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试题资料-安徽黄山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首发】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2018-2019学年度屯溪一中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学,人们对网络创作所对接的文学传统,似乎关注不多。

事实上,网络文学传承中华文学传统,网络创作秉持中华文学立场,不仅是对网络文学的一种期待,而且也是许多优秀网络作品的一种内在品质。

网络文学是伴随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文学形态。

网络技术可以“无中生有”,网络文学却需要技术联姻和精神传承。

有网络作家曾说过:“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

”网络是当代高科技的代表,文学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科技与人文在网络文学旗帜下达成统一。

网络文学创作同人类任何一种精神生产一样,不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

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另类”,但网络文学毕竟还是文学,它仍然需要處续文学传统, 在继承中创造,始于返本而得以开新。

不仅网络写作的语言表达古已有之,许多网络作品的情节设置等也都能找到传统文学的影子,受益于传统文学千百年的艺术积淀。

更为一重要的是,网络文学的思想蕴含、价值营造等观念层面的东西也无不渊源有自,可以从传统文学的文化母题中找到它们的历史基因。

比如,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西游记》写神魔、《三国演义》写历史、《水浒传》写侠义、《红楼梦》写才子佳人,可以说是类型化的长篇小说。

网络上数量最大的幻想类作品如玄幻、仙侠等,与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金庸、古龙等人的式侠小说不能说没有渊源关系。

《择天记》等众多热门小说展现的玄幻世界,均可在传统神话中找到源头。

文学是变化的,正所谓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特别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就更是这样。

不过,不管怎么变,网络文学终归还应该是文学,大凡是文学就该有一些属于文学的不变的东西。

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多年前就有作家提出,网络改变的只是文学载体、阅读习惯和表现方式,不能改变文学本身,如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

精选安徽省黄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精选安徽省黄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黄山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

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

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

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

许多网友为期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并不鲜见,“好”的事情可能是“不对”的事。

而另一方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

【答案】对与好“你的三观很正”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你的三观很巧正好与我相同——网络众人。

什么是对,什么是好,这是个问题。

对于低级生物,能活下去,繁殖下去的就是对,就是好,两者是一样的。

但人类早就找到了新陈代谢与繁殖之外的事情,因此,对于我们,“对”与“好”不在重合。

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但现实里大多数人属于君子小人中间的一部分,是以人人“同”,但不一定“合”。

我认为“对错”在于法律和大众道德,而“好坏”则在于对社会的思考层次。

前者变动的频率很慢,基本上只有改朝换代之时才会从根源上改变,但后者可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因此,我暂且推出一个结论:“好坏”决定了未来的“对错”,但受制于过去的“对错”。

(其实也受制于现在的“对错”)两大学生轮滑刷街千里,燃了青春也犯了法纪。

这事无疑是带有正能量的,众多支持叫好者就是证据。

但这“好事”却不是“对事”,因为它违背了法规。

换个思考角度,若未来轮滑成为一种交通方式,如今日之自行车,那怎可能没有对应的交通法规让人们来一次合乎法律的轮滑之行?只不过现在法律还没到而已。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A(B项是天命信仰具备了人间的德行,而不是人间的德行具备天命信仰。

C.现实权力的合法性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其接受天命之后转变为国家的生命。

D.天命信仰并非来自个人的创造。

)C(突出的不仅是权力拥有者,还包括个人)3. B(“善政、美德”不直接与“家族的政治势力”发生因果关系,中间还有“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B(A项“除华为外,全球没有企业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全球规模外场验证”文中无依据;C项强加因果;D项“三星18年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出现萎缩,其余品牌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并不能表明“全球市场日益增大”)5.A(“能够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的并不是“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极高算力、极宽频谱”,而是“该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重量减轻、功耗节省等”)6.①创新研发有优势:不断创新,技术研发强大,5G技术领先于世界。

②技术设备有优势:设备可靠,技术领先。

③产品价格有优势:物美价廉,很难找到替代。

④产品竞争有优势:开启5G规模部署。

(任答三点,每点2分)7. C (父亲没文化于文无据)8. ①突出父亲生性沉默寡言,符合生活实际,人物形象更真实。

②同行寡言,到校却再三拜托和叮咛,对比鲜明,既突出父亲对子女外冷内热的爱,又突出父亲严厉的形象,人物形象更丰满。

③父亲对待女儿,表面保持距离,暗地却细致入微。

丰富了文章主旨:长辈对晚辈既需要亲密无间的爱,也需要“有距离”的关注。

让人回味,给人启迪。

9. ①“山路弯弯”作为往来通行的地方,象征父亲的辛劳的一生和朴实无华的品质;②“山路弯弯”喻示父亲给作者无声、无尽的爱,这是作者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③“山路弯弯”喻示作者家乡民风民俗淳朴厚重;④“山路弯弯”意味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热爱和对亲人的无比思念及感恩。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10.A(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

【语文】安徽黄山市2019届高三4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语文】安徽黄山市2019届高三4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安徽黄山市2019届高三4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以下则不得与天命。

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

从此,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依到天帝的趋势。

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

所谓“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帝者,天下所适也。

”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式化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德配天地”的德,就是顺从“天”的政行,是善政、美德。

所以,这个“德”还是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

因此,传递于祖孙之间、父子之间的“德”,实际上就是关系到家族的政治势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世为王官的职守和权力。

祖德与己德的联系,祖考的职守和自己权位的传承,二者是并行一体的。

而具此“德”之君子,必然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子,是天命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理性化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这个“德”是一种信仰与权力的整合形式,是“民”与“神”的双重体现,也是神人关系的双重整合以及在此整合构成之中的权力渗透。

具备此“德”者,上足以配天、敬天,下足以忠信于人鬼之间,足以君临天下为天子,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的圣人。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

把道德属性按照人间的权力需要赋予了天神,使“德行”成为天意神性中最重要的构成。

同时,对于社会伦理的强调也提高到宗教的高度,是神性对于人性的赋予。

而权力的拥有者如果能够“修德”而“保民”,则成为能否邀获天命、把自己包装成为天人关系的中介或成为天命体现者的决定因素。

2019年黄山市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黄山市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黄山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以下则不得与天命。

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

从此,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依到天帝的趋势。

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

所谓“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帝者,天下所适也。

”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式化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德配天地”的德,就是顺从“天”的政行,是善政、美德。

所以,这个“德”还是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

因此,传递于祖孙之间、父子之间的“德”,实际上就是关系到家族的政治势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世为王官的职守和权力。

祖德与己德的联系,祖考的职守和自己权位的传承,二者是并行一体的。

而具此“德”之君子,必然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子,是天命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理性化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这个“德”是一种信仰与权力的整合形式,是“民”与“神”的双重体现,也是神人关系的双重整合以及在此整合构成之中的权力渗透。

具备此“德”者,上足以配天、敬天,下足以忠信于人鬼之间,足以君临天下为天子,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的圣人。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

把道德属性按照人间的权力需要赋予了天神,使“德行”成为天意神性中最重要的构成。

同时,对于社会伦理的强调也提高到宗教的高度,是神性对于人性的赋予。

而权力的拥有者如果能够“修德”而“保民”,则成为能否邀获天命、把自己包装成为天人关系的中介或成为天命体现者的决定因素。

黄山市201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黄山市2019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觉醒”运动使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国内外专家认为“生态旅游”应具备三大标准: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要有社区的参与。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要求旅游者,旅游从业者以及当地居民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等,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

生态旅游则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机会。

通过生态旅游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但可以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侵略悲剧再现,更能提升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生态旅游开发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的开发是目前生态资本产业化最为常见的做法,也是通过市场手段使生态资源货币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多样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资源、珍贵的人文古迹与厚重的“丝绸之路”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确定了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迎来大发展,区域间人员、物资、信息交流也日益充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和区位劣势问题。

黄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黄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 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把道德属性按照人间的权力需要赋予了天神, 使“德行”成为天意神性中最重要的构成。同时,对于社会伦理的强调也提高到宗教的高度,是神性对于 人性的赋予。而权力的拥有者如果能够“修德”而“保民”,则成为能否邀获天命、把自己包装成为天人 关系的中介或成为天命体现者的决定因素。
安顿好我的事宜,一向寡言木讷的父亲话突然多起来,朝这个鞠躬,向那个问候,再三叮嘱我工作用 心,不可耍滑偷懒。看着他低声下气的样子,觉得极丢脸面,甚是难堪,但又不好说什么。总算挨到他迈 出校门,我心里暗呼万岁,他没有挥手只是不时地停下脚步回望,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如拳如豆,我定定 地站着目送他远去,青棉袄黄球鞋是他一生留给我最清晰的影像。
-2-
黄山市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2018 年,华为奏响 5G 规模部署的序章,率先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率先全球规模外场验证,率先开 始全球规模商用。截至 2018 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推动了 5G 进入规模商用快车道。 目前,华为已经获得 30 个 5G 商用合同,25000 多个 5G 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黄山市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黄山市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 以下则不得与天命。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从此, 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 依到天帝的趋势。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所谓 “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帝者,天下所适也。”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 式化实质。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以下则不得与天命。

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

从此,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依到天帝的趋势。

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

所谓“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帝者,天下所适也。

”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式化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德配天地”的德,就是顺从“天”的政行,是善政、美德。

所以,这个“德”还是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

因此,传递于祖孙之间、父子之间的“德”,实际上就是关系到家族的政治势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世为王官的职守和权力。

祖德与己德的联系,祖考的职守和自己权位的传承,二者是并行一体的。

而具此“德”之君子,必然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子,是天命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理性化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这个“德”是一种信仰与权力的整合形式,是“民”与“神”的双重体现,也是神人关系的双重整合以及在此整合构成之中的权力渗透。

具备此“德”者,上足以配天、敬天,下足以忠信于人鬼之间,足以君临天下为天子,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的圣人。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

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目)语言方面及答案

古诗鉴赏考点精练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考点过关题1.(北师大附属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至后①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

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

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冬至”点题,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写出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的现状。

B.“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叛军。

诗人此时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洛阳胜地金谷园、铜驼陌受到战争破坏,让诗人心生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在愁苦之余本想写诗遣愁,诗成之后却心生寂寥倍感凄凉。

(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 (揭阳市三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小题。

2018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黄山市质检二】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古人有句老话叫‚年前节后,防火防盗‛。

然而,近来不少地方火灾频发,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一场大火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古人很早已有防火意识:老话说的‚防火防盗‛即是将防火放在了首位。

在防火方面,古人还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

中国最早的防火理论‚防患于未然‛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

在‚防患于未然‛思想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从小处做起‛的观点:‚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

‛所谓‚熛‛,即迸飞的火星,整句的大意是。

堤坝再长,蝼蛄蚂蚁打的洞能让其溃决;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

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点点漏洞都要及时修补。

虽然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喻做人做事的态度,却透露出了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到了汉代,古人的防火思想已非常成熟,强调把灾难消灭在萌芽状态,《申鉴·杂言》记载的‚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在建筑上安置‚厌胜‛之物镇火,就是古代所谓的‚防火厌胜术‛。

也是古代在民俗信仰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如今在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上仍能看到。

最典型的是北京紫禁城,每一座宫殿上都有防火灾的厌胜之物。

如太和殿上的屋脊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龙形物——古代建筑学上称‚正吻‛或‚大吻‛,其设置即是出于镇火减灾的设计和考虑。

设置厌胜之物是古代大型建筑上必不可少的设计,为古代建筑界广泛采用。

其实,所谓厌胜之术毕竟是一种伪术。

安置了正吻的紫禁城,并没能禁绝火灾。

有学者统计,到1949年前,紫禁城共发生大小火灾73次,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先后被烧过4次。

在建筑物上设置厌胜之物,本质上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防火文化‛,古代十分盛行的‚五行防火术‛,便是这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于‚门不带钧,阁必有水‛,这在皇家建筑防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姓氏的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从女从生。

”“感天而生”就是知母而不知父的意思。

如传说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塬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孕而生。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等。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万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这就是姓与氏最初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其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

贵者有氏,贱者无氏。

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

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变化。

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卫鞅”;后来他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

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

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4300315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201904300315

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以下则不得与天命。

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

从此,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依到天帝的趋势。

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

所谓“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帝者,天下所适也。

”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式化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德配天地”的德,就是顺从“天”的政行,是善政、美德。

所以,这个“德”还是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

因此,传递于祖孙之间、父子之间的“德”,实际上就是关系到家族的政治势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世为王官的职守和权力。

祖德与己德的联系,祖考的职守和自己权位的传承,二者是并行一体的。

而具此“德”之君子,必然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子,是天命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理性化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这个“德”是一种信仰与权力的整合形式,是“民”与“神”的双重体现,也是神人关系的双重整合以及在此整合构成之中的权力渗透。

具备此“德”者,上足以配天、敬天,下足以忠信于人鬼之间,足以君临天下为天子,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的圣人。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

2019届安徽黄山屯溪一中高三上月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黄山屯溪一中高三上月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黄山屯溪一中高三上月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智”,即聪明、有智慧。

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

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的天命观念,大凡是指上天对周王之命,即赋予周王的政治统治权力,不关系个人的寿命;诸侯以下则不得与天命。

春秋时代由于天子对天命的垄断被打破,天子以下的人们才能与天命发生关联。

从此,天命的观念才从政治权力的信仰依据扩展到社会性的个人寿命,而个人生命来源于祖先的信仰遂有转移皈依到天帝的趋势。

如西周晚期宗周钟铭文云:“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其所保者是王位而已。

所谓“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帝者,天下所适也。

”反映的就是天命信仰的仪式化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德配天地”的德,就是顺从“天”的政行,是善政、美德。

所以,这个“德”还是同姓或同宗人所共有的东西。

因此,传递于祖孙之间、父子之间的“德”,实际上就是关系到家族的政治势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世为王官的职守和权力。

祖德与己德的联系,祖考的职守和自己权位的传承,二者是并行一体的。

而具此“德”之君子,必然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子,是天命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理性化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这个“德”是一种信仰与权力的整合形式,是“民”与“神”的双重体现,也是神人关系的双重整合以及在此整合构成之中的权力渗透。

具备此“德”者,上足以配天、敬天,下足以忠信于人鬼之间,足以君临天下为天子,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的圣人。

天命信仰于是具备了人间的德行,“天命惟德”的宗教伦理因此问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间德行上配于天,这就是“以德配天”,或者是敬天以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黄山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
答案)
c 黄一中--------------------------------,------------------------------”两句,既答君上恩礼之隆,又明封疆臣子之志,其慷慨悲壮令人震撼。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两个例子说明“小年”之小,生命之短。

(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引用“五丁开”这一神话写出蜀道的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三.语言字运用(--------------,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化和历史献中缺席的“下层”化进行深入研究。

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17.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化,但更对过去历史献中缺席的“下层”化
B.对过去历史献中缺席的“上层”化,与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下层”化应引起重视
c.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化有新的论述,但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