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专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讲义:第七章 《论语》选读:解读经典,评析内涵(含解析).doc
《浙江专版》高考语文 第7章《论语》阅读与评析总复习 新人教版
《浙江专版》高考语文第7章《论语》阅读与评析总复习新人教版1.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12·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克己复礼》)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1)孔子在文中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2)文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克己复礼3. 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子夏问孝。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讲义第七章 《论语》选读解读经典,评析内涵(含解析)
学案23分析解答《论语》选读题学案略语经过连续几年的命题,浙江卷对文化经典《论语》的考查趋于稳定,即以领悟思想内涵为核心,要求首先能理解概括出所给语段的思想内涵,然后能就这一思想内涵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以达到批判继承或传承文化经典的目的。
二轮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研读《论语》教材,力求准确透彻地掌握孔子十大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题型训练,重点训练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指出儒家“中庸之道”的两个特征。
答:(2)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
请根据“中庸之道”的思想,分析这一立场。
答:答案(1)以礼为用,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主权属我”是正视历史,坚持原则,而“共同开发”则能够照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这个立场的背后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果做到了各方都能接受,就可保持“和平”,达到“和谐”。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②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③所谓“诤友”,就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百度百科)(1)材料①②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交友原则。
(2)材料②对朋友“不可则止”的态度与材料③中“诤友”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答案(1)中庸(适度)(2)不矛盾。
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作为朋友的道义责任,义不容辞,这与“诤友”的标准相符合;如果规劝朋友而不听,也只能适可而止,这是对别人独立人格的尊重。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高考语文第一部分 第7章《论语》经典阅读题 《论语》经典阅读题.docx
题点训练分析解答《论语》选读题[复习方略]浙江卷《论语》阅读题侧重于对孔子思想观点、内涵的考查。
二轮复习要依然围绕这个中心,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论语》复习,熟练掌握孔子的十大思想内涵;二是对孔子思想学说及其为人要有自己的认识,并且能充分、有条理地阐发自己的观点;三是多训练和积累题目,做到题与《论语》的篇目相对应,重点训练自己的分析、评价能力。
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②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③所谓“诤友”,就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百度百科)(1)材料①②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交友原则。
(2)材料②对朋友“不可则止”的态度与材料③中“诤友”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庸(适度)(2)不矛盾。
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作为朋友的道义责任,义不容辞,这与“诤友”的标准相符合;如果规劝朋友而不听,也只能适可而止,这是对别人独立人格的尊重。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②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吕氏春秋》)(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吕不韦的生命意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生命意识进行简要评析。
【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七 《论语》选读
返回目录
考情纵览
从上面的表格分析来看,五年来,浙江高考语文试卷 对《论语》的考查,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填空题比 较少,只有2011年和2013年出现了两次。除2010年是1道 题之外,其他年份都是2道题。分值从2009—2010年每年 都是4分,从2011—2013年每年都是5分。考查的目标涉及 识记、理解、概括分析、赏析、评价这五个方面。其中概 括分析和评价是考查的主流。
返回目录
专题七 《论语》选读
答 题 指 津
一、同质迁移 [2010· 浙江卷]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 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 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专题七 《论语》选读
真 题 体 验
[答案](1)答题要点: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 不必回避错误。 (2)答题要点: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 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 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返回目录
专题七 《论语》选读
真 题 体 验
1.[2013·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5 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 皆所谓不耻□□□□者。 (宋·真德秀 《西山读书记》 )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 分) □□ □□□□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 分)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2)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 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 , 并加以评析。 (3 分)
A组 2013 年高考模拟题选粹
1.( 浙江温州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题目。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 而由人乎哉 ?”
子曰 : “礼云礼云 , 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 , 钟鼓云乎哉 ?”
子曰 : “人而不仁 , 如礼何 ?人而不仁 , 如乐何 ?”
(1) 孔子为什么认为季氏用八佾舞是件不能容忍的事
?
(2) 以上章句中孔子强调了“礼”“乐”“仁”三者的关系 关系。
(1) 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
?
(2) 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 , 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2.( 湖州高三二模检测 ) 阅读下面文字 , 完成第 (1)~(2) 题。 ①曾子曰 : “君子以文会友 , 以友辅仁。” ( 《论语·颜渊》 ) ②子曰 :“ 君子不重则不威 ; 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 过则勿惮改。 ”(《 论语·学
孔子曰 : “以吾从大夫之后 , 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 ” 之三子告 , 不可。孔子曰 : “以吾从大夫之后 , 不敢不告也。” ( 《论语·宪问》 ) 子曰 : “不在其位 , 不谋其政。” 曾子曰 : “君子思不出其位。” ( 《论语·宪问》 )
(1)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 , 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同点。
人, 乐取于人以为善。”
( 《孟子·公孙丑上》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七章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限时《论语》选读小练16
限时综合小练16语言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论语》选读(用时:45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竹篾.(miè)墙垣.(huán)操胜券.(quàn)秣.马厉兵(mò)B.玷.污(diàn) 悭.吝(qiān) 炸.酱面(zhá)胯.下之辱(kuà)C.倏.忽(shū) 瘦削.(xiāo) 舶.来品(bó)跻.峰造极(jī)D.巨擘.(bò) 勒.索(lè) 嗟.来食(jiē)忍俊不禁.(jìn)答案 B解析A项“垣”读yuán。
C项“削”读xuē。
D项“禁”读jī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福州“国五条”细则虽未直接提及差额个税,但在细则落地首日,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仍暴棚。
不少市民直言,对20%差额个税的征收仍心存忧虑。
B.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雾霾天气,涵概范围之广、污染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多年罕见。
如何冲出十面“霾”伏,成了这段时间各方热议的焦点。
C.游泳奥运冠军孙杨被浙江省体育学院正式处罚,通报批评,扣发一个月训练津帖,暂停一切社会商业活动,包括个人代言。
D.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这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答案 D解析A项暴棚—爆棚。
B项涵概—涵盖。
C项津帖—津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共有9个,总时长两个多小时,其中郭德纲的加盟可以..堪称最大的亮点,“开心麻花”今年备战春晚的两个作品都顺利入选。
B.被公众称之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新规定也正式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更好地呵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C.执行法官经常要直面情绪激动的被执行人,有时对方甚至会恶语相向,这都考验着执行法官的工作智慧。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二轮·语文
参考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以仁为自己的责 任,不也是重大的责任吗?以生命的结束作为责任的结束,实现 仁的道路不也是漫长而遥远的吗?” 子路有一次向孔夫子求教说:“君子也有忧愁烦闷的时 候吗?”夫子回答道:“没有。君子修身养性,他在未证圣贤教 诲的时候(求学的过程中),便专志于求道,时常会有悟处,乐 在这其中的意境;而当亲身体证到圣贤教诲之后,又乐于所得 到的道德学问,并能在生活中善巧地运用,随意自在。因此,他 有终身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却不 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一直担忧得不到;得到了之后,又唯 恐失去,提心吊胆。(对于一切总是患得患失,)因此一生都生 活在担忧恐惧之中,没有一天的自在快乐。”
解析:首先要结合材料谈谈什么是“君子无忧”,再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为什 么君子应该无忧。材料指出君子之修行未得时,乐其意;得之,乐其治,整个过 程君子始终“乐”,可见无忧。再结合第一则材料,作为一个君子有抱负、有 理想,不是无忧而是“以仁为己任”,可见“无忧”的含义深刻。 答案:①孔子认为,君子要修养德行,在修行的过程中因矢志不移而获得快乐; 德行修成后,在生活中践行德行获得快乐。终身修行则快乐相伴。②一个读 书人、一个君子,要抱负远大,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心怀理想,矢志不移。③ 君子不是无忧,而是“以仁为己任”,为天下而忧,敢于担当,而不是为自己忧。 ④ “君子无忧”是一种坦荡情怀,是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对我们 今天坚守学业、事业、家业、道业都有积极劝诫意义。
二轮·语文
专题八
《论语(选读)》的理解和 评价
二轮·语文
课前小练 难点突破 对点精练
二轮·语文
课前小练
语文二轮题点训练学案第7章《论语》选读练2
特色训练二限时规范训练[目标解说]考场上做《论语》选读两小题用时宜在10分钟左右。
在平时的训练中,由于没有时间的限制,解题思路、答案的表述往往流于应付,缺乏规范,出现不少小的失误。
在强化考点训练一段时间后,进行限时规范训练很有必要。
限时规范训练能创设考试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增强学生审题答题的注意强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迅速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2)题。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根据前两则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严己宽人,②与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
(2)不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并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
孔子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这些观点与有进取心并不矛盾。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高考语文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第7章 训练11 《论语》选读.docx
训练11《论语》选读[温馨寄语]做《论语》经典阅读题,首先要读懂所给材料。
因为“材料”是文言文,且言简意赅,含蓄蕴藉,故要反复读,细思量,会抓“材料”中能体现其思想的关键词。
试题有二,前一题多是概括,答案要精练,切中要害;后一题是分析评价题,难度较大,要充分结合材料,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礼记·曲礼上》)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③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④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明·张璁《正典礼第一》)(1)请用《〈论语〉选读》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标题概括①②两则材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克己复礼。
(2)①礼不只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要求有一颗仁爱的心,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②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
③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②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礼记·中庸》)(1)从第二则材料中可以看出,“道”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第1部分 第7章 题点训练1 准确分析解答《论语》选读题
第七章《论语》选读题点训练一准确分析解答《论语》选读题[目标解说]《论语》属于古代经典作品。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关键是读懂文意,正确理解选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审题技法及答题技巧,然后在强化训练中不断纠正做题中出现的失误,熟练掌握运用正确的解题答题技法,力求答案更加完美,获得高分。
真题回做(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
(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答案颜子恶衣恶食解析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
平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
孔子的观点体现在“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两句话中,谈论的是在“富”与“贫”时应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错题回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4.3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0)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8.13)(1)《论语》14.39章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其不可而为之。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 高三总复习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能力训练: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高三总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B)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第1~2题。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论和与同》) 注①献:进言指出。
②干:违背。
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和晏婴的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浙江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七精准训练十九《论语》文化经典
专题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十九《论语》文化经典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论语•雍也》)(2)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3)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1 •根据材料(1),颜回的为人可用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
答案安贫乐道2 •“仁者”为什么“不忧”?综合三则材料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者追求的是道义和真理,其中有无尽的快乐,因而拥有安定、和乐的心境;不会像众人那样受到外物的牵累,为细琐小事而烦恼忧愁。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3)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3.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
在所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 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 、 ________ 。
(用原文回答)答案退兼人(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 •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思想的体会。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课件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
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理解经 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中 指定的10课必学内容
• 解题技巧:理解题意,规范答题。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第六课君子之风
• 君子必须具备哪些道德素养?儒家是怎么 看待“义”和“利”的?
• 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 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
• 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 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第八课 周而不比
• 儒家的交友观是怎样的? • 选择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正直和诚信,与人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 问题二:丈人对孔子持什么态度? • 可能答案: • 1.认为孔子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不配做
夫子; • 2.认为孔子过于看重当官,为国出力; • 3.与其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如明哲保身。 • 出现问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 参考答案:对孔子等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 列国表示不满和讽刺。
为善,好恶分明,实事求是,诚实交往, 适中交往(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 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探究题解题指导
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
•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 • 有教无类,品行第一,公平公正,因材施教,重
视个性,启发诱导,触类旁通,教学相长,重视 身教,述而不作。(学思并重、学行并重)
浙江高考语文论语考前讲义
《〈论语〉选读》时代背景:1、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序的时代,是一个百姓承受苦难的时代,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
2、孔子是阶级社会的一员,他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于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他的“爱”是一种有着等级差别的爱。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
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默写背诵】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相关练习】《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概述】在这章阐释了克己复礼的思想,同时表明了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等。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孝悌与仁的关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
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背诵默写】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3分析解答《论语》选读题学案略语经过连续几年的命题,浙江卷对文化经典《论语》的考查趋于稳定,即以领悟思想内涵为核心,要求首先能理解概括出所给语段的思想内涵,然后能就这一思想内涵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以达到批判继承或传承文化经典的目的。
二轮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研读《论语》教材,力求准确透彻地掌握孔子十大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题型训练,重点训练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指出儒家“中庸之道”的两个特征。
答:(2)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
请根据“中庸之道”的思想,分析这一立场。
答:答案(1)以礼为用,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主权属我”是正视历史,坚持原则,而“共同开发”则能够照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这个立场的背后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果做到了各方都能接受,就可保持“和平”,达到“和谐”。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②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③所谓“诤友”,就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百度百科)(1)材料①②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交友原则。
(2)材料②对朋友“不可则止”的态度与材料③中“诤友”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答案(1)中庸(适度)(2)不矛盾。
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作为朋友的道义责任,义不容辞,这与“诤友”的标准相符合;如果规劝朋友而不听,也只能适可而止,这是对别人独立人格的尊重。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②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吕氏春秋》)(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分别概括孔子和吕不韦的生命意识。
答:(2)对这两种生命意识进行简要评析。
答:答案(1)孔子:仁重于生,杀身成仁。
吕不韦:生命至上,珍惜生命。
(2)在孔子看来,追求“仁”“道”等远远重于珍惜生命,宁“求仁”不求生,为理想而不惜牺牲人的生命,虽有悲壮、豪迈之气,但多少有些沉重。
而吕不韦则认为人的生命最为珍贵,无与伦比,生命无法重复,即使贵为天子、富甲天下也不能跟生命媲美,所以应当看重和珍惜生命。
这种生命意识更接近现代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3分)问题反思1.《论语》所体现出来的孔子思想有哪几大方面?其各自主要内涵是什么?答:2.《论语》阅读题主要有哪些?最难做的题型是哪种?应如何掌握它呢?答: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题目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4题]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解读现场满分答案参考答案施行“彻”制,减轻赋税。
(大意对即可)2.题目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3分)[原题见“自我诊断”第4题]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解读现场满分答案参考答案体现了儒家的富民(民本)思想。
减轻赋税,让百姓增加收入,解决民困问题,缓和百姓与国君的矛盾,从而有利于国家稳定。
这与孔子一贯提倡的薄赋敛、轻徭役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对后世也有借鉴意义。
(概括1分,分析2分)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一、深入研读教材,参透孔子十大思想内涵做《论语》经典阅读,根在教材。
有关《论语》内容共十章,每章都有一个思想主题,必须把这十个思想主题所在的经典语段熟读成诵,把十大思想的内涵参透。
这是答题的前提,也是考试目的所在。
孔子十大思想内涵阐释:1.为政以德以“为政以德”为主题,倡导尚德精神,崇尚有德的思想、风俗、制度,追求道德文明。
具体理念:为政以德,德教为本,德刑相辅,重德轻刑,富而后教,节用爱民,反对攻伐,反对厚敛,正己以正天下等治国的德治理念。
2.克己复礼以“重礼”为主题,论述“礼”的内涵,把“礼”作为外在社会的政治体制,人的行为的基本底线和标志,规范、管辖人的行为。
具体理念:克己复礼,天下有制,天下有道,天下有序,名正言顺,孝悌为本,礼乐于仁等礼制理念。
3.“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以“卫道”“承当”精神为主题,设计了一种以坚定的原则性为核心的政治品格,表现为对自己的德行能力以及政治使命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乎仁道(真理)的,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后人沿着他的足迹前进的有为精神。
具体理念:在其位谋其政(不敢不告也),我尽我义,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有为理念。
4.仁者爱人以“仁者爱人”为主题,塑造了仁者的风范,表现为自然流露的仁爱之心,真诚体现的社会良心和天地正气,追求生命本质和意义的完美实现、伟大人格的形成。
具体理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为修身要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人要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体贴之心、敬重之心、爱物之心,以天下为重,义之所在是大信,大信必守、小信可以变通等仁爱理念。
5.君子之风以“君子之风”为主题,建立了重义尚德、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具体理念:信以成之,杀身成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为仁理念。
6.周而不比以“周而不比”为主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的交往原则。
具体理念: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听其言而观其行,择益舍损,厚责己,薄责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善交敬人,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交往理念。
7.诲人不倦以“诲人不倦”为主题,创立了中国式的而又有世界性的教育核心理念。
具体理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乐道好礼等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
8.师者风范以“师者风范”为主题,树立了君子的人格典范。
具体理念:进亦忧退亦忧,做人要有个性而又含蓄,要勇而有谋,要循循善诱、刚正弘毅,要有恻隐之心、怜悯之情,要有包容之心,不装腔作势,不作全盘肯定,不作全盘否定等为人理念。
9.礼乐治国以“礼乐治国”为主题,制定了治国的四个境界。
四个境界:初级境界,以力治国,定国安民,追求和平;中级境界,以智治国,足国富民,追求富裕;高级境界,以礼治国,礼国教民,追求文明;特级境界,以乐治国,和国乐民,追求大同。
和平需“力”,富裕需“智”,文明需“礼”,和谐需“乐”。
四个发展等级,层层递进。
10.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礼之用,和为贵。
(善恶分明) 具体理念:中庸为德,过犹不及,中道行事、不走极端,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善者好之、恶者恶之等文化哲学理念。
二、掌握答题规范1.读懂所给语段,拎出核心词语。
文化经典语言凝练而含意深远,思辨性强而故事性弱,理解分析很多考生觉得深奥晦涩而茫然。
其实,只要读懂所给语段,就感觉不难。
(1)粗译所给语段,尽量读懂其“字面意”。
积极调动以往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而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
语段后如有注释,一定要借助它们来读文意。
(2)拎出体现思想的核心词语。
读的是语意,抓的是思想。
几乎任何语段,都有能体现其思想的核心词语(如“义”“孝”“德”“信”等),阅读时把这些词语拎出来,就能“纲举目张”。
有的核心词语题干已给出,如“请简要概括孔子对‘自省’的看法”。
题干中的“自省”就是语段中的核心词,以“自省”为中心去读语段,就容易多了。
2.强化概括和评析能力尤其是评价能力。
浙江卷《论语》阅读共由两小题组成。
第一道题侧重考查对所给语段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题型有填空和简答两种,无论哪种题型,都要求答案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第二道题侧重考查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的评析能力,这也是令考生颇感头痛的一道题。
对此,可注意以下几点:(1)精思细想,深入挖掘。
所给语段大都是字约意丰,言简意赅,为此要深入文意内部,细致地思考、挖掘思想的要点及表达的层次。
(2)评析评析,有评有析,评析结合。
评,就是要发表自己对语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看法,或赞成,或肯定,或作辩证评价。
析,就是要结合所给语段的词语、句子,说明观点的由来、根据,必要时也可联系现实,沟通古今,挖掘出其对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指导、借鉴意义。
答题时要评析结合,不可光评不析,或者光析不评。
(3)评析结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进行。
先亮明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语段阐述自己的理由,后指出观点的价值、意义或作用,尤其指出语段所体现出的思想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价值。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②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家语·在厄》)(1)结合语言环境,解释成语“死而后已”。
答:(2)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无忧”。
结合上面两则语录,谈谈你对“君子无忧”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答案(1)死而后已:到死后才停息,形容为完成任重道远的实践“仁”、传播“仁”这个任务而尽献一切力量。
(2)①孔子认为,君子要修养德行,在修行的过程中因矢志不移而获得快乐;德行修成后,在生活中践行德行获得快乐。
终身修行则快乐相伴。
②一个读书人,一个君子,要抱负远大,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心怀理想,矢志不移。
③君子不是无忧,而是“仁以为己任”,为天下而忧,敢于担当,而不是为自己忧。
④“君子无忧”是一种坦荡情怀,是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
对我们今天坚守学业、事业、家业、道业都有积极劝诫意义。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