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就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各高校与相关机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市场带来新鲜活力。本文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标签:创业意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每当毕业季都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政府部门、高校和各类机构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环境。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必备条件,其中创业意向与大学生创业行为有密切的关联,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克服创业困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创业概率,就需要对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分析。

一、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者面临困境时的一种信念,能够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从创业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可分为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其中微观环境是指创业者的亲朋好友能够为创业提供帮助,将创业经验或者创业资源分享给创业者,宏观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创业指导和创业扶持等。若创业者能够从外部环境获得创业支持,则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会相应上升。个体因素是指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与个人背景,个人特征包括创业者的创新性、成就动机和内控特质等,属于创业者内在因素,个人背景是指人口学变量因素。认知因素属于创业者的个人行为,可以从创业者的创新和适应进行分析。

创业意向是指创业者准备创业前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创业者是否会采取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个人特质和个人背景的影响。从国内创业者角度来看,男性创业者的比例相对较多,多数集中在二十五岁至四十四岁之间。创业者的学历、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创业意向产生影响。从创业者的环境因素来看,若创业者的外部环境良好,则可能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包括内在控制源、风险承担倾向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特质可能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向产生明显的影响[1]。从个人背景来看,创业者的家庭支持、创业知识和创业资源等都会影响到创业意向。

二、國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有学者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并对其进行定义。自我效能感属于个人主观判断意识,是对个人是否有能力面对困境,并通过自身操作

行为突破困境的一种感觉。从90年代开始,便已经有学者将自我效能感应用到创业领域进行研究,将其命名为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自我效能感属于创业者的创业信念,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创业意向可看作创业者的主管态度,能够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有学者以创业领域为研究对象,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对创业意向进行研究[2]。从创业者的活动过程可以看出,创业意向是创业者的心理活动,创业意向可能会因为创业环境或者创业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从而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从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可以对其创业能力、个人特质和创业态度进行客观的表述。创业意向可划分成执行意向与目标意向,其中执行意向是指创业者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创业活动计划的制定,创业目标意向是指创业者的创业愿望。

国内有学者从创业者角度出发,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进行研究。若创业者能够从挑战中抓住机遇,有能力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境,则表示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属于未知变量,可能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以创业管理者、创业大学生及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对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从研究数据中发现,若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比较强烈,则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可能性会相应增长,由此得出创业者成功创业概率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属于正相关。从创业者的创业经历来看,创业者可能会受到以往创业经历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创业行为,从而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关系探讨

(一)基于个人因素的关系研究

以江苏南京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案例,从大学生个人因素进行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选取毕业后的3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相同,各有160名。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人数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男性创业者73例,两年之内创业者24名,五年内创业者36例,十年内创业者13例。女性创业者39例,两年内创业者8例,五年内创业者23例,十年内创业者8例。最终成功创业的男性大学生有17例,女性大学生有5例。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男性创业者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可见男性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相对较强。从创业时间来看,男性创业者创业时间较早的数量相对较多。从大学生个人经历来看,创业大学生与就业大学生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数据差异,即专业可能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作用并不明显。大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的专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的影响很小,虽然有部分大学生选修了创业课程或者与创业目标相关的课程,但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产生的积极作用有限[3]。对比创业成功和创业失败大学生个人经历发现,22名创业成功者早在大学生时期便开始参与志愿者活动、兼职或者实习等工作经历,甚至有学生参与了创业活动,为其早期创业提供了工作经验和相关创业知识。在校期间拥有工作经历或者创业经历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对强烈,对创业者创业意向产生的作用较大。因此,在创业之初,这类大学生便已经有了明确的创业意向。对比创业失败和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发现,创业成功者的自我效能感很强烈,能够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意向。由此可见,创业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因为创业者的不同经历而表现出差异性,且创业

者的创业意向会因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而更加明显。(二)基于创业者人格的关系研究

结合上述研究案例,从大学生创业者人格角度进行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从成功创业者人格来看,有13名创业者拥有外向性人格,5名宜人性人格,4名开放性人格。在创业过程中拥有激情和活力,习惯与他人进行活动交流或者经验探讨。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大学生创业者拥有冒险精神,有勇气承担创业后果,能够从困境中利用创新思维开发创业项目,从而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创业者的外向性人格会影响到创业者的执行意向与目标意向,创业者在创业期间拥有明确的创业目标和创业计划。从失败创业者人格来看,31名创业者拥有开放性人格,24名创业者拥有宜人性人格,20名创业者拥有外向性人格。在创业早期阶段,开放性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然而开放性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其他新兴事物的影响而摇摆不定,无法明确自己的创业意向。对创业失败人格进行分析,宜人性创业者往往喜欢乐于助人,能够慷慨的让出部分利益。然而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者必须拥有明确的创业意向,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创业行为。因此,宜人性人格可能会对创业者的创业意向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从创业者人格角度来看,外向性人格能够有效提升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对其创业意向产生积极作用。宜人性人格会对创业者的执行意向和目标意向产生负面影响,即对创业者创业意向产生不良影响。当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出现意外时,便会影响到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发挥。对比成功创业者和失败创业者人格可知,创业者的人格可能会影响到创业意向,从而得到不同的创业结果。从创业自我效能感来看,虽然创业者人格具有相似性,但自我效能感强烈的创业者成功概率较大,创业者人格对创业意向产生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消除人格对创业意向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基于背景环境的关系研究

从家庭环境来看,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可能对创业者创业成功与否产生影响。以大学生家庭环境来看,经济条件、户口类型、是否独生子女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创业意向。就经济条件来看,若大学生经济条件不足,则大学生便会拥有较强的创业意向,希望可以成功创业解决家庭困境。这类大学生早期会参与各类兼职活动,积极参与创业活动,为早期创业做好准备。相对于城镇户口而言,农村户口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对强烈,创业时间比较早。因为农村户口大学生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少,对于有助于就业或者改善经济条件的活动有较高的激情。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能够享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其本身拥有的独立性相对不足。非独生子女拥有的独立性意识和活动能力相对较强,对于就业和创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由此可见,非独生子女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相对较强,其创业目标和创业计划都比较明确。从父母角度来看,若大学生父母本身拥有较高的学历,则大学生可能会因为父母的影响而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若大学生父母学历较低,则大学生的主观意识相对强烈,可能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加入到创业中。尤其是当前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创业政策,能够为大学生前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会逐渐增长。从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会逐渐提高,其创业意向也会因为自我效能感影响而更加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