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7单元知识点课件
Section A
知识点一 allow的用法和搭配 教材原文 I don ' t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drive.我 觉得不应该允许十六岁的青少年开车。 allow作动词,意为“允许;准许”,常见的搭配是allow sb. to do sth.“允许某 人做某事”,其中to do sth.作动词allow的宾语补足语。 My parents don ' t allow me to go out at night. 我父母不允许我夜里出去。
My watch doesn ' t work. I ' ll have it
(repair).
解析 本题考查have sth. done的结构。句意:我的手表不走了,所以我将 找人把它修理一下。根据get/have sth. done“让别人做某事”的结构可
知,所缺的词是repair的过去分词repaired。
知识点七 get in the way of的固定搭配 教材原文 But sometimes these can get in the way of their schoolwork... 但有时这些会妨碍他们的功课……。 get in the way of是固定搭配,意为“挡……的路;妨碍”。 Never let the reality get in the way of your dreams. 不要让现实挡住了你的梦想。 Playing computer games for long got in the way of my schoolwork.长时间 玩电脑游戏妨碍了我的功课。
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t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第“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其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思考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纸张和彩笔,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情境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多边形内角和教案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2.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
(2)组织观察。
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课件)
2.课件出示一些角,让学生辨别是什么角。
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课件出示例4)
4.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 。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 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
二、交流共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大屏幕出示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屏幕上出示说出的图形。
有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伸缩门的形状,都是四边形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79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大屏幕上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找一找,在教材上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在教材上找四边形,涂颜色,教师板书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你们都找对了吗?(课件展示四边形的图形)与其他图形作对比,你能说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吗?(2)认识四边形。
师:四边形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
(板书)(3)讨论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和纸,动手剪一剪,剪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教师巡视,并选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加以展示)师:这些都是同学们剪的四边形,请观察,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加以引导)教学例2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让学生观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 教师指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4条边都叫边长。
总结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板书)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第1题。
(判断,说理由)2.练习十七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反馈)3.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为什么这样填?)4.练习十七第5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周长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的活动中认识封闭图形,感知周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新华M小学语文集体单元备课记录活动时间:2018年月日备课单元: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我与自然中心发言人:单元整体简析: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木和鸟》《带刺的朋友》3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父亲、树木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带刺的朋友》描绘了一只聪明伶俐的小刺猬,体现了对小动物的喜爱。
单元目标:本单元的语文目标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课后要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父亲、树木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带刺的朋友》引导学生体会称呼中蕴含的情味。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和课时安排教学实施措施:第一,要依托课后题,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边学习边交流边小结,不要不要刻意讲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知识,以免限制学生修改化的阅读感受。
第二,在教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注意两者内容的关联性,并将表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第三,教师应结合课文特点对“摘抄什么”“怎么摘抄”做出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尤其要对学生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给予一点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扎实的摘抄能力。
22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第七单元 病之形态 2
《类经》
• “故凡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 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 营养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 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 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
【小结】
1.痛证形成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要点。 2.结合痛证内容,理解四诊合参的临床意义。
《素问· 刺腰痛》、 《灵枢· 论痛》
留着难去, 肢体沉重难 举
湿性重着,粘滞 湿气胜
着痹
2.病位分类
筋痹
脉痹
(1)形体分类
肌痹 皮痹
骨痹
2.病位分类
肝痹 心痹
(2)脏腑分类
脾痹 肺痹 肾痹 肠痹
胞痹
【五体痹(机理:同气相求)】
病因 风 寒 湿 季节 五脏 五体 主气 痹证
春 夏 肝 心 筋 风 木 脉 暑 火 肌 湿 土 皮 燥 金 筋痹 脉痹 肌痹
素问· 痹论篇第四十三
【题解】
• 《中藏经》:痹,闭也。
• 痹病,是以病机命名的病证名称,就 本篇所论而言,指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后所 引起的气血凝涩不通的一类病证。
• 《素问· 四时刺逆从论》
《素问· 长刺节论》
• 《素问· 五邪》
• 《灵枢· 贼风》 • 《灵枢· 寿夭刚柔》
《灵枢· 周痹》
《灵枢· 五变》 《灵枢· 四时气》
虚
疼痛 机理 “客于脉外则血少” —— 不荣则痛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不通则痛
实
【痛证病机】
• 1.寒主收引
• 2.血气痹阻 • 3.寒热搏结 • 4.血虚不荣 • 5.脏气逆乱
【原文】
•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 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 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 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 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 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 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 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 别之奈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认识平行四边形》。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单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分析《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垂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底和高,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打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图形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3、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测量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难点:会画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1、直观演示法。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所以在教学中我选用了长方形框架教具演示长方形渐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使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
原第一军医大 原中医系 第七单元病之形能灵枢水胀
❖
佐以理气
9
(二)肤胀
❖ 1. 症侯特点 ❖ 1)全身尽肿; ❖ 2)肿处皮厚,腹色不变; ❖ 3)腹部叩鼓; ❖ 4)其腹窅而不起。 ❖ 2. 病因病机—寒邪所伤,气机阻滞,水饮留而
不行—气滞 ❖ 3. 治则 –行气散寒,佐以利水
❖
10
(三)鼓胀
❖ 1. 症侯特点
❖ 1)以腹部明显;
❖ 2)腹部皮肤呈青黄色;
18
肤胀、臌胀针刺原则
先泻其胀之血络
后调其经
刺络放血
按经论治
祛邪以扶正
扶正以祛邪
标本兼顾
19
肠覃
❖ 赵某某,女,20岁,1994年2 月7日初诊。患者因 工作环境不遂,精神抑郁,头晕胸闷,腹胀腹坠, 近二月经期迟后,量少有块,经前情绪暴躁,现值 经后。B超检查:左侧附件囊性肿物约 3.4cmx2.6cmx3.5cm.。望诊舌质暗紫,点状瘀斑, 苔薄白,脉沉弦有力。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治宜活 血行气散结,用三棱丸加减:三棱15克,莪术15克, 槟榔10克,青皮9克,川楝子15克,乌药12克,桃 仁12克,丹参12克,薏米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后自觉症状好转,共服50剂,B超复查,左附 件肿物消失。
❖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 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 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 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15
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症状、鉴别要点及治 疗原则
病名 病因病机 症状
鉴别要 点
肠覃
寒邪客于 腹内肠外有肿 发病缓, 肠外,与 块,始如鸡卵, 病程长。 卫气相搏, 渐渐增大,日 月经正常 气血凝聚 久状如怀子。
❖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 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 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 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瘇,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 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第五篇讲的是阴阳应象大论。
【本章要点】一、说明人的阴阳和天地四时之阴阳息息相通,无论养生、治病,率皆法于阴阳,才能取得临床效应。
二、具体说明人如何取法于阴阳。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②,生杀之本始③,神明之府④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那么生飧泄。
浊气在上,那么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⑤,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那么泄,薄那么通。
气薄那么发泄,厚那么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⑩,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这一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边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准备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如每组用小棒代表三角形的三边,通过调整小棒的长度,尝试组成不同的三角形。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
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是三角形?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7单元 第3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共10张)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苏教版
课后练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第3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教材P77例3)
1.填空。 (1)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 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 度大于( 5 )厘米且小于( 15 )厘米。
2.下列几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在括号里画“√”,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画“×”。(单位:厘米)
√ √ ×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25厘米和20厘米,
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下面的( A )厘米。
A.30
B.4
C.50
D.45
(2)把一根长是15分米的铁丝折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
4.张亮要从家去书店买书,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 最近?为什么?
4种走法。 张亮经过李阳家直接到书 店的走法最近,因为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 三边。
5.把一根18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再用这三段吸管 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剪?(每段的长度都是整厘 米数)(单位:厘米) 方法:(1) 6 、 6 、 6 (2) 5 、 6 、 7 (3) 4 、 6 、 8
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B )。
A.3分米、4分米、8分米 B.4分米、4分米、7分米
C.2分米、8分米、5分米 D.3分米、3分米、9分米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一条边
长12厘米,另外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边的长可能是( B )。
A.3厘米、9厘米
B.5厘米、12厘米
C.6厘米、4厘米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精品教学课件(8课时)
C
B
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 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
是多少分呢?(取整分米数)
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哪种?
5 3 3√ 534
3
3
5
535 536
5
5
dog
537
3
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 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风筝, 一个底角70°,顶角多少度?
180°-70°-70°=40°
180°-70°×2=40°
70° 70°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 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
180°-90°-50°=40°
180° -(50°+90°)=40 °
50°
90°-50°=40°
选择
1.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内 的是( C )。 A.15° 78° 87°B.55° 120° 5°C.90° 18° 102°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1400,∠3=250,求 ∠2的度数?
1800-1400-250
=400-250
=150
答:∠2的度数为15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 它的一个底角是700,它 的顶角是多少度?
400
1800-700 -700 =1100 -700 =400
700
700 1800-700×2
1、3cm ,8cm, 5cm (×)
因为 3 + 5 = 8,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可以围成三角形
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后面打 √,不能围成的打×。(用手势判 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之后进行的一个单元。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
2.如何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推理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地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阐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花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花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园》这一单元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展开,通过学生熟悉的花园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
2.图形分类:按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
3.图形拼组:用不同的图形拼组成新的图形。
4.实际应用:解决与图形相关的生活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
但对于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图形,但如何将这些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平面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平面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图形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花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花园中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
3.图形分类: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引导学生按照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
4.图形拼组: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图形拼组成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5.实际应用:出示与图形相关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单元病之形能》
口渴。
精选课件
[分析]
一、本段论述了十四种疼痛的辨证要点: ①发作时间长短,间歇久暂:持续性疼痛(第
2条)、暂时性疼痛(第1、11条)。 ②对按压的反应:痛不可按(第3条)、按之
痛止(第4条)、按之无益(第5条)。 ③有无牵引痛:心与背相引(第7条)、胁肋
与少腹相引(第8条)、腹痛引阴股(第9条)。 ④其它兼证:喘动应手(第6条)、疼痛伴积
精选课件
[分析]
一 、本节原文论述了六经主要症状表现。 二 、论述了热病传变规律。
精选课件
[原文]702二级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 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 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 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 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 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 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 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 遗,此其禁也。
精选课件
[注释]
1、要数极:把握重要道理之本源。
2、发蒙解惑:启发蒙昧,解除迷惑。
3、稽迟:稽,留止也。迟,徐行。此指经脉 气血留滞不行。
4、泣而不行:泣,同“涩”。涩而不行,不 通畅之义。气血运行不通畅。
5、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此 两句为互文,即客于脉外则血气少,客于脉 中则血气不通。概括了疼痛的虚实两种病机。 此句为疼痛机理的总纲。
精选课件
[注释]
1、伤寒:病名,外感性热病的总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伤寒,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伤寒, 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7单元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概括赏析散文形象及作用 单元综合提升
2.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对散文形象特点的概括可采用:特点①+特点②+特点③。 对散文中形象作用的分析,要关注“形象自身的特点”+“在内 容主旨上的作用”+“在结构思路上的作用”。三者不必面面 俱到。
典例剖析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概括分析事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 气味等。 (2)抓住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 (3)抓住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概括赏析形象作用要有两个意识 1.有判断文体的意识。 文体不同,形象的作用就不同。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写人叙 事类散文中,它是主旨、情感之所在;物象主要出现在写景状 物类散文中,它是全文记叙、描写的对象,是作者“情”“志”之 所在。不过,有时在写人散文中会出现物象,在状物散文中也 会出现人物形象,这时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
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 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 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 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 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 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 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 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①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 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 寻墨的风月身影。
②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 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 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 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
3.“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4.“病随五味所宜〞的意义。
5.治分标本的重要性,以及标本先后缓急的临床应用。
6.“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概念和方法。
7.人有耐毒不耐毒,病有气反者,治宜适事为故。
8.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
1、天元纪大论
2、五运行大论
3、六微旨大论
4、气交变大论
5、五常政大论
6、六元正纪大论
7、至真要大论
一、学习内容要点〔经文条目章节〕
1.全然掌握:
第一单元
上古之人,其明白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往。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进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4.掌握引起疼痛的病机,熟悉痛证的辨证要点。
5.掌握痹的病因病机、分类、传变、病症特点、治疗及预后,痹与营卫之气的关系。
6.掌握痿的传变规律、病症特点,治瘘“独取阳明〞的机理。
7.掌握冷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古今热厥的概念不同;熟悉昏厥的病机。
8.掌握水肿、肤胀、鼓胀的临床鉴不。
9.掌握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鉴不诊断及其治疗原那么。
13.肠覃、石瘕的病位、病因病机,鉴不诊断及其治疗原那么。
14.水肿证的病因病机,病症,治那么治法。
15.脾瘅的病因病机,病症特点,转回,治那么治法,方药。
第八单元脉要精微
[学习内容]6学时
1.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
2.四诊合参,决死生之分的纲领。
3.脉象主病:视精明,察五色的善恶;察五脏得守失守;察形之盛衰以知五脏得强失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人体的奥秘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人体的奥秘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人体有一定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人体奥秘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 人体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 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基本结构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2. 教学难点: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基本结构、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人体结构及各系统的功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a. 讲解人体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 讲解人体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c. 讲解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清晰,让学生对人体结构及功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人体奥秘的兴趣。
3.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 1、各通其脏脉:通,即疏通、调理。脏,泛指内 脏,即五脏六腑。脏脉,即脏腑之脉。
❖ 2、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 而已:汗,即发汗。泄,即泄热。《内经》治热用 汗、泄,主要指针刺疗法。
❖ 3、遗:指病邪遗留未尽,迁延不愈。 ❖ 4、热甚强食之:在热尚甚时就勉强进食。 ❖ 5、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复,病愈而复发。热病
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 病之形能,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通 “态”。病形即病之症状。病态即病之势态。病 之形态即疾病的临床证候表现及其发生、发展、 变化势态。
❖ 《内经》记载的疾病约三百余种,有的是专篇论 述,有的则散在于各篇之中,对很多疾病的病因 病机、临床症状、辨证分析、治则治法、预后预 防等都作了扼要介绍。
[注释]
❖ 1、五藏各以其时受病:指五脏在各自所主的时令 受邪发病。
❖ 2、非其时各传以与之:非其时,指非肺所主的秋 季。之,指肺。本句即指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 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
❖ 3、治时:指五脏所主旺的时令。 ❖ 4、乘:趁也。此指当……之时。
[分析]
❖ 一、提出了“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的发病学观点。
[分析]
❖ 一 、本节原文论述了六经主要症状表现。 ❖ 二 、论述了热病传变规律。
[原文]702二级
❖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 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 可泄而已。
❖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 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 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 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 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 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止汗。
[分析]
❖ 一、本节提出了外感热病,由于发病时间的 不同,有温病和暑病的区别。
❖ 二、提出了关于暑病的治疗方法。 ❖ 三、《素问·热论》对《伤寒论》的影响。
素问·咳论篇 第三十八
[篇解]
❖ 咳,即咳嗽。 ❖ 由于本篇主要讨论了咳嗽的病因、病机、分
型、症状、转归及治疗原则等问题,为论咳 的专篇,所以篇名为咳论。
[教学要求]
❖ 1、掌握咳的病因病机。 ❖ 2、熟悉咳的辨证分类的方法、症状表现及治
法。 ❖ 3、了解咳与四时气候的关系。
[原文] 707 一级
❖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 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 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 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 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 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 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 为泄,为痛。乘4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 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 受之。
[注释]
❖ 1、伤寒:病名,外感性热病的总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伤寒,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伤寒, 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 2、“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 气也。”
❖ 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和阳维脉。属,统率、聚会 之意。风府,督脉经穴,在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处。太阳 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上连风府,而风府会聚督脉和 阳维脉,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三阳经,所以太阳 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
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 谷气残留,与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
[分析]
❖ 一 、论述了伤寒热病的主要治疗原则。 ❖ 二、阐述了“遗热”、“食复”产生的机理,
及其指导意义。
[原文]703(2)一级
❖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
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 [注释] ❖ 1、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汗出,则暑邪随之外泄,故不可
❖ 本单元重点讨论热病、咳病、痛病、风病、痹病、 痿病、厥病、肿病、脾瘅等疾病。
素问·热论篇 第三十一
[篇解]
❖ 热,热病。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 ❖ 本篇对外感发热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症
状、传变、治疗、预后和禁忌进行了论述, 故以“热论”名篇。
[原文] 701 一级
❖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 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 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 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 不免于死。
❖ 二、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 ❖ 三、论述了咳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
[原文] 708 二级
❖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 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 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 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 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 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 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 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分析]
❖ 一、阐明了热病与伤寒的关系,提出了“今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观点。
❖ 二、论述了外感病的特征及其机理。 ❖ 三、论述了热病的预后。
[原文] 702 二级
❖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 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 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 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 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 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 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 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 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注释]
❖ 1、一日: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 六日,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 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日数。
❖ 2、身热:指身体发热,按之烫手,愈按愈热。 ❖ 3、不得卧: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使
胃不和,所以不得卧。 ❖ 4、未入于脏明邪气未及于三阴, 乃在肌表,故可汗而已。 ❖ 5、烦满而囊缩:“满”,通“懑”,烦闷之意。 囊缩,阴囊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