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原创性培养
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关 键 词 :环 境 艺术设 计教 育
发展 现状
中国传 统文化
发展 探 讨
我 国环 境艺 术设 计教 育 的发展 现状 践层 面上将之系统化、具体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显然是更有利于 环 境 艺术 设 计作 为一 个多 领 域 交叉 的艺术 学科 ,融 合 了城 市 该 民族 整体 文 化素 质 的进 步 和传 统 文化 的 发扬 光 大 的 。环 境艺 术 规划 设 计 、建 筑设 计 、园林 设计 、景 观艺 术 和室 内设 计 等 多方 面 教 育是 一个 庞 大体 系 ,笔 者 就专 业 人才 培 养 的定 位 、课 程 设 置 、 的 内 容 ,设 计 的对 象 遍及 自然生 态 环 境与 人文 社 会 环境 的各 个 领 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具体方面进行初步 的探讨。 域 ,是 以艺 术手 法 对 人类 生 存环 境 进行 整 合性 设计 的创 造 活动 。 1 专业人 才培 养的 定位 、 该学 科 的 综 合性 和 整 体性 ,使 其 在 表达 时 代 审美追 求 和人 们 生 活 改变 以往 只注重专业技能 ,轻视文化素质的片面教育倾 向。 观念 方 面 具 有代 表 性 。随 着 环境 艺 术 重要 性 的 日 凸现 ,环境 艺 在培养 目标上应该定位为 “ 益 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 、高素质” 术设 计 教 育 应该 怎样 发展 才 能培 养 出迎 合 时代 潮 流 的人才 ,这 已 的复 合 型应 用研 究 型 人才 在 生 源接 收 上 应该 逐年 提 高 本专 业 考 成 为 每个 从教 者 面临 的新课 题 。 生 的高考 入 学文 化课 分 数 ,从 而促 使 学 生 在九 年义 务 教 育 阶段 打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中,各国相互交流 、相互吸取 、相互 好基本功 ,练就较为扎实的基础素质 。在强调传统文化教育 的基 竞 争 ,越来 越多 的国 家在 关 注他 国成 功 经 验 的 同时 ,也 注意 到对 础之 上再 着 力加 强 学生 的 专业 设计 能力 。 对专 业人 才 的 培养 重 点 自身 的历史传统和经济 、政治 、文化背景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 除 了在专 业技 能方 面 的掌握 外 ,还应 对人 才的综 合 素 质 培养 方 面 注重保持本 国教育的民族特色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同时这种 重视起来 ,特别是对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 ,使所培养 举 措 对 2 世纪 的 文 明具 有 十分 深 远 的意 义 。历 史证 明 ,一 个 国家 的人 才 不 但 具 备 工 作 技 能 ,还 应 具 备 丰富 的人 文 知 识 。 只 有 这 l 的教育 ,若 能立足并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该国传统文化 样 ,才 能在 实 际的设 计 过程 中不仅 仅 从科 学 、技 术 的角度 出发 , 精华必将代代相传,社会就统一和进步 ,社会的发展的进程必会 而且 能从 人 自身 存在 的价值 出发 ,真 正实 现 “ 以人 为 本 ” 的设 计 顺利 。反之 ,不提倡或不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目前 出现在 信念 。 我 们 面 前 的事 实 令人 担 忧 。许 多 高校 的环 境 艺 术设 计 的培 养 目标 2 课 程 设 置 、 没 有 立 足 于 民族 特色 ,课 程 设 置 也缺 乏对 弘扬 民族 文 化 内容课 程 调 整课程 结构 :现有 的环 境艺术 设计 教 育课程 结 构大 体 的开 设 ,在 教 学 过程 中 ,强 调 一般 性 的空 间造 型和 功 能至 上 的原 上是 以 《 结构素描 》、 《 色彩基础 》、 《 平面构成 》、 《 色彩 则 去 进行 教 学 指 导 ,学生 的作业 设 计 倾 向多是 前 卫 化 、时 尚化 、 构成 》、 《 立体构成 》等为公共基础课 ;以 《 环境艺术设计 原 国际化等,忽视了传统文化艺术在空间中的作用 。这样一来,学 理 》、 《 专业制图》、 《 透视学》、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 效 生的创作思维容易淡化民族文化与民族审美评判的标准,最终创 果图表现技法 》、 《 室内陈设 》等为专业基础课 ;以 《 居室空间 作 的 作 品只 能 漂 浮在 现代 感 、信 息 感 、商 业感 的表层 上 ,缺乏 中 设计 》、 《 公共空间设计 》、 《 景观设计 》等为专业课 。从这些 国 的文 化 韵 味 和 民族 根基 。长期 下 去 我们 将丧 失 自己 的评 价的标 课程设置方面突显出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人文课程 的比例过小 准 ,丧失 了民族 审美情趣 ,丧失 自己的基本立场。基本立场一旦 等 问题 。所 以 ,应 加 强学 生 的人 文 素 养教 育 。全 面 提升 环 境 艺术 丧 失我 们 在 环境 艺 术 设计 教 学就 基 本失 去 了 自己的特 色 ,同时 也 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修养 ,使其能设计 出具有 民族 内涵的作品。 会导 致 环 境 艺术 设计 原创 性 的严 重 匮 乏 ,从而 在 一定 程度 上 影 响 具体 做法 可 以在 这 些 核心课 程 之 外 ,再 开 设环 境 与健 康 、民 间美 其健康和谐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 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一定要 术鉴赏、传统装饰、篆刻与鉴赏、书法 、人文素养等拓展课程 , 植 根 于 民族 传统 文 化 精华 的 基础 上 ,要 对 学生 进 行 民族传 统 文化 只有 这样 ,才 能培 养 出高 素质 的复 合 型人 才 ,应对 当前 形 势下 对 教育 ,增 强他 们爱 祖 国 、爱 民族 的情 感 和理念 。 设 计 人才 越 来越 高 的要 求 。 同时 ,要 充分 重视 和关 注 中国 传统 文 化 、古典 文 学艺 术在 环 境 艺术 设 计教 学 中 的地 位和 作 用 ,打破 以 二 、我 国环境 艺 术设计 教 育的发 展探 讨 往 “ 重技 轻 道 ” 、 “ 技 能训 练 ,轻 知识 理 论 ” 、 “ 重 重专 业 ,轻 当 前 我 们 的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如 何 才 能 充 分 发 展 本 民族 的 文化”的现象。可以在教学 内容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 特 色 以及相 应 的地方 特 色 呢 ?笔 者认 为 当 务之 急应 该 是从 教 育理 古 典 文 学 艺 术 经 典 作 品 赏 析 等 内容 ,通 过 相 互 之 间 的 比 对 、浸 念 上 入 手 ,更 加 注重 人 文教 育 ,充分 继 承 和发扬 我 们本 民族 的优 染、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此外 ,还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 秀 文 化传 统 ,敢 于担 负 起社 会 改造 和 民族 审 美 文化 风 尚进 步革 新 相互联系、互渗互动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要充分重视那些 的重任 ,这样才能从精神文化的层面全面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与艺术类相近、相关的专业学科彼此之间的 兼容性、 互通性,相 水平的根本提升。简而言之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只有在人文与科 互借鉴 ,使之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向边缘交叉型发展 ,从而使其 学两方面先进思想的引导与作用下 ,才能蓬勃茁壮地成长。文、 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提升。
艺术设计教育中“原创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课程主要研究内容 :. 1提炼现代艺术史中最有价值的 展。 发式 的核心是不求一个答案 , 积极地促进学生发 两个方面 , 启 而 即抽象性和观念性以及它们的创作理念与设计
散思 维的培养 , 同时具有诱导 因素 , 引导 者的教师要 思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 作为 2进一步拓展到整个当代艺术思
识上的新概念 、 新假设 、 和新理论的形象 以及新 的艺术作 展独立见解的思考 和表 现能力的有效手段 , 同时 , 也是使 品的创造思维活动称为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 维能 力是艺 他们养成集体研 讨习惯并 与别人有效合作的方法 , 有助于 术设计创造力的核心 。 艺术设计创造性思 维能 力指的 学生摆脱 自我中心型的艺术家立场 。 所谓 教师作为协调 整个过
育形式和手段 , 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学生 中发掘他们固有的
三 、原 创 性 思 维 能 力 的 课 程 训 练
在 已有 的教学实践 中 , 们已经开展 了现代 艺术 的 我 普及传播 , 介绍 国内外正在 发生的艺术现象 , 使学生的认
识面始终处于与 国际同步的状态 。 鼓励学生结合艺术史上
科研直通车
新视觉艺术
2 1 . 002
艺术 设 计教 育 中 “ 创 性 思维 ” 的培 养 和训 练 ① 原
潘 兵 承 杰
( 安徽工 程大 学
艺 术设 计学 院,安徽
芜湖
2 00 41 4)
[ 摘 要]设 计 思 维是 一 种创 造性 思维 ,从本 质 上说 就 是 一种 原 创性 思 维 。提 能力 ,培 养 以思考 的方 式 进 行 创作 的 自觉 性 并 研 究 在新 的趋 势 下 艺术 设 计 学 习的评 价 标 准 ,将 学 生 的 艺术 素质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论如何创造设计的生命力
备创 新意识、 拥有 高科技 的手段和可持续设计 的理念 , 能 才 使设 计保持 鲜活 的生命力 , 能创造 出更 加美好 的生存环 才 境, 从而真正实现设计教育 的 目标 , 之为社会服务。 使
注释:
注入文 与 自然和谐 。在各 国的场馆 设计 中 , 计师都 不约 设 而同地将生态 、 环保 、 可持 续发展作为设计 的首要理念。给
到物尽其 用, 能进 一步地传播 品牌信 息、 又 引导消费。
性发展规律 的。在 2 0 8 8日2 点北京 奥运 会的开幕 08年 月 0 式上 , 这个举世 瞩 目的时刻 , 在 地面 L D系统 、 挥系统 、 E 指 通 讯 系统等 几十项 高新技术 的运用 , 不但 向世界 人 民揭 开 了
品
在世 界设 计的舞 台上, 我们惊 叹德 国设计 的严谨 、 意大
利设 计 的时尚、 日本设计 的传 统。德 国现 代设计赋 予 了作 品理 性设计 的传 统特征 , 而这 恰恰是 与德 意志 民族 的文化
传 统有着不 可分 割 的密切 关 系; 意大利 则视设计行 为为一 种文化 和哲 学; 日本 的设 计起步 较晚 , 它用 3 年 的时 间 但 0 走完 了西方近一个世纪 的发展历程 , 究其原 因, 其设计作 品
文明古 国的神秘 面纱 , 时也有 力地证 实 了当代 中国的科 同 技 实力 , 用文 明与现代 向全世界 人 民呈现 了一场 独具魅 力 的视觉盛宴 。
中国地 大物博、 口众多 , 导可持 续发 展 已成为 中国 人 倡 设计 发展 的长 期要求 。只有 坚持 “ 可持续设计 ” 才 能从本 , 质上 改善我们赖 以生存 的 自然 环境 , 才能够推 动我们 时代 的设计朝着更加健康 、 更加蓬 勃的方 向发展 , 才能让设 计永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创新构建
拓 思路 、丰富造 型感 觉的 目的 ,使 色彩构成越来越类似 图案
构成 ,影 响了教学 的拓展和深化。 二 、环境艺术设 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 一) 合理安排 色彩构成的教 学 内容 1 . 注重 色彩构成形式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关联性
学 ,除 了要让 学 生 熟悉 设计 的色彩 要 素与 基本 技 法之 外 ,
我 国各高校在色彩构成艺术教育 的过程 中,许多教学理
念和 内容都 得到 了发展 ,但与其他设计课程相 比,它 的发展
2 . 重视传统文化艺术与色彩构成 的关 系
环境艺术设计所包含 的内容较多 ,不仅改变美化人们的
还是相对缓慢 ,传统 的教学模式 明显存在着缺陷 。
( 一 )教师对基 础教学 和专业课程发 展 的相互性 认识深 度 不够 ,只偏 重对 色彩 构成课 本 内容 的讲 授 ,不 注重 与专 业设计 课程 的联 系 ,缺乏 培养学生对 色彩构成 本质 的认识 、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1 月上
第1 期 总第5 4 7 期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创新构建
王 早 王 颖
4 0 0 0 4 4 ) ( 重庆大学城 市科技 学院 ,重庆
【 摘 要】 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 业 色彩构成课 程传统教 学模 式的缺 陷,提 出合理安排 色彩构成的教 学内容 ,引导 思维从 具 象到抽 象的转换 ,加 强创造思 维的训 练 ,创 建有效地评价机 制等具体措施 ,为学生在 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之 间构筑一座 有 机 的桥 梁, 最大限度 地实现教 学的 “ 科 学性 ”和 “ 合 目的性” 。 【 关键词 】 环境 艺术设计专业 ;色彩构成 ; 教 学模 式 ; 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指培养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具备创作、设计、展示和解读能力的专业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涉及到公共空间、城市景观、展馆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创作和设计。
美育是指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并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
美育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艺术活动的参与和艺术品的创作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美育有紧密的联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和创作环境艺术作品时,需要借助美学和审美原理,使作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也可以作为美育的具体实践,通过作品展览和公共空间创作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欣赏、体验和思考的机会,促进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既可以通过美育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又可以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展示和营造,为社会提供美的享受和艺术教育的机会。
设计原创
设计原创【摘要】【关键字】1.原创的内涵1.1原创的定义⑴作者首创,非抄袭模仿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独特个性的(物质或精神成果)。
⑵作者自己创作的、具有社会共识价值的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的作品。
如原创文学、原创歌曲、原创剧本、原创油画等。
⑶特指自己写的、非抄袭或转载的博文。
1.2 原创设计的含义原创一词在设计领域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范围,普遍被大众理解为创作的本土性,即非外来的,独有的、开创性的。
在新华字典中,“原”即为最初的,开始的,有本原、归属、源头和根的含意;“创”顾名思义为创造、开拓、创新和发明,有唯一和独特的含意。
原创的意义在于其创作是否有始作和开先河的意义。
原创是模仿和抄袭的反义。
它质疑传统,却不反对传统,是传统的挑战者,并传承更新着传统,其目标在于制造新的传统。
原创具有唯我性,但不具有排他性。
具有自主性包容着借鉴与融合,实现并超越现实。
创新是创造新价值的源泉。
创新的精神和实质就是“原创”。
原创不仅是精神的追求,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3原创的价值获取别人的成果只需要一秒时间,原创一个作品需要几天几年甚至更长的考虑,但是他们的意义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原创是新生命的诞生,她的未来是只属于它的文化,文化包含了传承包括由此引发的几何倍商业效应.这就是原创的意义自主创新的价值所在了.所谓原创不是仅是自己创作,更重要的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的观念,原创的价值就在于他是无中生有的,是人的思想产生的。
2.中国原创设计的现状中国原创设计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创新。
提到中国的原创设计,很多人往往会露出无奈的表情,目前国内原创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师大多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模仿者多余创新者”、产品多脱离生活缺乏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原创设计的水平与发展史成正比关系。
从时间上看,中国原创设计起步才短短30年。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学校于1919年成立,然而中国首个工业设计系的成立却在1984年,时间上整整相差65年。
艺术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
艺术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一、问题描述艺术设计行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影响着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良性竞争。
主要问题包括: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不足、技术能力不符市场需求、商业利益导向过重等。
下面将就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原创性不足艺术设计行业中,一些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不足已成为一大问题。
一方面,一些设计师缺乏独特的创意思维和深度的文化积淀,导致设计作品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存在抄袭、山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提升设计师的原创能力。
设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鼓励学生注重文化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具有自主思考的设计师。
其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设计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加强对设计师的法律意识教育,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三、技术能力不符市场需求艺术设计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等。
然而,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快,一些设计师的技术能力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设计作品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建立行业准入机制,规范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要求,促使设计师自我提升。
其次,鼓励设计师进行终身学习和技术创新,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新技术和与行业专家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商业利益导向过重在商业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行业中商业利益的导向有时过重,影响了设计作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企业和设计师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为此,需要加强对商业利益导向的约束和管理。
对于设计师,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设计作品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
对于企业和客户,应引导他们认识到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品牌建设和长期发展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为设计付出合理的报酬,并提供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的指导意见。
论美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创 造 性思维 的提 出
二
创 造性 思维 能力的培 养
对于什 么是 创 造 , 著名 教 育家 吴 全 愈 认为 : 创 ” “ 与
创造意识 和创造 精神是 学生 主动 探究 问题 和从 事创
“ ” 造 两方 面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所谓 “ ” 创 就是打破常规 ,
“ ” 造 就是在 打破常规 的基础上 产生 出具 有独 特意义 的东 西, 不打破常规 , 无所谓“ ” 创 。
代 的教学方式和教 学体验 , 以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艺术主体 活动 , 对艺术 的感 受和创造 结合起来 , 把 寻找 独特 的艺术形 式 和个人的创作风格 。追求个性化 , 强调视觉张力, 使学生 自觉地参 与到艺术 的创 造性 思维 训练 中, 以创造 性思维为 主体 活
动 , 画面创造性思维的审美 陈述 , 艺术 4一)男 , 16, , 湖南湘乡人, 国家二级美术师 , 主要从 事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 。 5 6
增强其创造 意识 , 培养其创新精神 。 ( ) 破 常 规 。 励 学生 多思 快 想 。 高 思 维 的 流 一 打 鼓 提
畅性
壤、 气候 、 科学 的灌溉 、 施肥 、 培养 , 才能发芽 、 生根 、 开花 、 结 果。在 中国的基础美术 教学 中 , 遍存在 着将技 能技巧 的 普 掌握看成是创造 的理念 , 而不重视学生 的独立探索 。 技能是 由老师传授 的 , 创造 性是无 法教 的。一个 国 但 家的发展应在 文化 教育 上 注重学 生 创造 性思 维 能力方 面 的培养和提高 。创造力 是鼓励 出来 的 , 是培养 出来 的。它 需 要 良好的创造环境 , 以美术教 育工作 者就 是要创造 一 所 种 适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的环境 , 开启学 生 内心 的创造 灵 感, 从学 生 内心 的形象思维人 手 , 激发其 丰富 的想 象力 , 鼓
谈高校设计教育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谈高校设计教育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摘要]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高校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设计教育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一批有创新实力与创新精神的设计师。
在设计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
一、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且具有较强创造性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设计艺术教学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体系自身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类似于传统手工作坊,师傅带徒弟,徒弟只能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某项工作,出师(毕业)之后大多数也只能是一架手工机器,缺乏创造性。
因此,探寻一套适合市场实践的、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尤其显得迫切。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教育以从来没有过的速度和频率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原先的教学方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所以,教师应不断思考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设计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展开,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统筹各学期各课程的关系,注重目前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观念,将一些新观念引入到教学内容中。
给学生讲观念,就是要求他们在设计时有好的创作观念;教学生识别判断的能力,就是通过成功设计案例的欣赏与剖析,让他们认识什么是好的设计,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给学生方法,就是告诉他们设计要突破常规,颠覆逻辑,这样作品才有张力;教学生执行设计,就是让他们知道设计的创新只停留在好的想法上是不够的,还必须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学生审美表现力的过程;教学生讲态度,就是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专业精神,要对设计的产品和客户负责。
基于原创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摘 要 : 下 , 意 DI 时 创 Y产 品 随 处 可 口 软 时 好 的学 习环境 与氛 围,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并使其逐步建立专业 见 , 陶更 以其 可 塑 性 强 、 尚等 特 性 深 受 陈 人 们 的喜 爱。 各 大商 场 、 艺品 展 区各种 各 工 样 精 美 的 软 陶作 品 出现 在 大 众 的 视 野 中。
和局 部化 的特 点 , 并未 构建起 一套 系统 完 构 关系设 计 , 使之 在专 业方 向培养 目标定 律 学 习与 以再 现景 物为 目的 的教 学 要求 ; 整 的, 既不符合 艺术设计教 学规律 , 不适 位及 专业设 计 阶段教 学需 要 的大前提 下 , 以物象观 察课 题研 究为手 段 , 又 以作 品结构
际间的相互交 流与观摩 ; 门课 程结束后 , 并行 班 同时进 行考 是 手 艺 界 DY 的 最 爱 。 每 让 I族
试作 业展 示, 同时进 行专业 内的班 际观摩 与交流 ; 全年课程 结束 后, 进行综合表现课程合展 , 并进行专业 间的交流与观摩。
一
色 彩、 材质 、 积和综合表现 五门课程。如 体
、
造 型 基 础 语 言 课 程 体 系 的 基 本 构 槊
原 有 艺 术设 计 基 础 教 学 体 系 图 l所 示, 在整个体 系 中, 四门课 为分析 前
性课 程 , 各依 据其语言形 态特点进行分析 、
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首先是 课程结构 问题 。全 国高校 艺术 练 > 前后课 程是 相互联 系、 - 7; 逐层递进 的关 设 计专 业开设 的基 础课 程基本 上 以素描 、 系, 后一 门课 程兼顾前 一门课 程 的内容 , 同 色 彩和构 成设 计为 主 , 为艺术 设计基 础 时深 化前期训练课题 。最后 一门综合 表现 作
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概论论文艺术概论是高校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概论论文篇1浅谈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艺术的拓展和延伸,从建筑室内装饰、室外景观再至公共场所景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是融合多学科、多领域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我们周围的“人为环境”为研究对象,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活指导,帮助人们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进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营造环境优美、丰富多样的生活氛围,从而保持城市的生态、人文、社会、经济的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流派;倾向;影响1 初探对环境设计的定义21世纪初的今天,正是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相交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在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各种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各种装饰手法花样百出,但不管如何变化,“设计理念”作为重要的设计因素而被广大设计者乐此不疲地追求着。
也就是说,一个设计作品如果没有好的设计理念,那这个作品就如“死肉”般,没有一丝的生命。
有定义说: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
协调“人—建筑—环境” 的关系,创造和谐统一,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桥梁,人们寄希望于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设计的定义,各类辞典有不同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如下:设计、意境、计划、草图、素描、结构、构想、样本等,因此可以说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计划,并通过实施,最终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最终目的。
2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流派倾向(1) 新古典主义。
在现代结构、材料、技术的建筑内、外部空间用传统的空间处理和装饰方法,以及陈设艺术来进行设计,使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称为新古典主义。
《环境设计》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教学大纲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美学和设计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专业。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环境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在环境设计方面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环境设计1.2学时:60学时1.3学分:3学分1.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2.1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2.3培养学生的环境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2.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3.1环境设计理论3.1.1环境美学概述3.1.2建筑与环境的关系3.1.3空间布局与设计原则3.1.4色彩应用与心理效应3.1.5照明设计与环境氛围3.1.6材料选择与环境可持续性3.2环境设计实践3.2.1基本设计技巧与方法3.2.2环境设计案例分析3.2.3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展示3.2.4创意构思与概念规划3.2.5建筑模型制作与展示3.2.6环境设计实践项目四、教学方法4.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4.2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和分析实际环境设计案例,加深学生对环境设计的理解。
4.3实践训练:通过设计项目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4.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5.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5.2设计项目:按照要求完成环境设计项目,占总成绩的40%。
5.3期末考试: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查,占总成绩的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6.2参考书目:七、教学团队7.1主讲教师:具备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7.2助教: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辅助教学工作。
以上是《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系统地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环境设计能力和创造力,为将来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培养
第l 3卷
第 3期
鸡 两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L ຫໍສະໝຸດ OF J I XI UN I VE RS I T Y
Vl 】 1 .1 3 NO . 3 Ma r . 2 01 3
2 0 1 3年 3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3 ) 0 3— 0 0 1 2— 2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城 镇 化 趋 势 的 强 化 , 艺 术 设 计理念逐 渐走入寻常百 姓家 , 人们 对居 住环境 和生 活美 的追求 , 使得艺术设 计 专业越 来越受 到青 睐 。与此 相适 应, 高等院校也不断调整专业方 向 , 艺术设计几 乎成 了所 有院校均设置的专业 , 不 少学生 也选 择艺术 设计作 为深 造专业。事实证明 , 目前 高 校 确 实 培 养 了不 少 优 秀 的 毕 业生 , 他们能适应市场及社会 的需要 , 设计 出不少优 良作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探 索 与 培 养
王 琦 璐
( 中 南 民 族 大 学 美术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艺术设计专业最讲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 对这一专业课 程的探 索与研 究具有 重要的现 实意义。 高 等 院校 艺术设计课程设 置应 紧紧围绕设计专业创新能 力的培 养而为 , 把提升 能力与 素养作 为专业培 养的重
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中国现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国现代设计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领域。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现代设计仍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缺乏创新与原创性当前,中国现代设计在创新与原创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许多设计作品往往模仿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或直接复制已有成果,缺乏自身的独特风格和独立思考。
这种借鉴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个性化特点等问题,使得中国的设计作品难以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和自主实践。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原创设计项目,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推广,以激励更多人从事独具个性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工作。
二、缺乏文化传承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传统艺术,但在现代设计中,这些传统元素往往被忽视或使用不当。
许多设计师更倾向于追求国际化风格,而不是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创作。
这导致了设计作品与本土文化脱节,失去了与消费者情感共鸣的机会。
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到设计过程中,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特色。
通过重新诠释传统艺术和审美观念,为产品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三、生产环节与设计分离中国现代设计普遍存在着生产环节与设计环节分离的问题。
过于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和大规模生产使得品质控制成为难题。
部分企业将重心放在量产上而缺乏对产品细节和用户需求的关注。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制造业与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能够密切配合并在早期阶段进行沟通。
在规划和设计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生产过程,以确保设计的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四、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脱节。
许多毕业生在实践中面临困惑,缺乏与行业紧密结合的设计能力和知识。
此外,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满足当今 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 的需要 ,建筑学的发展也要求其 不断完善。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维特 鲁威 的时代是宗教控制大
-
运用更现代、快捷的方式,找出两者 的结合点,完成材料 向建造物
的过渡。
如 果在地域 性考察 和教学研 究 中更进一 步,我们将 会触 及到 T, -. J 性的,高标 准的建筑并非为普通 人服 务,而是为宗教神学和 贵 族 服务。现代 建筑 的基本要求就是 建筑 为普通 人提供舒 适的生活 , 它所承载 的文化层面 ,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 其一 ,基地 本身所承载 其二, 环境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价值 取向i 其三, 满足普 罗大众 的物 质文化和精 神需要 ,这也是此 二者的最 大区别。 的地域信息和文脉 :
文脉 处理 能 力培 养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设计的独特性 人 本 主 义 的 心理 学 大 师 马 斯 洛 ( h m so )在 1 5 Aba a Ma lw r 94 年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经 过 多年的实践 日趋完善 ,在工 商业各界 中影 响极 大,在 艺术设计 领域也具 有一定 的指导作用。 马 斯洛认为人 的需求 从低 级到高 级可 以概 括为五个层 次,每个层次需 求的完 成都 会唤起 更高需求层级的递进 ,基本物质需求 的满足会唤 起 更 高精 神 层 面 的 需 求 。 这 五 种 基 本 需 求 为 生 理 需 求 、 安 全 需 求 、
那么,新的建筑标 准是什么呢?当我们将马斯洛 的需求层 次理 论的 基 本思想与维特鲁威 的三 原则联系起来 ,会发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
现 需 求 没 有 被 考 虑 进 去 。 自我 实 现 是 指 人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自己 的 潜
设计 师本身的文化修养 。环境 艺术 设计活动的 目的是要使环境和 人 从冲突走向和谐,设计师要了解环境 的承 受能力还要兼顾 使用者 的 需求和偏好,这其中对 于环 境的 了解程度 最终影响 7没计中文化 内
与否 的 新 原 则 。
学生们 自觉主动地去学 习感兴趣的相关专业的知识,提高美学修养 , 深化历史文化积淀。泛读 的书 目应该 更宽泛,努力把握大 的社会文 化发展脉 络,哲学、政治、经 济和 心理学都是进行设计 创新的基础
学科 ,同时各种美学熏 陶对人潜移 默化的影 响不是 通过 刻意学习能 在当今 以人为本设计 理念 的影响下,在教育过 程中因材施教 , 够迅速起 效的,而是经过漫长 的时 间酝酿而成的。应该鼓励学 习中 发现每 个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通过 适当的方式引导之 ,使他们能 外美学经典 ,从中汲取营养 ,如考察 李泽厚 先生 的名著 < 美学三书> 够在 自由和活跃 的学术环境 中自由发展是教 师应该追求的 目标。 中“ 有意味的形式” ,阅读 当代哲学家阿兰 ・ 德波顿的 < 幸福的建筑> 三、材料科掌和技术水平与艺术设计愿刨性 古往今来 ,建 筑的风格和 样式 随着材 料、技术的发 展而 变化 是建筑 的基本规律和突 出特征。西方埃及、希腊 的传统 建筑,建筑
力,表 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感到最 大的满 足。这个 需求的满足,需 要个人充分认识 自己的才能,在 艺术创作和设计 创作 中,就要求艺 术家和设计 师有 自己特立独行 的个性 、独特 的研 究视角 ,开 发 自己 的创 作 潜 力。
涵的表 达。对于人文环境 的改善又影 响了 使用人群 的价值 取向和新 需求的满足 ,使人与环 境和谐发展。
设 计 前 沿
Th lv t n o i i a i h d c t fEn i n e Cut a i fOr n ly i t e E u a i o v r me t l tDe i n i o g t n on o n a sg Ar
◇ 侯 熠 H uY o
爱和 归 属感 需 求、 尊 重 需 求 和 自我 实现 需 求 。
众所周知 ,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 曾经在他的著作 《 建筑十书》 中对建筑学提出建筑设计 必须满足坚 固、实用、美观 原则,这三个
7 0北 方美术 ・ 0 04 2 1 /
F e r to sin or fon fDe g 原则指导了建筑 学的发展,直到今 日我们 仍然在工作中用它来考察 环 境中不断得 到新的创作灵感。这些灵感的来源是多方面 的,在对 个建筑设计 的水准。然而,维特鲁威 的理 论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 于乡土建材的研究 的基础上对 材料的改进即是一种创新,在技术上
的风 格 反 映 了石 结 构 的 特 点 ,柱 距 和 开 间 都 很 小 而 柱 身 十 分 粗 壮 ,
文化修养 的提 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 育之
后 的 自我 教 育 是 个人 不 断 发 展 的关 键 ,那 么在 学 校 期 间 就 应该 鼓 励
故 此,我们可 以说,独特个性 、独到的研究视角和独立完善的 人格是我们培养新一代设计 师所面 临的主要任务,同样 的一个环 境 艺术设计 作品是否能给使用者带来独特 的美学感 受也是评价其成功
一
、
原刨性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
在当今 环境艺术设计 教育 中,原创 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它决 定 着 一 个 学 生 的设 计 能 力 的 高低 , 同时 也 体 现 了一 个 学 校 的教 学 实 力
和设 计 团体 的 设计 活 力。
原创性 是艺术设计 的基本属性 , 是现代设计中核心价 值的体现 , 我认为,环 境艺术教育培 养学 生原创 性分为三个层面 : 首先 ,学生 独特 个性和设计 感受能力的培 养 j 第二 ,材料和施 工技术知识积累 与创新 ; 第三 ,文化素养的培养 和 自学 能力的加强,地域性研 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