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人的残疾人励志故事:把爱写在左手
经典残疾人励志故事
经典残疾人励志故事篇一: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征服残疾的巴雷尼--对峙巴雷尼小时刻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本身的沉痛。
她想,孩子当今最须要的是役使和支持,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离开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自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本身的双腿,在人生的路线上果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同意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往后,妈妈只消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屡屡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光要言传,还要身教。
假使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商榷支持巴雷尼练习走路。
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上去,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熬炼商榷。
体育熬炼填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未便。
母亲的样品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毕竟承担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
他吃苦进修,进修收效一直在班上压倒元白。
末了,以优异的收效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盘精神,勉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末了,毕竟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史蒂芬?霍金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
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
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
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
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四篇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四篇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
把爱写在左手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
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
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
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
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
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
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
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
手指创造的奇迹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
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
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5篇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5篇奋斗像一本书,有读不完的故事与哲理;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付红英,女,汉族,1958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天津市南开区人。
天津市残联文体中心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系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87年进入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9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本科。
近20年的残疾人文化工作,组织残疾人才艺、合唱、棋类、书画等活动,参与组织了大量的文艺演出和比赛。
2005年她所指挥的无伴奏合唱《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团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18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就职天津残联文体中心、负责声乐指导兼合唱指挥的付红英,算不上漂亮,且身有残疾,但她拥有一颗最美的心。
她常穿梭于健全人之间,与他们一样工作一样劳动,不需要任何的特殊照顾。
20多年来,她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挥洒给了残疾人音乐事业这块沃土,用汗水和心力昭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贡献。
1958年,付红英出生在天津,不久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凭借毅力奋发学习,考取天津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本科,大学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一家服装厂做检验工人。
1987年天津市残疾人艺术团招收演员,她报了名,被招入团,才开始实现自己的艺术梦。
付红英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够从事残疾人的事业是幸运的。
她既是演员又是组织者,多年来工作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幕后还是台前,或是组织残疾人才艺、棋类、书画等比赛和展览,她都恪尽职守;无论是排练指挥天津市残疾人合唱团、天津市启明星合唱队到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演出,还是为合唱团建立章程制度、完善组织机构等,她都出色地完成。
05年组织的无伴奏合唱《八竣赞》荣获全国金奖;同年12月率全团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18周年庆典活动,与北京、上海、青岛组成大型合唱团,演唱《蓝色多瑙河》《我的梦》,受到胡锦涛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付红英的生命进程中,音乐是主旋律。
她努力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除了在合唱团辅导女低声部,还为职校学生上初级乐理课,并定期到天津群艺馆进行合唱指挥培训。
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大全
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大全残疾人的励志故事(一)有一个新理解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
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
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
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很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
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
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能够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
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
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二)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
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持续拓展生命的宽度。
残疾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6篇)
残疾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残疾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6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残疾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通用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
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
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
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
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
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
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
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
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五分钟的励志故事
五分钟的励志故事五分钟的励志故事(通⽤20篇) ⼤家有听过哪些励志的故事呢,励志的故事会给到⼤家不⼀样的⼈⽣感悟哦,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五分钟的励志故事(通⽤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五分钟的励志故事篇1 他⽣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法移动。
他患了⾮常严重的脑性⿇痹,发⾳不准,全⾝上下只有左脚能动。
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来到公园玩。
⼏个⼩朋友正在⽐赛画画,他⽤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
⼀个⼩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量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
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他的意思,他⽤左脚从她那⾥抓来⼀⽀粉笔,试着画呀画,可是他就是画不好。
姐姐陪在他⾝边,⿎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夫练习,⼀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
只要有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 他渐渐长⼤了,⼀直很勤奋地学习⽤左脚画画、写字。
他的家⼈坚信他的智⼒没有障碍,只是⽆法与⼈沟通。
家⼈下定决⼼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的世界。
他的左脚被他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
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他也开始学写作。
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
他从⼀个失败⼜前进到另⼀个失败,他的热情不减。
他告诉⾃⼰再多撑⼀天、⼀个星期、⼀个⽉,再多撑⼀年吧。
慢慢地他发现,他⼜有了极⼤的热情。
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作《我的左脚》经过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定会有更美好的⽇⼦。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发不可收拾。
虽然每画⼀幅画,每写⼀篇⽂章,他都很吃⼒,脚被磨出了⾎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个机会。
残疾名人伟大事迹材料1000字
残疾名人伟大事迹材料1000字残疾名人伟大事迹的作文1这天是1942年1月8日。
斯蒂芬·威廉·霍金就出生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那年61岁的爱因斯坦正完成《科学和宗教》等一系列科学论文,正准备到苏联参加犹太人组织的活动。
也许是太忙的缘故,这位科学巨匠并没能预感到他接班人的出生。
小霍金给法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但麻烦事也不少。
带小孩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比写医学理论可复杂多了,尽管伊莎贝尔在众领域颇有研究,但为了做个出色的妈妈,她还是要恶补很多婴幼儿的护理常识。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霍金也一天天长大,偶尔还会做几个鬼脸来逗父母开心。
一晃几年过去了,弹指间,小霍金能走路说话了,但奇怪的是,他和别的小孩不同,常常望着书架上的书默默发一阵子呆,这比玩玩具更有吸引力。
于是父母决定给他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并希望儿子能越过自己。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父母的共性,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各国皆是如此。
后来,霍金有了个妹妹,父母又领养了个弟弟。
从此,霍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人了,比起和同伴玩耍,他更愿意照顾弟弟妹妹。
很快霍金到了学习的年龄了,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小孩一样,只是他房间里的书比别的孩子多得多,他的学业出众,一路直上,终于如愿进了牛津大学。
这是他父母最想看到的结果,也是霍金多年努力的结果。
进入大学后,霍金的父母每每聊天都会不时地讨论到他的就业问题。
霍金自己对此却并不在意,他对未来考虑的并不多,和大多数同年龄段的同学一样,处于迷茫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他的未来,对学术论文也不太花时间。
当然,他也常常和同学们一起玩,不过他不爱运动,不擅常各类体育活动,他的手脚远没有自己的大脑灵活。
霍金从小写字就很难看,但自己就是控制不了。
有一两次在学校摔倒后竟不能自己爬起来——这是一个信号,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
不过,他还是愉快地度过了自己21岁的生日。
残疾名人伟大事迹的作文2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中外名人残疾人励志故事
中外名人残疾人励志故事残疾人的励志故事(1):把爱写在左手有一个新理解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
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
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
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很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
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
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能够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
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
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残疾人的励志故事(2)残疾人尼克·胡哲的励志人生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我们习惯叫他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塞尔维亚裔澳大利亚籍基督教布道家,“没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组织创办人、残疾人励志演讲家。
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他的脸上永远是自信的微笑,他的眼睛闪烁着动人的神采,他的足迹遍布世界,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再大的困境都能超越,只要用心爱自己和这个世界。
郭雨洁励志故事100字
郭雨洁励志故事100字
04年,张家口一个名不见传的偏远小镇,郭雨洁的出生带着“悲剧”色彩,左手先天性残疾,给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沉重的负担。
上天为她关上了“左手”,却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左窗”,她的运动天赋与生俱来,跑步,跳高,滑雪都在普通女孩子之上,甚至男孩子都远远比不过她。
“雨洁从小很聪明,学习成绩好,尤其是写作能力很棒。
郭雨洁妈妈说:
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优秀,她们的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精力,加上方法,让她们更快速地精通了自己所爱的行业。
谷爱凌是这样,郭雨洁也是这样。
任何身体的残疾不可怕,从江梦南到郭雨洁,她们健全的精神让她们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心灵上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意志上的懦弱才是生活中的最大敌人。
阳光的笑容,洁白的牙齿,骨感的身材,白色的雪地服,如精灵一般,和雪融为一体。
自助者天助,态度决定高度,从来不服输,是郭雨洁的人生格言。
残疾人理想奋斗故事10篇
残疾人理想奋斗故事10篇任何人都要追求理想的权利,大胆去尝试,不怕任何困难,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来看下以下有关残疾人理想奋斗故事,文中的残疾人身残志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他们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鼓舞。
残疾人理想奋斗故事1: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
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
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
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
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
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
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残疾人理想奋斗故事2:“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
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40岁的东北汉子李金其,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幼年的李金其饱尝苦难。
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使他几乎完全瘫痪,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治疗与锻炼,让他再次站了起来,但右腿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学校里同龄人的嘲弄与冷落,一度使年幼的李金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残奥会励志故事 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
残奥会励志故事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上帝剥夺我走路权利,却给我飞翔本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残奥会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残奥会励志故事:2016残奥会轮椅冠军黄丽莎黄丽莎,藁城市常安镇黄家庄村人,中国国家轮椅竞速队成员。
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
2016里约残奥会中,黄丽莎用了16秒28就摘下了中国代表团在本届里约残奥会田径场上的第一枚金牌,刷新了自己保持的T53级轮椅竞速100米世界纪录。
下面是关于她的励志故事。
现年27岁的黄丽莎,一岁时因小儿麻痹导致下肢瘫痪。
上学时,妹妹背了她7年,成了她的双腿。
16岁那年,她与轮椅竞速项目结缘,从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今,她已拥有5枚残奥会金牌,并在其他多种赛事中获得佳绩。
她想跑得更快些,为家乡和祖国赢得更多荣誉。
石家庄城市榜样评选活动中,多名市民推荐黄丽莎。
辉煌事迹备战残奥:力争里约热内卢再创佳绩12月22日,黄丽莎正在广州备战2016年里约热内卢残奥会。
最近正在进行的是恢复训练,虽然每天的训练很辛苦,但她说早就习惯了。
一个月后,她和队友们将转战上海等地继续训练。
我要尽最大努力突破自己,争取在里约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黄丽莎说,猴年春节肯定不能在家过了,回家的时间应该是在里约残奥会结束后。
黄丽莎1988年出生于藁城区常安镇黄家庄村,一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
六岁时,为了改善她的腿部机能,家人带她到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双腿仍残疾。
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轮椅,黄丽莎只能每天坐在家里。
当时才4岁的妹妹黄丽静,试了很多次,终于用柔弱的肩膀将姐姐背了起来。
从那以后,黄丽静就成了姐姐的一双腿,不仅时常背着她去看外面的世界,还把她背进了学校。
妹妹用自行车带着黄丽莎上下学,课间需要上厕所,妹妹就背着她去。
赶上雨雪天气,姐妹俩一起摔倒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一背就是7年,为了照顾姐姐,黄丽静又读了一遍六年级。
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2004年年底,黄丽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313左手写爱
典藏小故事313 左手写爱
有一个残疾人,他只有一只左手,但他能用这只左手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还能再钢琴上演奏动听的乐曲。
这天,一个朋友去他家拜访,吃饭的时候,朋友忽然发现,他们一大家子居然都用左手执筷子。
饭后,朋友握着残疾人的左手,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的左手这么神奇了,原来你们一家都是左撇子啊!上苍赋予你太强的天赋了!”残疾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想错了,在我出生之前,他们都用右手做事。
我先天缺一只手,家人为了让我习惯用仅有的左手生活,就统一用起了左手:用左手关灯、洗脸、吃饭……父亲甚至将门把手调换了方向,慢慢地,他们和我一样成了左撇子。
”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朋友的心头:为了让残疾的孩子乐观地生活,他的家人把所有的爱都写在了左手上。
(张翔)。
残疾少年用左手书写大学人生的励志故事
残疾少年⽤左⼿书写⼤学⼈⽣的励志故事关于残疾少年⽤左⼿书写⼤学⼈⽣的励志故事 夏夜,在上海宝⼭区⼀个普通的⼯⼈家庭⾥,⼉⼦正在狭⼩的客厅⾥埋头练习书法。
他左⼿握笔,⼀遍⼜⼀遍地临摹碑帖,落地电风扇⽀⽀呀呀地摇着头,⼏个⼩时过去了,⼩家伙头上冒出了汗⽔。
夜深了,他关灯睡在了客厅的地板上。
⽗母是普通的⼯⼈,家⾥两居室的房⼦,客厅也就是他的书房兼卧室。
妈妈从⾥间看到客厅的灯灭了。
郊区的夜晚有些凉,她拿了条⽑⼱毯给⼉⼦盖上。
半睡半醒的⼉⼦翻了个⾝,右⼿伸出了⽑⼱毯。
那是⼀只触⽬惊⼼的右⼿,由于先天残疾,右⼿⼿掌完全萎缩,⼿指只有正常⼈的三分之⼀。
妈妈叹了⼝⽓,转回房去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桌上⼉⼦墨迹未⼲的四个字“苦尽⽢来”,忽然间,⼀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头,泪⽔控制不住地扑哧扑哧掉下来。
⼩家伙叫陈磊,今年刚刚20岁。
然⽽,就是这样⼀位在常⼈眼中的残疾⼈,却能⽤左⼿写出⼀⼿漂亮的书法。
不久前,陈磊收到了来⾃上海⼯艺美术专科学校的⼊取通知书,他以⾼出本科线2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学。
的确是苦尽⽢来,陈磊⽤书写⽔墨的左⼿,把忧郁的童年、残疾的痛苦、学习书法的磨难都付与纸笔,写出⼀⼿质朴动⼈的书法。
但是那些书法在陈磊妈妈看来,实在是⼀种刻⾻难忘的记忆。
⼉⼦的坎坷经历⼀下⼦从记忆深处被重新拣拾,那些刻⾻铭⼼的细节,⾮但没有模糊,反⽽清晰⼀如昨⽇。
失望中遇到卢春龙 陈磊出⽣的时候,在病房⾥属他最漂亮,别的宝宝眼睛都是⼀条缝,陈磊的眼睛却是⼤⼤的,⽽且看得出是双眼⽪。
所有见过他的⼈都忍不住说,“从来没有见过⽉⼦宝宝长得这么端正的。
”不过当所有⼈看到陈磊⼩⼩的右⼿时,都⽆奈地摇头叹息:“真是作孽啊。
”⼩陈磊的右⼿有着先天残疾。
陈磊的妈妈直到现在还是不愿意匾涞笔钡那榫埃缴ё判〕吕诟依锶丝吹氖焙颍约菏嵌嗝纯炖帧5⾣吕创右缴谥信壮龅囊痪浠埃?ldquo;你的孩⼦右⼿先天残疾”,让这份快乐仅仅持续了那么短短的⼏秒钟,之后,痛苦便降临到这个普通的家庭,⽽且是那么突然,让⼈⼿⾜⽆措。
读《左手的爱》有感350字(精编版)
读《左手的爱》有感350字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左手的爱》,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十分催人泪下,因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家庭付出的爱是那么伟大。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左撇子,但是他让作者极为惊喜,惊喜于他会的所有所有事情,更惊喜于他的健康心态。
当作者去他家做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秘密:他们家为了给朋友这个残疾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而一起改掉了自己坚持了几十多年的习惯,开始使用左手干任何任何的事情。
如果在他出生时,没有家人的一致支持,没有家人为了他放弃自己的右手的心,没有家人源源不断的爱,没有温馨的家庭为他做强有力的后盾,就没有今日热情开朗积极生活的他。
一个温暖的家庭是我们永远可以停靠的幸福海湾。
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让人心中充满温暖与快乐。
爱,好伟大!。
一根手指撑起美丽人生的名人故事
2021年12月23日,风华正茂的平面设计师王甲被确诊为“渐冻人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这是与癌症并称的绝症,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霍金就罹患此症。
王甲发病两年,先是说话模糊,进而失声以至吞咽困难,从左手握不紧杯子、步履艰难,逐渐扩展到右半身失去力气、全身肌肉萎缩……虽然承受犹如被逐渐冰冻的痛楚,但凭着一根力量尚存的手指,王甲坚守着挚爱的设计创作。
病着的穷人精神的富翁在阳光弥漫的小房间里,王甲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心爱的NBA球赛。
消瘦的身体几乎全部陷在座椅里,脚上一双红色的耐克鞋格外醒目。
对面的墙壁上贴着几幅王甲患病前的照片,阳光俊朗。
一幅海滩上的留影更有些炫耀地露出健硕的肌肉。
而此时王甲骨骼支棱的脸上,瘦得只剩下两只黑亮的眼睛,就靠着眼睛的眨动,我们开始了最简单的对话。
聊到冬运会,“喜欢周扬吗?”王甲眼睛瞬时一亮,“东北老乡呢。
”眼睛用力一眨,自然流露出对家乡人的骄傲。
随口讲个笑话,王甲第一个笑了起来,愉快的神情让人很难想象面前的他是位绝症患者。
正聊着,王甲忽然开始不断地眨眼。
母亲一次次猜测着,但仅凭眼神怎么也无法猜透他的用意。
父亲也加入进来,一次次尝试,直到看到王甲眼皮上方不自主地抽动,母亲方明了,儿子是痒痒了。
她一边给儿子搔痒,一边心疼地解释:“这是中药的副作用,前些日子满身都起了湿疹,那罪遭大了。
”终于,眼部的皮肤又舒展开了,王甲深深地叹了口气,有些歉意地看了妈妈一眼。
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已然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曾经几分钟就能轻松做好的一个设计更如悬崖高耸。
头脑中那些精妙的图像、细腻的色彩,还有语言都难以精确传达的种种意蕴,只能靠眼神一点点示意鼠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眨眼为“是”,不动则是“否”。
千百次地猜测确认。
当倾尽全力也无法将设计落实,王甲会紧紧咬牙,胸腔起伏,喉咙呜呜作响,如困兽犹斗。
就这样艰难地坚持着,王甲在病中完成各类设计作品近百件,见证了这个沉默的、重病着的青年内心涌动的社会关怀。
残疾人励志故事范文
残疾人励志故事范文第1篇: 残疾人励志故事我有一个新朋友。
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怪。
他总是用左手运球,单手就能在人群中精准出手。
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炫耀他的技术,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这只神奇的左手其实可以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音乐。
更让我敬佩,是他对生活乐观态度和健康心态。
他言语总是那样亲切。
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关系融洽,与客户交流愉悦。
常常得到老总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健康”。
直到有一天,见到他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
他父母很热情,让我们留下来吃饭。
他家很热情。
说起他,他的话语里总是透露着无尽的温暖、爱、骄傲和自豪。
聊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美味佳肴,我也成左撇子……那一刻,我如潮水般被感动。
我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真挚细致的爱情。
为了给只有一只左手的残疾亲人提供一个和平正常的环境,一家人都改变了几十年来用右手的习惯。
从小到大,可想而知,他小时候第一次用左手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
他的家人也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到成为习惯。
而这种习惯和爱伴随着他,伴随着他成长。
为了让他过上健康乐观的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都写在了左手上。
第2篇: 残疾人励志故事中国第一位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验项目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个平头、墨镜、瘦脸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
除了一本厚厚的博士学位论文集,他面前还有一根被熏黑的拐杖。
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一向挑剔的老教授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个拄着拐杖为博士论文答辩的年轻人,就是中国第一位自学成才的残疾博士后吴。
出生7个月后,一场疾病夺去了吴健康的一条腿。
童年的不幸和孤独,也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少年的心底。
33年前的一个黄昏,江苏省丹阳市农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一条新生命打破了小院往日的宁静。
一只手的温暖故事
一只手的温暖故事
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从小就只有一只手臂。
小明因为自己与
众不同的残疾,常常被同学和其他人嘲笑。
但是,小明从小就有一个热心肠的奶奶。
她告诉小明,只要他善良、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重要贡献。
小明听了奶奶的话,一直积极
地学习,努力做人民有用之人。
有一天,小明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想要拎着沉重
的果篮却动弹不得。
看到她的困境,小明没有犹豫,用他的一只手抬
起了果篮。
老奶奶感激涕零,说了一句话:“你的一只手比其他人的两只手
还要有用。
”这句话让小明的内心充满了温暖,他从此以后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学习。
小明长大之后,成为了一名医生,他把自己的残疾变成了一种优势,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创造了许多奇迹,获得了许多荣誉。
是的,小明只有一只手,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着更多的温暖和勇气。
“一只手”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弱者也有伟大的梦想,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感人的残疾人励志故事:把爱写在左手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
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
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
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
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
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
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
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
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