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小幅度的法律规定。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必须面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和矛盾,有时需要采取一些具体而小幅度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地方“小切口”立法由此而生。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包括:1. 针对性强。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针对具体问题而进行的立法行为,针对性强,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
2. 具体性强。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具体的、小幅度的法律规定,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不涉及全局性、原则性问题。
3. 灵活性强。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实效性强。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迅速解决问题,使政策措施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出台应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需要充分调研和论证,确保立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应当进行公众参与,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广泛共识。
必须经过相关法定程序,包括审议、公示等程序,确保立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在目前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尚处于自由裁量的状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有必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对地方“小切口”立法进行归位和规范。
应当明确地方“小切口”立法的程序和权限,将其纳入法律范围,使其不再处于自由裁量的状态。
应当建立地方“小切口”立法的监督机制,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应当建立相关的评估机制,对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立法。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必要手段,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和完善。
只有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地方“小切口”立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性法规中对某一方面进行的细微、具体的规定。
这种立法常见于各地的地方条例、规章等行政法规,也包括地方性法律中的修正及实施细则的制定。
地方“小切口”立法在推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地方性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文化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法律制度等因素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征。
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发展水平不同,都会影响到具体行政管理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解决办法。
例如,山区就对于走私、非法砍伐、破坏河山等问题要求采取特殊措施。
地方“小切口”立法可以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精细化地制定相应规定,满足地方群众的实际需求。
二、具有问题导向地方“小切口”立法针对现实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导向。
因为很多地方的治理问题与特定经济社会环境和管理机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地方立法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定解决当地问题的规定上。
这些规定旨在弥补现有法律法规未覆盖的范围,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特殊问题提供特定的解决方案。
三、具有细节化特性地方“小切口”立法的规定非常细节,并深入到相关的领域和具体的问题。
这些规定可以通过具体的约束设置,建立一套更为严格、系统、细致的规则和制度,来增强其约束力,并为行政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例如,制定“小蓝”交通规定、煤矿安全专项行动规定、市容市貌管理等规定,更加明确和细致化了每个领域的管理标准。
四、具有扩大开放特性地方“小切口”立法在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扩大开放特性。
地方立法者不仅尊重和保护公众合法权益,而且还积极地为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提供更加优惠的制度安排。
例如,制定“鼓励境外投资条例”等法规,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和可靠的投资环境。
总的来说,地方“小切口”立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制度,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在特定领域、特定范围内,对某一行业或领域进行细化管理和规范的立法行为。
这种立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央法律规定的不足,更好地适应地方实际情况,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就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进行简要论述。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细化管理,弥补中央法律不足地方“小切口”立法是在中央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管理和规范的一种方式。
由于全国性法律的普适性和概括性,往往难以满足地方实际的需求。
在某些行业和领域,需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更为详细和精细的管理。
地方“小切口”立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产生的,它可以填补中央法律的不足,更好地适应地方实际情况。
以旅游业立法为例,中央法律可能只是对旅游业进行了概括的管理,而地方“小切口”立法可以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行业特点等情况,对旅游业的具体管理进行规定,如对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开放时间、服务质量等进行细化管理和规范,更好地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二、灵活应变,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灵活应变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由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规范和管理。
地方“小切口”立法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强化监管,保障公共利益地方“小切口”立法在细化管理和规范的还具有强化监管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
由于某些行业或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更为细致和严格的管理和监管。
地方“小切口”立法可以对某些行业或领域进行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规定,从而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
四、完善服务,提升民生福祉地方“小切口”立法还可以通过细化管理和规范,提供更为规范和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民生福祉。
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地的情况更熟悉,可以更好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更好地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的幸福感。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或问题进行的立法活动,涉及面相对较小,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一、明确立法目的地方“小切口”立法需要明确立法目的,以定位其立法方向和内容,为立法实践提供指导。
立法目的既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又要贴近地方实际和问题需求。
例如,一些城市在制定“共享单车管理暂行办法”时,立法目的就是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和使用行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和秩序;在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时,立法目的是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
二、注重法律规范性地方“小切口”立法应当注重法律规范性,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确保立法具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这种规范性可以从立法内容、程序、责任等方面进行体现。
例如,可以在条例中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罚款或者处罚,制定责任追究机制和管理程序,确保条例能够被执行和执行结果能够得到认可。
三、突出本地特色地方“小切口”立法应当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规律。
根据各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条例和规定,以便更好地发挥立法优势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例如,在长三角地区中,不同城市的交通、环保、土地出让等立法都有所区别,即便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立法,也会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四、加强公众参与地方“小切口”立法需要加强公众参与,确保立法过程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在立法前、中、后阶段都可以开展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立法民主理论,促进征求意见和回应反馈。
各地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线上维权平台、听证会等多种途径与公众进行互动,这样可以确保立法的合理性和符合社会普遍期望。
总之,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由明确立法目的、注重法律规范性、突出本地特色和加强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构成。
加强这些内涵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在特定领域制定的一些细微的政策或规定,这些政策或规定通常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却对地方居民的生活产生着实质性的影响。
这些所谓的“小切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处理,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本文将从内涵特征的角度对地方“小切口”立法进行简要论述。
一、内涵特征1. 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地方“小切口”立法首先应具备切合实际的特点,能够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需求,找准痛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需要地方政府对于当地各行各业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需要政府官员有较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只有深入实际,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地方“小切口”立法才能够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利益。
2. 突破创新、精准施策好的立法应当是创新的,既要有传统的文化积淀,又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利用立法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同时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规划和预防。
地方“小切口”立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配和权力行使方面的优势,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群众的民生难题。
3. 突出效果、精益求精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其内在特征之一便是关注政策的实际效果。
政策发布之后,必须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以不断提高政策的实际效果和适用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需要保持对政策的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和改进,使其能够持续产生实际成效。
4. 配套措施、综合施策地方“小切口”立法通常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配合实施,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防止政策的实施出现短板。
这也需要政府在推出政策的对配套措施进行周密部署,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和落地见效。
5. 民生至上、以人为本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之一是民生至上,以人为本。
政府的权力应当为民众谋利益、解难题,立法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了增进民众的福祉,解决民生问题,让民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小切口”立法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对法律进行局部修改、删减或增添,以达到修补法律漏洞、完善法律规定或适应社会变化的目的的立法方式。
它具有如下内涵特征:
一、面向特定领域:小切口立法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或问题展开的,旨在解决这个领域或问题中存在的法律漏洞或不足。
它的立法范畴相对较窄,重点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
二、局部修改、删减或增添:小切口立法一般是对现行法律进行局部的修订,而不是对整个法律框架进行全面的重构。
它通过修改、删减或增添特定的法律条款,从而达到改进现行法律的目的。
三、修补法律漏洞:小切口立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漏洞或不足。
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或政策调整等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无法适应实际需要。
小切口立法通过修补这些法律漏洞,完善法律规定,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四、完善法律规定:小切口立法在修补法律漏洞的还可以对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完善。
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修改或增添,可以使法律更加准确、明确和全面。
这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
五、适应社会变化:小切口立法还可以通过对法律的局部调整,来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法律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
小切口立法可以通过增添、修改或删除法律条款,使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六、立法高效灵活:相对于全面修订或大修法律的方式,小切口立法更加高效灵活。
由于其面向特定领域和局部调整的特点,小切口立法可以更快地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立法过程的时间和成本。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制定的一些局部性规章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实际问题而制定的。
这些规定可能针对某个建筑物的高度、某种车辆的通行、某些公共场所的使用等问题进行限制,规定,主要在特定场景下发挥作用,这种立法方式是地方政府在日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
1. 強化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细化程度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其立法对象不同、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设立的。
地方政府在制定“小切口”立法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权衡,以及社会公众的生活、安全和健康等因素。
因此,这种立法方式对于强化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细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聚焦区域性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地方“小切口”立法是针对具体的地方性问题进行的,它注重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和民生难题。
这种立法方式具有真实的针对性,它致力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够准确识别和把握当地的情况和需求,重点围绕当地的实际问题制定,这种立法方式更能解决民生问题,使得政府与民众交流更加顺畅,为地方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
3. 适度地增加地方自治权地方“小切口”立法是地方政府在对本地区的治理中逐步实现自主权的重要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地区不断发展壮大,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也需要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地方“小切口”立法不同于国家和地方的全面和具体的立法,它在地方政府的日常治理中发挥作用,充分考虑地方各方面的利益和政策方向,从而有助于增强地方自治权利。
综上所述,地方“小切口”立法更偏向于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而制定的一种法规,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强化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细化程度,聚焦区域性问题解决现实问题,适度增加地方自治权等重要特征。
它对于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与民众的交流、地方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性法规中的具体条款,通过针对特定问题或情况进行细化规定,以解决实际问题。
其内涵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因此“小切口”立法可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细化规定。
地方政府可以充分了解当地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精准立法,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规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发展和管理需求。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弹性和灵活性。
地方性法规相对于国家法律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地方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小切口”立法,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矛盾和问题进行具体细化的规定,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地方政府制定“小切口”立法时可以根据特定问题或情况,采取精准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规定具体细节。
地方政府在制定法规时可以请教专业人士或具备相关经验的机构,制定相应的专业规定,提高规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协同性和创新性。
在制定“小切口”法规时,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引进外部资源,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果。
地方政府制定“小切口”法规还可以与相关部门或机构密切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立法的实际效果和执行力。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的特点。
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民主参与,确保立法的公正和合理性。
地方政府在立法过程中也应该保持透明,及时向公众披露立法的目的和过程,让公众充分了解和参与立法过程,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地方性法规制定中的具体条款,通过对特定问题或情况进行细化规定,以解决实际问题。
其内涵特征包括因地制宜、弹性与灵活性、针对性与专业性、协同性与创新性,以及民主参与与公开透明性等。
小切口立法的理解申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切口立法的理解申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简要介绍小切口立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提出本文所要探讨的观点和结论。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进行撰写:引言1.1 概述小切口立法是指在法律制定过程中,针对特定问题或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采取的一种分散、分层、有针对性的立法方法。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传统的一刀切立法方法很难真正解决所有问题。
因此,小切口立法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法律制定方面的新思路。
小切口立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避免了过于笼统的法律条文,使法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与传统立法相比,小切口立法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可持续和平衡的发展路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切口立法的概念、优势以及其在申论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分析小切口立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应用,旨在引发读者对于立法的思考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文章将从概念界定、优势论述以及展望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当前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小切口立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局。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小切口立法的案例和实践,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景式的小切口立法概念。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启发,进一步推动小切口立法在申论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小切口立法的全面阐述和分析,本文将为读者带来对于立法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同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为小切口立法的发展做出努力。
在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时,我们相信小切口立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并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更加清晰地认识小切口立法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其在法律制定中的优势和影响。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引发广大读者对于小切口立法的思考和探索,为社会法制建设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在涉及本地区具体情况、特殊问题和利益关系的问题上,及时提出具有本地特色、本地利益和本地需求的立法倡议,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主体作用,保障地方利益和实现地方治理的有效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某地方因地处沿海地区,海岸线资源丰富,同时又存在严重的海岸线污染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可以提出特定的《海岸线保护条例》,明确对当地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具体的海岸线污染治理措施。
这样的立法倡议就充分结合了地方实际情况,突出了地方的特色和需求。
二、重视地方民意,体现地方自主某地方因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地方政府可以在立法倡议过程中,组织相关调研和听证会,邀请当地居民、企业和交通专家就交通管理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形成更加科学和民主的立法方案。
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地方民意和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法规的实施效果。
三、灵活应对特殊问题,解决地方矛盾某地区因为人口流动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农村土地闲置现象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可以提出特别的《城乡统筹发展法》,明确城乡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通过这样的立法倡议,可以更好地解决地方特殊问题,促进城乡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规范地方权力行使,保障法治和公平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之四是规范地方权力行使,保障法治和公平。
地方政府在提出“小切口”立法倡议时,应当遵循法治原则,规范权力行使,保障公平和正义,防止滥用权力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某地方在推动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提出《教育公平法》等法规,明确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和政策,鼓励和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这样的立法倡议可以更好地规范地方教育管理行为,保障公平和正义。
论“小切口”立法的实践品格
邹庆键陈聪艺付臻(厦门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厦门,361018)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2021年3月8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特定领域、特殊问题,积极开展‘小切口’立法,拓展了立法工作方法和路径,标志着立法工作进一步向专业化、具体化方向发展。
”这表明,近年来“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模式已经“异军突起”,从“个案探索”迈向更广阔的立法舞台。
它之所以能开辟出一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新路径,化身一道独特的法治风景线,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立法理论界的贡献,更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即源于依法治国的实践,融入依法治国的实践,丰富于依法治国的实践。
一、源于依法治国实践——“小切口”立法模式的基础“小切口”立法模式既不是从象牙塔里横空出世,也不是靠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而来,从根本上说,它直接源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有着坚实的实践品格和切实的现实呼唤。
它体现了时代潮流、时代气息,是对地方立法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的积极回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紧密相连。
(一)“法典化”进程中的“小切口”探索。
中华法系是以法典为统率的成文法体系,“法典化”构成中国法律史之悠久传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从某种意义上亦可以说是一个“法典化”的过程。
但实践表明,这些“法典化”的“大块头”法律也暴露出“针对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立法不及时等问题”。
因此,理论和实践界开始反思“大块头”立法的缺陷,主张在科学立法的指导下,必须充分关注法律部门之间的差异。
虽然法典作为一项工具,可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立法都必须以法典化的形式开展。
2007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被认为是较早期典型的“小切口”立法模式。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对于特定问题或特定领域的立法行为。
在地方“小切口”立法中,地方政府可以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具有局部特色和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的具体困难和矛盾。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针对特定问题的。
地方政府在进行“小切口”立法时,通常是为了解决当地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存在的具体难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地方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造成的,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干预和解决。
“小切口”立法是因地制宜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小切口”立法是具有一定局部性的。
地方政府在立法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具有局部特色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可能是针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群体或某个具体问题的,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特殊性。
这种立法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的特殊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切口”立法是在中央授权和法律框架下进行的。
地方政府在进行“小切口”立法时,必须遵守中央的授权和法律框架,不得越权。
在中央授权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这既保证了地方政府的立法权利,又保证了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小切口”立法是需要与中央法律保持一致的。
地方政府在进行“小切口”立法时,必须与中央法律保持一致,不得与中央法律相抵触。
如果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与中央法律相抵触,将被视为无效。
“小切口”立法需要与中央法律相协调,保持一致性和统一性。
“小切口”立法应成为设区的市立法的重要原则
“小切口”立法应成为设区的市立法的重要原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设区的市立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城市管理,促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必须明确一些重要的原则来指导设区的市立法工作。
“小切口”立法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小切口”立法,是指在立法过程中采取分步骤、分领域、分角度地进一步细化立法,通过一系列的小切口来逐步完善和细化城市立法。
这种立法方式非常符合城市治理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管理的变化和需求,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
“小切口”立法应成为设区的市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小切口”立法有利于增强立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城市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城市立法也需要随之不断完善和调整。
采用“小切口”立法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将立法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领域和部分,针对不同的领域和部分分别进行细化和完善立法。
这样有利于准确把握城市管理的变化和需求,更好地适应城市管理的发展和变化,使得城市立法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加符合城市治理的需要。
“小切口”立法有利于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和参与性。
城市立法事关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市民的意见和需求,使得市民能够充分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
采用“小切口”立法的方式,可以将城市管理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分别进行立法,有利于提高市民对立法的了解和参与度。
在每个小问题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民主协商和意见征集,更充分地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立法更加符合市民的需要和意愿,更加具有民主性和参与性。
“小切口”立法有利于提升立法的执行力和效果。
城市立法只有得到切实的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采用“小切口”立法的方式,可以将城市管理的问题逐步分解和细化,有利于强化立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已成为各个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规范。
针对法律制度的建设,立法是一个最主要的方式。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立法程序和规定。
而在中国,为了更好地完善法律制度,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在中央层面完善一些重大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还需要在地方层面完善一些针对性的小切口立法,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特殊情况和主题需求。
小切口立法就是在地方立法层面,通过相关法规和制度对一些小而特殊的具体问题进行规定和解决。
具体而言,小切口立法是一个以局部地理区域性、特殊领域等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小范围问题特殊的立法规定、制度安排或其他方案,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殊手段。
小切口立法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立法内容小而特殊小切口立法的核心是立法内容的小而特殊,具有很强的参照性。
这种立法方式的特别之处在于,立法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对窄小的,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面不大。
比如限制烟草销售的立法,针对的是烟草行业,不会对其他行业和群体带来太大的影响。
因此,“小而精”的特点可为地方立法带来更高效的立法模式。
二、立法主题具有针对性小切口立法具有针对性,通常是为了解决特定的主题需求而制定的。
比如,针对乡村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村规民约、针对企业发展而制定的优惠政策等。
这些特色立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各地的资源、调动各地的主体活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针对地方特殊情况小切口也具有针对地方特殊情况的特点。
地方各自具有各自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差异和优势。
各地方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立法规定。
比如,在城市附近的乡村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对于晚上的街道灯光要求也不一样。
此时,就需要针对性的小切口立法进行规定。
四、法规实用性强小切口立法的法规实用性很强,其制定通常基于实际的需求情况,考虑到相关问题解决的实用性。
各地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立法是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不仅有序地解决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对法规进行完善和修改,以适应当下的现实需求。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作者:李振宁来源:《人大研究》 2019年第5期2018 年9 月,栗战书委员长出席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会议并讲话,指出了地方立法空间大、灵活性大、针对性强等特点,认为地方立法针对性强,可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小一些的题目进行专门立法,即所谓“小切口”立法[1]。
国家立法需要考虑体系、结构和分工,不能立得很细、很碎;而相对来说,在地方立法中就比较容易做到“小切口”立法。
栗战书委员长的上述讲话既是对地方立法特征的判断,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地方立法方向和特色的要求,地方立法可以加强立法需求的针对性,探索更多“小切口”立法。
本文结合北京市相关立法对上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以期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一二。
一、“题目”小“题目”是指法规的“切口”或“切入点”,即法规的议题范围和适用对象,法规的“题目”确定了法规的适用边界。
所谓“题目”小,大体是指法规的适用范围小、调整对象少、包含的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以小“切入点”解决治理难题。
关于法律法规针对的议题范围是否构成了“小题目”“小切口”,并没有绝对的客观的标准,只有相对的在法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上进行逐渐变“小”的切割。
2018 年底通过的《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小规模食品规定》),较原先立项时打算修订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做了两次“切口”变小的“切割”:在适用对象上,由适用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改为仅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四类从业者,调整对象更为聚焦。
在法规的事项范围上,由涉及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理、政府监督、信用惩戒等诸多事项,改为仅涉及食品从业者市场进入和生产经营规范,政府日常管理的更多内容改由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法规调整事项更为集中[2]。
二、聚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就是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目标。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地方“小切口”立法是指地方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中,针对特定问题颁布的局部性、具体性的规定和条例。
这种立法形式在地方政府日常管理中非常常见,其内涵特征也是各有独特。
本文将从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探讨地方“小切口”立法的重要性和价值。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具体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针对性非常强,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或者具体的场景做出的规定。
这种规定往往更具体、更实用,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局部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是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立法手段来管理和调整各种公共事务。
这种立法能够更好地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解决当地的问题。
三是灵活性。
地方“小切口”立法通常更加灵活,更容易调整和修改。
由于针对性和局部性强,这种立法往往更容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情况和变化。
地方“小切口”立法在当今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方面,地方“小切口”立法能够更好地贴近实际情况,更好地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因此能够更好地提高行政效率。
地方“小切口”立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地方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
地方“小切口”立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小切口”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地方“小切口”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能出现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这种立法进行保护主义的情况。
这就需要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
二是可能出现立法冲突。
不同地方的“小切口”立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不同地方之间的法规冲突。
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立法协调和统一。
三是可能存在法律空白。
由于地方“小切口”立法具有灵活性,可能导致一些具体问题未能得到全面的覆盖,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和细化相关立法。
地方“小切口”立法在当今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只要依法合规、规范和监督,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
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
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切入点,精准施策、精准治理,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 小切口切入: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从具体问题入手,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找准“病根”,开出“药方”,着力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2. 精准施策: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重点、措施和时限,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有效。
3. 精准治理: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注重发挥各方作用,形成合力,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推动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4. 群众参与: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注重群众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让群众成为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5. 成效评估: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整治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评估,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之,小切口专项整治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
效。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形式主义困境及其破解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形式主义困境及其破解杨铜铜【期刊名称】《学术界》【年(卷),期】2022()10【摘要】地方小切口立法因应社会变革与转型,及时高效地回应地方治理的难点与痛点,突出强调了立法的实践品格,既实现了对地方治理需求的精准回应,又相应地提升了立法质量与实施效果。
地方小切口立法契合问题导向式立法模式,具有选题小、内容细与结构精的形式特征,以及追求立法治理效能的价值目标,属于地方立法的一种特殊类型。
当前地方小切口立法实践呈现出一种形式主义困境,在立法选题上表现为一种选题的随意性样态,在立法内容上制定一些存在争议的立法事项,在立法体例上以小切口立法之名行综合立法之实。
地方小切口立法选题的精准化选择,应秉持审慎立法理念,确立社会自足性与政策自足性选题原则,并通过地方特色引领选题方向。
地方小切口立法内容的精当化安排,应明确其立法事项的范围,确保其严守立法权边界,并可通过协同立法的方式消除立法内容的差异性问题。
地方小切口立法体例的精简化设置,应遵循特定体例构造要求与条款设置方式,构造一种简约、清晰与可操作的规范体系模式。
【总页数】18页(P149-166)【作者】杨铜铜【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立法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相关文献】1.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2.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3.地方立法实践的困境及破解之策4.地方立法的形式主义困境与出路5.民生“小切口”立法“大文章”——地方“小切口”立法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申论小切口立法的理解
申论小切口立法的理解申论小切口立法的理解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一些新兴问题和现实困难在国家治理中不断涌现,立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必要方式之一。
但是,在立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步骤复杂、程序繁琐、时间周期长等问题,造成了立法进程缓慢并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申论小切口立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立法方式。
申论小切口立法的理解是,在立法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需求,利用申请立法的方式提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案,通过专家论证、立法机构审议,最终获得立法机构的支持和通过。
这种方式将立法问题的突破口从全面立法拓展到具体解决问题上来,既满足了立法的要求,又加快了立法进程。
申论小切口立法的特点是高效、务实、专业。
高效是指在立法中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缩短立法的时间周期;务实是指立法的目的是有效解决现实需求和问题,减少立法过程中的冗余环节,让立法更加精准;专业是指申论小切口立法通过专家论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申论小切口立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适用于独立立法项目,也可以适用于需要修订的立法文件。
例如,在新时代下,保障婴幼儿权益问题时常受到关注。
申论小切口立法可以针对性地提出针对婴幼儿的专项保护措施,包括医疗保障、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方面,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社区治理中,申论小切口立法也能够使用,例如提出相应的公共设施建设方案、治安管控措施等,针对性地解决居民关注的问题。
在申论小切口立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独立性、可操作性和法律合规性。
独立性是指申请立法方案要具有独立性,不应该依赖其他立法文件;可操作性是指立法机构需要确保方案具有可执行性,不应该超出实际操作的范畴;法律合规性是指所有立法方案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最后,申论小切口立法在推进社会治理和法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加快立法进程,落实国家治理的要求,也能够解决具体问题,争取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重视申论小切口立法,必将推进中国的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内涵特征作者:李振宁来源:《人大研究》2019年第05期2018年9月,栗战书委员长出席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会议并讲话,指出了地方立法空间大、灵活性大、针对性强等特点,认为地方立法针对性强,可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小一些的题目进行专门立法,即所谓“小切口”立法[1]。
国家立法需要考虑体系、结构和分工,不能立得很细、很碎;而相对来说,在地方立法中就比较容易做到“小切口”立法。
栗战书委员长的上述讲话既是对地方立法特征的判断,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地方立法方向和特色的要求,地方立法可以加强立法需求的针对性,探索更多“小切口”立法。
本文结合北京市相关立法对上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以期为地方“小切口”立法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一二。
一、“题目”小“题目”是指法规的“切口”或“切入点”,即法规的议题范围和适用对象,法规的“题目”确定了法规的适用边界。
所谓“题目”小,大体是指法规的适用范围小、调整对象少、包含的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以小“切入点”解决治理难题。
关于法律法规针对的议题范围是否构成了“小题目”“小切口”,并没有绝对的客观的标准,只有相对的在法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上进行逐渐变“小”的切割。
2018年底通过的《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小规模食品规定》),较原先立项时打算修订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做了两次“切口”变小的“切割”:在适用对象上,由适用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改为仅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四类从业者,调整对象更为聚焦。
在法规的事项范围上,由涉及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理、政府监督、信用惩戒等诸多事项,改为仅涉及食品从业者市场进入和生产经营规范,政府日常管理的更多内容改由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法规调整事项更为集中[2]。
二、聚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就是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目标。
“小切口”立法可以做到问题更聚焦,也更强调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从地方立法规范看,《立法法》第六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小切口”立法符合立法规范要求。
从地方立法政策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立法精细化”,“小切口”立法适应推进立法精细化要求。
从地方立法原则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曾提出“地方特色”就是“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需要什么就规定什么,使地方性法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小切口”立法能够做到有特色、可操作。
北京地方立法多年的实践表明,“小切口”立法贵在找准立法需求,增强法规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北京市养老立法为例,最初立项论证的项目是修订《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经过调研发现,北京市9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养老领域的突出问题在于居家养老服务跟不上老年群体的需求。
若按照当初的立项设计,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北京市养老的最突出的问题,在法规逻辑、结构、条文方面也难以避免抄搬上位法的现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经过论证,确定新的立法思路,即推动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的問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条例聚焦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强化了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营、聚焦居家的社会合作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完善了长期护理保障、社区用药报销、养老服务评估、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等制度。
地方“小切口”立法的实质是以问题引导立法,要求在地方治理诸多问题中确定立法项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明确立法思路和制度设计,使“所立之法”与“所需之法”相契合。
三、专门立法专门立法是相对于综合性立法而言的,立法者需要在立法模式上作出选择。
综合性立法是一领域内规范对象完整、法律关系界定周全的系统性、基础性立法,专门立法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具体事项的专项立法。
立法模式的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弥补“立法空白”的初创型立法或需要整体规定的基础性立法多为综合性立法,如“水法”;“填补漏洞”型立法或问题相对集中的领域可专项立法,如“水利工程保护”立法。
“小切口”立法因为“题目”仅针对某一领域的事项,问题聚焦,法规内容体量较小,因而比较适宜采用专项立法,不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立法。
选择专门立法或综合性立法,统一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有的专项立法具有相对独立性,如《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之外没有综合性、一般性的地方性法规,主要以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和国家“行政三法”作为法律依据。
有的专项立法需要依托相关的综合性立法,如《小规模食品规定》之外还有普遍适用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
有的领域事务需要一般规则与专项规则共同发挥作用,如各省一般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或“立法条例”之外,还有“主任会议议事规则”或“常委会工作规则”等,使立法程序更加完备可行[3]。
四、结构完整性问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一部法律的规定有很多,但群众最关注的往往就那么几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会不少,实际上关键的问题往往就那么几个”。
“小切口”立法精准设计制度,条文具体明确,可简化结构体例,精简条款数量。
立法体例可以分为完备体例和简易体例,区别在于法的结构形式是不是要完整地具备卷、编、章、节、条、款、项、目等结构[4]。
“小切口”的法规内容体量一般较小,不必选择完备的体例结构。
对于条款数量问题,大体可以将法律条款区分为针对问题的“核心条款”和非核心条款,也可以结合法律条款的相互关系作实体条款、“穿靴戴帽”条款、衔接条款和“重复上位法”条款等的大致区分。
“小切口”的法规可以灵活操作,减少“穿靴戴帽”条款、准用条款、“重复上位法”条款等非核心条款。
“小切口”立法因为题目小、聚焦了问题,该部法律法规的条款数目一般不会特别多,大多也就不必设置章、节、目。
如《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共二十二条,无章节结构设置。
《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共十六条,无章节设置。
《小规模食品规定》由于在审议时调整了草案中“服务与监督管理”章内容,进而取消了章节设置,减少了照抄、重复和准用性条款。
五、“细”的问题所谓法律条文的“粗”与“细”,首先是指具体法律条文本身的特性,法律条款或者是抽象、原则性的,或者是具体、明确性的。
另外是指一部法律条款的内容涵盖性,或者是周全、具体的,一部法律法规就可以基本解决所有执行适用问题;或者是“有粗有细”,仍需要其他实施细则或授权立法予以补充完善。
客观来说,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在条文制定风格和内容体系性方面可以有所区别。
一般来讲,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其条款规定的“细致”程度和术语规范程度会有不同。
法律层级较高,其选定的“题目”就相对宏大,规定则相对宏观,一些具体事务的管理可能采取授权立法的方式;如果法律层级低,其内容更强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国家立法针对全国,需要平衡多地域、多主体、多事项,地方立法需要在不抵触上位法的情况下,做好有特色、可操作。
一般来说,立法选定的“题目”越小,法律的内容越细、越专业具体。
“小切口”立法是“立法精细化”要求的最典型实践。
六、“碎”的问题立法应考虑法律制度之间的体系性,避免立法的碎片化。
“小切口”立法,尤其是在综合性法律法规基础上的专门立法,除了要考虑其自身的“小体系”完整,还应注意法律法规的体系协调[5],还应上下对正、左右看齐、前后衔接。
“上下对正”就是“小切口”专门立法要符合上位法规定和立法精神,不能同上位法相抵触。
《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的直接上位法为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
对于《道路运输条例》调整范围外的、无直接上位法的非法从事网约、克隆出租车及利用残摩载客等行为,地方立法空间较大,但不能抵触《道路运输条例》的基本原则精神和国家“行政三法”的规定[6]。
“左右看齐”就是要注意专门法与一般法、各专门法之间相协调,确定合适的立法“切口”,避免法规内容重合甚至相互冲突。
北京市在“实施水法办法”“实施防洪法办法”“河湖保护管理条例”“湿地保护条例”以及“水利工程条例”中都有关于“水利工程”的规定,同一事项的制度规范有差异,在同位阶的一般性法规和专项法规之间、各专项法规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碎片化”的问题。
“前后衔接”就是要注意后法与先法相衔接,避免在前法基础上简单的“叠床架屋”,必要时可同时启动先法的修法、清理工作[7],或纳入立法规划统筹考虑。
《小规模食品规定》的政府草案规定《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中有关小作坊、食品摊贩的规定“同时停止执行”。
但实际上,《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既规定了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般规定,也规定了适用于小作坊、食品摊贩的专门规定,两类规定无法截然分开,就无从判断哪些条款必然继续生效或必须停止执行。
最后常委会选择适用“后法优于先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基本原则处理两法适用问题,同时将修订《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列入五年立法规划,有待在后期立法中一体解决。
综上,“题目”小、聚焦问题是“小切口”立法的实质要件;专项立法是比较适合“小切口”立法的立法模式;条款数量及法规章节等体例结构设置是“小切口”立法产生的形式和结果,不是必要条件;“小切口”立法更为精细具体,同时应避免立法的碎片化。
地方可以就城市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立法,不求建构宏大体系,不搬抄其他法律规定,不拘体例结构完备,不断发掘“小切口”立法的优势,以“小切口”之良法促和谐宜居之善治。
注释:[1]李小健:《如何搞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载《中国人大》2018年第18期。
[2]李振宁:《精准发力“小切口”立法保障食品安全》,载《北京人大》2019年第1期。
[3]如福建省级地方性法规的完整立法程序,包含在《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中。
[4]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508页。
[5]郝永伟:《关于地方立法碎片化现象的思考》,载《人大研究》2017年第3期。
[6]熊菁华:《坚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治理客运市场秩序》,载《北京人大》2018年第7期。
[7]北京市在制定《北京市非机動车管理条例》时即遇到与《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协调问题,后者第四章第三节“非机动车、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中也有与非机动车管理相关的内容。
常委会选择了“立一修一”的立法项目考虑,同时提出关于修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修正案,保证两法规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