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ts-specs-012广播多点传送控制BMC
TD-SCDMA概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网络结构和接口
• CELL_PCH和URA_PCH状态的引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网络结构和接口
• 2.Iu接口 • Iu接口是连接UTRAN和CN的接口,也可以把它看成是RNS
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参考点。它将系统分成用于无线通信的UTRA N和负责处理交换、路由和业务控制的核心网两部分。 • 结构:一个CN可以和几个RNC相连,而任何一个RNC和CN之 间的Iu接口可以分成三个域,即电路交换域(Iu-CS)、分组 交换域(Iu-PS) 和广播域(Iu-BC),它们有各自的协 议模型。 • 功能:Iu接口主要负责传递非接入层的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广播 信息及控制Iu接口上的数据传递等。
上一页
返回
7.3 物理层结构和信道映射
• 7.3.1 物理信道帧结构
• TD-SCDMA物理信道帧结构如图7-3-1所示。 • 3GPP定义的一个TDMA帧长度为10ms。TD-SCDMA
系统为了实现快速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校准以及对一些新技术的支持 (如智能天线、上行同步等),将一个10ms的帧分成两个结构完 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每一个子帧又分成长度为 675μs的7个常规时隙(TS0~TS6) 和3个特殊时隙:D wPTS(下行导频时隙)、GP(保护间隔) 和UpPTS(上 行导频时隙)。常规时隙用作传送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
下行,扩频因子最大为16,这意味着可以有16个正交的码数据流 存在一个时隙内。以语音用户为例,每个AMR12.2K占用两个 码道,一个时隙内可以容纳8个用户。 • (5)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赋形波束 覆盖,实现了空分多址。智能天线是TD-SCDMA最为关键的技 术,是TD-SCDMA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智能天线由于采用了波 束赋形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智能技术是接 力切换等技术的前提。
TD-SCDMA基本原理-TD基本原理.
TD-SCDMA基本原理课程目标:●了解TD-SCDMA系统的发展历程●了解TD-SCDMA网络接口●掌握TD-SCDMA系统物理层技术●掌握TD-SCDMA系统物理层过程参考资料:●3GPP R4 TS25.201 V4.3.0●3GPP R4 TS25.221 V4.7.0●3GPP R4 TS25.222 V4.6.0●3GPP R4 TS25.223 V4.5.0●3GPP R4 TS25.224 V4.8.0●《中兴通讯TD-SCDMA基本原理》目录第1章TD-SCDMA发展概述 (1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11.2 3G无线传输技术RTT标准 (2 1.3 3G标准化格局 (41.4 中国3G频谱分配 (51.5 TD-SCDMA标准发展历程 (5 1.6 TD-SCDMA优势—中国制造 (6 第2章网络结构和接口 (72.1 UTRAN网络结构图 (72.2 UTRAN通用协议模型 (82.3 空中接口Uu (92.4 Iub口 (112.5 Iu口 (11第3章物理层结构和信道映射 (13 3.1 TD-SCDMA概述 (133.2 物理信道帧结构 (143.3 常规时隙 (153.4 下行导频时隙 (163.5 上行导频时隙 (163.6 三种信道模式 (173.7 物理信道及其分类 (173.8 传输信道及其分类 (193.9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20 第4章信道编码与复用 (21第5章扩频与调制 (255.1 扩频与调制过程图 (255.2 数据调制 (26i5.3 扩频调制 (275.3.1 概述 (275.3.2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 (28 5.3.3 扩频调制的原理、优点 (295.4 码资源-SYNC_DL (305.5 码资源-SYNC_UL (305.6 码资源-midamble码 (315.7 码资源-扰码 (315.8 码资源汇总 (31第6章物理层过程 (336.1 小区搜索过程 (336.2 上行同步过程 (346.3 基站间同步 (356.4 随机接入过程 (36ii第1章TD-SCDMA发展概述知识点●概述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图 1.1-1移动通信发展史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AMPS系统和后来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AMPS(先进移动电话系统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在美洲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全向入网通信系统是80年代欧洲的模拟移动通信的制式,也是我国80年代采用的模拟移动通信制式,使用900MHz频带。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C_CMTS概述 (2)二、C_CMTS系统架构 (3)2.1 系统组成 (4)2.2 基本框架 (5)2.3 关键技术 (6)三、C_CMTS关键技术 (7)3.1 无线传输技术 (8)3.2 数据处理技术 (10)3.3 网络管理技术 (11)3.4 安全技术 (12)四、C_CMTS系统性能评估 (13)4.1 传输性能评估 (14)4.2 可靠性评估 (15)4.3 安全性评估 (17)五、C_CMTS实际应用案例 (18)5.1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0)5.2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1)5.3 教育信息化系统 (23)六、C_CMTS未来发展挑战与展望 (23)6.1 技术创新 (25)6.2 应用拓展 (25)6.3 行业发展策略 (27)一、C_CMTS概述它将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和多媒体服务。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C_CMT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基本原理,以及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流媒体传输、音视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
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结构和技术,以及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开发方法和技巧,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管理知识。
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相关知识。
通过C_CMTS基础知识培训,学员可以掌握C_CMTS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_CMTS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具备C_CMTS基础知识的人才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5-3第五章3G系统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 ITU 批准了5种IMT-2000标准,三个主流标准是 WCDMA、CDMA2000、TD-SCDMA。 • 日本NTT DoCoMo首先在2001年10月将WCDMA商 用,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384kbps。 • 韩国商用的是CDMA2000-1X,数据传输速率最高为 307.2kbps。 • 美国Sprint PCS开通了CDMA2000-1X系统。 • 英国沃达丰(Vodafone)公司在2003年开始提供3G 业务。 • 我国的3G运营牌照是2008年发布的,3个主流标准 在中国都有运营。
空中接口Uu
• UE通过Uu接口接入到UMTS系统的固定网络部分。
• 空中接口协议的作用是建立、重新配置和释放无线 承载业务。 • 空中接口分为3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 层L3。
• 从C面看,L2层包括媒体接入层MAC和无线链路控 制层RLC。 • 从U面看还包含分组数据汇聚层PDCP协议和广播/多 播控制层BMC协议。网络层包含的协议层是无线资 源控制层RRC。
PHY
L1
三、TD-SCDMA系统
• TD-SCDMA是我国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的通信系统 性标准。 • TD-SCDMA标准的提出并成为世界广泛支持和承认 的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TD-SCDMA采用TDD双工方式,系统融合了当今国 际领先的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技术 。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的灵活性、频率灵活 性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五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概述
第五章 CDMA系统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二.WCDMA系统 三.TD-SCDMA系统
四.CDMA2000系统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线阵的设计及超声成像
()引 言
电 容 式 微 机 械 超 声 换 能 器 (C M U T ) 是一种 静电式超声换能器,由微机械加工工艺制备完成。 因 为 微 电 子 机 械 系 统 (M E M S ) 技术的飞速发展, C M U T 的制备也越来越成熟。与传统的压电超声 换 能 器 相 比 ,C M U T 具 有 体 积 小 、可 集 成 度 高 、 灵敏度高、可靠性高、频带宽、成 本 低 、功 耗 低 、 易于批量制造等优势['_4],因此在水下超声成像中 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在医学超声成像、无损检测、 海洋探测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5]。
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基础比较薄弱。天津大学的张 慧等人[U1]设 计 了 中 心 频 率 为 1.8 M H z 、8 阵元的 空 气 耦 合 C M U T 阵 列 ;中北大学的张文栋团队["] 设计了用于水下成像的4(>() k H z 的 C M U T , 测试 之后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在 超 声 成 像 中 ,声场 的优劣是影响目标成像清晰度的主要因素,而声 场的优劣又主要取决于换 能器 阵列的 结构 ,因此 阵列结构的设计优化非常重要。针 对 C M U T 线 阵 水 下 成 像 的 应 用 需 求 ,本 文 从 线 阵 的 成 像 分 辨 率 的 角 度 考 虑 ,通 过 M A T L A B 仿 真 研 究 C M U T 线阵的声场特性,研究了线阵的不同参数对成像 分 辨 率 的 影 响 ,提 出 了 一 种 针 对 C M U T 线阵的 成像方 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不同结构的线阵对 散射点的成像效果,最 后 搭 建 水 下 测 试 系 统 ,测 试 了 设 计 的 C M U T 的 收 发 性 能 和 成 像 性 能 。此 研究对C M U T 线阵的结构设计和超声成像系统 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信行业名词缩写解释
3G-SGSN 3rd Generatio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第三代服务 GPRS 的节 占八、、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AL2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S Access StratumBSSMAP Base Station Sub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rt 分SMpSDU Support Mode for predefined SDU size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SRNS Serving RNSTrM Transparent ModeTNL Transport NetworkLayer UE UserEquipmentUPUser Plane 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控制业务接入点 小区广播中心 小区广播业务 公共业务信道 公共业务信道块集 千比特/秒 Layer 1 (physical layer) Layer 2 (data link layer) Layer 3 (network layer) 网络层业务接入点 用户设备CC Connection Confirm CN Core Network CS Circuit Switched PS Packet Switched PVC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RLP Radio Link Protocol 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L Radio Network Layer RFC RAB sub Flow Combination RFCI RFC IndicatorSVC 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SDU Service Data Unit异步传递模式ATM 适配层类型2 接入层基站子系统管理应用部 连接确认 核心网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永久虚电路 无线链路协议 无线网络控制器 无线网络层 RAB 子流组合 RAB 子流组合指示 交换虚电路 服务数据单元预定义SDU 大小的支持模式 业务接入点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 透明模式 传输网络层 用户设备 用户平面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VC Virtual CircuitC-SAP CBC CBSCTCH CTCH-BS kbps L1 L2 L3 NSAPI UE本文档用到下列缩略语ASC 接入业务类别BCCH 广播控制信道C- 控制-CCCH 公共控制信道DCH 专用信道DL 下行链路DSCH 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TCH 专用业务信道FAUSCH 快速上行链路信令信道L1 Layer 1 (物理层)L2 Layer 2 (数据链路层)L3 Layer 3 (网络层)PCCH 寻呼控制信道PHY 物理层PhyCH 物理信道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RNS 无线网络子系统RNTI 无线网络临时识别RRC 无线资源控制SAP 业务接入点SDU 业务数据单元SHCCH 共享信道控制信道SRNC 服务RNCSRNS 服务RNSTFI 传输格式指示U- 用户-UE 用户设备UL 上行链路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SCH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TRA UMTS 陆地无线接入UTRAN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本文档中应用以下缩略语:AS 接入层C-SAP 控制服务接入点IETF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L2 层 2 (数据链路层)L3 层 3 (网络层)PID 分组标示RFC 请求注解RRC 无线资源控制RTP 实时协议SDU 服务数据单元TCP 传输控制协议UE 用户设备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TRA UMTS 陆地无线接入UTRAN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缩略语ARQ 自动重发请求BCCH 广播控制信道C- 控制-CCCH 公共控制信道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CCH CN DC DCH DL DSCH DTCH FCS GC HO ITU kbps L1 L2 L3 MS Nt PCCH PU PHY PhyCH RNTI RRC SAP SDU SHCCH TDD TFI U- UE UL UMTS UTRA UTRAN 控制信道核心网专用控制(SAP)专用信道下行下行共享信道专用业务信道帧校验序列通用控制(SAP)切换国际电信联盟每秒千比特层 1 (物理层)层2 (数据链路层)层 3 (网络层)移动站通知(业务接入点)寻呼控制信道净荷物理层物理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无线资源控制业务接入点业务数据单元共享信道控制信道时分复用传输格式指示用户- 用户设备上行链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MTS 陆地无线接入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AA ATM BG BSSGP CCU CGI DNS GGSN GSN ICMP IETF IPv4 IPv6 L3MM LL-PDU LLC MDFG MNRF MSP MTP2 MTP3 Anonymous Access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Border Gateway Base Station System GPRS Protocol Channel Codec Unit Cell Global Identity Domain Name System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PRS Support Nod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Layer 3 Mobility Management LLC PDULogical Link ControlMobile Detached Flag for GPRS Mobile station Not Reachable Flag Multiple Subscriber Profile Message Transfer Part layer 2 Message Transfer Part layer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NSAPI Network layer 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NSS Network SubSystemPCU Packet Control UnitPDCH Packet Data CHannelPDN Packet Data Network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e.g., IP or X.25PTM Point To MultipointPTP Point To PointPVC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RAI Routeing Area IdentityRRM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M Short Message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Service CentreSMS-G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Gateway MSCSMS-IW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Interworking MSCSN-PDU SNDCP PDUSNDC 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SNDCP 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TCAP Transaction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Part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ID Tunnel IdentifierTLLI Temporary Logical Link IdentityTRAU Transcoder and Rate Adaptor Un缩略BCC:BaseStationColourCode.基站色码。
TD-SCDMA缩略语总表
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B-25B-26B-27B-28B-29B-30附录B 缩略语2G:2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MS: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组织附录C A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 鉴权、授权、计费AAL1: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1 ATM适配层类型1 AAL2: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TM适配层类型2 AAL5: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5 ATM适配层类型5 ABR:Available Bit Rate 可用比特率AC:Access Condition接入条件ACCH: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随路控制信道ACIR: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相邻信道干扰比ACK:Acknowledgement应答ACL:Access Contro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ACLR: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相邻信道泄漏功率比AC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相邻信道选择性ADF:Application Dedicated File应用专用文件ADM:Access condition to an EF which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authority which creates this file创建EF的专家控制下的EF的接入条件AND:Abbreviated Dialling Numbers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电话号码薄ADT:Adaptive Dynamic Threshold 自适应动态阀值AG:Access Gateway 接入网关AI:Acquisition Indicatior 捕获指示AICH:Acquisition Indication Channel 捕获指示信道AID:Application IDentifier应用标识符AIUR:Air Interface User Rate空中接口用户速率AK:Anonymity key匿名密钥ALCAP: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rotocol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ALW:ALWays一直AM:Account Management 计费管理AM:Acknowledged Mode 确认模式AMF: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ield鉴权管理域AMR:Adaptive MultiRate 自适应多速率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络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美国国家标准组织AP:Access Point 接入点AP:Access Preamble 接入前导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APN: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称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发请求AS:Application Server 应用服务器AS:Access Stratum 接入层ASC:Access Service Class 接入服务类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F:Application Server Function 应用服务器功能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专用集成电路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抽象语法编码1 ASP:Application Server Process 应用服务器进程ASP:Access Service Provider 接入服务提供商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AUTN:Authentication token鉴权令牌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附录D BB-ISDN:Broadband ISDN宽带ISDNBAIC:Barring of All Incoming Calls 限制所有入呼叫BAIC-Roam:Barring of All Incoming Calls when Roaming outside the home PLMN country 当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后,限制入呼叫BAOC:Barring of All Outgoing Calls 限制所有出局呼叫BAS:Broadband Access Server 宽带接入服务器BC:Billing Center 计费中心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BCFE:Broadcast 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广播控制功能实体BCH: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BER:Bit Error Rate误码率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BHCA:Busy Hour Calling Attempt 忙时试呼次数BICC: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承载无关呼叫控制BID :Binding Identity捆绑标识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TS: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upply System 通信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BLER: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BMC: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广播/组播控制BOIC:Barring of Outgoing International Calls supplementary service禁止国际出局呼叫补充业务BOIC-exHC:Barring of Outgoing International Calls except those directed to the Home PLMN Country 限制所有除归属国外的国际出局呼叫BOM: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BS:Billing System 计费系统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 基站子系统BSSAP:Base Station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台BWT:Block Waiting Time块等待时间附录E CC-APDU:Command APDU命令APDU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C-TPDU:Command TPDU命令TPDUCA:Capacity Allocation 容量分配CAA:Capacity 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容量分配确认CAMEL:Customiz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P: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MEL应用部分CAR:Committed Access Rate 约定访问速度CBR:Constant Bit Rate 恒定比特率CBS:Cell Broadcast Service小区广播业务CC:Call Control 呼叫控制CCBS:Completion of Calls to Busy Subscriber呼叫忙用户的完成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CCF:Conditional Call Forwarding 条件呼叫前转CCF:Call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控制功能CCH: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CCM:Certificate Configuration Message授权配置消息CCPCH: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CTrCH: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 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D:Collision Detection 碰撞检测CD:Capacity Deallocation 容量释放CDA:Capacity De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容量释放确认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接入CDR: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详细记录CDV:Cell Delay Variation 信元时延抖动CDVT:Cell Delay Variation Tolerance 信元时延抖动容限CFB:Call Forwarding on mobile subscriber Busy 遇忙前转CFN:Connection Frame Number连接帧号CFNRc:Call Forwarding on mobile subscriber Not Reachable 不可及前转CFNRy:Call Forwarding on No Reply 无应答呼叫前转CFU:Call Forwarding Unconditional 无条件呼叫前转CG: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CGF:Charging Gateway Functionality 计费网关实体CLR:Cell Loss Rate 信元丢失率CLIP: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主叫识别提供补充业务CLIR: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主叫识别限制补充业务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CM:Connection Management 连接管理CMM:Capability Mature Model 能力成熟度模型CN:Core Network 核心网络CNAP:Calling Name Presentation主叫号码显示CNL:Co-operative Network List合作操作网络表CoLI:Connected Line Identity 被叫识别CoLP: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被叫识别提供补充业务CoLR: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被叫识别限制补充业务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公用对象请求代理程序体系结构CPCH:Common Packet Channel 公共分组信道CPCS:Common Part Convergence Sublayer公共聚合子层部分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道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 可编程逻辑器件CPS:Common Part Sublayer公共子层部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 循环冗余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主控无线器CS:Circuit Switch 电路交换域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E:Camel Service Environment CAMEL服务环境CSI:CAMEL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CAMEL用户签约信息CTCH: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CTDMA:Code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时分多址CUG:Closed User Group 闭合用户群CW:Call Waiting 呼叫等待(补充业务)附录F DDC:Dedicated Control (SAP) 专用控制(SAP)DCA: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DCFE:Dedicated 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 专用控制功能实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DDN:Defense Data Service 防卫数据网DL:Downlink (Forward link) 下行链路(前向链路)DNS: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 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oS:Denial of Service 拒绝服务DRAC: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动态资源分配控制DRNC: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DRNS:Drift RNS 漂移RNS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 非连续接收D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下行共享信道DS-CDMA:Direct-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P:Data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DSS1: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ing No.1 1号数字用户信令(协议)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专用业务信道DTMF: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 双音多频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非连续发送附录G EEACL:Expand ACL 扩展ACLEC:Echo Cancellation 回声消除Ec/No:Received energy per chip divided by the power density in the band 每码片接收能量/ 功率密度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设备识别寄存器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组织附录H FFA:Foreign Agent 外部代理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 前向接入信道FAUSCH:Fast Uplink Signaling Channel 快速上行信令信道FBI:Feedback Information 反馈信息FCS:Fame Check Sequence 帧检测序列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FDDI:Fiber Distributed Digital Interface 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分多址FE:Fast Ethernet 快速以太网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FER:Frame Error Rate 误帧率FFS:For Further Study 有待下一步研究FM: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未来陆地移动电话系统FR:Frame Relay 帧中继FTAM: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文件传输、存取(访问)与管理FTAM: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文件传输接入与管理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附录I GGC:General Control (SAP) 通用控制(SAP)G-CDR:GGSN-CDR GGSN产生的有关PDP context的计费数据记录GE:Gigabit Ethernet 千兆以太网GF:Galois Field 伽罗华域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网关GPRS支持节点GMLC: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 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M:GPRS Mobility Management GPRS移动性管理GMSC:Gateway 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T:Greenwich Mean Time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P:Guard Period 保护周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通用路由封装GSM,GSM900,GSM18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900MHz的GSM系统,1800MHz的GSM系统GSN:GPRS Support Node GPRS支持节点GSPU:GGSN Signaling Process Unit GGSN信令处理单元GT:Global Title 全球寻址码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PRS隧道协议GTP-C:GPRS Tunneling Protocol for control plane GPRS 隧道协议控制面GTP-U:User plane of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界面GW:GateWay 网关附录J HH.248:H.248/Megaco protocol H.248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CS: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层次蜂窝结构HDLC:High Data Link Control 高速数据链路规程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O:Handover 切换HOLD:Call Hold 呼叫保持HPLMN:Home PLMN 归属PLMN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HW:High Way 高速信号线附录K I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 集成设备电路IDP:Intercept Data Product 监听数据包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GWB:iGateway Bill 计费网关IMA: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 ATM反向复用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终端设备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 国际移动通信系统2000IN:Intelligent Network 智能网IP: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IPBCP:IP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IP承载控制协议IPCP:IP Control Plane IP控制面IPOA:IP Over ATM ATM承载IPIRI:Intercept Related Information 监听相关信息ISCP:Interference on Signal Code Power 信号码功率干扰ISCP:Interference Signal Code Power 干扰信号码功率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IS-IS: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UP:ISDN User Part (of signalling system No.7) (七号信令之)ISDN用户部分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ITU-T: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 电信标准化组(部)附录L JJD:Joint Detection 联合检测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 联合测试行动小组附录M KKbps:kilo-bits per second 千比特/秒附录N LL1:Layer 1 (physical layer) 第一层(物理层)L2:Layer 2 (data link layer)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L3:Layer 3 (network layer) 第三层(网络层)LAC:Link Access Control 链路接入控制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 位置区域识别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LCS:Location Services 位置业务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基于PRP技术的车地无线通道冗余技术应用研究
基于PRP技术的车地无线通道冗余技术应用研究作者:陶宾宾王辉王继承陈吉来源:《中国新通信》2024年第13期摘要:本文基于PRP(平行冗余协议,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l)技術原理,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车地通信无线通道冗余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尤其对该技术在真实地铁运营线路——八通线的通州北苑至八里桥区间进行的动车测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验证以PRP技术为基础,实现车地通信双链路承载CBTC业务,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既有线路车地通信的改造和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为同场景的地铁信号系统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车地无线通道冗余技术;PRP;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CBTC一、研究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CBTC)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主流。
然而,由于CBTC运营场景复杂多变,无线通信链路极易受到电磁环境和恶劣天气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无线通信服务质量产生较大的变化,甚至影响到列车控制业务。
实现信号DCS子系统车地无线通道冗余,对于保障列车的可靠、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目的在于研究信号DCS子系统车地无线通道冗余技术,在既有2.4G-Wi-Fi无线网络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一套其他制式的无线网络,将两种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共同用于车地通信,以增强车地无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可用性。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以“北京地铁1-八通线通州北苑站-八里桥站区间”为示范,研究信号DCS子系统车地无线通道冗余并用技术,实现典型线路轨旁2.4G-Wi-Fi无线网络在新增EUHT无线网络后的冗余并用,以提升北京地铁八通线部分区段车地通信的抗干扰性能,降低信号系统故障率,提高运营效率。
在依托PRP技术的基础上,信号双网在列车和控制中心各设置一套PRP 设备,两台PRP设备之间同时连接两条无线链路;在北苑-八里桥区间安装EUHT基站设备。
多点光纤测振传感器
多点光纤测振传感器
佚名
【期刊名称】《农学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7
【摘要】该仪器是一种无需绝对座标,基于惯性原理制成的光纤测振仪,可用于大型电力设备(如5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对有害振动(加速度或振幅)进行实时在线监控。
【总页数】1页(P27-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1
【相关文献】
1.光纤测振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 [J], 杨宝清;刘英明
2.用于光纤多普勒测振的远距离光纤准直系统 [J], 刘杰;王伟;陈海滨;张雄星;郭子
龙
3.采用光纤的多点型光纤传感器系统 [J], 罗绍基
4.基于全光纤Fabry–Perot干涉的差分测振系统设计 [J], 梁洪卫;刘冬冬;阚玲玲;
苏皓
5.基于全光纤Fabry-Perot干涉的差分测振系统设计 [J], 梁洪卫;刘冬冬;阚玲玲;
苏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3.5 基于电子车牌的涉车信息平台系统 3.5.4 通信设计
对于涉车信息平台来说,无线网络是非常重要的通道,是数据采集、传输和落 地的关键。
3.5 基于电子车牌的涉车信息平台系统 3.5.5 业务应用设计
1) 双电路模式设计,具有高分辨率输出 2) 采用最新一代高速 DSP 数字处理器,图像效果更加逼真、无色飘 3) 通过独一无二智能“交通”模式车牌捕获设计、智能自适应电子快门以捕捉快速运行 物 4) 先进的影像修复技术确保图像的高分辨率 5) 通过 RS-485 通信协议进行远程监控管理 6) 菜单式 OSD 调节功能能让设置变得更容易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道路监控、卡口监控、出入口监控等交通车辆不同运行速度的抓拍 2) 适用于路口逆光环境中监看红绿橙交通灯、车辆车型、车牌、车流量等路况的全景监 看
3.5.1 电子车牌应用的关键技术
电子车牌应用关键技术分布图
根据在电子车牌应用中,主要的关键技术分为三类,一类是信息采集技术,二 是数据处理技术,第三就是无线传输技术。
3.5 基于电子车牌的涉车信息平台系统 3.5.2 车辆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设计
3.5 基于电子车牌的涉车信息平台系统 3.5.3 车辆识别技术
通过埋设在道路交叉口的车辆检测器,判断车道使用状况,根据中心平台对于相应车道 车流量的统计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自适应变更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方案,实行绿波控制,最大 限度保证道路交叉口的通行顺畅。
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
3.3 交通诱导系统 3.3.1 系统总体计
城市动态交通诱导系统由交通信息采集平台、交通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和交通信息动态发 布平台组成,系统组成与结构如下图:
一种新型的光纤陀螺仪信号采集方法
一种新型的光纤陀螺仪信号采集方法
贾苹;李志宏
【期刊名称】《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年(卷),期】2003(011)002
【摘要】针对惯性导航系统中,光纤陀螺的动态测量范围宽、精度高、实时性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量程宽、速度快的优点.通过与惯性导航系统中光纤陀螺的几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介绍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电路实现.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贾苹;李志宏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6.12+3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脑电信号的采集方法和应用 [J], 陈永华;朱林剑;包海涛;孙守林
2.脉冲信号的有效采集:一种有效而实用的脉冲信号采集方法 [J], 曾泽民
3.一种新型的电脑键盘按键声信号采集方法 [J], 张梦玉; 王绪隆; 张仲宁; 李杰; 杨京; 梁彬; 程建春
4.基于压缩感知的新型声信号采集方法 [J], 余恺;李元实;王智;鲍明;蔡盛盛
5.一种新型光纤陀螺仪的实验研究 [J], 毛献辉;田芊;孙利群;滕云鹤;章燕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IMT-DS FDD(WCDMA)系统无线接口层2技术规范:广播/多点传送控制(BMC)协议IMT-DS FDD(WCDMA) System Radio Interface Layer2Technical Specification: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BMC)Protocol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印发目次前言................................................................................................................................................... I V1 范围 (2)2 引用标准 (2)3 定义和缩略语 (2)3.1 定义 (2)3.2 缩略语 (2)4 概述 (3)4.1 BMC的模型 (3)5 功能 (4)6 提供给上层的业务 (4)7 期望RLC提供的业务 (5)8 层间通信元素 (5)8.1 RRC层和BMC层之间的服务原语 (5)8.1.1 原语 (5)8.1.2 参数 (6)8.2 上层(用户平面)和BMC层之间的服务原语 (6)8.2.1 原语 (6)8.2.2 参数 (9)9 过程 (11)9.1 BMC消息广播 (11)9.2 时间安排消息的产生 (11)9.3 业务量测量 (12)9.4 BMC消息的接收 (12)10 BMC 消息 (13)10.1 概述 (13)10.2 BMC CBS消息 (13)10.3 BMC时间安排消息 (13)11 信息元素 (14)11.1 消息类型 (14)11.2 消息标识符 (15)11.3 序列号 (15)11.4 数据编码方案 (15)11.5 小区广播数据 (15)11.6 起始CTCH块集索引的偏移量 (16)11.7 CBS时间安排周期的长度 (16)11.8 新消息位图 (17)11.9 消息描述 (18)前言本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规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IMT-DS FDD技术时用户设备与无线接入网之间的广播/多点传送控制协议(BMC),适用于无线接口上广播/多点传送业务。
本文基于 3GPP制订的Release-99(2000年9月份版本)技术规范,具体对应于TS 25.324 V3.2.0。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归口。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上海贝尔公司本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卓天真、徐菲、吴伟、徐京皓张建林、季利军本参考性技术文件2001年1月首次发布。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委托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负责解释。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IMT-DS FDD(WCDMA)系统无线接口层2技术规范:广播/多点传送控制(BMC)协议IMT-DS FDD(WCDMA) System Radio Interface Layer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BMC)Protocol1 范围本文描述了广播/多点传送控制协议(BMC)。
这个协议适应于无线接口上的广播/多点传送业务。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3G TS 25.322: "RLC 协议规范".[2] 3G TS 25.301: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3] 3G TS 23.041: "小区广播业务(CBS)的技术实现".[4] 3G TS 23.038: "字符表和语言".[5] 3G TS 25.419: "UTRAN Iu 接口:服务区广播协议SABP".[6] 3G TS 25.925: "广播/多点传送业务的无线接口".[7] TIA/EIA-41-D: "小区广播业务(CBS)的技术实现".[8] TIA/EIA-637-A: "小区广播业务(CBS)的技术实现".3 定义和缩略语3.1 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将在本标准中采用:CB message:从小区广播中心传送到UE的用户数据(BMC SDU)。
CB repetition period:如果要求多次广播,CB消息广播后被再一次广播的间隔。
Number of Broadcast Requested:CB消息被请求广播的次数。
这个数字可以是有限值或是无限值。
DRX Schedule Period:由CBC请求(可选的)的时间安排周期(单位:秒)。
Reserved CB Capacity:在已分配的无线资源CTCH,FACH和S-CCPCH上,为类型是HIGH的CB消息所保留容量的百分比。
这个参数可由CBC设置(可选的)。
CTCH Block Set:FACH信道上传输块集合的子集,CBS所使用的CTCH唯一的映射到这个FACH上。
CBS schedule period:有限可变长CTCH块集合的序列,预定的CB消息在这里广播。
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将在本标准中采用:AS Access Stratum 接入层BMC 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广播/多点传送控制C-SAP Control Service Access Point 控制-业务接入点CBC Cell Broadcast Centre 小区广播中心CBS Cell Broadcast Service 小区广播业务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CTCH-BS CTCH Block Set CTCH块集合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 前向接入信道IE Information Element 信息单元kbps kilo-bits per second 千比特每秒L1 Layer 1 (physical layer) 层1(物理层)L2 Layer 2 (data link layer) 层2(数据链路层)L3 Layer 3 (network layer) 层3(网络层)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NAS Non 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网络层业务接入点NSAPI Network layer Service AccessPoint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rotocolRLC 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4 概述4.1 BMC的模型广播/多点传送控制(BMC)是仅存在于用户平面的层2的一个子层,它位于RLC层之上。
L2/BMC子层对于除广播/多点传送之外的所有业务均被认为是透明的。
图4.1-1显示了L2/BMC子层在UTRAN无线接口协议结构中的模型。
在UTRAN端,BMC子层在每一个小区应该包含一个BMC协议实体。
每一个BMC实体需要一个单独的CTCH 信道,这个信道是由MAC子层通过RLC子层提供的。
BMC需要RLC提供的非证实模式服务。
假定在RNC中的BMC之上,有一个功能体去分解从小区广播中心(CBC)收到的CB消息(若有可能,执行小区列表的评估)的地理区域信息。
一个BMC协议实体仅服务于来自BMC-SAP的消息,这些消息将广播到指定小区。
用户平面4.1-1: BMC 协议模型5 功能这些功能在 TS 25.301中有详细说明。
如下:- 小区广播消息的存储。
- 业务量监测和为CBS请求无线资源。
- BMC消息的调度。
- 向UE发送BMC消息。
- 向高层(NAS)传递小区广播消息。
6 提供给上层的业务在无线接口用户平面上,BMC-SAP用非证实模式,为公共用户数据提供了广播/多点发送业务。
注:本章的依据是CBC-RNC接口规范(RAN WG3规范下的TS 25.419[5])、CB应用及下层接口的需求(T WG2 SWG3规范下的TS23.041[3])在第4章图1中表示了BMC子层和其它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上层/用户平面及RRC层之间的交互用原语来进行规定,这里原语表示BMC子层和高层之间信息和控制的逻辑交换。
它们并不规定或限制具体实现。
相邻层之间是通过业务接入点连接的。
本协议中使用的三种原语的类型,如下:- 请求:当高层向低层请求一个业务时使用这种类型。
- 指示:这种类型用于低层向高层通知与其相关的动作。
- 证实:这种类型用于低层向高层证实所请求的动作已经完成。
下面定义的原语用于上层和BMC之间的通信以及相同协议栈中RRC和BMC之间的通信。
BMC子层定义了两个系列的原语:- BMC层和上层(用户平面)之间的原语:BMC –通用名–类型:参数。
- BMC层和RRC层之间的原语:CBMC –通用名–类型:参数。
7 期望RLC提供的业务BMC使用RLC子层的非确认模式业务。
详见[1] RLC 协议规范。
8 层间通信元素8.1 RRC层和BMC层之间的服务原语8.1.1 原语RRC层和BMC层之间在CBMC-SAP上支持的原语如表8.1.1-1所示。
表 8.1.1-1: BMC层和RRC层之间的原语8.1.1.1 CBMC-Measurement-INDCBMC-Measurement-IND 原语是BMC 用来指明CB(小区广播)的业务量。
原语类型:指示。
参数:小区广播的业务量。
8.1.1.2 CBMC-Rx-INDCBMC-Rx-IND原语是BMC用来向RRC指示 CB消息接收是否开始或停止,在下一个CBS时间安排周期内,所关心的CB消息何时到达。
原语类型:指示。
参数:操作;DRX的选择。
8.1.1.3 CBMC-Config-REQCBMC-Config-REQ原语由RRC用来向BMC通知有关CTCH配置的设置。
原语类型:请求。
参数:CTCH的配置。
8.1.2 参数8.1.2.1 小区广播的业务量预期的CTCH传输率[千比特/秒]。
值集合: 0,1, (32)8.1.2.2 操作开始CBS接收。
停止CBS接收。
8.1.2.3 DRX(不连续接收)的选择在全部的CTCH块集合列表中,去检索哪一个是所需的同时哪一个将被物理层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