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传染与免疫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练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传染与免疫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免疫: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病原微生物: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疾病(disease):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

传染(infection):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外毒素: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LPS),因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

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

抗毒素: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外毒素具有免疫性的抗体。

非特异免疫: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

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特异性免疫: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如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又称获得性免疫。

炎症: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防御应答。

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称为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免疫原性: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学--传染与免疫笔记

免疫学--传染与免疫笔记

免疫学第十一章传染与免疫第一节传染一、概念及传染的后果:1.概念:传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2.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隐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

带菌状态: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

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

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一)病原体致病力的强弱:1.病原菌致病力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①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②繁殖与扩散能力:通过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等③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于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球菌的荚膜;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c)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d)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2)毒素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外毒素、内毒素①外毒素(exotoxin):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

第9章传染和免疫

第9章传染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疾病(disease): 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 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按病因来分,可分为 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pathogen 或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凡能引起传染病 的各种微生物或其他生物。
3、侵入门经
消化道: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病毒等 呼吸道:结核、肺炎、白喉、百日咳、脑膜炎、“非典” 皮肤伤口:浅层,金黄色葡萄球菌;
深部,破伤风、狂犬病、炭疽(循环扩散) 泌尿生殖道 :淋病、梅毒(密螺旋体)、爱滋病 多种途径:可多途径侵害,结核分支杆菌、炭疽芽孢杆菌
(二)宿主的免疫力
免疫:或称免疫力(immunity)是机体识别和排除 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功 能。在正常条件下,它对机体有利;在异常条件下, 也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0.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
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
2、侵入的病源菌数量 不同菌有不同致病剂量
伤寒:108-109 霍乱(弧菌):106 痢疾(志贺氏菌):7个 鼠疫:几个
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侵袭力 毒素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1)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 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 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

微生物学-9-9传染与免疫教案资料

微生物学-9-9传染与免疫教案资料

破伤风痉挛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 即足以致病, 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 预防特别重要。
(2)类毒素(toxoid)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
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
注射。
(3)抗毒素(antitoxin):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
血浆纤维蛋白
水解、利于扩散
e、卵磷脂酶(毒素) 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
(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抗吞噬作用:
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 肺炎链球菌: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A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抗吞噬、抵御抗体等作用
2)毒素(toxin)
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
外毒素
0.3~0.4%甲醛 脱毒
类毒素
免疫动物
抗毒素
(2)内毒素(endotoxin)
不能分泌到细胞外,只能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者人工裂 解时才能释放出来。
• 绝大多数G-产生,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 存在于菌体内,细菌死亡及菌体裂解时才释放出来 • 热稳定性强 • 抗原性弱 • 毒力较低 • 其作用无组织选择毒性;不同病菌所产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
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 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
感染
致病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侵袭力 毒素
1)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 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带答案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带答案

第二章微生物感染与免疫一、单5选11.细菌的致病性是指:A.病原菌侵入机体的能力B.病原菌在体内破坏组织引起病理变化的能力C.病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D. 病原菌在体内扩散的能力E.以上均是2.与病原菌的毒力无关的是:A.荚膜B.毒素C.干扰素D.侵袭性酶类E.菌毛3.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的:A.根本构造B.特殊构造C.侵袭力和毒素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4.使伤口局限脓汁黄而粘稠的细菌成份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胞E.透明质酸酶5.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外表构造是:A.质粒B.普通菌毛C.性菌毛D.芽胞E.透明质酸酶6.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外表构造是:A.荚膜B.普通菌毛C.性菌毛D.芽胞E.透明质酸酶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M蛋白E.透明质酸酶8.可以保护菌体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免受体液中抗菌物质作用的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鞭毛E.透明质酸酶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0. 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选项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多为细菌裂解后产生C.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可制成类毒素E.耐热11.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霍乱肠毒素E.肉毒毒素12.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细菌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C.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内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E.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13.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B.霍乱弧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脑膜炎奈瑟菌14.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梭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E.沙门菌A.主要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17.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发热B.休克C.DICD.白细胞反响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18.感染来自于患者或带菌者称为: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带菌状态19.感染来自于自身的正常菌群称: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带菌状态20.细菌仅仅是一时性或连续性侵人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者称为:A.菌血症 B.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21.细菌侵人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病症称为:A.病毒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菌血症E.坏血症22.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又到其他脏器引起化脓性病灶称为:23.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侵入血流引起全身病症,称为:A.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24.细菌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蛋白质B.肽聚糖 D.脂多糖E脂蛋白25.以下选项中属于细胞毒素的是:A.白喉毒素B痉挛毒素D.霍乱肠毒素26.以下选项属于神经毒素的是:A.白喉毒素素27.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A.有免疫原性,但无毒性B.无免疫原性,但有毒性C.无免疫原性也无毒性D.有免疫原性,也有毒性E.仅有半抗原性,但无毒性28.关于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区别,正确的选项是:A.隐性感染有传染性,而显性感染无传染性B.隐性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显性感染那么无免疫力产生C.隐性感染对有机体的是损害较重,而显性感染对有机体损害轻D.隐性感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病症,而显性感染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E.隐性感染人数较少,显性感染人数较多29.显现或隐形感染后,细菌在体内继续存留并不断或间隙排菌称为:A.溶原状态B.带毒状态C.带菌状态D.延迟状态E.以上都不是30.有关热原质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是多数G-菌少数G+菌合成代谢产物B.是G-菌细胞壁中脂多糖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D.可被121℃20分钟处理破坏E.可经吸附剂、石棉滤板除掉31.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缓和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2.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缓和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3.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缓和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4.带菌者是指: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去除,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成为重要传染源E.感染后,临床病症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35. 化验室的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6. 化验室的物体外表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7. 普通手术室、婴儿室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8.37岁,男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

传染病与免疫:紧密相连的两个世界

传染病与免疫:紧密相连的两个世界

传染病与免疫:紧密相连的两个世界免疫功能正常时,人体可以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然而,当病原体突破防线时,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传染病。

因此,传染病与免疫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免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病原体,还可以促进传染病的防控。

让我们了解一下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从而导致疫情的爆发。

因此,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知道免疫的基本原理。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物(如病原微生物、异物等)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功能正常时,人体可以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功能主要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

先天免疫是机体天生具备的免疫能力,可以迅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接触到特定病原体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免疫能力,可以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清除。

在这两个世界中,免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天免疫会立即启动,尝试清除病原体。

如果先天免疫无法清除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在免疫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免疫细胞还会产生记忆细胞,为下一次遇到同一病原体时提供快速应答。

因此,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可以有效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然而,当病原体突破防线时,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传染病。

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病原体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等。

为了防控传染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在这些措施中,免疫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疫苗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控手段。

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在未感染病原体之前获得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通过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可以形成免疫屏障,从而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微生物学第九章感染与免疫(共71张PPT)

微生物学第九章感染与免疫(共71张PPT)
相应抗原作用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是抗体的免疫作用。
二、免疫学(Immunology)
• 即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 索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 用及其机制的科学。可用以发展有效的免疫 学措施,实现动物和人类的防病、治病。
• 实际上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已经扩展到化 学分析、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等诸多学科 和领域。
可从一个宿主个体直接或间接传播到另一宿主个体 的疾病。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 ;环境因素。
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1、细菌:
毒力(virulence) :某种微生物对一定宿主,在一定 条件下引起疾病的能力,亦称为致病性 (pathogenicity) 。强弱取决于侵袭力和毒素。
•根据刺激机体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细胞辅助 又可分为:
–胸腺依赖性抗原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绝大多数天然抗原属于前一种。
(四)、微生物的抗原结构
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都是很好的抗原,由 它们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微生物抗体,一般都 有保护机体不再受该微生物侵害的能力。
微生物的各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及与蛋白质结合的 各种多糖和脂类,都可能是抗原,并可产生各种 相应的抗体。
• 现代免疫的概念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和更为复杂的内涵。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 。免疫细胞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的适当应答,使之清除,执行免 疫防卫功能。另一方面,免疫细胞的不适当应答,或应答过高, 会致过敏性疾病;或应答过低,易致严重感染,对自身组织发生 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均会对生物机体有害。
② 复合半抗原:复合半抗原的分子量较大,有多 个抗原决定簇.一般的半抗原都属于此类,能 与相应的抗体发生沉淀反应。二硝基氯苯、多 糖类、脂质、脂多糖等都属于这类抗原 。

免疫学基础--传染与免疫的概念

免疫学基础--传染与免疫的概念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连接紧
密,可阻挡病原体及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
统;
✔婴幼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
病;
➢血胎屏障: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底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
(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种宿 主称为带菌者(carrier);
一、传染与免疫的概念
3
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
➢ 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隐性传染、带菌状态、显性传染;
➢ 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
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
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显性传染或传染病;
immunity);
➢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第二道防线
一、传染与免疫的概念
4
非特异性免疫--①外部屏障
➢ 外部屏障:皮肤与粘膜的作用包括三类
➢ 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机体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 外
面的角质层是坚韧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
屏障;
➢ 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粘膜分泌的粘液;眼泪、唾液和尿液的
4

➢ 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四阶段图解:
一、传染非与特免疫异的性概免念 疫--③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
4用 ➢ 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后果:
➢ 完全吞噬:病原体被吞噬后,被杀死并消化分解,不能消化的残渣排出体外;
➢ 不完全吞噬:有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具有 抗吞噬溶酶体形成或抗溶菌酶等逃避机制,在免疫力低下的机体

微生物 传染免疫习题

微生物 传染免疫习题

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1、互利共生2、寄生3、共栖4、拮抗5、条件致病菌6、内毒素7、外毒素8、类毒素9、抗毒素10、毒血症11、菌血症12、败血症13、脓毒血症14、干扰素15、补体16、主动免疫17、被动免疫18、天然免疫19、适应性免疫20、细胞免疫21、体液免疫22、抗原23、抗原决定簇24、半抗原25、初次应答26、再次应答27、单克隆抗体28、凝集反应29、沉淀反应30、补体结合反应二、填空题1、按病因可把各种疾病分成两大类,即和。

凡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是其它生物,称为。

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和。

3、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和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和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和等方式危害宿主。

4、细菌性病原体的毒力可分为和两方面,前者包括3个具体的能力,即、和,而后者包括两方面,即和。

5、外毒素是有毒性的蛋白质,本质是、和。

若用浓度的脱毒,就可生成,若再进一步用它去免疫动物,就可从中获得。

6、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因可引起动物和人体发热,故又称,目前检测内毒素的最灵敏和最简便的方法称为。

7、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和是免疫的三大功能。

8、病原菌侵入宿主后,按期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和。

9、是检测幽门杆菌的方法。

10、、、和是显性传染依据性质及严重程度分的几种类型。

11、人体和高等动物防治病原体的屏障结构有和两种。

12、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和;而和是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及其重要的两种细胞。

13、、、和是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的四个主要作用。

14、炎症是机体对付病原体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常具有五大特征,、、、和。

15、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又可刺激细胞合成一种物质,即,它被入侵的病毒激活后,可降解病毒的,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转译和阻止有感染力病毒的合成。

16、补体的本质是一类,它能被任何一种所激活,然后发挥其、和等作用。

微生物学与传染病

微生物学与传染病

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科学,而传染病则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微生物学与传染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微生物学与传染病的关系,并讨论微生物学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既有益也有害。

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以在人际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宿主,导致宿主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和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三、微生物学在传染病控制中的重要作用1. 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与监测:微生物学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与监测,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2. 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微生物学的进步促进了抗生素等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抗生素的出现有效地控制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降低了传染病的病死率。

然而,随着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微生物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以开发新的抗菌类药物。

3.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研究:微生物学研究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食物水源传播等,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4. 微生物免疫学的研究:微生物免疫学研究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反应机制,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通过了解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机制,可以设计有效的疫苗和免疫策略,提高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四、未来发展方向微生物学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继续加大对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鉴定研究,了解其变异和新的传播途径,为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学传染免疫习题

微生物学传染免疫习题

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1、互利共生2、寄生3、共栖4、拮抗5、条件致病菌6、内毒素7、外毒素8、类毒素9、抗毒素10、毒血症11、菌血症12、败血症13、脓毒血症14、干扰素15、补体16、主动免疫17、被动免疫18、天然免疫19、适应性免疫20、细胞免疫21、体液免疫22、抗原23、抗原决定簇24、半抗原25、初次应答26、再次应答27、单克隆抗体28、凝集反应29、沉淀反应30、补体结合反应二、填空题1、按病因可把各种疾病分成两大类,即和。

凡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是其它生物,称为。

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和。

3、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和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和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和等方式危害宿主。

4、细菌性病原体的毒力可分为和两方面,前者包括3个具体的能力,即、和,而后者包括两方面,即和。

5、外毒素是有毒性的蛋白质,本质是、和。

若用浓度的脱毒,就可生成,若再进一步用它去免疫动物,就可从中获得。

6、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因可引起动物和人体发热,故又称,目前检测内毒素的最灵敏和最简便的方法称为。

7、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和是免疫的三大功能。

8、病原菌侵入宿主后,按期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和。

9、是检测幽门杆菌的方法。

10、、、和是显性传染依据性质及严重程度分的几种类型。

11、人体和高等动物防治病原体的屏障结构有和两种。

12、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和;而和是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及其重要的两种细胞。

13、、、和是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的四个主要作用。

14、炎症是机体对付病原体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常具有五大特征,、、、和。

15、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又可刺激细胞合成一种物质,即,它被入侵的病毒激活后,可降解病毒的,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转译和阻止有感染力病毒的合成。

16、补体的本质是一类,它能被任何一种所激活,然后发挥其、和等作用。

2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带答案

2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带答案

第二章微生物感染与免疫一、单5选11.细菌的致病性是指:A.病原菌侵入机体的能力 B.病原菌在体内破坏组织引起病理变化的能力C.病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D. 病原菌在体内扩散的能力E.以上均是2.与病原菌的毒力无关的是:A.荚膜B.毒素C.干扰素D.侵袭性酶类E.菌毛3.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4.使伤口局限脓汁黄而粘稠的细菌成份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胞E.透明质酸酶5.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结构是:A.质粒B.普通菌毛C.性菌毛D.芽胞E.透明质酸酶6.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表面结构是:A.荚膜B.普通菌毛C.性菌毛D.芽胞E.透明质酸酶7.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M蛋白E.透明质酸酶8.可以保护菌体不被吞噬细胞吞噬和免受体液中抗菌物质作用的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鞭毛E.透明质酸酶9. 关于外毒素,下述错误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0. 关于外毒素的特点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产生 C.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可制成类毒素 E.耐热11.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霍乱肠毒素E.肉毒毒素12.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细菌素经过甲醛处理后的物质C.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内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E.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13.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 E.脑膜炎奈瑟菌14.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梭菌 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梭菌 E.沙门菌15.关于内毒素,下述错误的是:A.主要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17.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发热B.休克C.DICD.白细胞反应E.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18.感染来自于患者或带菌者称为: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带菌状态19.感染来自于自身的正常菌群称: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带菌状态20.细菌仅仅是一时性或间断性侵人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者称为:A.菌血症 B.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21.细菌侵人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A.病毒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菌血症E.坏血症22.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又到其他脏器引起化脓性病灶称为:A.毒血症B.脓毒血症C.病毒血症D.菌血症E.败血症23.细菌不侵入血流,只有毒素侵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称为:A.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病毒血症24.细菌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蛋白质B.肽聚糖C.核酸D.脂多糖 E脂蛋白25.下列选项中属于细胞毒素的是:A.白喉毒素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D.霍乱肠毒素E.溶血毒素26.下列选项属于神经毒素的是:A.白喉毒素B.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C.肉毒毒素D.霍乱肠毒素E.表皮剥脱毒素27.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A.有免疫原性,但无毒性B.无免疫原性,但有毒性C.无免疫原性也无毒性D.有免疫原性,也有毒性E.仅有半抗原性,但无毒性28.关于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区别,正确的是:A.隐性感染有传染性,而显性感染无传染性B.隐性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显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C.隐性感染对有机体的是损害较重,而显性感染对有机体损害轻D.隐性感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而显性感染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E.隐性感染人数较少,显性感染人数较多29.显现或隐形感染后,细菌在体内继续存留并不断或间隙排菌称为:A.溶原状态 B.带毒状态 C.带菌状态D.延迟状态 E.以上都不是30.有关热原质叙述错误的是:A.是多数G-菌少数G+菌合成代谢产物 B.是G-菌细胞壁中脂多糖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 D.可被121℃20分钟处理破坏 E.可经吸附剂、石棉滤板除掉31.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2.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3.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A.阻断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C.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D.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裂解34.带菌者是指: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成为重要传染源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35. 化验室的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6. 化验室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7. 普通手术室、婴儿室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为多少(CFU/cm³)A.≤500B.≤200C.≤15D.≤10E.≤538.37岁,男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
可同易感细胞膜受体结合,阻止完整的毒 素分子与易感细胞结合,有可能用于预防 某些疾病
细菌外毒素按作方式分为:
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
2、内毒素(endotoxin)
是G-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 (lipo poly saccharide
LPS)
菌体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释放
内毒素结构:
1、 O特异性多糖:决定不同细菌菌体抗原(O抗 原)的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病原菌→机体 抗体(IgG IgM IgA IgE IgD)
致敏或免疫T细胞 淋巴细胞
(TD) (TC)
细胞毒作用
三、胞外菌感染: 体液免疫起作用
四、胞内菌感染: 致敏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及Tc杀
伤靶C
五、外毒素感染的免疫: 抗毒素中和外毒素形成Ag-Ab复合
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血循环中抗毒素为 IgG,粘膜局部抗毒素为SIgA
②吞入病原菌:形成吞噬体或吞饮体
③杀死破坏病原菌:形成吞噬溶酶体,内有 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防御 素,活性氧中介物(Ro1)和活性氮中介物 (RNI)可杀死病原菌,进一步由蛋白酶, 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消化分解。中 性粒细胞杀菌机制依氧、非依氧、髓过氧 化物酶和非髓过氧化物酶
3、吞噬作用的后果:
2、核心多糖:同属甚至不同属的G-菌可有共同的 核心多糖。故有些细菌有交叉抗原并出现交叉 血清学反应
3、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
内毒素耐热
100℃1小时不破坏,需160℃2-4小时,不 能制成类毒素,内毒素注入机体产生的相应抗 体,无中和内毒素作用
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引起此活性的物质主要 是类脂A)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轮状 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部分腺病毒

微生物与免疫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在生物学中,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态和分类等方面,而免疫学则关注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微生物与免疫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微生物与免疫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作用。

一、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微生物既是病原体,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者。

首先,微生物可以通过感染引发免疫应答。

当人体暴露在微生物环境中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针对这些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机制来实现。

细胞免疫依赖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类型,而体液免疫则主要通过抗体的产生来实现。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影响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在婴儿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微生物通过肠道等途径进入宿主体内并与宿主免疫系统进行互动。

这个早期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由于微生物的存在,宿主免疫系统得以正常发育,并发挥出正常的功能。

与此相反,缺乏微生物的条件下,宿主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异常。

这种异常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来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能够直接影响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从而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表面分子来影响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

这些微生物通过这些机制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实现对宿主的影响。

二、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作用除了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外,免疫系统也对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炎症反应来抵抗微生物感染。

当机体感染微生物时,免疫系统会通过产生炎症反应来清除病原体。

炎症反应包括局部血管扩张、渗出以及白细胞的浸润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

其次,免疫系统还可以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来清除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学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学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
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
正常菌群/

非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
机体方面 免疫功能下降
细菌方面
寄生部位改变 菌群失调
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 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 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 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3)黏附机制:包括存在于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 的静电吸引及疏水作用,阳离子桥联作用和配 体-受体相互结合。
黏附后的细菌可发生的变化有: ①启动载铁蛋白基因,上调载铁蛋白的合成; ②加速生长繁殖,但也有的处于抑制状态; ③产生和分泌有利于进一步入侵的蛋白; ④诱导表达:主要是黏附分子的表达。
宿主细胞方面的变化有: ①形态改变; ②细胞凋亡; ③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④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
毒血症(toxemia)
细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引 起全身中毒症状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
繁殖,到达其它部位,再繁殖致病。

败血症(septicemia)
Hale Waihona Puke 毒素 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
理化稳定性差 抗原性强
合成代谢产物 G+菌和部分G-菌产生 释放到菌体外,或溶 解释放
外毒素
exotoxin
神经毒素
细菌 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疾病
破伤风
肉毒中毒
作用机制
封闭抑制性神经元
阻止乙酰胆碱释放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与免疫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与免疫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与免疫机制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通过侵袭人体组织和破坏机体正常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然而,人体也拥有自身的防御机制,即免疫机制,用于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本文将从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机制和人体免疫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机制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其中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

不同的途径使得不同的微生物可以进入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并进行繁殖和感染。

1. 呼吸道感染一些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微粒进入人体呼吸道。

它们通过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并感染这些细胞,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消化道感染肠道是很多病原微生物进行侵袭的主要途径之一,比如沙门氏菌和霍乱弧菌。

它们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污染物进入消化道,然后繁殖并引起肠道炎症,最终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 皮肤感染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但依然可以被一些病原微生物突破,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它们可以通过皮肤伤口、刺激、感染等方式进入皮肤组织,引起各种皮肤感染,如脓疮和疖。

二、人体免疫机制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的防御机制,可以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并维持机体的稳定。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免疫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1. 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人类免疫系统的最早响应机制,它由皮肤屏障、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构成。

这些组成部分通过吞噬、杀伤和释放抗菌物质来清除侵入的病原微生物,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

2. 获得免疫获得免疫是在机体接触到抗原(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物质)后形成的一种免疫应答,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这种免疫机制可以持续保护机体免受特定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

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这两个部分的协调作用,能够对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并迅速清除感染源,恢复机体的健康。

三、免疫机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激活后的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参与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微生物的传染
1.传染:
能引起人体或动物体发生传染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微生物。

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有时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隐性传染或带菌状态,有时则表现出临床症状。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病原微生物与机体互相作用,互相改变对方的活性与功能,因此能否引起传染病,一方面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即致病性或毒力,另方面还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即免疫力。

2.细菌性传染的机理:
病原性细菌引起传染的能力大小,就是细菌的毒力或致病性。

细菌毒力的有无和毒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它的侵袭力、产毒素性和引起超敏反应的能力。

①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它由三方面组成: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

②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种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

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抗原性强,毒性也强,但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如用0.3-0.4%的甲醛处理,可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常用来进行预防注射。

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性质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

常见的如:白喉棒杆菌产生的白喉外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等。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内毒素,实际上它存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外层,属于细胞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分泌到环境中,只有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

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有机体发热、腹泻、出血性休克和其它组织损伤等表现,其毒性比外毒素要低,抗原性也弱。

③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障碍。

病原性细菌除需要一定的毒力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数量和适当的侵入途径才能引起机体发生传染。

二、人体的免疫: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当它们与病原菌接触后,有的患病,有的则安然无恙,原因在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力不同。

免疫就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如病原微生物等)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一般来讲,它对机体是有利的,在异常条件下,也可能损害机体。

免疫功能一般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人体内存在着完整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分子组成,它们之间互相协作、密切结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功能。

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对所有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没有特殊的选择性,这种抵抗力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生来就有,可以遗传的。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宿主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等所组成。

2.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或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抵抗力,它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所以又称为后天获得性免疫。

它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

而这两方面免疫的物质基础是免疫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按照获得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是在自然状况下获得的,如患过天花后就可产生高度的免疫力,胎儿通过胎盘和初生儿通过初乳可获得母体的免疫力。

人工免疫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给机体注射某种抗原或其代谢产物,使其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力。

三、免疫学的应用:
1.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物质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等的免疫应答能力,叫做免疫原性,亦称抗原性;另一种能力是能与它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叫做反应原性。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都是很好的抗原,由它们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微生物抗体,一般都有保护机体不受该微生物侵害的能力。

微生物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有各种不同的蛋白质以及与蛋白质结合的各种多糖和脂类,它们都可能是抗原,并产生各种相应的抗体。

细菌的抗原一般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和表面抗原等。

由抗原刺激人体或动物体所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抗体在体外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而发生可见反应。

在体内如与病原微生物结合,则起抗传染作用。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的血清部分,也存在于其他体液如乳液及某结外分泌液中。

含有抗体的血清叫做抗血清或免疫血清。

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叫做血清学反应,由于抗体大多数存在于血清中,进行反应时,通常都必须采用血清,血清学反应既可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
又可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

故常用来进行传染病的诊断,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等。

血清学反应可因抗原的物理状态不同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可见反应,例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

2.生物制品:
人工免疫用的抗原和抗体制品以及诊断用的抗原和抗体制品统称为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疫苗、类毒素和免疫血清。

前两类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后一类用于人工被动免疫。

疫苗: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本身加以制备而成的。

细菌、病毒和立克次氏体等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机体后,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或致敏性淋巴细胞,达到特异性免疫效果。

类毒素:某些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主要由于它们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因此用0.3-0.4%的甲醛处理外毒素,可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

注射类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对外毒素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血清:含有特异抗体的血清叫做免疫血清,利用免疫血清对人体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和应急预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