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验算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 除法的验算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 除法的验算丨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

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一份学生试卷。

整张试卷只有计算部分出现了错误。

学生评价。

师:怎样才能确保计算正确呢?你的办法是什么?生1:再算一遍。

师:这是验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时还要注意一些书写的格式。

比如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后,一定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生2:平时多多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师: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计算训练。

2、口算师:观察右边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在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减法来检验加法,也可以用加法来检验减法。

3、背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4.设疑引出课题:师:通过这组练习,我们发现除法与乘法是有一定联系的。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出示例4,小明去商店购买跳绳。

学生列式,说清数量关系:36÷3=12(块)算得对吗?你打算怎么样来检验?两种情况:一是用乘法验算;二是再用除法算一遍。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在班内交流。

(1)可以用乘法验算除法,12,3在这道题目里分别表示哪个数量?乘得的积是36,它表示什么?(2)用乘法验算除法,那么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得出结论:商×除数=被除数(板书)小结:除法验算的竖式可以这样写。

(教师板演,学生仿写)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用商和除数相乘,列出乘法竖式,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2.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有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多少元?指名回答:65÷3=21(根)……2(元)算得对吗?你打算怎么样来验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除法的验算》_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除法的验算》_0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52__53页内容。

教材简析: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注意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出验算的需要,并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

由于除法计算的结果可能有余数,也可能没有,所以除法的验算也有两种情况。

本课也根据这一点分两段进行内容编排,第一段是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第二段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课时目标:1.经历除法验算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后的验算意识。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法:引导、组织、谈话。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题。

4×5=6×7=5×9+3=20÷5=42÷6=22÷2=二、新知。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引导列式解决问题: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板书:36÷3=12(根)谈话:要验算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怎么验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组内交流一下。

(2)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谈话:买的根数乘每根的价钱应该等于什么?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12乘3等于36(竖式)组织集体交流:12乘3等于36表示什么意思?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小结:要验算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继续出示场景图。

引导列式解决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下几元?板书:65÷3=21(根)……2(元)谈话:你能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吗?自己试一试,遇到问题可以先组内讨论。

(2)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组织集体交流:21乘3等于63元表示什么意思?63再加2等于65是什么意思?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小结:要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

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

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的问题吗?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芳芳说:“我有36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明明说:“我知道,36÷3=12(块),36元可以买12块。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明明说:“我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芳芳说:“我来帮你算一下,65÷3=21(块)……2(元),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谈话:芳芳算得对不对呢?同学们,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

学生的验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另一种是用竖式验算。

让用这种方法验算的学生板演。

在小组里说一说:21×3+2=65(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这说明了什么?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八章第二节《除法的验算》。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验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验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除法的验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除法的验算,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包括一些水果和小棒,还有写有算式的卡片。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准备好自己的笔和纸,用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给大家展示一些水果,让大家分成小组,用除法的方法来计算每组水果的个数。

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大家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我会用实物和卡片来演示验算的过程,让大家直观地理解验算的原理。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大家跟着我一起计算和验算。

我会引导大家注意观察和思考,理解验算的过程和方法。

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自己动手计算和验算。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验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大家自己做一些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题目,让大家独立完成,并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验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些同学对于验算的过程还不是很清楚,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和思考。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资料,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验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刚才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8: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8: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8: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只有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难点与重点,精心设计教具与学具,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巧妙设计板书,恰当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今天我就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8:除法的验算苏教版,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4页例1及第75页的练习。

例1通过具体的图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即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

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与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运用加法和减法与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与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练习题、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2. 讲解例1:以例1为载体,讲解除法验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验算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索除法验算的其他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验算:被除数÷ 除数 = 商除数× 商 = 被除数加法和减法与除法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第13题。

2. 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练习题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除法验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3除法的验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验算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口诀和除法算式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对简单的除法计算已经能够熟练进行。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验算这一步骤,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除法的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乘法口诀和除法算式进行验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除法验算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验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除法验算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2.学习材料:除法验算的练习题。

3.教具: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新课,如:“小明买了一箱苹果,他想知道箱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于是他用24除以3,得到了8。

请问,小明的方法正确吗?我们如何验证他的计算结果呢?”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除法验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1.教师演示除法验算的过程,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

2.引导学生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用乘法口诀验证除法算式。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除法验算的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1.学生分组进行除法验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巩固(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除法验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除法验算题目。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课件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课件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 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一、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组中的 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96÷3 =
32
96
86÷4=
21· · · · · · 2
32×3 =
21×4+2=
86
47÷2= 23· · · · · · 1
23×2+1= 47
二、口算下面各题。
(1)3
80÷2 84÷2
(2)93÷3
31×3
86÷2 44÷4 43×2 11×4
45÷4=11(辆)· · · · · · 1(个)
答:最多可以装11辆车.
(1)如果都参加单打,可以分成几组?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全班需要多少张课桌?
拓展题:

)÷(
)=12∙∙∙∙∙∙1
说说你是怎样进行 验算的。
21×3+2= 65
为什么还要加上 “2”呢?
2 1 × 3 6 3 + 2 6 5
列算式,解答问题,并进行验算。
4元
48元
(1)45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茶杯? (2)85元买2个水壶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总结: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和除 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 ÷4 = 9∙∙∙∙∙∙2
2元 3元 5元
36元可以买多少个 36÷3=12(个),
答:36元可以买12个。
算得对吗?

我用乘法验算
12×3= 36
1 2 × 3 3 6
2元
3元
65元可以买多少个
5元
,还剩多少元?
65÷3=21(个)……2(元), 答:65元可以买21个,还剩2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3 除法的验算及答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3 除法的验算及答案.doc

三上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三课时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4÷2 98÷3 847÷4
2.49个同学踢毽子比赛,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人?
3.学校举办的书画作品展览中,一共展出了64件绘画作品和20件绘画作品。

把这些作品放在2个展室里,平均每个展室里放多少件?
4.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买一箱牛奶用去56元,剩下的钱买每4元一本的笔记本,能买多少本?
5.李刚和他的3个好朋友一共收集了88枚动物邮票,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
答案
1. 64÷2=32 98÷3=32......2 847÷4=211 (3)
2.49÷4=12(组)……1(人)
3.64+20=84(件) 84÷2=42(件)
4.100-56=44(元) 44÷4-11(本)
5.1+3=4(人) 88÷4=22(枚)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验算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除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除法验算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除法验算的需求。

例如,老师买了一些苹果,计划平均分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如何分配才能保证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引入除法验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除法验算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老师用黑板演示一个除法算式:24 ÷ 4 = 6,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验证这个算式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乘法来验算,即 6 × 4 = 24。

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能准确地用竖式操作解决小学生的除法运算。

3.能够通过验算检查自己的算术运算是否正确。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的运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2.学会通过验算检查自己的算术运算是否正确。

三、教学难点1.验证自己的算术运算是否正确,以及如何预防算术错误的出现。

2.拓展教学内容,探讨“余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四、教学过程1.引入1.老师出示几道除法算式,请学生先自行计算并写出答案。

2.老师让学生将自己算出来的答案公布出来并讨论是否有算错的现象。

3.老师指出算术错误的危害性,引导学生主动检查自己的算术运算是否正确、重视算术细节的处理,并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除法的验算”。

2.讲授1.老师讲授除法的概念、运算法则及其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细心聆听、认真记笔记。

2.老师讲解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具体操作过程。

3.老师进一步说明如何通过验算检查自己算出来的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重视验算的重要性,并提出如果出现算术错误的情况应该如何进行纠正。

3.练习1.老师让学生拿出练习册,完成若干列除法运算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2.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算式,让学生结合验算的方法,互相检查答案,并及时纠正错误。

4.讲解拓展知识点1.老师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余数”的概念及其意义,用小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

2.老师结合例题进行讲解、演示,并让学生通过练习,深入理解和掌握“余数”的概念。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学会通过验算检查算术运算是否正确,以及深入理解和掌握“余数”的概念。

同时,学生也要养成认真对待算术题的习惯,不断努力提高算术水平。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35张PPT)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35张PPT)
3 394 3 9 9 4 3 1
131
×
3
验算: 3 9 3

1
394
易错辨析
3.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89÷2=44……1
44 2 89
8 9 8 1
验算:
44 ×2
88 +1
89
辨析:验算时忘记加余数。
五 培优训练
提升点 1 验算的灵活运用
4.填表。
被除数
38
825 47
8 8 8 0
3 24
2 648 6 4 4 8 8
0
二 新课探究 探究点1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4
1 根跳绳 3 元
求 36 元可以买多少根
由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1)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一根跳绳的售价是 3元,求 36 元可以 买多少根?就是求 36里有多少个 3 ,用除 法计算,列式为 36÷3 。
5 4
484 +1
485
1
3.
4 棵杨树苗 48 元 3 棵松树苗 63 元
哪种树苗 每棵的价钱贵 一些。
杨树苗:48÷4 = 12(元) 松树苗:63÷3 = 21(元) 12元 <21元,所以松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4.
有 45个轮子,可 以装多少辆车,还剩 几个轮子。
45÷4 = 11(辆)……1(个) 答:可以装 11 辆车,还剩 1 个轮子。
从一楼走到三楼一共走了2层的距离,用了66秒,平均每层用66÷2=33(秒)。 根据题意,从三楼走到八楼走了8-3=5(层),平均每层要用33秒,有5个33秒, 所以要用33×5=165(秒)。 3-1=2 (层)66÷2=33(秒) 8-3=5 (层)33×5=165(秒) 答:他继续从三楼走到八楼要用165秒。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2.练习除数和被除数的确定。

3.能进行除法的验算。

二、教学内容1.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2.除数和被除数的确定。

3.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确定除数和被除数。

2.如何进行除法的验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小白板、黑板、粉笔、教学PPT。

2.学生准备教材和笔。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知识通过教学PPT呈现除法的定义和符号,让学生认识除法,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

步骤二:例题演示通过黑板和小白板向学生演示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除数和被除数的确定方法,而且熟练掌握除法的求解运算方法。

步骤三:学生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让学生互相切磋。

步骤四: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学生须注意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

步骤五:拓展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巩固练习。

步骤六:教师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也可以对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加以完善。

六、教学评估在本堂课结束时,可以通过小测验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也可以听取学生对这节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如发现一些问题,及时做出改进。

七、教学反思通过例题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本次教学使得学生全面地了解了除法的定义和符号,掌握了除数和被除数的确定方法,掌握了除法的验算方法。

但是,教学中仍存在着某些问题,比如说讲解方案可能不够详细,还可以考虑借助故事情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需在教学中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的验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对除法验算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明确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除法验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验证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和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教学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验算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舒适、安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复习除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除法运算是否正确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除法验算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计算出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验算的方法、除法验算的原理以及除法验算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理解不深,对除法验算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除法验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练习题。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除法验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24颗糖果,要求分成4组,每组多少颗糖果?学生可能会回答6颗,教师然后通过验算,让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除法验算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进行验算,例如,24÷4=6,让学生通过验算,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除法的验算。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乘法来验证除法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除法验算的概念,并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除法验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和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会拿出12个苹果,然后将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分苹果来回答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除法验算的理解。

4.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除法验算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对除法验算的理解,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

例如,计算36除以6的结果,并使用乘法来验证。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除法验算的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我会及时进行辅导和讲解。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的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作为教具。

这是因为苹果是一个直观且易于操作的物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38.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38.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38.除法的验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8.除法的验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即用乘法来检验除法的结果是否正确。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对除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对于除法验算的方法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观察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验算方法。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操作实例,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进行解释和示例。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验算的方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除法验算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步骤1:写下除法算式步骤2:计算除法结果步骤3:写下乘法算式步骤4:计算乘法结果步骤5:比较除法和乘法的结果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练习题的正确率、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

除法验算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口答,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3 = 6 ()÷4 = 3‥‥‥2()÷ 5 = 4 ()÷3 = 6‥‥‥1先说一说,再读一读。

2、小结:大家今天的表现的不错,给自己一点掌声。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出示课件图片】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体商店有哪些商品?2、出示问题1:小明用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3、提问;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一个同学口答,老师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他说得对不对?)4、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5、提问:某某算得对不对呢?小明有点不放心,怎样让小明放心呢?6、同桌讨论,小组汇报。

(分两种情况:根据题目的意思,根据除法算式)甲:……乙:……丙:……7、教师:像刚才他们说的方法来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就是验算。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用乘法来验算。

验算时,要先写出“验算”两个字,再在它的旁边列出竖式。

(边讲解边示范。

)8、提问:这里的12、3和36在除法中分别是什么数?能不能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列出一个数量关系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读一读。

)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除法验算方法。

(板书课题)9、试一试先用竖式计算,再验算。

86 ÷ 2 = 396 ÷ 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作业。

10、出示问题2:如果小明用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11、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2、提问:大家观察一下,这一题与前面有什么不一样?那又该如何验算呢?13、同桌讨论,再汇报。

14、教师:这里的余数可以不加吗?为什么?15、教师:能总结一个数量关系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读一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 除法的验算算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 除法的验算算  苏教版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教材第52 页例4及第53页想想做做。

1.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对除法验算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比较、选择,积累数学经验。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掌握除法验算方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一、复习计算1.口算热身。

30÷5=80÷8=18÷3=24÷4= 42÷6= 24÷4=27÷9= 81÷9= 20÷6=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二、自学例4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4情景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验算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对余数的处理应用。

导学单(一)(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解答。

(3)学生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4)对照书本第52页例4(1)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交流列式和竖式。

(2)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导学单(二)(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解答。

(3)学生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4)对照书本第52页例4(2)的解答,与书本不同之处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4.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小结: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5.比较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两种验算的同异。

关注学生不同的比较方法,松树苗的棵树少而总价高,可以判断每棵松树苗的价钱贵一些。

三、练习1.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第1、3题。

追问:余数1表示什么意思?余下的一个车轮还够装一辆车吗?45个轮子最多装多少辆车?2.专项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 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 数。(商×除数=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 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组中的 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96÷3= 32 86÷4= 21 … …2 32×3= 96 21×4+2=86 47÷2= 23 … …1 23×2+1= 47用竖式计算。源自36÷3=58÷5=
86÷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2 = 5∙∙∙∙∙∙1
) ÷4 = 9∙∙∙∙∙∙2
2元 3元 5元
36元可以买多少个 36÷3=12(个),
答:36元可以买12个。
算得对吗?

我用乘法验算
12×3= 36
1 2 × 3 3 6
2元
3元
65元可以买多少个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4÷2= 55÷5=
47÷4= 68÷6=
口算下面各题
(1)20÷2= 26÷2= 60÷3= 69÷3= 80÷2= 84÷2=
(2)93÷3=
31×3=
86÷2=
43×2=
44÷4=
4×11=
45÷4= 11(辆) … …1(个)
答:最多可以装11辆车,还剩1个。
单打:2人一组
5元
,还剩多少元?
65÷3=21(个)……2(元), 答:65元可以买21个,还剩2元。
你能帮
验算吗?
说说你是怎样进行 验算的。
21×3+2= 65
为什么还要加上 “2”呢?
2 1 × 3 6 3 + 2 6 5
2元 3元
65元可以买多少个
5元
,还剩多少元?
65÷3=21(个)……2(元), 答:65元可以买21个,还剩2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