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的荒原人
荒原人的背叛之旅——《盛开的犹大花》主题解析
琳・ 安・ 波特 <盛开 的犹大 花 >试析 》 。由此可 见对 于这 一 旅 ,这种 背叛 不仅 仅是 对劳 拉 自己 的背叛 ,也是 她 的同伴
优 秀作 品, 国内外 的研 究 尚处 阙如状 态 。在 笔 者看 来,这 和 整个人 类 的背叛 。
一
作 品以其深 刻的主题 特征 ,犀利 而深入 地展示 了 2 0 世 纪
争中 。
己来到 此地 ,她 不能 想象 自己怎样在 另 一个城 市过 活 ,也
劳拉 对于 爱情 失去 了感 知 能力 ,这使 她 内心 空虚 、无 不愿 在 回顾 以前 的生 活 。 ”想 要在 这场 战 争 中生 存 ,劳 拉 所适 从 。一位 年轻 的骑 士 向劳拉 表达 了他 狂 热的 爱慕 ,然 选 择 了背叛 自 己的 内心 。劳 拉常 常 想 :“ 也许 , 我在 另 一 而最 终 的结果 却是 劳拉 落荒 而逃 。面 对骑 士感 情真 挚 的示 方 面像 勃勒 杰尼 一样 的堕 落 ,一样 的麻木 ,一 样 的残缺 。 ” 爱信 ,劳 拉想 的却 只是 想 “ 送他 一盒 彩色 粉笔 ”来 弥补 自 曾几何 时 ,劳拉 也 是一个 心怀 理想 和抱 负 的年 轻人 ,但 是
一
、
精 神 的空虚
美 国妞 ! ”劳拉 恨得 牙 根痒 痒 ,想 象 自己此时 此刻 能 够愤
在 《 盛 开 的犹 大花 》 中,主 人公 劳拉 为 了追求 心 中了 怒 的一 巴掌 打掉他 虚伪 的笑容 。然而 她并 没有 ,因为 没有
理想 , 只身来 到墨 西哥 ,然 而却 卷入 了一场 不 同党 派 的斗 了勃 勒杰 尼 的庇 护 ,她 将 一无 所 有 。“ 当初 满怀 着 希 望 自
卓越 的贡 献 。波特 的小 说 以探 索人 的精神 世界 而 闻名 ,表 拉 却 不 为所 动 。“ 每 天她 教 导儿 童 ,仍 觉得 他们 只是 陌生
《荒原狼》读后感
《荒原狼》读后感《荒原狼》读后感1《荒原狼》是二十世纪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
黑塞(1877—1962)的名著之一,发表于1927年六月。
小说问世后,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
他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
而《荒原狼》描写的是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小说主人公哈里。
哈勒尔自称荒原狼,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
”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这匹荒原狼吧。
哈尔勒年轻时曾想有所作为,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价值的事业,他富有正义感,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破灭了;他反对互相残杀的战争,反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却招来一片诋毁与谩骂他到处看到庸俗鄙陋之辈,追名逐利之徒,各党各派为私利而倾轧。
社会上道德沦丧,文化堕落,什么东西都发出一股腐朽的臭味。
荒原狼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猴戏。
他感到非常烦躁痛苦,他烦躁不安,无家可归,“啊,在我们的世界……要找到神灵的痕迹是多么困难啊!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士者。
”他很悲观,但他的悲观主义的基础不是鄙视人世,而是鄙视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厌恶和憎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对其他人,对周围世界,他始终勇敢而严肃地尝试着去热爱,因为“爱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上。
可是他十分清楚,人活着,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
而憎恨自己,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荒原狼那样深切而强烈地需要独立。
他越来越独立了,没有人能命令他,他自由而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言行和取舍。
但是在已经到手的自由中,哈里突然觉察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
周围的一切使他陷入寂寞,世人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连他自己也与自己无关了。
【赏析】艾略特《荒原》 文学考研
艾略特:《荒原》内容梗概全诗由5章构成。
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
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
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
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
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
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
“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
此章分两个场景。
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
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
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
“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
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观察,发现“可爱的泰晤士”河畔已经不见了仙女的踪影,只看见公寓里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爱的交合。
不可救药的精神颓败。
再生似乎已无希望。
第4章《水里的死亡》,“水”亦指泛滥的情欲。
女相士预言的腓尼基人之死在此章获得应验。
他是在欲望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的现代人的象征。
第5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
诗人再次描绘了一幅荒原的景象:大地荒废,布满岩石,找不到一滴水。
水在这里被赋予再生的含义。
荒原通过三个意象展现:耶稣复活后去埃摩司的途中,而门徒看不见他的身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堂;鱼王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干旱的荒原”。
荒原是否能恢复生机?人能否获得拯救?一切都未知。
荒原(中英文)—— T.S.Eliot
Under the firelight, under the brush, her hair
Spread out in fiery points
Glowed into words, then would be savagely still.
In vials of ivory and coloured glass
Unstoppered, lurked her strange synthetic perfume
Unguent, powdered, or liquid--troubled, vondused
And drowned the sense in odours; stirred by the air
I had not thought death had undone so many.
Sighs, short and infrequent, were exhaled,
And each man fixed his eyes before his feet.
Flowed up the hill and down King William Street,
As though a window gave upon the sylvan scene
The change of Philomel, by the barbarous king
So rudely forced; yet there the nightingale
Filled all the desert with inviolable voice
To where Saint Mary Woolnoth kept the hours
关于荒原狼
关于荒原狼这是一部毫不逊色于《浮士德》史诗般的魔幻色彩巨著。
疯狂代替瑰丽,对人性的思索取代故事情节的拖沓。
赫尔曼·黑塞凭借《荒原狼》一书于194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正如黑塞所希望的一样,你在读《荒原狼》的时候不可能“只抽着烟斗想着中世纪,而忘掉现实生活”。
这是一部沉重的浪漫主义作品。
浪漫主义于现代心理分析浑然一体,结合得天衣无缝。
《荒原狼》以深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了大资本家的战争狂、中产阶级的虚伪,反映了资本主义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崩溃与文化上的堕落。
主人公哈里·哈勒尔同时具有人性和狼性,过着自杀式的慵懒生活。
他自称是一只因迷路而跑进城市里来的、跑进群居生活世界的荒原狼。
他深深地憎恨、厌恶、诅咒与世无争、健康、舒适,中产阶级所推崇的乐观,中庸之道的繁文缛节,一切普通、中等、平等的东西的滋生滥殖。
“他有意识地蔑视中产阶级,为自己不属于中产阶级而骄傲。
”这是他狼性的一面。
但是,由于他的人性,他生活的某些方面却又完全是中产阶级式的。
他银行有存款,他资助穷亲友,他竭力与警察局、税务局等等和平相处。
而且中产阶级的小天地对他而言是“一种暗暗的强烈欲望”。
他向往那安静,有条不紊,拥有擦得发亮的楼梯,礼貌待人的谦恭气氛的住宅。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种“总是以这一半心灵和行动欣赏和赞同自己另一半反对和否定的东西”。
在哈立身上,人性与狼性却互不协调,不但不能互为有益,而且互为死敌。
当二者在一个血液系统里,在一个灵魂里互相敌对时,那生活就很不舒服。
荒原狼就是如此。
但是,谁要以为自己就已经了解了荒原狼,可以想象出他那可怜的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他就错了,他还远没有知道一切。
无庸讳言,荒原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不幸的,而且也常常使其他人感到不幸。
但是,“即使最不幸的生活中也有阳光明媚的时刻,也会在沙石之间开出小小的幸福之花”。
哈里的生活是一种永恒的充满痛苦的运动和激荡,是极不安定,令人颤栗而毫无意义的。
但在偶尔出现的少有的幸福时刻,他领略到“如此强大和难以言传的美丽的东西”。
游离与超越:探《荒原》的现代性
游离与超越:探《荒原》的现代性作者:唐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7期项目课题:本论文为2014年宁夏教育厅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项目“艾略特诗歌隐喻性及其认知诗学研究”部分成果。
摘要:文章通过对《荒原》的隐喻性分析指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摒弃了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以跳跃、间歇式的自由联想反映了战后现代人人格神经症的普遍状态,在模糊生死界限的同时绘制出一幅游离现实、困囿于战争、工业社会压迫的浮世绘,以现代性的笔触再现战后欧洲世界。
它是指向非理性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的多重认知。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隐喻;认知意义;现代性;《荒原》作者简介:唐煜(1981-),硕士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2西方现代主义经典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新批评派理论奠基人、现代主义诗人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西方人战后整体性的精神幻灭。
该作品被看作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为作者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艾略特深刻揭示出了战后工业社会的精神困惑,理想衰亡、物欲横生,将整个西方社会浸染成全民即时享乐的大坟场,这与现代主义文学之传承,亚氏诗学、美学体系反差巨大。
它不再强调理性、英雄形象、理想生活;转而揭露战争的创伤、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巨大的异化。
因此产生了西方传统文明的“非连续性”,以“断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巨大改写。
一、机械性、瞬时性、片段性技术主义日益加剧的工业化,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现代人受制于具体专业领域的重复劳动,社会对人需要不再是完整、丰满的,而是人的具体功用。
因而,人必然沦为现代工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全面发展、自由的人性受到严重挤压。
荒原狼(译文经典)
追求权力的人毁于权力,追求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低声下气的人毁于卑躬屈膝,追求享乐的人毁于行乐。正 是同样的道理,荒原狼毁于我行我素。
读书笔记
“我知道我口袋里装着成千上百个生活游戏的棋子,震惊地预感到这场游戏的意义,我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 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再一次为它的荒谬无稽而战栗,再次并且不断地游历我内心的地狱。
哈哈哈黑塞也太可怕了,看到前半段就觉得黑塞没点精神问题我是不信的。 人人都曾是荒原狼,只因生活在“文明”社会,享有衣食住行等特权,压抑的那部分狼性早已变成了制度下 的墨守成规。 如果你在为某种美好的事物和某种理想斗争,而认为你一定要达到目的,这样倒是要平庸得多。 有点没看懂,里面的主要的人物是哈里想像出来的,代表了他的不同人格?对话也都只是自己跟自己说的? 一切都是臆想。 黑塞带你玩明白什么是哲学意识流“元宇宙”。 之前刚读完悉达多,紧接着读荒原狼就会感觉有些剧情非常相似,故事结构差不多。 总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太高,却不甘心忍受生活的愚蠢和残忍。
“爱人”[插图]与恨己都已同样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中。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自爱就不能爱人,憎恨自 己也必憎恨他人,最后也会像可恶的自私一样,使人变得极度孤独和悲观绝望。
孤独就是无求于人,我渴望得到孤独,天长日久,我总算获得了它。孤独是冰冷的,噢,是啊,它又是那样 的恬静,那样的广阔无垠,像那又冷又静、群星回旋的宇宙空间一样。
精彩摘录
大部分人在学会游泳之前都不想游泳。’这话听起来是否有点滑稽?当然他们不想游泳。他们是在陆地生活, 不是水生动物。他们当然也不愿思考,上帝造人是叫他生活,不是叫他思考!因为,谁思考,谁把思考当作首要 的大事,他固然能在思考方面有所建树,然而他却颠倒了陆地与水域的关系,所以他总有一天会被淹死。”
荒原,读书笔记
《荒原》读书笔记在课堂上经常听李老师提到艾略特的《荒原》,趁着周末的时间,去书店翻看了此书,《荒原》读后感。
初读此书,不求甚解,却为其中奇幻瑰丽的意向所折服,遂到图书馆借了一本,细品慢酌。
就其中的性欲、性的审美进行初探,本能欲望的冲动是不是审美?《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一诗的发表,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诗434 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奕”;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暗示了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现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死亡及拯救。
就我读此诗的感觉,实在是晦涩难懂,读第一遍,除了觉得注释太多,诗太长以外,没有太多感觉。
在我参考的论文中,艾略特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
”因此,晦涩难懂的标准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
《荒原》又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现代西方文明世界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空虚、情欲泛滥、世态炎凉的荒芜原野,同时也象征要以宗教作为救世良方。
在此,就《荒原》中的情欲泛滥做简单的美学探讨。
在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虽说只有短短的10行,但是句句都寓意深刻。
艾略特笔下的海,象征的是情欲之海,汹涌而至的情欲能够让人丧失理智,淹没其中。
“火”也是欲望的象征,当欲火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会引起罪恶。
在《荒原》里的圣杯传说中,也隐射了情欲,其中描绘的是萧索和虚无的景色,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躁动,荒原之荒,根源在于鱼王身体之荒。
要拯救荒原,必须寻找圣杯,医治渔王的疾病,使他从衰老和性无能中振作起来。
艾略特受到弗雷泽的《金枝》这部人类学著作的重大影响,任何熟悉这部著作的人会立刻识别诗中所提到的生殖仪式。
《荒原狼》读后感(通用5篇)
《荒原狼》读后感(通用5篇)《荒原狼》读后感(通用5篇)《荒原狼》读后感1这篇文章的故事是围绕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来展开的。
主人公哈里,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一生与文学打交道,在外边看,他是个温文尔雅的好人。
可是在他的内心却藏着一个困扰他许多年的秘密——他心中不仅有人性,还生活着一只荒原狼,一只桀骜不驯的荒原狼。
狼性直率但冲动粗暴,人性文雅但敏感虚伪。
这两种完全不合的性格交织却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但他很痛苦,想要找到解脱的方法——自杀,他想在50岁的时候终结自己的生命,他感觉很满足,对50年的生命有了目标。
50岁临近,当他发觉他即将死于冰冷的剃须刀片下,他感到寒冷恐惧,不得不到街上盲目地走动。
平时他总会去酒吧喝喝酒,但这一天,他碰到了之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番访问后,他彻底失望了,同时他也发觉人性的伪善。
就当他绝望之时,他发现的“魔剧院”,也邂逅了漂亮善解人意又机灵狡猾的酒吧女。
他陷入了爱河,每天都盼望着与她相见,甚至为了她学习了他之前不屑的流行舞。
酒吧女嘲笑他从来不会享受生活,并带领他走进了她的生活,带他享受生活——参加舞会,尽管舞步不潇洒,但哈里真正爱上了这种生活。
直到魔剧院的遭遇,使他彻底认识到了狼性不曾消失,只不过在蛰伏,正是因为突然爆发的狼性,使得他错杀了自己心爱的人。
他感到无比后悔,在魔剧院主人的带领下,在幻真幻假的迷雾中,他找到了自我,并救赎了自己。
或许这一切都是梦,无论如何50岁成为了他新的开始。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我,首先是它精妙绝伦的人物描写,一毫一厘刻画得很入骨,仿佛我们的心能随着主人公一起跳动;其次是它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学意义,他魔幻浪漫的手法有一种特别的美,这种美让我不能自拔。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考据,批评与欣赏》中提出了欣赏一种美,不仅要有联想和快感,还应该有批评和考究。
《荒原狼》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写成的,经历了战火带来的精神和物质创伤,那个时候的人们的矛盾是普遍而深刻的,这种矛盾有很多方面,文章中的“人性”和“狼性”的矛盾具有联想和深入思考的意义,同时这也是许多矛盾面的映射。
《荒原狼》经典段落摘录
《荒原狼》摘抄1、压根没有什么回头路。
我们既不能回到豺狼,也不能回到孩子的样子。
万物之始并不是圣洁单纯,万事万物,即使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最单纯的东西,一旦造就,它们就已经有罪,就已经是多重性格,是分裂的了,狼是这样,孩子也是如此。
它们被抛进了肮脏的变异之河。
再也不能逆流而上,回到无辜,回到本原。
通向神的道路不是引导我们向后走,而是向前走,既不通向狼,也不通向儿童。
而是不断向前,通向罪恶,引导我们修行。
你得走一条更长、更难、荆棘丛生的修行之路。
你将会把你的双重性格翻番加倍,使你本已非常复杂的性格更加复杂。
你的世界不会缩小,你的灵魂不会简化,相反,你将把越来越多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装进你痛苦的不断扩大的灵魂中。
然后,你就走向生命的终点,永远安息。
每个伟大的人物都曾走过这条路,只是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罢了。
每个孩子出生就意味着脱离宇宙,从神那里游离出来,意味着开始痛苦的新生之路。
想要回到宇宙,停止痛苦的个性化,修行成神,就必须不断敞开胸怀,在疼痛中扩大你的灵魂,直到它能容纳整个宇宙。
2、“你在头脑中本来有一副生活的图画,你有信仰,有要求,你原本准备做一番事,准备受苦牺牲,但是你逐渐看出,世界根本不要求你有所作为,作出牺牲,世界并不要求你做出这一类事情,生活并不是英雄角色及其类似事情的英雄史诗,你逐渐发觉生活只是优雅的好房间,人们住在这个房间里吃饭,喝酒,喝咖啡,穿上一双针织袜子,玩玩纸牌,听听收音机,人们感到心满意足。
谁要追求别的东西,谁身上具有别的东西——带有英雄气概的、美好的事物,崇敬伟大的诗人或崇敬圣人,他就是傻瓜或堂吉诃德式的骑士。
好了。
我的情况也是这样,我的朋友!”3、“我一度很绝望,很长时间我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我想,生活肯定总是对的,如果生活嘲弄了我的美梦,那么,我想,我的梦大概太蠢,我的梦大概没有道理。
可是这无济于事。
我眼明耳聪,也有点好奇,于是我仔细观察这所谓的生活,观察我的熟人和邻居,观察了五十多人及他们的命运。
荒原狼(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黑塞以寓言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精神疾病和疗愈过程。唯一好的地方,是黑塞的自省精神。
人是复杂的,在其中既含有人性又含有兽性。
精彩摘录
黑塞曾经这样写道,人决不能满足于仰慕和崇拜现实,因为这种现实低俗浅薄、永远令人失望、荒凉枯燥, 除非证明我们拥有更高的能力来加以否定,否则就无法改变现实。
他总是比其他人想得更深,在各类哲思问题上都表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性、一种不容置喙的深思熟虑与 博学多闻,只有内心真正丰富的人们才办得到。这类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没什么争强好胜之心,从来不想崭露头角, 从不试图说服别人改变什么,从不打算证明自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心灵黑塞作者升华理智
出版者
狼读客
荒原
黑塞 荒原
现代性
经典
创作 角色 狼
圈
救赎
狂人
内容摘要
黑塞的自我治愈之旅,“社恐”的内心独白。哈利是一个“社恐”,他独来独往,不爱社交。他常常觉得自 己内心有一头“荒原狼”,这头狼让他离群索居,每日在理智与欲望之间拉扯。认识赫尔敏娜之后,他的世界被 打开,开始探索人生的种种可能,学会回到人群,学会了生活,学会了笑。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 塞的代表作,写于作者心灵遭受重创期间,因此《荒原狼》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自我治愈之旅。
《荒原》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荒原》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荒原》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荒原》 1979 黑白片 105分钟 1979 黑白片 105分钟越南故事片电影综合企业摄制导演:阮鸿仙编剧:阮光创摄影:唐俊三主要演员:林到 (饰三都) 萃安 (饰六钗) 本片获1980年第5届越南电影节金《荒原》1979 黑白片 105分钟 1979 黑白片 105分钟越南故事片电影综合企业摄制导演:阮鸿仙编剧:阮光创摄影:唐俊三主要演员:林到 (饰三都) 萃安 (饰六钗) 本片获1980年第5届越南电影节金荷花大奖及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演员四项奖,第1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质奖【剧情简介】这是1972年美军刚刚侵入湄公河三角洲时发生在铜塔梅地区的一个故事。
《荒原》读后感
《荒原》读后感《荒原》是美国实力派作家泰迪·罗斯福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现代西部小说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西部,描绘了荒野地区的种种风景、人物和生活,展现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的不可避免,展示了美国西部精神的多重面貌。
在美国文学史上,《荒原》被认为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关于20世纪西部文化和历史的记录。
作品的主要人物是那些与土地结合的牧民、农夫和猎人,这些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度被边缘化,但在索马斯营地中却能找到安身之所。
他们在荒野里与大自然做斗争,往往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在这个荒凉的地方,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生命和命运所压迫。
无论是大自然的残酷,还是人类的贪婪和野心,都正在摧毁着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在“新世界”的出现面前,大多数人的命运无法得到慷慨的解决,他们只能默默地面对自己的困境,坚韧不拔地生存下去。
然而,尽管在环境和物质的困境中,他们始终有一种朴素的自尊和无畏的精神支撑着,拒绝接受失败和绝望,并用他们不变的坚持来反抗生命中没有尽头的无尽漫长的旅程。
在这个故事中,泰迪·罗斯福不仅仅是在描述血泪流尽的探险,也在写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比如对人性深处的关注、信仰与人性中的爱、恨、渴望和绝望等等。
作品中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他们都经历了痛苦,承受了挫折,但是他们依然顽强地活着,甚至是生活得更强烈,更有意义。
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给当代的读者启示的不仅是西部的广袤空间及其上的满目荒凉,还包含了内在的人性思考以及对于未来未知的担忧和希望。
总之,《荒原》是一个生动、真实、深潜的故事,它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多面的美国,描述了一批普通的美国人和美国的荒野,在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前端做出了无尽的析夺,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不妥协的追求,对人性与生命的真正意义的思考,甚至也能为读者真心揭示远景的社会问题。
人性本来就有温柔、勇敢、坚强和倔拗,正如荒野中的人一样,他们愈是被压迫,就愈是继续前行,愈是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尊严,愈是要在痛苦中坚定生存的信念而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浅谈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识
一,序言这是一部自问世以来便笼罩在光芒中的作品,它是艾略特的成名作,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1),是西方文学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在形式上,《荒原》使用了多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旁征博引了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谚语民谣,使用了英,法,德,西班牙,希腊,拉丁和梵文七种语言,出现了20多个若隐若现的人物,并且使用“蒙太奇”手法将各种典故,引语,场景,独白,对话等衔接起来。
它因此被称为是一部真正的现代诗,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一种重要的英语传统诗歌体裁,既不是抒情诗,也不是叙事诗,哲理诗或戏剧诗,然而读者却可以在作品中看到所有这些诗歌体裁的表现方式。
(2)更令人着迷的是因为这部迷宫一样的作品,涉及了十分庞杂的内容,具有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尽管作者一再声称“这首诗仅仅是个人对人生所发的毫无意义的怨言,不过是一首带有韵味的牢骚”(3),然而这部作品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评论家认为是“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破灭和精神的失落”。
与后期笼罩作品头上耀眼的冠冕相反,《荒原》诞生在一段十分灰暗的时期,从个人背景来看,艾略特创作这部作品的六七年间,正是诗人生活中最为灰暗甚至绝望的时期,他所敬爱的父亲去世,他的夫人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创作也接近“枯竭”。
他先后在银行,中学,杂志社等四处兼职,,以求能养家糊口。
丧失亲人的痛楚,夫妻关系的紧张,使得艾略特对生活悲观失望,甚至于一度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而一战后整个西方衰败的社会图景是他个人生活不幸的大背景,正如诗人自己所言,造成他的绝望情绪的是时局。
《荒原》不仅表现了诗人自身的绝望情绪,对于读者而言,也的确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和文化状态,它是“一首十分清楚的20世纪的诗歌,更具体说是一战后的诗歌,它记载了西方价值体系的倒塌”。
(4)由这段创作背景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荒原》中充斥着众多晦涩,灰暗的意象,并弥漫着浓郁的死亡意识,“死亡”作为一个关键词,在《荒原》中随处可见:“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
《荒原》读后感
《荒原》读后感《荒原》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部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情节设计,更在于其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观点的深入剖析。
通过这篇读后感,我将尝试从人物、观点、情节和写作方法四个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
首先,从人物角度来看,《荒原》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各有特色。
他们面对的生存环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反应和选择,都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荒原上,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都反映出了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种刻画不仅使人物更加立体,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
其次,从观点角度来看,《荒原》深刻地探讨了生存与自由的关系。
作品通过荒原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荒原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人们更加珍惜生命,追求自由。
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生存条件的改善,更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这种观点的呈现,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再来看情节设计,《荒原》的情节紧凑且引人入胜。
作品以荒原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在这个极端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人性的各种面貌。
情节中充满了冲突和转折,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和兴趣。
同时,作品通过情节的展开,也逐步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最后,从写作方法来看,《荒原》采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作者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荒原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此外,作品还运用了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也更加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荒原》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人物刻画、精彩的情节设计和精湛的写作方法,成功地吸引了读者,并让我们对生存、自由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创作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社会和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视角。
我相信,《荒原》将会在未来继续影响着更多的读者,成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究竟什么是象征呢?“象征”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件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快,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也就是说作家通过对各种客观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念或情感。
这种艺术方法把作家的思想观念、情感立场等掩藏起来,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思考、猜测、寻找,从而延伸审美愉悦。
思想观念有时藏的太深,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艾略特说:“写《荒原》时,我甚至不在乎懂不懂自己在讲什么。
”(P128)“当代着名作家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
”(P128)《荒原》的晦涩难懂,首先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观念等深深的藏在其中,使读者琢磨不透。
例如,《荒原》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在作者笔下,“荒原”是一个寸草不生,破败荒凉的地方,它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的精神状态。
战前的西方是什么模样呢?是世界的楷模和榜样,是理性主宰的地方,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天堂。
而现在,却是充满灾难、人欲横流、毫无生机的荒原!在这里,诗人通过荒原的象征意蕴,把西方人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诸如这样的象征在《荒原》中还有很多,例如“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P51)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是诗人却说是最残忍的一个月。
这的确令人费解。
为什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四月在诗人笔下是“最残忍的一个月”?为什么诗人对四月横加蹂躏?就是因为作家用自己的情感、或者说用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把四月浸泡过了,用它象征“残忍”和“死亡”,表现的是荒原人的孤独和绝望。
《荒原狼》阅读感想
《荒原狼》阅读感想黑塞在文中提到:“我们在此对自杀者的一切论述自然只涉及表面,这只是一点心理学,也就是一点物理学。
从形而上学角度看事情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会更加清晰,因为这样观察‘自杀者’就看到他们是负有个性化罪恶感的人,在这些人看来,生活的目标不再是完善、提高自己,而是消解,是向母亲回归,向上帝回归,向宇宙回归。
”在与一些自杀未遂、或好起来或没好起来的人的交涉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困局确实存在于外部,如一个令人失望的家庭、一段失望的爱情、对自我的厌恶等。
这些问题通过药物、人际关系处理等方法可能有所缓解。
然而,对于黑塞所说的“真正的自杀者”,他们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这是一种无解的状态。
他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找寻平衡,稍有不慎的偏移便会坠入痛苦的深渊。
他们本就来自于某个地方,却出现在这里,无法否认狼性与人性的共存,即无法否认自我矛盾,无法否认另一个自我的存在。
他们谨慎地保有这份存在,可是当它接触于现实时,这意味着对本人的另一种撕裂,自我的流失令他痛苦恐惧,他会大哭尖叫。
于是他会逐渐意识到,他所处的世界对他的精神是排斥、难以安放的,那么处理这样摇摇欲坠的与现实和精神性平衡性是极其困难的事。
他们的本愿就是回归,以死亡逃脱便成为唯一的可能性、唯一的见到神的方式。
自杀对于他们来说便是终极的自我实现。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才会追求精神需求。
但事实上,这个过程可以跨阶层达成,一个人可能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还未得到他人赞美认可的情况下,就已经达到了“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
然而,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普遍的状态是逐层发展,所以对于那可怜的一小部分人而言,他们会不会怨恨上帝把他们投放在这个排斥自己的世界呢?回过头来看,这种分裂、人格的多重性的确是普遍存在且被公认的事实。
关于自我的话题,我们可以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以及宗教中找到相关论述。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分裂而不完整的,只是有的人趋于统一,有的人以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走向不断的分离,难以整合。
序言ppt课件演示文稿
第1页,共16页。
优选序言ppt课件
第2页,共16页。
概述故事
快读一遍,请你概括说出这 个寓言所讲的故事智慧和守旧的律法,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 者。一位漫游者历尽艰辛离开山谷找到了 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但人们认为这是对神
教训: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的。 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真理 发展 的必要条件。
第12页,共16页。
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 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 认,只能在同旧有的错误的东西 的斗争中曲折地发展起来。
第13页,共16页。
故事意蕴
•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 《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 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 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 杀真理。
“一个首先向未知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他 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第9页,共16页。
谭 嗣 同 为 变 法 献 生
第10页,共16页。
前:迷信古旧律法,使自己封 闭在令人窒息的世界里,
拒绝任何新知,把追求真理 的先驱者视为异端,成为
守旧老人扼杀新真理的帮凶。
第11页,共16页。
后:生存危机迫使他们推翻传 统秩序,走上先驱者开辟的道 路,终于找到了生存的希望和 幸福的家园,他们这才悔悟, 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 智慧。
从整体看无知山谷的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历 史规律?
第7页,共16页。
悲剧根源:人们的普遍愚昧、
闭塞,拒绝新知,排斥异端。
第8页,共16页。
他深知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为追求 真理而努力,即便是严酷的律法和岩石高墙也 无法阻挡他对真理的追求。
他不但为真理而奋斗,而且要引领人们追
求真理、走进真理,为真理而殒身不恤,他是
由物象到心象
由物象到心象内容摘要:随着新时期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工笔人物也有了很大突破,尤其在中青年画家中,工笔画有着新的面貌。
文章以青年画家张见为例,通过他的工笔画创作来认识与探讨其艺术特点的同时,也在体味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和构成的工笔画精神。
关键词:张见柔美朦胧虚幻新工笔画初读张见的画总被繁多的细节所“阻隔”,在阻隔之下,画面上的人物往往是冷漠的、游离的,因而常常给人一种荒疏、虚幻之感。
画中一切物象皆在朦胧的氛围中被慢慢拉开,然后进入叙述,这就是张见作品给人的整体印象。
由这种印象,张见的作品会把人带回传统,带回经典,也会带到过去。
读张见的作品,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叙事感和细致入微的描绘,都在其画作里被重新发掘,毫无疑问,画家本人是迷恋经典和传统的人,无论是颇有意味的线条、巧妙的构图,还是典雅的人物形象,都会与古典绘画产生联系。
首先,从其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张见的构图方式源自他对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经典图式的崇拜。
画面上常出现的元素,如棕榈、电线杆、爬山虎、蛇、帷幔、荒原、云朵等,都是通过缠绕的特征被精心地按照空间位置组合在一起,而组合中,会让人揣测到波提切利、丢勒等古典大师对作者的影响。
其次,作为工笔画表现语言中的重要手段——线条,在张见的作品中亦有被重新演绎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与古代壁画中的“铁线条”不同,张见吸收的是传统卷轴画里富有文人气息的线条,具体来说,是古典绘画中那种被弱化了的、具有游丝意味的线条。
显然这种选择源于艺术家本身的兴趣,同时也方便画家在工笔画中对细微的叙述、虚幻朦胧情境的表达。
再次,艺术家对古典绘画气息与韵律的借鉴同样耐人寻味。
看张见的作品,往往会被他特有的朦胧而宁静的画面气氛所打动。
画中具有真实性又富寓言的人物造型和颇含宗教象征意味的空间,细腻的人物刻画,淡雅、朦胧的调子且平面化的用色,及含蓄绵密的线条,都在营造着一种慵懒、柔媚、暧昧和神秘的韵律,不能不让人想到具有诗意性的古典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的荒原人【摘要】凯瑟琳·安·波特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的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对创作一直都采取严格认真的态度,这使得篇篇佳作流于其笔端之下。
《盛开的犹大花》刻画了墨西哥民族革命中一个热烈追求信仰的女主人公逐渐发现真相的过程,自己原本是一个游离于宗教、革命和爱情之外的荒原人,作品中以圣经中的叛徒犹大的传说讽刺了人对革命理想、宗教和爱情的背叛,表现出作者对革命虚伪的憎恨、宗教背叛的焦虑以及对爱的无能的无助。
从而表明人只有真正的信仰和纯洁的爱才能生存,最终奠定了波特作品关怀人性的主基调。
【关键词】凯瑟琳·安·波特;盛开的犹大花;荒原人;讽刺An Isolated Wastelander—— An Analysis on Katherine Anne Porter’s “Flowering Judas”ZHANG Ting1LIYuan-ping2(1.Publ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Commerce Institute of Jiangxi Bluesky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9;2.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Nanchang V o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Abstract】Katherine Anne Porter ranks among the outstanding short-story writers in 20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her writing has been implemented with strict and serious attitude, which contributed to her serial masterpieces. “Flowering Judas” portrays a heroine who pursues her faith passionately in Mexico national revolution resulting in realizing the truth: she is a wastelander isolated from revolution, religion and love. By adopting the legend of Judas in Holy Bible, this story satirizes human-being’s betrayal and hypocrisy by demonstrating the hatred of revolution, religious anxiety and impotence of love, and reveals that only genuine faith and love can make people survive, which underlies the main concern of Porter’s works for human.【Key words】Katherine Anne Porter;Flowering Judas;Wastelander;Irony凯瑟琳·安·波特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的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对创作一直都采取严格认真的态度,这使得篇篇佳作流于其笔端之下。
《盛开的犹大花》刻画了墨西哥民族革命中一个热烈追求信仰的女主人公逐渐发现真相的过程,自己原本是一个游离于宗教、革命和爱情之外的荒原人,作品中以圣经中的叛徒犹大的传说讽刺了人对革命理想、宗教和爱情的背叛,表现出作者对革命虚伪的憎恨、宗教背叛的焦虑以及对爱的无能的无助。
从而表明人只有真正的信仰和纯洁的爱才能生存,最终奠定了波特作品关怀人性的主基调。
《盛开的犹大花》系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故事描写的女主人公劳拉,因受理想主义感召、只身来到墨西哥却卷入了该国的一场激进革命;她对各派系斗争的革命领导人逐渐失去信心,可又无法摆脱困境。
劳拉常常给一位权势很大的领导人布拉焦尼和他那些已被监禁或流亡中的追随者传递情报。
然而,作为领导人的布拉焦尼贪恋权势、残忍无情、自我放纵,他时常拨动琴弦在劳拉窗前歌唱,企图诱引她;他还喃喃自语同她大谈革命与爱情之间的关系,话题继而转入暴力活动。
劳拉则把他的枪支擦得锃亮,一边交给他一边讽刺性地建议他去杀人越货。
布拉焦尼的年轻追随者欧亨尼奥由于对革命丧失信心而在狱中服用劳拉给他的麻醉药品自杀。
随后,布拉焦尼从他躲藏了一个月之久的旅馆返回家中,与他那忠实的妻子和好。
劳拉在梦中梦见死去的欧亨尼奥召唤她与他同行,劳拉拒绝,他便折下犹大树上暖呼呼的、淌着鲜血似的汁水的花让她吞食;劳拉狼吞虎咽地吃着花,欧亨尼奥高呼“杀人犯……这是我的肉体和鲜血”,劳拉嚷叫着“不”而从睡梦中惊醒。
受理想主义感召,劳拉只身来到墨西哥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并时刻提醒自己“除了用来证明一种理想以外,我个人的命运算不了什么”(第259页)。
然而,革命阵营内的腐败残暴令她困惑绝望。
革命领导人布拉焦尼这个贪吃的大胖子并不能让她联想到一个真正革命者的形象,因为一个革命者既然有崇高的信仰,就应该长得瘦削、生机勃勃,成为一切抽象美德的化身;而他爱自己爱得一往情深,体贴入微,永远对自己宽大为怀,他这种对自我的爱漫无节制地泛滥使得劳拉感到恐惧。
这是她所没有预料到的革命形势,且与她来到墨西哥的初衷迥然不同。
小说中另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情节是:劳拉在布拉焦尼和他的追随者们之间的角色也让她感到尴尬与无奈,作为革命者,劳拉到牢房探望信仰相同的囚犯,但是她所能带给他们的却不是无限的革命希望和前景,而仅仅是给他们带去他们喜欢的麻醉剂,“今夜对你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夜晚”(第260页),劳拉希望借助药物的作用让革命者们沉沉大睡,彻底忘记牢狱之苦;而那些狱中人也“发觉她给人安慰,是个有用的人”。
革命这一圣神而庄严的事件,本应是一群热血沸腾、忠肝义胆的时代英雄所领导劳苦大众秉持着美好憧憬与希望,人人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而在这里劳拉所见证的革命形势让她感到迷茫。
革命领导人布拉焦尼属于典型的投机分子,他挥霍与亵渎手中的权利,革命领导权之于他并非是民族气概和民族责任的象征,而是他发财致富、骄奢淫逸的权杖,“这种权使他能毫无错过地占有许多东西”(第259页)。
布拉焦尼的自大让劳拉感觉到寒冷和危险感,顿时,劳拉内心深处的革命理想幻化成一种充满暴力与血腥的预兆。
劳拉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革命的真正面目,他们打着民族解放的旗号各自为政、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置百姓大众的生死于不顾。
冠冕堂皇的说法与现实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无疑是对墨西哥民族革命予以最大的讽刺。
劳拉在面对如此荒唐的革命理想也只有茫然与手足无措。
本以为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可故事结尾处劳拉那强烈宗教象征意味的梦境却成为她的脚踵。
因服用麻醉剂而死的欧亨尼奥出现在劳拉的梦境中,他召唤劳拉跟随他去看一个新的国家,可梦境中的险恶征途让劳拉拒绝前行,“那么,吃这些花,可怜的囚犯,欧亨尼奥用怜悯的声音说,拿着吃吧;从那棵犹大树上,他摘下暖呼呼、淌着鲜血似的汁水的话,递到她的嘴旁。
她看到他的手是没有肉的,几根又小又白的木化石似的枝条,他的眼窝里没有光,可是她狼吞虎咽地吃花,因为那些花又消饥又解渴。
杀人犯!欧亨尼奥说,又是吃人肉的!这是我的肉体和鲜血!”“盛开的犹大花”一词首先出现在艾略特的《小老头》一诗中:在一年的春季基督老虎来了在堕落的五月,山茱萸,栗子,盛开的犹大花,给人吃掉,给人掰开,给人喝下在窃窃私语中。
在这首诗中,主人公丧失了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成为现实世界中的荒原人;劳拉也因为这复杂多变的革命浪潮中变得迷茫而失去了判断力。
劳拉选择了献身于革命,但是她已无法辨认出她这种行为的真正动机了;她巧妙地斡旋于诸革命领导人之间,但是对革命的实质性发展无济于事;她为被捕的革命盟友传递情报,但盟友最终却用她送去的麻醉剂结束生命;这些无疑都使得劳拉更加迷惑不解而不知所措。
劳拉出生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家庭,她已经把自己束缚在早年训练中的条条框框里,每个细微的动作或每种细微的个人爱好都无不受到影响,可是她却还是悄悄地溜进教堂进行祈祷,无法面对自己的信仰。
劳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她对自己信仰的忠诚,若是把她的灵魂全部交付给宗教,何以她会蹑手蹑脚地溜进教堂进行祷告。
劳拉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态度还不难从她在墨西哥民族革命中所见所闻的思考中产生而来的,革命已经在她面前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而她自己也成为了革命中被利用的一枚棋子,此刻的劳拉也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悖于神圣的信仰。
《圣经》中的犹大因为背叛耶稣而吊死在一棵结红花的树上,劳拉吞吃犹大花则象征着犹大的背叛,圣经中犹大背叛了耶稣,而劳拉一一背叛了布拉焦尼、欧亨尼奥以及自己。
宗教信仰不再是她精神上的安慰,至此,劳拉被流放在了信仰之外。
作品中的爱情也是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布拉焦尼热烈地追求着劳拉,而劳拉对自己的爱慕者却无动于衷。
布拉焦尼亲切地弹起吉他、唱得热情洋溢,但劳拉只是冷冷地、毕恭毕敬地听着,用超乎平常的忍耐来对他的自以为是。
布拉焦尼对劳拉谈论爱情时却谈论起自己的权势来,“他告诉她,他钱倒不多,可是权很大,而这种权使他能毫无错过地占有许多东西”(第259页);然而,这种基于权势的爱情对于劳拉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于是她选择禁锢了爱情。
劳拉禁锢了爱情,不想这般神圣的情感沾染上铜臭味,同时她也是保护了这神圣的情感不被权势和金钱玷污。
布拉焦尼的情欲无法在劳拉那里得到满足,但是他的自我放纵却深深地伤害了布拉焦尼太太对他的爱。
布拉焦尼对他善良规矩的妻子说“我必须要自由,不折不扣的自由”(第267页)。
可怜的布拉焦尼太太辛苦工作之余的一部分空闲时间却躺在地板上哭,“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女人,而她却只有一个丈夫,她从来不知道上哪儿去和什么时候去找他”(第267页)。
当布拉焦尼离家一个月后走进自己的房子,他为一切感到伤心而哭泣的时候,布拉焦尼太太陪他一起落泪,“她的眼泪就像一场神圣的、没完没了的雨,洗得他神清气爽”(第270页)。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描述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布拉焦尼对妻子的爱。
布拉焦尼太太对丈夫的爱如金子般宝贵,而布拉焦尼却背叛妻子在外偷欢,他的放荡无度让妻子在家以泪洗面,当布拉焦尼沮丧落魄回到家中,竟然是善良妻子的泪水让他感到振奋。
这与正常的伦理观念完全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