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论《道德经》对思政教育的启示
论《道德经》对思政教育的启示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最负盛名的著作,它揭示了自然规律,深刻揭示了道的真谛,每句经文都充满深刻的哲理。
而《道德经》的精髓正是它对思政教育的启示,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平衡之道,并把它付诸实践。
思政教育是指以思想政治理论为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学科教育。
《道德经》对思政教育的启示是:道法自然,教育应强调实践。
经文中“道,可道,非常道”,揭示了万物皆有规律,可通过实践去学习、发现和理解。
思政教育要坚持实践和综合的教育方式,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特色。
学生应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发展思想和能力。
“大邻洋洋,其馀且恒”,这句话暗示着把老子的智慧和仁爱精神贯彻实践。
思政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仁爱思维,让学生学会坚持人性的关系,热爱人民,以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引导学生去学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提醒人们在反思自身的同时,要知晓他人,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把理想作为自己的行走路径,拥抱不断前行的意志。
思政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他们真正明白“以仁治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进而益士,强乎其旁”,老子的思想,提出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继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思政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以及运用理论知识积极参与
社会实践中的能力。
总之,《道德经》对思政教育的启示在于:坚持实践,发展辩证思维,以仁爱思维,无私奉献精神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老子《道德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性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身体 素质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在遗 传获得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体形态与生理功能上 的特征。从德育方面讲,身体健康素质教育就是要 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观念, 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到劳逸 结合,只有拥有健康强健的身体,才能开展其他一切 活动,才能全力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
《道德经》只 有 短 短 五 千 言,却 涵 天 盖 地,可 谓 字字珠玑、句句精辟,每个词都值得认真品读领悟。 11 理想远大,目标长远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 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 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 人理想。《道德经》中重视“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 能长且久 者,以 其 不 自 生 也,故 能 长 生。”天 地 之 所 以能恒久存在,是因为其滋养润泽万物,而不是为了 自身生存,所 以 能 够 长 久 存 在。 “人 道 ”,是 应 该 效
论《道德经》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乐 ,忽略 日常生活细节 ,只会令大学生的道德价值 观逐渐物化 ,只会在追求物质享受中忽略人与人之 间的关怀之心 ,他们往往会忽略 自己挥霍的是父母 辛苦赚得钱财 ,加之本身并没有尝到赚钱的辛苦 , 则更加缺乏体谅之心 ,最终也会导致人情淡漠。
作者简介 :殷莎莎(9 1 ) 18 一 ,女 ,哈尔滨人 ,讲师 ,硕士 ,从 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B A J NG JN Y l E H  ̄ IN I A IG tW N t
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 1 02年第 5 期
T e o e E oo y n u u o , 0 2 h r r cn m dC l r N . 2 1 B d A te 5
殷 莎 莎
( 哈尔滨商业 大学 药 学院 ,哈尔滨 107 ) 50 6
摘
要 :随着全球 化进程 的加速 ,多元文化的发展 ,我 国大学 生诚信观缺 失、道德情 感失 范、节俭 意识
淡薄等不和谐现象 时有发 生,需要标 本兼治。 《 德经》 中蕴舍 当代 大学适 用的德育观念 ,有 助 于用传 统文 道 化精华来指导高校德 育工作 的开展 ,我们应遵循规律 开展德 育工作、培养 大学生 自 我教 育 的能力、营造和 谐
德 育环境 ,以此提 升大学生的道德水 准。
关键词 :高校 德育;道德 经; 自我教育 ;德育环境 Leabharlann 中图分类号 :B8 9 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4 9 2 1 )50 5 -2 6 25 0 ( 02 0 -050 .
一
、
大学 生道德 失范 的表征
1 诚 信观 念缺失 . 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不良社会风气 的影响 ,现 在大 学生往 往会 为满足其 自身 的现实 利益 而放弃 诚 信 的道德原则 ,导致大学生一系列诚信缺失的行为 二 、道 德 经 中蕴 含的德 育思 想 出现 ,考试作 弊、学术造假 的情况 已经屡见不鲜。 大学生不诚信之行为也表现在一些信用行为中 ,对 1 人教 化观 .圣 学校 的声誉 造成极 其不 良的影 响 。在 毕业 生择业 过 “ 行不言之教” ,是 《 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重要 程 中,不诚信 的现象也时常有之,简历注水造假、 德 育思 想 。启 示 我们 在 对 学 生进 行 教育 的过 程 中 , 择业 随意毁约 等情况 ,令企 业也 对大学 生 的个 体 品 强调掌握 自然之道、遵行个体发展规律,并以身示 质 产生 怀疑 。 范 ,用 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的道德养成。 《 道德 2 .道德 情感失 范 ‘ 经 》 指 出: “ 人处无 为之 事 ,行 不 言 之教 ;万 物 圣 大 学生道 德情感 失范 的显著 表现首 先是 道德 情 作 焉 而 不 辞 ,生 而 不 有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弗 ” 感激 进 ,有时 大学生 为 了表 现其责 任感 、义务 感 常 居。 …世间万物,都有各 自的秉性 ,都存在个体的 常采 用 比较 激进 的方 式 ,但 是 ,这 种过激 的行 为 并 独立性 和差异 性 ,不 应采 取强 制措 施把 自己 的主 张 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反 而会淹没理性与道德声 音, 强加于人 ,应顺应 自然,依循个 体特点因势利导, 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许多这类活动往往是以理性 不顾客 观条件而强行为 之 ,都将取之失败 。“ 以圣 是 始 ,悲剧终 。而另一种道德情感失范的表现却是道 人去甚 ,去 奢 ,去 泰 。 除此 之 外 ,在 老 子 的认 知 ” 德情 感冷漠 ,既对高 尚的道德 行为缺 少 共鸣 、亦 对 中 ,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在教育 中,老师应 当具有 恶劣 的道 德行 为无 动 于衷 ,见 义 不 为 、获 助不 谢 、 民主、 泛爱的教育思想,关爱每一位学生,根据 自 自 扫门前雪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造成 当今大学生道 身特点帮助学生成长发展。应信任学生 , 公平地对 德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德育没有 内在道德 待学生。即: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 培养 的机制 ,也 未帮助 学生设 定合理 表达 自己道德 者 , 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 德善。信者,吾 信之 ;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 行 为 的渠道 。 3 俭意识 淡薄 .节 2 体修 养 观 .个 在 校园生 活 中,从水 龙 头不 关 紧 、过 度 用 电、 如何在浮世 中还心灵一抹清净 ,无论世事如何 餐桌浪费等生活细节 ,到追求名牌、请客吃饭、互 变化都保持诚信、关爱等应有的操守 ,必不可少的 相攀 比等虚荣的生活态度 ,使得超前消费、过度消 是有意识 地提 高 自我素质 的修 养。在 《 德经》 道 费、高消费等情况屡屡发 生。过度 的追求 物质享 中可以找到许多符合现实要求 的修养理念。老子强
《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00字
《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00字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宗教文本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它提出了深刻、系统的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道德经》提出了“仁”的概念,劝告人们勇于付出,重
视爱心,尊重他人,并以感恩的精神去待人,这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仁精神,社会关系才能够和谐睦邻。
其次,《道德经》也主张“忠信”,强调社会成员应该真诚守信,有效落实承诺。
这使得社会关系磏更加可靠,大家都能够安心工作、安心生活。
此外,《道德经》还认为“施政”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政府
官员应该时刻牢记的责任便是以民为本,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努力把自己的能力与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的事业中。
只有用善的政策、真诚的态度,去帮助老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社会的发展动力。
在现代社会,《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也同样可以应用于治理艰巨的国家及社会大局,因此它对当代政治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它要求政府官员应该以公正客观的方式来施政,并真诚地努力去改善民生;其次,它强调社会中应该具备仁爱及忠信的精神,使得社会中的矛盾及问题可以通过双赢的协商和谐解决;最后,它还呼吁社会中的人们在行动中应该以“道”来引导,而不能为了谋取一时的利益而犯下违法犯罪行
为。
总之,《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代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只有像它所要求的那样重视爱心、守信、以民为本以及以“道”为准则,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谐。
老子《道德经》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启示
老子《道德经》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启示《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他用简明、深刻的语言描述了道(宇宙的本源)与人的关系,对当今高职德育工作具有多重的启示。
首先是“大道建而天下平,使鱼贯而不绝”,强调了道(宇宙的本源)之后,宇宙就会达到最高水平——平衡,就如大道“受其天而天弗违受其地而地弗变”;而在高职德育工作中,应当从道的平衡角度,尊重现今的学子求学的热情,结合社会的文化环境,引导他们朝着希望的方向不断进取,他们求学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理想,给自己成功的梦想提供支持。
其次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以礼乐而弗类”,提醒人们要重视财富获取的道德准则,在高职德育工作中,这就指引我们高职教育要以道德教育取代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在人生长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做一个实实在在有用的人,而不是拟物化、贪婪欲望所俘虏的简单奴才。
再次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恒也”,提示人们要懂得接受一切事物的迅速改变,但是以恒久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宇宙的运行,当在高职德育工作中,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韧性、耐心和恒心是走上成功的必备品,这样才能坚定地走在理想的道路上。
最后是“万物恃之以情,亿兆恃之以智”,这一句深刻的言论揭示了我们要学会把握情感与智慧的平衡,把两者看做双轮,相互辅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在高职德育工作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不能只学习知识,而必须学会去理解、去体谅,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掌握社会的规律,才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以上便是《道德经》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启示。
在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经》具有极大的深远意义,希望高职教育能够把握住这些启示,从更高的境界和角度探索将道德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获取高等教育质量和价值,从而让高职德育工作更加深入、系统,以达到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道家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刘 亮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摘 要: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所倡导的道法自然、不言之教、无为
不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逍遥自由、图难于易、淡泊致远的道德观念,帮助教育者因势利导、
有教无类,树立符合学情、校情的教育、管理理念,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合理发展。基于此,本文主
收稿日期:2019-09-08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长征精神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qnsy2019sz016);黔南 州科技项目“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黔南科合社字[2015]31 号)。 作者简介:刘亮(1990—),男,湖北天门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 政治教育。
《道德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想政 治教 育r f I 白 , J 渗 透 ,能 让 学 生 理 解 和 掌 握
人 义思 想 『 f 1 所 蕴 含 的 认识 方 法 和 实 践 方 法 ,
从 而使 得 学 具 有 一定 的 人 义积 淀 ,形 成 自
我 的 人 义情 : , 提高r 1 身 的 审美 情 趣 2 .仃 利 于增 高 r f 1 的r 1 主发 展能 力 . 青 少年是柑 罔的木 来 , 通 过《 道德 经》 存 思 想
2 . 仃 利 于传 承 和发 展 优 秀的 传统 义化 《 道
德经》 r f 1 所倡导的 “ 尊 道 行 ” 、 “ 德 化 万物 ” 、 “ 难于易” 、 “ 为大 于细 ” 、 “ 微知蒋 ” 等思想 , 通 过 思 想政 治 教育 , 可 以_ i I : 学 生 明 更 多做 人 做 事 的道 理 , 学 生 存 生 活 与实践 r f 1 践行 《 道 德经》 r f l 的优 秀思 想理 念 , 思 想 行 动 『 l I 不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刘德 栋
[ 提 要] 《 道 德 经》 是 中华 民族优 秀传 统文化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蕴藏 着丰 富的精神 力量 , 通过 文
化精 神 的传播 和 沉淀影 响 中国人 的思 维方 式和价 值 选择 。 从 而 引导 中国人 的行 为 。 以发 展 中 国学生
[ 作 者简 介 】 刘德 栋 ( 1 9 8 0 一) , 男, 赣 州 市厚德 外 国语 学校 教 务 处 副主 任 , 研 究方 向 为 国学 思想
与思 想政 治教 育 。 ( 江 西赣 州 3 4 1 0 0 0 )
一
、
在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教 学 中渗 透 《 道 德
道德经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道德经 中的德育思想及其 对学校 德育 的启示
王倚
(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 院, 四川 南充 67 0 ) 3 0 2
摘要 : 道德经》 所蕴含的道德教 育思想极 为丰富. 中既有德 其
不胜, 无坚而不摧。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 多?得与亡孰 “
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鲁迅说 : 不读道德经 . 中国文化 , 不懂 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的 《 道德经》 是各个方面道德修养的典范 , 老子提 出的在自身品德修 养方面 的道德标准 不同于儒 家的道德修养标准 “ 、 礼 、 、 仁 义、 智
信”它的核心内容是: , 慈爱 , , 俭啬 不争。在道德教育方法上 , 老子
结构和思维品质, ^ 的升华。在德育过程中要J 其本 顺其 实现 格 I I 页
( 《 道德经 ・ 六十章》 善者吾善之, “ 不善者吾亦善之” 道德经 ・ ( 《 四十
九章》, ) 与人相处, 不宜埋怨怨他人, 进而要以德解怨。慈即柔慈、 慈
忍之意, 核心是要有爱心 , , 同博 慈悲心, 善心, 要善待万物 , 宽厚
要舍弃生命而追求虚名财力。
2 道德经》 《 的德育方法
2 潜移默化 , . 1 无意识教育法
倡导潜移默化 , 逆向思维 , 反求诸己。老子的道德标准对促进道德 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无意识教育法, 是指在德育活动中, 使学生无通过无意识 心理活动 ,在轻松愉快和不需意志努力的情景 中内化教育者提出 的品德要求 , 以提高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日 老子推崇的“ 不言之 教” 即是一种无意识教育法。“ 不言之教” 行 是指从事道德教育的人 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引导受教 育者, 逐步树立道德意识, 避免耳提 面命 抛 弃 野自 写 灌输 。日 面对莫测高深的“ , 道” 语言的能力十分有限, 它只能反映“ 物之粗也” , 而不能阐释“ 的博大精深如 果 不慎, 道” 还 会以言害义 教育手段 、 方法的层面看, “ 不言” 指不以话语为载体 的教育行 不言之教’ 不能仅凭语言进行讲授 , 而应该强调个体的体
论如何有效发挥《道德经》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张焕华(1983-),女,湖北大冶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道德经》由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所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开山之作。
《道德经》的文字非常简约,意义和思想却很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道德经》的字数只有短短的五千多,但是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人生观、自然观、德育观和宇宙观等多个方面,对后世人们思想的建立和形成影响很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道德经》中的德育观、教育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老子的辩证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乃至是现今社会的影响都是旷古烁今的。
现阶段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在现在网络和多媒体异常发达的时代,多媒体和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诱惑和陷阱,一些负面的东西对我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在打击和治理这些负面事物的同时,也要依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探寻提高人们思想水平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抵御负面事物的能力。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人们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格。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发挥《道德经》中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发挥《道德经》中德育观的思政教育功能《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所蕴含的德育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道德经》中的道德观十分注重个人道德水平的培养和个人内在的修养,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首先,《道德经》中的德育观提倡“自然无为”,这一点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最多的就是“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且把它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事准则之一。
但是“自然无为”不等于“毫无作为”,而且《道德经》也并没有“不为”的记载,也就是说我们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不能把“无为”和“不为”看成是一样的。
书中记载了很多“不敢为、不可为、不为始”的内容,但是这些都有着特殊环境下特定的意义,不能与“不为”划等号。
探究如何提高职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德育研究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有区别的,这是由学生的特点决定的。
也就是说,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懂得职业技术的重要性。
明确目标,掌握方法,是提高职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根本。
但必须清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当然,思想政治教学理论性比较强,许多教师都感觉教学难度比较大,而且学生学习起来也缺乏兴致。
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不然提高质量就是一句空话了。
一、职高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职业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认识不足,多数学生觉得可学可不学,没有什么操作性与实践性,与将来走向职业道路关系不大。
因此,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忽视的想法。
由于这种思想作怪,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上进心也处于弱势境地,而且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冲击力。
再就是教师本身也有许多问题出现。
有些政治教师没有知难而进的意识,教学激情近乎枯竭,于是也不思改进教学方法,而是出于一种应付的心理,上一节算一节,混天度日,不管质量。
还有的教师没有什么责任心,从内心就把职业高中看低一步,没有教学信心,该讲的内容也少讲甚至不讲。
再次,职高的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疏漏,特别是一些学校并没有看到政治教学在学生德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认为学习设置这样的学科简直就是作秀。
他们没有看到,高考的时候毕竟还是有政治科目的,放弃思想政治的学习,从最低的角度看就是让学生失去机会。
没有机会的学生还谈什么理想教育呢?因为前边这些原因,致使职高思想政治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形式死板,内容空洞。
可见,职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职高思想政治教学应该贯彻的原则素质教育对职业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提出了三字原则,即一是实,二是活,三是准。
什么是实?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如实的方法来对待,而且要立足本班,立足本学科,避免一个形式,要分别情况来采取不同方法。
论老子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
&学教育2。
18〇5论老子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邱万#内容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常规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以提 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着众多德育思想,可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某些借鉴,如:引导学生加强 自我教育、教职员工身教示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小处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老子德育借鉴党的十九大对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大学生的重要地位、健康成长予以了高度关切。
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而“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过程中,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这些表述,反映了精神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重要动。
』,报告强调F兴国兴,强国强”,“全党要关和 ,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作为 主的大学生,更是党和民族极其的人 E 他们 党和人民以重 、予 E道德 质和精神素养,在 民族的道德素质中 重的地位,对中民族的 和国 的生 重大的 。
为 E 党和国 切实加强大学生德 作 为 重大,指导高 提高和 大学生德 作。
高 德 作是大 持长的工程,要“全 人,全过程人,全位育人”,要德和 作人 中文化中 的思想人文精神、道德 ,提高德作的 对 实 。
中现道德的思想,精 合 社会和大学生的实际,以地借鉴到高校德 作中来。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宝库中的一块塊宝,也是 ‘思想中的核心。
老子主张 者要 民之,爱民者,民恒之,F以身为天下,若 天下w爱以身为天下,若托天下”。
而且,者要相信民众是有智慧量的,是自己能够 好自己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没谁去号施令,自然界中的甘露自己就能均匀地布,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大业成功之,民众都说“我本就是如”。
纯朴的民本思想,带给高校德 .作者的鉴就是:一要明确德工作的主是谁,二要相信大学生,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
高校的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对《道德经》的思想研究
高校的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对《道德经》的思想研究摘要:以自然为理论基础的《道德经》,蕴涵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思想。
本文从对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两方面来阐释《道德经》这部“万经之王”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道德经》;思想研究在当代社会逐渐重视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象牙塔”里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事例并不鲜见。
如何引入一溪清流为之涤荡一番,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
静心品读《道德经》无疑会给我们注入一剂清醒剂,这样会使我们的施教者更加地教得其法、教得其味、教得其美,也会使我们的受教者更加地学得其途、学得其髓、学得其乐。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流派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百家所瞩目。
其内容文字并不多,仅有八十一章,寥寥五千余言,但却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是一部哲理隽永、博大精深的不朽巨著,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历来被誉为“万经之王”。
其作者多认定为春秋末期的老子。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周守藏室之史”意思为周的国家图书馆管理者,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可见其学识渊博、阅览甚广,连孔子都对其非常敬仰,“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对其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龙。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学习研究《道德经》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重要参考价值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可以从德、学、才和识的综合中体现出来,《道德经》中的思想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体悟“道”的真谛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1.“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
大学里所提供的各种学问,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讲具有科学性,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讲具有艺术性。
大学生应着重理解其中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如何运用所学学科的知识。
《道德经》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道德经》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刘骋霄
【期刊名称】《西部学刊》
【年(卷),期】2024()4
【摘要】《道德经》德育思想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启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不言之教”的观点启发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重视显性教育,还应重视隐性教育;“贵柔崇弱”的理念启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总页数】5页(P80-83)
【作者】刘骋霄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G641
【相关文献】
1.试论“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论杨献珍的教育哲学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3.延安精神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启示r——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4.叶圣陶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5.孔子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德经在工作中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在工作中给我们的启发《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它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虽然《道德经》主要讨论的是个人修养、社会政治和宇宙自然的哲学问题,但其中的一些思想也可以在工作和职业领域中给我们启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启发点:1.无为而治:《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即不刻意作为,让事物自然发展。
在工作中,这可以启发我们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给予团队和员工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上善若水:老子以水为喻,说明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能够适应环境,滋养万物而不争。
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像水一样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战,同时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
3.道法自然:《道德经》强调一切事物都应该遵循自然法则。
在工作中,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和计划,不要违背自然法则。
4.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往往更能长久,而刚强的东西则容易折断。
这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谦逊和灵活,不要过于强硬和固执,要学会以柔克刚。
5.知足常乐:《道德经》告诫人们要知足,不要贪得无厌。
在工作中,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满足,珍惜现有的成就和机会,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力。
6.功成身退:老子提倡在事情成功后要懂得退让,不居功自傲。
这启发我们在工作中要懂得适时的退让和放弃,不要过于执着于个人的成就和地位。
7.不争之德:《道德经》提倡不争,认为不争是最高的品德。
在工作中,这可以启发我们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和冲突,以合作和共赢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8.为而不争:虽然不争,但《道德经》也强调要积极作为。
这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但不要过于争强好胜,要保持一种平衡和和谐的心态。
总之,《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工作和职业领域中给我们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工作关系、应对挑战和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发展。
《道德经》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核心思路
《道德经》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核心思路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的工作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业和职业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获得一些启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以无为而治的理念《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通过不强求、不干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成长。
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性,不过分干预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而是通过倾听、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二、重视平衡和谐的发展《道德经》中提倡平衡和谐的发展,强调了“至柔无犯,至静无声”的境界。
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在平衡和谐的状态下,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长。
三、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道德经》中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四、重视自我反思和修身养性《道德经》中提倡修身养性,通过自我反思和修炼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五、注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道德经》中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即在无为中做到无所不为。
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积极主动地帮助和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无所不为地为学生服务。
六、强调沟通和理解《道德经》中强调了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提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通过与他们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道德经》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核心思路
《道德经》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核心思路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的工作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一些启示,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一、以德为先《道德经》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一切行为的根本。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榜样力行的人。
只有在自己身上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以柔克刚《道德经》中提到:“柔弱胜刚强。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和困惑,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情绪激动、固执己见。
这时候,我们应该以柔克刚,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与他们沟通,理解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排解情绪,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去压制学生,而是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三、悦纳世界《道德经》中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悦纳世界,接纳学生的不足和缺点,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才能。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无为而治《道德经》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不能过于干预学生的决策和选择,而是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和规划未来,但最终的决策还是要由学生自己做出。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智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从经验中成长。
五、以逆为道《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以逆为道,以退为进。
有时候,学生可能会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和指责,而是要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他们的过失,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
《道德经》中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视角下的几
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势必为后辈造就厚积薄发的可能。
所以,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是幸运的。
作为中华文明的运载者与受用者,我们应以何种姿态面对广博无垠的传统文化,用什么方式寻取造福后代的浩瀚资源,成为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辩证和理性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采取的正确态度。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亦是如此。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正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
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分析当今社会现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因此,云端工作室,我们应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从古代贤人的伟岸思想中汲取可用之材,指导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就《道德经》中提及的几点教育方法加以浅析,并结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试作几点探讨。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经典著作,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
学术界将其定义为一部哲学经典著作,但其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
老子重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认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教育中最关键、最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他又十分重视教育方法在提升人们教育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老子的处世之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无为而治”“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
他认为,圣人应以“无为”的姿态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依照万物自身的规律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最终功成业就但决不自居。
对于老子的“无为”思想,古今评价褒贬不一,理解“无”乃关键所在。
老子所说的“无”并非“没有”,而是不着痕迹的、无具体形象的物质和状态。
因此,“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妄为”,即顺应自然规律而施展作为。
也就是说,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遵循规律、不受人的意念所干扰的处事原则,由此而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德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作者:王璟吴迪
来源:《中文信息》2019年第03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外文化思想激荡,信息爆炸,学生主体意识形态模糊,思想形态不完善,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变成了重大挑战与难题,本文从道德经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希言自然”等方面浅析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经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
现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然在崛起,物质财富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与世界各国愈加融合,多元化的时代下,各种外来思想的沖击,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们每天都在接收着大量的纷乱的信息,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变成了重大挑战与难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大学应提供给大学生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那么平台之中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必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在我国优秀独特的传统文化中,老子作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在今天亦给予我们新的启示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在学校中也是如此,要想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不能强下政令,抑或是朝令夕改,“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
这就决定了教育者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若春风化雨,习总书记说,“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可以推之,学生是学校的力量之源,学校应立足学生,以学生为本,儒家强调尊师,这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其束缚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但发展至今日,平等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师者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应如此,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甚至是主动汲取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学校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学生时亦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从自身实践做起,在日常践行自己倡导的道德行为准则,将己心所倡先融于生活,以自身感召学生,影响学生。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多给学生或学生干部一些空间,一个人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亲身体验到,才会有强烈的个人动机去寻求判断与选择,让学生对集体的管理有参与感,责任感,自觉地肩负起将这个集体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高度的使命,则思想自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教师的责任绝非只在“授业”“解惑”,更在育德育人,犹在“传道”,立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学生们传有中国特色时代烙印的正确的道。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天道往复有如拉弓,宜张弛有度,不偏不倚,持于中道。
高者抑之,下着举之,用之教育,宜因材施教,求其阴阳顺应,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社会阅历都不同,教育者宜针对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给予其不同的引导与关注,有利于使每类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这要求教育者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具体分析,以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为目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信道,遵循,自然得道。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更应与学生一同与时俱进,跟紧时代发展潮流,从而做到不违背道,“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教育者更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循道而行中创新教育方法。
总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在政令方面,不能施猛政,宜立足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并践行;在教育上宜因材施教,在差异中求“中道”,关注时政,顺遂国家发展大势,走在前沿、在“循道”中“授道”。
从而提高工作实效性、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直面现代发展中给予我们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忠军,钟启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2018年05月31日10版)
[2]年巍,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社2016年12月08日
[3]孙爱春,牛余凤.《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1
[4]刘建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
作者简介:王璟(1991-),女,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科员,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思想政治。
吴迪(1992-),女,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科员,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唐家琪(1999-),女,本科在读,专业:会计(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