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书记“瓦几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党支部书记哈马沙祖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亚森·喀斯木)
时代的先锋党员的楷模--记优秀党务工作者亚森〃喀斯木同志先进事迹亚森〃喀斯木,男,维吾尔族,现任沙雅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自1993年开始从事党务工作的他,不仅是一位教育的行家,而且抓党务工作也是独辟蹊径,带领教育局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奋斗,锐意改革,形成了一个勤政务实、拼搏进取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他的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的党务工作正在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多年来,亚森〃喀斯木同志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正派、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
注重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自身素质。
他严于律己、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党赋予的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他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为党委书记,他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还是在参加各种政治、组织活动,都能站在党员群众的前列,以身作则做表率。
他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能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
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方面,他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
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所属党组织较分散,不便于管理,为使学校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亚森〃喀斯木同志任职后,亲自参与制定了《沙雅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并以解决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三无”(无党员、无党组织、无党的活动)学校(教学点)为突破口,按照深入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帐、明确组建时限、健全管理制度“四步走”的方式,新成立独立党支部21个,并配齐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
同时,他还高度重视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亲自深入两所民办学校,对他们群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调查,为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奠定了基础。
引路人的名人例子
陶振华-牧民的引路人陶振华出生于山西永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青海剿过匪,1956年转业到青海,从此便扎根了。
1974年7月,陶振华接任玛沁县雪山公社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5年5月1日,经陶振华和雪山乡干部一年多的前期走访调研、实地踏勘测量、工程规划预算、筑路建材筹备,东雪公路在东倾沟公社东柯河村科角沟(当时的地名)正式开工。
1978年10月1日,历经三年半艰苦卓绝的施工,东雪公路胜利竣工,《青海日报》刊发了这一消息,通告全省——玛沁县九个公社实现社社通公路。
40多年前,当陶振华第一次踏上东雪公路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有近10公里路,齐腰深的积雪、60度角的陡坡,更容不得两人并肩。
一路磕磕绊绊,人牵着马,马拉着人。
同行的牧民告诉他,每年都有牛羊跌入深谷、人掉落山下的事也时有发生,若是家中有危重病人,除了祈福,便只能等死了。
也许就在那一刻,陶振华立志——一定要在这雪冠群峰的绝地——筑出一条通天的大道。
此后一年多时间,陶振华带着公社全体干部,分组走访辖区牧民,详尽了解家庭人口及收入状况、生产生活情况、牲畜规模和养殖情况、草场资源及冬季牧草储备情况、预防灾害和自救措施情况,并一一登记造册。
1974年夏天,雪山公社党支部先后两次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摸清了家底,有了翔实的数据基础,可以有的放矢了,表决现场群情激奋,陶振华的修路计划获得一致通过。
1975年5月1日,东雪公路正式开工。
这一天对筑路队的40多名队员而言,的确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从这天起,他们要放下手中的牧鞭,抡起铁锹和十字镐,甩起衣袖大干一番——这是他们的父辈从未干过的事业;因为从这天起,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牧民了,而是一群穿着藏袍开山凿路的筑路队员;因为从这天起,他们将在祖祖辈辈游牧的雪山脚下开出一条路。
这是一场血肉之躯面对岩石峭壁的战役,陶振华率领着这支用坚毅和顽强武装起来的队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坎坷。
筑路土石方量大,工具耗损严重,他们只能勒紧裤腰带,用自己的口粮来换取;架桥和修涵洞需要大量水泥,他们就自建石灰窑,从大山里背下能烧出石灰的石头,烧成后用石灰换取水泥;缺少炸药,当过工兵的陶振华,就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土方子,指导牧民反复试验,终于在寂静的草原上,第一次燃响了土炸药欢快的爆破声;为了开山,他们悬挂在“九牛峡谷”垂直的崖壁上,用钢钎凿出一个个炮眼,和着炸药的轰鸣,一块块碎裂的顽石分崩离析,跌落山谷。
219530735_梅花香自苦寒来
■ 吴惠英梅花香自苦寒来——记驻村第一书记李春梅李春梅为黑竹沟景区旅游代言 ▲035川平原大坝的邛崃,2000年9月在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毕业后,来到峨边四川大渡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新林电站从事技术工作。
2017年峨边精准扶贫期间,在黑竹沟镇参加精准扶贫联户工作中历经磨练,2021年6月由公司派驻峨边县金岩乡共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如果不是精准扶贫这项任务,她可能一直在大电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她会从中级工程师锻炼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她会在优越的办公环境里工作,悉心照顾好家庭孩子,让父母放心,让自己舒适。
如果不是乡村振兴,她可能不会去接触大山里陌生的村民,不会去跋山涉水,不会与山里的老百姓同吃住共冷暖。
但是,她选择了加入浩浩荡荡的扶贫大军,她选择了把年华奉献给更加需要自己的乡村振兴工作,因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共和村2004年3月种植柳杉,退耕还林二千一百亩;2011年毛坯公路修通;2013年2月彝家新寨建设一百九十九户,村级党支部服务中心修建;2014年1月公路硬化正式通车;2018年全面提升饮水工程全覆盖,修建两所村级幼儿园和卫生室,经过长达八年的精准扶贫,全村脱贫四十四户一百八十人,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种植村级主导产业三月竹三百亩。
李春梅来到村上任第一书记,任务是巩固脱贫成果。
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更多的是陪伴、相守,是把自己守护家人的全部时间用在村子里,是把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干、人脉资源,全部奉献给村子。
李春梅来到村子,村里优秀的支部书记邛莫罗龙看见来了个女“汉干书记”,不由得心里嘀咕,这个搭档工作究竟怎样呢?2017年1月,邛莫罗龙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三十四岁的罗龙书记是四个孩子的父亲,由于第三胎是双生女,罗龙书记欢天喜地中自知家庭担子更重。
他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共和村人,从未走出过大山,但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曾在广州市第三机动中队服役,退伍后在成都从事门窗建材经营。
如果不回到村子,他的人生本来应该是另外的模样,他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辛苦,总是陪着市上、县上、乡上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走村入户。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王俊卫,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三门峡市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瓦窑沟乡庙上村担任第一书记。
瓦窑沟乡庙上村位于瓦窑沟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
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
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
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
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
“第一书记”马伍萨在夏拉卡村的日子
“第一书记”马伍萨在夏拉卡村的日子文/本刊记者康琴宽阔的雅砻江从终年积雪的扎拉山脚淌过,雪山护佑的开阔冲击平原上,甘孜州甘孜县贡隆乡夏拉卡村有27户人家,耕地面积达到了430余亩。
村里世代都由人力进行耕作,收获的喜悦伴随着劳作的艰辛。
近年来,政府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不小,但利用率和接受程度有限,技术输血和思维转变成为解局的关键词。
一年前的5月,甘孜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马伍萨带着一身农技专业技术,入驻夏拉卡村任“第一书记”。
一年后,“马书记”已经把现代农业理念播撒进村民心间,但他年轻的生命却戛然划上了终止符。
夏拉卡村的歌者红色油漆的机棚在村委会院落一角,普布缓慢地拉开大门,村里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呈现在眼前。
普布今年63岁,在村里当了三十多年村支书,说起马伍萨,他额头的皱纹拧住了。
驻村队员布姆德呷向记者翻译着他的藏语,在他眼里,马伍萨是个热心、能干、踏实的小伙子。
机棚就是马伍萨考虑到高原风吹日晒、昼夜温差大,机器常年放在室外容易生锈损耗,向派驻单位争取资金修建的。
机棚隔壁的储存室一角是马伍萨和两名驻村队员简陋的厨房兼洗漱间,一个塑料桶,两个塑料盆,一个气罐,一个架子支起来的简易灶台,炊具、碗筷和简单的调味品都堆在一块儿,一张桌子,几张椅子。
三个人每天自己开伙,马伍萨不擅长做饭,最常干的事情就是拿桶去村民家提水,以及洗碗。
“没地方洗澡,要等到周末空了搭车回县里洗,还要把菜买回来。
”储存室另一边靠墙位置,两张沙发床就拼成队员的“卧室”。
布姆德呷说,往常她们俩醒来后,隔着墙总能听到早起的马哥用手机放歌、跟着唱和的声音。
在她们眼里,这个第一书记“没得架子,随和,有他在的地方总是有笑声。
”“马哥很有才”,莫绒隆村“第一书记”朱庆介绍,农机局一共有六个人下派当“第一书记”,马伍萨的年纪最大,工作经验丰富、踏实肯干,爱关心人,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马哥”。
“马哥”歌唱得好,大学期间组过乐队,还写得一手好字。
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 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
四川统一战线丨同心脱贫在行动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村里通了路 牧民迁新居位于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是国家集中连片 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 生率高,贫困程度深。
今年2月,随着阿坝藏族 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等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有的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序列,四川藏区已全域脱贫摘帽。
走进四川藏区大草原,沿途映入眼帘的是一 座座漂亮的藏式新居,曾经信息闭塞、交通不牛群,还有质朴的牧民朋友们。
2015年9月,井钟受省委统战部选派,前往俄达门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最开始我还是有些忐忑,感觉肩上责任重大,现实情况又不 太乐观。
”井钟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得支 持”。
刚开始,村民似乎都不太相信,这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外来干部”,能干出个什么样来。
“如果没有真心真情,是无法真正走进群众 中去,得到他们信任的。
” 4年时间,井钟始终 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在工作中,他是村里的“总 协调人”和“第一执行人”,积极协调好当地政府、帮扶力量和牧区群众的关系,带头牵头学技术、搞项目。
在生活中,他是牧民们的“好儿子” “好兄弟”,千方百计为大家排忧解难。
4年转瞬过去,2019年10月,井钟完成驻村任务返回岗位,将接力棒交到下一位驻村的统战干部张狮手中。
经历蝶变的俄达门巴村欣欣向 荣,井钟也因为表现突出,收获了 “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 “全省脱贫攻坚创新奖”这样沉甸甸的荣誉。
但最令井钟感动的,是他将要离开时,村主任降秋杜吉对他说的那番话,“井书记,你以后一定每年都要回来哦,我们全村人都要来迎接 你”。
(四川日报)省委统战部协调引进龙头企业定期收购全村特牛奶,解 决了牧民建牛奶销售难题木雅圣地景区每年向俄达门巴村保底分红130余万元24 2020年03期•总第408期同心脱贫在行动丨四川统一战线便、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状况得 到改变,牧民看病、子女上学、 卫生饮水等诸多难题也得以解 决。
在四川藏区,近10万户农牧 民住进藏区新居,30多万藏区群众告别了点酥油灯的时代。
心系群众冷暖真抓实干扶贫
心系群众冷暖真抓实干扶贫作者:来源:《邓小平研究》2017年第05期马佩华,凉山农商银行越西支行综合管理部总经理,一名踏实肯干的少数民族(回族)农信人。
2015年他肩负着精准扶贫“第一书记”的使命,被凉山农商银行派驻到越西县最边远、最贫困的彝族村——申普乡瓦依村“走马上任”。
两年来,他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难,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巧干,精准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7年6月,他被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评选为“四川农信精准扶贫优秀第一书记”。
一、变“过客”为“主人”,真情担当有作为上任的第一天,村里老百姓的贫困疾苦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地触动了马佩华。
“用心做村里的人,用心琢磨村里的事,用心干好帮扶的活,用心当好第一书记”,这是马佩华对自己的要求。
从此,马不停蹄的奔走在村间田头,与党员干部座谈、进村入户走访、掌握贫困情况,是马佩华最常做的事情。
瓦依村离县城95公里,路况极差,土壤贫瘠,气候寒冷,至今没有通电、没有手机信号,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但马佩华从来不叫苦抱怨,每月驻村20个工作日以上。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他很快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过去部分贫困户的精准认定有误,村集体经济为零,公共基础设施匮乏,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种养业规模小、产量低……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然而,马佩华丝毫没有畏难退缩,为了做实精准扶贫,他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重新认定贫困户,反复宣讲扶贫政策,谋划寻找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佩华俨然把瓦依村当成了自己的家,老百姓也把马佩华当成了亲人。
二、变“口号”为“行动”,全心全意办实事马佩华做事讲方法,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入手。
瓦依村支部活动室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看护、损坏严重,村“两委”的办公室都是临时设在村长的家里,严重影响村委的日常办公,改善办公环境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立即号召村组干部和党员干部发扬带头精神,历时二十多天将活动室面前的土坡挖平,打起了水泥地。
以身作则事迹材料
以身作则事迹材料以身作则当先锋全心全意带民富王海龙,男,1977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岷县麻子川乡吴纳村党支部书记。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王海龙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充分发挥优势,创造性的开展党员干部联户包抓措施,并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及形势变化,及时组成由上级帮扶干部、村干部、党员、科技特派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的“3+2”帮扶小分队,带领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草畜及劳务输转等致富产业,通过党员干部带领、贫困户自身努力,吴纳村率先在全乡范围内实现整村脱贫,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典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他自己也一举成为岷县脱贫攻坚战线家喻户晓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以身作则干事创业作为党支部带头人,王海龙把以身作则、团结共进作为凝聚力量、干事创业的基础和前提,他的口头禅就是:“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王海龙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
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他始终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
在精准扶贫贫困户确定中,他利用5天时间,不分昼夜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遍了全村306户群众,逐一上门询问了解家庭收入情况,详细核对致贫原因。
在充分走访全村群众的基础上,他还分社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通过入户走访、村民评议、乡政府审核,最后由县扶贫办审核的程序,最终确定全村22户89名贫困户,做到了公正、公开、公平。
每当谈起确定贫困户这件事,全村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王书记人很讲究,办的事情我们都放心”。
为了使全村群众充分理解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王海龙带头落实精准扶贫财务、村务、党务三公开制度,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村没有发生一件上访事件。
为增强村党支部精准扶贫工作力量,他积极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在他的亲自审核把关及乡党委的指导下,去年以来全村共发展党员8名,其中7名为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致富能人。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演讲稿6篇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演讲稿6篇你身边有没有发现党员先进事迹呢?下面店铺整理了党员先进事迹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党员先进事迹演讲稿篇1如果说我们的党是一座傲然挺立的大厦,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就是她坚实的基石一块;如果说我们的党是一条长流不息的河流,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就是她晶莹剔透的水珠一颗;如果说,我们的党是一篇唱响国内外的史歌一首,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就是琴键上律动的音符一个!六千六百余万名党员,六千六百余万面鲜红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六千六百余万孺子牛,在各自的岗位上,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为党的事业执着奋斗,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楷模。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同仁,请你们随着我的述说走近这样一批共产党员——这些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群,去感受一下他们高洁的人品和博大的爱党情怀吧……那是一个炎日难耐的酷暑,我到联盟村参加党员的培训,听说在马村湾有位七十多岁的党员患重病,儿女双双外出打工,身边无人照料,只与老伴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我便与支书一同前去看他,跨进低矮的小屋,我的眼睛好一阵才适应了屋里的昏暗。
见着我们来探望他,他分外激动,硬是不顾我们的阻拦,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握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小莫,感谢组织还记挂我,感谢你们来看我。
这次呵,我可能是真老了,活不了多久,这是我今年的党费,我提前把它交给你转交组织。
”他用手抖抖索索地从贴身的衣袋中摸出一个看不出颜色的手巾包,一层一层慢慢打开,把一叠票子给了我,我一看,全是一角、二角的零票,数了数,整整六元!“家里没有其它来源,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我这一辈子,没有啥值得骄傲的,当了四十几年的党员,缴了四十几年的党费,只有这一点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听着这句朴实的语言,攥着这皱巴巴尚还带着老人体温的角票,泪水,不听使唤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模糊了近在咫尺的老人身影!这六元钱变得如此的沉重,变得格外的尊贵,它让人难以承载一个老共产党员四十余年始终不变的爱党情怀。
扎根农村大有所为
扎 根 夜 村 有 所
文l 本刊特约记者 王继
发 贵 承包 了村 里5 亩地 开 始 种植 葡 萄 。 2 0 0 9 年初他把葡 萄园扩大到9 亩 ,同时建
了一 个 1 5 0 0 盆果 树 的盆景 基地 、一个 和
镇上 几名 大学 生村 官合 办 的1 O 亩蔬菜 基
大学 生村官杨发贵扎根农村, 先 后荣获 “ 全国青年致 富带头 ’ 候选人 ,“ 优秀大学生村官 ” , “ 西部计划 ” 志愿者服务资 阳特别贡献奖 , 全省 “ 创先争优优秀共 产党员” 等荣誉 。
地 ,准备 以 “ 合作 社 +基地 +社 员 ” 的 模式 ,以个 人创业带动全村人 创业 。 在 葡萄 地里 套 种南 瓜 ,杨 发 贵开 始
申请 ,并任命 他为乐 至县 回澜镇川主庙村 里 ,都会有人招 呼他 “ 杨哥哥” 、 “ 杨叔 了 。”为 了实 现带 领群 众致 富 的理想 ,
党支部副书记。
叔” 、 “ 杨 书记 ” 。
杨 发贵坚 持住 在村 里 ,成 了名 副其 实 的
“ 村官 ”。■
在川 主庙村6 年 多 ,杨发 贵一直 把 自
在 川主 庙村创 业 。这让 村 民们 相信 了这 个 娃 娃 确 实 不 是 来 镀 金 的 。2 0 0 9 年,
基 地葡 萄苗长 势喜 人 ,第 二年 就实 现 了
试 挂果 ,群众 看 到 了效 益 ,请他 帮 助发 展 产业 ,越来 越 多 的群 众 在杨 发贵 的带 领 下 走 上 了致 富 路 。2 01 1 年 ,基 地 中
己当成 “ 农民”看 。
脱贫攻坚成为自觉行动
脱贫攻坚成为自觉行动作者:曲木日布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6年第09期“现在精准脱贫,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严格考核,实打实、硬碰硬,凉山任务艰巨,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
”8月3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州喜德县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为凉山的脱贫攻坚敲了一记“重锤”。
“东明书记非常关心凉山的脱贫问题,已经来过凉山3次了,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上级领导的重视让我们干劲十足,充满希望,就算是崩掉了牙,我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霄眉眼中透露出坚毅的目光。
去年8月,响应上级号召,凉山州举全州之力,向贫困村全覆盖派出了2072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广阔的农村掀起了一场新时代的“战天斗地”大运动,时隔一年,贫困村新颜新貌已露出“尖尖角”,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已逐步成长为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们成为脱贫攻坚中流砥柱“‘鹅书记’,我家的鹅不知道怎么了,不吃不喝还脱毛,快!快帮忙想想办法啊!”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贫困户丰子符着急忙慌地找到驻村第一书记袁建新。
被群众戏称为“鹅书记”的袁建新一会儿趴在地上研究鹅的粪便,一会儿把鹅抱起来翻来覆去的查看,最终找到“鹅虱”这个病因,立即买了药水喷洒除虱,不到两天鹅虱被消灭,3个多月后,丰子符家的30只大白鹅卖了2880元钱,获纯利润1500元。
“深圳的订单发来了,这次的订单还是照以往的模式,平均分配,多的还是给最困难的那几户……”在金阳县以热柯觉乡丙乙底村支部活动室,驻村第一书记李振一边熟练地在电脑上分拣订单,一边同村干部商议新一批“爱心订单”的分配事宜。
借力网络公益平台推广农特产品,再通过“人对人、家对家、一对一”方式分配产品订单,刺激群众生产动力,丙乙底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振摇身一变,成了专业的网店“老板”“批发小贩”,利用“爱心订单”带动142户贫困群众养殖生态鸡1500只、改良羊300只,发展大棚蔬菜80亩,种植华山松1000亩,群众收益累计达46.8万元。
彝乡贫困村的华丽嬗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书写扶贫攻坚合格答卷
脱贫攻坚66凉山州普格县大槽乡大槽村和阿坝州阿坝县垮沙乡哈木措村,是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实施对口帮扶的贫困村。
医院充分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派驻7名优秀青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助两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
从最艰苦村到全县烤烟销售第一村大槽村有415户14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39人。
全村最高海拔3780米,泥石流的地段多,山体滑坡风险高。
在省卫健委定点帮扶普格县的10个贫困村中,大槽村是环境最恶劣、生活最艰苦的地方。
自2015年底承担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医院外科三支部与中共普格县大槽乡大槽村委员会、行政二支部与中共阿坝县哈木措村委员会分别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进一步加强院党委与帮扶村的联系和交流,建立和完善帮扶村工作协调机制,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共同打造“和谐文明平安村”。
院领导每年带队下村扶贫调研慰问至少12次,并开展多主题的扶贫活动,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并与当地县、乡、村干部密切联系,做好对驻村干部的关心、服务和管理,确保以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扶贫工作抓出实效。
该村于2016年实现全县首批脱贫。
2017年,医院帮助建立大槽村集体经济“普格县大槽吉子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到普格电商协会驻点大槽的电商服务点设立在大槽村致富带头人什渣有沙家,为以后大槽村的种植养殖收购提供了更方便高效的服务。
医院持续支持大槽村养猪、羊、鸡,并为村集体经济购买了65只优质母羊、2080只优质鸡苗。
另外,驻村干部帮助全村流转闲置土地430亩,大力培育经济作物烤烟、核桃、魔芋、青花椒等,推进落实大槽村“定制药园”项目,鼓励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丹参121亩,同时多次邀请农技专家进行现场讲解。
2019年,医院又积极推动普格县大槽乡集体经济——大槽村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捐赠资金彝乡贫困村的华丽嬗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书写扶贫攻坚合格答卷“中医进校园”活动脱贫攻坚 四川党的建设20206710万元建成150平方米砖混结构双层牲畜圈。
转型路上的奋斗底色
转型路上的奋斗底色作者:王丽黄桂华钟山虎任红禧王宇萌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第9期在依山傍水处架一口铁锅,倒入清澈的溪水,再打一条鱼入锅炖煮……这就是拥有40 多万粉丝的阿木尔林业局“第一网红”潘玉成的直播日常。
从2018 年7 月起,潘玉成又多了一个身份——龙河管护区“网红”党支部培养的第一个入党积极分子。
为了让这片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绿水青山为更多游人所知,阿木尔林业局党委敏锐地捕捉到“网红”效益,迅速成立“网红”党支部,通过“网红”直播广而告之,带动越来越多的游客奔阿木尔而来。
这也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实践。
“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这是自2014 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摆在林区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摆在林区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以组织引领创业、党员带动创业、党建促进创业为抓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管护区(林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在大兴安岭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利文看来,地委于2017 年正式提出党建引领管护区(林场)经济转型发展,就是要重塑管护区(林场)主营业务,让党组织当好“龙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上。
“不能等,不能靠!职工可以观望,党员要是也观望,还叫党员吗?”西林吉林业局河湾管护区党总支书记富洛仁朴实的话里道出了转型之路的不二法门。
2016 年6 月,河湾管护区党总支从整体谋划,依托额木尔河的神龙湾和女脚湾打造旅游景区。
为激发职工的创业动力,管护区党总支通过宣传引导,激励党员先行先试,蹚路引领。
1600 余米长的木栈道、4 个总计260 平方米的木质观景台,全是党员带头靠人力将废旧木料抬上山,义务出工铺成。
从确定项目到最后完工,仅用两个半月时间,30 多名党员义务献工230 多人次,节约成本60 多万元。
2017 年景区正式开放后,当年门票收入就达120 万元。
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感悟
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感悟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
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他们中的22位,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前夕,跨越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赶来了。
这是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出席颁授仪式。
以党内最高荣誉,致敬这些来自各条战线的共产党人,致敬他们的杰出贡献。
会场内外,红旗漫卷,红色勋章闪耀。
红色,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旗帜。
“我代表党中央,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从会场传遍大江南北。
最高的礼赞,属于普通却不平凡的他们,亦属于每一个奋斗着、奉献着的中国共产党人。
1921-2021,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民族危难到民族复兴……50多名共产党员,发展到9100多万共产党员,一代代前仆后继,千千万万人砥砺前行。
他们的光辉,永载史册。
这一刻,万千瞩目惦念着、憧憬着上午的颁授仪式,很多人起了个大早。
8点45分,22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登上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路向东。
驶过长安街,他们不约而同望向车窗外,十里长街繁花似锦;驶过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苍劲有力;驶过节日盛装的天安门广场,远眺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景象,是无数先烈梦想的美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毕生追求的盛世中华。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雄姿英发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这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气贯长虹的一百年。
当10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楼金色大厅外。
这里,总书记同22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站在一起,静静等待。
大门开启的一刻,乐声奏、掌声起。
他们并肩走进金色大厅,走过红毯。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对优秀共产党员的至高礼赞。
他们当中,有出生入死的百岁老人,有继承遗志的英烈后代,有摆脱贫困的乡村带头人,有琐事难事件件都操心的社区工作者,有放牧守边的时代楷模,有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他们身后,交汇了无数目光,无数期待,无数足迹。
从“村民”到“居民” 自治开启新生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42“你好,这是你的居住证,请拿好。
”“有了居住证,娃娃上学、大人外出打工都方便了。
”在凉山州越西县城北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安置点居民沙马拉里拿到了居住证。
据了解,凉山州已为搬迁安置群众办理居住登记证115061本,保障安置群众子女就读、就医以及购买医保、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调解中心都在小区里,我们再也不用跑十多公里到乡政府去了,很多手续在这里就可以办,方便得很!”布拖县浪珠乡古木村搬迁群众李子此呷高兴地说。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无疑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凉山州累计7.4万户、35.32万名贫困群众如期全面实现“一搬跨千年”的历史巨变。
如何实现如此大范围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转型与重构?凉山州通过党建引领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项组织体系建设,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打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医疗、教育、警务、民生等条块渠道和平台,推动了安置点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帮助搬迁群众迅速适应从“山头”到“城头”的环境改变,从“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
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治理堡垒“咋能随地吐痰呢?”一位集中安置点居民随口往地上吐痰,被路过的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逮个正着,这位居民红着脸诚恳道歉,并表示下不为例。
面对社区常驻居民中主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为主的群体,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党总支坚持“社区党组织引领融入、行业部门指导融入、群团组织主动融入”模式,建立了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书画休闲娱乐等活动站15处,健全党员志愿服务队、民兵联防队、巾从“村民”到“居民” 自治开启新生活 文/彭勇布拖县依撒社区志愿者开43新家 四川党的建设2021帼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
按照凉山州委要求,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根据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后续发展等实际,积极构建“党建+”的集中安置点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完善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
4.泽永拉姆先进典型材料2020.6.18
辛勤走出致富路初心温暖家乡人--- 泽永拉姆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泽永拉姆,女,藏族,中共党员,1976年3月出生在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瓦列村,她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始终践行“不忘初心”的初衷,带动瓦列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步走出窘境,与25户群众共同创办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瓦列村宗嘎秀然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自己创办的企业服务当地群众,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她创办的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本人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标兵、西藏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暨“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并于2018年光荣地当选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
艰辛创业路,她义无反顾在创业之前,泽永拉姆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在2015年12月,泽永拉姆与母亲一起带着满满的期望前往村委会,与当时的村支部书记提出了希望创建牧场的想法,但当时瓦列村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更别说这么创新的想法。
由于泽永拉姆常年也不在家,村干部对她也不熟悉,所以得到的只有轻视与冷漠,还“讽刺”地说到:等你筹够钱了再来谈创业的事情。
回到家中她老公得知结果后也告诉她说:家里的条件也还不错,不用花那么多钱去冒险,还要受到冷嘲热讽。
但泽永拉姆没有在意村干部的不理解与老公的不支持,他始终认为,只有自己做出点成绩让大家看看,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在心里也默默的说着这样的话: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信心就一定会输,所以不能放弃,必须把要做的事做好,想干的事干好。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独自前往昌都展开市场调研,详细了解市场需求量以及城市居民的想法,深入细致的询问大家对于酸奶的口味。
同时还将多年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投入到购买奶牛、购置奶制品设施设备上,并于2016年5月正式创办了瓦列村“宗嘎秀然”,打造“昌都人自己的酸奶”。
精准扶贫时,她帮扶显著精准扶贫,没有局外人,泽永拉姆作为瓦列村的致富领路人也责无旁贷,为了能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她结合企业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帮扶。
马书记去德国了
马书记去德国了
李燕翔
【期刊名称】《百姓》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 在组织部工作的同学打来电话,言称马上又要调整干部.他劝我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活动活动",弄顶官帽戴戴.这位同学要我"重点进攻"主管人事的马副书记.
【总页数】1页(P61)
【作者】李燕翔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哈马书记“瓦几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党支部书记哈马沙祖 [J], 贺贵成
2.阳光洒满马纳沟——记全国劳模、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岳池县石垭镇马纳沟村党支部书记杨洪 [J], 吴西;龙荣;杨明;伍朝党
3.兴安盟委副书记盟政法委书记\r乌兰浩特市委书记马焕龙深入企业调研 [J],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委统战部
4.阳光洒满马纳沟——记全国劳模、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岳池县石垭镇马纳沟村党支部书记杨洪 [J], 吴西; 龙荣; 杨明; 伍朝党
5.书记去哪儿: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企业调研路线图 [J], 吴美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抓实干的好支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福贡县赤洒底村党支部书记邓恒来
真抓实干的好支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福贡县赤洒底村
党支部书记邓恒来
亦正
【期刊名称】《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共云南省委隆重召开大会,总结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群英荟萃的优秀代表典型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一位穿着傈僳族民族服装的年轻代表受到人们的关注。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亦正
【作者单位】《支部生活》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查支书硬是我们的好支书"——记四川省劳动模范、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支部书记查玉春
2.哈马书记“瓦几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党支部书记哈马沙祖
3.迈向小康路的坚实足迹——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通化县快大茂镇赶马河村党总支书记张忠仁
4.飞渡大峡谷送医进农
家——记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5.躬耕杏坛著华章——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丹东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明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素描“土书记”——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都江堰市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
素描“土书记”——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都江堰市
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
贺贵成
【期刊名称】《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时间:2011年7月1日上午9时许。
rn地点: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前。
rn“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烈日里,党旗下,四川党员代表的声音洪亮、坚定。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点,【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贺贵成
【作者单位】《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哈马书记“瓦几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党支部书记哈马沙祖
2.一路真情一路歌——记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阆中市双龙镇党委书记殷竹君
3.劲扬椽笔写辉煌——记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通化县大安镇党委书记、镇长吴仁智
4.心系党建的好书记——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青海制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蔡华
5.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记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李桂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