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4)

合集下载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教育,要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当手中拿起《通往幸福的教育》,心中无疑会产生几个问题:怎么样的教育是幸福的?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上家长和老师需要怎么做?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当我脑海中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想从中获取通往幸福教育之路。

本书中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为主,讲述了她和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教育心得和体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在狂热报班学习的潮流下,作者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家庭中给与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善于掌握孩子的兴趣;学习的中心是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过多的体会和发言权,但是当我读到《学习的中心是孩子》这一篇文章时,给与我很大的启发和体会。

在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这一观点,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针对传统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

西方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提到“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转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有“教育要围绕孩子”这一观点。

回忆自己上学时的经历,在大班额的学习环境中,针对老师统一的上课模式和课后的习题。

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总有差距,老师也说为什么大家在一个教师差距就这么大,现在想来大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有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观点,所以成绩有所差距也不是一件怪事。

现在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拥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和成长环境以及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的孩子。

但是,上课的方式是一样的,课后每个孩子的作业也是同样的。

为什么每个班级中的学生的成绩总是不一样,甚至差距非常大。

这也许就是忽略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比如: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材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那就让学生进行自学,这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对于一小部分自学存在障碍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给与单独辅导。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

你让我变得更好---跟女儿相处的两项基本原则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我认同,自从女儿进入到我的世界,照顾女儿,陪伴女儿,教育女儿就成了除工作外我的生活的大部分,从换尿布,洗澡,游戏,每日两次陪睡到各种长短途的旅行,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们相处两年多了。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越来越觉得,我在照顾教育她的过程中,她也在让我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她让我变得更好。

做过九年班主任,问问我的学生,大家对我有一个一致性的评价,坏脾气。

坏脾气源自于缺乏耐心,跟女儿相处又是多么需要耐心的一件事,因此,照顾教育女儿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接受了这个挑战,我在变得更好。

不打不骂的养育可以么?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对小孩子怎么宠爱都不过分。

我在跟女儿的相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对待女儿要善良;二是对待自己要坚定。

女儿是亲生的,我哪里有理由不爱她?爱是我的两个原则的基础,因为我爱女儿,所以我对女儿很善良,那就是不打不骂。

偶尔有责备,但是责备也是越来越少的,现在,我基本上做到很少跟女儿说不,我会跟她说明白道理,让她自己做出选择。

因为我知道,当我对女儿轻易说去不的时候,她也会哭闹,如果像大多数老人做的那样妥协,聪明的她就会知道哭闹的力量,那么,我就会成为超市里打滚要零食的孩子的爸爸。

打骂是用成人的优势在欺负弱势孩子,孩子迫于语言的和身体上的威胁与伤害,他们会暂时按照成人的想法去做,但是,他们内心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那么去做的道理,随着成长,一种可能是孩子非常逆反,另一种可能是孩子比较的懦弱,他们缺乏健康的心理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不轻易的对女儿说不,但是,一旦我做下决定,我会对自己的决定保持坚决的态度。

很多老年人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在孩子的哭闹面前,老人们选择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

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让人抱着到小区里去走走,有时候天气太冷太热,我是不带她出去的,最初的时候,她会用哭闹来对抗我的拒绝,但是我每次都坚持自己的决定,我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她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出去,久而久之,当我说不可以的时候,女儿基本上是不会再哭闹对抗,她能明白爸爸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5)

幸福的能力今年学校发放的暑期阅读好书是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看到这名字就觉得很亲切很美好,有种迫不及待想翻书的冲动,翻了作者的简介,发现作者三川玲是个真实如你我、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还拥有画画技能的妈妈,细细品读之后发现作者许多观点都能让我产生共鸣,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我这个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一名三岁女娃的妈妈来阅读。

现阶段的我正面临着孩子教育上的各种难题与困惑,读完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通往幸福的教育是什么呢?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的教育。

书目里倡导的教育,其实是最简单、最生活化的教育。

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一起爱着孩子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是爸爸、妈妈、孩子,每天在一起吃饭、说很多话、阅读、讨论、亲子共读、周末一起去大自然中撒野。

如果你已经做到其中的大部分,恭喜你,你是位合格的爸爸或妈妈。

如果你每次和伴侣、孩子做这些事时,都用心、认真、投入,那你已经走在幸福的路上。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

就像每一颗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的绽放,有的,需要漫长的等待。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坚信每个孩子天性的不同,让他独一无二的天性慢慢生长出来。

为热爱而加强持续学习的动力,通过持续的努力、付出所创造的价值被认可,便获得了持续的幸福的能力。

所谓幸福,应该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孩子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他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他的存在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那么考试不及格、失恋,职场挫折,这些困难根本不可能撼动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每个人都可以经由自己的努力,兑换为价值,获得幸福的人生。

没有兑换为价值,读了再好的学校都没意义。

从这一点看,家长们挤破脑袋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其实意义并不大。

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能力是值得被重视的:1、保持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欲望去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脑里的财富。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2)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2)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上学期结束末,我校发了一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看了以后深有感触。

此书是由三川玲和白滔滔写下的。

由教育光芒篇、成长思考篇、学习秘密篇和教养方式篇、以及后记:通往幸福教育的五个路口组成。

通往幸福的教育是什么呢?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的教育。

书目里倡导的教育,其实是最简单、最生活化的教育。

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一起爱着孩子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是爸爸、妈妈、孩子,每天在一起吃三餐饭、说很多话、阅读、讨论、亲子共读、周末一起去大自然中撒野。

如果你已经做到其中的大部分,恭喜你,你是位合格的爸爸或妈妈。

如果你每次和伴侣、孩子做这些事时,都用心、认真、投入,那你已经走在幸福的路上……而且这些要求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孩子在离开学校、父母、老师、离开了养育他的大环境后,他有没有能力让自己站立于社会、既工作幸福、又让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从一开始的教育的光芒里,有一个关于68分的故事。

这个68分,是作者的女儿小丸子第一次升入小学的语文测试,得了68分。

小丸子的爸爸妈妈,虽不是文坛巨匠但也是写出600多篇、200多万字、1亿多阅读量的原创教育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和机构引用的教育作家。

当女儿语文测试68分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教育作家的身份,他们是女儿小丸子的爸爸妈妈。

他们并没有因为一次成绩68,就用言语批评、责怪、吼孩子,他们甚至给自己设定了预期:到了期末正式考试的时候,就算她在考个68分,或者更少,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们每天看着孩子玩着、等待着;看到孩子从没有受到分数“干扰”,每天都无比热爱着学校、老师、同学。

然后写的是教养的方式。

这里面包括旅行,陪伴,大自然,死亡,睡前故事,玩具,财富教育,故乡等触及生命底层的主题,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一点一滴为孩子、和自己、家人做的内容等。

最后,是后记。

通往教育的五个路口里,给出了五条小小道路:爱与知识,兴趣与实用,放手与焦虑,生存与考证,拥有与利他。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

生命教育,让我们一起走向幸福——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学校提出“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理念已有十年,期间一直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德性、智性、灵性——三性共融、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更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号召下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升华,追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对于这一系列高深莫测的思想理念,之前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深层内涵和先进性。

这次,有幸读到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和她的先生一起写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教育让每个人幸福”意义,教育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幸福,教育更可以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获得幸福。

这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最早由一位美国学者在1968年《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各国的推崇,我国更是在2012年推出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一书,特别明确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为“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的生存、监考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既然认识了它,作为一个妈妈兼教育工作者,我们便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贯彻执行。

结合童书妈妈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填鸭式、漏斗式教育,即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从小我们的孩子就被灌输“要好好读书”,“老师说的和家长说的都是对的”,孩子永远都只有被动接受,从来不是主动需求,更无从谈认识孩子自我的需求。

事实上,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一直致力于实践“独立思考”,反而到了如此先进发达的现代,我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考试和分数如两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除了背书和写作业,让他们根本没有踹息的机会,更别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的特长。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一分为二看作者的教育理念——读《通往幸福的教育》后有感我先看这本书的“自序”。

作者在自序上按了个题目,这个题目有磁性:《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所以读得很认真。

其中,作者提纲挈领说到一个“如何向孩子讲死亡”的问题。

看到这个,我似乎眼球被灼了一下,不舒服了!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还是通往恐惧的教育?忍心跟孩子说这个吗?作者三川玲和白滔滔夫妇俩就这个话题写了《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的文章。

我怀着质疑,暂且放下读自序,立马翻阅了《教养的方式》篇章中的第五篇文章。

《通往幸福的教育》共有四个篇章:一是《教育的光芒》,二是《成长的思考》,三是《学习的秘密》,四是《教养的方式》。

谈这个话题,作者写了15页的书。

我细细地读了,边读边思考,始终觉得“不宜”!会问“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的孩子,太稚嫩了。

我想:我们不去对幼小的心灵触及这个残酷的事情,是一种爱!作者的孩子三岁大时,问过了这个问题。

作者说:“我不想回避,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的,爸爸妈妈也会死去,就先到天堂等着你。

而且,你一个人在地球上也不孤单,爸爸妈妈都会在上面看到你的呢。

”我认为,这样教育不妥!这是一个特大的教育误区!不管哪个孩子,大凡幼小的孩子,都会依恋父母。

孩子听了“爸爸妈妈会死”的话,想到自己也会死,伤感或是伤心一定会像影子一样跟随孩子多年的,直至成年或有一天知道了人生规律,更严重的,很有可能孩子还未成人到上面“找爸爸妈妈团聚去了”,而引发可怕的事情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可怕、残忍的恐惧教育!虽然,“每个人都会死去。

”这话像石头一样真,但我要问问作者,你们为什么要对成长中充满探知的孩子去布置这样一个场景——爸爸妈妈死去后,在天堂上,向地球看。

地球上只有小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

你们和幼小的孩子换位思考过吗?作为教育者,家长也是教育者,要设身处地去想。

这里,我也要告诉作者一件真实的事情:笔者的一个同事,曾对我说:“小时候,当我知道我的父母今后有一天要死掉的,我很难过。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

做内心强大的父母首先,我其实是个内心焦虑的妈妈。

目前焦虑主要来自于教育,周围很多同事家都有很优秀的孩子,学的东西也多种多样:绘画,舞蹈,书法,钢琴,小提琴,跆拳道,游泳,击剑,奥数,英语,编程等等等等。

平时朋友圈晒孩子的也很多,这些都是无形中的压力,也是没办法避免的。

因此虽然我的孩子才刚读幼儿园,我已经难免的焦虑了。

回顾孩子之前的成长过程,也有过多次焦虑的时刻。

当你把小朋友抱出去,遇到小区里的一些很有育儿经验的外婆奶奶以及二胎妈妈,她们会热情的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同时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对你指手画脚。

虽然很可能你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的,但难免还是会被他人影响。

之后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也充斥着比较。

从出生的体重,到慢慢的会坐,会爬,会走会跑会说话,甚至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婚姻。

这些基本贯穿了很多人的一生。

所以我认为焦虑的极大原因就在于比较,同时这也是内心不够强大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中国的父母大多都是非常无私的。

她们把孩子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而孩子的幸福更来源于父母内心的强大。

我的小孩从小在运动方面就不突出,别的小朋友已经会拍球的时候,我们连怎么把球扔远都不会。

当时难免会着急,觉得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但是能怎么办?小朋友就是不会,你心情不好板着脸小朋友也不高兴。

真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小事影响心情。

所以能怎么办,慢慢来呗。

后来小朋友再大一点就突然掌握这种技能了,回想以前的担心真是可笑。

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些基本技能类的东西,家长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每个孩子都会掌握,顺其自然就好。

身处网络时代,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

因为我们能接触到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周围的一部分了。

在网上你会发现太多优秀的娃:这个英语已经很溜了,这个数学能力突出,这个乐感好,这个字认识的多。

天哪!永远都有孩子比你们家孩子优秀,比的过来嘛。

所以我常常安慰自己,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也并不是多优秀,凭什么就对小朋友要求这么高呢。

当然,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也希望她有幸福的生活以及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也让她学英语,幸亏她自己也喜欢。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6)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暑假在家,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

作为一本教育类书籍,本书从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个主题,对当下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解答。

整本书的语言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趣味性和可读性比较强。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可能更能引起有孩子的家长的共鸣。

不过所幸,每个人都是从呱呱坠地的孩子成长而来,也必将经历为人父母的人生阶段,作为一个未婚女性,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首先,书中讲到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让我感触颇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从古至今,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因为我怀胎十月给了他生命,因为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因为我省吃俭用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所以我的孩子当然是我的。

但是,其实当你的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世的,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恶,有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只是你的孩子。

老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我妈平时也会在我和我妹耳边念叨:“现在我对你们这么好,等我老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对我也这么好。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种无私的爱与付出是出于作为父亲和母亲的本能而非长远的投资,而孩子的孝顺与反哺也是因为爱而非知恩图报的感激。

作为子女,我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

当父母的想法和子女的想法相冲突时,是独断专行要求子女无条件听从自己的,还是给出自己建议的同时尊重子女做的任何决定?父母终会渐渐衰老,无法庇护子女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也都必然会经历挫折,你可以成为孩子受伤时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人生道路的掌控者。

其次,关于家庭关系的看法。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未婚女性,但是我和我男朋友在家庭关系上想法一致,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给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但也给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无尽的启发。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边列提纲做标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还比较生疏的班主任工作。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自己努力成为了期待中的自己。

不论作为家长或者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

在学校,在班级里,我们首先要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建立孩子的自信。

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能够得到快乐,这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先从基本的日常常规做起。

现在的孩子,深受父母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较差,必要的规矩制定也是必须的。

而规矩的制定,大多数是针对少数行为的。

制定规矩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享有尊严,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孩子要获得自由,就要首先学会不侵犯别人的自由。

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实现所有人的自由。

我们说,规矩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最终是为教育的目标来服务的。

譬如,规定一日常规,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归纳习惯,规划时间的习惯。

通过规矩,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并形成习惯时,就没有必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去执行规矩了,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规矩制定的时候,也应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权,孩子越容易按照规则和要求行事,生活与学习也都能有序的进行,孩子也会更自信。

那么在规矩制定后,契约精神——说了话要算数更为重要,否则规矩也就变得无效了。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每位同学能够认真履行遵守;在学科教学中,关于作业我提倡学生独立完成、痕迹作业、难题标注、错题整理等。

良好的基础氛围形成了,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长短期目标也是必要的,这样会给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生活多一些期许与动力。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三川玲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公众号的创办人,她经常会给大家推荐不错的童书,自己也会撰写教育文章。

我还是比较欣赏她的教育理念的。

这次她跟老公出版了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书,我也买来读一读,。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写了中国家长的焦虑,写了到底什么是成功,以及家长如何破解教育困境和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这些问题也是我常常在思考的,我到底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的,真的只有学习好一个人才算成功吗?成功了才幸福吗?本部分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幸福最大的来源,不在于获得,而在于付出。

学习上为兴趣而付出,工作上为成就而付出,家庭中为责任而付出,社会上为文明而付出。

当一个人有能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付出的时候,就是他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也是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对于自然,维护而不掠夺;对于家人,关爱而不索取;对于事业,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对于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读到这里,我发现跟猫叔提到的极致利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践行利他,教育孩子践行利他,我们一起寻找幸福。

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出了家长的责任、家长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我身上都有,我也在不断的反思。

比如,第2节“世界上存在标准小孩吗”。

作者说的简直就是我,在我的心里就住了一个标准小孩:脾气温和、得体大方,懂事自律、体贴父母、从不闹脾气,聪颖灵气、不用苦学也能有好成绩,为人大方爱分享、又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进得了邻家小院、登得了剧院舞台,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等等。

曾经我也给孩子定了这么多的标准啊。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些标准就是不尊重孩子差异性独立性的开始,我应该放下心中对孩子的这些设定,接受她的个性,让她更加自信的成长。

第3节“你是在帮孩子还是在害孩子”里,提到了家长帮助过度的问题,我也有,其实就是家长过分强调结果,而且要求用最少的时间去取得结果造成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暑假,当我欣喜的拆开这本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女士和白滔滔先生的著作----《通往幸福的教育》,仔细阅读完后,有些感同深受,更是受益匪浅。

我恍悟:原来家庭教育必须拥有这样深远且不可缺少的洞见与视野。

自己的教育中缺乏去主动发现,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忽视了孩子自然的天性,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

《通往幸福的教育》全书分为四大章节:“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四大主题,发人深思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呈现了中国家长普遍最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在“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脱口秀中,白滔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

一次,一个对他有恩的伯爵请他去做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于情于理卢梭都是很难拒绝的。

然而,卢梭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拒绝这件事。

他说:对不起,对家庭教育来说,任何人都不能被替代,你再有钱,再有权势,你可以请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

但是,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也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你应该自己担起这个责任。

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

这也是三川玲、白滔滔两人做一系列教育实践的初心与目的。

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基因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家庭和孩子,因此,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让广大父母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起到实质作用。

世上的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花大钱和精力买学区房、托关系、上培训班等等。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

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让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终极就是让幸福伴随我们的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教育孩子这条路注定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肩负着使命,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今年暑假拜读了三川玲、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感触颇多。

1、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家人之间充斥着指责埋怨,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在与这些负能量的抗争中消耗殆尽,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探索和体验。

2、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平凡。

每个父母在心中都会有一个望子成龙的梦想,但是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平凡,如果人人都是天才,天才这个词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平常心看待,因为毕竟孩子没有要求我们成为非凡的父母,我们同样不能拿非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只要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父母无需过多干涉。

3、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积极践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传递给孩子怎样的信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反馈,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父母不仅在语言上鼓励孩子积极去体验探索,同时也对世界保持好奇,身体力行的去实践的时候,无需过多的话语,孩子自然就会对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

同样的,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本身的言行不一。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却不思进取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父母的语言在孩子的眼里又怎么会说服力呢?
我很赞同这样的一句话:你就是你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谁比你更适合教育好你的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的不多,我们需要承受来自周边亲朋好友的质疑与反对。

但和孩子的未来相比,孰轻孰重呢?毋庸置疑,为了孩子,我们一定会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8)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8)

幸福,在路上今年的暑期阅读的书籍一改往日的科研,变得十分贴近生活,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使人幸福,其中中国式教育的模式在此书中尽皆展示,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教育的痕迹。

作者在探讨教育问题时摆正了一个心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既然是想让孩子走的更远,自然是要穿适合的鞋才行,这样既不会磨破脚,更走的好。

但是中国教育这个“制鞋业”似乎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许多孩子仍旧穿着偏大或偏小的鞋子,每天在学校和补习班的路上磨着脚,唏嘘……那么,孩子的幸福在哪儿呢?在作者眼中更重视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思考成长的路上,作者以自己的抚养经历表明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中国父母口中的好孩子就是听话,可是听话过度就会变成顺从。

在习惯了听别人的意见后,自我的主见逐渐消退,于是出现了妈妈boy、妈妈girl,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焦虑、沮丧、懊恼、痛哭是标志,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培养对象,孩子还未出生九忙着制定未来计划,报名兴趣班,似乎把孩子未来的生活都钉死了,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或是有偏离,那么这个孩子就不幸的成了亲属朋友口中不好的孩子。

可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其实可以经历很多种生活。

小时候的标准问题:“你长大后要做什么人啊?”我小时候的回答有很多,甚至几天一变,不要说是无知者无畏,那是一种很单纯的向往罢了,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那又如何呢,当父母没有听到心目中的那个职业时,马上会说“这些没什么用,应该做……,因为工资多,被人羡慕……”在耳濡目染之下,我放弃了之前的小叛逆,成为了使他们觉得光荣的一名教师。

虽然我也喜欢当教师,但有多少人可以与我一样幸运呢?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交流,意识到你与他的不同,而孩子也会变的想要告诉你他的想法,或许将来这种家庭会议会成为最令人痴迷的事。

那么,我们又如何呢?从孩子成长到现在,你审视过自己的生活吗?口语诗人萨拉·凯伊提供了一个方法。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9)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9)

撩开面纱放低姿态做真实而又幸福的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暑假前发到一本书《通往幸福的教育》,开本不大,却很厚。

封面上赫然写着:“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

口气倒不小。

随便翻开几页,里面是一篇篇的小文章,小文章里面又串起一个个小故事,间或夹杂着作者的体会和感悟。

读起来毫不费力,与晦涩难懂的专业性教育书籍去比较,情感上亲近不少。

在趁暑假去武汉华中师大培训期间,在火车上,在培训间隙,认真地翻阅了这本书。

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益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联系到平常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动心,享受学科学习带来的挑战和兴奋感,这都需要教师真切关心、全心投入,而且要求学科技能丰富娴熟,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改进。

看了书中的观点,联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

以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课堂的效益最大化。

一、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提数学问题。

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某一领域的知识或一些专门的技巧,而提出一个问题,却往往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它属于更高的一个境界。

离开了问题本身,而大谈科学知识本身,从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导致某一学科重大进步乃至一门新兴学科的产生。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研究导致数学中新兴学科“图论”的诞生;地图填色中的“四色问题”推动了一批边缘学科的发展,并产生了“计算机证明”;由于天体力学计算的需要,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引起了数学上的一次革命。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问题的提出是何等的重要。

清华大学一位数学教授批评一些考入清华的学生:“你们除了做题,不知道还会做些什么。

”中国学生善于解问题,但不会提问题。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4)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4)

爱的关怀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回顾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都需要被爱。

当我们在迷惘徘徊时,领导的一句关心,让我的心一下子装的满满的,所有的疲倦和委屈似乎都一扫而光,工作充满了激情,开开心心地过着生活和工作的日子。

曾今的我在教育学生方面可能原则过满,柔性略缺,在我当局者迷的时候,感谢前辈的指点,就像是我的人生导师,面对新的学生,00后的新一代,我也许曾今太过自信与高傲,以为自己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事实证明我不改变,必将受挫。

在薛老师的帮助与指点下,我不再是学生面前保持距离的数学老师,而是和学生谈心,为学生考虑着想的大姐姐。

高三的寒假,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联系了一部分学生,清楚地记得崔晨昊同学因为我无意间的一次表扬,他在寒假里认真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四月份的选考成绩出来的那个周末我给他发去了祝福的消息,他感谢我之余,还明志说:“我一定会努力的”,7月10号高考录取那晚21:14他发来了消息“董老师,我浙江理工录取了”短短的一句话看得出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三迎头赶上,和我及其他关心他的老师们分享了他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这个朴实的孩子没有忘记在高中求学路上陪伴他的老师们。

开学初章文博老师班的学生现读大三陆陆续续的来看老师们,这也是章老师对学生“爱的教育”的传递,学生把这份爱“反哺”于老师,我们都感动着。

爱的力量是无限的,不管是学生孩子自己的孩子,在他们迷惘孤单的时候告诉他有人陪伴着他,他的努力是被认可的,这股力量支持着他们在孤独地求学路上勇敢地奋力向上。

同时,从自己的孩子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批评教育和“忠言逆耳”也是爱的表现。

我们看事情有时需要用眼睛,有时需要用心,在我这个年龄段,同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母爱也许是我和刚工作时最大的不同,面对我的学生我在内心中很快就原谅他们不经意间犯的错误,但是为了让他们有好的习惯又不得不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1.最近刚把《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2.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应试教育的思维让我们习惯了只能有一种标准答案,从而忽略了其他答案的存在。

由于长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们无法意识到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而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那么教育的目的逐渐清晰。

3.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个体角度而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人获得幸福,或者说让人能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然后去实现幸福。

4.你或许会说,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但我想反问,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传统教育让多少人真正实现了幸福?特别是把幸福的两个前提独立与自由纳入评判时。

这算不算是教育的失败?5.那为何教育会失败?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太过重视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与情感相关的生命教育。

6.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是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心灵心性精神的成人教育。

以致于在其离开家庭和学校之后的漫长人生旅程中,每当面对人生挑战与困境时,就会感到迷茫、失落、无助、彷徨…而那些不能领悟生命价值的人,也就不懂得自己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因此,或是沦为别人精神奴隶,按照别人的剧本生活;或是沉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被欲望裹挟而无法清醒。

7.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标准答案的思维让人丧失了创造幸福的能力。

8.然而,思维一旦固化,要想改变极其困难。

首先你得承认过去的错误,还得推翻过去错误的决定,承担推翻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后果与责任。

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精神本能的挑战,更是对既成事实的颠覆。

何其困难,可想而知。

这就像当年爱因斯坦不愿承认量子纠缠一样。

再聪明的头脑也有不认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普通人?9.师父说,凡事都要立足一生去思考,否则,现在的对或许就是将来的错。

后悔一生,追悔莫及。

10.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呢?或者说什么才是通往幸福的教育呢?我认为是把知识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看过本小书,书名忘了,只记得有间叫参差咖啡的咖啡馆,取名源于罗素说的,“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曾经有段时间很热爱有着大玻璃窗,舒适木桌,弥漫着焦香味的咖啡馆。

在那样的地方能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不可谓不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千人万答,无定论。

瞌睡有人送枕头的默契是幸福的一种,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罗曼蒂克是幸福的一种,求仁得仁,乃至舍生取义也是幸福的一种。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看到作者也援引了这一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幸福感就是每个人自我感觉良好”深以为然。

只是作者是从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孩子角度出发的,而我则想聊一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作为教育工作者,幸福感有吗?课堂上充满青春朝气的脸上闪烁着求知的双眼,或在道路中间遇见,微笑向你道声“老师好”,亦或当毕业的学生回到你的身边叽叽喳喳时,作为老师无疑是开心的。

但是这类快乐并不常伴左右。

相反,不幸福感倒时有发生。

比分数就是一种去差异的神奇评价手段。

理论上来说,学生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

而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去满足他。

满足感的来源并不应该以分分分来决定。

多一分则进步该喜,少一分则退步该忧?也有人将教师的幸福感归结于学生的进步,被热爱,家长的尊重与肯定等。

但这些其实属于被动幸福。

毕竟人很难掌控自身以外的情感。

打个比方,如果失去了太阳这个来源,月亮就会暗淡无光。

所以如果将自身感受押注在外界的反馈上,这种幸福感岌岌可危。

还有一部分人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归结于生存环境,像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等。

但是我们生活中本就不乏安贫乐道的“传教士”。

教育者的幸福感应当来源于自我和谐。

荣格的人格理论中认为自我和谐是预测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它是指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三者接近或一致。

我想这就可以理解为,自我感觉良好。

教师当对自己的专业从容自信,这无关乎本身性格,主要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充分享受教育的自由及其带来的快乐。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8)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8)

教育的幸福是什么?----------《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今年暑假,学校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本书,书名《通往幸福的教育》。

拿到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欣慰。

教育也能让人幸福!第二感觉是怀疑:教育也能让人幸福吗?我对自己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想法作了个分析,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之所以感到欣慰,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走向幸福(否则学生干嘛辛辛苦苦受教育?之所以感到怀疑,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很难让人产生幸福感。

幸福这个话题的确是太大了,也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了。

关于什么是幸福,有人有个这样的解析:即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终极目标都是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当然,幸福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国家的;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小幸福,也有大幸福:有瞬间的,也有持续性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得来容易,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想什么就有什么,事事顺心,幸福就在眼前。

有的千辛万苦,艰难生存,苦苦挣扎,距离幸福遥不可及。

但无论怎样,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都一直在进行着。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呢?在教育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育者,其承担者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时也包括政府的教育领导机构,还有家长。

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

当然,不同的主体对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里的第一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育中,教育者应该为受教育者服务,应该把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幸福追求的目标,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幸福。

什么是学生的幸福?所谓幸福感,是学生能够感到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即心理、认知、社交和身体功能的正常和持续性发展。

现实期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幸福感不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认知方面而引发的,即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过高,不仅增加其学业的负担,而且达不到其他人及自己的要求,导致对学习的厌烦、恐惧、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其在心理、社交及身体方面的快乐和满足。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9)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9)

读好人生三本书——从《通往幸福的教育》谈谈小学低年级段的家庭教育题外话:今年暑假阅读的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侧重的是家庭教育,作为二宝妈妈的我,对于家庭教育也颇有些体会。

所以,今天我想借此来谈一谈家庭教育,不知道会不会离题。

说到离题问题,职业病的我,突然就想到了去年浙江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是“人生的三本书”,分别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

这刚好和我平时对女儿的教育不谋而合。

那么我就以此为题,开始我的论述吧。

一、有字之书:阅读书写,受益一生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从我的经验来讲,高中语文成绩或者说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差,是跟小学的阅读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等到高中再阅读,真的来不及了,也没时间。

我经常跟学生说,你改病句,做阅读理解,写作文,其实关键是靠语感,其次才是答题方法和技巧。

如果从小阅读量小,语感差的,在高中阶段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是相当困难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中补课市场”上,鲜有补语文的,因为语文成绩到高中再来抓,太难了。

因此,从小我就非常注重给女儿讲绘本故事,看绘本故事,发展到后来,自制绘本,自己编故事,自己画故事。

绘本阅读,不仅是让孩子看,在小学低段,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一定要亲自读。

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学者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强调了读书给孩子听的重要性:“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

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

当父母或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的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到了一年级,孩子们在学习了拼音之后,“朗读者”的角色就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完成。

我觉得如果条件许可,家长尽量让孩子“朗读”,而非“默读”。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两种读法,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许是从小在朗读方面的有心培养吧,我一直自豪的是我女儿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谈吐表达思路也比同龄人突出一些,在上大班的时候,在没有刻意教她认字的情况下,她的认字量也达到了1000个左右,也许这就是从小绘本教育的成果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之路在何方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幸福的教育是什么?是学生考出好成绩为老师争光,是学生功成名就之后对老师的一份感激,还是老师桃李满天下之后的那份荣耀?《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讲述家庭教育的书籍也许给出了答案。

《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是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和白滔滔所著,全书分为“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部分,由宏观到微观,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所在,呈现了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 个问题答案精粹。

给走在通往幸福教育路上的我极大的启发。

启发一:幸福源于遵循“生命教育”的轨迹
在“教育的光芒”一章中,作者对自己毕业20年后的同学进行了比较,发现读了一流大学的同学,与读了一般大学,甚至不读大学的同学,幸福指数几乎没有差异。

说明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兑换成为一定的价值,获得幸福人生,若没有兑换成为一定价值,那么即使名校出生,也许也未必有幸福的人生。

这就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我们的教育必须让孩子明白他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他的存在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考试不及格、失恋、职场挫折,这些困难绝对不可能撼动他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对幸福人生的追求。

由此,我不禁有所感慨。

在十多年的从教生涯间,我又做了些什么呢?面对考试的压力,学生的内心也许是极度紧张,或是烦躁、
或是自卑的。

而我每次结束一次模拟考后,总是找成绩最差的十名学生进行批评,告诫他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遏制一切欲望,拥有一份做和尚尼姑的心方可。

于是他们的手机、课外书被我没收了,娱乐时间被限制了,每天还得向我进行思想汇报……如此种种,我觉得成绩总能大幅度提高吧,可事实是收效甚微。

而与此同时,我不禁想起上届高三一位名叫刘家辉的孩子,在语文一次次考差后,他主动来找我诉苦。

面对我欣赏的一位班干部,我自然不忍心指责,告诉他:“你绝对是个人才,考出好成绩是迟早的事,我不会责怪你的,也不会限制你的课余时间,你自己安排好了。

”结果,他真的在二模中考出了班级第五的名次。

这样的结果无疑说明,学生尤其是高年段的不能只靠约束,我们更应该遵循“生命教育”的轨迹,尊重他个人的生命价值,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发二:幸福源于崇尚“陪伴”的理念
在“成长的思考”一章中,作者主要阐述获得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健康的体魄、心理和人生观。

这三种素质中,最核心的还是“心理”素质这一块。

近年来,心理咨询师职业越来越热,无疑说明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多数人的心理已经承受不住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压力,成人尚且无法拥有健康的心理,更何况稚嫩的孩子们呢?
我周边有太多向我诉苦的父母。

他们怎么都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成绩不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明白从表象看,孩子成绩差是
性格不好,不爱学习,顽皮捣蛋,抑或喜欢冷战……实则是孩子们的心理出现了漏洞,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这些漏洞完全是父母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陪伴造成的,因此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一直也是崇尚“陪伴”的理念。

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我也是无比欣慰。

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有了新的感悟,作为高中老师,其实我们就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了。

他们每周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无形中就是他们的父母了。

对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而言,到了高中,他们学会了与人分享内心的快乐与忧伤,可是对于一些家庭教育失败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交际能力能力有限,必然找不到发泄情绪的途径,作为长辈的我们,如果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倾听他们、引导他们,那么悲剧可想而知。

印象中就有这么一位家庭教育失败的孩子。

那是我带的第一届高三学生的一位。

这孩子的父亲由于在孩子小的时候脑部受伤,因此性情大变,经常无缘无故打骂孩子,或是与孩子冷战,造成了孩子非常内敛又暴躁的性格。

他的母亲虽然很渴望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但是遭到了孩子强烈的反对。

原本我对这个孩子其实没有多大印象,只是觉得这孩子文静、成绩中等,也就没在意。

结果他却一鸣惊人,打破了另外孩子的脸,让那个孩子缝了十几针,还跑到我这里,说活不下去了,要跳楼。

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我无暇责备,只能非常真诚地告诉他:“有我在,别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会陪着你走过这个坎,只要你勇于承担责任,大家都会原谅你的。

”听完我的话,我很明显察觉到他的情绪稳定了很多,暴躁的言语也变得柔和起来,
像个孩子一样说:“老师,真的是这样吗?那我都听你的。

”之后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我始终陪着他,鼓励他。

他也非常配合,终于很快化解了这次矛盾。

之后,我也经常会有意去问他其他科目的题目,请他帮我解答。

渐渐地,他的性格开朗起来了,成绩也是有了明显地提高。

最终在下半学期的师徒结对中,还做了被打伤孩子的老师,着实让人欣慰。

由此,我不禁感叹,陪伴不仅仅存在家庭教育中,也当存在于教学中。

我也不禁惶恐,这么些年,由于时间有限,不知道有多少不犯事的孩子因为没有我的悉心陪伴,无论是心理还是成绩都没有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

启发三:幸福源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在“学习秘密”一章中,作者强调孩子也可以幸福地学习,那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关键是让孩子找到自己。

一言以蔽之,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

作者强调,很多家长特别怕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同,尤其是和那些所谓的优秀的孩子不同。

因此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是个标准的“好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特征,这是不可取的。

要知道,非要把孩子塑造成他本身不喜欢的那个模型,孩子自然不快乐,学什么都不会好。

因此只有遵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才能解决各个阶段的学习问题。

反观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我深有同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据了一大半的情况下,就更需要遵循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或是加强教学目的,或是培养与学生的情感,或是创设学习气氛,或是创建教学情境,或是运用电教设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例如在教授《鸿门宴》一课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读课文,翻译字词,理解文章大意,学生多数估计会被讲睡着了。

因此我也尝试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大家听说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吗?那么这个成语的原话是什么呢?又出自哪里呢?对,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

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以此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也是项羽和刘邦之间一次攸关宏图伟业以及性命的宴会,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被点燃,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迅速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兴致盎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效果倍增。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无疑不是认可了三川玲的观点,孩子只有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才能激发孩子的天赋与兴趣,才能从学习中找到幸福和快乐。

启发四:幸福源于回归生活化的“真教育”
在“教养方”一章中,作者指出:“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教育已经开始了。

而且,他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和生活的目的地是同一个,它的名字叫作幸福。

”对此,我非常赞同。

的确,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融于生活化的“真教育”。

陶行知先生也曾言:“生活即教育”。

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的语文,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找寻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陈情表》一课时,我们不仅让学生能看到李密的孝顺,有力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更应该将这种说理能力融于生活。

因此我尝试给学生出一个来自生活的难题,让学生想办法说服大家,并到讲台上演说。

如此,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无疑大大提高,对整篇文章的逻辑思维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了更好的说理能力。

由此看来,唯有将教育融入生活,使之成为生活化的教育,即“真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真实有效的理想效果。

学生也才能从收获中拥有真正的幸福感。

寻找教育幸福的路还有很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的生涯中,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幸福,把幸福带到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让他们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也努力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在这三尺讲台上耕耘每一天,反思每一天,成长每一天,必然能和孩子们一起幸福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