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四大发明说起1拓展资料素材 浙教版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754ec77f1922791688e888.png)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一、填空。
1、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常用于军事、旅行和航海。
2、 184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用鸦片和洋枪打开了中国千百年来闭关自守的国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占领圆明园。
4、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
5、从1842年起,旧中国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6、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有30多万中国人惨遭杀害。
7、 1911年10月10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8、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的50多名党员。
每年的7月1日是建党节。
9、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每年的8月1日是建军节10、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进行了长征,经过11个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
11、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去世于1976年9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
12、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中国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浙教版五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五年级品社(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e6ae8a4afe04a1b171de14.png)
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班级: 姓名: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一、从四大发明说起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2、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发现了天然磁石有吸铁和指示南北的特性。
他们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3、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旅行和行军。
4、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普通的材料来造纸。
5、纸发明后,人们受印章和碑刻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6、北宋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又使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7、早在秦汉时期,人们用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炼丹,在偶然发生的爆炸中得到启发,再经不断地探索研究,逐渐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8、火药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于军事,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被称为“飞火”的火炮类武器。
火药也用于生产劳动,在开山、挖河、筑路等工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9、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10、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连接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是我国古代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
11、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发明了纺车;隋朝李春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秦朝李冰父子建造了都江堰。
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12、你能说出哪些京杭运河沿岸的城市?答:京杭运河沿岸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杭州。
13、京杭运河的作用有哪些?答:①航运;②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是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之一;④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起来。
14、信息角。
二、圆明园在哭泣1、从1840年开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用鸦片和洋枪,打开了中国千百年来闭关自守的国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fe317964bcf84b9d57b84.png)
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1、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从四大发明说起)。
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作为五年级学生的我们可不陌生,谁能大声、骄傲地告诉我们大家这四大发明是什么?二、交流话题这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辉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今天,我们将走近它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
我知道很多同学通过阅读各种资料对四大发明都有了解,谁能带我们先去认识认识?(随着学生的交流,切换到以下任一知识点)(一)造纸术是啊,我们每天用的课本、经常看的课外书,以及书店里各式各类的图书、报刊杂志,可都离不开纸张。
1、请你自读课文第4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交流:(1)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l 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普通的材料来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得到提高并大量生产,广泛使用)l 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l 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造纸术由我国最早发明,并很快传到其他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也因此成为纸的发源地。
)(2)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注:蔡伦改进了造纸)(二)印刷术1、仅仅发明了纸张,我们知道还不能大量地传播各种知识,因此,古代的人们受印章和碑刻的启发,发明了——(印刷术)2、那么,你知道有关印刷术的知识吗?3、同学们都知道雕版印刷。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从四大发明说起教学设计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从四大发明说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b2c85c763231126edb11d5.png)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知道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的意义。
3.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2.京杭运河的图片和地图,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3.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图片和故事介绍。
学生准备:1.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所在的国家、长度和开凿的年代等资料。
2.我国古代伟大发明创造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一)从课题引入1.师: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3.小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从四大发明说起”。
(二)进入“信息角”1.教师出示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师:你知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分别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全长多少?2.学生交流信息,填写教科书中的表格。
3.师:通过比较,你有何感想?4.教师出示京杭运河的地图,学生讲述运河沿岸的城市,并做简单介绍。
5.学生交流京河运河的作用。
(三)走进“故事屋”1.师:谁还能讲述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一些小故事?2.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派一位代表结合图片向全班汇报。
3.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的这些伟大成就,我们能不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吗?(四)实践活动课后,学生将搜集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一期班级黑板报,注重分工合作。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1.1从四大发明说起浙教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1.1从四大发明说起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bf892b02d276a201292e33.png)
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1课时)
教材说明:
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浙教版的教材是先选取四大发明的内容,然后编写了大运河、赵州桥、黄道婆发明纺车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达成课程目标。
学情分析:
根据教师的课前调查,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总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知道“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而且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也已经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时,孩子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可以说,面对“四大发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四大发明说起1教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四大发明说起1教案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7b3c9c04a1b0717fd5ddff.png)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1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知道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的意义。
3.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2.京杭运河的图片和地图,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3.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图片和故事介绍。
学生准备:1.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所在的国家、长度和开凿的年代等资料。
2.我国古代伟大发明创造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一)从课题引入1.师: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2.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下表的填写。
3.小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从四大发明说起”。
(二)进入“信息角”1.教师出示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师:你知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分别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全长多少?2.学生交流信息,填写教科书中的表格。
3.师:通过比较,你有何感想?4.教师出示京杭运河的地图,学生讲述运河沿岸的城市,并做简单介绍。
5.学生交流京河运河的作用。
(三)走进“故事屋”1.师:谁还能讲述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一些小故事?2.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派一位代表结合图片向全班汇报。
3.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的这些伟大成就,我们能不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吗? (四)实践活动课后,学生将搜集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一期班级黑板报,注重分工合作。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2教案浙教版目标要求: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激2.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四大发明说起2拓展资料素材 浙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四大发明说起2拓展资料素材 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e7df05b4daa58da0114aeb.png)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第一单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文字发明以前古人以结绳记事,由于无法辨认绳结所代表的事物,经常出现错误。
文字出现以后,我国先民曾利用甲骨、金石记事。
金石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在纸出现之前,竹简、木牍、缣帛是主要的书写材料。
竹简、木牍十分笨重,所占的空间又很大,写作和阅读都很不便利。
秦始皇统一天下,政事不论大小,全他一人裁决,他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可算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了。
当时的所谓“学富五车”书的大学者,其实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只不过看过五车竹简、木牍而已。
它所含的信息量很难与现在一本比较厚的书相比。
晋朝人挖掘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从中得到竹简古书15篇,约有10万余字,装了数十车。
可见这种书的笨重。
缣帛虽然便于书写,但价格昂贵。
汉代一匹缣(2.2汉尺宽,4.0汉尺长)值六石(720汉斤)大米,只有少数皇家贵族才能享用,一般人根本消受不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用来记录文字的材料除了甲骨、金石、陶器、青铜、竹简、木牍、缣帛以外,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就是竹和木了。
我国最早的图书就是写在简牍上的。
因制简所用的材料质地不同,又有竹简、木简之分。
比较宽的用以书写诏书的简,一般长一尺,能容字两行,称两行。
简牍始于殷商时期,兴于两汉,终止于东晋。
东晋桓玄帝下令“以纸代简”,简牍时代由此结束。
东汉时期桂阳人蔡伦总结劳动人们造纸经验,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做纸。
关于四大发明的资料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万事万物的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71201964bcf84b9d57b71.png)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俞李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6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标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介绍造纸术、印刷术这两大发明。
用这两大发明为经,以中国与欧洲的两大发明的差异时间为纬,多点构建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和环境教育,实现多重教育目标。
造纸术重点突出纸相对于其他材料的便宜、方便等特点,印刷术的重点在于体会“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进步在哪里?”。
该主题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是如何呢?经过调查,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知道“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也已经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时,孩子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可以说,面对“四大发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本课的教学正是基于学生如此的认知基础展开的。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理解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进步之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以及每个四人小组一副“我、是、中、国、人、爱”的六个字模,以及印泥。
学生调查“纸发明之前,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教学过程】一、引入[PPT2]师: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品德与社会》书。
师:可是,在老师眼睛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哪两项发明吗?生:造纸术与印刷术师:对,另外两项发明知道吗?生:指南针、火药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重点研究印刷术与造纸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1第一课时教案浙.doc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1第一课时教案浙.doc](https://img.taocdn.com/s3/m/55934c6728ea81c758f578cf.png)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印.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四大发明”逐项展开,让学生了解这些发明的时间、作用和对世界的贡献;第二部分重点讲“伟大的创造”,围绕京杭大运河展开,了解运河开凿的时间、长度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主要教学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探究、比较、计算等,认识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体会四大发明的了不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习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更点是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四大发明到底了不起在哪里,从血让学生山衷地为我国的四大发明而感到自豪。
教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活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一、新课导入1.师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师:可在老师眼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什么吗?(造纸术与印刷术。
板书)师:对,它们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另外两项发明是什么?(指南针、火药。
板书)师:请同学们大声地、骄傲地再来说•说我国的四大发明是?(点击课件)2.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四大发明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辉煌,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在2008年我国承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就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看!(放奥运会开幕式课件)……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一起来聊聊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它二、探究活动们究竟了不起在哪里?(板书:从四大发明说起)(设计说明:先以学生最常见的书本谈活导入,力求自然、简洁,并有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f93e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4.png)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的第一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通过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知识,对于四大发明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联系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知道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知道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探讨四大发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以及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四大发明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价值。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58d2e844769eae009edfc.png)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俞李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6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标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介绍造纸术、印刷术这两大发明。
用这两大发明为经,以中国与欧洲的两大发明的差异时间为纬,多点构建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和环境教育,实现多重教育目标。
造纸术重点突出纸相对于其他材料的便宜、方便等特点,印刷术的重点在于体会“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进步在哪里?”。
该主题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是如何呢?经过调查,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知道“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也已经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时,孩子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可以说,面对“四大发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本课的教学正是基于学生如此的认知基础展开的。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理解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进步之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以及每个四人小组一副“我、是、中、国、人、爱”的六个字模,以及印泥。
学生调查“纸发明之前,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教学过程】一、引入[PPT2]师: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品德与社会》书。
师:可是,在老师眼睛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哪两项发明吗?生:造纸术与印刷术师:对,另外两项发明知道吗?生:指南针、火药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重点研究印刷术与造纸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1第一课时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1第一课时教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052bf6e87101f69f319537.png)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目标要求: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激2.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知道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和意义。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课时目标:1.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2.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___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奥运会会开幕式上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让我们一起再去重温一下那个神圣的时刻!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看完这段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还意犹未尽,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题?(四大发明)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四大发明说起。
(出示课题)二、学习(一)初步了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1.师:四大发明分别产生于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请自读课文3-6页,按照表格在书本中圈出有关词语。
2.学生集体交流,点击课件把表格填完整。
(二)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1.了解纸张的优点。
(1)师:在纸出现前,古人把字写在什么上面?(龟甲、竹简、丝绸、石头、羊皮……)(2)点击课件甲骨文和竹简。
讨论:这些东西和我们今天写字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缺点?龟甲、竹简、石头:不易携带;丝绸、羊皮:容易破损,不易保存……(3)穿插小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用两个武士抬到宫里,皇帝看了整整一个月,才把这封信看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
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
京杭大运河建于公元前五世纪,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价值堪比长城
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在现代陆路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开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是很必要的。
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大量的物资要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运到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采取什么运输方式好呢?当时陆上运输只有骡马大车和肩扛人挑,运输速度缓慢,运输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
只有利用水道运输,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大运河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另外,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大运河串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除了文化名城,大运河更汇聚了中华文化顶尖级的东西: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闻遐迩的陶瓷、香飘万里的茶叶……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亦都诞生于运河沿线。
基本情况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
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47千米,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
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沿线地理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
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开通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
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
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
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
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