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
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
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
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
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
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 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 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联系上下文,说说 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①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 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②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③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合作探究
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
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
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
勇于牺牲、英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畏、足智多谋
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①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 国占了上风?
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 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
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
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 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②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18课
将相和
R 五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 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更体现了中 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汉朝司 马迁在《史记》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和” 的故事——《将相和》。
目标把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胆怯、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 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 品质。(重点) 3.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难点)
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
意,便以璧上有瑕疵为借口取回和氏璧,并以举行典 礼为由拖延时间,将璧送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 的故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见面后,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 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 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便走到秦王面
和氏璧
造句:我今天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块战国时期的 璧玉。
召 zhào
口
组词:召集
召见
造句:一切听从党的号召。
诺 nuò
讠 组词:允诺
许诺
造句:你不能违背当初许下的诺言。
怯 qiè
忄
组词:怯场
怯阵
造句:在困难面前不能做怯懦的胆小鬼。
瑟 sè
讠 组词:瑟缩
萧瑟
造句:秋风瑟瑟,落叶纷飞。
拒 jù
扌 组词:拒绝
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
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深入理解
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
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
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
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 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 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 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 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 字来写。
课堂小结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改写自司马迁所 著《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以赵秦 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三个小故事,《渑池之 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写出了将相(廉
前,以死相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无奈,只
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渑池会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这就是渑池之会的故事。渑池会后,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 便扬言找机会给蔺相如难堪。为了避免与廉颇发生冲
突,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
在路上遇见廉颇,远远看见便叫马车夫把车往回赶。 手下的人问蔺相如,为什么要怕廉颇。蔺相如说出了 自己的想法,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静
心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而不顾国家的利益,
实在不应该。就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 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 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之会”后晋升为 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 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产生的矛盾才有解决矛盾的 “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 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3.参考答案:
渑池会上,秦王叫人记录下赵王为其鼓瑟一事,
是为了说明秦王可以命令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 这对赵国是奇耻大辱。而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 说明两国之间是平等的,从而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秦 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蔺相如又
拼死保护赵王,所以“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4.参考答案:略 选做题参考答案: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踏实、坦然、轻松、放心、 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 —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被后世尊称太史公、 历史之父。
主要作品:《史记》。
字词学习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诺、怯、拒、诸、荆
璧、召、瑟
赵
半包围结构
赵 zhào
走 组词:赵州桥
赵国
造句:赵爷爷特别会讲故事。
璧 bì
玉
组词:璧玉
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 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 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 这柱子上”吗? 蔺相如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 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 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 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 落到秦王手里。
课后题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顾全大局、宽容大量,以国家利益为重。
2.参考答案:
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可以定为“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负荆请罪”。 主要内容: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 秦王说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来到秦 国,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璧,赞不绝口,但绝口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整体感知
课文解读
将相和
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 “和”的意思呢?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本课中讲了哪三个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2.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
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
罪”? 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
颇与蔺相如)之间由“和”变成“不和”,最后又
“和好”的过程。
课外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
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 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 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 巴尔扎克
抗拒
造句:他的诚意让人无法拒绝。
诸 zhū
讠 组词:诸侯
诸多
造句: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必天天去做。
荆 jīng
刂
组词:荆条
荆楚
造句:你们要小心,那条路布满荆棘。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 无价之宝: 买不到。 因回避而不说。 绝口不提: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 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 打仗。 同心协力: 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