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_
匡廷云院士:耕耘不辍造福人类
![匡廷云院士:耕耘不辍造福人类](https://img.taocdn.com/s3/m/4903ee1bccbff121dd3683e1.png)
31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人才专业委员会协办文/本刊记者 宋文芳 高妍匡廷云院士:耕耘不辍 造福人类她是一个用毕生热情追逐“光”、研究“光”的女科学家。
搞基础研究,她带领团队开展光合作用光合膜结构与功能研究,以系列创新成果领先国际。
做产业转化,她以半世纪基础研究成果做底,带领团队开展光生物学的研发,助力植物工厂建设。
身为资深院士,她积极参与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多次参加国家战略研讨,长期开展科普工作。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
记者: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自然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之一。
您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从事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当时我们国家的光合作用研究处于怎样的水平?您为什么会选定这个研究方向?匡廷云:是的,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当时国内的研究条件很差,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
但我还是选择了这个“硬骨头”。
主要是当时我认为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重大,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特有功能。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释放出的氧气,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和氧气的主要来源,放出的氧气是地球上氧气的重要来源。
人类文明所需要的古生物燃料,无论是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古代植物直接和间接的产物。
光合作用机理及调控原理的研究,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与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密切相关。
正因如此,所以不管当时国内的条件有多差,与国际差距有多大,我都下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
就这样开始了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距今长达50多年。
我们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进展,深深体会到其中的苦和乐。
匡廷云,女,1934年生,四川资中人。
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62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1980年至1981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及美国能源部植物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士。
2015年科技创新产品及科研进展概览
![2015年科技创新产品及科研进展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072647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7.png)
2015年科技创新产品及科研进展概览黄若涵【期刊名称】《猪业科学》【年(卷),期】2016(033)002【总页数】4页(P56-59)【作者】黄若涵【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2015年伴随着猪价的节节高升,国内外各种养猪业科技创新产品接二连三地问世,多项科研进展更是大放光明,这一年中国兽医界还新增了2位工程院院士。
新年伊始,随本刊一起回顾过去一年养猪科技创新的辉煌,也期待今年的科技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猪伪狂犬病毒双基因缺失株疫苗获发明专利2015年3月18日,大华农公司及子公司肇庆大华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种重组猪伪狂犬病毒TK/ gE双基因缺失株”发明专利证书。
该发明通过同源重组技术逐步缺失伪狂犬病病毒的TK、gE基因,由于TK、gE基因均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基因,缺失后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大大降低,可用于制备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且因gE糖蛋白的缺失而配合常用的gE ELISA鉴别诊断试剂盒鉴别诊断疫苗免疫猪与野毒感染猪,有利于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上市2015年3月24日,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举行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新品发布会。
该疫苗采用传代细胞系进行生产,杜绝了外源病毒污染等问题。
该疫苗毒株与我国流行毒株匹配性好,免疫效力可靠;并且采用先进的细胞工艺生产,半成品滴度超过国家标准33倍以上;利用新型超滤浓缩工艺制备,疫苗更加纯净,无应激。
免疫一针同时防控3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防控疾病的成本。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毒株)获新兽药注册证书2015年4月10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预防“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GDr180 毒株)”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经科研人员近10年的研发、驯化,病毒传代180代次,实现了疫苗毒株毒力与免疫原性完美的结合,毒力完全致弱。
2015年科技部: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完美解析
![2015年科技部: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完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4436d06137ee06eff91864.png)
1、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消费能力B.消费动机C.消费行为D.消费结构标准答案: C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
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2、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快”;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D.论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3、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目标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标市场是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B.目标市场是企业决定进入的细分市场C.目标市场的选择依赖于细分市场的评估结果D.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是让目标市场与项目自身最佳结合标准答案: A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细分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目标市场定位是在房地产调研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对细分市场各消费群体的阶层、环境、文化背景、喜好偏向和生活方式等的对比分析,研究其消费行为、消费动机及消费方式,最终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体。
由此可见,BC正确。
市场目标定位的市场化原则,强调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研发房地产产品,即实现目标市场与项目自身的最佳组合。
D说法正确。
A说法太绝对。
4、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围绕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
201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f3a829f111f18583d05a6c.png)
附件: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拟入选项目及申报项目简介
注:按申报学校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项目简介。
2015年生物科研界的八件大事
![2015年生物科研界的八件大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5894bbd1f34693daef3ec2.png)
2015年生物科研界的八件大事一、发现磁感应蛋白,解密第六感之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aterial》杂志发表论文,公开了一种全新的磁受体蛋白(MagR)。
该突破性进展或将揭开被称为生物“第六感”的磁觉之谜,并推动整个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物种都有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
它们能感知磁场的方向、强度或者倾斜度,并且把此类信息作为导航线索,但科研人员对这些的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研究团队通过用假定的生物标准筛选果蝇基因组,发现了一种像聚合物的蛋白质——MagR。
这种蛋白质会和光敏隐花色素蛋白的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自发地和外部磁场对齐。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方法发现,缺少光敏隐花色素蛋白的果蝇并不具有对磁场感应的能力。
这表明光敏隐花色素蛋白是使果蝇产生磁感应能力的必要条件,然而理论上只有光敏印花色素蛋白又不能形成“指南针”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是磁感应蛋白与光敏印花色素蛋白相结合才使动物对地磁场具有感知能力。
生物物理学和物理学实验证明,MagR蛋白复合物具有很明显的内禀磁矩,能通过磁场在实验室富集和纯化得到。
课题组不仅从物理性质上测量了该蛋白在溶液状态下的磁性特征,还通过电镜观察到MagR蛋白质复合物能感应到微弱的地球磁场,并沿着地球磁场排列。
MagR介导动物对磁场的感知有可能是构成动物迁徙和生物导航的基础。
发现这样如同指南针一般的蛋白质复合体,使得磁感应蛋白在未来利用磁场调控生物过程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细胞也会产生“错觉”人的大脑会产生感知偏差,从而产生错觉。
现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单细胞的酵母也会被精心设计的错觉迷惑,并因此而死亡。
研究人员发现,酵母会将特定频率的压力模式(盐浓度振荡)看成大规模持续性的压力增涨,结果做出过度反应导致自身死亡。
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正常情况下,酵母细胞内的感知分子检测盐浓度变化,并指挥细胞做出相应的应答,生产一种保护性的化合物。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https://img.taocdn.com/s3/m/8d4dce0ca8114431b90dd85d.png)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这是自1997年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
”该成果已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物理学重大突破”。
2、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3月30日,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
这颗卫星实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
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3、“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5年度面上项目_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5年度面上项目_](https://img.taocdn.com/s3/m/17fa9e273968011ca30091e4.png)
梁如冰
反向遗传学策略解析S. maltophilia DHHJ 菌株SMBP蛋白 及其膜受体功能
曹张军
第27卷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李艳妮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铜抗性机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刘相梅
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胞内硫代谢基础研究
林建强
小分子诱导海洋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的化学多样性及其调控 机理研究
徐刚明
依赖Na+的新型PiT家族转运蛋白SdpsT的功能鉴定及其重要 氨基酸残基的功能分析
姜巨全
莱氏野村菌微菌核发育相关Rho/Nox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
殷幼平
蓝细菌末端烯烃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关键酶的分子进化研究
朱 涛
链霉菌ANTAR类RNA结合蛋白PdtaR介导的次级代谢转录后 调控的分子机制
芦银华
耐辐射异常球菌非编码RNA drrA参与UV氧化胁迫反应 的调控机制
陈 明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增效天然产物Zwittermicin A生物合成中 的重要调控因子及其作用方式
锰过氧化物酶催化偶氮染料降解的产物分析及酶分子修饰改造 曲霉菌中菌核形成相关转录因子SclR和EcdR对次生代谢产物
的调控作用分析 四氢叶酸依赖型麦草畏脱甲基酶特性、结构和功能及其应用于
抗除草剂转基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土壤对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抑菌机制及解除研究 维生素B12在细菌与真核微藻共生耐热中的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 细菌代谢吡虫啉的羟基化和硝基还原途径中的关键酶和调节
2015年十大科学新闻盘点回顾
![2015年十大科学新闻盘点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71378794af1ffc4fff47ac0a.png)
2015年十大科学新闻盘点回顾《环球科学》杂志最新评选出2015年十大科学新闻,回望这些事件,让我们再次领略:每一个重要科学进展,都会照亮人类未来的一隅;每一个重大的科学事件,都会给未来以启迪。
1、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入选理由:中国在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上实现零的突破。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为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做出的重要贡献。
屠呦呦与同事率先发现的青蒿素,不仅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与以往的抗疟药物不同的是,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结构,为人类设计新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屠呦呦获奖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她本人的学习过程和人生经历,让中国科学界不得不反思当前的科研体制和机制、人才评价的标准,以及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科研事业当中。
2、量子力学“超距作用”首次得到严格检验入选理由:量子力学与基础物理学领域的历史性事件,宣告爱因斯坦隐变量理论出局。
量子力学最让人迷惑的奇异性之一,就是它可以允许相隔甚远的两个粒子发生瞬时的相互作用,对一个粒子进行观测会同时影响另一个粒子,不受光速的限制。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痛恨量子力学这种“幽灵般的相互作用”,因此他提出“隐变量理论”,认为粒子的性质在测量前就被一种“隐变量”事先决定了,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它。
2015年8月24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团队宣布,他们设计并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实验,证明了量子力学的“超距作用”是真实的,对爱因斯坦的“隐变量理论”宣布了“死刑”。
这一新发现亦可促进量子加密技术的研究。
3、中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引争议入选理由:这项研究引发了全球性争论,让全球科学界意识到对新技术进行引导与监管的重要性。
2015年4月24日,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在《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运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无法发育成胎儿的异常人类胚胎中删除并修复了与地中海贫血症有关的HBB基因。
2015生命科学领域不容错过的十大新闻
![2015生命科学领域不容错过的十大新闻](https://img.taocdn.com/s3/m/55f5fc33bcd126fff7050b8e.png)
2015生命科学领域不容错过的十大新闻一转眼2015年就已经过去了一半,在这半年时间里生命科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成果。
在暑假来临之际,BioTechniques杂志盘点了今年最受欢迎的十大新闻,精彩不容错过。
1. CRISPR到底有多准?自2012年以来,CRISPR一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火的话题之一。
CRISPR-Cas9在基因治疗方面被寄予厚望,但它必须先克服自己的脱靶效应。
研究者们已经找到了不少降低脱靶效应的途径,但还没有明确CRISPR-Cas9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的脱靶情况,导致这一技术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
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的这项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全面评估CRISPR-Cas9精确性的测序方法。
研究显示,CRISPR-Cas9只要稍加改善就能大大减少其脱靶效应。
2. 红肉与癌症红肉的名声一直很差,它被认为与心脏病、肥胖症和癌症有关。
由于没人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吃货们对红肉的钟爱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红肉中的一种糖分子可能会直接引发癌症。
除人类以外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具有这种糖分子。
听到这样的消息,你暑假还会去烧烤么?3. DNA甲基化可预测死亡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比如决定是否节食、锻炼或者吸烟。
这些选择会对我们的健康和寿命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不过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
Marioni等人发现,生活方式的累积影响会表现在表观遗传学上,而且甲基化模式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死亡。
4. 新的分子探针科学家们从来就不缺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工具,从荧光显微镜、gel-shift实验到免疫共沉淀。
不过,定量这些互作和动力学分析需要更专业化的复杂方法,比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令人庆幸的是,Koussa等人前不久开发了一个快速、简单又实惠的新方法,这就是“DNA nanoswitches”。
5. 监控蛋白行动的新方法打开生物书中的细胞示意图,我们会看到细胞器分散并漂浮在澄清的细胞质中。
盘点2015年最受瞩目的医学进展
![盘点2015年最受瞩目的医学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4807c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9.png)
盘点2015年最受瞩目的医学进展撰文杰尔姆·格罗普曼(Jerome Groopman)翻译吴兰本文作者杰尔姆·格罗普曼是哈佛医学院迪娜和拉斐尔·瑞卡纳蒂医学主席、贝斯·伊斯雷尔·迪克内斯医学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症及艾滋病的机制。
他同时是《纽约客》签约作家。
每周我会浏览大约15份期刊,其中有基础科学期刊,也是临床和病例研究。
我的专业是血液疾病和肿瘤,所以我特别关注这一领域的论文。
同时,我也十分关心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其他领域的进展,这其中的一些研究可能颠覆医学研究的传统思维与实践方式,一些可能与我本人的经历,或者与我亲人正在经受的病痛有关。
这里我必须承认,我采用了以上标准,挑选2015年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1. 普及心肺复苏术几个月前的一天,刚在健身房里游完泳的我正打算从器械区穿出去,一个骑在健身单车的中年男人突然一头栽倒地上。
我赶忙跑过去,发现他既没有脉搏也没有呼吸了。
我立即开始为他施行心肺复苏术。
幸运的是,健身房备有除颤器,教练也及时将除颤器送了来。
三次电击之后,我们一直坚持为他做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赶来将他送进医院。
我后来了解到,他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发生阻塞,引起大面积心肌梗塞。
这种心脏病会损伤大量心肌,特别凶险,病人很容易因此死亡,但这位病人活了下来。
出院后,他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脏康复护理,这几天,我又在健身房见到了他。
2015年,瑞典的一篇研究凸显了在医院之外的其他地方应用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这一研究,在急救人员赶来之前,如果围观群众对患者进行救护干预,患者的30天生存率为10.5%,相比之下,没有接受干预的患者的30天生存率仅为4%。
2015年6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医学研究所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追踪系统,这个系统的任务之一就是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术。
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揭晓
![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揭晓](https://img.taocdn.com/s3/m/d69079096edb6f1aff001fb8.png)
可 以增 曲 cD8 + T细l _ 】 也的肿 瘤 杀 疗 动咏 荆栉 艘 化 的药
能 』 … 时 发现 ACAT1 } n J 制 剂A v i mi b e ( 辉 1 1 公 开 发的 川
物, ¨r I l 1 临眯i , - L 1 3 a) , 有
内 源性干 细胞 介导 功 能性 晶状 体 再生 治疗 婴幼 ) L E t 内障
i } I I I 】 人 1 I l … I 【 { l 1 . L , k l J 炎 投 1 : 领… 叭.J , J 1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 ̄ 7 l : 9 2 : . 发 了品状 体 ㈠ 十 细胞 ; 为 厂利用 十 胞 的 生 潜☆ E 手术 . 组 织 修 . 汁j 创 建 r l _ - 种 新的 微 创I I 障 J E I 体 。 . 1 状 体 细 № J 冉 卜 的微 境 ,
别理 论 , 为 创立 生物 受 体 与配体 不 可 逆识 别 的新 理 论奠 定 了重 要 琏础 , 并 对 植物 株 型遗 传 改 良和 寄 杂 草防 冶
露指导作用。 该成果发表于《 自 然》 杂志( N a t L r e . 2 ( } 1 6, 5 3 6 : 4 6 9 ~ 4 7 4 ) 。
发 以及
机制, 发 斑的 H3 K 4 me 3 修 饰在 I t 蚓 胎 人 : 仃 : 片/ 上
表 达 洲控
』 1 J i 幺 成 发 在 《 I 1 然 》( Na t r c , 2 ( J 1 6 , 5 3 7 : 5 5 8 -5 6 2 ) 志 L 7 圳 分化 过程 I , t 1 的特 性调
4 2
。
。
A N D B R A N D S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e77ad9700abb68a882fb0e.png)
客观评价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脂类物质,并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 密切相关,胆固醇代谢是生物医学的前沿领域和药物研发的关键基础。该项目集中于胆固醇 代谢调控及代谢性疾病研究,在细胞内胆固醇运输途径、人体小肠胆固醇吸收、胆固醇合成 途径等方向开展探索,取得原创引领性研究成果。 胆固醇是一种极度疏水的小分子,它如何在细胞内特异运输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科学难 题。该项目研究发现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形成膜接触进行胆固醇运输的新方式,并揭示详 细分子机制。该突破性成果开拓了胆固醇运输研究领域,同期 Cell 配发专评指出该成果:揭 示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方式、发现过氧化物酶体的新功能、提供全新的思路用于治疗临床相 关疾病;该成果先后被一些著名期刊如 Mol Cell,Nat Chem Biol,Nat Cell Biol,Nat Genet, Nat Plants 等的科学研究论文所引用。也被一些著名期刊的综述文章引用评论,如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2 次) ,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4 次) , Trends in Cell Biology(3 次) ,Physiological Reviews 等。F1000 将其评为“Exceptional”并进行了推 荐;该工作还入选“2015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并在 2016 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上展示。 胆固醇吸收过量是导致高脂血症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项目对小肠 胆固醇吸收进行长期探索,从分子层面阐明了胆固醇吸收的机制并鉴定了一系列重要蛋白, 目前学术界对胆固醇吸收的认识主要就是基于该项目成果。如代表性论文 5(他引 265 次)作 为 Featured Article 发表于 Cell Metab 并被同期杂志专评介绍;该论文还获得 F1000 推荐,认 为该项工作“不仅揭示胆固醇吸收机制,而且开辟脂代谢研究的新领域,为抑制胆固醇吸收 的新药研发奠定重要基础” 。 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控通路主要有 2 个,其中合成限速酶 HMGCR 的降解机制主要由 第一申请人完成。 该项目研究发现 HMGCR 的泛素连接酶 gp78 的激活因子 Ufd1 (代表论文 6) 。 同时,揭示 gp78 调控肝脏脂质合成与脂肪能量代谢的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代表论文 3) ,研 究成果受到 Nature China,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F1000prime Reports,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介绍推荐。 我国约有 40%的人血脂异常,他汀类降脂药物长期位于药品销售榜首,但心脑血管疾病 仍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发现降胆固醇的新靶标或新化合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该项目的创新成果,为新型降胆固醇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标。特别是针对脂质合成途径,获 得能同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活性化合物白桦酯醇,提出了降脂药物研发的新策略(Cell Metab, 2011, 代表性论文 4, 他引 221 次) 。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和 Science-Business eXchange 发表同行专评,认为其“发现了比现行策略更具优势的治疗高脂血症的新手段” 。
2015年度医学事件大盘点
![2015年度医学事件大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b3a26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0.png)
中国医学9大突破1.中国研发出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戊肝疫苗。
2015年3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夏宁邵带队研发的戊型肝炎疫苗能够提供至少4.5年的持久保护。
该疫苗是国际上第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戊肝疫苗,是世界上第三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也是我国唯一一项原创性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和世界首例获得批准的戊肝疫苗。
【本刊点评】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戊肝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
所以戊肝虽然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但流行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亚和南亚(卫生条件不良的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
2011年中国生产和批准了全球第一个预防戊肝的疫苗,厦门大学研究人员从2011年疫苗批准后,便开始对接种疫苗的人员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疫苗的效果,最终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
2.葛均波院士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
2015年11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这标志着国内心血管器械创新取得又一重大进步,有望为众多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15年度医学事件大盘点策 划:本刊编辑部执 行:西 捷【本刊点评】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系统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专门用于肾动脉冷冻消融的导管系统。
该系统以-68℃以下低温可造成细胞不可逆损伤为理论基础,以液氮为制冷剂,通过冷冻球囊对肾交感神经进行消融,具有神经损伤完全,消融位置精确,血管内皮损伤小,不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介入医学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成果涌现,并逐步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彰显出我国心血管介入医生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比如,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陈绍良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明了“双对吻挤压支架技术(简称DK-Crush技术)”,解决了临床困扰分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的老大难问题。
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发布
![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e11b8469f46527d3250ce011.png)
大学张 美云等3 人 获得科 技奖 , 中国轻
工业长沙工程有 限公 司陈 劲等3 人获得 青 年奖 。获 奖名单 经常务理 事 会批 准 后, 将 在2 0 1 6 年 中国造纸学 会第十 七 届 学术年会上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中 国造 纸 蔡 伦 奖 由 中 国造 纸 学 会 设 立 ,是 我 国 制 浆 造 纸 科 学 技 术 领 域 最高 级别 的社 会 奖项 , 每 两年评 选 一次 ,由 “ 中国造 纸 蔡伦 终 身成 就
奖 ”“ 中国造纸 蔡伦科 技 奖” “ 中 国造
城市 规划 、土地确 权、 路 网设计、 农作
2 0 1 3 -2 0 1 5 年 度中国十 大核 科技进展发布
9 , 92 3 日, 在 四川绵阳举行 的中国 核 学会 2 0 1 5 年 学术 年会上 , 中国核学 会发布 了 “ 2 0 1 3 —2 0 1 5 年度 中国十大 核科技进展” , 涉及核物理、 核能发 电、
物估 产和防灾减 灾等领域 , 可为 “ 一 带
一
路 ”等重 大 战略 实施 和 国防现 代化
建设提供信息保 障。
高 分 九 号 卫 星 和 长 征 二 号 丁 运 载
纸蔡伦青年 科技 奖” 组成 , 旨在表彰在
造 纸 行 业 科 技 创 新 和 技 术 进 步 中取 得
火箭 , 分别 由中国航 天科技集 团公司所 属 空 间技 术研 究 院 、 上 海航 天 技术 研 究 院 负责研 制 。 这 是 长征 系列运 载 火 箭 的第2 0 9 次飞行。
突出贡献 的科 技工作者 , 增强优秀科技 工作者 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进 一步激发
个人 。自2 0 1 0 年开始 , 颁 奖 周 期 为两 年
MIT:2015十大突破技术——液体活检入选
![MIT:2015十大突破技术——液体活检入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97c065a417866fb84a8ece.png)
A。
卢教授说:“虽然目前通过DNA检测预测患癌的风险成本依 然很高,但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早期筛查将会变 得更加便宜、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之前胎
儿检测的费用也很昂贵,但是现在已经降到了美元,我相信, 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癌症上。”
液体活检的商业利益最近也呈爆炸式的增长。测序巨头 Illumina
基础活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使用“大脑类器官”研究 导致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癫痫等疾病的原因。
DNA互联:医学领域的下一个颠覆
全球数百万的基因组络将可能成为医学领域的下一个伟大进 步。但是这究竟能否实现,不是看技术,而是看人是否愿意?
Noah是一个岁的患了不知名疾病的小男孩
。他发育迟缓,只能说几句话,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 核磁共振成像显示他的小脑正在萎缩。Eastern Ontario儿 童医院的医学遗传学家对他的DNA进行了分析。但
一区域最容易受这种疾病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一名患有 遗传性小头畸形的患者身上提取的细胞培育一些类器官, 而后将其与利用健康参与者的细胞培育的迷你大脑进行 比较。在利用小
头畸形患者细胞培育的类器官中,转化成神经细胞的干细胞 (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分化)数量超过利用健康参与者细胞培 育的迷你大脑。
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
,汽车间通信
通过这种简单的无线技术,汽车可以
互相通信,从而减少车祸事故。
,谷歌Project Loon
Project Loon利用高空气球提供了可靠的低成本互联接入服务,能
覆盖全球偏远地区。
,大规模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的成本将大幅下降,并支撑某一国家的大部分源自水。,Apple Pay移动支
付
苹果的移动支付服务使用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手机变为钱包,实现快捷而安全的支付。
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1e4ab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7.png)
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水稻感受和抵御低温的机制研究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对环境低温非常敏感,限制了其种植区域。
人工驯化选择使粳稻种植能延伸到低积温带区域。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气温频发,直接威胁水稻的生产,而植物感知低温机理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员等合作发现水稻感受低温的数量性状位点基因COLD1赋予了粳稻的耐寒性。
【总页数】3页(P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颁奖 [J], 新华网
2.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J], ;
3.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颁奖 [J], ;
4.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会公布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J],
5.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 大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谢 灿 实 验
,
化 学 诱 导 的 多 潜 能 干 细胞
。
稻耐 寒 性 的 分 子 细 胞 学机 制
《
。
本 研究 成 果 在 2 0
。
1
5
年 7 月关 疾 病 提供 了 新的线 索 和 思 路
《
研 究 成 果 在 20
。
15
年4月
C el l 》
杂 志 上 以 封面 论 文 发表
Ce
l l
》
发表
,
同 期 配 发 了 评 述文 章
1
重 大 事 件 环球 今 曰 科 苑
?
20 1 5
年 度 中 国 生 命科 学 领 域 十 大 进 展
水 稻 感 受 和 抵御 低 温 的 机 制 研 究细 胞 内 胆 固 醇 运 输 的 新机 制
Ly s o s o m e
,
^
N P C2
隨
水 稻 起源 于 热 带 和 亚 热 带
,
I
红 叶 绿 素 的 结构
。
,
明 确提
I
向 核 心 能 量 传递 可能 的 4 条 途 径
该研 究 成 果
、
维 持 物 种 稳 定 和延 续
。
对 于 阐 明 光 合 作 用 机 理及 提 高 作 物 光 能 利 用 效 率 和 开
在 胚 胎发 育 过 程 中 来 自 原 始 生 殖 细 胞
。
。
我 国 胃 病 患者 超 过
1
亿
/
^
每 年 因 胃 癌 死 亡 者达 20 万人
第三 军 医 大 学邹 全 明
、
/
A t
* 国 食 品 药 品 检 定 研 究 院 曾 麵江 苏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f
^
^+ 擔 财 H 立 觀齡 酿
剂粘 膜 疫苗
,
重 要害 虫
若 虫 可 以 根据 环 境 条 件 变 化
,
选 择性 地 发
化 学 重编 程 中 间 状 态 的 鉴定 和 化 学 重 编 程 新
“
育 为 能飞 行 的 长 翅 型 成 虫
,
或 发育 为 不 能 飞 行 但 繁 殖
体 系 的 建 立更 强 的 短 翅 型 这 种 可 塑 性 发 育是 该 虫 成 为 毁 灭 性 大 体 细 胞 重编 程
細队紧齡作
系列 关键技术
,
,
翻細麵識麵麵轉
、
-
深入
系 统 地 解析 了 人 类 原 始 生 翻
,
胞 多 个发 育 阶 段 的 转 录 组 和 D NA 甲 基 化 组 的 动 态 变 化
°
揭 示 了人 类 原 始 生 殖 细 胞 基 因 表 达 调 控 的 独特 特 征
,
一
”
麵T
“
Hp好
離
设 计原 獅 安全高 效 的 首 个人 用 分 子 内
;
粘膜 免 疫 佐 剂
'
设 计 与 制 造 出 全 新 的h p 疫 苗 组 份
1
;
研
IL ^
i
9
〇
f
,
l
究 出 国 际 上 首个 h p 疫 苗 生 户 与 检 定 质 量 标准 发 了 黯 完 全 自 主 臟 产 权 醜 贿 个 H p 疫 苗
一
个 分 子路 径 上 完全 不 同 于
,
细胞 质
,
若 虫 就 发育 为 长翅 型 成 虫
。
转 基 因 诱 导 体 细 胞重 编 程 的 全 新 途 径 编程 体 系 提 供 了
一
为 改 进 化学 重
;
个关 键 的分 子 路 标
(
并 将 大幅 提 升
。
磁 受 体 蛋 白 M a g R 的 发现
;
现 了 化 学 重 编程 的
一
个中 间 状态
其 基 因 表达 谱
体内
。
而 抑 制 在 翅 芽 组织 中 特 异
发 育 能 力 和 重 编 程 能 力 均 类 似 于胚 外 内 胚 层 细 胞
一
这
表 达 的 胰 岛 素受体 基 因 就会 导 致F O XO 滞 留 于 翅 芽 的
发 现 表 明 化 学重 编 程 是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昆 虫 长 短 翅 可 变 发 育是 生 物 发育 可 塑性 的 典 型 例
,
、
阐 述 了 剪 接 体 对 前 体 信 使 R N A 执 行剪 接 的 工 作 机 理 子
。
,
是 昆 虫 进 化 成 功 的 重 要 特性
,
。
稻 飞虱 是水 稻 的 最
能障碍
,
质网
。
遇 冷 时 C O LD 1与 G
、
-
蛋 白 a 亚 基 R GA 1 互 作
;
激
该 工作 第
一
次 揭 示 了 胆 固 醇 堆 积 是 过 氧化 物
一
活C a 2 + 通 道
触 发 下 游 耐 寒 防 御反 应
C OL D l a p 基
j
酶 体紊 乱 疾 病 的 发病 原 因 之 细 胞 内 胆 固 醇 运 输 的 新机 制
I I
该 过程
知 之甚 少
中 国 科 学 院 植物 研 究 所 种 康 研 究 组 与 中 国 水
蛋 白 结 合 到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上 的脂
。
稻 所 钱 前 研 究 员 等 合 作发 现 水 稻 感 受 低 温 的 数 量 性状
位 点 基 因 C OL D 赋 予 了 粳 稻 的 耐 寒 性
,
到 低 积温 带 区 域 温 频发
,
。
近 年 来 全 球 气 候变 化 导 致 的 异 常 气
,
武 汉 大 学 宋 保 亮 团 队研 究发 现
,
直 接 威 胁水 稻 的 生 产
。
而 植 物 感 知 低 温机 理
过 氧化 物 酶 体 与 溶 酶 体 之 间 可 产 生 动态 接 触
由 溶 酶 体 上 的 Sy t V
为 多 种 自 身 炎 症 性L H C 的 精 细 结 构
。
,
,
其中包括
;
6
个蛋 白 亚 基 和 2 0 5个 辅
I
疾 病和 内 毒 素 诱导 的 败 血 症提 供 了全新 的 药 物靶 点 因 子
总 分 子量 约 6 0 0 k D a 揭 示 光 系 统 的 4 个捕 光 色
其 量 子转 化 效
、
家 淮 团 队 分 别 独 立 鉴 定 出 全 新 的 G SD M D 蛋 白
G S D M D 是 所 有 炎 性 c as p a s e 的 共 有 底 物
c a sp as e
,
并证 明
率几 乎 为
1
00%
。
中 国 科 学 院 植物 研 究 所 匡 廷 云
沈建
今 曰 科 苑 环球 重 大 事 件
?
细胞 炎性坏 死 机 制 研究 口 服 重组 幽 门 螺 杆 菌 疫 苗 研 究
I
J
_
I
^
_
幽 门 螺 杆 嵐 H p 是 慢 性 胃 炎
)
,
、
胃 及 十二 指 肠 溃 接 的
I
1 致病 菌
"
,
是 胃 癌的 主要 致 病 因 子
系列关 键
为 人 们 提 供 了 撕人 類 触 酬 胞 中 基
。
因 表 达 网 络表 观 遗 传 调 控 的 精准 坐 标 系 统
2
重 大 事件 环 球 兮 曰 科 苑
?
剪 接体 的 三 维 结 构 以 及 R N A 剪 接 的 分 子 结
构基 础 研 究
诱 导 的 体 细胞 重 编 程 技术
(
中作用相反
I
起 着分 子 幵 关
“
”
作用
。
抑制 胰 岛 素 受 体
,
化学 重 编程
,
)
的 基础上
、
,
发 基 因 和 胰 岛 素 通 路 会 导 致 转 录 因子 F O X O 进入 细 胞 核 若 虫 就 发 育为 短 翅 型 成 虫
I I
。
^
l
-
.
成功研
。
.
细 胞 炎性坏死
(
细 胞焦 亡
,
,
p y r o pt o s i s
)
是机体
的 重 要 免 疫 防 御 反应
在 清 除 病原 感 染 和 内 源 危 险 信
细胞 焦 亡 由 炎 性 蛋 白 酶 c as pa s
-
号 中 均 发 挥 重 要作用
(
。
高 等植物 光 系 统 光 合 膜 蛋 白 超分子 复 合 物 晶 e 体 结构 解 析
“
昆虫长
、
短翅 可 塑 性 发育 的 分 子
虱
^
W
“
开关
”
中 心 法 贝 『 是 分 子 生物 学 中 的 关 键定 理
。
,
描述了 稻
(
分泌 的 肤 岛 索 3
细胞 最 基 础 的 生 命 活 动
在 真 核细 胞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