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人教版八下美术教案
美术学教案人教版初中
美术学教案人教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的第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知识描绘出富有春天的气息的画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
2. 色彩的表现方法。
3. 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2. 创新性地表现春天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色彩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的色彩,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春天的畅想》。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要素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 教师讲解色彩的表现方法,包括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等。
4.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今后的学习目标。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色彩的表现方法,并能够运用色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春天气息的作品。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一、教材分析:《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作业是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而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的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创作意识。
同时,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发现、利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全面体验艺术创作活动的愉悦。
本课在指导学生设计应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废弃日用品进行加工再利用。
通过自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引导学生将创作主题锁定在培养个性意识,关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关注环保,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可以启发学生发现材料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手脑结合能力,提高审美认识和审美品味。
(3).情感态度: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制作中体验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设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四、教学背景: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丰富,但知识面相对来说不太宽,尤其是这种小科,学生有意识主动查找资料学习的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增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欣赏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本节的课件就充分发挥了此项优势,欣赏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五、教学方法: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所得。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册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色彩知识:春天的色彩特点,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2. 创作方法:观察春天的景物,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欣赏评价:欣赏优秀的春天的绘画作品,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特点。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春天的色彩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2. 示范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色彩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色彩特点。
2. 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如何欣赏评价春天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和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色彩特点和创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色彩运用情况,创作想法的独创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在欣赏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景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大自然美好情感的态度,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2. 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2. 教具:投影仪、彩色笔、画纸、画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春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学生练习色彩搭配,教师巡回指导。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色。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创作。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回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色彩表现春天景色的能力。
3. 学生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艺术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学会分析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相结合。
-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照片(如菜市场、校园操场等),然后再展示一些根据这些场景创作的艺术作品(如画家笔下的菜市场、校园雕塑等),引导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课题“源于生活的艺术”。
- 新授(20分钟)- 欣赏摄影作品: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如通过特殊的拍摄角度、光影效果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析摄影者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并通过摄影技术进行艺术呈现的。
-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艺术作品图片(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类型),让学生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家庭聚餐、课间活动等),用简单的线条或色彩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构思,画出草图或者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进行艺术创作。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高于生活的具体表现,掌握艺术作品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生活素材的艺术价值。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实践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1.1 颜色与色彩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区分色彩的三原色、六色彩和色彩的互补关系。
进行色彩实验,让学生通过混色来理解色彩的变化。
1.2 色彩的感知与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学习色彩的表达方法,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材料2.1 绘画工具与材料介绍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
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熟悉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2 线条与形状学习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画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粗细、曲直和形状的变化。
利用线条和形状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第三章:欣赏与分析3.1 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分析和讨论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观念。
第四章:美术与生活4.1 美术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
进行生活场景的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来表达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4.2 创意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进行创意设计的实践,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五章:美术与传统文化5.1 美术与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书法、国画等。
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技法和风格,进行传统文化的绘画创作。
5.2 民间艺术与民俗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剪纸、泥塑等。
学习民间艺术的基本技法,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
第六章:人物绘画6.1 人物头像绘画学习人物头像的绘画技巧,包括脸部轮廓、五官刻画等。
进行人物头像的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画、书法和剪纸三个模块。
其中,中国画模块主要学习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画的基本功、中国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等;书法模块主要学习书法的基本知识、书法的基本笔画及构图要点、书法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正楷、行书和草书等书法字体的书写;剪纸模块主要学习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剪纸的基本技法以及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画、书法和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中国画的基本功,如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体的书写技巧;•掌握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书法常用字体的书写;•剪纸基本技法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中国画构图和表现技法的理解和运用;•书法的笔画书写要求;•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画中的线条运用。
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第二步: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功,包括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
同时,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进行线条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对线条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线条的画法和运用。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线条技法画一幅简单的中国画作品,并注意线条的运用。
4.2 教学方法•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运用和水墨的运用。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提高线条的技法。
•评价法: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研究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研究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一组织教学二启发引导阶段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三新授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
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
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物资资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2主要教学手段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
3几种美术表现言语形式建筑、雕塑、绘画、园林四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教学目标:1.经由过程本课观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研究以审美感受为根蒂根基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观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研究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接纳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利性、灵动性和独特征获得发展。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术的基本概念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2. 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3. 美术的表现手法(写实、抽象、夸张等)第二章:绘画基础1. 绘画工具与材料2. 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涂抹、渲染等)3. 绘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对称、平衡、对比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理论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方法。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等。
3. 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技能的测试。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册教案共32课时,每周2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顺序依次进行,每章约4课时。
六、教学内容第三章:雕塑与工艺1. 雕塑的分类与特点(泥塑、木雕、石雕等)2. 雕塑的基本技巧(塑造、雕刻等)3. 工艺品的制作与欣赏(陶瓷、剪纸、刺绣等)第四章:设计基础1. 设计的概念与分类(视觉设计、工业设计等)2. 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实用、创新等)3. 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调研、草图、制作等)七、教学方法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美术作品或话题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6.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评价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5.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成长记录:鼓励学生建立美术成长记录,记录学习过程和成果。
初中美术书七年级下册教案
初中美术书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
教学准备:课件、画具。
教学过程:1. 引课: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 讲授:介绍美术创作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理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概念。
3. 实践:分组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中。
4.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第二课时: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营造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营造艺术情趣和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画具。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义。
2. 讲授:介绍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营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3. 实践:分组进行美术创作,要求学生尝试营造艺术情趣和意境。
4.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2.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第三课时:色彩的魅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画具。
教学过程:1. 引课: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魅力。
2. 讲授: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魅力。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2. 讲解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创造、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的原则。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二章:素描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阴影、质感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素描作品。
2. 讲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处理和质感的表现。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三章:色彩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色轮、色彩的三要素等)2. 色彩的运用方法(如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技巧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色轮和实例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讲解色彩的运用方法,如色彩的搭配原则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第四章:绘画创作与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表现手法等)2. 绘画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构图的原则、色彩的搭配和表现手法。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美术的定义:美术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掌握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1.2 美术的基本元素学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基本元素。
练习运用基本元素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1.3 美术的基本技法熟悉画笔、画刀、铅笔等绘画工具的使用。
学习调色、构图、比例等基本技法。
第二章:素描基础2.1 素描的定义与意义理解素描的定义:用线条和阴影表达形状、比例、质感等的绘画形式。
认识到素描对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2.2 素描的基本要素掌握素描中的线条、阴影、透视等基本要素。
练习运用基本要素进行素描创作。
2.3 素描的观察与表现学习用素描的方式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细致表达能力。
练习通过素描表现物体的形态、质感、空间感等。
第三章:色彩基础3.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了解色彩的定义: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产生的视觉现象。
掌握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等。
3.2 色彩的基本原理学习色彩的三个基本原理:色相、明度、饱和度。
练习运用色彩原理进行色彩搭配和创作。
3.3 色彩的表现与应用学习色彩的表现技巧,如色彩的浓淡、冷暖、纯度等。
探索色彩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绘画创作与欣赏4.1 绘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学习绘画创作的构思、草图、正式绘画等步骤。
练习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绘画创作。
4.2 绘画创作的主题与风格了解绘画创作的主题与风格,如写生、想象、抽象等。
尝试创作不同主题与风格的绘画作品。
4.3 绘画欣赏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欣赏绘画的方法与技巧,如观察、分析、感悟等。
练习对不同绘画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第五章:美术与文化5.1 美术与社会背景了解美术与社会背景的关系,认识到美术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
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特点与代表作品。
5.2 美术家的生平与创作了解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生平事迹。
学习美术家的创作方法和风格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第二课弘扬真善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一课了解纹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5篇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1课题:策划与搜集教学目的: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1.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思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美术展览,但是同学们想不想尝试着自己办一个美术展览呢?学生回答创设情境二、讲述新课1.设问:同学们,如果现在你需要策划一次画展,你该从哪里入手?你首先要做哪些事情呢?(结合课件)教师介绍办画展的知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2.小组讨论:举办画展的内容、形式、场地等策划。
教师总结策划的过程:(1)确立画展的主题和内容(规模、参展范围、作品类型)(2)搜集作品(发展览公告、征集、邀请、寻找等)(3)整理作品(挑选、评价、作品分类等)(4)筹划、装饰作品、布展(作品装帧、场地设计、宣传品设计)(5)展览、组织参观(新闻发布、接待、讲解等)学生分组讨论策划方案明确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三、策划练习作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策划画展的主题,完成画展的策划方案,并搜集、整理画展作品。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搜集的途径:通过征集、募集、寻找、邀请等方式,尽量多的搜集作品。
学生讨论并思考.(利用课件介绍,供学生参考)学生看课件演示、思考延伸知识四、学生展示1.分小组展示并讲解策划方案。
(画展的主题、内容、场地、宣传等)2.展示搜集的作品并介绍。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绘画的分类知识。
学生实践策划画展的过程。
学生策划画展方案、搜集作品培养学生的策划和搜集能力、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策划的过程与乐趣。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研究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课本,初步理解本课的研究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XXX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研究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XXX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称重要。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美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美术的定义、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特点。
3. 教学方法: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的定义。
(2)讲解:详细介绍美术的分类和特点。
(3)实践: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画作,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4)总结:强调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第二章:绘画基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教学内容:绘画工具、材料的选择,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绘画工具、材料的选择。
(2)讲解: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方法。
(3)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
(4)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点评学生作品,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三、第三章:素描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教学内容:素描工具、材料的选择,线条、阴影、质感的表现。
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素描工具、材料的选择。
(2)讲解:讲解线条、阴影、质感的表现方法。
(3)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素描技巧。
(4)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点评学生作品,强调素描技巧的重要性。
四、第四章:色彩基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2. 教学内容:色彩的定义、三原色、色彩搭配原则。
3. 教学方法:讲解法、展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色彩的定义。
(2)讲解:讲解三原色、色彩搭配原则。
(3)展示:展示优秀色彩搭配作品。
(4)实践:学生尝试进行色彩搭配,教师巡回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人教版八下美术教案
美术,是一门与艺术相关的学科,美术作品是人类对于周边事物的一种想象。
初中美术学科教学对于当代初中生的美学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h2>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h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4、展示于讲评阶段:分别展示一幅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信息,尝试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反思】
1、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是否解释了美术作品的创作于现实生活的关系;
2、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对作品及相关细节进行欣赏评述;
3、是否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h2>
人教版七下美术教案: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h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
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
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夏加尔的《散步》。
欣赏评述。
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第二环节:(1)欣赏,感受。
播放多媒体,在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独特的意境。
(2)分析,探讨。
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
尝试对《桃潭浴鸭图》进行评述。
4、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学生是否能感受到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
2、是否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情感方面,理解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3、是否能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