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015)

合集下载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01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015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 地,张季鹰回到家乡没有?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 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 水流去,我为这风雨飘摇中的祖国而忧愁,连树木都 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请谁唤来女子拿着红巾, 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的景:
艺术特色
①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②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
深沉而含蓄。 ③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苏辛词比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 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
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 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清旷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 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 明自己不会为一己之享乐而忘怀时事、弃官还 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 “乡思”与前 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 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思考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 床上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 “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只是相差上 下床呢?” —— 《三国志· 陈登传》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思考
1、 下片中作者用到了哪些典故?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曾亲自集结两千余人起义以抗金,后投入北方最强大的抗金队伍耿京领导的起义军。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词作鉴赏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翻译赏析导读:“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千里楚天一派凄清秋意,水随碧天流去秋色无边无际。

放眼眺望远处的山峰,仿佛都在传送愁恨,有的像玉簪有的如螺髻。

夕阳斜照楼头,孤雁声声哀啼,我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宝剑反复端详,把栏杆全都拍遍,没有人能够理会,我此时登临的心意。

不要说什么鲈鱼味美,秋风起也不会学季鹰弃官归。

更不会学许汜买房置地,要是那样将羞于去见,雄才大气的英雄刘备。

可惜大好岁月空流逝,徒然为风雨飘摇的国事忧愁,树都会愁老人又怎能不老垂?啊,有哪个人,能唤来红巾翠袖的美人,为我擦干英雄末路的悲泪。

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015)解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015)解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 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 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 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 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 抑郁和孤独之情。
小结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 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 江天 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落日 断鸿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 满怀愁恨。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 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美 芹 悲 黍 冀 南 宋
莫 随 鸿 雁 南 飞
高 唱 大 江 东 去
铁 板 铜 琶 继 东 坡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 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 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 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辛 弃 疾
登水 建龙 康吟 赏 心 亭
重庆市城口县中学校 周应兵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

:不愿像许汜那样买房置地 ②许汜(推测句)
——北伐之志
:只能如桓温那样虚流年 ③桓温(感叹句) ——不遇之慨
辛弃疾词 —以文入词,英雄之词 横刀跃马登上词坛的英雄。既有词人的 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其词是英雄形象的 自我展示,没有谁像辛弃疾这样钟情、崇拜 英雄,抒写出英雄的个性;其词对表现心灵 世界有深广的拓展,继苏轼的开拓之后,进 一步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 苦闷;其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 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 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扩大了词 的表现力。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 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登临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 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登临意”?
这个问题还考察 对“写作背景” 的了解
怜白发生!
一、“登临意”?
• 他的“登临意”就是这种要去杀 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于
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 的悲痛和愤慨。
二、作者的“登临意” 在词中是如 何表现的?
即景写意 ——山河破碎的愁恨
“登临意” 动作达意 ——请缨无路的愤懑
典故托意 ——空负壮心的慨叹
——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 “无人会”
• 看到落日楼头,听到断鸿哀鸣,不由的想起自
己的处境:他如今流落在南方,事业无成!岁
月不待人,作者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 不禁怆然泪下。
四、辛弃疾词长于用典,在这首词中,作者 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 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反问句) :不愿像季鹰那样弃官归隐 ①季鹰 ——报国雄心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导读: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③玉簪:碧玉簪。

④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

皆形容远山秀美。

⑤断鸿:离群失侣的孤雁。

⑥吴钩:指吴国制造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一种兵器。

⑦休说: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⑧求田: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⑨“可惜流年”三句:流逝的时光。

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⑩倩:请托。

红巾翠袖:代指美人。

⑿揾(wèn):擦试。

别一文“揾”为“垧”意思都是为擦拭。

【译文】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仿佛在向我倾述着无限怨恨。

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

我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吴钩看了又看,将楼上的栏杆都拍了数遍,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点评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

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

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

“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

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翻译赏析导读: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注释]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③玉簪:碧玉簪。

④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

皆形容远山秀美。

⑤断鸿:离群失侣的孤雁。

⑥吴钩:指吴国制造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一种兵器。

⑦休说: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⑧求田: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⑨“可惜流年”三句:流逝的时光。

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⑩倩:请托。

红巾翠袖:代指美人。

⑿揾(wèn):擦试。

别一文“揾”为“垧”意思都是为擦拭。

【译文】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仿佛在向我倾述着无限怨恨。

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

我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吴钩看了又看,将楼上的栏杆都拍了数遍,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建康赏心亭登高欣赏美景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的事物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为您带来该词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钗头凤斜却羞见,野蛮王孙恣情非。

神仙偷入凡人境,世事如棋牌九骰。

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首先以“落魄江湖载酒行”描写了作者的行踪,给人一种游历江湖的形象。

接着,作者以“楚腰纤细掌中轻”表达了对楚女子的赞美,以青春美丽的形象衬托出忧郁的江湖身世。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道出了作者对过去高昌迷离青楼生涯的思念。

十年短暂的经历在作者的记忆中却成为了一场长久的梦,同时青楼的名声也带着一丝薄幸。

词的下半部分,“钗头凤斜却羞见,野蛮王孙恣情非”,描绘了作者登上赏心亭后遇见另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在礼仪上可能没有楚女子那般规矩,表现出一种野蛮的气息。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感到有些羞涩。

最后两句“神仙偷入凡人境,世事如棋牌九骰”,以超脱的角度反思了世事的无常。

神仙偷渡凡人的境界,生活中的种种似乎就像是一场棋牌游戏,各种巧合和起伏已经让人难以分辨真相。

辛弃疾以婉转细腻的词语,描绘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通过读者的阅读与体会,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成为辛弃疾不朽的作品之一。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1]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32]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33]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34]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35] ,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 [36] 。

尽西风,季鹰归未 [37] ?求田问舍 [38]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39]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40] ,揾英雄泪 [41] 。

注释:[31]建康:南京的旧称。

赏心亭:北宋丁谓所建,下临秦淮,为观赏胜地。

[32]遥岑:远山。

远目:远望。

[33]玉簪螺髻:形容远山如美人的玉簪和螺旋形的发髻。

[34]断鸿:失群的孤雁。

[35]吴钩:宝刀,吴地产者最佳。

[36]鲙:通脍,切肉成细片曰脍。

[37]季鹰:张翰字,西晋人,为官洛阳。

见秋风起,想念家乡吴中的鲈鱼莼菜羹,便辞官回去。

[38]求田问舍:买田盖房,说明胸无大志。

刘备曾批评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39]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伐,见昔年江边种柳,已有十围粗大。

叹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40]红巾翠袖:指歌女。

[41]揾:拭。

译文: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尽管秋风吹,像季鹰不归?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评析:此词作于建康通判任上(1168—117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河水流向天边,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

我看完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要说鲈鱼肉度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怎会像西晋的张翰,为贪吃家乡美味而弃官?我也不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只遗憾时光流逝,国家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注释: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cén)远目,献愁供(gòng)恨,玉簪(zān)螺髻(jì)。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liǎo),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遥岑:远山。

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高中语文文言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清秋时节,辽阔南天,万里无云,江水流向天边,秋天无边无际。

放眼远山,恰似妆扮的美女螺髻,斜插玉簪,如此美景,引愁情恨意。

西下夕阳映照搂头,离群孤雁悲声切切,流落江南的游子倍感孤寂。

仔细端详腰间利剑,一遍遍击拍栏杆,无人领会登临的心迹。

休说鲈鱼美味,满眼秋风,不知张季鹰是否归田,其官已弃?许汜购房置田,见了志向远大的刘备,应感羞怯。

可惜时光流逝,家国风雨飘摇,如恒温所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何人请来披红戴绿的歌女,为英雄擦拭失意的眼泪,不哭泣!赏析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幺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点评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3。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5。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6。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7!【注释】1.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赏心亭:建康城亭名。

2.玉簪螺髻:喻山。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月明中。

”3.吴钩:春秋时期吴国制造的一种兵器,似剑而曲。

这里指腰间佩剑。

4.“休说”三句:典出《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5.“求田”三句:刘郎,指刘备。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刘备对许汜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6.“可惜”三句:流年,指时光流逝,风雨,喻艰难的国势。

“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伐,经金城,见前为琅玡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

”7.“倩何人” 三句:倩(音qian):请,请求。

红巾翠袖,代指美人。

【译文】长天千里,楚地南国,一派凄清秋色。

流水远去渐与秋空融合。

登亭远眺,空惹我愁几番、恨几多,纵然那山如玉簪,又似美人发髻青螺。

楼头辉映着落日的余波,空中鸣叫着断鸿的失落。

呵!我这羁旅他乡的游子呵,把宝剑吴钩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拍遍了那栏干的寂寞。

这登临之意呵,又有谁人懂得!不要说——鲈鱼味美也休问,西风里思乡的张翰是否回来了。

我不会像许汜那样求问田舍,在英雄刘备面前无颜羞赧。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作背景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是辛词中的名篇,作于乾道四年到六年(1168~l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九年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重点字词解释:①岑;小山。

②献愁供:献:表现;供:显露。

③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

④断鸿:孤雁。

⑤吴钩:古兵器,似剑而曲。

⑥休说鲈鱼堪脍:用典;《世说新语·识鉴》载东晋张翰字季鹰,为官洛阳,秋日思吴中菰菜、莼羹,便弃职返乡。

脍:指切得授细的肉丝。

⑦求母问舍:买房置地。

三国时刘各责备许{巳只知为私购置田产而全无忧国救世之意。

见《三国志·魏志·胨登传》⑧情:请。

⑨红巾翠袖:供指歌女。

⑩韫: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尽头。

因之,绵绵青山亦会“献愁供恨”。

愁恨为何?下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破空而来,虽没有正面交代,但我们从中已经体会到了作者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南宋为自己的故国,满怀报国恢复的热情。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写作者在登上赏心
亭的时候对江南美景的赞赏。

本篇诗意境清新脱俗,风景描写细腻入微,表现出诗人对江
南自然景致的深情追溯与细腻的感受,也表达了对桃花源一样的完美境地的向往和憧憬。

诗中,王之涣先以“宿泊东楼梦尽,故园无此声”开头,首先写出诗人外出漂泊,长
期离开故乡所感到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童年和旧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人透过“梦”这一形象的表现手法,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这也为后面的江南风景的赞美做了铺垫。

在描述江南风光时,王之涣独具巧思,以“引楼流水听秋声,半入江风半入云”来形
容赏心亭的位置优越,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听到江南山水的美好音乐和呼唤自己的声音。

随后,诗中描述了许多的景致:蜃楼、茂林修竹、千峰竞秀,似蒲似菡、似雪似霜的牡丹花,以及田间的乡间小径、对岸的渔翁和孤舟等等。

这些景色千奇百怪,就像给人一个完美的
画面,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撼。

诗中最后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让人清
晰地感受到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和惋惜,也表现出他对于逝去的光阴和未来的迷茫。


种留恋和迷茫,不仅仅体现于诗人的品格与人格之中,也在表现出一种浓浓的情感,表示
了作者对于人生的顾虑和不安。

总之,“登建康赏心亭”的诗歌,描绘的是王之涣将自己激情洒落于静谧的自然世界
之中,感受世事无常的深刻哲理,并通过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江南风光神韵,展
示出作者对于完美境地的向往和憧憬。

本篇诗意境清新脱俗,韵味深厚,语言华丽流畅,
值得我们多加品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翻译、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国为民
归纳总结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 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 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 为词”的特色。
主 题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 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 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2.词人除了写景, 还写到了自己的行 为,你能找出一些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吗?它们又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 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 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 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 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 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 知己。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1)尽西风,季鹰归未?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 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 乡。 ——《晋书·张翰传》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 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 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 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 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 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古人喜欢登楼登阁,登高而流泪,把自己际遇 寄托其中,人的遭遇不同,感情不同,那么人的 登高抒怀,心有所感也会不同。范仲淹有“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陈子昂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 辛弃疾的泪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 同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3. 在前两个典故中,辛弃疾是怎样的态度?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辛弃疾借用桓温的 典故想要说明什么?
从“休说”“怕应羞见”可以看出辛弃疾对 张翰和许汜是不赞同的,辛弃疾希望去收复 失地,抗击金兵,洗雪国耻。用桓温的典故, 词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渐渐衰老,可是祖国仍 处在飘摇的风雨中,自己杀敌报国的壮志却 难以实现的痛苦心情。
3. 在前两个典故中,辛 弃疾是怎样的态度?从哪 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辛弃 疾借用桓温的典故想要说 明什么?
思考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 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乡思、仇恨 、激愤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 哀叹虚掷年华

如果说词的上片也不过渲染一片热闹景 况,并无异独之处,那么下片始见精彩之 笔,带给读者无限想象和回味。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边说边笑,轻 盈地从“我”身边掠过,抛下串串银铃般 的笑声,飘过阵阵淡淡的清香。然而“我” 并未在这衣香鬓影之间多作停留,显然, 她们并非“我”意中关切之人,那么, “我”在等待着什么,又在寻找着谁呢?
1.直译上片。 2.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 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 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山 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在日落的时候,在失群孤 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 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 楼台的用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 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 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 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 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 抑郁和孤独之情。
美 芹 悲 黍 冀 南 宋
莫 随 鸿 雁 南 飞
高 唱 大 江 东 去
铁 板 铜 琶 继 东 坡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 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 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 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却在灯火阑
珊处。”“我”穿过灯花焰火,拨开拥挤的人群,
找呀,寻呀……却依然不见她的影子。忽然,眼
前一亮,那“伊人”正在灯火稀疏处悄然而立,
一阵喜悦之情涌上心头,一种知音的契合之感令 “我”喜不自禁:终于找到她了!这究竟是怎样
一位女子?她幽居自处,喧嚣之下静待,众人堆
景色: 江天、山 上片: 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 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 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 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 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 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 流下的眼泪?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苏辛词比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 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 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比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 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灯火辉煌,犹如春风吹过千树花开,漫天飘飞的
焰火似流星一般洒落,又像清亮的雨滴在夜空中
闪耀。一个个新颖生动的比喻使元宵夜一派壮观
美丽的景象跃然纸上。 “宝马雕车香满路”推出游人:富贵人家的女
子们乘着华贵的马车出来观灯,所到之处香飘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 细处着笔,突出了歌舞通宵达旦的喧闹场面,也 暗示了作者在彻夜寻人。彩灯连云、鱼飞龙舞, 在优美的箫声中,游人如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 掌握生字读音; •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 充满感情的朗读 ;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 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词,分析作者的所抒感情。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 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节,
辛弃疾智略超群,深 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 比作“隆中诸葛” 。但是 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 种种的猜忌和排挤。他给 皇帝上奏《美芹十论》、 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 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 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 政府所采用。
他曾经三次被罢官。 42岁的壮年,就被弹劾去 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 10年。52岁被起用,3年 后又遭到诬陷,被迫丢官, 赋闲8年。一生中宝贵的 近20年的光阴,就是在 “闲居”中度过的。 1207年9月,辛弃疾在铅 山故居含恨而殁,终年68 岁。
里独处,不入流俗、不同凡响,是作者之所思、 所求。而这个孤高离尘的美人形象,正是作者的 情趣所在和自我影象,实际上表现了他政治失意 后“自怜幽独”的情怀,这恰恰是整首词的不凡
之处。

词的上半阙写景,寥寥数语,一个热闹非凡的 节日夜晚便有声有色地展现在我们面 前。词的下 半阙写人,“蛾儿雪柳黄金缕”,这是描绘妇女 们佩戴的各种珠宝首饰。美女如云,令人目不暇 接,然而接下去作者笔意一转,这时我们才知道 他的真正兴趣其实并不在这种种热闹景现了“那人” 与众不同的形象,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投闲置 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全篇采用反衬手 法,别具一格。
小结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 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 江天 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落日 断鸿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 满怀愁恨。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 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 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 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 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 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 驰奔南宋。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 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 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 不老呢?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 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 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 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