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肢解,还是重组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成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本来课堂的状态是这样的:第一课时1.老师谈话引入。

反思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反思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反思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教学方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化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和思考来建构知识。

而认知心理学理论则强调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建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写作、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2.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交流3. 开展课堂反思活动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反思性的活动,如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思和分析,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反思和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 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综合发展反思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情感和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运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反思性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材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4、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2《观潮》这篇课文里,描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资料是课文的重点。

而抓住重点词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研究运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播放课件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的教法比较恰当。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7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11.本设计紧扣文本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后题,打破传统的串讲串问教学模式,先从整体入手,大体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和内容,然后直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比赛时,再学比赛前和比赛后,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抓住重点词语“别开生面”,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比赛前主人的节日盛装,比赛时场面的壮观、有趣、揪心,比赛后人们的心情是只图高兴加以理解。

2.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各民族特别是藏族浓郁的民俗风情,尤其是牦牛比赛时的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场面的壮观,同时,把课文里一些重点语段提炼出来,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对一些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的字标记出来,加深理解,也有利于朗读指导。

3.重视了朗读训练,尤其几个重点段落。

通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

除此之外,适当加入了语文扩展练习:变换句式和仿写句子,在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本课设计容量较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时就难以完成,尤其是读的能力,因此在预习和第一课时教学时一定要扫请阅读障碍,才能为后续学习基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2《花瓣飘香》这篇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小女孩充满爱心的金子般的心灵,她不仅仅爱惜花草,也深爱着自己妈妈的事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懂事”,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我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果然,有的学生觉得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是非常体贴妈妈的;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她做到了,也非常懂事;也有的学生认为她没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懂得珍惜花草……可见学生透过课文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感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小组讨论的好处,也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自己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让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

表哥驾到教学反思

表哥驾到教学反思

表哥驾到教学反思
湖南省常宁市柏坊完小吴宝林
今日老师主讲的都是小六上册语文第10课《表哥驾到》。

这是现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作品,是一篇以表现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小小说。

课文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极富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而又生动,文章最大一个特别还是篇幅较长。

然而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又如何在一节课内带给学生触动呢?大多数老师采用的办法是肢解全文,逐段赏析,把原本很完美很连贯的一个故事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又被带进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境界。

我最欣赏的是来自印塘贺伟芳老师的设计,以皇上驾到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驾到”这个词在本文中大词小用的手法后简单入题,,以时间为序复述课文的方法简单提序,再以教师编写的复述文与原文本比较的方式欣赏文中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大词小用的写作手法。

美中不足的是我们三位老师都只停留在教育学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借此批露中国家长以肯定别人孩子来刺激自己孩子“逼”孩子上进的教育弊端,因此教学中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体会赏识语言的魅力,学会与父母交流,与他人交流。

因此,我认为最后一个环节应设计一段“妈妈,我想对你说……”或“假如我是妈妈,我会对孩子说……”的口语交际活动。

俗话说:各师各教。

这堂课题却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就是给“教
学有法但无定法”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尤其是本次活动强调本校教师不做课件,这是一个很具实效性的举措,很适合当前的农村小学的教
育。

202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202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202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

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新补充阅读》上的课文助读,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

教学完本课后,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在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待学生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之后,就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

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反思: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要害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

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2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重点: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字词目标:学会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课,我们如何从教材中“突围”与“重组”

语文课,我们如何从教材中“突围”与“重组”
课例 示范
教 学研 究
2 0 1 3 年0 3
语文课, 我们如何从教材 中 “ 突围" 与 “ 重组"
蒋海 燕
( 宿迁市沭 阳县第二 实验小学 ,江苏 沭阳 2 2 3 6 0 0 )
【 摘 要 】在 小学语 文 教 学 中 ,特 别是 阅读 教 学 ,要 对 阅 读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有效重组 。要根据教 学 目标,着眼 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要针对 学生实际,着眼于知识拓展 整合教 学内容;要遵从适度原则,对着眼于学生接受把握 内容 度量;要依据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特点布局教学程序。 【 关键词】内容选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展 :要力求 做到立 足文 本 、超 越文本 。教 材的 内容包括 文 本 、 插 图 、练 习及 语 文 乐 园 ,这 些 内容可 以进 行有 效 整 合 ,教材 内容 的序 列也 可进行 调整 ,整合 得当往 往会 收到 意想 不到 的效果 。如一 位老师 执教 《 语文 乐 园》,语 文乐 园虽 然不 是纯 阅读 教学 的课 ,但它 也应是 阅读教 学 的有 机 组成 部分 时,通过 对 己有 的教 学 内容 进行合 理 的加工 ,整 合 ,收到 了很好 的效果 。这位 老师 教学 的话题 是 “ 奇妙 的
组。
根据教学 目标 ,着眼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 语 文 教材 具 有 较 强 的综 合 性和 极 大 的兼 容 性 、修辞 和逻辑 ,涵 盖 听、说 、读 、写 ,每 一篇课 文都 内蕴 其独立 的思想 、情 感 、见地 。一节 课 的教 学 内容 一定 要精 当 。首 先教师 钻研 教 材要 深 ,要 “ 进 得去 ” “出得 来 ”。钻进去 潜心体 会本 文 ,与作者产生共鸣 ,再跳 出来站在学生 的角度 ,依据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

反思只是一种手段,反思才会奋进。

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

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它是一种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

其实施的基本路径以发现问题为基点,以提出解说为起点,以制订计划为中介,最终以形成反思性日记或论文为目的。

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指导和完善新一轮的教学,以此丰润师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

本文谨以个人点滴体会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反思:有位学者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重组教材.整合教学

重组教材.整合教学

重组教材,整合教学王家桥小学骆绪梅所谓“重组教材,整合教学”,它是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对一课、一单元、一册,甚至几册语文教材内容的重组、对课内外学习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沟通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一种新颖的语文综合学习方式。

“重组教材,整合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扩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阔视野,熏陶情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从而达到“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目的,收到“1+1›2”(教材与教材的重组大于单一教材本身的效率)的教学效果。

一、着眼整体,进行单元的整合根据语文新课标精神修订的人教版小语教材,每一单元一般由导读、精读和略读课文、积累运用组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孤立地一课一课教下去,为了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性、拓展性、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对有些单元教材进行重组,全盘考虑,整体设计,整合教学,变传统的一课课学习的方法为单元整组教学,即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学习内容之前,专门利用一节课,由“导读”入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速读课文,看图片展示,看录像等形式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本单元所学内容,初步感知单元情感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并阅读有关资料,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部分体验”是分块、分课的学习,它可依据教材特点,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课开始。

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同时,在分课、分块的学习中,注意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课外积累为课内学习服务。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本领?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拓展,开展综合性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反思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以字、词、句、篇章为学习单位进行教学,而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我尝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教学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注重知识点的教授和记忆,而缺乏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二、教学策略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我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整体。

我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

同时,我也注重与其他教科的整合,将语文与科学、数学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实施在实施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

我通过布置任务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和项目设计,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整合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我发现整合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学生在进行整合学习后,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尽管整合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整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整合教学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最后,学生对整合学习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综合素养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核心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整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课程整合

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课程整合

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课程整合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审视和思考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而课程整合则是指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一、教学反思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需求和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途径教学反思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与途径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录像设备进行课堂录制,并在课后仔细观看录像,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反应。

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经验和教学策略,互相促进进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科组会议,共同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寻找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三、课程整合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课程整合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挑战。

通过课程整合,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课程整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整合。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主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整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交叉授课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整合,将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通过整合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的角色与素养在教学反思与课程整合中的作用在教学反思与课程整合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需要成为学习的引领者,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和策略。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重组与整合方法及实践效果。

在文章概述了对教材的解读与实践。

接着在分别介绍了《语文园地二》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内容、整合教材知识点、设计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

在总结了重组与整合的优势,展望了教材实践的效果,并提出了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重组与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望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重组、整合、教材特点、知识点、实践活动、语文素养、优势、效果、教学改革、建议。

1. 引言1.1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重组与整合教材内容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重组和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二》是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其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整合教材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设计实践活动是重组与整合教材内容的关键步骤,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也是重组与整合教材的最终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进行重组与整合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重组与整合的优势,展望教材实践的效果,并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2023检阅教学反思范文

2023检阅教学反思范文

2023检阅教学反思范文2023检阅教学反思范文1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

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

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

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

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

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

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

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__,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

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

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1. 引言1.1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组与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语文园地二》进行解读与实践,探讨重组与整合的意义与作用,分析实践案例,总结教学方法与技巧,评估教学效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语文园地二》的教学将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获得更多的启示与建议,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将成为教师们探索教学新途径的重要指南。

2. 正文2.1 1. 教材内容概述《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内容结构丰富,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教材主要包括课文、课外阅读、诗词歌赋、字词句篇等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培养语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文部分包括了一些寓言故事、科普知识、民间传说等,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外阅读则包括了一些小故事、传记、科普文章等,通过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阅读乐趣,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诗词歌赋部分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和现代儿童歌谣,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字词句篇则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水平。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二》,学生能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2. 重组与整合的意义与作用重组与整合的意义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策略例谈

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策略例谈

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策略——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一、大单元教学的误区举隅1.机械拆分,各自为政大单元教学意味着打破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壁垒。

但不少教师认为,打破课文壁垒就是把整个单元的生字新词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把各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需要精细研读的课文重点片段集中在一个板块内教学……形成有板块无指向的肢解式教学结构。

2.刻板标签,墨守成规大单元教学的推进过程更具逻辑性,体现学理思维。

教师便常以抛售式的提问,从学生处要得答案,给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贴上标签式的评价,或机械得出学习方法、策略。

没有朗读指导,没有细节琢磨,语文的情趣消失殆尽。

3.偏离目标,本末倒置不少教师在重组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板块后,教学的方向便逐渐迷失。

最为重要的核心目标退居二、三线,曾经训练过或不需重点探讨的部分却花大力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甚至设计学习单辅助学习成果的汇报。

南辕北辙,得不偿失。

二、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澄清反思上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各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

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

”此处的大单元有两种理解:一是在原有教材编排单元基础上进行内容重组、教学整合、资源补充或优化;一是打破原有教材编排单元,以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并加以重组和整合。

统编教材创造性地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本就呈现出良好的教学内容结构化特征。

因此,我们更倡导的和欲以探究的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教材本有的单元结构,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情境、内容、过程、资源等进行更为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化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单元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1.教学组织更具结构性规范有序的组织结构是教学有序开展的保障。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肢解,还是重组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肢解,还是重组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肢解,还是重组??这是某县举行的一次优质课比赛。

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性,组织者特地把赛课的课题定为本县还没通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为了能在比赛折挂,年轻的陈老师踌躇满志,决定出奇制胜,制定了自认为能技惊四座的教学预案:??【现场】??陈老师的奇招就是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

她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在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

请看以下的教学片断:??①出示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的句子,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语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②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③师: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

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生1: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生2: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生3:向导,你怎么可以这样若无其事呢?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啊!??④师:同学们,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

(齐读)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生补写结尾)??生1:得救的小幼龟在波浪中伸出脖子,不住地点头,好像在向我们表示感谢哩。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三峡》教学反思1传统文言文教学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的理解和落实,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课前准备时与学生自然聊天,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接着简明进行文学常识的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首先,通过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读准字音,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指名学生仿读,其他同学评点。

紧接着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及时组织小组交流,质疑释疑,疏通文意。

三遍朗读中,学生大多对__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地朗读课文了。

这时,组织班内交流:你有什么困惑或收获?通过生生问答,教师明确,引导学生学习重要的文言词语。

在通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峡的美丽神奇的景象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到这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已经深入其中了。

接下来,进入品读课文,赏析美景环节。

通过展示画面,回顾文本优美语句,品味三峡景色的美丽。

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喜欢作者笔下的什么景象,并再次组织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班内交流,水到渠成地生成三峡特点的概括。

最后,结合课堂内容,拓展延伸,进行课堂练笔指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从文本中探寻美点,用给定的句式写一段美点品析,引导学生用笔深化对三峡特点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综上,我认为,“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还要用“写”来丰富语言的积累。

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在付诸笔端,学以致用,才是学好一篇__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__。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

面对《三峡》这篇__,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材,本文将从重组与整合的角度对教材进行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语文园地二》是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包括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多个课文和相关的学习内容。

在重组与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单元和课文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习内容,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

重组与整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有的学生对文字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掌握更为困难,有的学生对诗词赏析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阅读理解有困难等等。

教师在进行重组与整合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整合。

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课文的篇幅和难度,并增加相关的阅读训练;对于对诗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增加相关的诗词鉴赏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等等。

重组与整合也需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重组与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生动的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视野;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等等。

重组与整合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重组与整合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教学日记和教学反思,记录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可以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和检测,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等等。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

重组与整合: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解读与实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编纂也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年来部编版教材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作为部编版教材的一部分,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整合和重组,实现了教材的更新与完善。

本文将从重组与整合的角度对《语文园地二》进行解读与实践。

一、教材特点《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采用了整合与重组的编写思路。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将语文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场景当中,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教材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将语文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到情境中,使得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得到知识的启迪,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解读与实践1. 整合思想贯穿全书《语文园地二》以整合为理念,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相整合,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也能够了解其他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在课文《雨的颜色》中,作者通过情境的设定,将雨与颜色进行了整合,通过对雨的不同颜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让他们了解到了雨的不同形态与含义,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求知欲。

2. 生活化引导学习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生活化,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在课文《猜字谜》中,作者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猜字谜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字谜的兴趣。

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与收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材在整合与重组知识点的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也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在课文《我喜欢蓝天》中,作者通过对蓝天的描写,既让学生了解了蓝天的美丽,也引导学生思考天空的变化和天气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肢解,还是重组??这是某县举行的一次优质课比赛。

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性,组织者特地把赛课的课题定为本县还没通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为了能在比赛折挂,年轻的陈老师踌躇满志,决定出奇制胜,制定了自认为能技惊四座的教学预案:
??【现场】
??陈老师的奇招就是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

她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在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

请看以下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的句子,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语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②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③师: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

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
??生1: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
??生2: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生3:向导,你怎么可以这样若无其事呢?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啊!
??④师:同学们,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

(齐读)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生补写结尾)
??生1:得救的小幼龟在波浪中伸出脖子,不住地点头,好像在向我们表示感谢哩。

??生2:我们高兴地看着小幼龟在快活地游向大海深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舒服。

??生3:向导在我们的指责中惭愧地低下了头
??此时,所有学生的心都和作者一齐跳动,他们和作者一样为小幼龟的命运而着急、担心、揪心;都对向导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表现义愤填膺;都在为我们所做的拯救行动而高兴万分。

??学生也以为这个故事与平常看到的环保故事一样有着美丽的结局了。

这时陈老师见时机已经成熟,情感基调突然下沉:
??从同学们写的文字中,老师感受到你们那颗善良、真挚的心!但是陈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故事的结尾还在老师手中,请同学们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静静的看,默默的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此时,课堂中孩子们读着,读着,先前的那种热烈高兴的参与氛围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震惊哑然的眼睛,一张张神情凝重的面容。

??⑤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注意到了同学凝重的表情,听到了同学们发出的叹息声,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天呐,太想不到了,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2:太悲伤了!太令人触目惊心了意想不到了!真是让人震惊啊!
??生3:海滩上的这一幕,真是残不忍睹啊!我们错了,我们是好心办坏事啊!
??⑥师:是啊!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读读这3个自然段,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⑦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刚才说的那句话(出示),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你现在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这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了吗?
??生1:小幼龟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生2: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

??生3: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
??【声音】
??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

从教学情况看,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实现,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也深入人心。

听课老师都以为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却不想风波乍起,这节课在评委组中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

为了更好地直视
到这堂有争议的课,现将争议的焦点声音再现给各位读者,以其探讨。

??声音一:(反对)关键词:语文之道不能抛弃
??这节课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我们在实践新课标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母语教育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

这节课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是什么?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从部分入手,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一个整体感知,这是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

??
??
??声音二:(认同)关键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
如果按照常规教法,让学生先整体感知,通读文本,学生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整个故事的变化和结局,就会很难提起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的情感就会波澜不惊,对于自然之道的内涵理解也是泛泛而谈。

就好像你已经知道了电视剧的大结局后,你对情节的曲折发展的关注就兴味寡然了。

而陈老师能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了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创造性地重组,二次呈现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情感冲击波和视觉震憾力。

学生主动地去填补、完善、建构,激活原本凝固的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然之道的内涵,并且这种道理的悟得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参与的,更显得刻骨铭心。

一堂课好不好,发展是硬道理!
??并且这样做并没有破坏文本的整体性,并没有违背语文之道,因为最后的教学还是回归整体,前后映照,只是文本呈现的时间、呈现的手段、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哪能上纲上线到方向性的错误呢?
??【尾声】
??这堂火药味十足的课最终以评定为二等奖的第一名来结束了这场争议。

陈老师很不服气,听课老师、评委们的思索也从未停止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