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美艺术

合集下载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舞台表现、情节推动和角色塑造的重要角色。

不同于西方舞蹈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特征,戏曲舞蹈具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

戏曲舞蹈的形式可以分为独舞和群舞两类。

独舞是指单个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表演舞蹈,通常用于展示角色的情感、思想、特点以及塑造形象。

群舞是指多个舞者在舞台上进行协调的舞蹈表演,通常用于表现群体活动、战争场面以及社会风貌等。

戏曲舞蹈还可以分为平板舞和高腿舞两个主要形式。

平板舞是指舞者的动作主要在地面上完成,舞者的身体保持平稳,注重手势和眼神的表演。

高腿舞是指舞者的动作主要以跳跃和扭腰为主,舞者的身体保持较高的舞台位置,注重形象的展示和动作的变化。

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戏曲舞蹈追求意境的表现。

戏曲舞蹈在表现形式和动作上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动作的流畅、舞蹈的编排和音乐的配合,表达出演员的情感、形象和内心世界。

舞者通过精妙的动作和情感的塑造,使观众在观看舞蹈时能够感受到戏曲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体验。

戏曲舞蹈注重动作的规范和精确性。

舞蹈动作的规范和精确性是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

舞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技巧和协调性,通过准确的动作和动作编排,来表现角色的形象、角色的特点和情感的变化。

戏曲舞蹈注重舞台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

戏曲舞蹈在舞台布景、灯光效果和服装设计上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以增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舞者的形象化、舞台的艺术化和舞蹈的美感,以及音乐的配合和编排,共同构成了戏曲舞蹈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戏曲舞蹈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

它通过意境的表现、动作的规范和精确性、意象的形象化和舞台的视觉效果等方面,展示出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戏曲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浅谈新时期戏曲演出中的舞美工作--以道具装置为例

浅谈新时期戏曲演出中的舞美工作--以道具装置为例

浅谈新时期戏曲演出中的舞美工作——以道具装置为例■黎明笔者早年供职于江苏省京剧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调入省扬剧团,专职于扬剧演出的舞美工作迄今二十余年,对于戏曲舞台的呈现样式、以至于整个戏曲行业的发展都有些许认识和思考。

本文的下述内容,便尝试基于对历史的回溯,对完善当下的舞美工作表达一些个人想法。

一、对戏曲艺术舞美工作的认识概括的说,与戏曲演出有关的服装与配饰、装扮与脸谱、经典的“一桌二椅”为代表的道具、经典的“山水风景”为代表的幕布等都可归入舞美的范畴。

这些都作用于情节的渲染、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因而与演员、乐队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一台完整的演出。

从整个地方戏的演进与发展看,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新越剧艺术的改革者袁雪芬老师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开创式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那以后,其他地方戏也开始学着越剧那样,开始从“编、导、音、舞、美”等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突破,使得演出不再只是“好听”,而且更加的“好看”。

但另一方面,就工作的定位而言,舞美工作万不可喧宾夺主,它的工作应该是一种“助阵”、一种“助推”,戏曲演出的核心依然是演员自身能力的呈现、是乐队演奏技艺的展现。

在此基础上,如再能有一流的舞美作为衬托,这样的作品便可算作舞台艺术精品。

如果只有一流的舞美,演员和乐队的能力乏善可陈,这样的作品只能用“徒有其表”这样的词语去形容,其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也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的论述和定位也适用于扬剧。

作为扬剧艺术中的主要核心艺术团体之一,江苏省扬剧团在此方面的探索事实上也是业内领先的。

由于笔者平时的工作基本围绕着道具装置等的设计和使用,所以本文的探讨也基本围绕这些方面。

二、江苏省扬剧团在道具装置方面的探索不过分的说,近二十年来,江苏省扬剧团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褒奖的,在业内也是有优势的。

当然,与此有关的思考和工作推进,主要还是用于服务剧情、服务演员的表演、服务于全剧主题的呈现,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展现而展现。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戏曲舞台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现的艺术美更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所在。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要精通剧中的唱、念、说、打等技艺外,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形体、神态、声音和情感等多方面的表现来体现戏曲表演中的艺术美,本文将就这方面展开探讨。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体现的艺术美与其形体表现密切相关。

戏曲表演注重形体语言的运用,演员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人物性格、情感和情绪。

比如在梨园戏曲中,演员对于身体的掌握非常重要,身段要柔美,动作要刚健,步伐要稳健,整个表演要有气质。

这些都需要演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磨练才能做到。

而且,不同的剧种还要求演员有不同的身体表现方式,比如京剧强调功架,越剧讲究轻盈多变的舞蹈,粤剧则追求婀娜多姿的古典美。

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剧种特点来塑造自己的独特形体美,这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艺术美。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体现的艺术美还与神态表情的表现有密切关系。

戏曲表演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传递给观众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情绪,是舞台表演中的精髓所在。

演员们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内心的世界,同时也要与唱腔、动作配合,以此来加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在京剧中,演员需要通过脸谱的表演来诠释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眼神的运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在越剧中,演员则需要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来展现人物的细腻情感,带给观众深刻的艺术享受。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展现的神态表情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声音的表现也是戏曲表演中演员体现艺术美的重要方面。

戏曲表演中的声腔是表演者情感和意志的传达媒介,也是演员体现角色音乐美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剧种要求演员用不同的发声方式来呈现唱腔,比如京剧讲究平梆、生腔、老生唱腔等,越剧则要求婉转柔和的高腔、刚健有力的甚腔等。

演员们需要通过发声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气质,使观众在听觉上获得艺术的鉴赏。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表演形式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戏曲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具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1、细分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可以分为唐宋舞、元曲舞、昆曲舞、京剧舞等等。

不同形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表现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

其中,群舞表现最为普遍,通过大量演员的组合和运动,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3、配角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不仅仅是主角的表演,而在配角的表现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帮助人物刻画更为清晰。

二、美学特征1、形态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具有精美的形态美,通过优美的动作和形态,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风格。

如京剧中常常需要演员用手扇,摆动手帕等道具来表演舞蹈,增强舞蹈的形态美。

2、情感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也体现了深刻的情感美。

舞蹈可以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整个故事情节的情感内涵。

3、音乐美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音乐美同样不可忽视。

舞蹈与音乐的融合,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动人,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享受。

4、意境美在戏曲表演中,舞蹈的意境美尤为重要。

艺术家在舞蹈中通过表现表情、动作等形式,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生活,在舞蹈的艺术表现中传递出深深的感染力和思想启示。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其美学特征也是多方面的。

舞蹈给予了戏曲表演更加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也让观众在欣赏中得到了更为饱满的审美体验。

戏曲舞美心得(精选2篇)

戏曲舞美心得(精选2篇)

戏曲舞美心得(精选2篇)戏曲舞美心得篇1戏曲舞美心得戏曲舞美,是指戏曲表演中的舞台美术。

包括剧本、导演、演员、道具、布景、灯光、音效等。

戏曲舞美在戏曲表演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我参与戏曲舞美设计和表演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和精髓。

首先,戏曲舞美的设计需要充分理解剧本的内涵和情感,通过对剧本的深入剖析,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其次,演员的表演也是戏曲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演技,能够准确地表达剧本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同时,演员还需要与舞美设计紧密配合,将舞台效果呈现得更加完美。

在戏曲舞美中,道具、布景、灯光、音效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道具的选择和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剧本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布景的设计需要根据剧本的情感和场景变化进行调整,营造出适合的舞台氛围。

灯光和音效则能够更好地突出舞台效果,增强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通过参与戏曲舞美的设计和表演,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艺术创作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包括剧本分析、演员表演、道具设计、布景搭建、灯光音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艺术创作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剧本的情感和情节通过舞美的形式呈现出来。

最后,艺术创作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与演员、导演、道具师、灯光师等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总之,戏曲舞美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参与戏曲舞美设计和表演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和精髓。

我相信,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艺术创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戏曲舞美心得篇2戏曲舞美心得戏曲舞美,又称戏曲美术,它是戏曲艺术整体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剧本、导演、演员、音乐、舞美、化妆、服装、灯光等。

舞美设计必须从生活出发,深入观察、理解人物,正确把握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正确位置,从而把观众引到剧情中。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更是中国传统舞美艺术的重要体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并且保持传统戏曲的魅力,传统戏曲舞美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转型和发展。

本文将就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展开探讨。

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

传统戏曲的舞美设计一直以朴素、简洁为主要特点,古老的舞台布景和服装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

传统戏曲舞美需要在保护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可以在服装和妆容上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角色形象更加接地气,让现代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上也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增强舞台效果,提升观赏性。

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化发展中需要灵活运用现代元素,使之与传统特色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现代观众的喜爱。

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机遇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舞美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舞美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现代舞台设备和灯光音响技术的提升,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戏曲舞美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改善布景、灯光、音效等方面,提升整体舞美效果。

可以利用LED屏幕技术来打造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背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呈现更加生动逼真的舞台效果。

借助现代音响技术的改善,使传统戏曲的音乐更加动听、立体,更有震撼力。

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也需要注意尊重传统规矩,不可盲目追求先进技术而丧失传统韵味。

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和吸引年轻人的舞美设计人才。

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舞美设计人才来支撑。

目前传统戏曲舞美设计领域的人才储备相对较为匮乏,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舞美设计的兴趣并不高。

传统戏曲舞美面临着如何培养和吸引年轻人的舞美设计人才的挑战。

戏曲舞美的传承与设计

戏曲舞美的传承与设计

戏曲舞美的传承与设计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几千年的历史赋予戏曲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戏曲舞美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戏曲故事情节的场景、服装、道具、音乐和灯光等,通过舞美营造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戏曲舞美的传承和设计已成为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戏曲舞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它需要从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舞美文化,同时注入更多现代元素,为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

舞美传承和发展,应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追溯各个地方剧种特有的传统服饰、道具、场景设计等元素,将经典元素进行重构和创新,创造独特的舞美风格,以此为戏曲的整体构成以及观众的文化认知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影的兴起,许多年轻观众对于传统的文化艺术习惯流于表面的认识和了解。

针对这一状况,戏曲舞美的传承和设计应该注重新时代下观众教育和文化素养的需求,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动态投影、舞台灯光等,将戏曲故事情节呈现出更加生动立体的效果。

同时,戏曲舞美的设计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听众,令其对舞台上的故事情节更加明了,使得现代观众也能够快速的融入其中,进而产生兴趣和爱好。

舞美传承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文化的传承。

舞美的设计要根据戏曲的始源,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起到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使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并热爱和保护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

传承优秀文化是舞美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舞台上元素的饰演,才能够更好的让观众理解故事情节,向观众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

最后,舞美传承也需要注重创新。

文化传承能够保持其传统艺术的特点,但也需要新的元素来推动舞美与时俱进的发展,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形式,使得传统文化不会被淘汰、保持在现代文化的大环境中,同时加强舞美技艺的创新与提升。

舞美创意的不断变化,灯光、道具、舞台等各个环节努力的融合现代的元素来吸引观众,也是一个新的传承。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一、舞蹈形式1、地步舞地步舞是指咚板戏表演中演员在地面上跳舞的形式。

跳地步舞要求演员要有踢腿、跳跃、转身等技巧和动作的灵活性。

曲速变化明显,动作节奏鲜明,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灯光舞灯光舞又称为相声舞,主要表现角色表情及吐字,举手投足之间均需细节塑造。

演员不上台唱词,靠一身动作与表情带动节目的推进。

3、对台舞对台舞是演员在台上表演的舞蹈形式,以日常动作、行为、情感的表演为主题,强调身体语言的表达,富有生活气息和审美效果。

4、文舞文舞是指早期古装戏和京剧中的文戏部分,其中的文艺舞蹈是一种比较优秀的文艺形式。

它比较抽象,旋律优美,情感的表达方式比较传统,具有较高的古典美感。

二、舞蹈美学特征1、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舞蹈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传递出角色的情感、内心世界、性格特点等。

演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技巧,才能将意境表达得更加深刻,传递出更多的情感信息。

2、舞蹈的音乐性与节奏感舞蹈在表现情感时,需要依靠音乐和节奏来带动情感的发展,从而达到表现情感的目的。

音乐性和节奏感是舞蹈的重要特征,它们通过音乐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来营造出一种细致、优美、和谐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加投入地融入戏曲故事中。

3、传统审美情趣的体现舞蹈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审美特征,是体现传统审美情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戏曲中的舞蹈,既有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又不失中国传统文艺审美的特质。

在形式上因追求技巧高超、技法神奇而寻求极致的美,而在内容上则更加体现传统美学观念中的曲艺性、情调性与优美性。

舞蹈通过传统审美情趣的体现,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戏曲表演艺术更加具有文化价值。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从形式上讲,有地步舞、灯光舞、对台舞、文舞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每种形式都充满了戏曲特色,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从美学特征上讲,舞蹈具有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音乐性与节奏感和传统审美情趣的体现,这些美学特征共同形成了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和美学特征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舞蹈分为身段、机械舞和书白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首先是身段舞,指的是演员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剧情和情感。

身段舞蹈要求演员具备优雅的舞姿和熟练的动作技巧,能够通过肢体的蜿蜒扭转、手眼的协调配合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在身段舞中,演员通过行板、各种步法和身体的动态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剧情转折,从而增添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其次是机械舞,指的是舞蹈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机械舞强调舞蹈技巧和整齐划一的舞步,要求演员在严格的节奏和规定动作中完成舞蹈表演。

机械舞的特点是舞蹈姿势的准确性、舞步的精确性,通过规范化的动作呈现了戏曲表演的序列感和秩序感。

最后是书白舞,指的是演员通过朗诵和歌唱,配合舞蹈动作来表演。

书白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吟唱、高潮、表白和做揖等,强调朗诵音韵的节奏美和舞蹈的感染力。

在书白舞中,演员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字句的清晰准确以及舞蹈动作的配合,展示了声乐和舞蹈的艺术结合,增强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姿势美,戏曲舞蹈注重舞姿的端庄优雅和身体的柔韧力量,演员通过身段的扭转、手脚的舞动来展示舞姿的美感。

其次是节奏美,戏曲舞蹈有着严格的节奏和规范的动作,演员要在规定的节奏和拍子中完成舞蹈表演,体现了节奏美的准确性和整齐性。

最后是表演美,戏曲舞蹈要求演员通过舞蹈动作的表演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演员通过舞蹈的眼神、手势和身体动作来演绎剧情,增强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与美学特征不仅丰富了戏曲表演的艺术内涵和魅力,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戏曲舞蹈通过身段、机械舞和书白三种形式的表演,展示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展示剧情、情感和角色性格,丰富戏曲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

形式上,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有单独演唱的舞蹈,也有伴随演唱的舞蹈。

单独演唱的舞蹈是独立于其他表演形式的独立舞蹈,它通过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来独立地展示剧情中的情节或角色性格。

而伴随演唱的舞蹈是在歌唱的伴奏下进行的舞蹈表演,它在情感和动作表达上和歌唱紧密结合,共同传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美学特征上,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注重表现力和意境的营造。

表现力是指通过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来展示剧情和角色性格。

舞蹈动作通常采用戏曲表演中的舞步和动作元素,如点步、转身、抖揂、盘旋等,通过这些动作来刻画角色性格、描绘情感和传达主题。

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者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表现来表达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意境是舞蹈中的细微感知和意义,通过舞蹈的动作和情感表达来表达故事的主题、意义和内涵,它可以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来体现。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还注重继承和创新。

舞蹈的继承是指戏曲表演传统舞蹈形式和元素的继承和发展,通过舞蹈的动作和形式来展示戏曲艺术的传统风格和技巧。

舞蹈的创新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和发展,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做出贡献。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作为其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在戏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戏曲舞蹈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爱,其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

戏曲舞蹈的形式多样。

戏曲舞蹈有独舞、群舞和伴舞等形式。

独舞是指一个演员独自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舞姿矫健灵活,形态各异。

群舞是指多个演员在舞台上以特定的编排方式进行的集体舞蹈,展现出戏曲舞台上丰富多样的场面。

伴舞是指演员在表演唱腔的同时伴以特定的舞蹈动作,以丰富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

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独特丰富。

戏曲舞蹈是一种以戏曲音乐为基础,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戏曲舞蹈强调舞姿的美感和形态的优美,追求动作的变化和节奏的控制。

舞蹈的美学特征表现在舞姿的整齐、舞蹈动作的韵律感和舞台场面的和谐统一上。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不仅是表达角色情感和人物性格的手段,还承担着展示戏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角色。

戏曲舞蹈通过动作和形态来传递情感和表达意境。

戏曲舞蹈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常常通过优美流畅的动作和精致的形态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节奏的控制,使得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成为了情节推进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舞蹈通过动作的起伏、舞姿的展开等手法,使得观众对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变化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舞蹈中的一些特定动作和形态,如虎跳、猿猴和花枝等,更能够突出角色的个性和特点。

戏曲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多样的形式与丰富的美学特征。

其灵活多变的舞蹈形式,以及独特优美的舞蹈风格,使得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通过舞蹈的动作和形态的变化,戏曲舞蹈能够传递情感和表达意境,丰富戏曲表演的艺术内涵,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戏曲的魅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诗、歌、乐、舞、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舞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戏曲表演中既有独立的舞蹈表演,也作为其他表演形式的辅助和补充。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及其美学特征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武打舞蹈:戏曲表演中常见的舞蹈形式之一,通常由武生扮演的角色表演,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角色的身手功夫和战斗场面。

武打舞蹈在动作上要求矫健有力,节奏感要强,常常需要与武器搭配,展现出戏曲表演的激烈和紧张。

(2)古典舞蹈:古典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常用来表现古代宫廷场景和古代文人雅士的气质,动作优美、舒缓,所需的技巧和功法颇为独特。

古典舞蹈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往往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3)民间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民间舞蹈常常被用来表现民间生活的场景和氛围,这种舞蹈形式通俗易懂,动作简单、明快、生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舞台衬景舞蹈:这种舞蹈形式通常用于描述戏曲表演中的场景变换或者布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编排来装点舞台,为整个戏曲表演增添了更多的视觉感官享受。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的组织形式常常是多样的。

舞蹈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是与唱腔、乐曲、对白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在京剧中,常见的有旦角独舞、二黄配舞、小生衬舞等形式。

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独立的地位,独立的舞蹈表演插入在整个剧目的过程中,为观众呈现了视觉上的享受;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还作为其他表演形式的辅助和补充,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或者表现角色气质。

2. 舞蹈的审美特征(1)动与静的结合: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动作,既注重动态的美感,又兼顾静态的表现,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2)韵律美与情感美: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形式,常常强调韵律美和情感美的统一,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精湛的舞技,传递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学与表演技巧

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学与表演技巧

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学与表演技巧舞台美学是指在舞台表演中通过舞美设计、音响效果、灯光布置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手段来达到审美效果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传统戏曲中,舞台美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与表演技巧相互交融,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表演技巧和舞台美学两方面来探讨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学与表演技巧。

首先,表演技巧是传统戏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传统戏曲一直以来都注重演员的表演技巧,包括身段、语言、嗓音等多个方面。

身段是传统戏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要求演员有优美的姿态和灵活的动作,能够通过舞蹈、拳法等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语言是传统戏曲表演中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要求演员能够准确地发出各种戏曲音调,配合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嗓音也是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因素,它要求演员具备宏亮、温柔、圆润等不同的音色,能够通过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表现角色的不同情感和状态。

除了表演技巧,舞台美学也是传统戏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传统戏曲注重舞台布景、灯光效果、服饰等方面的设计,通过这些舞美元素来凸显戏曲的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

舞台布景是传统戏曲中重要的美学表现手段,通过舞台的搭建和布置来创造出各种场景,让观众进入剧情的氛围中。

灯光效果则是传统戏曲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学手段之一,通过对舞台灯光色彩、亮度等的控制来突出角色和场景,并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服饰是传统戏曲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元素,演员的服装要与角色的身份、性格相符合,能够展现出角色的特点和魅力。

舞台美学和表演技巧在传统戏曲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通过表演技巧,演员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使角色形象更加丰满和生动。

而舞台美学则通过舞美设计、灯光布置等方式来强化这种表演效果,让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沉浸其中。

舞台美学和表演技巧的结合,让传统戏曲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享受到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满足。

总的来说,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学与表演技巧在舞台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

论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传统戏曲舞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传统戏曲舞美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现代化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传统戏曲舞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戏曲舞美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唐尧的《曲艺故事》为代表,以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和舞台布景为主要构成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戏曲舞美扮演着舞台表演视觉效果的补充和增强作用,它以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通过舞台场景布置、道具服饰、灯光音响等手段,为戏曲表演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艺术享受,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魅力。

在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从表演内容上进行现代化的创新。

传统戏曲舞美的表演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和舞台布景等,这些都是传统戏曲舞美的重要构成要素。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创作出符合当代社会特点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戏曲作品;可以通过改编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形象,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角色形象;可以通过设计现代化的舞台布景、道具服饰,为戏曲表演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

通过这些现代化的创新举措,可以使传统戏曲舞美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还需要从技术手段上进行现代化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舞台表演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传统戏曲舞美也需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化的舞台表演设备和技术手段。

可以通过引进LED大屏幕、激光灯光等现代化的视听设备,提升传统戏曲舞美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引进立体声音响、数字化音响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提升传统戏曲舞美的听觉享受;可以通过引进电脑设计、数字化舞美等现代化的舞美制作技术,提升传统戏曲舞美的艺术表现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珍贵瑰宝,而舞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丰富着戏曲的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本文将从舞蹈的形式和美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探讨戏曲表演中舞蹈的重要意义。

一、舞蹈的形式1. 舞蹈的种类戏曲表演中的舞蹈主要包括了宫廷舞、戏曲舞和杂技舞三种形式。

宫廷舞又分为宫廷雅乐舞和宫廷劳作舞,是以宫廷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优美、典雅的舞姿和动作来展现贵族生活的舞蹈形式。

戏曲舞则是以戏曲剧情为基础,通过舞蹈来衬托人物性格和境遇,体现情节发展。

而杂技舞则是把杂技元素与舞蹈相结合,使舞蹈更加富有变化和挑战性。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技巧注重舞者的身段功夫和舞蹈动作的韵味。

在身段功夫方面,舞者需具备优美的身段,健美有力的体魄,以保证舞蹈动作的流畅和美观。

在舞蹈动作方面,舞者需要掌握各种舞步和动作,并能够根据角色和情节进行灵活的表现,从而使舞蹈更具戏曲特色。

二、舞蹈的美学特征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意境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艺术享受。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跳《翠幕仙子》时的舞蹈意境即代表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忧伤,通过舞蹈的表现来展现出戏曲中角色的情感细腻和内心世界。

戏曲舞蹈的动作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其舞姿、舞步和动作都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特点。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霸王的出场舞蹈表现了他的威武和豪迈,其动作刚劲有力,富有男子气概。

而在越剧《窦娥》中,窦娥的舞蹈则以柔美婉转为主,展现了女性的温柔与柔情。

3. 舞蹈的服饰和道具戏曲表演中的舞蹈也离不开精美的服饰和道具,这些元素是舞蹈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者身着的服饰和头饰往往与角色和情节相呼应,通过色彩和纹饰来展现角色的身份和气质。

舞蹈中的道具如绸扇、纱巾等也能够为舞蹈增添情感和氛围。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旦角舞、净角舞、丑角舞、花脸舞等。

每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下面将对其中一些舞蹈形式进行具体的介绍。

首先是旦角舞。

旦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旦角舞以柔婉、细腻、柔美的舞姿为特点,旨在展现女性的温柔和柔情。

旦角舞的动作流畅、柔和,注重气息的流转和呼吸的协调,给人以轻盈、飘逸的感觉。

旦角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行进、转身、起身、下身、点头、弯腰、弯背等,这些舞蹈动作都通过舞者的身体表达出来,既要注意手部、脚部的动作,也要注重腰、背、臀部等身体的协调运动。

旦角舞的舞台形式多样,有地步舞、台上舞和近景舞等,不同的舞台形式展现了不同的舞蹈效果,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者的情感表达。

其次是净角舞。

净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男性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净角舞以刚健、明快、豪迈的舞姿为特点,旨在展现男性角色的刚毅和王者风范。

净角舞的舞蹈动作力度大、幅度大,要求舞者在舞蹈中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力量感。

净角舞的动作包括跳跃、转身、旋转、击打等,舞者的动作要求整齐、统一、协调,还要注重舞者的形象塑造和角色演绎。

丑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丑角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丑角舞注重夸张、滑稽、诙谐的舞蹈形态,旨在通过舞蹈来表达笑点和娱乐效果。

丑角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跳跃、翻滚、扭腰、摇头等,舞者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丑角的特点和形象,以引起观众的欢笑和喜爱。

丑角舞在舞蹈形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可塑性,舞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剧情需要和角色特点进行创作和演绎,从而使舞蹈更加丰富多样。

花脸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花脸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花脸舞注重表演技巧和形象塑造,旨在通过舞蹈来展现花脸角色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点。

花脸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行走、转身、姿势等,舞者要通过这些舞蹈动作来凸显出花脸角色的性格和形象,同时还要注重舞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以提升角色形象的生动性和表达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舞蹈形式千变万化,各具特色,而不同形式舞蹈的美学特征也各具卓越之处。

本文就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分别进行探讨。

一、舞蹈形式1. 朝天子朝天子是传统京剧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京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舞蹈之一。

该形式舞蹈旋转翻身、变幻多端,舞姿美妙。

一般由女演员扮演,着装十分华丽,舞蹈节奏快,富有情感表现力。

整个舞蹈看起来非常的灵动、优美和华丽。

2. 引子引子是传统昆曲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昆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该形式舞蹈以缓慢的起舞为特征,舞蹈的节奏缓慢神秘,富有诗意。

舞者身穿古装,动作矫健有力,舞蹈的形式简朴而典雅;其美学特征为朴实、典雅、古风、文人气息十足。

引子几乎是昆曲中几乎每个剧目的必演环节。

3. 花鼓花鼓是中国南方地区流传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在湖南、江西等地广泛流传。

花鼓舞蹈在舞者的手舞足踏下,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花鼓舞蹈的特点是准确、整齐、柔美;其表现的主题则是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二、美学特征1. 风格鲜明戏曲中的舞蹈形式各有千秋,在舞蹈的艺术创作中,每个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舞蹈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与配合的音乐、歌词和情感画面相结合,在无形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

2. 形式多样戏曲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也较为丰富,其形式多样,包括花鼓、弹板、倒把子、捧腹等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不同形式的舞蹈能够涵盖不同的艺术需求,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气息等。

3. 情感表现力强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之一是情感表现力强,通过舞蹈形式,演员能够将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展现给观众。

在舞蹈形式中,重新诠释人物性格和情感,舞者需要把这种情感变成动态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和美学特征多样,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

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

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戏曲是我国古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现。

戏曲舞美在戏曲演出中不仅是陪衬了人物, 而且同时在创造着、揭示着戏剧的意蕴和神韵。

那么,关于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现代戏曲舞台美术的特征中国传统戏曲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特点。

(1)景物的写意性、符号性和虚拟性。

(2)舞台造型的装饰性和程式性。

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往往着重整体性,不讲究个性,单调的舞台背景,观众亦难以唤起美的想象,更谈不上造型的风格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诞生了一批以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就是影响中国无数代观众的“八大样板戏”。

它们在运用传统和外国艺术形式相结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进行构思和体现,借鉴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重写意、象征的假定性特征。

但是写实的“景片”也显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的“假”。

一幅写实的“景片”也足可以毁掉戏曲艺术表演的“真”。

二十世纪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戏曲开始全方位革新,戏曲舞美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大制作成了一种趋之若鹜的“时尚”,舞台美术、道具、服装、音乐、灯光趋于奢华,高科技的激光以及电脑技术,更是爆出“天价”的舞美成本,却冲淡了对戏曲本身的内涵。

一些获奖载誉的作品,局限于大的剧场而不能下基层演出,脱离群众,只能成为一种城市能欣赏到的“贵族艺术”。

戏曲舞美不能丢掉戏曲本体和剧目个性,更不能一味追求过分的奢侈装饰。

现代舞美的传承和现状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在必须保持它的基本审美特性的基础上,更新观念,从再现象向表现美学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与当今传媒手段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文化的传承。

舞美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它不单单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要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一)在表现形式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中国戏曲艺术重在写意,戏曲的舞台美术以“假定性”和非幻觉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以程式化的简单形式存在于演出中,着重服务于表演,是通过表演来表现的抽象之景,写意突现了中国式的美学意义,诱发观众对整体环境感觉产生想象的方法,是与中国“物感论”为理论基础的戏剧抒情写意的美学思想。

汉剧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研究

汉剧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研究

汉剧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研究
汉剧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研究是对汉族传统剧种汉剧的舞美设计和表演艺术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

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明朝,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色。

舞美设计是汉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舞台美术、音乐、灯光、道具、服装等各种元素的统一设计。

舞美设计在汉剧表演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丰富舞台效果,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能够为演员提供更好的表演环境和情境。

表演艺术是指汉剧演员在表演中所展现的技巧和能力。

汉剧表演艺术包括语言表演、肢体表演、情感表演等方面,演员需要通过不同的技巧和手段传达角色的情感、性格、内心世界等信息,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特点和故事的情节。

研究汉剧舞美设计与表演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汉族传统文化,提高汉剧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

通过对舞美设计和表演艺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发掘汉剧的潜力和价值,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舞美艺术
一、塑造人物形象
戏曲舞美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艺术功能。

实现这种艺
术功能,主要由戏曲舞美中的三个要素——服装、道具、化妆来完成,这三个要素共同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

服装被称作“演员的第二皮肤”,戏曲中俗称“行头”。

所谓“穿靴
戴帽,各有所好”,不同行当、不同人物的不同服装,在某种水准上
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内部形象特征。

例如青衣所穿的青色褶子,就象征着贫苦的身份与悲伤的心境。

戏曲
的服装有严格的规范,素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

但在新编历史
戏和现代戏中,服装设计已有明显的突破,基本上属于重新设计范畴。

例如新编历史京剧《下鲁城》中,刘邦护送项羽灵柩至鲁城时,剧中
人物的白衣白冠,都是重新设计的,摆脱了传统戏曲服装的固定模式,增强了历史真实感。

又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等新四军的服装,也都是重新设计的,而在其鞋子上缀以红绒球,则起到了“万绿
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

道具被称“演员的第二只手”,戏曲道具通常分为大道具和小道具、
装饰道具和手持道具(也叫“随身道具”)四类。

大道具如桌、椅、床、柜等;小道具如杯、壶、碗、筷等;装饰道具如书、画、照片等;手持道具如烟袋、枪、笔等。

传统戏曲的道具,也形成固定的模式,
例如京剧《二进宫》中徐廷昭的手持道具铜锤,成为身份、性格、地
位的象征,以至后来成为京剧净行中以唱功为主的行当——铜锤花脸
的名称。

戏曲中道具设计也在持续创新,例如新编历史剧《下鲁城》
中刘邦手持的货架挑杆;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手持的号志灯,就都是突破传统戏曲固定道具的新创。

化妆也是戏曲舞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戏曲的化妆,
也有固定的规范,特别是净行的脸谱,更有严格的规定。

戏曲化妆的
突破,最早由京剧大师梅兰芳首创,他创造的“古装”化妆方法,开
了戏曲化妆创新的先河。

近年来很多新编历史戏与现代戏的化妆,也
都有了新拓展。

例如新编历史京剧《靺鞨春秋》的化妆,就突破了传
统戏曲化妆的模式,增强了历史感、地域感和民族感。

二、营造典型环境
戏剧舞美的重要艺术功能之一,是营造典型环境,为演员的表演搭建
有效的平台。

这个艺术功能,主要通过戏曲舞美的三个要素——布景、道具、灯光来完成,这三个要共同为营造典型环境服务。

值得特别注
重的是,近年来戏曲布景的拓展,出现了电脑投影和激光光束构成的“光影景”和由演员表演构成的“人景”。

前者如龙江剧《鲜儿》中
的现代化布景,营造出动感效应,并富有层次感、透视感、油画感;
后者如北路梆子戏《黄河管子声》中由8名女演员身着绿纱的服装,
扮成糜子苗的舞队伴舞,构成糜子地的典型环境。

当剧中的男女主人
公在糜子地野合时,扮作糜子苗的演员则将二人围起来,既含蓄又优美,堪称“人景”之杰作。

三、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中舞美的另一个重要艺术功能,是渲染舞台气氛。

在这方面,也
有很多新拓展。

例如壮剧《羽人梦》中,秋姐想象中远古的洪荒舞蹈
场面与现实画面的交替出现,布碌砣举火把从太阳处点燃,又燃烧起
红河水的壮观场面,就用强红光渲染了这个舞台气氛。

又如很多戏曲
通过激光频闪灯、光束、光图案等技术手段,渲染出特定的梦境、幻觉、回忆、荒诞、离奇的气氛。

四、深化剧作主题
深化剧作主题的艺术功能,是以往戏曲舞美少见的艺术功能,近年来
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新拓展、新突破。

这充分体现出戏曲舞美设计由
消极、被动的“服务型”向积极、主动的“创造型”的转变,不但是
舞美设计内容的新拓展,更是舞美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心拓展。

例如现
代京剧《骆驼祥子》(根据同名小说和同名话剧创作)中的旧北京城
歪斜的城门与城墙的布景,就预示着中国旧社会的行将倒塌与灭亡,
从而深化了剧作的主题立意。

这个超常的舞美设计,不但令广大观众赞赏叫绝,也令戏曲舞美同仁折服钦佩。

总来说之,戏曲舞美的艺术功能在持续拓展,这种拓展是与整个戏曲艺术的发展创新同步的。

戏曲舞美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