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

合集下载

论政府推动“四化两型”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论政府推动“四化两型”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论政府推动“四化两型”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摘要:各级政府是“四化两型”发展战略的领导者、设计师、组织和推动者,也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

本文就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选择发展的突破口、在“四化两型”发展战略中的主要思路与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与阐述,剖析了当前“四化两型”发展的难点与矛盾,指出由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需要引发一场新能源技术革命,占领低碳产业制高点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四化两型战略;难点与矛盾;政府的主导与策划;发展思路与措施。

湖南省委在九届十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四化两型”重大战略决策。

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还被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根据湖南实际,转变发展思路,科学发展的理念。

“四化两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着资源的严重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困扰。

只有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才能保持湖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化两型”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当好“四化两型”发展战略的总设计师、总导演和总策划。

在制定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环境。

要有效组织、动员、指挥全社会共同参与这项宏伟工程,才能保证“四化两型”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要把握“四化两型”发展的主要难点与矛盾1、资源紧缺与长远发展的矛盾。

当前我国资源紧缺,耕地、水、能源、森林资源都处于亮红灯的边缘,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

特别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紧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影响。

今年五月以来,还没到全年的用电高峰,电荒就席卷全国,电力缺口达3000万千瓦。

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

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水平。 着力做好污水 处理 工作
近几年来 ,湖 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 得了积极进展 ,一大பைடு நூலகம்污水处 理 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发展 还不够平衡。
一 一
要广辟资金渠道,整合地方财力,加大融资和污水处理费征缴力度 ,破解
资金难题 ,全 力打好这场攻坚 战。特别是贫 困地 区要进一步解放思 想,拓宽投融资 渠道 ,可采取厂 、网分离 的原则 ,加大厂 区建设和运营市场化运作力度 ,广泛筹措
处理 厂正常运行和出厂水质达标排放 。 突出抓 好垃 圾处理工作


湖北省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 规定 : “ 十一五”期 末 ,湖 北省城市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 达到 6% 0 。截 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生 活垃圾 处理项 目仅3 个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 4% 2 0 ,差 距还很 大。我们必须树立强
项 目建设资金。
一 一
要加大检查、协调、督办力度 ,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努力加快污水
处理厂建设进度。对 目前 尚未开工的项 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 问题根源 ,尤其
是对经过论证无法按 期解 决的事项,要采取断然措施强力推进。
一 一
要合理安排其他后续工作,做到环环紧扣,最大限度 压缩 前期准备时间,
建筑节能是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 “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着力做好以
下 几个 工 作 。
一 一
要采 取更加有 力的措施 ,从规划审 批、施工 图审查 、设 计变更、施工 监
管、节能检测等环 节入手 ,建立建筑节 能闭合管理程序 ,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 企业 为主体 、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建筑节 能新格局。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

Value Engineering1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涵义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可见,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内容是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是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2.1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区别两型社会主要侧重于一种社会新形态,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两型社会的主要追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金项目:本研究由武汉市软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市发展低碳、零碳经济的研究”(项目编号:201240933344)支持。

作者简介:周敏(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高泽金(1980-),男,安徽颍上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风能
太阳能
水 能
四、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在外就餐要打包,别把节约当口号, 电脑不让空运行,两面用纸处处省, 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 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 洗菜洗脸多用盆,废水拖地或冲厕, 出差自备洗漱品,巾单少换省资源, 多走楼梯练身体,少用电梯少用电, 处处不让水长流,年百亿吨水不漏, 路见浪费勤制止,身边节约大可为。
生活污水处 理率不到10 % 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万吨
全国被污染的农田面积达 1.5亿亩,导致每年损失粮 食120亿斤。
沙化面积至今仍以每年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水土流 失面积增至179万平方公里。
雾霾形成的内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 气污染负荷常年在高位变化。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 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 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 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和谐。
资源节约 型社会
环境友好 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核心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 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 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 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 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

三 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 修复。

发展低碳经济 构建两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 构建两型社会


打 造2 世 纪 中国重 要的 节能环 保型 煤 电基地 1
内蒙 古煤 炭 资 源极 其 丰 富 , 品 种优 良 , 且 种类 齐 全 , 于开采 。 区已查 明 的煤 炭资 源储量 6 8 亿 吨 , 易 全 53 其 中保 有资 源储 量2 8 . 亿 吨 , 91 3 5 居全 国第 一位 。截止 2 0 年 , 区煤炭 耗用 量 1 2 吨 , 07 全 9亿 尚有 查 明煤炭 资源 储 量6 4 亿 吨 。 0 8 全 区产煤47 亿 吨 。 36 2 0年 . 2 若按 “ 十一 五 ” 末规 划6 吨 年产 量 推 算 . 满 足5 0 以上生 期 亿 可 0年 产需 要 ; 按 2 2 年 8 吨 产 能估 算 , 满 足 30 以 若 00 亿 可 0年 上 生产 需要 . 内蒙古 丰 富的煤 炭资 源 为打造 2 世纪 中 1 国重 要 的节 能 环 保 型煤 电基 地创 造 了得 天独 厚 的条
取 得 显 著成 绩 。全 区实现 生产 总 值7 6 .亿 元 , 比 71 8 同
增 长 l .%. 续 7 增 速 全 国领 先 ; 方 财 政 总收入 7 2 连 年 地 ( 口径 ) 1 73 元 , 长2 .%; 社会 消 费 品零售 新 10 .亿 增 71 全 总额2 6 亿元 . 长2 . 城 镇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收 入 33 增 41 %; 14 1 、 牧 民人 均 纯 收入4 5 元 , 实 际增长 1% 43元 农 66 均 l
件。 2 0 年 以来 , 05 内蒙古 电力 装机 容 量年 均增 长 10 00
增 长对 技 术 进步 的迫 切要 求 使 得 我们 有 可 能 同步 实
现 资源 节 约 、 境 保 护 与经 济 复苏 . 为 下 一 轮 长期 环 并

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

低碳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

源 安全 、促 进 经济 社 会可 持 续发 展 有 发展 本质 、 途径 上 是 一致 的 。
则 ,是 继联 合 国 宪章 、 关贸 总协 定 之 突 出资 源节 约 、 境 友好 , 出人 与 自 环 突 三重效益 , 可以有效地实现上述 目 。 标 后 ,又 一个 规 制世 界经 济 社 会发 展 的 然“ 和合共生 ”而低碳经济则着眼于 :
建设 注 入动 力 。 先是 一 种发 展 新理 念 ,是 一 种在 经 济 英 国的 “ 碳 技术 战 略 ”美 国 的“ 源 社 会 ” 减 、 能
护 的 关 系 中积 极 寻 求一 种 理 性 权 衡 , 等。 我 国政 府也 高 度重 视 低碳 技 术 的 念、 提倡 低碳 消费 ; 发展低碳 能源 、 必须
个科 学 技术 问题 , 一 个涉及 能源 、 是 环 源和 能 源 ,提高 资 源和 能 源 的利 用效 加速 发展 期 ,随着 工业 化进 程 的不 断 未 境、 经济系统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问题。 率 两者都要求人类活动减 少二氧化 推 进 和 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逐 步 提 高 , 同时 , 低碳 经 济也 是 一个 政治 问题 。 发 碳 的排放 ,减 轻 对 环境 的污染 和 温 室 来 相 当长 一 段 时期 内 ,湖 南对 能源 的 展 低 碳经 济 已演 变 成 为 一 个 环 境 、 经 效应 , 护 生态 , 保 实现 环 境 友 好 ; 者 需求 总量 和 由 此产 生 的碳排 放 量将 明 两
利用技术 的创新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
率 , 少甚 至 实现 无二 氧 化碳 的排 放 , 减 减 缓 温 室 效 应 对 气候 环 境 的 影 响 ; 都
碳经济” 目前 国内外学者 是仁者 见 不可 逆 转 的必然 趋 势 。 年来 , ? 近 发达 国 重 视 生产 、 活 中的综 合 节 能减排 。 生

“两型”社会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两型”社会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 型 ” 社 会 的 建 设 ,有 利 于 能 源 资 源 节 约 和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的 两 体 制机制 的形 成 ,有利 于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变 ,推进 经济又好又快 发 展 ,促 进 经济社 会发 展与 人 口 、资 源 、环境 相协 调。我 国 “ 两型社 会 ”建 设 的实质 目标 是为 了促 进人 与 自然 和谐 ,实现经 济发 展和人 口 、资源 、环境 相协 调 ,实现 经济社 会可 持续 发 展。离 开 了经济 发 展 ,片 面 强 调 资 源 节 约 和保 护 环 境 就 成 了消 极 的节 约 和 保 护 ,人 民 生 活 水平 的提 高和生 活质量 的改 善就 失去 了物质 基础; 面强调 经济发 片 展 而不顾资源 节约与环境保 护 ,将使 国家付出 了巨大 的环境与人文代
价。
的 背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转 变 是 指 : 经 济 增 长 的 方 式 由不 可 持 续 性 向 可 持
续性转 变 ;由粗放型 向集约 型转变 ;由出 口拉动 向内需 拉动转变 ;由 结构失衡 型向结构均衡 型转 变 ;由高碳经 济型向低碳经 济型转变 ;由 投资拉动 型向技术进步型转 变 ;由技术引进 型向 自主创新 型转变 ;由 忽略环境 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由 “ 少数人 ”先富型 向 “ 同富裕 ” 共 转变 。 建设 “ 型社会 ”作 为加快 经济 发展 方式转 变 的方 向和 目标 , 两 以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 转 变 推 进 “ 型 社 会 ” 建 设 ,实 现 两 型社 会 又 好 又 两 快的发展 。
() 2 实现 区域 经济 合 理 布 局 与 发 展

3 “ 型 ” 社 会 建 设 的指 导 思 想 、 两 () 学 发观 是 立 足 于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基 本 国 情 的 与 时 俱 进 的 科学 理论 ,是 发展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义 必须 坚持 和贯彻 的重 大战 略思

论“两型社会”建设

论“两型社会”建设

论两型社会建设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方向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通过运用综合措施,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合理配臵、与高效、综合、循环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替代,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

2.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中国必须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两型道路,即要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是相辅相成的,建设两型社会将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和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

3.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

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依赖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并以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为基础。

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生产要素的全球配臵,工业化国家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谋求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势都更加严峻。

大学社团低碳环保行动给力两型社会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绿色引领时尚理念

大学社团低碳环保行动给力两型社会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绿色引领时尚理念
两型社会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环保就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目标。两型社会建设也向高校提出了“两型化建设”的要求,高校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个等级层次,在两型校园建设中,与两型社会建设须臾不可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学校,也就是要在学校里自觉地开展两型化建设。因而,两型校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的简称。
创新性:对现有社团开展低碳环保行动,对其重要性、作用性、实效性开展研究,通过与新农科技社的实践相分析,以期找到对“两型校园”建设更好的办法。为低碳环保行动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对其行为的推广提供成功的借鉴与参考。高校社团环保技术与产品的科学研究能够为两型建设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竞赛组委会制
年月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熊海林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11
学校
湖南农业大学
系别、专业、年级
生命科学学部动物医学08级
学历
本科
学制
4年
入学时间
2008-9
作品名称
大学社团低碳环保行动给力两型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绿色引领时尚理念
通讯地址
湖南农业大学
邮政编码
410128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名称品:大学社团低碳环保行动给力两型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绿色引领时尚理念
学校全称:湖南农业大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新农科技社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十二五期间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对策

十二五期间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对策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2302012年6月 “十二五”期间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对策研究①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蓓琳 苏卉摘 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建设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碳汇能力、加快低碳技术的示范与产业化发展、培养城市低碳理念、建立健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体系等几方面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 北京 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230-03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各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

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的变革,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并最终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1 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自从我国政府提出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并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和“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目标,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1.1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前提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北京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就要在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把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际化、自主创新、区域合作等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首都政治、经济及科技研发等优势,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这对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概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含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这对中国是压力,是难得的机遇,但也是挑战。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鱼与熊掌兼得,需要的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和坚持长期努力的耐心。

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我们存在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这将有可能延缓我们的现代化进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

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机遇一:中国正在走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工业化道路,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两型社会”视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模型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两型社会”视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模型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 , 型社会 的建 设与发展低 两 碳经济是息息相关的。“ 两型社会 ” 作为一种新 的
社会形态 , 有着相应的规范 , 并依赖与之匹配 的载
的经济活动方式 与标 准 , 正是建设两 型社会所 需
的输 出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 的结果。当
求就会出现 ; 当公众接受政策安排、 守法律规定 遵 和政府命令时 , 支持就会形成 , 这种状况下 , 在 政 治系统为 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压 力做出反应。在 这种模型下 , 学者提 出无论是 有
相比, 激励 型政策 具有更大 的吸引力 。对城市而
经济政策还是直接管制政策 , 都是对公众需求 的
回应 J 。还有的学者提出由于经济政策效果不 明
显, 在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时, 经济政策往往不被
考 虑 。
言, 正确的激励政策 可以以较低 的成本实现碳减 排目 , 标 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 提高城 市发展 的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 , 正确的激励政策 ,
境政策的研究 比较成熟 , 他们往往 通过建立研究 模型进行实证 分析 , 以探讨环境 政策制定 中的影
响因素。相 对而 言, 国在这一 方面 还很 欠缺 。 我 本文的 目的即是从建立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 的
环 境视 域 , j 析 低 碳 发展 的 内 在 客 观 动 因 的 基 生剖
bsd 1 noa o n iui oe, en hl t eacu t f uhe m n s oi bet pl yoj t n ae nvt naddf s nm dl m aw i a co n o sc l et a l ys j , oc be d i i f o e k e s p c u c i ca

2012年中考(品德)复习资料

2012年中考(品德)复习资料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备考复习资料专题一:低碳生活、经济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情依据是什么?)答:①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②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③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依靠什么?为什么?答: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因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才能在开发、研究新能源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联系我国的国情,说一说“低碳”为什么能成为年度热词。

(1)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②.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③.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2)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表现: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严峻的资源环境国情已经引起公民的高度关注。

4有同学说,提倡低碳生活就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过艰苦的生活,不用电,不用水,不用空调,不开汽车。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不同意这一观点。

低碳生活并不是要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以放弃生活享受,不用水电不开车,而是要在生活中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多节约,少浪费。

5、在全社会发起“低碳生活”系列活动有什么意义答: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观念;②有利于我们这一代的安康和子孙后代的幸福;③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有利于在行动中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低碳经济是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是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世 界各 国的发展 共识 。在 我 国 , 长期 占主 导地 位 的 高投 入 、 消耗 、 高 高排 放 、 不协 调 、 难循 环 、 低效 率 的 粗放 式 经 济增 长 方 式 .使 资 源 环境 付 出 了巨 大代
价 。 经 济 的持 续发 展 带来 严 峻 挑 战 。 此 我 国作 给 对 出 了积极 回应 。 的十六 届五 中全会 明确 提 出建设 党 “ 源节 约型 、 资 环境 友好 型社 会 ” 。从 当前 国际上倡
资源 节 约 。 倡 资源 的闭路 循 环 使 用 , 持生 态 环 提 保
境 的平 衡 [。低 碳经 济是 一个 经济 发展模 式 的新概 1 ] 念 . 一种 能够 改善 地球 生态 系 统 自我调 节能 力 的 是 可持续 性很 强 的经济 形态 。 着 眼于解 决全球 气候 它 问题 。 强调 人 们 的经 济 和社 会 活 动 以低 能 耗 、 低排 放、 低污 染 和高效 能 、 高效 率 、 高效 益 ( 低 三高 ) 三 :
Lo Ca b n Ec n m y t eOn yW a o Bu l w. r o o o : h l yt i d
t e¨ h Two Ty eS ce y n Li y t p o it ¨i n i Ciy
Ho g ne
( iy ncp lP r o Ln iMu iia at C mmie at c o l Ln i 2 6 0 y t e P ry S h o , iy 7 0 5,C ia t hn )
潘 洪 娥
( 中共 临 沂 市 委 党校 , 临 沂 山东 260 ) 7 0 5
摘 要 : 碳 经济 与 “ 低 两型 社 会 ” 既有 区别 又 有 内在 关联 性 。 为 了推 进 山 东省 临 沂 市 的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低碳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

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

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

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

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用新 能源 。

益最 大化 的创 新 战略 。 德 国的石 化 能 源 比较 缺 乏 , 迫使 德 国 政府 未 雨

国 外低 碳 经 济 的 应 用 和政 策
绸 缪 , 早 就制 定 了与 之 相 适 应 的 能源 政 策 。其 政 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着 全球 人 口和 经 济规 模 的不 断增 长 , 源 使 策 目标包 括提 高能源 效率 、 能 发展 替 代 能源 、 约 能源 节 用 带来 的环境 问题 及 其 诱 因不 断 地 为人 们 所 认 识 , 和保 护环 境等 。 电动 车是低 碳 经济 中的代 表 产 品之 烟雾、 光化 学烟 雾和 酸雨 等 的危 害 , 气 中 C 浓 度 大 O
展形 态 。
能增 效 、 发新 能 源 、 对 气 候 变 化等 多个 方 面 , 开 应 而
绿 的核 心 。根据 奥 低碳 经济提 出的大背 景是 全球 气 候 变 暖对 人类 新能 源开发 则是 奥 巴马“ 色新政 ” 生存 和发展 产生 的严 峻挑 战 。低 碳 经济 的理 想形 态 巴马提 出的新 能源政策 构想 , 国将 在 可再 生 能 源 、 美
3 3
国 外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对 我 国 “ 型 社 会 " 设 的 启 示 两 建
张宏 伟
( 北职业 技术 学 院 , 北 孝 感 4 20 ) 湖 湖 300
[ 要 ] 全球 能源危 机促使 世界 经 济加 速 向低 碳 化 深 入发 展 , 摘 低碳 经济 成 为 实现全 球 减排 目标 、 进 促 经 济复 苏和 可持 续发展 的 重要 推 动 力 , 展 低 碳 经 济 势 在 必 行 。 国外低 碳 经 济应 用 的 成 功 经验 对 我 国 发 “ 两型 社会” 建设 的启示 是 : 必须遵 循 经济 社会 发 展 与 气候 保 护 的 一般规 律 , 应 发展 低碳 经济 的 潮流 和 顺 趋势, 寻找 一条协 调 长期利 益 与短 期利 益 、 经济社 会发展 与生 态环境保 护双 赢的低碳 发展路 径 。

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应用及经济全球化等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了分化加剧和二元化的趋势,出现了相对富裕和贫困、城乡、区域等差别。

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统筹城乡、顺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两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进行探讨。

一、两型社会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两型社会是指人均收入中等水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共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即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相辅相成的社会。

2.特征:(1)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社会”这一合理目标就是指努力实现利用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等各方面资源的最大效益,是谋求高效经济、健康生态、公正社会不可或缺和必不可少的因素。

(2)绿色生态:注重低碳、环保和绿色,实现经济社会的协同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支撑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资源利用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减少自然资源的破坏,实现环保与经济共赢和共赢共享。

(3)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的协调和“谋略”。

二、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为了切实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有力的措施:1.构建绿色循环体系,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城市和乡村是生产生活的有机整体,构建城乡绿色循环体系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与现代弱电技术引进普及”,以智慧乡村来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快速成长。

“绿色智慧社区环境”也是重点项目,建立绿色的社区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等创新手段加强社区环境监测和管理,并推广绿色邮政,减少工作上的高温、低温等不良条件,在环保、节能方面更加扎实。

2.推动节约型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

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通过少用、节用、再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战短波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陈瑞清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化产业、促进低碳化消费,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致力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谁就拥有国际竞争力。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但是,越是面对金融危机,就越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化原来传统发展模式之“危”,迎接科学发展模式之“机”。

站在历史的角度,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堪称“百年危机”,同时又是“千载商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使得我们有可能同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复苏,并为下一轮长期新经济增长找到动力源泉。

时代呼唤我们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危机中找转机,坚持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761.8亿元,同比增长17.2%,连续7年增速全国领先;地方财政总收入(新口径)1107.3亿元,增长27.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亿元,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均实际增长11%左右。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也不断加强。

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崛起的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本区、煤电为主、多元发展、节水环保的方针,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争取经过五至十年的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21世纪中国重要的新型能源战略基地,发展以低碳化新型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产业,努力打造发展低碳经济的六大基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内蒙古。

一、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节能环保型煤电基地内蒙古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

全区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6583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2981.5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

截止2007年,全区煤炭耗用量192亿吨,尚有查明煤炭资源储量6346亿吨。

2008年全区产煤4.72亿吨。

若按“十一五”期末规划6亿吨年产量推算,可满足500年以上生产需要;若按2020年8亿吨产能估算,可满足300年以上生产需要,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节能环保型煤电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以来,内蒙古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000万千瓦以上,截止到2008年底,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881万千瓦,是1978年电力装机的44.8倍,装机容量跃居全国第五位。

2008年累计发电量205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3%,其中火电200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2%,全区发电量居全国第五位。

内蒙古是全国最早实施“西电东送”的省份之一,1989年实现了“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近日,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民革集宁委员会邀请北京同仁医院心脏内科、妇产科、神经脑外科专家4人赴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丰镇市医院进行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6●统战短波路,向华北电网送电。

目前,内蒙古已形成向华北、东北“网对网”和“点对网”8条500千伏外送电通道。

2008年内蒙古累计外送电量846.42亿千瓦时,送出区外电量占全区发电量的41.18%,成为全国向外省输出电量最多的省份。

内蒙古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循环化发展模式,依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一条资源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电工业之路,打造21世纪中国节能环保型的重要煤电基地,建生态矿区,产绿色煤电,为全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控制在29.8万吨和155.7万吨的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几年来内蒙古认真落实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五条措施:一是加快淘汰小火电的步伐、老机组的脱硫改造、新机组的同步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电厂脱硫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168小时运行测试,严禁在脱硫塔没有建成的条件下点火试生产。

二是对未获得排污总量指标的机组,严禁点火试生产。

三是2004年以前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建设的5万千瓦(含5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凡没有上脱硫设施的,严禁点火试生产。

四是凡停用脱硫设施的燃烧火电机组,主机必须同时停运,否则按实际排污量加大增收排污费力度,并实施处罚。

五是火电机组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否则减排量只按30%计算。

与此同时,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造和装备能源产业,带动能源产业整体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大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力度,组建能源产学研联盟,在新的运行机制下围绕能源勘探、开采、加工转化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

重视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内蒙古建立能源科技研发和中试基地,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做好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能源领域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办有关能源化工学院和职业教育机构。

强制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壁式采煤和火电风冷节水、脱硫环保、洁净燃煤发电、热电多联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项目,争取10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和100万千瓦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在内蒙古落地。

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将以大型煤炭基地为依托,加快大型坑口、路口火电集群的建设,重点建设国家已规划的蒙东火电基地、锡林郭勒火电基地、蒙西火电基地。

到2010年,内蒙古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5.5%左右,外送电力将达到2200万千瓦。

二、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等替代新能源的示范和生产基地内蒙古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继续做好煤电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

按现在的煤价测算,1吨煤转化成电大约增值1倍,转化成油、甲醇等大约增值3—4倍,税收也可翻番,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

借助已经颁布的乙醇燃料两个国家标准和即将颁布的M85、M15两个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带来的市场空间,做好相关规划、宣传和推广工作,推动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坚持“稳步示范”的方针,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完善技术和工艺,达到技术成熟和稳定,严把节能减排关,降低煤耗、水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效,向“可持续的清洁替代”迈进,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等替代新能源的产业正在内蒙古兴起。

在鄂尔多斯市神华直接法煤制油项目和伊泰间接法煤制油项目,先期产能分别为128万吨、16万吨,全部工程投产后将分别达到500万吨以上产能。

目前,该两个项目均已试车成功。

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都开始制定和实施“煤制油”项目规划。

在不远的将来,内蒙古“煤制油”规模有望超过2000万吨。

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和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天燃气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2007年,内蒙古甲醇产量已达140万吨,居全国第3位。

目前有5家企业,正在着手利用甲醇代汽油和二甲醚替代柴油生产醇醚燃料的前期工作,先期将形成80万吨甲醇汽油的产能。

三、打造21世纪中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内蒙古积极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工业布局,根据工业发展需要和电网实际,稳步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

内蒙古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

在全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6万平方公里属风能丰富区,其中1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1.01亿千瓦,占全国风能资源的40%,居全国首位。

到2007年底,全区风电装机容量165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7%,成为全国首个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的省区,居全近日,锡盟委委员、统战部长包丽玲带队赴温州、福州、厦门等地进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考察学习,并在温州和福州举行了两场项目推介会。

(锡盟委统战部)7●统战短波国第一位。

2008年,全区风电新增吊装容量175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101.3万千瓦。

2008年底,全区累计投产风电装机容量达230万千瓦,在全国仍居第一位。

到今年底,全区累计并网运行风电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其中并入内蒙古电网148.7万千瓦,约占内蒙古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的5%左右,并入东北电网135万千瓦,并入西北电网16.3万千瓦。

到“十一五”期末,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

今后加快5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和10个风电试点风能区的建设,启动内蒙古“风电三峡”建设规划,做好1500万千瓦风电项目前期准备。

内蒙古自治区拟定了“115”风电基地规划方案,即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地区1000万千瓦送入华北电网,东部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四盟市1000万千瓦送入东北电网;西部地区500万千瓦,送入内蒙古电网。

近期重点规划建设靠近东北、华北、西北和内蒙古电网的齐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总额1500万千瓦。

内蒙古的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全区总辐射量在每平方厘米115—167千卡之间,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3400小时,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

鄂尔多斯市已建成伊泰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装机容量205千瓦,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阿拉善左旗15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按国家太阳能特许权招标规定完成前期工作,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公司5MW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已按照核准要求上报国家能源局。

内蒙古科技大学爱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100千瓦沙漠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试验电站也将在内蒙古乌海市正式动工建设。

截止2007年底,内蒙古境内的鄂尔多斯盆地太阳能发电总容量为322.16千瓦,其中鄂尔多斯市太阳能发电容量为205千瓦、巴彦淖尔市太阳能发电容量为25.36千瓦、阿拉善左旗太阳能发电容量为91.8千瓦。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44.19万平方米,太阳房总集热面积达1653平方米,太阳灶1128台。

内蒙古生物质能源资源主要是农作物秸杆、林木和沙产业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等。

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内蒙古现年产秸杆约2500万吨,林木生物质储量约6.6亿吨,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原则下,有大量宜林宜农荒地和宜发展沙产业荒漠地区,适宜种植和生长的能源作物有甜高粱、文冠果、蓖麻和沙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