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煤604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轨道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轨道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直接底
泥岩
2.0
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
老底
细~粉砂岩
4.0
灰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粉砂质,上部泥质含量较高,夹有薄层状砂质泥岩。






地层产状变化情况:井田位于吕梁山块隆与晋中新裂陷的交接部位,属吕梁山复背斜的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次级构造有霍山、上千沟、霍村诸断层组成的断层组,以北北东方向从区外东部穿过。本井田虽然褶曲比较发育,但均属宽缓褶曲,两翼地层比较平缓,倾角大都在20~10°之间。根据钻孔ZK4-7和轨道、运输巷实际揭露,该范围内地质条件简单,无断层等地质构造存在。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含水层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含水空间以构造裂隙为主,厚度变化较大,钻进过程中钻孔未发现有明显的漏失现象。区内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沉积不全,大部剥蚀,大多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由于部分山西组出露在山梁、山坡及沟谷两侧,成为相互独立的含水体,富水性弱。
地面相对位置及主要建筑物和设施
位于办公区以南410m左右,终点在芦子沟村以西600m处,地面为山岭和沟壑,无村庄建筑物及受国家或地方保护区域。
井下位置
及邻区
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主斜井底部,距离回风巷30m,设置中腰线沿+870m水平按照18°上坡布置。设计方位117°04′24″,全长84m。巷道巷道断面为拱形,净宽3.7m,净高2.6m,净断面9.26m2。
银亿
YINYI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
轨运联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接到通知时间:
提交 时 间:

110310运输巷(反掘)掘进地质说明书

110310运输巷(反掘)掘进地质说明书
2、由于正处于雨季,巷道水量增大。
3、M3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顶板破碎,易垮落。
建议:
1、将110310切眼延长掘进5米做一个临时水仓。
2、在临时水仓内安装2台水泵(水泵排水量不小于5m3/h),确保满足排水需要,保证掘进的安全。
3、对本矿井田老窑采空区要彻底调查清楚,对老空老塘积水情况要进行详细排查,做好记录,并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探放水原则。
4、掘进过程中应注意煤层顶板的观察,加强顶板支护工作,以避免发生冒顶、垮塌、掉块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并加强地面巡查工作,对顶板冒落形成的地裂缝或沉陷凹地进行及时回填,以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裂隙渗入井下。
2、地面防治水:本区发育有几条断层,主要是裂隙水和淋水,水量也较小,一般不会对矿井生产造成影响,但在雨季期间还应定期巡查矿区地面有无裂隙和凹陷积水渗漏现象,并加以及时治理
3、井下防治水:开工前,对110310运输巷(反掘)进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手段进行探放水工作。
4、疏放排水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防治水基本手段,由110310运输巷(反掘)处于110310切眼下出口开口,无自排水渠道,因此,要随时准备两2—3台水泵(排水量不小于5m3/h),确保满足排水需要,保证掘进的安全。
最大涌水量
5m3/h
正常涌水量(m3/h)
1~2m3/h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条件
瓦斯压力
0.42MPa
煤尘
煤层具有爆炸性,应加强防尘工作
煤的自燃
M3#煤层为不易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
小河边煤矿属于地温正常区。
地压
无冲击地压存在。
普氏硬度(f)
0.38
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110310运输巷(反掘)处于110310切眼下出口开口,无自排水渠道。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8# 巷道名称地面标高(m)1260-1290 井下标高(m)1057地面位置地面相对应位置为为丘陵地带,岩石裸露,有零星植被,没有居民居住。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邻边界保护煤柱,西邻8#运输、轨道、回风下山,北与8112运输顺槽相邻,两巷从开口至8114回风顺槽停掘位置距离逐渐远离,距离在21~88m。

南为实体煤田。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基本无影响。

巷道设计长度(m)1214巷道设计高度(m) 2.65 设计方位角(m2)89°36′巷道设计宽度(m) 3.8煤层情况煤(矿)层总厚(m)1.9-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5°左右夹矸1-2层,厚度约为0.4m左右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说明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8#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致密含水性较弱,在有裂隙的地段偶尔会有滴水现象,最大为淋漓状。

隔水层为细砂岩及砂泥岩,层厚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影响不大。

预计最大涌水量3.5m³/h预计正常涌水量1.5m³/h煤层区段地质特征119号钻孔最接近巷道开口位置,根据该钻孔柱状图显示,开口将揭露砂泥岩、细砂岩、泥岩、8-1煤、粘土岩。

砂泥岩:灰色,含大量云母,厚1.22m。

细砂岩:灰色,具不明显条带状水平层理,厚0.38m泥岩:碎块状,含粘土质,厚0.12m。

8-1煤:黑色。

粘土岩:灰色具滑腻,节理发育充填大量黄铁矿薄片。

地质构造情况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影响程度DF13 85°355°60°-80°正断层0-18m 大DF41 80°350°60°-80°正断层0-15m 大根据8112运输顺槽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按照巷道原设计方位86°30′掘进将受到DF-13号断层影响,为避开该断层,巷道方位按89°36′56″掘进,仍无法避免受该断层影响,掘进至1030m时,将受到DF-41号断层影响,顶、帮将出现破碎现象。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六西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修改版

六西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修改版

六西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地质基本情况一、顶底板情况:六西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本掘进工作面沿煤层顶板掘进,掘进巷道毛高2.6m,煤层中含夹矸一层,夹矸厚度0.05_0.2m左右,较稳定,为黑色页岩,性脆质软,3#煤直接顶为黑色泥岩,厚度为0.2_0.6m,老顶为灰色细粒至中粒砂岩,厚度8.04m;煤的直接底板为炭质泥岩,厚度3.54m,老底为砂岩,厚度7.4m。

煤层顶底板情况(附表1)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老顶砂岩8.04 灰至深灰色,较至密,中砂质直接顶泥岩0.2~0.6 灰黑至黑色、易碎伪顶泥岩0.05 灰黑色,含炭量较高,易碎易风化直接底泥岩 3.54 灰色、灰黑色、钙质胶结、局部有硅质结核,质软老底砂岩7.4 深灰色,较坚硬二、水文地质情况:该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预计掘进时:正常涌水量0-0.5m3/h,最大涌水量:2 m3/h左右。

分析以往资料,该区涌水量较小,各含水层对掘进无影响。

对顶板淋水增大或有涌水预兆时要及时停止掘进,把支架加固牢,顶帮维护好,由班组长向调度室汇报,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可靠措施。

因本工作面西部相邻矿界,所以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三、瓦斯及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依据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数据)瓦斯绝对涌出量:q CH4=0.47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q CO2=0.064m3/min。

四、煤尘情况;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8年9月的检验报告,3号煤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为火焰长度为0 mm,加岩粉量0%,煤尘属无爆炸危险性。

3号煤层煤样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吸氧量为1.06cm3/g,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五、巷道预计过煤层性质:根据六西集中运输巷、回风巷附近钻孔揭露情况,3#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煤厚在5.9m~6.2m,均厚5.99m。

结构简单,属稳定可采煤层。

掘进地质说明书

掘进地质说明书
2804采区
工作面
28042巷
地面标高
+550~+667m
工作面标高
+265~+285m
工作面设计长度
410米
地面位置
该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候家坡一带,地面标高+550m~+667m,大部分为山林荒地,有少量农田和民房,无大的建(构)筑物,与井下工作面高差最小为265米,井下开采对地表基本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该巷道为主要进风运输巷,位于+270南水平运输巷下山,距28042风巷90米。
煤层情况
煤(矿)层平均厚度(米)
0.25
煤(矿)层平均坡度(度)
3~5
煤(矿)层结构(米)
三独立分煤层结构0.25(1.83)0.30(2.22)0.30
煤层平均内在灰份约为22.5%左右,硬度f=2.5。
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名称
厚度(米)
岩性描述
老顶
砂岩
40
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巨厚层状,斜层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与浅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夹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
伪顶
炭质页岩
0.4
深灰色炭质页岩夹煤线
直接底
砂质页岩
3.0
深灰色粉砂岩,砂岩与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互层,含碳屑。
地质构造
厚度(米)
岩性描述
老顶
砂岩
40
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巨厚层状,斜层理。
直接顶
砂质岩
3.5
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与浅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夹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
伪顶
炭质页岩
0.4
深灰色炭质页岩夹煤线
直接底
砂质页岩
3.0

15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5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15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祝俊江矿长:陈作日期:二0一四年月金沙县禹谟镇偏坡寨煤矿15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1、工作面概况:150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位置位于1501轨道石门150米处沿C5煤层顶板以24°方位角开口掘进,地面标高:+1300m;井下巷道标高:+1181m;距地表垂深为119m。

岩层走向N299E,倾向南西,倾角28°,该掘进巷道南邻回风大巷,西为矿区边界,南为未布置巷道。

2、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围岩特性(一)煤层围岩特征1、地质构造根据采区钻孔资料和地面实际考察,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有小的褶曲,对巷道的掘进施工没有多大的影响。

2、煤层结构特征煤层层位厚度稳定,煤厚1.52~1.90米,平均厚度1.7米,煤层倾角27°—28°,C5煤层黑色、块状、粒状结构,局部粉状、条带状结构,半亮型煤,块状构造、似金属光泽,内生节理发育。

3、顶底板条件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属稳定煤层。

底板为铁质砂岩,底板稳定。

煤层结构特征表1第二节地质构造预计施工段无大的地质构造,但局部地段节理、裂隙发育,常以方解石石脉或方解石团块产出,局部呈块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破碎段易片帮、冒落,有小的断层。

第三节水文地质1、矿区及邻近出露地层有中二叠统茅口组(P2m)、上二叠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下三叠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

主要含水层为玉龙山段——中等含水层和长兴组(P3c)--含中水层,下二叠统茅口组(P2m)——强含水层,但根据矿井1187轨道石门和运输石门掘进过程中所体现的情况,该施工地段含水性相对较弱,仅在节理、裂隙发育地段有滴水或侵水现象,未出现异常流水或大的涌水现象。

2、根据井上井下对照图和实地调查,在该巷道掘进区域均无开采过,但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探放水原则,“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措施。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3124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况+330m3124运输巷位于+330m回风上山下出口附近,北起+330m 回风上山下出口,南至采区范围边界,全长约600m,目前掘进80m,该巷道是正连煤层作半煤岩巷掘进,是+330m水平的主要运输巷。

二、煤层巷道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七段(T3xj7)下部,上距渣子龙煤层16.6~31.00m,一般20~25m,下距二连煤层4.90~9.50m,一般5~6m。

该煤层在矿区内均可采,煤厚最大,是区内最主要的可采煤层。

煤层中常含夹矸1层,夹矸单层厚度0.06~0.61m,一般0.20~0.30m,夹矸主要为泥岩,少数为粉砂质泥岩。

纯煤总厚0.36~1.59m,平均0.78m。

从煤层分布情况看,采用厚度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变厚的规律。

属全区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煤层的物理性质较为一致,均为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宏观煤岩组多以亮煤为主、镜煤及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硬度较小,内、外生裂隙较发育,细至中条状结构(仅渣子龙煤层为鳞片状或小的透镜状结构),层状构造,属半亮~半暗型煤。

煤质属中灰、特低硫、特低磷、高热值煤。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 5751-86),煤层为1/3焦煤(数码35),可用作炼焦配煤。

煤层倾角30°~55°、平均42°。

三、顶底板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四、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川东弧形褶皱带北端之峨层山山脉背斜东翼北段东部,该背斜之东为明月峡背斜,西为中山(铜锣峡)背斜,北与赫天祠背斜相接。

该背斜轴向为N30~40E,轴面倾向NW,地层倾角北西翼缓,南东翼陡,为一不对称背斜。

矿区处于峨层山背斜北段南东翼与赫天祠北斜相接部位,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较多,次级褶皱发育,局部地段地层有倒转现象。

地层倾向110~135°,倾角30~80°。

+330m3124运输巷位于矿区的中部。

掘进 采区地质说明书

掘进  采区地质说明书

0542区掘进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置:此掘进区位于-70水平左翼石门右侧,掘进标高为-40~-60水平,左以542区边界道为始,右至采区边界为止。

左部为542采区,已准备完毕,标高为-31.0~-57.9m,右部为采区边界煤柱,上部为#14-0541区,已准备完毕,与上覆二层煤采空区间距36~64m,下部为-70水平,右翼运输。

地面为双顶子十一队民房及乡迈南侧农田,地面标高为+219~+221m。

走向长为205.0m。

二、煤层及顶底板:此掘进区为#24-煤层,为复杂结构,含夹矸三层,厚度在0.4~2.2m。

煤层厚度4.0~10.8m,平均7.40m,煤岩走向300°~320°。

煤层倾角8°~16°,煤层层理发育,硬度2~3,煤种CY。

局部为劣质互层,煤层直接顶板为凝灰质砂岩,厚度0.4~2.6m,老顶为凝灰质砂岩,灰白~灰黑色,块状坚硬,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含砾,厚度大于30.0m。

煤层底板为凝灰质砂岩及角砾岩,厚度大于50.0m。

三、地质构造:该区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大的断层及褶曲,底板局部起伏较小。

四、水文地质: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因素为顶板砂岩及底板砂岩空隙裂隙水,主要变现为底板渗水,对掘进无影响。

五、瓦斯及其它:该矿井为低瓦斯沼气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t.43,煤尘爆炸指78m/数为43.6%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一类,容易自燃,发火期在12个月以上。

六、储量:地质储量:205×40×7.4×1.47=8.9万吨。

544区掘进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置:此掘进区位于-70水平左翼左侧,掘进变高为-50~-60水平,右以-70水平右翼材料上山为始,左至煤层变薄为止。

右部为0542区,上部为井筒保护煤柱和543采区,543采区已准备完毕,下部为-70水平车场及变电所,地面为双顶子十一队民房及乡迈南侧农田,地面标高为+219~+221m。

6号煤层采区运输巷地质说明书

6号煤层采区运输巷地质说明书



最大涌水量
15.63m3/h
正常涌水量



煤尘
煤尘具有爆炸性。


瓦斯
绝燃
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属Ⅰ-Ⅱ级。
因 素
地温
年平均气温 18.7 度。
10.63m3/h
间题 及 建议
1.根据三维物探资料确定的断层有待进一步探明其走向、倾向、落差及富水性。 2.《地质精查勘探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有待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的校对,核实。 3.首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由于断层构造的切割,而形成不同的水文地质块
巷道掘进时不受 K4 石灰水威胁。
4、断层水:施工中会受到王和南断层附生断层的影响,落差均大于 5 米,揭露前应

进行钻探探查,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以防断层导水。

5、老空水:
⑴8 号、9 号、10 号、11 号、12 号采空区位于井田西北,原甲国营王和煤矿范围内,

为 9+10 号煤层采空区,采空区面积 26899m2、10350m2、41076m2、10083m2、7070m2,
构 王和南断层 N60°E
SE
造 附生断层
NE
SE
75
正断层 180~350
影响较大
75
正断层 5~10
影响较大


一、水文地质条件
6 号煤层采区运输巷位于井田中部首采区,开门口位置位于 L5 处。水文地质类型为
裂隙岩溶类简单矿床,影响掘进的含水水源主要为 6 煤顶底板砂岩水、裂隙水、石灰岩水。
井田内 6、9+10 号煤层已不同程度开采,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石灰岩裂隙水。
厚度 4.5m, K4 石灰岩平均厚度 3.5m, K4 石灰岩上距 6 煤最近,距离为 15m。岩溶裂隙 治 发育,富水性弱。

地质说明书_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

地质说明书_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

地质说明书_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经过地质观测编录、生产地质勘探以及矿井综合地质图件的编制,对矿井地质现象的特征、规律以及它们对生产的影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就能够根据这些规律及时解决采掘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为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地质资料,保证煤矿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部门为各项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地质综合资料,根据采掘工程的阶段和对地质说明书的使用要求不同,分为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等,这些地质说明书是矿井重要的技术基础资料,直接关系到采掘工程的合理布局、日常生产的合理安排、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是矿井地质工作在配合生产和服务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符合生产要求的各种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井地质说明书在建井施工之前,地质人员应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基建工程地质说明书),作为建井部门选择施工方案、编制井筒和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制作作业规程和指导井巷施工的地质依据。

该说明书依据井田地质勘探资料和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编制。

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

文字部分包括:施工地点、工程编号、井筒开凿起点、终点和方向等,阐明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指出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图纸内容包括井筒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主要井巷峒室地质剖面图、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供设计开拓方案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等。

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必须要熟悉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地质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的为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

二、区域(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在新的开拓区域或新的水平延伸之前,需要编制相应的地质说明书,作为进行开拓设计和施工的地质依据,根据煤田勘探、建井、生产勘探以及邻近开采区域的地质资料,按照开拓设计的要求经过汇集整理分析而综合编制。

一采区主运巷延伸段掘进地质说明书

一采区主运巷延伸段掘进地质说明书
煤层情况
煤厚
8# 1.4
倾角
2°-12°
变异系数
结构
简单
稳定程度
较稳定
8#煤层厚1.3米,发育稳定,煤层走向N84ºE转N-S,倾向NEº,倾角12º-2º。由于煤层原始沉积过程中基底不平,在加上后期构造的影响。根据8101工作面揭露煤层厚1.3m,含多层夹矸,煤层结构见“柱状图”。煤层颜色为黑色,褐黑色条痕,玻璃光泽、层状构造,断口以参差状为主。内生裂隙发育,依宏观煤岩组分来看,以亮煤为主,镜煤次之,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
掘进对地影响地面位置东部为勃头沟附近勃头沟的汇水方向为温家庄河季节性变化较大雨季有水地面标高最高地面有二级永久导线点编号t06标高为1230618煤层埋藏深度2767由于埋深较浅回采后地面形成塌陷对工业广场建筑物有一定破坏导水裂隙带直达地面雨季降水通过导水裂隙渗入井下使矿井涌水量增大
寿阳博大京鲁能源有限公司马尾沟煤矿
附图
二、防治水措施:
2、由于巷道前方褶曲轴部较低洼,易于积水,所以应提前设泵,做好排水工作。
3、井田煤层埋藏较浅,裂隙带波及地表,雨季勃头沟水沿裂隙可渗入井下,应做好排水准备。
最大涌水量(m3/h)
3m3/h.
正常涌水量(m3/h)
2m3/h.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


根据2011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1]476号《关于晋中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我矿属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CH4%)28.1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CO2%)5.19m3/min;从北部矿井的生产资料看,东湾煤矿、荣家沟煤矿均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且南部温家庄煤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所以在今后的生产中,我矿应搞好井下瓦斯监测工作,时刻注意瓦斯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

41607运顺掘进地质说明书

41607运顺掘进地质说明书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41607运输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校核:科长:总工程师:41607运输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位置井上下关系41607运输顺槽位于北徐楼井田中部偏西,北起416轨道巷,南至矿井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内。

西部邻近矿井未开采区域,东部邻近41605下轨道顺槽,东为41605回采工作面正在回采中。

地面标高+34.04m~+34.18m,地表为良田,无建筑物。

二、煤(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断层落差及影响煤层走向近SN,倾角约5-8°,位于太原组十下灰岩之下,层位稳定,层理发育,厚度变化不大,断层附近煤层有显著变薄或增厚现象,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平均厚度1.0m。

煤层平均厚度1.0m。

预计标高-385m~-420m。

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有可能遇到0~7米,倾角70°的隐伏断层,对煤层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可能造成破坏,注意观察地质构造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三、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41607运输顺槽东面临近41605回采工作面,揭露的16煤煤层厚度平均为1.0m,结构较简单,煤层较稳定,为原生结构煤,煤体结构没有变化。

四、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灰构成煤层之基本顶,平均厚度5.65m,灰色,隐晶质结构,较纯致顶板:十下密坚硬,坚固性系数f=10,属Ⅱ级基本顶,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底板: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4.42~5.50m,平均4.96m,灰色,块状,顶部含有植物根茎化石,断口平坦状。

五、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根据2014年鉴定结果:16煤瓦斯绝对涌出量0.03m3/min,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10m3/min;为低二氧化碳矿井、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为42.78%,煤尘具有爆炸性,属自燃煤层。

六、水文地质1、含水层及主要导水构造与工作面的关系F4断层及奎子断层: F4断层在采掘工程中已实际揭露,断层带充填较好,富水性弱、导水性差。

Y120201上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Y120201上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地压
普视硬度(f)
煤层
夹矸
直接顶
直接底
1-2
4—5
4—5




块段号
走向长
(m)
倾斜长
(m)
斜面积
(m²)
煤厚(m)
容重(t/m³)
工业储量(t)
回采率
(%)
可采
储量
(t)





1、加强巷道顶板支护,以防碎石冒落伤人,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巷道两帮支护工作,杜绝片帮事故。
3、做好排放水工作。
4、做好过F7逆断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掘过F7逆段层。
走向长(m)
1547
与煤层顶底板关系(m)
Y120201工作面上运输巷以二煤顶板为巷顶施工.
方位角(度)
36º34′27″





煤层总厚(m)
8.13_7.73
煤层结构(m)
煤岩层
产状
126º∠10º-13º
7.87
单一
Y120201工作面上运巷以二煤顶板为巷道顶板进行施工。
二煤:黑色,稳定,块状,半暗型煤,结构单一。厚8.13m—7.73m,平均7.87m。二煤直接顶岩性为细砂岩(厚2.67m),老顶为粉砂岩,厚12.8m,再往上为一煤和粗砂岩。
碳质页岩
0—0.3
灰黑色,粘土质为主,含大量炭质,具滑面,较破碎、易冒落。F=3~4。
0.12
直接底
粉砂岩
3.48—8.39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硅质胶结。下部夹薄层粉砂岩,有少量植物茎叶化石碎片,斜层理。f=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城区天然焦矿六层煤604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二O一O年七月六层煤604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写:李天国、张元审查:审核:二O一O年七月一、矿井概况薛城区天然焦矿始建于1975年,1978年投产,位于陶枣煤田的中西部,山家林井田东南部,邹坞镇镜内,井田面积为2.211平方公里,主井井口的地理坐标为X:3857115.416,Y:39537705.403;副井井口的地理坐标为X:3857107.00,Y:39537656.00。

矿井地面均为平坦耕地,整体呈南高北略低趋势,矿井地面标高:+64~+68米。

枣薛铁路、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矿井工业广场东距邹坞火车站约2公里,西距枣庄市新城区约12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约15公里,距枣庄火车站约20公里,矿井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矿井采用立、斜井开拓方式,分区域通风,主斜井进风提升,副井回风行人;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健全,配齐了各级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各种证照齐全、有效、合法,生产布局合理。

二、井田地层(一)区域地层综述本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济宁地层小区。

本小区除北部有太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和侏罗系地层出露之处,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

据钻孔揭露,第四系之下发育有:石炭系、二迭系和第三系,缺失元古界、志留系、泥盆系、三迭系和白垩系。

现将小区内的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及岩性等简述如下:(1)第四系(Q)厚0-200m,广布于平原区,为冲积、洪积和湖积相沉积,主要由棕红、黄褐、灰黄等色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和灰白、灰绿色砂、砂砾组成。

产有腹足类和介形虫化石。

本系不整合于下伏各系地层之上。

~~~~~~~~~~~~~不整合~~~~~~~~~~~~(2)上第三系(N)厚0-836m,据钻孔揭露共分布于巨野断层以西的郓城、鄄城、菏泽、曹县等地。

为一套棕黄色、紫红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底部有砾砾岩,下部夹薄煤层。

本系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3)下第三系(E)官庄组本组厚0-753m,分布在成武、郓城、梁山、汶上、宁阳至泗水一线,以土红色、灰绿色粘土岩为主,其次为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砾岩,下部含有石膏层。

本系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4)侏罗系上统(J3)蒙阴组本组地层由于遭受后期剥蚀而保留不全,最大残厚大于1300m。

仅在滕州以东见有零星,据钻孔揭露其分布较广,有滕州、充州、济宁、汶上—宁阳煤田以及郓城、巨野、成武、单县、金乡、鱼台等断陷地带都有分布,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建造,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泥岩,下部为紫红、杂色砂岩、砂砾岩和砾岩,产有鱼、叶肢介和丰富的植物、孢粉化石。

本系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5)二叠系(P)分下、上统,厚度在600m以上,其分布范围与石炭系相同。

包括山西组、石盒子组。

山西组厚100m左右,为近海型陆相含煤地层,主要由灰绿、灰、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及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

下部一般含有可采煤层1-2层,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富产植物化石。

石盒子组,由于长期遭受剥蚀,地层保留不全,最大残厚658m,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沉积岩系,主要由杂色粘土岩、泥岩、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和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组成,本组下部常夹薄煤层(俗称柴煤),富产植物化石。

本系与下伏石炭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整合(6)石炭系(C)石炭系上统(C3)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旋结构明显,大体上每层石灰岩都代表一个旋,各旋的发育程度虽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上都较完整,易于对比,统厚159~203m,平均约170m,主要为粘土层、碎屑岩、石灰岩屑和煤。

其上为山西组(P1)。

C3与P1的分界问题,地质学界久有争论,因为C3与P1为连续沉积,按化石定界本地区应在第一层石灰岩以上的泥岩顶部,但泥岩厚度不一,其上有的地区是砂岩,有的却是煤,不易对比。

在过渡性的地层中本来就没有一个截然的界线,人为分界当以比较稳定、便于识别和对比的地层为宜。

1959年的全国地层会议上及1984年的华北石炭二迭纪学术会议上,多数人认为在太原地区以“东大窑灰岩”顶部为界,其上的山西组也有一层含舌形贝等海相化石。

本区第一层灰岩是否与“东大窑灰岩”相当未作考证。

但其分界意见可取,所以本报告仍以一层灰岩顶为界,以便制图和资料的分析编录。

分中、上统,厚205m左右,本小区内无地表出露,据钻孔揭露,其广泛分布于滕州市、兖州市、济宁市、宁阳县、单县、金乡县、巨野县、郓城、鱼台县、汶上县、东阿县、齐河县及微山县等地。

中统本溪组,厚35m左右,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由杂色粘土岩夹2-3层石灰岩组成,底部是铁铝质泥岩。

上统太原组,厚170m左右,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以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砂岩、薄层灰岩及煤层,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产动、植物化石,蜒科化石尤为丰富。

本系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假整合————————————(7)奥陶系奥陶系之上为石炭系中统(C2),假整合接触,厚40m左右,以泥岩为主,灰岩次之,全为海相沉积,不含煤,其上部的十四层灰岩(徐家庄灰岩)为较大含水层。

分下、中统,厚750m左右,出露于嘉祥县、兖州滋阳山、邹城市西南等地,分布较广,为浅海相中—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钙、铝质泥岩,局部产头足类和腹足类动物化石。

本系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接触。

整合(8)寒武系(∈)分下、中、上统,总厚380-750m,出露于嘉祥南部和邹城市、微山县与滕州市交界处。

下统包括馒头组、毛庄组,厚200m左右,主要为浅海相白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夹有灰绿、紫红、土红色页岩,局部呈互层状。

中统包括徐庄组、张夏组,厚240m左右。

下部为浅海相暗紫色云母页岩和砂岩,夹白云质灰岩、灰岩、泥质灰岩。

上部则为浅海相鲕状灰岩、厚层泥质灰岩和豹皮状灰岩、产德氏虫科三叶虫化石。

上统包括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厚280m左右,为浅海相黄绿色页岩与薄层石灰岩互层、生物碎屑岩和白云质灰岩,产德氏虫科三叶虫和光盖虫科三叶虫化石。

本系与下伏太古界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9)太古界泰山群(Art)厚度大于6000m,出露于滕州市、邹城市、微山县交界处。

主要为一套深变质岩系和混合花岗岩。

(二)井田地层综述井田范围内全被第四系覆盖,据钻孔揭露第四系之下分布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

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井田内的第四系厚度多在5~10m之间。

覆盖在基岩地层之上,为冲坡积形成的灰黄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层,底部有少量岩石碎屑,厚度1-16m。

(2)二迭系a、石盒子组(P21)本区石盒子组地层不多,且不含可采煤层。

本区仅见其下部层位为紫红色铝质泥岩与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厚度不大于50m。

b、山西组(P11)山西组厚116~148m,平均厚约134m,为陆相,由浅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组成。

上界在本区A层铝土岩下,平均约31m的砂岩底部。

下部为灰黑色炭质泥岩,中部为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灰色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互层,为含煤地层,厚度约110m,整合于太原组之上。

(3)石炭系是本矿区主要含煤岩系,分布在矿区中南部,厚约210m,分二个组。

a、太原组(C3)为灰色厚层含燧石灰岩、深灰色砂页岩、炭质泥岩互层,含4-18层煤和14层灰岩(一至十三层)夹多层铝质泥岩,厚约180m。

b、本溪组(C2)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紫红色或灰白色砂质铝土岩(G层),中部为灰黄色砂岩、砂质页岩,上部灰白色厚层灰岩(14灰),厚约30m。

(4)奥陶系(O)本区最大揭露厚度50m,为奥陶系马家沟组(O2)上部灰色厚层灰岩。

(三)地层对比按照最新地层划分方案,石炭系为二分方案(上统、下统),太原组和本溪组应归属上石炭统。

但考虑到煤炭系统传统的习惯做法,本报告仍沿用原来的划分方案。

原勘探时期对井田地层的划分、对比、分析,符合实际地质规律,尤其是对含煤地层中主要煤层和标志层的确定正确、可靠,可作为生产过程中地层对比的依据。

本井田中奥陶与中石炭的界线,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为一区域性的假整合面,其间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在该界面之上沉积了一套紫红色铁质泥岩、紫红色或灰白色铝土岩,相当于其它地区的山西式铁矿层和G层铝土岩,标志十分明显,易于对比。

本溪组与太原组的界线划分:原划分标志以12灰顶界为分界面,是以其以上蜓化石完全消失为标志。

本报告仍按此划分,与最新的划分方案(十四灰顶面)不一致。

(四)含煤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其中本溪组一般无煤沉积,石盒子组仅局部有劣质柴煤,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山西组。

(1)太原组a、岩性特征及沉积组合厚度约180m。

由以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薄层煤15层、薄层灰岩14层及少量砂岩。

本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现由下而上分段叙述如下:18煤至16煤段:本段一般厚度为27.5m,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为太原组下部主要含煤段,含煤3层(16、17、18)夹薄层灰岩2层(十一灰、十二灰),十一灰中产似纺缍蜓、希瓦格蜓化石。

第十层灰岩段:一般厚度2.5-7.6m。

由上下两个分层组成。

十上灰一般厚0.2-1.1m,隐晶质、致密,含生物碎屑,产窗格苔藓虫化石,其下为1m左右的泥岩,十下灰厚度2.45-7.6m,为16煤层的直接顶板,灰至深灰色,致密,微晶灰岩,产大量动物化石:皱壁蜓、似纺缍蜓、小节房虫、古串珠虫。

十下灰为太原组的主要标志层。

十灰至八灰段:本段一般厚度为54m左右,主要为细、中粒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石灰岩两层(八、九灰)和薄层煤3层(13、14、15)。

本段岩性中、细砂岩占优势,是太原组内粗碎屑岩含量最高的层段。

第九层石灰岩层位稳定,为15煤层顶板。

第八层石灰岩为13煤层顶板,层位稳定,产苏伯特蜓、窗格苔藓虫等动物化石。

八、九灰均为太原组的标志层。

12下煤至三灰段:本段厚度一般约30m左右,主要由砂质泥岩、粉砂岩及部分泥岩、石灰岩组成,间夹石灰岩4-5层(四、五、六、七灰)及6层煤(7、8、9、10、11、)。

石灰岩和煤层层数多而厚度薄是本段岩性组合最为显著的特点,煤层均不可采,且变薄尖灭现象比较显著。

在石灰岩中以第五层石灰岩最为稳定,产腕足类、蜓科等动物化石,为本组标志层之一。

第三层石灰岩:一般厚7m左右,深灰色,致密坚硬,常含燧石结核,产似纺缍蜓、布尔顿蜓、腕足类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