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第一课时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二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精品教学课件(共130页)
重庆、武汉)
里集聚和中转
促使城市形成(如江 西赣州)
货物在此转运
良好区位(如上海、 广州)
便于河海联运
功能)
弯曲度较大 处、河心岛
许多古代城市的选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
址
卫
过河点
如英国伦敦
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城市的人文地理区位
因 素
评价(对区 发展变化对城 位的影响) 市区位的影响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
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 )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
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
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
5.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 运行效率; 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 影响;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 文化空间。
三、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概念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 之间的空间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地形、河流、气候、水源等。
(2)世界第一批城市为什么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
提示这些地区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有便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节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最重要指标)(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判断1.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 )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
( ×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2.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思考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说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倒退,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
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的现象称为逆城镇化,虽然逆城镇化阶段人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镇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镇化的倒退。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1)原因: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
(2)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1)原因: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2)主要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3.城镇化问题的区域差异(1)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经过后来的不断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
(2)发展中国家:①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
②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
判断1.城镇环境问题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
( × )2.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其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2020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节 城镇化
[素养落实]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 准化数值。下图为 1965~2015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及某国城镇 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国 1965~1975 年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
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镇问题突出
2.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差异 பைடு நூலகம்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表现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快慢
目前 速度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工业化早 慢
城镇化已发展到成 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独立,经济迅速 发展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高 低
高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
[知识生成] 1.城镇化的含义及动力 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城镇化可从 内涵、标志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理解。 (1)内涵
(2)标志
(3)动力机制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推力和拉 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 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2.城镇化意义 (1)促进区域 经济 增长。 (2)提高 资源 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表现 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__S_”__形_ 曲线。
2.阶段和特点
初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阶段 城镇化推进很_快___,城区出现了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水平较_高__,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2 城镇化(第2课时)(共13张PPT)
5.由此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 市管理的哪些部门?
网络叫车服务、快递、共享单车、120急救中心、 城市管网建设、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等。
8
小结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③建筑质
第(2)题,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房屋过于密集,通风、 采光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房屋密集,道路狭 窄,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2020/6/12
11
课堂练习
(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A )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课时)
2020/6/12
1
目录
一、城镇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020/6/12
2
新课讲授
环境问题
当城镇生产和生 活排放的污染物超 出一定的限度,城 镇环境质量就会下 降,甚至出现大气 污染、水污染、垃 圾污染和噪声污染 等环境问题。
在交通堵塞,又该怎么办?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判定警车行驶路线是否畅通。 如果遇到严重交通拥堵,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变更路线,或者安排距离事故地点较近,且不经 过严重交通拥堵线路的警车前往。
7
活动
2020/6/12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调度员,请你设计 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 程序。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新教材)2020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
问题
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
问题
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27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
发新区
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城镇化已发展到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高
低且发展不平衡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
程;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 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化水平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10
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11
郊区城市化: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 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 所示。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 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25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素养凝练
26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 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
问题
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2-2.1城镇化的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第1课时)》课件
• 高一地理 人教版 必修二
一.城镇化的概念
“化”作何解? 变化过程
什么样的变化过程? 城镇数量增加 城镇规模扩大(人、地)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经济的变化
二.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二.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四.活动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水平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表现
简单观察数据大小, 笼统联系经济发展
能够细致观察数据的 阶段变化,联系不同 产业发展分析城镇化 的发展
能够细致观察数据的 阶段变化,综合各要 素分析城镇化的发展
样例
城镇化水平上升,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1996年以后加速发展。原因是改革开 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1996年城镇化 水平达到30%,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发展, 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 进而吸引更多人口进入城镇。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快, 城镇化随之加快;199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进入城镇化 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 高于发展中国家
人口超过100万 的城市数量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60 62 52
1980 2050(预计) 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占有比
103
153
例增加
119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二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
工业区(地 较大,地租成本比
c 工业
C
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
租最低) 较高,远离市中心
的影响最小
可降低成本
②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 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右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 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 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中心,随 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内 容 索 引 INDEX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课时对点练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以 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 耕地 、林地、草地、水域等。 3.乡村以农业用地和 居住 为主。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 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 公共服务设施 为中心,住宅往往 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1) 经济 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便捷程度 和距离城镇中 心远近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_中__心_ 区域 自然集中。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 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城镇中心的工 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2.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水域
解析 该乡村聚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且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势平 坦,故可推断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耕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讲城镇化考点1城镇化的意义与世界城镇化进程课件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和 中期阶段
逆城镇化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 城镇经济畸形发
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 展,人口增长快,
础设施完善
农村劳动力过剩
【方法技巧】 城镇化进程及阶段的判读 (1)根据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如图,城镇化进程为a— c—d—b。
图形示意: 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变化图
因 乡村的推力 郊区基础设施的完 生活环境 第三产业的发
善
展
图 解
【方法技巧】 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镇化 指城镇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镇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 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镇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 在发展中国家。
(2)逆城镇化 指城镇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镇发展 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1)伦敦都市区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分别开始于( B ) A.19世纪50年代;20世纪1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30年代;20世纪10年代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镇化阶段,而伦 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镇化阶段。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伦敦都市区进入 再城镇化进程的是( C )
(2)根据城镇人口比重判断。一般而言,比重小于30%的为初期阶 段;30%~70%的为中期(加速)阶段;大于70%的为后期阶段(图1)。城 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图2)。
(3)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 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低、速度快。
表 往城镇,乡村 现 地域转化为城
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城镇化 表现 逆城镇化
表现及
原因
原因
城镇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
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乡村劳动力过剩
城镇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判断方法
1.根据城镇人口比例判断
城镇人口比例小于30%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大于
70%为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例总体大于70%,且出现下降现象,可以
3.发展中国家
晚
(1)起步 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很低
化水平 ________。
超过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 ________发达国
家。
4.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 ______”形曲线。
[小提醒]
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2.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判断
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
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低,发展速度快。
3.根据产业构成判断
所处阶段
产业构成
初期阶段
以第一产业为主
中期阶段
以第二产业为主
后期阶段
以第三产业为主
【学以致用】
城镇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各国城镇化水
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
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形 曲 线 。 城 镇 化
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加
速阶段)、后期阶段。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城镇化的意义、世界城镇化进程探究一城镇化的意义考向1 城镇化的标志和动力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与山西省的社会经济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1.衡量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城镇人口比重C.工业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B解析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
2.导致上海与山西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B.城镇人口规模C.工业发展规模D.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D解析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考向2 城镇化的意义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39 53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83 137万人,城镇化率为59.58%。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使城乡居民收入相同B.改善城乡的产业结构C.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答案 B解析城镇化可使城乡差别减小,但城乡收入不会相同,A项错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城乡的产业结构,B项正确;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属于城镇化的标志,排除C项;城镇化与维护世界和平无关,排除D项。
4.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该决策的意义有( )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答案 B解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主要是为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合理发展城市等级,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距,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因此①②⑤正确。
故选B项。
探究二世界城镇化进程考向1 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5~7题。
5.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答案 C解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6.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答案 B解析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故选B项。
7.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答案 C解析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考向2 世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下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比,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
据此完成8~9题。
8.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D解析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目前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④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③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②代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①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故选D项。
9.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 )A.城镇化起步晚B.城镇化水平高C.城镇化水平低D.城镇化速度快答案 B解析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起步早、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趋缓,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呈加速发展之势。
考向3 中国的城镇化下图为1800~2015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城镇化水平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2015年,中国( )A.城镇化刚刚起步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镇化开始衰退D.呈现快速逆城市化答案 B解析图中显示,和英、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较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很快,说明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1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A.城镇化起步晚B.城镇环境质量好C.城镇化速度慢D.城镇化水平高答案 A解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但目前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环境质量不占优势。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和英国城镇化进程柱状图。
(1)目前,我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城镇化的哪个阶段?(2)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逆城镇化现象的国家,试分析逆城镇化现象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简述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
成果展示(1)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2)大城市中心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地价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
(3)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下图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世界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含预测)。
(1)说明图示时期,印度与美国城镇化特征的差异。
(2)巴西城镇化过程与其经济发展明显不协调,指出这可能给该国带来的问题。
(3)试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上的差异和原因。
成果展示(1)美国城镇化水平高,印度城镇化水平低;1950~2000年,美国与印度城镇化速度差异小;2000年以后,印度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严重。
(3)差异: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部分大城市开始出现逆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由于获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加速。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伦敦是世界上城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伦敦城镇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是(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A解析城镇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是城市占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绿地增加、城市功能区增多不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2.推测伦敦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600年以前B.1600~1700年C.1750~1950年D.21世纪初答案 C解析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城镇化发展加快,故1750~1950年伦敦城镇化发展最快。
3.20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市出现了城市人口减少的趋势,这有利于(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促进城区工业发展③带动乡村发展④缩小城乡差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城市人口减少,可减轻城市压力,改善城市环境,①正确;城区不宜发展工业,②错误;有利于带动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③④正确。
故选C项。
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右图),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
据此完成4~5题。
4.将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地域相连B.两地经济发展互补性强C.两地风俗相近D.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答案 D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山东省将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最主要的原因是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扩大影响范围,D项正确。
5.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给山东省带来的好处是( )①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②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③构建区域内共赢的产业体系④提高山东省在全国的竞争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将有利于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构建区域内共赢的产业体系,①②③正确;并不能提高山东省在全国的竞争力,④错误。
故选A项。
“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及全球平均“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6~7题。
6.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答案 A解析据图,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说明其他要素对人口向城市集聚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起到该种作用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7.高城镇化率会使( )A.城市病更为严重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C.居民购买力增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提升答案 C解析高城镇化率说明人口向城镇集中度高,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强。
高城镇化率并不一定会带来城市病。
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应越高。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8~9题。
8.该国(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60年代受政策影响城市数目增加C.2000年以来城镇化已步入后期成熟阶段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1953年以来,该国城市人口数量由0.14亿上升到5.43亿,A项正确;1961年城市数目为208个,1969年城市数目减少为175个,B项错误;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36.2%,进入城市中期加速阶段,C项错误;199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为26.4%,所以该国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的时间远远少于半个世纪,D项错误。
9.该国可能是(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英国答案 C解析根据图示,2004年城市人口为5.43亿,城镇化水平为41.8%,计算可知,2004年该国总人口约为13亿,故选C项。
下图为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城镇化过程中( )①Ⅰ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③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Ⅰ阶段城市沿交通线发展,规模小,为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①正确;Ⅱ阶段城市向外扩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并非最大,②错误;Ⅲ阶段为城镇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③正确;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散大城市职能,出现卫星城市,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