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图片

02
政治变革
洋务运动
总结词
清朝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而开展的改革运动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的改革运 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戊戌变法
总结词
清朝政府推行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
外交关系的变化
01 不平等外交
中国在近代史时期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导致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地位。
0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长期战败和割地赔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03 国际地位下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下降,成 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06
人物与事件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民族危机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 矛盾日益激化。
历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共计70年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 计30年。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政权。
科学技术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 国,包括但不限于铁路、电报、电话等,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 旗,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对中国传统文 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白话文运动
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取代 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大众化。

中国近代史课件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课件 第一章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 息9.8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 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 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 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 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皇宫
以及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等禁苑里的无 数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古籍遭到他们的肆 意劫掠。日本侵略军还从户部银库掠去 300万两库银。 ►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供认: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坏之损失及抢劫 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 数必极重大无疑。”
中 国
台 湾
朝 日本 鲜
大 陆 政 策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黄海海战
1894.9.17 1894.11.12
1894.9.15
1895.2 1894.7.25
2012-2-28
山西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李建英
2012-2-28
► 1858.6《中俄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 约》、 《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复习课件 ppt

中国近代史复习课件 ppt
中国近代史复习
-
1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
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 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列强的侵华罪行:1860年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危害:我国主权再次丧失,领土又被割占,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7
《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8
义和团运动
-
9
总结归纳:
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10
浴血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四次大会战
皖南事变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国民政府态度 中共态度
组织抗日联 军。停止内 九一八事件 战,一致对 外
组织正面 战场抗战
积极抗日
消极抗日, 调整方针, 积极反共 坚决抗日
夺取果实, 准备内战
抗战到底
-
33
思考: 概括说明中国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在结果和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不同之处,结合 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不同原因。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清朝战败,签《马关条约》
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
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 提高国际威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 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自信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
定基础。
清政府腐败无能,社会经济落 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国近代史总结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总结ppt课件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封建经济开始 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开始萌芽和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 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经历了计划经济 和改革开放两个重要阶段。

革命与改革运动
01
02
03
04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 试图推翻清朝统治,但最终失
败。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反对 西方列强侵略,引发了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 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倡导 科学、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
中国近代史总结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中国近代史概述 • 政治变革 • 经济社会发展 • 文化思潮与艺术 • 结论与启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 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转变,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助于深入了解中 国历史的演变过程,认识中国社会的 特点和规律,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提供 历史借鉴。
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现代教育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培养了大 量人才。
科技发展的突破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特别是在航天、高铁等 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文化事业的繁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文化事业逐渐繁荣,文化产业 快速发展。
05
文化思潮与艺术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公开课课件

中国近代史公开课课件

康有为
梁启超
二、戊戌变法
背 景 时 间 领导阶级 《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1898年6月—9月 资产阶级维新派
变法图强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

内 性 影 教

容 质 响 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戊戌变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 ( A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废除了科举制度 D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败因: 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帝国主义的干涉、反动势力的破坏
教训: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 共和国道路走不通。
1、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C 颁布了《临时约法》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A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 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 放”是指 ( C)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 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呈现出 怎样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由表及里。
⑴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学习 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学习 ⑶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 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 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学生出国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1. 经济繁荣的初期:民国初期,中国实现了经济 的快速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
详细描述
2. 经济衰落的后期:随着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加剧 ,中国的经济逐渐恶化,经济衰退、通货膨胀、 失业等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结构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 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
对未来的启示
01
珍惜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会,不断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
和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战争和冲突的威胁,积极维护世界
和平与稳定。
02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
对外开放。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的核
1. 封建社会结构的打破:民国时期, 中国开始打破封建社会结构,废除封 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实行平等原则。
详细描述
2. 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建立:随着西方 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开 始建立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 组织、教育、医疗等方面。
文化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旧文化交融, 各种思想流派和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历史分期
1840-1864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 结束。
1864-1895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到甲午中日战 争结束。
1895-1912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到辛亥革命爆 发。
历史意义
01
02
03
04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 意识的形成。
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和 变革。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四、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开始 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
通商口岸 和大城市出现。 2.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
《申报》等在中国出现。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通史专题]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二、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
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洋务运动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 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猜想
解题思路
答案 C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深化】 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 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 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 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 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 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 侵略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概论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概论PPT课件

答案是:
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
三 个 阶 段
大事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60年代-20世纪初) 大事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
(20世纪初-1919年)
大事记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签订《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Over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 国 近 代 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 到1919年五四运动)
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进入
关于旧民主主义时期:
一、 本时期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社会 ?
二、 本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三、 本时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
答案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无产阶级参与其中所以“五四 运动”成为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始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队伍壮大,共产主义 小组成立之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终于成立!
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 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由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 争的完全胜利!
主 要 事 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签订《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861年 1861年
1883年-1885年 1894年-1895年 19世纪末
1898年 1898年-1900年 1900年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05 甲午战争与民族 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背景及原因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积极侵略朝鲜并企图利用朝鲜为 跳板侵略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已先后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的战争,并侵占琉球 群岛。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偏袒,使得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屡屡 得手,更加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 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 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03 太平天国运动与 内外交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面临列强瓜分、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局面。
社会矛盾激化
清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矛 盾尖锐,民众反清情绪高 涨。
革命思想传播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积极宣 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运 动发展。
革命过程与结果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迅速占领武
汉三镇。
各地响应
战争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 舰队封锁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 定海,直逼天津。道光帝惊恐求 和,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 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北京等 地,火烧圆明园。最终签订《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
战争过程与结果
01
1894年7月25日,日本 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 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 争。

中国近代史-课件精编版

中国近代史-课件精编版

第一专题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 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 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力图使中国走上资 本主义的富强之路。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及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逐渐演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一)军事侵略
从1840年到 1919年的八十年 间,资本—帝国 主义对中国发动 的侵略战争大小 有一百余次。
资本—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 略可以分为哪 资本—帝国几主个方面 义对华军事侵 略主要有哪些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资产阶级
第一专题
买办资本 买办资产阶级 买办性、封建性
民族资本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性、软弱妥协性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列强操纵和控制中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成 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成为 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日益成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
知识逻辑结构
第一专题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中国进行了 怎样的侵略?
中华民族如何 抵御外国武装
入侵?
反侵略战争 失败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 怎样的社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一专题
鸦片战争
商品
鸦片
大炮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罂粟田中的中国人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 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26页。)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
八国联军炮火下的北京城 点击播放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1国公使商讨对中国的议和大纲
《辛丑条约》签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第一专题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寻找代理人
13
亿
中日甲午战争
(20000+3000+150)万银两 银
八国联军侵华
98000万银两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1842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专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辛丑条约》
西摩尔
向北京进发的八国联军
知识逻辑结构
第一专题
资本-帝国主义 对中国进行了 怎样的侵略?
中华民族如何 抵御外国武装
入侵?
反侵略战争 失败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 怎样的社会?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一专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概要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复习概要PPT课件

主要事件和问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3、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4、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5、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6、民族工业的短崭春天。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反张勋复辟
7、新文化运动。
七个历史阶段之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和国民革命运动
七个历史阶段之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1945年8月
阶段特征:
• 抗战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的全 民族抗战,既是重要阶段特征,也是胜利根本 保证。
• 两个战场同时存在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 之一
• 防御、相持、最后胜利,是中国抗战的基 本过程和发展趋势。
•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 场,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革命——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主革命—— 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条基本线索
一、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
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二、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
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三、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四、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史
七个历史阶段之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和
北洋军阀政府的前期统治 20世纪初——1919年
阶段特征: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深化。 2、中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是历史主流。 3、辛亥革命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 巨变。 4、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 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主要事件和问题

中国近代史概述 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概述 ppt课件

2020/12/12
14
从近代化的角度来划分
• (二)整体发展阶段(1 895--1927年)
• 1、经济领域(工业化)。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 展。一战期间,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出现短 暂的春天。
• 2.政治领域(民主化)。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4、1915年——1927年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 革命运动
• (1)政治: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 历史舞台;中共诞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
统一战线;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 治。
• (2)思想: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 主义。
• (3)外交: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3.思想领域(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向西方学习 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人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4.军事领域。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清末“新政” 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 5.文教领域。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科举。
• 6.整体发展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 化阶段。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
2020/12/12
10
以社会性质的变化来划分
• 5、1927年——1936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1)政治:中共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中国革命道
路;政治局面从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 • (2)军事:国民党对红军进行围剿;红军长征;
日本开始局部的侵华战争。 • (3)外交:国民政府对日妥协,不抵抗政策和攘
• 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 资本相结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地革命与反抗国民党总方针的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这是在革命遭受失败的关头,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主要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系统地批判并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成立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第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评价:“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在于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了他们的斗争勇气,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其缺点是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未注意防止“左”的错误。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凌晨,中共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

当天召开联席会议,推举出新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

起义部队以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为主力,联合工人赤卫团、市郊农民共3万余人,起义军占领了市内绝大多数地区,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回答了割据革命政权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紧密结合。

3、农村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从1928年开始,各根据地先后开展了土地革命。

井冈山根据地在1928年2月在宁冈大陇等地开始了分田。

5月,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土地革命斗争全面展开。

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包括四个问题:(1)关于没收土地的对象;(2)关于土地分配的原则;(3)关于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4)关于阶级路线1931年春,一条较为系统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在土地分配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土地分配后,即成为农民私有,可自由买卖。

三、苏维埃运动的严重挫折与新生1、“左”倾错误的发展及向根据地的扩散“左”倾错误的一个通病就是在中国革命形势、性质、道路、政策等基本问题上做了错误的判断。

中共中央曾出现三次“左”倾错误路线:(1)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2)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3)王明的“左”倾冒进主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瞿秋白主持召开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案》,“左”倾盲动主义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

其主要错误是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不承认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认为革命的任务是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坚持以城市为心,认为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的关键;命令少数党员和群众在上海、天津等城市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武装起义,使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

1928年4月基本结束。

同年6月党的六大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李立三(1899~1967)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

湖南醴陵人。

1928~1930年,他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担任中共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1930年6月至9月间主张在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下在各大城市举行总暴动,并把分散在农村的弱小红军集中起来,进攻大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中共武装被迫撤出长沙,进攻武汉的计划未实现。

以他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的“左”倾冒进主义特征:A、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B、在革命形势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C、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D、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三次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三,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四,党处在幼年时期,党内很多同志没有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左”倾路线向根据地的渗透由于共产国际要求60%以上的干部要去苏区加强领导,31年四中全会后,大批中央代表被派到中央苏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同时也将左倾路线带到根据地。

1933年临时中央进驻中央苏区,“左”倾错误的影响更为严重。

根据地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长征红军长征的原因:A、导火线: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失败B、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带来的经济压力C、长征的必然性遵义会议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换错误的领导者,挽救危机中的红军和革命事业,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导思想,决定由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张闻天以党内二号人物的身份当选总书记,毛泽东进入了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确定了新的领导,挽救了危难中的中共党中央。

长征历史意义:⒈长征是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关键。

结束了王明教条主义在政治、军事、组织上的统治,为从思想上清除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奠定了基础。

⒉在斯大林时代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推举自己的领袖和领袖集团,标志着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⒊丰富了中共统一战线理论。

⒋铸造了活泼丰富的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⒌长征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增强了中共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和影响。

⒍红军长征的影响已经跨越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1、第三党第三党的政治纲领是《我们的主张》,其主义政治主张是:建立“以工农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对外政策为废除不平等条约,同各弱小民族结成反帝国主义的联盟,经济政策为消除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建设国家资本主义;土地政策上则主张土地国有,而用耕者有其田为过渡办法。

主张由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来领导平民革命来过渡到社会义,坚持“平民政权”。

邓演达(1895—1931) 字择生,广东惠阳人2、人权派人权派主张:首先,鼓吹人权至上,人权先于国家、法律而存在,国家法律都必须为保障人权服务。

其次,反对党治、人治、个人独裁,主张宪治、法治,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再次,国家权威有限论。

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中共领导的革命。

胡适罗隆基3、乡村建设派乡村建设派存在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后期,主张农村社会改良。

所谓乡村建设,包括乡村政治(县政、村政、自治、自卫)建设,经济(合作社、农业改良)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建设,以及把三者联结成一体的社会组织建设。

主张“乡村建设理论”并从事“乡村建设实验”者,被称为乡村建设派。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黄炎培、江恒源:中华职业教育社高阳: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陶行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章元善:华洋义赈会;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

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

这一教育主张和他们所实施的工作包括:以文艺教育救“愚”。

以生计教育治“贫”。

以卫生教育救“弱”。

以公民教育救“私”。

4、中国托派中国托派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接受共产国际提议实行国共合作而造成的。

他们把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说成是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封建势力已是“残余之残余”,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过去,共产党现时唯一可以做的是搞国民会议运动,必须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方可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因此否认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实际是取消革命。

5、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1932年12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宋庆龄任主席,蔡元培任副主席,杨杏拂为总干事,上海分会鲁迅、沈均儒等人为执委,北平分会胡适、许德珩等人为执委,会员多为知识界著名人士。

同盟的宗旨是,争取释放国内政治犯,反对到处盛行的监禁、酷刑和处决的制度,争取公民出版、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同盟成立后,积极营救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的包括共产党员的各种爱国政治犯,如廖承志、陈赓、陈独秀、丁玲、许德珩、牛兰夫妇等.第三种政治势力的主要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启迪民智政治改良运动社会改造武装反蒋事变发动抗日义举、襄助爱国救亡活动第四节日本入侵与三十年代的局部抗战入侵东北及向关内扩张(1)东北沦陷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制造舆论、换防换人、制造事端九²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一段路轨。

却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守备部队。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

并于19日晨完全占领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江桥抗战1931年4月11日-19日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兼军事指挥马占山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其奋起抵抗的精神,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

(2)“一²二八”事变日本发动“一²二八”事变的动机:第一,日本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致使其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第二,为了顺利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在上海发动事变可以分散各国注意力,同时也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使其无暇顾及东北。

前奏:五僧人(和尚)事件1932年1月28日,日本对上海闸北的中国驻军发起猛烈进攻。

“一²二八”事变就此爆发。

战争爆发后由于南京政府不愿扩大事态,再加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淞沪抗战以失败而告终。

1932年5月5日,《中日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签署。

中国丢失了在上海及周围地区的驻兵权,并向日本赔偿“损失”。

(3)热河失守与长城抗战1933年元旦,日军向山海关发起进攻,三天后,山海关失陷。

1933年2月,日军紧接着向热河推进。

中国军队虽然进行了抵抗,但仅十多日,热河就沦入敌手。

1933年3月,日军开始进犯长城沿线军事重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