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学]农业概论

合集下载

农业概论——精选推荐

农业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业的基本概念一、农业的概念人类已有200万年的历史,而开始有农业不过1万年。

人类在发明农业之前茹毛饮血,长时间靠从事采集和渔猎。

农业是在漫长的采猎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农业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开创的生产部门,是人类进步道路上的里程碑。

农业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社会蒙昧时期的结束,向文明时期过渡的开始。

最早对农业的意义解释是耕种土地。

“辟土殖谷曰农”(《汉书·食货志》),当时农业就是指粮食生产,这是最狭义的农业。

随着经济作物的出现,农业即是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业。

当作物生产发展后,农业则是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称为小农业。

后来又把农、林、牧、副、渔五业称为大农业。

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内的广义的农业。

人类的农业发生在固、气、液的三相界面上,耦联着自然界的四大循环:固体运动的地质循环、液体运动的水循环(包括水汽在内)、气体运动的大气循环以及有机界的生物循环,体现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适应、互相调节、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

农业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农业生物层所在的空间,正好也是人类生存的活动的基本场所,农业生物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

《辞海》1999年版关于“农业”的表述: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在中国的农村中,习惯上分为农(农作物栽培)、林、牧、副、渔五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它为人们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促进和控制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过程,取得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及环绕这种生产的有关部门的整体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其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

农业就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八个部门: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和政策。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的特殊性。

5.我国农业现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 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 1/5 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像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有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6. 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开源和节流。

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9.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1.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材队伍。

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
第一章 农学与作物生产
第一节 农学的概念、地位和特点
一、农学的概念
二、农学的性质
三、农学的地位
四、农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人类食物营养及其来源
一、食物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二、我国居民的食物营养源
第三节 人口增长与粮食危机
四、贮藏
复习思考题
四、施肥方法
第六节 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一、杂草危害及其防除
二、作物虫害及其防治
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四、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五、人工控旺技术
第七节 收获与贮藏
一、收获时期
二、收获方法
三、收获物的粗加工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与趋势
二、作物生产与粮食危机
三、粮食危机的解决途径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种植业资源与农田生态系统
第一节 我国种植业资源及其特点
一、气候资源
二、土地资源
三、生物资源
四、社会资源
第二节 生态因子与作物的关系
第四节 提高种植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尺度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第一节 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一、作物的起源
二、作物的传播
第二节 作物的分类
一、按照植物学分类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二、土壤耕作的类型
三、土壤培肥技术
第二节 作物的播种与田间管理
一、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二、播种期的确定
三、播种技术
四、作物田间管理
第三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

农学概论重点

农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农业:是采取各种措施,调控农业生物生命活动进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来获取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各种活动和各个部门的总称。

农业概论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持续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农业生产的特点1.土壤的基础性2.地域性3.季节性4.连续性第二章Two ways of classification: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

作物:对人类有用、由人类栽培的植物.发芽出苗所需条件:内因有生命力充分成熟完成休眠Function of root system作用:固定,吸收,合成,运输,储存,分泌。

Function of leaf作用:光合,蒸腾,吸收leaf is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表皮叶肉叶脉Requirement for floral bud formation条件:营养,春化,光周期第三章生态因子作用方式:主要、次要作用,相互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作用时期。

Law of the minimum factor—crop growth is restricted by the minimum factor which is also called limiting factor.最小因子律Reward reduction law—the reward from a certain piece of land will increase as the increase of input to the land, whereas, the increasing degree will reduce as the increase of unit capital and work.报酬递减律Tolerance law—either too much or too little of the ecologic factor quantity will hinder the growth of crop, therefore there is a range to a certain crop for a certain factor, and the range is the tolerant scope of the crop to the factor.耐受律:同一作物对不同生态因子耐受范围不同,不同作物对同一生态因子耐受范围不同;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同一生态因子耐受范围不同;一个因子超出适宜范围会导致作物对另一个因子的耐受范围便窄;对主要生态因子适应范围较宽的作物分布范围较大;如果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种植在不同生态地区,这一作物就会形成不同生态类型。

《农业概论》第1章_绪论

《农业概论》第1章_绪论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农业产值只包括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十字型大农业”
于光远1982年提出(后作了适当修改)
农 业 服 务 业
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微生物生产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飞鸟型大农业”
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和区别 (1)生态农业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
标准。 (2)生态农业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
合体,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生态农业的特点 综合性 多样性 高效性 持续性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4)新农业概念 无土农业 观光农业 外向型农业 立体农业 设施农业 都市农业 精准农业 生态农业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的定义 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 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 程体系。
国内发展前景
优势众多,前景广阔。
首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
其次中国有其地域优势
第三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
第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0/5/29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毋俊芝
对有机农业的误解:
第一、有机农业就是指不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 第二、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在走 回头路。 第三、有机方法种植的作物产量比现代种植的产量低。 第四、有机农业和作物品质低、营养差。 第五、有机食品一定是无污染,不含化学残留物质。 第六、有机农业生产仅仅是简单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的使用。 第七、有机农业劳动力投入多,成本高。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农业概论》是一门以初步介绍农业概念、发展历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熟悉农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农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支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熟悉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掌握农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

3.培养学生对农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兴趣和热情。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支持。

三、教学内容1.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农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4.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5.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6.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PPT演示等形式,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2.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网络教学:运用网络平台、在线资源等,拓展教学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

2.学生应认真学习课本和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3.学生应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4.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

六、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

2.期中考试:占30%。

3.实验报告和实践成果:占20%。

4.期末考试:占20%。

七、教学参考书目1.《农业概论》(主编:王明华)2.《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主编:张三)八、教学安排1.每周上课2次,每次2小时。

2.教师办公时间:每周三下午2:00-4:00。

以上为《农业概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全面,目标明确,希望学生能够踊跃参与,积极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农业概论》 农业科学体系

《农业概论》 农业科学体系

农业科学体系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农业领域渗透和交融的结果,使其成为一个庞大并仍在继续拓展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农业科学体系概述✧一、农业科学体系基本概念与学科划分(一)基本概念农业科学体系:是由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应用科学和农业社会科学构成的农业科学知识系统。

✧这个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学科划分本章按照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划分将之划分为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社会科学、农业综合科学等四大类,各类都包括若干学科。

✧第二节农业基础学科✧一、农业基础学科基本概念及作用(一)基本概念农业基础学科:是指建立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科学学科群。

包括农业数学、农业物理、农业生物化学、农业植物学和微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与农业气象学等。

(二)作用农业基础学科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发展农业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

农业基础学科对于深层次地认识农业生物的本质,建立和保护优质农业自然环境,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基础学科的主要内容(一)农业数学农业数学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记录、描述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表达某个过程,如生态过程、病虫害消灭过程、农林经济发展过程等。

(二)农业物理学农业物理运用光、电、力、声、热以及核辐射等物理理论与技术,在创造和选育农业生物新品种制造和改进农业机械(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如:辐射育种——航天育种——水稻Ⅱ优航1号。

(三)农业生物化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农业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农业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物质运转、能量转移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四)农业植物学以农业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生命活动规律、组织结构、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五)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内容主要有:农业微生物的形态、分类、遗传变异、生理生化过程及其受环境的影响等。

农业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农业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农业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农业概论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农业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发展趋势。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它不仅提供粮食、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农业概论作为农业科学的入门课程,对于深入了解农业产业链、了解农业生产基础和应用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就农业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内容。

一、农业的定义和意义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活动,包括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渔业和林业等。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它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各种生活用品,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初期,最初的农业是以打猎、采集和放牧为主,后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牲畜,形成了现代农业的雏形。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机械化、化肥、农药等现代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三、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和生物资源等。

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资源则包括作物、畜禽和鱼类等。

四、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

其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资本是支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核心动力。

五、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发展模式包括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

传统农业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现代农业以机械化、化肥、农药等技术手段为主,生产效率较高;可持续农业则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理念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

六、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包括育种、栽培、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育种是指通过人为选择和培育,以获得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栽培是指种植、养殖和管理作物的技术;良种繁育是指通过选育、繁殖和扩繁优良品种的技术;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

农业概论重点

农业概论重点

农业概论重点农业概论农业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粮食、纤维和能源等基本生活物资,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业概论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农业的定义与特点农业是指以种植、养殖和渔业等为主要经营内容的生产活动。

它与工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然依赖性: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需要合理应用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益。

2. 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农民在耕种、种植、养殖等过程中承担着辛勤劳作。

3. 地域性强:农业生产与地域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差异导致了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的适应性不同。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劳动力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业人口转移至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智能化。

2. 科技推动:农业生产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和优质供给。

三、农业的重要意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农业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只有保持农业发展的稳定,才能确保人民的口粮供应。

2. 就业机会创造: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能够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实现自身的收入增加。

3. 基础工业推动:农业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农机、化肥、农药等农具和农资,推动了农机制造、化肥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合理的农业经营可以有效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农业概论参考答案

农业概论参考答案

《农业概论》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1、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2、每天日照长度超过某小时才开花结果的作物。

3、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4、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种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为作物的(全)生育期,通常以天数表示。

5、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光合作用累积有机质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面积上日光能的比率。

6、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 耕地面积×100%。

7、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8、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经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相对一致,能生产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一个作物群体。

二、判断(正确的请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

三、问答题(共50分)1、课程认识(4分);专业和课程关系(4分);兴趣爱好(2分)等。

2、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每点2分)。

3、(1)粮食作物:包括①禾谷类作物;②豆类作物;③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2)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包括④纤维作物;⑤油料作物;⑥糖料作物;⑦嗜好作物;⑧特用作物;(3)绿肥及饲料作物;(4)药用作物(每点1分)。

4、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适当延长作物的光合时间;扩大光合叶面积;提高作物的光合能力;减少光合产物的无效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提高收获指数等(每点2分)。

5、轮作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危害;清除土壤有毒物质;减少田间杂草(6分)。

农业概论(第一章)

农业概论(第一章)

一、农业的概念
英文农业(Agriculture)一字,原出自拉丁 文agricultura,Agri是土地,Culture是耕作 栽培的意思,Agriculture即为耕作土地栽培 作物。 德 语 landwirtschaft , 即 加 劳 力 ( labour force)于土地(field),其意思是与“辟土 殖谷”相近。
1.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 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 农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重要性和物质 生产属性。 2. 农业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的物质能量 转化机能,以获得生活必需的食物和其它物 质和经济再生 产过程的同一。管理农业生产,既要尊重 自然规律,又要服从经济规律。双重规律 制约特性。
(六)根据农业的功能:自给农业、计划农业、 创汇农业、外向型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产业化农业、环保农业、市场农业、保健农业、 优质农业、数量型农业、定单农业、合同农业、 加工农业、“三生”农业。 (七)根据生物及其作用:一圃制农业、二圃 制农业、三圃制农业、立体农业、避灾农业、 基因农业、生物农业、微生物农业、籽种农业、 木本农业、再生农业。
根据农业通过食物和原料与其他行业的关联作 用,一些研究表明食物的产业联系系数约为1.9,原 料约为1.5,即食物和原料的最终消费每增长一个单 位,国民经济将因此增长1.9和1.5个单位。
(二)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乡村的田园生活 都长期被作为理想的社会而受到热情讴歌。西 方的农业经济教科书仍然称乡村生活比城市生 活更符合人性和道德标准。社会各方面日新月 异的大变化,都市居民的职业、就业地点和居 住场所呈现出经常变动的趋势,农村生活较多 的保持原有的稳定,也有人指责为封闭、保守、 愚昧和落后。

农业概论知识点总结

农业概论知识点总结

农业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的定义和分类1. 农业的定义农业是一种以种植、养殖和加工农作物、畜禽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农业生产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资源和天然条件,利用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提供农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2. 农业的分类农业根据生产的对象和方式可分为农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

又可以根据生产方式划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二、农业的发展历程1. 野生植物的采集和驯化阶段人类最早是通过采集自然界中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来维持生计,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狩猎采集时代。

在植物方面,包括种植一些可以进行采集的植物和其它野生植物。

这为农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农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在一定时期之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这标志着农业的初步发展。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原始的农具,如木耒等。

同时,也逐渐开始饲养一些家畜,如牛、马、羊等。

3. 农业的传统发展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先进的农具开始应用,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进入了农业耕作阶段。

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进,现代农业技术逐渐应用,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方式1.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植物和动物等。

其中,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

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植物和养殖牲畜的情况。

不同的气候条件也会导致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

2. 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包括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力和简单的农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现代农业则依靠科技和机械化设备,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

四、农业生产技术1. 土壤肥力和土壤改良技术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通过施肥、轮作、翻耕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

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包括选址、整地、育苗、施肥、浇水、拔草、杀虫等一系列活动,对于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增加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农业概论ppt课件

农业概论ppt课件

农业企业概述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农业企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 农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 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核 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建设 为重点。
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概述
01
农业政策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和趋
农业机械
介绍各类农业机械及其应用,如 拖拉机、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
农业信息化
介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技 术及应用,如农业物联网、大数 据等。
01 02 03 04
农业自动化
阐述农业自动化的原理、技术及 应用,如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 。
可持续农业
阐述可持续农业的理念、技术及 实施方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养殖技术
01
畜禽品种
介绍常见的养殖动物 品种,如猪、牛、羊 、鸡等,以及其生长 特性。
02
饲养管理
讲解饲料选择、饲养 密度、环境控制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养殖 效益。
03
繁殖技术
阐述繁殖方法、人工 授精等繁殖技术,提 高畜禽繁殖效率。
04
动物疫病防控
介绍动物疫病的预防 和控制措施,确保养 殖安全。
农业机械与技术现代化
农业的分类与特点
农业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农业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持续性、综合性等。
农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等。
发展趋势
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等。
02
农业生态系统
Chapter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概论课程代码:AGR101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一、课程目的和任务《农业概论》是农业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农业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发展现状以及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农业的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为深入学习农业学科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农业的定义和内涵1.2农业的技术要素和生产要素1.3农业的生产形态和经营模式1.4农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人类农业的演变过程2.1野生植物驯化和农业起源2.2农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2.3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革新与发展2.4农业制度变迁和现代农业的兴起3.农业的现状与问题3.1全球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3.2农业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3.3农业非生产问题(环境污染、资源不当利用等)3.4农村发展问题(农民收入、人口流动、农村社会保障等)4.农业可持续发展4.1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原则4.2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案例4.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4.4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1.1授课:通过教师讲授,介绍和解释农业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和发展现状。

1.2讨论: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农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1.3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2.1田间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农田、农业企业,并与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实际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

2.2实验:安排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农业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农业概论》邓志芳,中国农业出版社参考书目:1.《农业科学引论》,美国P.C.尤诺延.汉克斯,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2.《农业学概论》,杨�.朱雪清,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24年3.《农业发展概论》,朱依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五、考核办法1.课堂出勤及课堂参与度:占总成绩的10%2.作业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六、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授课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字体:宋体小四加粗)1.课程代码:2.课程中文名称:农业概论3.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4.课程总学时数: 515.课程学分数: 36.授课对象:本科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农业概论》是一门综合性、概括性很强的课程,大部分容涉及时政、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

《农业概论》是农业科学和农业产业在经济、科技、政策与实践的结合,是农业科学的高度浓缩与发展,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入门科学。

其作用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农业和我国农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农业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与国民经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农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今后从事农业科技、管理、教育等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农业问题、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容共分五篇,共计十七章。

第一篇,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的农业,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阐述了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与农村部结构的基本关系;第二篇,世界农业,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阐述了世界农业发展简史,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概况;第三篇,中国农业概况,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的资源与规划、生产与经营等情况;第四篇,中国农业,包括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从不同角度具体对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工程分别进行了介绍;第五篇,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及农产品国际贸易,包括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阐述了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本课程旨在研究农业发展与运动的概貌,了解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掌握国外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更好地掌握农业经济管理提供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既要了解现代一定的农业专业技术,又要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与进一步深造要求。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课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引言: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农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反映了农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内涵,说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演变的必然进程。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指标(一)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手段现代化。

物质是人类文明和生产的基础,物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

它的实质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如机械、化学、电力、水利工程、能源以及交通、信息等工业,它们为农业机电化、化学化、水利化、园田化、信息化、以及科技化、商品化、规模化打下物质基础,从而显著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的前驱,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贡献率指的是,与物质投入相对而言的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比重。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科技贡献率逐步提高,物质贡献率相对减少。

(三)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以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明确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三农”目标和任务,确立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以农产品生产过程为轴线,开展市场调查,作出经营决策、编制经营计划,调优农业结构,创造外部环境条件,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组织农产品生产与营销,核算农产品成本和效益,进行农业分配和消费,按照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

一、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及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

广义的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其中副业是主业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和修理、农业能源建设、农业服务业、养虫业。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一)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因为农业生产过程是通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变化来实现的。

生理变化同自然环境要素如光、热、水.气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全部过程都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由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而自然条件在地表的分布是多种多样,具有地域特征。

安排农业生产,特别需要重视因地制宜原则。

(三)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还要因时制宣,认真分析不同季节农业劳动力和各种农业技术设备的需求情况,力求使农业劳动力和各种农业设备,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

四、传统农业的特点:一,、生产工具已经从原始农业的石器进步到铁器手工工具。

(并利用畜力(牛、马)耕作,农业中已广泛运用快犁、风车、水车、石磨等工具。

)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1、农时的重要性,农时是农业生产成功的前提。

不按农时,任何良种、良法都无法发挥作用。

2、精耕细作,表现为耕—耙—耖技术。

3、选用大量原始的品种资源。

4、积累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技术经验。

5、注意用地与养地,有机质循环,保持生态平衡。

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在于是经验性农业,积累的经验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难以推广,缺乏现代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知识,无法深入到解剖学和生理学领域中去。

只是局限于肉眼所见,无法认识细胞染色体等微观现象。

另一方面,缺乏大功率的机械用来耕种。

五、生态农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特点: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战略性、高效性、因地制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