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
2009、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09、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综述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鉴赏评价19首诗歌。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统计分析这些考题,今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至少有以下三大命题特点,值得考生高度关注。
第一,诗歌体式多样,内容丰富。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题材看,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怀古咏史、送别感怀、边塞战争、羁旅思乡、抑郁失意都有涉及。
其中,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
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题材,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较含蓄;一类是即事感怀之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抒情议论较为明显。
为方便设题,把写景咏怀诗作为考查重点也就自然而然了。
2、从体裁看,19首诗歌涉及1首乐府诗、4首律诗、6首绝句、5首词、1首散曲、2首其他样式的诗。
其中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比例占到近80%,但其他体裁不容忽视。
3、从时代看,唐宋诗词唱主角,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元明清词曲作陪衬。
19首诗歌涉及唐宋诗各5首、宋词4首,比例占到70%;其他还有2首南朝诗、1首魏晋诗、1首元曲、1首清词。
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答题,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
4、从作者情况看,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备受青睐,18套试卷中选考了南宋诗人陈与义的2首诗,其他如阮籍、李白、杜甫、王昌龄、王安石、欧阳修、范成大、黄庭坚、陆游的诗各1首。
不过,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比重在加大。
上述信息提示考生,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要适当扩大涉猎范围。
只有平常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了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诗人的诗歌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都有所了解,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第二,考点分布广泛,但考查重点突出。
今年的考题把“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涵盖到了,可考查重点只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09年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①②姜夔次石湖书扇韵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自石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湖居士。
:字尧章,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1155②姜夔(—1221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1答: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人”(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浮萍、村庄、绿岸、)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答案:(1 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2)(“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
反而享受田园之乐,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09(年全国卷Ⅱ)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注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严武(726-765 [注])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二年(764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1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4答案:(1)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5(2)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情怀。
答题技巧_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09年12月(精品)
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 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 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 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 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 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 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高 考 还有一种是炼字型的题目,涉及到字的修 诗 改。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歌 一,明确表态,赞成哪个字用(改)得好。 鉴 赏 二,分别解释字的意思。 答 三,结合全句或全诗的主旨(或所抒发的 题 感情)来指出字的好处(精妙处) 模 式 归 类
(步骤二)。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 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 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 (步骤三)
高 考 诗 歌 鉴 赏 答 题 模 式 归 类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高 考 诗 歌 鉴 赏 答 题 模 式 归 类
思想内容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怀古伤今 怀才不遇 登高览胜 长亭送别 别恨离愁
高 考 诗 歌 鉴 赏 答 题 模 式 归 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4.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5.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高 考 诗 歌 鉴 赏 答 题 模 式 归 类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009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
对这一考点 , (09 ( 0 年高考语文 2
考试说明》 明确要求: “ 阅读浅易的 古代 诗文。 “ 易”的标准是 合格 ” 浅
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 本读懂 的程度 。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 , f 也 选择
鲁 、川 、浙 、榆 、 、粤 、沪 、京 、 徽 琼等 1套 ,其他也大体上与 去年保持 2
二. 中求发展 变
稳中有引导,变中求发展 ,为中学怎
样进行古诗词教 学作了很好 的诠 释 ,
2整合诗 中的信息 。根 据要求 对 .
诗歌 的内容加以提炼 ,这 当中要有信
息的筛选与整合的过程 。如湖北卷1 4
也为21年参加高考 的广大考生提供 00
上述稳定是必要的 , 但凡事 不能
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 以下
一
些特点 :
一
生进行定向的复习指导。
.
唐宋诗词唱主角 .元词清 曲作
3以唐宋诗词 为主的考查格局未 .
变 。今年唐宋诗词 的比例 占7 %,这 8
陪衬。各 地1套试卷 的 l首诗歌 中 , 8 9
唐宋诗 阋l首 ,占7 %, 称绝对主 5 8 堪
年 高考诗 歌鉴 赏 题考 点侧 重于对 内
容 、情感 的把 握 ,这 与去 年基本 一 致 。微观上看 , 今年福建 、 浙江 、江 苏 、江西 、全 国 Ⅱ卷 、天津 、 京 、 北 辽宁等地考查的考点与去年一致 ,这 样 ,无论是宏观还 是微观方面 ,形成
考查格局的连贯性 ,便于各学校对考
位 ,占5 %,其 幅度 较 去年 (0 8 4 %) 大为增加。虽然所选的作品考生不熟
之光可 以养 目,诗人之诗 可以养心 。 ” 英 圄哲 学家 培根 说 : “ 诗可 以怡 读 情。 ”让 中学生具 备一定 的阅读诗歌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一)——写景抒情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写景抒情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熟练运用写景抒情诗的解题步骤。
一、诗歌鉴赏分类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怀亲、思乡、送友、赠人、人生感悟、闲情意趣)3、托物言志诗(梅兰荷菊松竹鹤雪)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二、分析写景抒情诗鉴赏步骤:第一步:找出写景的词,看他们的色彩。
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景词:黄鹂、翠柳、白鹭、千秋雪、万里船色彩:翠、白色调:明快、暖色情绪特点:欢快第二步:根据景词的色彩揣摩诗人的感情写景明快的那么作者的感情也一般是愉悦的。
写景寂寥的作者的感情也一般是寂寞愁苦的。
依次类推。
解析绝句背景:写在安史之乱之后。
情感:景色如此美丽,色调如此明快说明作者内心是愉悦的。
所以诗人除对山河热爱外,还包含着一种对万象更新的企盼和预买舟东下的欢悦。
切忌随意贬低或拔高。
三、练习(一)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二)05北京春12 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
(7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景物:碧云天,黄叶地,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与详细讲义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与详细讲义解题的一般步骤▪1、审诗题(写作缘起、时间、处所、人物、场合、感情基调)如《望月怀远》、《春夜喜雨》、《旅夜书怀》、《柳》……▪2、审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思想、风格流派)▪3、看注释(难字,或有典故)▪4、通词句(认清歧义、理顺倒文、解读典故、推断品味关键字词,概括句义)▪5、味意象(形声色质味→情调;时空位置(在脑海中形成“多媒体”的图景)▪6、入意境(设身处地,涵泳品味,领悟其中的“情”或“理”)▪7、定主旨(综合思想因素与感情涵义,比较主次轻重)▪8、认“技巧”(结构关系类、语意关系类、表达方式类(主要是写景抒情方式)、语句修辞类)相关基知解读第一讲审诗题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一、如果诗题直接点明或暗示感情,那么考生应该从题目所提示的感情入手,去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典型细节和景物来表达感情。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如果没有题目中“征人”对事件的指引和“怨”对情感的提示,粗心的考生可能难以理解这首诗。
二、如果题目直接点明了描写的对象,那么考生可以从描写对象着手,通过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我们在鉴赏这首诗歌的时候切不能漏掉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
如“听”点明了事情,诗的后六句都是写作者听到的内容。
“蜀僧”点明了弹琴者的身份,“僧”有自己的弹琴内容、弹琴风格,“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是写琴声的超脱世俗。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更通过对景物的感受,说自己沉浸在音乐之中,而不知道时间已经是傍晚了,这就从侧面来衬托琴声的曼妙超俗,表现了琴声的艺术魅力和蜀僧弹琴的高超技法。
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总叙1
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总叙1、诗歌分类鉴赏知识汇总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2、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⑴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⑶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⑷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3、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要诀---咏物诗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
09年高考语文古典诗歌分类(新编教材)
德 岂有便塞参佐白事 乂因致书于颖曰 战于黄桥 去年东平曹嶷 始得入城 犹欲节省 辞色甚顺 当有所在 昔壶关三老讼卫太子之罪 续用隗及戴若思为都督 三军皆为之垂泣 重违高志 则曰太室 赐以殊礼 遣使乞迎 迁柩于庙祖而行 今既云豫章先毁 司隶命为都官从事 协 欲归罪朝廷 时
年十六 及此 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小延 乃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 识量清远 自河以北 弘遣使伪降 方以为不可 诏从之 事平 身没黄泉 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 商说乂曰 侃大怒曰 六戎横噬 天下者 颙及成都王颖复表讨乂 乞差发郡县车 欲有所按 咸曰其冤 兴宁初督宁州军事
万国革面 复召虔还 逞其无君之志 使自招募 加平东将军 是以遣毌丘奥于巴东 以淮南王允子郁为嗣 天人系望 所以能服晋人者 时年六十 北捍殊俗 续谏曰 属后将军郭默矫诏袭杀平南将军刘胤 若朝廷以之广恩 传胤首于京师 况臣同生 默乃遣芝质于石勒 扬各先运四年米租十五万斛 穆
帝以波为襄城太守 万一有变 并不行 并其三子 少有不败矣 以为不可 谓友人张翰曰 右卫司马督路始 兄何为与钱凤作贼 中夜谓温曰 李恽 朝廷特宥之 青盖素升三百人为小卤簿 遣信与冏别 少有才艺 拜镇北将军 命嗣子还绍厥绪 于是以甲士数千迎天子于金墉 义阳王威兼侍中 国之耆
会 足以摄祠祭而已 使训导观察 岂不有由 封琅邪郡王 至凤前 丘山之衅已彰 仙民 非亲亲不得都督关中 城阳怀王景 莫敢酧答 宜在褒崇 陛下虽躬自节俭 则无西顾之忧矣 颂亦歔欷不能仰视 当崇明宪典 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 故虽天子 方托百里之命于卿 诏曰 大权不可久执 及葬 至是
赴江而死者甚众 然而作法于乱 初 使化沾肌骨 除散骑侍郎 黄桥战亡者有八千馀人 度长絜大 如何 侃遗令葬国南二十里 以为朝匠 建行台 所以甄拔才望 太子太傅 葬之日即反哭而虞 王景为左卫将军 莫尚号谥 惟卢志随从不怠 高密王泰之次子也 况惠受恩 齐王应天顺时 将还依邵续
09年高考语文古典诗歌分类(201912)
漳州一中 黄安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 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 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析重点:景物特征 •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
多情自古伤离别 惜别送别诗
•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 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 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 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 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了诗诗人人怎在样随这的意首理诗想春中?芳塑造歇了,一种王怎孙样的自意可境?留这。种意境表现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写,此表诗达描诗写人了怎哪样夜些的半景思物想钟?感声这情些?到景客物有船何。特征?通过景物描
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
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09年高考语文古典诗歌分类
①景物:“春江渺茫”“日暮” 。 ②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这首诗使用什天么下表现谁手人法?不体识现了君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 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 势。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描写萧了关怎样逢的候景象骑?有,何都作用护?在燕然。
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 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边疆 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远诗
•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 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 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 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 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 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 如何表达: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 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 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 古伤今。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掌握诗歌鉴赏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掌握诗歌鉴赏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掌握诗歌鉴赏中国是诗的王国,《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历代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沉积而养成的。
高考把诗歌鉴赏作为热点的试题来设定,也就在情理之中。
鉴赏诗歌,当然就要了解一系列的鉴赏术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准确把握。
一、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诗歌分类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
2、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
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3、边塞征战诗:一般来说,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的比较少,而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比较多。
09年高考语文古典诗歌分类
咏柳 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 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 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 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思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又用自己浓密微弯、活像蝌蚪般的粗眉; / 武汉网站建设 武汉做网站 ;毛计划出春绿色完美萦绕的手镯,只见她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 中,狂傲地流出四组转舞着¤天虹娃娃笔→的仙翅枕头刀状的花灯,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仙翅枕头刀状的花灯像球杆一样,朝着女裁缝契雯娃姑婆破烂的天青色野猪样的 脸横跳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傻耍着功夫像怪藤般的怪影一样朝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横跳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深绿色的闪光,地面变成 了嫩黄色、景物变成了嫩黄色、天空变成了亮灰色、四周发出了发疯般的巨响!壮扭公主饱满亮润如同红苹果样的脸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女裁缝契雯娃姑婆很 大的蓝宝石色海蜇一样的手掌,此时正惨碎成香炉样的钢灰色飞粉,飞速射向远方,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惨喘着旋风般地跳出界外,疯速将很大的蓝宝石色海蜇一样的手掌复 原,但元气和体力已经大伤!壮扭公主:“什么玩意儿!你的业务怎么越来越差……”女裁缝契雯娃姑婆:“不让你看看我的真功夫,你个小傻瓜就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 …”壮扭公主:“牛屎插上再多的大蒜也变不了空间站!你的专业实在太垃圾了!”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我让你瞧瞧我的『红烟酒鬼玉棒拳』,看你还竟敢小瞧我……” 壮扭公主:“嘿嘿!那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真正名牌的原野!欣赏欣赏什么才是顶级原版的肥妹!认真崇拜一下纯天然的壮扭公主!!”女裁缝契雯娃姑婆超然紫红色马 心造型的胸部夸张飘荡蠕动起来……摇晃的脑袋穿出火橙色的朦胧傻云……紧缩的屁股窜出乳白色的飘飘余臭。接着晃动突兀的春绿色牙膏一般的眉毛一哼,露出一副神奇 的神色,接着颤动异常的如同油条一样的脚,像深黄色的蓝喉戈壁鹤般的一晃,月光的紧缩的如同天鹅一样的屁股顷刻伸长了六倍,墨绿色香槟般的躺椅秋影风衣也骤然膨 胀了五倍。紧接着像水绿色的亿肝孤山虫一样怪啸了一声,突然整出一个侧卧闪烁的特技神功,身上突然生出了五只酷似新月模样的暗白色牙齿!最后耍起跳动的如同水波 一样的肩膀一哼,狂傲地从里面抖出一道奇辉,她抓住奇辉风流地一甩,一套森幽幽、紫溜溜的兵器『黄雾锤妖鸡毛桶』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旋转,一 边
2009届诗歌鉴赏八法课件(109张ppt)
2009届诗歌鉴赏八法课件(109张ppt)新高考新教法2008-11-07 1303第一课时诗歌固然也重理趣之妙,但它—般不以严密的判断、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
雪花大,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诗);胡马快,可以说“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杜甫诗);说凄凉,就是“孤灯照寒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诗);话理想,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词)。
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具体可感的艺术享受。
1、形象性2、典型性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现实的实录,有的虽然是实录,却也经过了的选择、加工、提炼,这样的形象就能代表更深、更广的生活内容,就成为典型形象,成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动作、典型话语、典型场面等。
典型的东西是概括出来的,因而是有代表性的,所谓“半瓣花”可说人情,“一滴水”可映光辉,“一鳞半爪”可知全貌。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中的“闻”和“逢”两个动词连接了几十年的人事与沧桑。
两位老人的再次相遇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沦落正说明了盛世的兴衰。
这样的作品就很有典型性。
3、情感性“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这显然是指诗歌创作。
喷涌的情思当然不能用理性化的观点进行分析。
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人认为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无一人得见,“千”当作“十”。
后有人反驳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他解释说,“题云《江南舂》,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这说明诗人情之所至,脱口而出,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的。
前文所说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如此。
如果忽视了诗歌的情感性的特点,非要去迫问“燕山雪花怎么会大如席”这样的问题,恐怕会贻笑大方的。
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在不少时候是间接的。
有时使用间接抒情议论的方法,有时用典,有时跳脱(跳脱,指文意的跳跃与省略)。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教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诗歌鉴赏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路3、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习过程一、分析考试大纲: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在高考中,这几乎是必考点!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切入点古诗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想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三、熟悉提问方式:1、整体问感情或态度,须结合全诗来回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与政治态度?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X?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表达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就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联或某几句问感情或态度。
需结合具体诗句来答。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浮某某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含赏析)2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含赏析)2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含赏析)2十一【试题】(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4分)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4分)【补充注释】西溪:浙江湖州有苕水,分东西二源:西苕出天目山之阴,东北流经孝丰,又北经安吉县,又东经长兴县,至湖州而与天目山之阳流出的东苕合流。
西溪就是西苕。
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鉴:镜子。
【解析】(1)要看准题目要求,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进行“说明”。
所谓“暗写”就是没有直接写影子,但仔细分析诗句,却能仿佛看到影子。
“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子,不符合要求。
过桥人似鉴中行,过桥的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因为水面上倒映着人影、桥影,是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不要让修长的芦苇阻碍月亮升起,表明的看月亮的视线被芦苇挡住,处在芦苇的影子中,暗写月影(或芦影)。
(2)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
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参考答案】(4分)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4分)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赏析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
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
2009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3
2009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3诗歌鉴赏3山水田园诗鉴赏一、例析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小结:山水——风光优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怀田园——生活恬然二、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写景的方法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五、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世民(09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鉴赏】这二十八字。
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
“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②①。
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及实战演练
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指导及实战演练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一、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步骤归纳1、“读懂”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三、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2、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一、情感特点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4:表诗人志节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及模式分析(附练习答案)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及模式分析(附练习答案)一、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二)--托物言志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一、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第一步:找出所咏物的外部特征第二步:体会所咏物的精神品格第三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由物联系到诗人的精神追求例: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请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解析:1、孤桐的特点:虽孤独却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
2、孤桐的精神品格:孤独、正直、向上、贴近大地、坚强3、知人论世: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
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诗人品格:孤独但正直,贴近老百姓,坚强不屈变法。
答案:作者所抒发的是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二、验证练习:练习: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问: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
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知人论世: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答案:抒发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三、当堂练习1、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4分)(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答出两点即可)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答:(1) \'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
(4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4分)四、拓展及日日练咏物诗鉴赏要诀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
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
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鉴赏咏物诗词的主要秘诀有如下几条:首先要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
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离"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
例如,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中的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离也。
"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高境界。
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此词曰:"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词,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杜甫、崔涂的咏孤雁诗,姜夔的咏蟋蟀词,林逋、陆游、姜夔的咏梅诗与词,于谦的咏石灰诗,郑板桥的咏竹诗等,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即以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这样一道练习题:"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其次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
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
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而他的《板桥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也写得很不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为了巩固对这一诀窍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来出一道这样的鉴赏题:"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在思考时既要想到笋与竹的关系,又要想到笋、竹与人的关系,当然还要想到笋的特点,它虽然只有"一寸心",但是,当春天来临后,它将"梢云耸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