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
数学课堂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
数学课堂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作者:徐菲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26-01“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精彩。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体验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数学课堂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共同进步。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高。
1.关注学生经验差异,精心创设探究活动积累探究经验强调的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真实情景的体验。
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让每个学生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在《轴对称图形》中,首先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也会用“对称”来描述一些现象,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依然比较模糊,甚至还有一些偏差。
所以,根据学生的经验差异,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1.1欣赏对称现象。
师:刚才大家欣赏的建筑物、手工制品等,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师:以一副图片为例,具体的指给大家看看吗?师:这其实是一种对称现象。
1.2感知对称图形。
师:现在我们沿着它们的轮廓像这样画下来,就得到了这样的图形。
大家猜这些图形应该叫什么图形?师:刚才在研究对称现象时,同学们想象出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其分成了形状、大小相等的两部分。
那么,你能在对称图形中准确找到这条线的位置吗?1.3体验对折。
师:谁会把风筝对折一下?谁演示给大家看?课堂效果:通过设计这三个小活动,学生经历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积累探究性经验,对于后面的学习概念有了很好的基础。
2.关注学生思维差异,细心设计教学细节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就是要在学生的思维深处留下知识发生、发展的痕迹,以便于帮助学生重现思维过程,更好地进行数学思考。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
学学 习同步协调进 行。 总之 ,作 为一名教师在课 教学 中
应 尽 可 能地 兼 顾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充 分
学的 自信 ,发现他们在学习数学 中的点 滴进步 ,满足他们希望老师帮助 的心理 需求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 在了解 学生个 体 差 异 的 基础 上 ,面 向全 体 学 生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 。 1 .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 的
异 ,学 会 欣 赏 学 生 的 优点 ,引 导学 生 大 胆 说 出 自己 的解 题 思 路 ,然 后 做 出 恰 当
根据学生 的个体差异 ,分别给 不同学
生不同的学习要求 ,进 而进 小同层次 的教学 ,使不 同学 生尽 i df i l  ̄ 地得 到老师
的辅 导 与 正 确 评 价 ,实 现 课 堂 教 学 与数
到不 同的发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着眼 ,数学课堂应该注重 以下三 个方 面的 内容
关 键 词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关 注 ;差 异 ;需 求 在课题 《 父 q 一 个 体 差 异和 不 同 I f T J = 的师生关系 。
进步 ,} L 他仃 : 数学 的 f j 信心
力 有 自信 ,渴 单解 决 富 有 创 造 力 的 、较
( 1 ) 没 汁合 的 教学 目标 例 如
住教 学 “_ … 角 形 积 计 算 公 式 ” 时 ,
设计 如下 四个 日标 :① 培养观察概 括能
力。②掌 握 三 角 形 面积 计箅 公 式 的 推
( 3 )关爱学 生 ,使学 生快 乐学 爿 教师在教学 中,要情绪饱 满 ,最大 限度 地 情绪 引导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关
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2023 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发现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
与此同时,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怎样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第一部分:个体差异的影响个体差异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考验着任何一位教师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个体差异主要影响以下三个方面。
1.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方法和技巧。
因为每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他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学习数学。
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解题来学习数学,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理解概念和原理来学习数学。
2. 学习速度学习速度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是不同的。
一些学生可能会非常快地掌握数学知识,而另一些则需要更长时间来理解难点。
3. 自信水平自信水平是每个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数学能力非常有信心,并且很有动力去学习。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和失望。
第二部分:关注个体差异的方法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
例如,对于那些学习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使用加速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策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数学。
3.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趣味性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反思及改进策略
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反思及改进策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难于理解数学知识,课堂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教学压力,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课堂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
有些学生善于思考,喜欢数学,但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或难以理解。
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调整措施,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
2.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被动学习现象比较严重,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和复制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和答案,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3.注重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实效。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难度、深度、广度的适度平衡。
我们不仅需要教授自己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进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反馈,以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进策略1.采用情境化教学法情境化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情境化教学法,让学生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亲身体验和探究,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究来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每个学生在认知、情感、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存在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教学反思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展开讨论。
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并根据他们的优势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那些学习困难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导。
其次,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来挑战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采取分步骤、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差异,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第三,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
只有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使学生们能够共同学习、研究问题,并互相帮助。
最后,教师应该持续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借此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交流研讨,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总之,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作为中职数学老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并获得更好
的成绩呢?以下是几种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视觉、听觉、智能方面的差异,采用多
元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图片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互动的方式
在进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的参与度。
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
三、关注语言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很多老师没有关注到语言的问题。
然而,语言作为
交际的工具,是中职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良好的语言掌握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传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因此,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语言计算。
四、采用项目制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能够逐渐掌握各种数学知识技巧。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扑实践和项目制学习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
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课堂管理,保障教学效果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是必须的,为保障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例如,注意班级秩序、对学生不良行为及时处理、对学生欠缺的知识点进行帮助等等。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兴趣等不平衡,使他们的学习差异日益明显。
个体表现出的差异往往是潜能开发程度不同表现出的差异。
因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差异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反对那种以照顾学生差异为由,忽视潜能开发的做法。
教师的技巧在于觉察学生的天赋,捕捉足以使他们施展智力和创造力的领域,对自己学生的差异准确分辨,做发现学生差异的有心人,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同一个班的学生虽说年龄相仿,学习内容一样,均有一个老师教授知识,但由于学生的能力、知识及个性特点等都存在差异,对知识理解接受的快慢程度不一样,学习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我们要做到“差”“异”共同进步,正确认识并对待这种差异,教学中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要实施差异教学。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制定差异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差异教学不是抹平学生的差异,而恰恰是为了关注学生的差异,更好的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由于环境、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学生个体之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执教者,笔者认为学生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思维灵活、掌握知识快;有的学生思维局限、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掌握知识慢。
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必定导致我们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破罐破摔丧信心;部分学生因“不够吃”而骄傲自大失去兴趣。
笔者在承认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能力,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教学:作业自选,布置学生作业时,分类布置题型,适合全班学生做的基础题;适合中上等生做的提高性试题;综合性强的适合学优生做。
浅谈尊重个体差异的数学课堂
生2 :老师:我是这样做 ,8 等于 加2
1 。把 1 分 成 1 和 1 1 —= 0 1 0 , 08 2,用2 1 加 得
3。
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 保护学生
生3 :我看到 1 的个位数是 1 1 ,我把减 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哈佛大学有一 次召开 毕业生座谈会 ,校长在发言中对优、中、 差三级学生分别给予肯定 。他对优生说 :
一
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 ,然后让他们各 自出 3 元钱 ,我们 只花3 X — ×3 1 1 0 4 3 = ( l 元l 方法 5 邀请 1 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 : 3 来一起 买票 ,我班只花3 X X /0 X 0 5 9 1 —3 1 X /0 1 o 元) 3 9 1 0 ( ,这样我们合算 ,他
“ 们 是 哈佛 大 学 的 骄傲 ,不 久 的 将来 , 你
数8 分成 1 ,从被减 数 i里减去1 , 和7 1 和7
即 118=11 17 3。 . — — =
生4 :我 记住 小 数8,从 8 着 数 下去 , 接
9( 屈一个指头 )、1 ( 0 屈两个指头)、
1 ( 三个 指 头 ) ,得 数 是 3 l—= 。 1 屈 即 18 3
种 有
、 一种 没 有 圆 心 。 ”话 音 剐
落 ,马上有异议者站起来说 : “ 怎么会没 有圆心? ”并大显身手演示一番 :把 没有
圆 心 的 圆形 纸 片 对折 、打 开 、 再 对折 、打
开……在这位学生的启发带动下 ,全班学 生部动起来 了,接着又找出 了半径、直径 , 还在书上找到它们的定义以及联系 ,进而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没用教师讲解 ,学 生 自己就完成 了学习任务。 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生的 认知水 平、学 习风格等心理 品质和他们未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和个性差异
而营造 出和谐 、 宽松 、 民主 、 互动 的学习氛围 , 引发学生的积极情 织小组合作学习 , 让学生各尽其 责 , 各尽其能。让学生充分享受
否定独特 看法 , 批评个别 学生 的“ 好 动活跃 ” 。这样 , 课程 看似重差 异 , 并有 效利用这一差异 , 组织分
堂焕发个性光彩 。如对于优 等生 , 因能力水平高 , 可放手让其 自
“ 圆满” 结束 , 但学生真正掌握 的知识却很少 , 导致学生对数学的 层教 学 , 制定不 同标准 , 选取灵活 多样 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 让课 如教学 “ 展开与折叠” 时, 在 之前 的学 习过程 中, 学生对立体
图形及其侧面展开 图已经有所认识与了解 。同时,初 中生通常
由学习 , 使其 自由交流 , 自主探究 , 大胆创 新 , 达到综合运用 的要 求; 对于 中等生 , 需要 “ 领着走” , 使其在教师 或优 等生的帮助下 梳理知识 , 实现“ 学会” 的 目标 ; 对 于差生 , 可“ 扶着走” , 给予他们 高能力 。 或者设计难度不 同的习题 , 让各层次的学生根据 自身情 况在完成基本任务 的同时, 可 以适 当挑 战 , 突破 自我 , 找到适合 自己的学 习方法 , 提高学习信心 , 乐 于学习。如教学“ 有理数的混 题与综合提高题。 ①基础题 : 复习加减法法则 、 运算律 。 譬如同号
生 的积极性 , 使其乐 于学 习 , 而 不是产生对 立情绪 , 充当“ 旁观 强 自信 。或者教师个别辅导 , 教授他们融会贯通的策略 , 提高学 题, 保持一颗“ 童心 ” , 走入学生 的内心世界 , 抓住 学生 的年龄特 资料收集 、 调查类的任务 , 让他们写写数学小论 文或报告 , 课堂 点、 心理 特点 , 再围绕教学内容 , 选取贴近实际的内容 , 新颖有趣 上与其他 同学交流分享 , 体验成功 ; 有些学生兴趣 广泛 , 活泼开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90-01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
像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差异性一样,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
所以,作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使每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发展。
1.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赋,课堂教学绝对不能满堂灌。
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应多设计开放性问题,体现内容的层次性和答案的不惟一,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需求。
所谓数学开放题,一般指条件不完备,答案不惟一或解题策略不惟一的数学题。
这类问题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异思维,能让学生在自已的基础上展示才智、发挥特长,能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有如下三个层次:一是能找出一个或多个答案;二是能找出所有的答案;三是能有规律、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表示出来。
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数学能力。
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凸现孩子的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学习方式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
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有效策略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有效策略的几点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注意力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和家长们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注意力水平。
一、打造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播放轻快的音乐、或者组织愉快的小活动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对环境和氛围的敏感度较高,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会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应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故事讲解、游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如数学教具、实物模型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或互动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注意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必须要注重的一个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或者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可以适当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注意力。
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呢?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这是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
了解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收集关于学生的各种信息。
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太主动发言,教师就要多鼓励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但语文基础薄弱,教师就可以针对他们的情况,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可以多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对于喜欢合作学习的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项目等活动。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再次,分层教学是关注个体差异的重要手段。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辅导。
在作业布置上,也可以进行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提高。
同时,个性化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第一篇范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新思维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创设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设问解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解题方法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五、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组织合理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个体差异,创设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开展合作学习,实施多元化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反思。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首先,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可能是视觉型学习者,通过看图表和图像更容易理解知识;有些学生可能是听觉型学习者,通过听讲解和参与讨论更能吸收知识;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动手型学习者,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
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反思。
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教师了解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喜好后,可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例如,对于理解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对于学习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培养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教师应该关注并发现学生的特长,并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
例如,对于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类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发展艺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尊重和关爱学生的表现。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调整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流、 比较时 , 教师可以有 意识地请这个学生站起 关注差异 , 关注每个学生 的发展 , 这需要教师努 动学生学 习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从 而帮助学生
来进行汇报 ,引导其他学生注意到两题之间的 力解读每个学生 ,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 点 , 获得真正 的发展 。 深
错误是可憎的 , 往往遭 师 为了保护学生 的自信心 ,采用 因势利导 的方 :
得 后, 举手提问:老师, “ 第_题能不能用好的方法计 合理地运用呢?下节课 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 ! 的乘法时 ,学生正在列举 一个 数乘 0 0的例 ”
算?” 教师这样 回 : 答 “ 按运算. 『 l
算 !”
学生 由于智 力发展 水平 及 个性特 征 的不 子 , 突然 , 个学生站起来说 :3 0 0 话音刚 有 “+ - 。” -
维过程进行反思 ,更 深刻地认识 自己所采用 的 种人性化教育的体现。
教育是一 门科学 , 也是一 门艺术 。课堂上 , 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
计算方法 。 而这也正是这道题 的设计意图。 在交
在课 堂教学 中, 教师是 主导 , 生是主体 。 于在 “ 学 听其言 , 观其行” 中及 时捕捉这种差异 , 调
壹 学 程中 常 会 到 教 过 , 常 遇 教
生 :非 常踊跃地 )两个 猴子去分 吃一个桃 ・ ( 数增多了。
吃不饱 , 等 瑶 师 意想不到的 问题, 是 , 只猴 子想今天我 只得 了一份 , 甚至 子 一 明天多分几份再 吃 , 就可 以吃饱 了; 第二天 , 把 基 荒 唐可笑的 错误, 就是我 这 这 这 蔷 们常说的 课堂生成问 我 这个桃平均分成 了 4份 , 只猴子又想 , 两份 题 也 吃不饱 , 明天再多分几 份 , 就可 以吃饱 了 ; 第 堡 们 该如 何去 处理呢? 第 这只猴子觉得这些桃子 还是 心 案例一: 在教学《 认识 三天 、 四天……. 分数 》 一课时 :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篇•教学创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得到全面的提高。
从新课程的要求可以看出,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将成为过去式,一去不复返。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为不同的学生(性格、爱好和已有的学习状态等)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得到个性的发展。
现代教育提倡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得到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一、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性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这里所谓的差异性主要指智力、记忆、已有知识的储存量、习惯、性格、爱好等。
构成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因素很多,有先天的(例如,性格、爱好等),也有后天的(例如,家庭环境、班级环境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和影响,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深入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的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优生知识很好的迁移,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兴趣特长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激励,也能很顺利地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均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所有学生均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中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得到共同提高。
二、密切关注学生差异,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些教育专家的实验和一些一线教师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但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在现行教育教学中,只要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硕果累累。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差异化教学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差异化教学作者:倪燕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2期江苏南通市竹行小学(226016)倪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要遵循“优秀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弱势生吃得了”的基本原则,这实际是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要求,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与发展,从根本上诠释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分层探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之间就一定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无视这些生命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等于无视这些生命的存在。
在传统教学中,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教师盲目地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让教学过程尽显机械性,课堂缺乏灵动性。
譬如在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在讲解一道题时,某教师能够合理深掘,引导学生多向探索,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索方式。
例如,题目:8∶24=()∶12(填空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如下分层探索活动单。
A.你能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应该填几吗?B.除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还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目吗?学生小组内探索之后,所有的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都学会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的数,同时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在活动B中利用比例的意义发现等号前面的比值等于1/3,所以等号后面的比值也应该等于1/3,从而得出括号里应该填4的结论;还有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24缩小一半得到12,所以8缩小一半后应该等于4。
以上分层探索活动的安排,合理地挖掘教材有用资源,让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进行适合自己的探索过程,同时有效地沟通教材知识间的关系,为学生揭示了知识链,让学生对新知理解更深入。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一、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初中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储备差异: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数学知识储备上存在差异。
有的学生数学基础扎实,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则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2.思维能力差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能够通过推理解决问题;而有的学生则善于形象思维,需要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
3.学习方法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同,有的学生善于主动探究,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则依赖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需要加强引导和指导。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关注个体差异有助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关注个体差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最后,关注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建议如下:1.关注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2.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及案例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以下是我从事数学教学以来的心得体会及一个教学案例。
二、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推理、证明等。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采取耐心辅导、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
3.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在课堂活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而不是简单地提问答案。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5. 注重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数学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不牢固,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
2.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势,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解题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故而在教学中要将共性和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因此,实施差异性教学,让学生均衡发展,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是有差异的群体,不同的学生在先天、后天、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即学习活动中,而且深刻影响着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了解本班同学,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根据学生不同资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对他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面对的全体学生共同前进,从而达到全班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教学设计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教育要做到“目中有人”。
所谓“目中有人”,首先落实到备课这个环节,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有差异的。
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预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教师应加强课件的交互性,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能顺应学生学的`思路,而不是教师教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课堂中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
作者:张馨繁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02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前我们还是采取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教学,班级人数一般都在50人左右,人数多,学生差异就大,教师如何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又兼顾个体差异,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直是一线教师们讨论的话题。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大部分的教学都在此发生。
本文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
一、面向中等生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也就是學优生和学困生在班级里占少数,中间大部分为中等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其次是学优生。
由于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不弱,再加上教材的编写本身也是参照大部分学生的学情编写而成,中等生在老师的眼里出不了“岔子”,所以这部分学生常常被老师忽略。
但是,在课堂上,中等生却常常是发言的“中坚力量”,课堂中的基础教学部分时常是靠他们的帮助一步步地开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心,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是这个班级对知识掌握的平均水平,也是教师教学时要达到的隐形目标。
我平时教两个班级的数学课,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一个班级的整体数学能力相比另一个班级要好一些。
究其原因,就是一个班的中等生要优于另一个班级的中等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在能力稍强的班级教学时节奏会稍快一些,要求更高一些。
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甲有图书7本,乙有图书28本,乙的图书是甲的多少倍?乙的图书比甲多多少倍?第一问是每一位学生都要会做的题,第二问就难倒了不少人。
我在教学时,一般会先将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个对比,一个是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另一个问题是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倍”,再画图,利用图形得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列式:①28÷7=4,②28-7=21(本),21÷7=3,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兼顾学优生
在课堂上,学优生的表现常常不如中等生“积极”,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问题一般不会太难,教师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中等生和突然举手的学困生;同时,有些学优生也觉得这些问题没有太大挑战性,老师很可能不会叫自己回答而不举手,于是长此以往就伤害了学优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兼顾到学优生的状态,如果有学生答不上问题,可以请学优生帮忙回答,不一定要等到他们举手。
即使在课堂中没有提问到他们,我也经常给予他们眼神的交流,意思是“你还在听吗?”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忽略他们,即使你都懂,也请认真听课。
要在课堂上兼顾到学优生,就要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
师在教学设计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比如简单问题可以深挖,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行程问题就是一个适合深挖的类型,在课堂上讲解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探究。
例如: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
两人同时出发,需要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这是一道基础题,答案很简单,是每位学生需要掌握的题目。
在讲解完后,可以对它进行一次“升级”: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
两人同时出发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这时需要在上一题答案的基础上再加一步即可。
在学生掌握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升级”: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
两人同时出发,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题目改到这里,这时班级里就会响起一阵叹息,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范围,但恰恰是这个时候会有几双眼睛盯着题目不放,他们的大脑飞速运转,教师一定要迅速发现他们,问问他们想怎样解决。
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一定要拿捏有度,改题目是为了让学优生进行锻炼,让中等生拓展思维,不需要让所有人都会解答。
三、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在课后是最能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了,因为作业问题老师会亲自监督他们做作业甚至是补习。
但是在课堂上,有教学任务在身,教师们往往顾不上那几个学困生,好像他们在课堂中消失了一样。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有些是思维能力弱,有些是学习习惯差,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总是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和不举手发言,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突然提问他们,他们常常会答不上来,原因无非是不会或者是没有听课。
对于总是比其他人慢一拍的学生,我觉得总是不停地警示他们听课倒不如鼓励他们听课,不断地叮嘱他们可能会引起学困生的反感,让他们更害怕数学。
鼓励学困生听课,接受他们的慢一拍,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将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转变对于数学的态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谁能再说一遍”“你学到了什么”等问题交给他们,复习上一节课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及时回忆起已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复述性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停止走神,迅速跟上学习队伍,自我总结的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困生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一两个小点都可以说出来,教师对他们不要有太多苛责,尽量鼓励他们获得的点滴收获。
随着时间的迁移,课程的积累,学困生会逐渐发现参与课堂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努力听课,一样能跟上学习的队伍。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前除了做好备教材,还要做好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以设定,但是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境机智地处理突发问题,以中等生的学习水平作为参考对象,兼顾到学优生思维拓展的需求,也要鼓励学困生努力追赶班上其他同学,这样教师才能带领班级的所有学生向着知识的更深处迈进。
【作者单位:昆山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