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福:《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沦陷区青年学生投奔大后方的回顾

抗日战争中沦陷区青年学生投奔大后方的回顾

抗日战争中沦陷区青年学生投奔大后方的回顾张振昆鸟 在林林总总的中国近代史和抗日战争史著作中,我第一次看到讲述抗战时期的人口流动和迁徙问题的,是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0年代中,刘大年邀我协助完成《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的编写时,我就提出应补上这样的内容。

得他同意,由姜涛写初稿,他本人修改增补,形成书中的一节“国内人口迁徙”。

里面分析了抗战期间中国人口流动的三种情况:一是战争初起时敌占地区人口内徙,难民流亡,从战地前沿向大后方迁徙;二是大批知识分子从四面八方奔赴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三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同日军不间断地“扫荡”与“反扫荡”中,根据地人口不间断地在一定范围里反复迁徙流动。

此书出版后我继续关注这个问题,渐渐领悟到,抗战时期还有一种人口迁徙,就是沦陷区青年学生奔赴大后方。

这里所说的青年学生,基本上是大、中学生,以高中生为主;他们不是在日本侵略军将到或刚到时逃出去,而是在日伪统治相对稳定地区的学校就读一段时间以后选择离开,投奔大后方,主要去西北西南各地。

本文将主要说一点北平(日伪统治时期称北京)的情况。

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平就被日军占领,1938—1939年这里的青年学生已有人奔赴内地和大后方,进入1940年代,出走者日益增多,1942—1944年达到高潮,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才终止。

这种迁徙的一大特点是秘密性。

这是因为这种行动根本上带抗日战争中沦陷区青年学生投奔大后方的回顾有反日性质,在日伪统治下就不能公开,不能声张;为安全起见,一般除家人、亲属及最可信赖的师友外,绝不向其他人透露。

在学校里,在班上,往往是某同学多日不见,才渐渐传出“已经走了”———去了大后方;有的甚至“失踪”多年后(抗战胜利后或更晚)才为人所知。

与此相关联,这种行动总是零散的,大多是个人独行或少数人结伴同行,不可能采取大规模的集体行动。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见闻以及几位朋友提供的各自经历、见闻资料,战时北平青年学生赴大后方可举如下一些事实。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历年真题汇编一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历年真题汇编一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历年真题汇编一1. 【简答题】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答导入。

展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范围,提问学生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区,平时常说的“南方北方”以何为界?带着问题,引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图1-1-7找出东部季风区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以什么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学生总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以秦岭—淮河为界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回归教材,思考秦淮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师生总结】秦淮一线除了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之外,还具有以下地理意义:小麦与水稻、旱地与水田、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教师活动】PPT展示《南北地区分区的自然差异》,提问:(1)我们是根据什么条件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四个分区?(2)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四个分区在哪些自然地理因素方面还有差异,尝试总结为表格。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根据水分和热量进行划分。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提问:(1)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有差异?(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明显的南北方生活方式的区别?【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北方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地;南方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

此外,人们的文化风俗,如:饮食、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南北方各不相同。

【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地区居民建筑实景图》。

提问:(1)南北方地区的居民建筑有什么最明显差异?(2)原因是什么?【学生总结】北方地区降水变率大,多为平顶屋,可以节省建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方便排水,居民建筑屋顶坡度大。

抗战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抗战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撰文/田 牛抗战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贵州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富裕的沿海和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东部省份,甚至与西南地区的四川也有差距。

清末,受洋务运动影响,随着一批官办工厂的兴建,贵州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社会发展开始近代化,但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贵阳为主的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抗战前的长期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对贵州的控制和管理比较薄弱。

随着抗战推进,贵州的大后方战略地位不断凸显,稳定与发展成为治理贵州的重点。

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黔,大量的人口对贵州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贵州已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

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中央的重点支持和建设。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这一时期成为贵州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贵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时贵州的人口迁移迁黔移民的基本情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战争造成数千万中国同胞死伤,无数房屋、厂矿在烈焰中被毁。

战争造成的间接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敌占区人民为了躲避日军战火,被迫带着妻儿离开家乡,迁往后方和安全地带,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

它的数量、规模和时长在世界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

大部分离开家乡的人流亡到西部各省,形成了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人口迁移。

迁徙方向由东部、中原向西南各省,在短期内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大量难民的流入,使贵州人口发生剧烈变化,影响了贵州社会的方方面面。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同年11月20日发布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敌占区的国民党党政军队领导人、机关单位、工矿、文教组织、学校和难民纷纷西迁。

据统计,当时中国总人口为4亿,流动人口达5000万。

1937年底至1940年底,仅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协助下,就有448家工矿企业迁往贵州。

抗日战争前,全国共有高校108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中部城市,贵州一所也没有。

抗战时期“西进运动”对西北地区人口影响探究

抗战时期“西进运动”对西北地区人口影响探究
在 布 、 L年龄 结构 、 口成分等方 面 , 人 1 人 对抗 恰巧形成了一个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 绝 大 多 数 。据 统 计 “ 难 民 中 老 者 占 %, 22 %, 2 难民群 战时期 的“ 西进运动” 对西北地 区的人 口影 泥潭 , 日本侵 略者深陷其 内 , 罢不能 。 1 . 壮者 占 4 . 幼者 占 4 %, 使 欲 58
响进 行 详 细探 究 。

另外 , 大批东部人 口内迁 , 传播了东部 人民 体人 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 型” 陕甘 宁边区 。 的民风 、 社会 习俗 、 活习惯 、 生 乃至道德 观 情况相 同。移 民年轻型的人 口年龄结构对

重 返 祖地 : 涌入 西 北 的 人 口规 模
13 9 7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由于 念 , 于西北人 民的生活方式 的近代化 , 对 具 西北人 口再生产和经济 的持续增长提供 了
因此 ,西北人口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 立北平大学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国立北洋 尽管战后有许多高层 和技术人员 、 知识分子 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 ,组成国立西安临时 回流, 但毕竟 为西北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做 出 大学 ,9 8年 更名为 国立 西北联 合大学 , 13
二 、 新洗 牌 : 重 西北 人 口的再 排 序
三、 构 优 化 : 北 人 口结 构 的 质变 结 西
第一 ,大批移 民在西北地区定居并通
婚 , 米 脂 、 德 这 样 男 女 比例不 均 的地 方 使 绥
在 13 年 国民 政 府 炸毁 黄 河 大 堤 前 , 得到了人 口调剂 。根据遗传学原理 , 98 生物具
后代身 三省 3 1 9 万多人被迫离乡 ,大批难 民沿 陇 内迁移 民“ 大体上可 以分为三大类 : 富裕及 有远缘杂交优势 。中国人身材矮小, 海路经郑洛 , 出潼关 , 至西安 、 宝鸡 、 中等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 汉 政治方 面活动 的人士 、 体素质差 , 除营养不足等因素外 , 还与屡禁 同宗 堂表等的互婚有关。 由于 地。 据行政院善后救济 总署河南分署调查 , 同情重庆中央政府 的人或是为 日伪政府所 不止的同姓 、 、

抗战时期移民入陕的社会学透析

抗战时期移民入陕的社会学透析

口迁移潮流。 L作为社会结构 叶的核心要 人 = 】 1
素 , 的 变化 会 引起 社 会结 构 诸 多 要素 的变 它 秦 在黄 土高 原 上 在 化和 发展 , 口迁移 通 常被 视 为 社 会变 迁 的 为现代 T 业 之母 的机 械] 业 , 陕 西 几 近空 个 初 具 规 模 的 “ 宝 业区 ” 人 陕 形 成 , 由此奠 定 了宝鸡 两 北 地 区 丁业 重镇 的 重要原因之一 。 本文主要从战时入陕移 民群 白 ,抗 战 时 期迁 来 陕 西 的机 器业 共 八 家 , r : 改变 了过 去二 r 体人手 ,探讨 战时移 民对陕西社会经济 、 文 西工业 的许多母机大都是这些工厂带来或 地 位 。在 _厂 的地 域 分 布 J, 厂 多 集 中于 西 安 市 的特 点 ,分 布 于 全 省 各 化 生 活各 个方 面的影 响 , 以期 对 当今 的移 民 制造 的。而陕西纺织工业 9万纱锭 中有近 4 政 策 提供 借 鉴 。
同时 , 对部下放任 自流 , 最终会导致集团 内 不 守 , 守泰 安 ? ” 之不 理 , 自撤 到 鲁西 存实力” 何 置 径 的军阀本性 , 使他利令智 昏, 在紧要
部 的腐 败 。
南 。至此 , 韩复榘失信 下令 国人民 , 成为 关头做了错误的选择,终于被蒋以 “ 违抗命
二 、 业 农
一部分租 与申新纱 厂, 另一部分和 人、 企业家多随 丁厂迁入陕西省 , 促进 了陕 布机中 ,
西工 业 发展 。
众 多难 民 的迁/ , 西农 业发 展起 到 了  ̄j - 陕
成 阳的 中 国机 器 打仓 厂 合 并 , 组成 成 阳纺 织 促进 作用 , 主要体 现在 垦荒方 面 。 垦荒地 是 开
形势 , 于蒋介石和 日人夹缝中的韩 , 处 采取 分发挥 他 们 的作用 。 而韩 复 榘抗 日战 争前 期 , 大 的野 心 , 维持 实 力 , 能 同守 山 东地 盘 , 受 不 了一套 “ 独特 ” 的办 法 : 对蒋介石 阳奉 阴 他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朱杰摘要:人口迁移,这一自人类产生以来即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息从未间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纷扰复杂的社会过程进一步带来了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以及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不断重组和异化。

本文介绍了人口迁移的经典理论,并以此为框架就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机制以及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追踪,最后针对人口迁移的各研究领域做出了研究述评。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研究进展一、概念辨析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spatial mobility),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permanent residence)由迁出地(place of origin, place of departure)到迁入地(place of arrival, place of destination)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United Nations, 1982)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二、相关理论综述和人口迁移研究的其它领域相比,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和不完善。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Law of migration)”是公认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此后,西方学者从人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路线图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路线图
1937年9月,厦门大学从厦门——>鼓浪屿——>福建西部的龙岩市长汀县。 1938年10月,中山大学由广州——>云南澂江——>广东省东昌县坪石镇(现广东省韶关市)。 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栒邑县——>晋察冀根据地(山西、河北边界) 1937年1月,抗日军政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从延安——>迁至陕北、山西、河北等地坚持办 学。
代表性高校迁移路线
浙江大学从1937年11月开始从杭州往内地西迁,先后经浙、赣、湘、 粤、桂、黔等六省,于1940年初,到达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 1942 年1 月, 民国教育部决定将未在内地设立分校的上海专科以上学校全 部合并, 在浙江金华成立东南联大。后又辗转迁至福建建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济大学先后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吉 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 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 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迁重庆北碚,于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 学”;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 国立中央大学(由国立江苏大学改称而来),1937年迁至重庆沙坪坝, 史称“重庆中央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 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 1938年2月,国立武汉大学决定迁往四川乐山。1946年6月,武汉大学从 乐山迁回武昌珞珈山,现为武汉大学。
5 安徽
2 甘肃
2 河南
2 山西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广东
福建
云南
广西
浙江
陕西
湖北
战争烽火中,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发展壮大的中国大学
“八年抗战,中国大学不仅没被战火摧毁,还发展壮大,这实 在是个奇迹。……对于大学来说,规模不等于水平,更不等于贡 献;但无论如何,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被战火摧毁,反而越战越 强,这点很让人欣慰。” ——陈平原

人口迁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趋势,人口迁移已成为一个普遍且重要的现象。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流动常常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尤其对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来说,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

首先,人口迁移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一股活力和创新力量。

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机遇多样化,大量的人口涌入了东部沿海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着人才流失和资源匮乏的困境。

然而,近年来,随着政府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更多年轻有为和有创业意愿的人们开始选择回流或者移居中西部地区。

这些人口迁移带来的是一股新鲜的经济活力,他们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人口迁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原本陷入萧条的中西部地区开始迅速建设起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各个城市迅速崛起。

这种人口迁移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是一种双赢,人口迁往中西部地区寻求更好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

同时,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人口迁移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

随着人口增加,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的供应变得更加紧张,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导致了一些区域的空心化和资源荒。

一些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因为缺乏劳动力而遭受经济的衰退和资源枯竭。

这些都需要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此外,人口迁移还对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不同地区人口的流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各个城市也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发展方向。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人口迁移论文总结范文

人口迁移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人口迁移现象日益突出。

本文以我国西部大开发为例,分析了人口迁移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对策,旨在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此背景下,人口迁移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人口迁移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口迁移的背景与原因1. 背景:(1)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异;(4)城市化进程加快。

2. 原因:(1)经济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2)政策因素: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政策支持;(3)社会因素: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迁入人口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4)家庭因素:西部地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一代为追求更好发展机会而外迁。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1. 积极影响:(1)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2)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3)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4)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区域文化内涵。

2. 消极影响:(1)加剧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2)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3)引发资源环境问题;(4)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四、人口迁移对策1.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综合实力;(3)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提升区域吸引力;(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迁入人口权益;(5)加强政策引导,控制人口迁移规模。

五、结论人口迁移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夏明方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农村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旧中国的农村,灾荒较之与战争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虽然就全国范围而言,八年抗战期间地质活动平静,气候状况亦大范围好转,但这并不能掩盖局部地区以及某些年份气候状况的恶化趋势,而且由于战争对中国社会直接间接的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致使相对较小的自然变异也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灾难,愈是抗战后期灾荒还愈加严重,所以对战时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迁移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并在其演变过程、流徙路线及其具体特点等方面深深打上了灾荒的烙印,同时亦由于战争本身的影响而形成有别于战前同类型人口迁移的某些特点。

关键词 自然变迁 天灾人祸 农村人口迁移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抗战期间的人口迁移时,更多的是将视野集中于战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城镇人口的迁移上,而相对忽视了自然灾害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农村人口迁移。

然而,由于后者——即以灾害为动力的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迁移事实上所具有的规模和影响,对它的任何轻描淡写的研究,大概都不足以使我们完整地把握战时人口迁移的流向和特点,进而从另外一个侧面更深刻地揭示出这场侵略战争本身对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及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一 从城乡人口西迁谈起毫无疑问,抗战期间最大的人口迁移潮,是华北、华中、华东等内地广大城乡的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之下或者出于抗战需要而向西南西北的迁移。

但是移往大后方的人数一开始就被作了无限的夸大。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即声称“曾有八千万人西移”。

①目前海外研究抗战史的学者则大多同意张嘉首先提出来的5000万人的说法。

②实际上早在抗战期间,美国派往中国的军事观察家格兰姆・贝克就提出疑问,并作出“至多不过两千万人”的估计。

③陈达教授则估计为1350万,其中由沦陷区24个重要城市撤退到后方的约有350万,另有大约1000万人会由其故乡迁出。

师大学者

师大学者

张根福,男,1964年生,浙江浦江人,复旦大学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

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兼任浙江省教育后勤基建协会会长、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分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开设“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与西部开发”“太湖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及社会影响研究(1851—2005)”“江南水域环境改造与社会影响研究(1840—1978)”;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

出版《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太湖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及社会影响研究(1851—2005)》《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等著作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在《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人口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著作《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此外,研究成果还先后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社联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等。

先后荣获“浙江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张根福教授主要学术成果介绍

张根福教授主要学术成果介绍

张根福教授主要学术成果介绍张根福教授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抗日战争史、近代江南生态环境史、浙江区域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其学术研究特色鲜明,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抗战时期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对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举凡迁移的背景、原因,迁移的数量、分布,迁移的特征,迁移人口的籍贯、性别、年龄、职业等作尽可能的复原,对迁移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出版独著《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合著《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在《历史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上发表《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抗战时期人口流迁状况研究》《抗战时期银行界的迁移与影响》《抗战时期迁移人口的结构分析》《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的特征与影响》等论文。

近现代江南水域环境改造研究 对中国近现代环境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如民国时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变迁、生活环境与卫生改良及建国后的农田水利、联圩并圩等作了深入探究。

出版合著《太湖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及社会影响研究(1851—2005)》,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经济地理》等刊物,发表《圩区建设与生态社会效应———20世纪50—70年代联圩并圩的考察》《苏浙边界的水利纠纷与政府运作———以20世纪50—60年代吴江县联圩引起的省际纠纷为例》《195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与驱动因素》等论文。

抗战时期区域经济与社会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战时浙江社会变迁和汪伪政权经济方面的研究。

出版著作《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在《民国档案》《江海学刊》《档案与史学》等刊物发表《抗战时期浙江省行政改革述论》《试述抗战时期日伪在浙江的政治统治》《论汪伪战时经济统制》《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述论》《汪伪战时体制下的金融统制》等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发表《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史课程框架设计的一点看法》《论毛泽东的新人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四重使命》《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等论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对抗战局势的影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对抗战局势的影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移对抗战局势的影响
张根福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2)005
【摘要】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各部门陆续西迁,重庆成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国民政府迁移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带动了大批人口的西迁,为后方国统区积聚起必要的人力资源,形成了新的抗战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后方国统区经济的开发,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民众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挽救祖国、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感.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张根福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古田会议对抗战时期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J], 李莉
2.太平洋战争对抗战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J], 罗红希
3.侨汇对抗战时期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 [J], 吕东征;
4.新文化运动中的美术思想论争对抗战时期美术的影响——从西方写实主义精神向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嬗变 [J], 黄剑武
5.非正式制度对抗战时期大后方企业的影响
——以地域文化为中心 [J], 刘岩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战时期《东南日报》的南迁及其出版活动

抗战时期《东南日报》的南迁及其出版活动

On the Southward Move of Southeast Daily and Its Publishi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 张根福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9-62页
主题词: 东南日报;南迁;出版
摘要:抗战时期,<东南日报>因受战事的影响,经历了多次迁移,从杭州相继迁至金华、南平、丽水、云和等地.这一时期,其出版活动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报社虽几经播迁,屡遭劫难,但不
断重整残局,不断崛起;(二)多方招聘人才,延揽进步文化人,为报社输入新鲜的血液;(三)调整版面,突出军民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主题;(四)副刊<笔垒>思想进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极高的声誉.。

试论抗战期间难民西迁给西部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

试论抗战期间难民西迁给西部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

试论抗战期间难民西迁给西部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摘要】:抗战引起的难民西迁,给西部城市造成极大压力,如人口增长过快;职业结构严重失衡;治安问题突出等。

追古思今,政府对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关键词】:抗日战争;难民;城市;负作用难民是指”由于战火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流离失所、生活困难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版,第914页。

)难民的产生属于社会演化中的特殊现象,也是一个千百年来与人类进步相伴而行的老问题。

那么,是什么制造了难民呢?一言以蔽之,天灾人祸。

就近代中国来说,人祸远胜于天灾。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战争期间,日军铁蹄践踏之处,国土遭蹂躏,生灵被涂炭。

为逃避日军的烧杀淫掳,沦陷区人民被迫纷纷携妻带子、呼儿唤女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奔向大后方和安全区域,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

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是罕见的。

近代西迁难民大量进城,引起城市恶性膨胀,带来了许多城市社会问题。

关于移民对城市负面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彭南生教授曾经做过如下的精辟论述:(1)城市人口过快增长;(2)城市人口职业结构严重失衡;(3)城市人口大量失业,城市治安问题突出。

[1]难民大量涌入,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恶性膨胀。

除给城市住房、供水、供电、交通、治安、卫生、交通、饮食等方面的不便之外,还引发了不少的城市社会问题。

以抗战期间重庆为例,除了大量难民的涌入,1937年12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又有大批的党政机关、军事机关、一些社会团体、学校、工厂等的迁入,导致人口剧增。

短时间内几十万的难民对重庆这样的陪都而言负担都太重了,以致国民政府在其幕僚机构迁到重庆的第2天即1938年6月10日,不得不开始疏散人口。

仅1939年5月5日至7日重庆居民疏散以各县乡村的就达25万人[2]。

难民问题已经等同于国防工业的建设、战时政治机构的改编、外交、战时金融财政的确立等一样重要的位置。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对西南地区民众意识的影响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对西南地区民众意识的影响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对西南地区民众意识的影响摘要: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大后方。

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都迁入西南地区,西南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些机构和人员的迁入,给西南地区带来了新的信息和知识,交通条件也得到改善,民众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西南民众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变得更强;他们的婚恋和教育观念有了改变,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民风民智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关键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西南地区;民众意识抗战时期,众多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经济机构为保存力量,有的通过国民政府的安排进入西南,有的自愿搬迁进入西南地区。

他们的到来,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众意识的改变,增强了西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并积极参与到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抗日战争中,成为抗战史上重要的一页。

一、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民众意识改变的原因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和国民政府统治中心的转移,西南成为了抗战的大后方,众多企业、学校及相关机构大量内迁,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成为了重要的迁入地,一些小城镇也因抗战规模膨胀,当地的老百姓在接受这些外来人口时,也接受了他们的思想。

(一)学校及科研机构的迁入。

抗战期间,为保存教育力量,国民政府对高校内迁的工作作出安排,颁布了《战时内迁学校处置办法》、《社会教育机关临时工作大纲》等文件。

对高校内迁和安置作出规定:“各省市教育厅局,于其辖区内或境外较安全之地区,择定若干原有学校,即速加以扩充,或布置简单临时校舍,以为必要时收容战区学生之用。

”由于战火蔓延和战争局势危迫,国民政府虽无力组织大规模高校内迁,但仍对重点大学的迁移做了安排和指示。

有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这种情形之下大量迁入西南地区。

迁往重庆的有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北)等22所;迁往成都的有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9所;迁往四川的有20所;迁往云南昆明等地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迁往贵州贵阳、遵义等地的有浙江大学等8所。

抗战时期的移民潮对西北社会的影响

抗战时期的移民潮对西北社会的影响

2008年1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an 12008 第45卷第1期Journal o f No rthw est No r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o l 145No 11[收稿日期]2007-01-07[作者简介]李建国(1959)),男,安徽涡阳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抗战时期的移民潮对西北社会的影响李建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沦陷区人员西迁,形成了巨大的移民潮。

当时大后方之一的西北地区,移民数量也很庞大。

总体来看,这些移民的素质和层次相对较高,知识阶层和各类技术人员众多,工商人士聚集,为抗战大后方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对当时西北社会影响巨大,在教育、科技、工农业生产和商贸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西北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移民;西北社会[中图分类号]K 2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08)01-0106-05移民实边在西北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事,但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的移民潮,则是在一种不同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与历史上的移民有很大的差别,其对西北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较大。

一抗战时期向西部移民,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

九#一八事变后,撤退关内的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陕、甘剿共,大量的东北军家属、青年学生和部分难民随东北军进入陕、甘。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为保存抗战力量,建设抗战大后方,依据蒋介石/以川黔陕为中心,甘滇为后方0的对日整体战略部署,¹国民政府机关、部分高校、军工和重点民用企业开始有组织地西撤,大量的私营工商企业、难民也自动西撤,这种大规模撤退持续到1940年前后。

在此以后,仍有难民不断流入,还有许多有志青年从敌战区投奔抗日后方。

四川当时被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重庆成了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又有长江航运的便利条件,国民政府机关、企业西迁到西南的最多,东、中部私营工商业者和难民沿江而上者也不少。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图是1882年美国刊印的题为《唯一被隔绝的》漫画。

画中一名华人被阻挡在美国城门之外,门上写着“通往自由的金色之门”。

该华人的行李上贴着“勤劳”“秩序”“和平”“节制”等标签。

该漫画()A.意在称颂中国人的优良品质B.否定了华工为美国作出的贡献C.嘲讽了美国价值观的虚伪性D.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盛行2.契约华工是继茶、棉、白银后,近代中国为世界市场提供的又一重要商品。

下表是19世纪20~80年代美国部分地区的华工数量统计上述图文信息,可以说明A.晚清政府通过契约保护华工权益B.近代华人移民海外由此拉开序幕C.美洲地区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D.华工对美国的经济建设功不可没3.在早期殖民扩张中,尽管西班牙王室法令中规定须向印第安人教授西班牙语,传教士们却选择学习印第安人的语言,在1524—1572年间,新西班牙出现了上百种用印第安人语言编写的词汇手册、语法手册和教义问答……西班牙人在印第安人金字塔的废墟上建起的新教堂也继承了印第安人宗教中众神的特点。

这()A.推动了美洲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B.落实了西班牙政府的文化政策C.有利于拉美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D.促使印第安文明出现断裂现象4.19世纪中叶后,美国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

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潮。

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A.开矿筑路B.金融证券C.建立牧场D.买办经商5.有美国学者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

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

材料主要反映了天花()A.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导致印第安文明的彻底消亡C.使美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D.加快了欧洲征服美洲的进程6.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B.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7.学者生键红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一书中指出,19世纪60年代,华工承担了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4/5的工程,工种除了体力工程外,还有重要的技术工作,如爆破、铁匠、驾车、中医等,华工的死亡人数至少有12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根福:《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2010-03-12 13:22:01 作者:张根福来源:sinoss 浏览次数:204 网友评论0 条成果名称《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成果类型著作出版时间2006年12月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成果内容简介本专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课题立项后,笔者先后化了5年时间陆续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成都市档案馆及各相关市县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赴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搜集了大批的地方志、文史资料、战时战后报刊、书籍;对西南、西北地区及战区的一些主要市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书主要依据这些研究资料,对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影响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全书分绪论、上篇、下篇、结语四个部分。

绪论主要分析学术概况、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手段与方法、资料的来源与本书结构体系。

上篇为人口迁移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背景分析。

论述自然环境与政区;战前人口数量与分布;战时军事与政治形势;及造成战时人口迁移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战祸与自然灾害。

第二章,数量、过程与分布。

通过调查资料估测迁移人口的总量及西迁人口的数量;阐述人口迁移的过程及迁移人口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结构分析。

从人口学角度对迁移人口的籍贯、性别、年龄、职业等构成进行典型的分析。

第四章,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迁移,以专论形式分别论述国民政府、高校、工厂、银行的迁移情况。

第五章,难民的迁移。

对战时最大的迁移群体难民进行分地区、分省市研究,尽可能地阐述各省市的迁移数量、迁移过程及具体流向。

下篇为人口迁移与西部开发,共分四章。

第六章,人口迁移与经济开发。

阐述人口迁移对西部地区农业、工业、商业、交通、金融、城市等方面的作用。

第七章,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

阐述人口迁移对西部地区社会变迁的作用,如社会生活、婚姻生活、妇女地位的变化等。

第八章,人口迁移与文化教育。

论述人口迁移对西部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如新闻出版、文学创作、电影戏剧、教育事业、民众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第九章,人口迁移的负面作用。

论述人口迁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民众负担加重、物价飞涨、疾病流行等。

结语。

从理论高度总结战时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阐述研究战时人口迁移对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与应用价值。

通过对全书的论述,笔者得出以下一些基本认识:第一,战时各省市的人口迁移既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与特征,也有其特殊性由于战时人口大迁移发生在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之下,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它必然体现如下一些基本特性:即迁移的情况极其复杂,它不仅包括消极的逃难者,也包括积极的抗战者,其中部分人口还有过多次的迁移;迁移主要发生在战役前后,迁移人数随战局发展而波动;迁移人口的流向和地域分布具有共同性,就迁向省外而言,其比较集中的分布区是西南、西北各省。

省内分布比较分散:一是迁向后方国统区,二是迁向陷区或游击区的安全地带;战时人口迁移虽有部分自觉的、有组织的行动,但大多是自发的、非组织的行为,它们常常受到战局演变的制约;迁移人口以中青年为主,劳动力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迁移人口的成分极其复杂,几乎社会每一种职业都加入了迁移的行列等。

此外,各省市由于战局演变的不同,受战争与自然灾害破坏程度存在着差异及受地理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等,也体现出各自的特殊性。

第二,战时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最终转化为移民的只是少数由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其规模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据国民政府的调查,战时各省市难民及流离人民总数达9500多万人,但无论省内迁移,还是迁向省外,最终转化为移民的只是少数。

因全面的抗日战争前后共8年时间,人口迁移持续时间较短。

日军占领的又大多是经济发达区域或重要城镇、据点,迁移人口的避难地除大后方、上海租界外,一般比迁出地要落后,生存环境要差。

战时政府的安置与救济更多的也只是设置收容,进行生活救济,将其编入保甲,从事生产的只是少数。

所以,在抗战期间,各省市即有大量人口回迁。

战后,政府机关、学校、金融机构、工厂企业及大部分人口陆续迁回。

只有少数真正无家可归,或出于某种需要由政府部门强行留住的公营单位职员转化为当地的移民。

这也说明,移民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动力来自于经济和政治因素,尤其是经济的因素。

第三,战时人口迁移,特别是国民政府的迁移,对中国的抗战局势发生重大的影响,对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迁移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特别是国民政府的迁移,形成了新的抗战中心;其次,人口迁移推动了后方国统区经济的开发,从而在物质上支援了抗战;最后,战时人口迁移还极大地促进了民众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觉醒。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后方国统区民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挽救祖国、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感,抗日战争之所以能成为全民族广泛动员的人民战争,与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也息息相关。

第四,高素质的迁移人口是推动战时西部地区开发和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力量战时东部与中部地区大批高素质人口迁入西南、西北大后方,对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迁移人口中有大批的政府官员、文化工作者、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精英,有的则是政策法令的制定者。

这些高素质的人员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思想。

不但推动了战时西部地区新闻出版、文学创作、戏剧木刻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迁入地的深层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由战时人口迁移推动的西部开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其一,政府在西部开发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其二,基础建设是西部地区社会变迁的先决条件。

其三,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其它的经验与教训还有:西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将农业、工业、商贸、交通、城市等建设综合起来考虑;要优先开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加速小城镇和城市化进程;鼓励移民和人才流动;大力发展新型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等。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1)对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举凡迁移的背景、原因,迁移的数量、分布,迁移的特征,迁移人口的籍贯、性别、年龄、职业等作尽可能的复原,从而勾勒出一幅长期湮没且又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2)对迁移人口中的特殊群体,以往学术界关注的是高校、工厂的迁移,对其它群体缺乏深入的研究。

本书不但对教育界,而且对工商界、政界、文化界、金融界等迁移也作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弥补了学术研究之不足。

(3)目前学术界虽然发表了一些有关战时难民的论著,但大多只是从宏观上进行论述,注重的是难民的安置与救济。

本书则依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资料及其它相关材料,试图以省市为单位,系统分析战时中国主要战区、沦陷区及其他区域各省市难民迁移的数量、迁移过程及具体流向。

(4)在西部开发方面,学术界更多的是从某一侧面如国民政府、高校或工厂迁移来分析其对西部社会的影响,尚缺乏总体性、全局性的把握,尤其是战时人口迁移对西部地区社会变迁作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课题则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人口迁移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即对西部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迁的作用,涉及了一些前人未曾研究的领域,从而拓展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5)在研究方法上,避免了过去单一的历史学研究手法,采取了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将区域性与整体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

(6)在研究资料上,本课题充分发掘、收集和运用目前可以做到的档案材料、报刊资料、公私记载、各种地方史和专门史,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尽可能的考证,使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克服了以往研究论据单薄的缺陷。

三、研究方法本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非文献资料(如口述资料、实地调查)相结合,多学科即历史学、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历史文献的搜集和运用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本著出版前后笔者先后在《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民国档案》、《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11篇阶段性成果,出版阶段性专著1部,最终研究成果专著1部。

受到同行专家较高评价。

谭刚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发表1万余字的书评,称本著作“是一本运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研究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史的典范之作,弥补了中国移民史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内容”,“就目前来讲,它是研究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史最全面、最深入、最成功的专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 期,也对本书的创新之处与学术贡献进行了专门介绍。

经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与筛选,本书被列入《光明学术文库·当代浙江学术文丛;在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上本书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

本专著及阶段性成果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一些观点先后被《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等数十家刊物的引用和采纳。

成果社会反映1、谭刚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发表1万余字的书评,称本著“是一本运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研究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史的典范之作,弥补了中国移民史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内容”,“就目前来讲,它是研究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史最全面、最深入、最成功的专著。

”2、本专著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 期,对它的创新之处与学术贡献进行了专门介绍。

3、本书经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与筛选,被列入《光明学术文库·当代浙江学术文丛》。

《光明学术文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力争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权威性的学术著作品牌。

4、在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上本书因反映了所在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本专著出版前后笔者先后在《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民国档案》、《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11篇阶段性成果,出版阶段性专著1部,最终研究成果专著1部,受到同行专家较高评价。

发表的论文中有2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本专著及阶段性成果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一些观点先后被《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等数十家刊物的引用和采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