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
矛和盾的集合2 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2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过程。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认识矛和盾。
2、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发明家在和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板书:矛进攻坦克盾自卫)2、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大显神威”。
①找出形容坦克威力大的词语。
(大显神威)(板书)②读课文描写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③齐读。
3、学习1—4自然段,了解坦克发明的过程。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②轻声读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发明家思考过程的词语和句子。
③交流、发言(比赛—难以招架—盾太小—铁屋子—开小洞—装上轮子、履带—坦克)(板书)④根据所画的词语复述坦克发明的过程。
⑤朗读。
4、句式练习①出示例句: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
②仿写:如般。
5、学习第六自然段,明白道理。
①从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对你有哪些启发?②齐读。
三、作业1、阅读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搜集其他发明家的故事。
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坦克大显神威盾自卫比赛—难以招架—盾太小—铁屋子—开小洞—装上轮子、履带—坦克。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矛和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矛和盾的特点和用途。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了解矛和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辩证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习小组分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矛和盾的实物或场景。
(2)讲述一个与矛和盾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矛和盾有什么特点和用途?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效果。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矛和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可以是故事、日记或感想等形式。
(3)观察生活中与矛和盾相关的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案教学设计2
矛和盾的会合教课方案本文是对于矛和盾的会合教课方案,仅供参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聚焦文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矛和盾的会合?,不单学习了生字新词,还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创建家将矛和盾会合在一同,创建了——(生接:坦克).今日就让我们持续学习课文,读(生接:矛和盾的会合)二,活化战斗之境1,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课题的意思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找一找并划出来!这里的"合二为一"就是课题中的——(生接:会合),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生接:大显神威,师板书)2,你从哪儿感觉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呢请自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①你从哪儿感觉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②你能用些成语形容德国兵当时的惨状吗(课件出示)③总结朗诵3,坦克从创建到此刻快要100年的历史了,可到现在它还是陆战之王,在战场上赴汤蹈火!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生齐读三,洞察创建之思1,多么厉害的坦克呀!创建家是在如何的状况下想到把矛和盾会合在一同呢矛和盾又是如何会合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课文1—4自然段沟通,出示:插图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创建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抵挡.①指名读②同学们,有些句子读着读着能够读出一幅画面来 ,请同学们自由地频频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你忧如看到了什么要点理解:左抵右③演→我来演演那紧急的刻吧!取出你的双手看作盾 ,老的矛要攻了,准好了我的矛刺向你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上,左,下,右——左上下右⋯⋯(生造作)要点理解:以抵挡指名2-3个,点→2,在紧急的关,明家在想些什么呢同学再自由 1-4自然段,并划出有关句子!依据回复出示: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房屋,我站在房屋里,人就一也戳不到我啦!但是,诚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好在壳里保命的牛或.自,是了更好地攻呀!了,在房屋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攻的"矛"——口或炮口.自然,房屋要会跑,得装上子,安上履. :我先来研究研究明家的第一个想法.同学先自由个想法,想一想:你明家的个想法好不好,什么生:好,因假如盾大得像个房屋,我站在房屋里,人就一也戳不到我啦!生:⋯⋯:就完满了,有没出缺少的地方生:缺少的地方是不可以攻了,成了只好在壳里保命的牛或.生:⋯⋯:你跟明家想到一儿去了,你段:可怎么呢,明家又想到了什么(依据学生回复,件出示:):你明家的个新想法好不好,什么生:好,就能够攻了!生:⋯⋯:同学,我一同回明家的思虑程吧,看大屏幕!在紧急的关,明家忽然生了一个想法(生接: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房屋,我站在房屋里,人就一也戳不到我啦 !)明家念一想,但是(生接:诚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好在壳里保命的牛或.自,是了更好地攻呀!)可怎么呢他想呀想呀,于想到了妙的法,了(生接:在房屋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攻的"矛"——口或炮口.自然,房屋要会跑,得装上子,安上履.)于是,明家了然坦克.①件出示坦克:我来看看坦克,哪里是坦克的"矛",它的作用是(生接:攻)哪里是坦克的"盾",它的作用是(生接:自)生:②学到儿,你得是一个怎的明家呀是呀,真是一个擅长,擅长解决的明家呀!他种勤于思虑的品得我大家共同学!③:因有了个思虑的明家,坦克横空出生了!但是世瞩目的一重要明呀!科学界明家了一个盛大的成就布会(播放件).小朋友,你能当当明家,介一下坦克的明程了使你的介更引人入,老你准了提,自己先着一吧!四,品尝作品之道1,渡引:是的,擅长把人的集于一身,就会是利者.是的,擅长把人的集于一身,就会是利者.你能句的理解(比方坦克)生:是的,擅长把人的集于一身,就会是利者.②同学,其在生活中,我也享受着会合我的便利.比方枝笔,它就会合了橡皮的点——能够擦,笔的点——能够写.与同桌:我身有哪些西也是会合的物(充气雨衣,自行,卷笔机,拉衫⋯⋯)点③句中的""除了指物体外,能够指什么(人)是呀,能够指人!个能够是你,是我,是他.再与同桌:假如有可能的,你希望将哪些同学的点集于一身坦克把盾的自,矛的攻合二一,在上大神威.坦克把盾的自,矛的攻合二一,在上大神威.了,在房屋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攻的"矛"——口或炮口.自然,房屋要会跑,得装上子,安上履.坦克把盾的自,矛的攻合二一,在上大神威.但是,诚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好在壳里保命的牛或.自,是了更好地攻呀!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房屋,我站在房屋里,人就一也戳不到我啦!有一天,我⋯⋯在紧急的关,我忽然生了一个想法:()我念一想:但是,()我沉思熟,于想到了妙的想法:了,()一败涂地,不可,抱鼠,哭天喊地,盔弃甲,魂魄散【反省】新中详细的3~4年目是能系上下文,理解句的意思,领会文中关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矛和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对矛和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矛和盾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讲述矛和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矛和盾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矛和盾的兴趣。
1.4.2 讲解矛和盾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矛和盾的基本概念。
1.4.3 展示矛和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矛和盾的演变。
1.4.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矛和盾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矛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矛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述矛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介绍矛的种类和特点。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矛和盾的基本概念。
2.4.2 讲解矛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矛的历史背景。
2.4.3 展示不同种类的矛,让学生了解矛的多样性。
2.4.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矛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盾的起源和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盾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述盾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介绍盾的种类和特点。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4 教学步骤:3.4.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矛的基本概念。
3.4.2 讲解盾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盾的历史背景。
3.4.3 展示不同种类的盾,让学生了解盾的多样性。
3.4.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盾的理解和看法。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全班能正确读写生词,在此基础上每个人还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写话。
4、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词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一些生词的读写和运用。
【教学准备】矛和盾的图片及有关生字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巩固新词。
〖照顾差异策略:想把生词读一遍的得一颗星,想把生词读一遍并用其中喜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说话的得两颗星。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照顾差异策略:允许优生离开座位帮助学困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6、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教学意图:教学中常会碰到在掌握生字词时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些优生常在统一的教学步调后无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动作,在这种时候设计异步教学大有好处,以上两个异步策略的设计就是让优生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让学困生有可能的话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2课时)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2课时)发表时间:2018-01-12T16:35:15.6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作者:梁晓慧[导读] 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梁晓慧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第二小学532199一、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一个好看的成语故事。
(播放视频)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讲的是个什么成语故事?生:自相矛盾。
师:完全正确。
矛和盾都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矛和盾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27.矛和盾的集合)。
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师:同学们,矛是进攻的武器,锋利无比;盾是自卫的武器,坚固无比。
它们是相互对立的,那它们是怎么集合的呢?学了课文之后,我们就明白了。
出示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
师:下面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的学习旅程。
请翻开课本101页,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填空式的课文内容:()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对,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看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
师:谁找到那个令人紧张的画面了?生: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矛和盾的集合》,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而且也读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提出并解决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与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词语2、如果把课文比喻成一个湖的话,上节课大家还只是在湖面上观光游览,吹吹风,看看水波什么的,还没有潜入水里去看个究竟。
这节课,大家该做什么呢?3、我们从哪里钻到课文这个湖里去研究呢?师:其实呀,“钻进”课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从题目钻下去,也可以从插图钻下去,还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钻下去。
今天,我们就从课文的题目“钻下去”吧!请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4、课题中强调的是哪个词?“集合”是什么意思?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过渡: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把它们的优点集中在了一起。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矛和盾互相集合会变成什么了呢?矛和盾的集合,厉害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部分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2、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
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3、课件出示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
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4、你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汇报收集的资料。
5、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说说“合二为一”的意思。
6、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用笔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再读读!出示课文片段师: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哦。
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看出来的。
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师:听你朗读,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
谁来朗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师: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我们一起读读。
矛和盾的集合课教案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片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矛和盾实物、纸箱子、字帖、坦克模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课件展示古代打仗的图片,引矛、盾二字,抽学生回答“矛、盾”两个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矛、盾”二字),再接着板书“和、的、集、合”。
教师:同学们课题中的“和”、“集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抽学生回答:1学生回答;2学生接着发表观点…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这里的“和”字可以理解成数学中的“+”“集合”是“=”,接着老师贴画及板书课题:25 矛和盾的集合(二)复习词语,并进入新课教学:教师:首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我们把课文中的新生字、词以及生字的笔画笔顺都详细地学习了一遍,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呐?(展示生字课件)集招架龟攻炮坦战神威乱胜学生:开火车学生读词语。
教师:这一轮你们都是胜利者,读的非常棒!那么下面我们带着课题中的问号,认真地听一遍课文录音,找出答案。
(1)矛与盾结合得出了什么结果?(2)矛和盾作用分别是什么?(3)课文分了几个自然段?教师:(展示课件)发明家和朋友比赛的场景。
(1)出示课件“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2)表演并理解“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请全班学生演示动作,每个学生手上拿着书,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喊:“左右上下,左左左右右上左…”同学们挡住了如雨点般的矛吗?教师对他们的表演加以鼓励。
(3)“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学生表演(4)“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出示图片蜗牛和乌龟,加以解释。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矛和盾的集合》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讨论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矛和盾的集合》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士兵拿着矛和盾牌夸耀自己的武器,结果在战斗中被敌人轻易击败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难点: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生词和重点句子。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朗读、复述和写作练习。
3.2 教学手段1. 纸质教材:提供故事文本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兴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了解,引起学生的思考。
4.2 讲解故事1. 讲解故事背景和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3 朗读和复述1. 让学生朗读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让学生复述故事,巩固学习内容。
4.4 课堂练习1. 提供练习题,巩固生词和重点句子。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对学生的朗读、复述和课堂练习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5.2 作业评价1. 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11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11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同学齐读。
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引导同学提出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1、同学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同学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假如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同学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1、老师出示同学提出的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2、同学依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预备,下节课沟通。
四、记字写字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同学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
提示同学留意:下面的“木”肯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同学写字,老师和时评议。
五、拓展阅读搜集发现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争论沟通,感悟课文1、同学在小组内沟通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2、组织同学全班沟通: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同学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
⑴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发现家和对手竞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⑵又是怎么结合的呢?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⑶结果怎样?发现家发现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二、畅谈感受,总结全文1、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引导学习课文的最末一个自然段。
2、齐读这段话,说说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4、再读这段话。
三、沟通故事,拓展延伸1、同学沟通课前搜集到的发现家的故事。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精选19篇)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精选1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
能正确读“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二、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时数: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矛的作用是进攻,盾的作用是自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优势。
二、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同桌互说,指名说三、读了课文你最欣赏发明家的什么?生: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分析,创造结合板书::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分析,创造四,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1、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又挡,还是难以招架。
”反复读。
2、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看录像,再通过动作实践体会左抵又挡、难以招架两个词的意思。
)3、这个句子哪些些地方写得好?(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用了打比方的手法,使句子表达地更具体。
)五、文章哪些地方能体现发明家善于思考,分析,创造?自由读,小组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句子:盾太小了!如果盾大的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师:发明家为什么要设想盾大得像个铁屋子?这个铁屋子解决了什么问题?板书:自卫师:有了这个铁屋子做盾,的确安全可靠,他的设想多好啊,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练习朗读。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2)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 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规划和组织的基础性工作,而引入矛和盾的集合概念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新的元素。
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单元,通过矛和盾的集合概念,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理解。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掌握进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机制•理解和解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价值•运用矛和盾的集合概念解读生物进化的例子•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包括:1.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2.进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3.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4.矛和盾的集合概念的引入和解释4. 教学过程步骤一: 了解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30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资料展示,介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运用图表、实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和驱动因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价值。
步骤二: 探究进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研究进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进化案例,例如鸟喙的形状演化,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素材,通过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方式解释进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
学生需要填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进行汇报和讨论。
步骤三: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3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例,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步骤四: 引入矛和盾的集合概念(20分钟)教师引入矛和盾的集合概念,解释集合的含义和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矛和盾的集合。
步骤五: 运用矛和盾的集合概念解读生物进化的例子(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进化案例,运用矛和盾的集合概念进行解读和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矛和盾的集合》学科领域:科学年级:二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矛和盾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教学内容1. 矛和盾的定义、特点和用途。
2. 了解我国古代的矛和盾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3. 探究矛和盾的结合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矛和盾组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矛和盾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 难点:探究矛和盾的结合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矛和盾组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对矛和盾的了解,教师总结。
2. 探究矛和盾的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矛和盾的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了解古代矛和盾的应用(1)教师讲解古代矛和盾的应用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思考。
4. 探究矛和盾的结合原理(1)教师出示一个简易的矛和盾组合,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矛和盾结合的原理。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动手制作(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分组制作。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表扬。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制作过程:检查学生在制作简易矛和盾组合时的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示范(精选9篇)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示范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示范(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矛和盾的教学设计示范(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示范篇1一、猜字导入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
(出示图片和象形字。
)2、你能把这两个字放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吗?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出示生字。
)你们知道矛和盾用来干什么的吗?3、师一边范写,一边阐述(矛:古代一种兵器,长形,尖头,我们看矛这个字,是个象形字,这里的撇可别忘了,一看这字给人感觉这个武器很锋利。
盾,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
盾的这一撇,特别的长,这样盾就大一点,才能抵挡矛的进攻。
生书空。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
(出示课题,齐读)5、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会提问题的人,是最会读书的人,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1、自由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下面词语:第一组:坦克手持蜗牛雨点般指2名学生读。
再出示拼音。
(他们读的正确吗?我们也来读一遍。
)紧张固然乌龟炮口战场首次长处胜利者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乱成一团左抵右挡a.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练习,请1-2个学生朗读,要求声音响亮,流畅。
b. 课件出示:试一试,真有趣左抵右挡左()右()(左躲右闪、左顾右盼、左思右想、左邻右舍)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更有意思的词语,快来读一读吧。
3、第二组:矛、雨点般、戳、进攻盾、左抵右挡、招架、自卫a. 自由读。
b.指生读。
做“戳”的动作。
你发现了什么?C、描写“矛”的这些词语和描写“盾”的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对着读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读“矛”,男生就紧接着读“盾”。
D、通过了读词语,我们知道矛的长处是-----,盾的长处是----。
3、小朋友真能干。
不过,读书有一种很重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这样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对问题进行探索到欲通未通之际,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来讲,这种状态叫愤悱。
这时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稍加启示引导,就可使学生豁然醒悟。
而学生的愤悱又必须以自主的阅读、思考、探索为基础。
因此,应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查找相关的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课前有备而来。
[二、整体感知初读质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学习潜能很巧妙地牵引出来。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在学生课前预习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并提炼出两个重点问题: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这一提炼,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带着他们直奔文章的关键处。
此环节的设计使以后的教学呈辐射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三、以疑促读交流感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在学生渴求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并不急于解决,而是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人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在自读解疑的基础上,再将学生按同质分成四人小组,进行小组内的漫谈(指不拘形式地就问题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使学生读中有思,以想促说。
团坐的四人小组既体现团体合作的精神,又发挥个人才智,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在关键处、学生疑惑处加以点拨。
接着请学生代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其他小组的代表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补充拓展,有不清楚的可自由提问,有不同意见也可进行当堂反驳。
教师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2.doc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做合理的想象,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由鲜明意象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点)
教师借助多媒体或图画也可以是课文插图,导出矛和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对图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后小结: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矛和盾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样武器,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设想,如果把它们的优点集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呢?。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5篇_0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5篇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新课文,全文在大家已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一改以往“矛”和“盾”不能并存的观念,不仅仅使“矛”与“盾”同时存在,而且更完美地结合在一齐,进而形象地介绍了现代新式武器——坦克的诞生,使学生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会集中各事物的优点,才能创造出新事物”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我,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矛和盾的集合优质课教学设计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会认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资料;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本课说明的道理。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潜力,培养学习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透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等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透过补充句等方法,学生体会出发明家思考的深入与全面性。
透过课外资料的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吸收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透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本文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本课资料,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_2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一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文读通顺流利。
2、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庞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词语。
〖教学重点〗1、文读通。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有关词语,知道不集合的缺点。
一、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二、浏览本组内容,了解文梗概三、故事引入,揭示题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可由学生讲)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什么?(请读书后,说说人们想到了什么?)四、读后交流: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
学生小声自读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说说读后,人们想到了什么?组织讨论:矛和盾的集合。
五、再读文,要求是读熟提出要求:看看文写矛和盾不集合时的缺点有哪些?在哪里写的?找出来读读。
学生读句子,交流。
如:1、矛和盾的长处(进攻、自卫)等关于矛和盾的词语句子;2、理解“庞然大物”、“履带”、“炮口”等关于坦克的词语;3、理解“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划出来---仿佛这三个词就写在画面上,读出来----插上一对翅膀,一对想象的翅膀,读着读着,画面就看“活”了;4、尽管这只是一场朋友间的比赛,但是依然十分紧张。
六、记字写字1、出示本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兼顾单元目标,有整体感。
开头的设计想到学生已经预习的真实情况。
但提出“人们想到什么?”的导语,学生还是需要认真读书。
如何把文读熟?是重点,这样的设计找到了结合点――各自不集合的缺点。
文熟了,不集合的缺点给学生的思想更明确了,有利于学生对想到集合的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揭示课题
①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学生齐读。
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②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②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③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④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⑤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①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②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
记字写字
①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②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③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拓展阅读
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②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
.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结果怎样?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③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畅谈感受,总结全文
①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②齐读这段话,说说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③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④再读这段话。
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①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发明家的故事。
②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谈谈感受。
抄写词语
①同座互相读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作业
①摘抄课文里的好词好句。
②自己设计一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