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平行

合集下载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5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5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平行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概念,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 能够用适当的方法画出平行线。

3. 能够利用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概念。

2. 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3. 利用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引入平行线的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物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行线。

让学生观察一些平行线的例子,并问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Step 2:学习平行线的判断方法通过教材的例题,向学生介绍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的方法。

方法一:通过观察两条线的方向是否相同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观察两条线是否有交点来判断。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判断平行线的方法。

Step 3:绘制平行线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平行线。

要求学生使用直尺和铅笔在黑板上绘制两条平行线,并检查线是否平行。

Step 4: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判断平行线和绘制平行线的能力。

Step 5:拓展应用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一些应用题的练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Step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判断平行线和绘制平行线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判断平行线和绘制平行线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数字编码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科目:数学教学目标:1. 掌握1-9的数字编码。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平行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的定义,能够正确使用平行线的符号表示;2. 能够通过观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3.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4. 能够利用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2. 通过观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3. 利用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2. 利用平行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教具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两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特点。

Step 2 学习平行线的定义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条平行线,问学生如何判断它们是平行线。

Step 3 平行线的符号表示1. 教师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符号表示,比如“//”。

Step 4 通过观察判断平行线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其中是否有两条是平行线,让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Step 5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平行线1. 教师出示一组线段,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这些线段是否平行,让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Step 6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Step 7 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Step 8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已学知识。

Step 9 课堂反馈1.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醒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应用。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组有平行线的几何图形。

2. 可以利用教具模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5.1平行与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5.1平行与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5.1平行与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四年一班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5.1平行与垂直。

我们将深入探讨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及其性质。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定义,能够识别和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并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讲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以及如何识别和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三角板、白板笔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实例和练习题,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实例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它们。

然后,我会讲解垂直与平行的定义,并演示如何识别和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通过实例讲解垂直与平行的性质,并让学生们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垂直与平行的定义和性质,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两道题目。

第一道题目是让学生画出五组垂直和平行的线段,并注明它们的名称。

第二道题目是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并拍照或画出来,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及时跟上我的教学节奏。

但在讲解实例时,我可能讲解得有些快,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

在下一节课,我会适当放慢讲解速度,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还会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相交和平行的概念;2.学会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图;3.掌握和使用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4.理解和应用平行公理,判断直线的平行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相交和平行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平行公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相交和平行的概念,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2.作图练习:通过圆规和直尺进行作图,让学生熟悉使用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3.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提高学生应用平行公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过程1. 概念讲解(1)相交和平行的概念相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交点。

平行:两个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它们没有交点,就叫做平行。

(2)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直线:直线是没有端点的,可以一直延伸的线段。

线段: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一段线。

射线:以一个端点为起点,沿着一定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段。

角:由两个相交的线段所夹的部分叫做角,其中第一个线段叫做角的边,第二个线段叫做角的顶点。

2. 作图练习(1)使用圆规和直尺作图作图目的:让学生熟悉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

具体步骤:1.画一条直线,标记两个端点 A、B;2.将圆规的两脚分别放在 A、B 上,调整圆规,画出以 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的圆弧;3.将圆规的两脚分别放在 B、A 上,调整圆规,画出以 B 为圆心,以BA 为半径的圆弧;4.两个圆弧的交点就是直线 AB 的中点 O;5.用直尺将 O 连接 A、B,就得到一条经过 O 的线段 AB;6.取线段上一点 C,以 C 为圆心,用圆规画出一个小圆;7.将圆规的一脚放在 C 上,另一脚放在小圆上,调整圆规,画出一条射线。

(2)使用作图示例作图目的:通过给出具体作图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线段、射线、角的表示方法。

具体步骤:1.画一条直线 AB;2.在直线上取点 C;3.连接 AC,得到一条线段;4.以 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一个圆;5.在圆上取一个点 D,连接 BD;6.观察图形中的角 ACB、CBD,学生自主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角,并标出其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二)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二)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二)西师大版()课时2 看法平行一.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状况下相互平行。

2.进程与方法:会画直线的平行线。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判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能否平行。

2. 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三.教学预备:课件,直尺,三角板四.课时布置:1课时五.教学进程:1. 情境导入:区分出示幻灯片第2张和第3张:请同窗们细心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点,与我们上节课讲的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不同,请同窗们细心观察后举手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第4张:同窗们,如今教员依据这三个图形区分画出下面的三组直线。

再请同窗们细心观察这三组直线,看他们能发现什么规律?请同窗们同桌之间讨论并举手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第5张:同窗们发现的规律总结:1. 每组中两条直线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2. 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那这样的两条线是什么线呢?这就是明天我们要学习的平行线〔板书:平行线〕2.引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第6张: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比如这里有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我们给它们区分命名为直线a和直线b,那么直线a和直线b就叫做平行线。

请同窗们留意,是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而不是一条直线哦!我们说的平行至少要有两条直线才会成立的。

组成平线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我们可以说a平行于b,或许b平行于a。

平行可以用符号〝∥〞表示,a和b平行,可以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有的同窗真的是十分十分细心,刚才教员就听到有同窗说:〝什么是是同一平面内呢?〞出示幻灯片第7张:什么是同一平面呢?请同窗们看着这个墙角,假设我们在左边的墙壁上画一条直线a,在左边的墙壁上画一条直线b,请同窗们细心观察,直线a与直线b会相交吗?对,直线a与直线b不会相交。

那么直线a与直线b平行吗?不平行,这就是由于直线a与直线b没有在同一个平面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相交与平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相交与平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相交与平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相交和平行的概念;
2.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和相交的线段;
3.学生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的观察找到平行和相交的线段。

教学重点
1.相交和平行的概念;
2.平行和相交的线段的识别;
3.几何图形中平行和相交的线段的观察。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在几何图形中准确找出平行和相交的线段。

教学方法
1.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故事、玩游戏等;
2.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
3.通过练习,反复巩固学生对相交和平行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引入相交与平行的概念;
2.利用图片或手工制作,向学生展示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识别平行和相交的线段。

第二步:讲解
1.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讲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
2.通过实例解释,让学生更加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及其关系。

第三步: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手工画图的方式找出几何图形中的相交和平行的线段;
2.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

第四步:展示与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几何图形,让其他学生找出图形中的平行和相交线段;
2.交流与讨论,梳理关键概念。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准确识别平行和相交的线段;
2.学生是否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
3.学生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相交与平行的知识。

教学延伸
1.继续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应用;
2.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一等奖创新教案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第二节《认识平行线》,主要内容是认识平行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平行线的定义,了解平行线的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平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线段的概念和性质,对于平行线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行线吗?有没有见过平行线呢?2. 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

第二环节:引入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 出示两条平行线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两条线的特点。

- 例子1: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段AB和CD,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条线段没有交点,并且无论如何延长也不会相交。

- 例子2:在教室的地板上找到两条平行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

2. 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在同一个平面内,且它们没有交点,并且在无限延长的情况下也永远不会相交,那么这两条线段就是平行线。

”3. 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永远相等。

- 例子3: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段EF和GH,然后在它们之间画一条直线IJ。

让学生测量线段EF和GH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距离始终相等。

第三环节:判断线段是否平行1. 出示一些线段组成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线段是否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概念,能够准确地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 掌握判断平行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平行概念,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 掌握判断平行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 解决与平行相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1. 板书工具和黑板。

2. 刻度尺和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两条不交叉的直线,询问学生是否可以说这两条直线平行。

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出平行的概念。

2. 引入判断平行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两条平行线和两条相交的直线,并询问学生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点:无限延伸,永不相交。

3. 实际操作教师给学生分发几张图纸,要求学生在图纸上绘制两条平行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然后让他们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学生通过观察图纸上的图形,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判断是否平行。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判断平行的方法,并板书要点。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若干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断平行的方法解答。

6. 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7.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掌握好判断平行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判断平行的方法,以加深他们对平行概念的理解。

通过练习巩固和拓展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与平行相关的问题。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教案: 平行级别:四年级上册主题:平行时间:一节课(40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的概念,并能正确地描述平行的特征和性质。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判断给定图形中的平行线段。

3. 能够在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平行线段,并书写符合规范的记号。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平行线判断的练习题和实例。

2. 平行线的实物和图示。

3. 尺子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讨论: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听过平行吗?你们知道平行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平行的概念。

概念讲解:2. 讲解平行的概念:平行是指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关系。

两条平行直线上的所有线段都相互平行。

实例展示:3. 展示一些实物和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图中的线段是否是平行线段。

提醒学生观察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练习活动:4. 展示几个练习题,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并判断是否平行。

让学生逐一解答,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扩展练习:5. 分发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

并鼓励他们书写符合规范的记号。

巩固练习:6. 列举几组线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平行,并要求他们书写符合规范的记号。

总结:7. 复习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强调平行线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拓展活动:8. 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练习,进行平行线的判断。

评估:9.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册上的答案,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资源:- 平行线的实物和图示- 教学课件- 学生练习册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定理, 如同位角、内错角等。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各位⽼师们,你们是怎么样写教案的?看看下⾯的四年级的数学教案吧,请看: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1】 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上的内容,第97页上的课堂活动,练习⼗⼋第5~8题和思考题。

【教学⽬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平⾏的现象,理解平⾏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体会平⾏线在现实⽣活中的作⽤。

2?掌握平⾏线的画法。

3?经历探索平⾏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台;学⽣准备三⾓板。

【教学过程】 ⼀、引⼊课题 教师:前⼀节我们学习了相交,你能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吗? 学⽣画后,抽⼏个学⽣作业在视频展⽰台上展⽰。

教师:同学们能画两条相交的直线了,⽣活中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吗?如果有,想象⼀下它们是什么样⼦。

学⽣想象后,教师⽤多媒体课件出⽰单元主题图。

教师:图中的跑道线延长出去会相交吗? 学⽣回答:不会相交。

⽤多媒体课件延长跑道,证实学⽣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另⼀个内容,平⾏。

板书课题。

[点评:从学⽣原有知识⼊⼿教学新知识,既有利于强化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利于学⽣通过相交与平移的⽐较深刻地认识平移的本质属性;这样利⽤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学习的主体作⽤,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的迁移能⼒。

] ⼆、进⾏新课 1?认识平⾏线。

教师:我们来看⼀看⽣活中的⼀些平⾏现象。

多媒体课件突出双杠、吊杆、长⽅形花台和新增加的铁轨图。

教师:这些图形都反映了这样⼀些数学现象。

多媒体课件闪动图中平⾏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

图6?4 教师: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都永远不会有交点。

教师:同学们选⼀组你喜欢的`直线延长⼀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1、相交和垂直⏹教学内容教科书64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相交和垂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的位置关系。

2、画垂线,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一般相交和垂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经历探索相交与垂直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相交的特例--垂直。

难点:画垂线,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同学们,在这幅温馨的画面中,你看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现象?观察之后,再和同桌交流,看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活动。

预设:我看到图中有画跑道的线、爬杆、双杠等;……生活中也有许多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出哪些直线是相交的。

学生活动后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

(板书课题:相交)(二)探究新知1、探究两直线相交(1)摆一摆师让学生用纸条来摆一摆,并质疑两根纸条怎样摆才是相交的呢?学生摆出相交的纸条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师用两条直线相交的现象用两条直线表示出来。

多媒体出示:(2)探一探师质疑:图1和图2中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形成4个角。

师和学生交流: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点,这个点我们称为交点,再利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一下图1和图2的(如果能根据经验直接判断的可以直接判断角的类型。

)4个角,能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角吗?学生测量(观察)后可以发现:图1中∠1和∠3是锐角,∠4和∠2是钝角;图二中∠1、∠2、∠3、∠4都是直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相交与平行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相交与平行西师大版

《平行与相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让学生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辨别平行线和互相垂直,能较正确的画平行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平行线、垂线的空间观念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回顾直线的特点一、回顾直线的特点1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个点,继续观察,现在呢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生:直线可以向两端无线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对直线进行挑战,敢不敢【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找到学生的起点,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搭桥铺路。

】活动2【活动】二、动手操作,认识相交与平行二、动手操作,认识相交与平行1第一轮挑战:请你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开始。

学生动手画。

2四人一组交流一下,你画的是否正确。

3哪个组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有不同意见的是哪一种生汇报:我们组有不同意见的是这种:对他们组的分歧你有什么看法或想对他们说什么生:我想对他们说,如果把两条直线延长就会相交。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师用笔延长直线,两条直线相交。

问:其他组还存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吗4 孩子们,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到底怎样画呢让我们进入第二轮挑战,四人一组研究研究,借助工具尝试一下。

小组操作5汇报:哪个小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画出两条直线不相交的生1:我们用一个尺子先画一条直线,再慢慢向下移动画出另一条直线。

师:画图要有依据,只凭感觉不科学。

生2:我们先画出一条直线,再拿尺子量出和这条线相等的距离点个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相交与平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相交与平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相交与平行1. 教学目标•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能够画出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或平行•掌握如何通过角度来判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关系•理解垂线的概念并能够画出垂线•掌握如何通过垂直线来判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关系•提高数学分析思维的能力2. 教学重难点•相交与平行概念的理解•如何通过角度来判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关系•如何通过垂直线来判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关系3. 教学过程3.1 引入•引入平面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点、线、面,并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节内容:相交和平行;•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相交线和平行线;3.2 概念讲解1.相交和平行的定义•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则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2.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所共有的公共端点和这两条射线所确定的平面的部分或空间位置。

3.垂线的概念•垂线是指在平面内或空间内,与给定的直线或平面交成直角的直线。

3.3 方法探究1.通过角的关系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或平行•进行板书讲解,使用棱镜、角度计等工具,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不同角度的两条直线,然后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或平行;•引导学生总结角度和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关系。

2.通过垂直线的关系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或平行•进行板书讲解,使用垂直线的概念与范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纸上画出范例中的直线和垂线;•提醒学生垂线的作用是什么,并引导总结出垂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关系;3.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惑。

3.5 拓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相交和平行存在的场景及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画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图形。

4. 教学评价•在学生的练习中及时批改并指出错误,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在学生的疑问解答中,及时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思考和回答;•对学生课后的作业进行批改,确定整个班级的掌握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2课时认识平行线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2课时认识平行线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2课时认识平行线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
2.让学生能够用平行线的概念来解释图形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平行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视频;
2.平面图形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教师用OTC提问:“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行线?”,引导学生谈论;
2.引入教学视频,让学生收看。

###(二)讲解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在平面上无论延长多长,它们永远不会相交,就称它们是平行的。


2.手持平行线模型展示平行线性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三)操练新知
1.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平行线,并在旁边标注“//”。

2.教师用OTC提问:“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a.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它们就是平行线;
b.如果两条直线所对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那么它们是平行线,反之则不平行。

###(四)拓展练习
1.在同学的协助下画出几组平行线;
2.利用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解释图形的性质;
3.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先引导学生讨论再通过教学视频引入新知的方法,让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探究意识,并通过画图使学生对平行线产生了生动的印象。

在操练新知环节,我通过OTC提问让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学生巩固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在拓展练习部分,我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形,结合平行线的概念,加深了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平行与垂直》︳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平行与垂直》︳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平行与垂直》︳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教授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平行与垂直》。

我们将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线,并能够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则是让同学们能够运用平行和垂直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物品,如直尺、三角板等。

同学们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场景,如教室的黑板和桌子,让同学们观察并指出其中的平行线和垂线。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同学们学习如何识别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特点和关系,以及一些关键的点和线,以便同学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画出两条平行线,并画出一条垂线,使其与这两条平行线都相交。

2.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矩形,然后画出矩形的对角线,并标出它们的长度。

答案:1. 平行线:____,垂线:____。

2. 矩形的对角线:____,长度:____。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它们。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对于平行和垂线的画法还不够熟练,这是我们需要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的。

同时,同学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平行和垂直的例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_《相交与平行》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_《相交与平行》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相交与平行》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建议本单元3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认识垂线,教学例1和例2;第2课时认识平行线,教学例3;第3课时练习。

主题图呈现了学校运动场的情景,图中安排了大量垂直和平行的现象,这些内容为后面正式学习垂线和平行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主题图上只有情景图没有文字,这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全面感知图中的垂直现象和平行现象;二是为学生留下观察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中自主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垂直、平行现象。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或挂图将主题图放大,让学生深入观察,观察的重点是画面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如吊杆、双杠、跑道线、栏杆等。

观察前教师可提出“画面上有些什么物体,这些物体反映出一些什么现象”之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作为对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的引导。

对主题图的认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先让学生在组内充分感知画面内容,然后交流各自在画中看到的垂直和平行现象。

由于在本单元之前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垂直和平行等概念,所以在学生观察和交流中不必严格要求他们用垂直和平行等概念表述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如观察吊杆时,只要学生能够发现竖着的吊杆和上面横着的杆子相交构成了直角即可;又如观察跑道线时,只要能够说出“每条跑道的宽度始终是一样的”“竖直的跑道线不会相交”就行了。

教科书安排了学生摆木条的操作活动,并将摆的结果抽象成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让学生从中发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并形成4个角的现象。

然后利用图2的操作及其图形,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对于4个角是直角的特点要由学生自己发现,在此基础上概括垂线的意义,展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图形,并介绍垂足。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垂直现象,将抽象的垂线具体化,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垂线的认识。

认识垂线以后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垂直现象,学生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根据垂线的意义正确举例,要防止错误的例子干扰学生对垂线意义的正确理解。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2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2篇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平行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2. 能够辨别图形中的平行线,并能够绘制平行线。

3. 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平行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2. 能够辨别图形中的平行线,并能够绘制平行线。

教学难点:1. 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平行线的示例图、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些平行线的示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线段是否平行?如何判断线段是否平行?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方法:若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则它们是平行线段。

Step 2:引入概念1. 教师给出两条平行线段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那么它们是平行线段。

2. 教师通过课件和示例图,向学生展示平行线的多种形态,如水平平行线、垂直平行线及斜线等。

3. 教师通过图示,向学生展示平行线的符号表示法“//”。

Step 3:练习1.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判断给出的线段是否平行,并在课本上画出平行线段的符号表示法。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与教师核对。

Step 4:拓展1. 教师出示一道有关平行线的问题,如:问两条平行线段之间的距离是否会变化?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

Step 5:概念巩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在纸上绘制一些平行线段,再用尺子验证线段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

2. 学生互相交流,并发现平行线段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的规律。

Step 6:小结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并强调平行线段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

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平行线的存在,并思考平行线的性质。

Step 7:课堂作业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并继续练习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与垂直线》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与垂直线》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与垂直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和特征;2. 能够用垂直线判断图形的垂直关系;3. 能够用平行线判断图形的平行关系;4. 能够绘制平行线和垂直线。

二、教学重点1.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和特征;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绘制。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介绍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图形,并问学生有什么特点。

2. 呈现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帮助学生理解其特征和判断方法。

3. 讲解和示范详细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和判断方法,结合具体的图形进行示范。

4. 练让学生通过练题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方法。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和垂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实际例子。

6. 绘制活动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进行绘制活动,画出给定图形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练和绘制活动,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方法和绘制技巧。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以上是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教案。

通过系统的教学步骤和练习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特征、判断方法和绘制技巧。

同时,通过拓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第五单元相交与平行第1课时相交与垂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9页上的教学内容,练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相交和垂直的现象,理解垂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垂线的画法,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经历探索相交与垂直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会画角吗?画几个角来大家看一看。

学生画角,抽几个学生画的角在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一个角教师:这些角的两条边都分别相交于一点(标为红点),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相交。

(板书:相交)二、进行新课1教学单元主题图。

引导观察单元主题图。

教师:糊口中也有许多两条直线订交于一点的现象,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出哪些直线是订交的。

学生找出图中两条直线订交于一点的现象教师:这些直线是如何订交的呢?我们能够用纸条来摆一摆,两根纸条如何摆才是订交的呢?学生摆出相交的纸条后,让学生在台上展示,教师在黑板上把两条直线相交的现象抽象(画)出来教师:从图中你发现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两条直线订交于一点,构成4个角。

教师:两条订交直线确定一点,这个点我们称为交点,再看看4个角,能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角吗?学生:角1和角3是大小相同的锐角,角2和角4是大小相同的钝角。

教师:上面请同学们用图钉钉住订交纸条的交点,钉的时候能够用木板垫着钉,注意不要把桌子钉坏了。

教师:这样一来,这两根订交的纸条就能够滚动了,请同学们滚动纸条,你又有些什么新的发现?学生的发现包括:(1)这些纸条是绕着交点转动的;(2)跟着滚动,角的大小要起变化。

教师:我们重点看一看这些角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将其中的一个角转为直角吗?学生滚动后,让学生在台上展示.,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我发现一个角成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平行
平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上的内容,第97页上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5~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苯岷舷质登榫沉私馄叫械南窒螅理解平行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体会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闭莆掌叫邢叩幕法。

3本历探索平行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相交,你能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吗?
学生画后,抽几个学生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教师:同学们能画两条相交的直线了,生活中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吗?如果有,想象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

学生想象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图中的跑道线延长出去会相交吗?
学生回答:不会相交。

用多媒体课件延长跑道,证实学生的结论是准确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另一个内容,平行。

板书课题。

[点评: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教学新知识,既有利于强化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相交与平移的比较深刻地理解平移的本质属性;这样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迁移水平。

]
二、实行新课
1比鲜镀叫邢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现象。

多媒体课件突出双杠、吊杆、长方形花台和新增加的铁轨图。

教师:这些图形都反映了这样一些数学现象。

多媒体课件闪动图中平行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

图64
教师: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都永远不会有交点。

教师:同学们选一组你喜欢的直线延长一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准确的。

学生选一组直线来延长后,汇报自己的结果。

教师:你们所说的直线延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实行的延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引导学生说出: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③条边互相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④条边互相平行。

在第3个图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④条边互相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⑤条边互相平行,第③条边和第⑥条边互相平行。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注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抽象为数学
现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学生延
长平行线和判断原来学习的图形中哪些线是平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
平行线的理解。

]
2被平行线。

教师:我们能够用两个三角板或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后,学生照老师的方法画平行线。

画完后抽一
个学生的练习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
画的。

教师:同学们能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吗?图66
学生画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平行线时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引导学生回答:画平行线时,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
直线的延长线重合。

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或
直尺的短边)靠紧,另一个三角板(或直尺)靠着这个三角板移动到
合适的位置。

就能够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了。

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还能够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上学生的作业来实行检验,让学生看清教师用
三角板检验平行线的过程。

教师: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图67中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是
不是互相平行的吗?图67
学生检验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演示检验的过程。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来加深学生
对平行线的理解,因为这两个操作都比较难,学生又没有相对应的经
验的支持,所以教学中采用了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然后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方法实行操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

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一说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学生说操作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操作更加规范,这样能提升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水平。

]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97页的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第5~8题,最后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