理解篇目所表达的含义和诗意。
3.阅读篇目:引导学生根据篇目的内容,了解人类危害土地的行为和土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并引导学生阅读篇目中的生词和词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4.讲解环保知识:通过PPT、视频、科普读物等多种形式,讲解环保知识,让学生知道塑料袋、废弃物等对环境的危害,掌握生活中的环保技能,如垃圾分类等。
5.操练环保技能: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环保技能,如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检查评价:通过开展相关环境保护活动,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并参与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
四、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
2.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理解篇目、理解生词。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PPT、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并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7土地的誓词1.推测出色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激烈的爱国情怀。
2.多角度感觉课文的抒怀方式,领会课文语言形式的特点及其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在我国有那么一片漂亮的土地,那边出产有名的“三宝” ——人参、鹿茸和貂皮;那边有铺天盖地的大豆高粱;那边还有参天碧绿的白桦林,肥硕的小鹿,强悍的马群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明确:东北!正是东北,但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踩踏了这片漂亮的土地,很多东北人民被迫颠沛流离,四周漂泊。
1941年的9 月18 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辛的阶段。
就在这个时候,有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捍卫家乡的热忱,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词》。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①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诵,画出最喜爱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爱的原因。
②经过喜欢的句子感觉文中的感情。
2.学生朗诵课文,进一步掌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要求:①流利、正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感情。
②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觉。
3.面对故乡,作者发出了如何的誓词?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明确:“我必然为她而战斗究竟。
土地,旷野,我的家乡,你一定被解放!你一定站立!”“我要回到她的身旁为了她,我愿付出全部。
”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想念故乡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失掉故乡的悲伤、愤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4.本文的构造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楚,构造简单。
请你简要谈谈文章构造简单在哪。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经常想起关东旷野上的全部,“我”不时听见故乡的呼喊,“我”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立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两段文字一呵而就,任由感情的激流倾注,在构造上犹如双峰并峙,又犹如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4、通过散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查字典注音识记,会写生字词,选三个以上的词语在课本上写一段话,内容自定,同学间互相订正欣赏(2)搜集关于祖国故乡土地等方面的歌、诗、散文资料(3)翻看中国历史了解我国东北的物产及沦陷的年代、范围等情况作阅读笔记教师:(1)查阅史料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2)制作一、整体感悟与体验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地图》,查看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师述: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2、教师简介作者,检查预习3、教师配
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要求]:A、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B、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二、自主研读、合作探究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问题二]:(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
喷涌着血液一样”)(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三、欣赏发挥拓展延伸1、欣赏体味:再次朗读排比、比喻修辞(“当我躺在土地上……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运用朗读的技巧传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师述:我们已经看到东北黑土地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领略丰收的喜悦心情请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当年我们这片故土的美景,再想象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的烧杀抢掠恶劣行径,我们仿佛看到家乡的乡亲们那痛苦的表情,哀怨的眼神,我们就会深刻的体味作者当时的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学生自由发言体会2、发挥联想:教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那么美丽的故乡被日本侵略军无情的践踏,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号:我们要回故乡,保卫故乡,在这里我们向土地发出誓言:“为了她,我宁愿付出一切……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引导学生合唱《黄河大合唱》,将自己搜集的歌词、诗歌、散文,有感情的朗诵出来,烘托气氛3、创新写作: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的品味进行联想:发掘我们奈曼旗的物产资源,想象本地区的优美景色讨论,与同学交流发言后,鼓励学生对
家乡进行描写赞美可试唱《奈曼旗旗歌》提示:(师出示投影片)(1)、题目自拟(2)、范围可在内蒙古自治区内(3)、可仿写(本文、歌词、诗、散文等),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4)语言简洁生动流畅4、品味鉴赏:写后修改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鉴赏评论四、反思总结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五、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师述:既然还有,那就让你的妙笔生花吧,将我们美丽的家乡生动的描绘出来吧!抒发我们拥有自己的家园自豪的情感学生唱《奈曼旗旗歌》(师出示投影片)提示:(1)、题目自拟(2)、范围可在内蒙古自治区内(3)、可仿写(本文、歌词、诗、散文等),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4)语言简洁生动流畅优美片段:我认为我的家乡是因为吕明仁烈士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缘故,才更富饶美丽;你看:村口那棵大榆树,挂满一丛丛嫩绿榆
钱儿;那片清水塘,成群鹅鸭浮游欢叫;小伙伴吓跑鸡群捉迷藏的打谷场,那夏日游泳、摸鱼、为稻田灌溉的小河,都构成了最美丽的景色……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学特别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计课前巩固翻阅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头脑中有印象及沦陷的历史经过,课中很好的体会被沦陷人民的心情和感受;引课时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了解我们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看到学生不愿读书、写作业,却有兴趣唱歌、抄歌词,故与音乐老师借资料给学生,投其所好,课上让其唱、读,给其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顺理成章的引导他们去写作,使其有内容可写,有格式可依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精神愉快,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爱学、学好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导演教师在课前周密的设计环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实施是关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课教师设计的环节,都将学生自然推倒演员的位置上,教师的不适时机的引导,教师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有引导学生入境,将课文的内容清楚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发挥创新写作,教师时刻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尽情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为重要本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如按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无味的听讲,这节课只能讲结构层次,语言特点,学生接收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整篇课文仅用二十五分钟左右时间,这样,留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新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思维,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