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期末复习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期末复习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期末复习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目标: 1、学生能牢记常用的面积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地化聚。
2、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4、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前天由于风比较大,把学校的一块玻璃窗给打碎了,老师打算到玻璃店去配一块新的玻璃。
想一想,老师该怎么做那配上的玻璃有多大这其实指的是什么引出:今天,我们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知识整理: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好多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些什么生:大体先说说师:你能把这些知识整理一下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整理知识,由组长执笔记录。
比比哪组整理得既完整又简洁。
学生活动反馈,展示,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一)面积的含义:提问:面积是指物体的哪个部分(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周长是指物体的哪个部分(物体的边线的总长)小结:面积是一整片,周长是一条线。
练习: 1、画一个平面图,用黄色描周长,红色图面积。
2、判断 (1)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 (2)周长大的图形,面积就一定大。
()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4)两个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和原来一样。
() 3、选择(1)下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不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等(二)面积的单位: 1)提问:计算面积要用什么单位 2)举例说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0000 练习: 1、填空 (1)1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有( )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时间的计算方法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演示法:通过日历展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2)月: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9.5天。
我国农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月份的划分依据,分为大月和小月。
大月30天,小月29天。
(3)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4)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闰年)。
3. 演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通过展示日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4. 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1)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根据已知日期,推算出所求日期的星期几。
(2)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将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相加。
(3)计算某一年的第几天:将所求日期的月份天数加上该年已过的月份天数。
5. 实际问题的解决(1)生日问题:计算自己或他人的生日是星期几。
(2)节假日问题:计算某一节假日是星期几,以及与该节假日相关的日期推算。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如下:一、掌握基本算法1.1 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歌唱、游戏、口诀学习加减法,掌握住两个数字相加、相减,几个数字相加、减的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
例如,制作“数字寻宝游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相应数字的卡片。
同时,播放加法和减法口诀歌曲。
1.2 数学计算方法强调记住加减乘除的口诀和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培养孩子们化繁为简、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2.1 逻辑思维通过进行打乱思维以及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出答案,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游戏,例如:数盘游戏、数形结合游戏、推理游戏等。
2.2 创造性解决问题强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数学活动,例如做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模型等,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理解和应用3.1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
可以通过采访家长、让家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3.2 问题应用引导孩子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掌握基本算法,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以及理解和应用,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情境教学、课堂游戏等,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更轻松,更容易。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前言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儿童数学学习阶段中关键的一年。
本教案旨在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数学知识点回顾1.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通过数块、数带或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0-100以内的数,并进行准确、迅速的比较。
教师可采用字典的方式,将十以内的数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
2. 超大数的认识与读法超过十万的数,可以通过分节记数、逗点记数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读法。
通过生活实例等案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算术运算三年级是加减法的学习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加减法的基础理解和能力培养上。
3.1 加法基础加法、进位加法、加数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加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加法知识点。
3.2 减法基础减法、借位减法、减数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减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减法知识点。
4. 空间与几何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环,建议教师通过实物、生活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
4.1 画图作图通过简单形状的绘制、图形分析、对称轴的确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和几何意识。
4.2 方向与位置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课外图像等学生容易接触到位置与方向的基本知识点,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5. 分数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食物、水果、面包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分数化为简介的分数。
6. 时间、长度和重量时间、长度和重量知识点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实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始终记得“时间上的比较是比较分秒,长度上的比较是比较千米和米,质量上的比较是比较千克和克”。
三、总结通过此教案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期望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数字及算术运算等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运算方法;2.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4.掌握题型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3. 知识点总结•分数运算规则;•百分数的意义;•数学运算规律;•知识点联系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40分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设置相关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问题解决与拓展(2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帮助学生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围绕数学第九单元进行了综合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与实用。
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敬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定期复习,不断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的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局部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小组合作才能。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2、最大能填几?〔〕×4<25 〔〕×7<60 〔〕×4<10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学前准备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途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老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忆刚刚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忆的内容板书:〔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稳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三年级的孩子们复习和整理第六单元的知识点,让他们在复习中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六单元的三个部分:认识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
我们将回顾和复习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我准备了一些图形卡片、练习题和黑板。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回顾:然后,我将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巩固所学。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从而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公式,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乘以边长。
答案:8厘米乘以6厘米等于48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整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合分校 战凤敏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6、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 31÷7=4个……3天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二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4、小数读写法:①读法→汉字形式;②写法→阿拉伯数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课时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二、基本练习l、口算练习;60×20=24×10=23×20=40×90= 60÷3=150÷5=800÷4=9000÷3=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2、估算练习;79×3014×3935×1961×8079÷412÷383÷9430÷7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3、笔算练习;22×1411×2545×3486×13 91÷78÷6609÷3562÷4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除法计算中: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三、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计算:856÷7 2309÷3 2832÷4四、课堂活动1、计算2346÷5并验算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2、练一练;第二课时: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单换算;2平方米= 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计算;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四、课堂活动练一练第三课时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03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03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〇元元〇元4分米〇分米米〇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2、课内外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年、月、日教学内容:方向的辨认,简单的路线图,年、月、日的基础知识,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全体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3、全面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二、要点复习:1、位置与方向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几个方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东、南、四、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方向辨认;①以教室为中心,辨认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②说一说,你们家的方向;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也可以不以学校为中心;如:我家在××广场的××方向等;只要学生能正确描绘自己家的方向即可;3路线图;图示:教材112页第1题:①填一填:书店在小明家方向,学校在书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桥的方向,小桥在小冬家;②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说一说小冬上学的路线;说一说小冬到小明家的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年、月、日;1请学生回顾;说一说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闰年多少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记的拳头、歌诀帮助记忆;还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几个季度,各个季度有哪几个月份;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2)、练一练: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0400×3105×6800÷ 825÷5204÷255÷52、计算;120×30×7250×6×123400÷8÷54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5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教师小结;三、课堂活动练一练。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面积人教版
面积的复习教材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总复习《面积的复习》。
设计思路整理与复习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
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1、巩固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
2、通过知识点的复习,进一步掌握面积计算和运用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整理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复习与面积有关的基础知识。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熟练解决有关面积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摸几个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猜一猜今天的学习内容。
(相机板书:面积、物体的表面)二、整理沟通1、提问:关于面积,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你准备怎样复习?教师介绍一些好的复习方法。
3、复习“面积单位”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书中是如何规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②课件出示:A、一张邮票表面的面积4 ;B、一块手帕的面积是5 ;C、一张八仙桌桌面的面积约为1 。
③问:大约多少块手帕的面积为1平方米?引出并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复习“进率”①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②提问:你怎么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③小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
5、复习“面积的计算”①小刚家窗户上的玻璃有一块破成下图形状,你认为应该换上一块多大面积的玻璃呢?②引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6、复习“面积的意义”①判断“”这些图形有面积吗?②什么样的图形有面积?③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总复习、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题、第114页的“思考题”。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知识,有序梳理1.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来想想这部分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梳理。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400÷2= 360÷4= 4000÷5= 8400÷4=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结: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另外需要注意特殊的情况。
②笔算: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486÷2= 249÷3= 506÷5= 780÷6= 327÷3= 635÷6=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验算:怎样检验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524÷4= 708÷7=④估算:PPT课件出示估算题目。
600÷19 5600÷69小结方法:除法估算时,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3.复式统计表人教版(含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3.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典例讲解】例1.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运动员比较合适.甲运动员2317182423乙运动员//262224丙运动员3012/2620A.甲B.乙C.丙【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三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甲:(23+17+18+24+23)÷5=105÷5=21(个);乙:(26+22+24)÷3=72÷3=24(个);丙:(30+12+26+20)÷4=88÷4=22(个);24>22>21.答:选乙运动员参加比赛,因为他的平均成绩最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2.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信息,可以把A和C的兴趣小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A.一班,航模18人、书法7人、踢球16人B.二班,航模20人、美术16人、书法9人C.三班,航模12人、踢球23人、书法9人【分析)根据各班兴趣小组的分类,把分类一样的两个班合并在一个统计表中.【解答)解:由选项中各班兴趣小组情况可知:一班和三班的兴趣小组是一样的类别,所以可以并在一张统计表里.答:一班和三班的兴趣小组可以并在一张统计表里.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表的应用,关键根据题意找对哪两个班兴趣小组分类一样.例3.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单式统计表用于表示一组数据,而复式统计表用于比较多组的数据;据此判断.【解答)解:因为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而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所以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因此,复式统计表都能分成若干个单式统计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例4.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图书种类统计表.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其他图书种类人数性别男生6592女生8462(1)男生喜欢动漫类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女生喜欢儿童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分析)(1)比较男生各类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找出人数最多的即可;(2)比较女生各类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找出人数最多的即可.【解答)解:观察图可知:(1)9>6>5>2男生喜欢动漫类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8>6>4>2女生喜欢儿童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故答案为:动漫类,儿童文学类.【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表中读取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045152520×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统计表品种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箱数3520401530(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六月(2)五、六月份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芒果味酸奶.【分析)(1)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绘制方法,把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一个统计表中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五月份和六月份销售黄桃味酸奶的箱数合并起来,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六月份月销售五种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哪一种酸奶的销售情况最好.【解答)解:(1)请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原味草莓味芒果味黄桃味桑葚味五月3045152520六月3520401530(2)25+15=40(箱),40>35>30>20>15,答:五、六月份一共销售黄桃味酸奶40箱,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芒果味酸奶.故答案为:五、六,40,芒果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阶段: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数位对齐、部分积的计算和进位等。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2. 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讲解和纠正。
第四阶段:实际应用(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阶段: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会,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练习环节,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3. 在实际应用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是检验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掌握程度的重要步骤,而且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9 总复习】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教学指导】复习的重点:除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外,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数学广角”主要是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6课时:数与代数(1)1课时数与代数(2)1课时数与代数(3)1课时图形与几何(1)1课时图形与几何(2)1课时数学广角与统计1课时【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本方法;2.通过判断商的首位,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重点难点】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复习导入】1.出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2.知识回顾。
关于分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知道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浏览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________,检查________。
(2)基本规律:①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________;②中间或者末尾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________;③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________;④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数,验算的时候要加上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有哪些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
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3)80张纸有( )沓;(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学例1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1)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
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全面覆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教材的顺序,分为以下几个单元进行教学:1. 单位与长度2. 图形与面积3. 重量与容量4. 时间与温度5. 数据与图表6. 金钱与消费7. 运算与应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一系列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和场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 游戏与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小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作业布置:每节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练习册:使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科书和练习册作为主要教材。
- 教具和实物:准备适当的教具和实物,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形、图表等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教学计划以下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单元:单位与长度(4周)- 第二单元:图形与面积(3周)- 第三单元:重量与容量(3周)- 第四单元:时间与温度(2周)- 第五单元:数据与图表(3周)- 第六单元:金钱与消费(2周)- 第七单元:运算与应用(3周)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为三年级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数学教学,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编7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同学通过观察.丈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同学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同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同学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同学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比方: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借助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战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同学感悟解决问题的战略多样化;说说自身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和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战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和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和时反思,使同学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认知过程。
比方,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同学注意战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同学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
(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
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
(板书:平均数)二、探索新知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
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
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52÷4=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