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总复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
第1 页共5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人的价值与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拆解】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评价与行为);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系】立足实践,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依据(如何)】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创造与实现
【原理】人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1 页共3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唯物论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唯物论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同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拆解】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③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第1 页共6 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复习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 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 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
3.民生是尊严的基础,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时,人的 生活才会更有尊严。当前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 收入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不健全,食品不安全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原理
原理内容: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方法论要求:自觉站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会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 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人们的主观立场、动机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也不
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 观的指引。
尼克.胡哲谈人生 ——没手没脚无烦恼
如果你得不到一个奇迹,就去创造一个吧——尼克.胡哲
四、典型例题:
1、(2011年湖南省高考试题第39题2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二)人生观、价值 观
1.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四 历史唯物主义(飞扬之旗)
图示 说明
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难点 突破
区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 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有机整体,反映 社会的全貌。 (2)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 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 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者 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 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 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D
对点 精练
(2011· 天津9)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 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 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 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A.①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
封建 社会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约几百万年)
奴隶 社会
金属工具
铁制工具
生产力
原始 社会 石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点突破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对点 精练
( 必修4)生活与哲学(毕业水平考试综合复习)
5、实践与认识有何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 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实践是认识的 和 。 6、联系是什么?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 、 和 的关系。 7、为什么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 之中, 整个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 性、 性和 性。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有何要求?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 ,是历史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 、 的创造者,是 的决定力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 观点和 路线。 9、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要在 和 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 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 途 径);第二、要在 和 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第三、要在 中走向成功。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毕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一、知识结构
必 修 : 生 活 与 哲 学
生活智慧的 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探索世界与 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要求综合运用部分
三、必修4知识填空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 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②充分发挥 性,坚持用 武装头 脑,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在 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③把发挥 性与尊重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同严谨 踏实的 结合起来;④反对 和片面强调 , 、 、 的思想。 2、怎样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 的、 的、 的。认识具有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 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3、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坚持 与 的统一:树 立 观念,立足 ,统筹 ,选择 方案,实现整体的 目标, 达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搞好 ,用局部的发展 整 体的发展。其次要掌握 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 性,遵循 系统内部结构的 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向。
第一单元总复习综述
B
❖ 9.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 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 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下列理解最切合题 意的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
课堂练习
3、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
①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
③现实世界中首先遇到的基本问题
④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 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课堂练习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课堂练习
2、美国某教会建造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一
位工程师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 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 针是完全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 ,这也是上帝的旨意。”这个说明( ) 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逐渐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经向科学投降 D、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其宗教势力就越小
3.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
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 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联系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联系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拆解】
第1 页共4 页。
( 必修4)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先进文化问题的破解过程分 别体现了哪些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 物主义道理?
尼克.胡哲震撼全人类的视频
如果你得不到一个奇迹,就去创造一个吧 ——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谈人生 ——没手没脚无烦恼
尼克胡哲简介(英文版)
上述材料体现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道理的?
请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 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精髓”“兴国 之魂”,是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观 发展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2、发展的趋势原理 3、发展的状态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道理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 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 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 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 远历史意义。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
03
跨单元概念辨析
对相似或相关概念进行跨单元的比较和分析,如“实践”在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中的不同含义。
01
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内在联系
探讨现实生活问题在哲学层面的反映,以及哲学原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
02
知识点交叉点
如人生价值、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论等在不同单元中均有涉及,需要综合理解。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目录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实践的要求、主体和源泉
模拟题与答案
答案及解析 提供模拟题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 模拟题设计 结合考试大纲和历年考题,设计涵盖重点知识点的模拟题。 模拟题价值 通过模拟题练习,检验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备考策略与建议
复习时间安排建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单元都得到充分复习。 重点关注第三、四单元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记忆。 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题和真题的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生价值、价值观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三单元复习
知识点梳理
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之间以及事物 Nhomakorabea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辨证关系 特殊性
承认矛盾;一分为二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世界观 方法论
矛 盾 分 析 方 法
关于矛盾的主要原理
1、矛盾的含义、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2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6、主要矛盾原理
唯书,只唯实。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尊重书本知识,但同时要立足 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能完全相信书 本知识和否定传统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要求我们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借鉴过去人们创业中的宝贵 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寻找新的思路,开发新的成果。
3、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月28日表示,由于教育改革的艰巨性 和协调性,所以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文本里面专门设立了十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主要是想保证改 革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努力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袁贵仁说,这次规划纲要里面,我 们从两个方面设计了改革的推进策略。一是自下而上,鼓励支 持各地各校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推广。第二是自上而下,有的 改革,一个学校、一个地方做不了,它需要整体设计,全国统 一考虑。因此强调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他还说,我们注意 到重视教育改革的协调性。改革需要统筹考虑、分步推进,先 行试点,动态调整。随着这次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我们还强 调加大改革的投入,过去我们投入主要在发展方面,到了现在 这种程度,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和体制,我们加大投入可能是 事倍功半。我们需要用新的体制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改 革也需要加大投入来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 (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验的关系
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 花明,眼闭则花寂”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 阳接而变化起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意识之外无物,属唯心主 义
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 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河南商报2010年12月1日A12版刊登了《咱看到的地动仪 都是“现代货”》一文,指出真正的张衡地动仪1 700年前已 失传,如今我们在教科书中看到的,只是后人复原的模型。 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在和中国地震局洽谈张衡地动仪复原
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在《论语》词句的诵读声中,2010年9月27日,中国(曲阜)国 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以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 辰2 561年。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6.“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 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 作用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是因为, 哲学社会科学 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C ②与自然科学有相同的研究对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和哲学专题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专题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总结】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分类1.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2.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活动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就独立于意识之外(客观性)。
三、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注意: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条件与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
②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成功。
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
四、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②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复习必备)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物质是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中学政治复习提纲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才智不是从人们的主观心情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更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供应主动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分: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驾驭。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分: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相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确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生活与哲学》复习之一 哲学常识(飞扬之旗)
考点突破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内涵: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总结和反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的含义: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的含义:是指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 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寻觅社会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共两课)
《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体系
①唯物论: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辩证唯 ②认识论(实践论):实践与认识 ③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 物主义 辩证否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 矛盾、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
对点 精练
(2010· 新课标全国卷)“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 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 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 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 导作用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存在就是被感知
A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考点突破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积极意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②缺陷: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 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任务: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复习注意:
①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可 离开意识而存在。 ②无论正确的意识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 的发展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 发的观点都是错误 ⑤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够从个别的、静止 的实际出发,必须全面地把握变化着的客观 实际。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
非科学的哲学阻碍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P17)
二、哲学的功能:P25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三、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产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生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基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 本 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特 征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8 12 12
15% 10% 10%
时政部分
全书基本框架图: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线索】本单元沿着“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先阐述 哲学的一般理论,再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一般知识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任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4、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 5、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 神上的精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精 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 上的伟大变革----实现了“三个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也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
复习注意
辩 证 唯 物 论
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它既 主观 不能被创造也 能动 不能被消灭) 性和 客观 规律 的辩 证统 一关 人是具有主观 系原 能动性 理
必须遵循规 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在认识和利 用规律的基 础上,根据 规律作用的 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 界,造福于 人类
D
8.《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哲学的重要作用, 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和繁荣。这是因为 A.无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B.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 C.哲学社会科学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事的两项基 本活动
①规律发生作 用是有条件的, 人们可以改变 条件从而改变 规律发生作用 的形式,而不 是改变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 的,但不是永 恒不变的,规 律会随着事物 的性质、条件 不同而变化。
B
10.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 .二元论 D.不可知论
D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复习策略
本单元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第四课、 第五课主要讲辩证的唯物论,第六课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实践决定认识,正是遵循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物到感觉”是经由 实践来完成的;坚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是承认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作用,即认识通过指导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 综观历年高考,本单元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的题 型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一般都以具体材料尤其是热点材 料为载体,考查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在 非选择题的立意方面,本单元内容往往和辩证法知识联系起 来进行考查。在历年高考中,本单元中频繁考查的知识有: 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以及追求真理是一个 过程等。
B
3·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 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下列说 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⑥物是观 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对立
四、二元论: 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地本原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正确反映:真正的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 错误反映:非科学的哲学,时代精神的糟粕
B
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
D
7.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 命,还带来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地打 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 种唯心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 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论断 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 方法论 C.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科学研究具有 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生活与哲学》 第一轮复习思路
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 试题内容比较
内容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广东 分数 34 % 22. 7 海南 分数 30 % 30 山东 分数 23 % 31 宁夏 分数 30 % 30
27
33
18
22
24
18
24
18
15
16
20
21. 6
24
16
24
16
生活与哲学 时政 选修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 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 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 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C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 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 哲学的物质概念 B. 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物质
命题分析与指导: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哲学的基础知识,主要 介绍了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宏观上 介绍哲学的内涵及作用。因此本单元命题主要 以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名言、寓言、漫画等为背 景材料,考查哲学的常识性问题。 2、本单元的知识比较清晰,以识记内容为主, 因此命题大多采用选择题形式。复习时可尽量 从选择题的角度加强训练,但对于“哲学是社 会变革的先导”等重点知识也应从主观性试题 的角度精心准备。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三 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优越性(功能):P25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P25
【知识提示】
1、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 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 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 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 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等说法都是错 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 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 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 问题展开的。 4、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不能把“统一” 理解为“总和”。
范 标 畴 题
世界观
方法论
实际运用
复习注意 ①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 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可 离开意识而存在。 ②无论正确的意识或错 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 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 的发展单具有促进作用 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出发 的观点都是错误 ⑤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能够从个别的、静止 的实际出发,必须全面 地把握变化着的客观实 际。
A
9.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 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 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 东西。”其中,“哲学要是不同科 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 证 唯 物 论
物 质 意 识 辩 证 关 系 原 理
意 识 对 物 质 具 有 能 动 作 用
能动地认识世 界:意识活动 具有目的性和 计划性、主动 创造性和和选 择性 能动地改造世 界:对改造客 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对于 人体生理活动 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
坚持一切从 ①科学发展观、和 实际出发, 谐社会理念等都是 做到主观与 对中国国情和现实 客观具体的 的正确反映,体现 历史的统一, 了人能够能动地认 反对主观主 识世界,也体现了 义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 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发展经济必须考 虑市场的需求和本 地的实际。 重视意识的 ③结合社会倡导的 作用、精神 精神及先进文化(科 的力量,自 学发展观、载人航 觉树立正确 天精神、奥运精神 意识,克服 、抗灾精神等), 说明意识的能动作 错误意识 用 ④培养自主创新能 力,必须提高创新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