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追求与中国城市化道路——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作者:***来源:《社会工作与管理》2024年第01期摘要:社会政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政策依据重要历史节点划分为渐进发展、渐进转型和渐进融合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呈现出单一性、交替性和融合性特点。

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分析中国社会政策演进产生以上特点的原因。

研究发现,福利供给制度中的自我锁定效应、外部效应、协调效应推动了中国社会政策变迁。

而以上变迁是利益选择、效率公平转化以及社会政策系统内部制度体系和外部制度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社会政策;历史制度主义;福利供给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640(2024)01-0090-09一、引言社会政策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对于提升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政策的研究离不开对福利供给主体和福利类型的讨论。

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在分析美国福利制度变迁时,根据国家在福利供给中的角色定位,将福利制度划分为补缺型和制度型。

[1]这一分类法强调国家在工业化社会中的福利角色转变,即家庭和市场的福利供给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递交给国家。

蒂特马斯的剩余福利模型、工业成就—成绩模型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型[2]是对上述福利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可以从家庭、市场、国家的福利角色方面分析中国社会政策。

埃斯平·安德森以社会权利为出发点,将福利国家分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三种模式[3],而蒂特马斯则将福利类型总结为普遍性福利和选择性福利。

[4]中国社会政策演进实践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对社会政策的研究聚焦于社会政策分析范式[5-6]和社会政策理论[7],学者运用西方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的时代热点问题,总结其历史阶段性成果。

[8]总的来看,根据国家和市场在福利供给中的角色,结合历史进程,中国社会政策历经国家统筹型、市场主导型和国家主导型三大发展阶段[9],具有兜底保障、适度普惠、高级普惠和多元积极参与的阶段性演进逻辑。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规划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规划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城市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的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长期协调发展的能力。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人居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样等多个因素,使城市在达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环境的良好品质,达到社会公平和谐,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使城市的整体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策略。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民生、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区域的划分。

在规划城市时,还要考虑引进、转移和更新企业,以保证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

2.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场所,必须保证环境的良好品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破坏一直是一大问题。

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环保角度入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减少环境破坏,从而使用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3.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城市创新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推动创新来增强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在城市创新体系的建立中,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创新文化,扩大产业空间,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等途径来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1.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也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人本规划。

近年来,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国家城市规划纲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政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内容要求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

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成为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参考。

一、城市规划策略1. 综合规划综合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考虑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编制综合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口趋势,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创新规划理念城市规划需要采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城市需求。

借鉴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可达性规划、社区规划和景观规划等,可以提升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3. 强化社区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鼓励和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

可以通过召开公民听证会、征求居民意见等方式,让居民在城市规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城市管理策略1. 环保管理可持续城市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城市管理者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行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等措施。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城市管理者应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基础服务。

3. 交通管理城市交通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城市管理者应加强交通规划和交通监管,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1. 新加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其成功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策略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加坡通过限制私家车拥有量、建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大规模的城市农业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土地紧张、交通拥堵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录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录


波 ( 1 8 1・ 1 )
图形推理及其社会文化 功能 ………… 杜 国平( 13 1・ 2 ) 社会转型与宗教格局 的变迁—— 论 中国当前
逻辑 工作 者的社会 责任 ……………… 刘培 育( 13 4・2 ) “ 石头悖论” 探析—— 兼论宗教哲学的逻辑分析进路
… … … … … … … … … … … … … …
王 俊( 16 4・ 3 ) 视角的分析 …………… 王树眷


卢 兰光
欧阳明高( ・ 5 ) 1 15
大国转型 : 从制造 到消费 ……………… 周 晓红 ( 18 3・ 1 )
浔商在近代商战 中的博弈及其启示
… … … … … … … … … …
“ 中国模 式”缘起 、 : 争论与特征 ……… 杨新铭 ( 17 5・ 0 )
徐 师 大 学 (学 会 学 )l 第 期 州 范 学 报哲 社 科 版21 6 O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 ̄ )0 1 哲 t2 1 年总 目录
( 括号内数字 : 期数 ・ 页码)
马克思主义与 当代 中国研究
1 ・ , ,
近代 中国社会变迁与 中国共产党 的创 建
— —
赵 书刚 ( 13 3・ 2 )
许 发祥
2 东亚经济弱收敛的原因 : “ 对 东盟 + ” 3 的检验
… … … … … … … … …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0 1年第 6期 21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与推进理路
… … … … … … … … ・ ・ … ・
侯铁 建

以胡 锦涛为总书记 的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 制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 问题背景与现状分析。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城市规划政策和管理摘要: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在其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地位。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目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改革传统的城市规划方式,也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对城市规划活动进行指导,进而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

文章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加以说明,并且对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除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管理0、前言所谓的城市规划,是在城市不断发展时,人们为了保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进而对将来空间进行安排的一种意志[1]。

在城市发展与建造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项重、难点问题,伴随着人们城市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问题越来越关注。

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能够实现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的高效实行。

1.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概述制定城市规划的政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一定会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将各个方面的发展目标,特别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发展目标实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满足目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保证不会对后代子孙的发展带来影响。

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充分的利用,其不但承担着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抗压,同时还将城市未来的发展计划考虑其中,且将生态环境加入到相关政策中。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使人们可以感受到优良的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最终目的。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同时不损害生态与资源环境,不影响后代子孙的生存。

2.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设施规划缺乏实用性传统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决策是建立在专家权威与行政权威基础上的,这种情况导致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实用性被忽略掉了。

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张天俊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共识,城市内部环境的改善不但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更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

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长确实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丽,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营造,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更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把从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标准走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

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

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

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

人口地理学概论(第三版)

人口地理学概论(第三版)
2
一、《人口地理学概论(第三版)》概述
从《人口地理学概论》的第三版前言可以看出,此书已经出版十余年,此次再版的重点在 数据更新和部分内容的补充。第三版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从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 究内容及发展脉络入手,对全书有提纲挈领的意义;第二章《人口的发展》从世界和中国的人口 发展史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将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五个方面的 关系作了详细阐述,这也是我将要分享的内容;第三章类似文化人类学,从人种、民族和宗教三 个维度来考量人口;第四、五、六三章是人口学研究的传统内容,分别为人口变动(出生、死亡、 再生产)、人口结构(性别、年龄)、人口素质(身体、文化),其中在以往研究中关于人口素 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研究比较单薄,书中也仅简单侧重于区域比较,并未作深入阐述;第七章 讨论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我国的三产经济活动人口;第八章是全书的核心,从衡量 指标、分布规律、分布趋势与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考察了人口的地域分布;第九、十章可视为一体, 第九章介绍了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第十章介绍了人口迁移与流动,在我国研究人口迁移往往就 是指城乡间人口的机械变动(第四章是人口的自然变动),书中还探讨了人口的国际迁移及人口 迁移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等),其中第九章中城乡人口的变动、分布 与结构特征也是我将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因此,全书讨论的重点还是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 结构和分布,只是换了一个视角论述。
4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人口学研究的一个专题,在我国主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高 潮在1996、1997两个年份,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是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坚力量,以《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等为代表的期刊杂志 是研究的主要阵地,涌现了蒋正华、田雪原、穆光宗、蔡昉等一批优秀学者。进入2000年之后, 宏观视野下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反而暗淡下来,地 方上(主要是以省、自治区为单位)的研究开始出现,如《湖北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施中 传,2001)、《青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初探》(严维青,2003),都对本省的人口发展、社会 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保护等关系做了全面深入探讨。同时,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专 题研讨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没有中断,如1995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1997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座谈会”、2004年“人口视窗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0年“都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等等。可以说,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自上世纪90 年代走到台前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

中国城市转型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中国城市转型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中国城市转型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自身的问题,也事关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转型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不仅影响着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如何实现中国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城市转型的内涵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转型指的是城市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治理等方面的转型,是城市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转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口号和理念,更是城市治理的有效举措。

城市转型要求城市从物质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单一视角转变为注重人民福祉、文化态度、生态环保和社会公平的复合视角。

城市转型还要求城市从单一的政府治理模式转变为社会治理和多元化治理的模式。

城市转型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市民、企业等多种主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城市转型的难点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实现城市转型并不容易。

城市转型面临多重难点,例如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矛盾等问题。

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城市公共服务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市治理的不规范化等因素,也是城市转型面临的难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城市转型要求城市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这就要求城市要更加注重环保、文化建设、社会公平,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市民的生活舒适、健康、文化和福利。

这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需要注重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治理的民主化。

城市治理的转型也是城市转型面临的难点之一。

传统模式的政府治理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治理需要更加加强社会治理和多元化治理的模式。

城市规划设计——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和不断加速的城市化的压力,使得我国面临着令人棘手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正确的管理理念引导,这些问题将愈加严重。

因此,如何在对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的理念,已日益成为我国所关注。

该论文主要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以及在使用上和舒适的要求如何统一,合理全面地考虑资源消耗和有效利用的因素,如对于场地设计的深入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和循环的形式,对于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等,最终的研究目的是创造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高品质的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设计,资源利用,舒适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

无论是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

可以认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

面对21世纪全球城市时代的形势,城市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

从19 9 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城市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之一。

一、科学的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是政府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活动集聚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市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是依法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国内外经验证明,城市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共3篇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共3篇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共3篇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1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事业成为了当前热门话题之一,而在面对老龄化趋势下,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角度出发,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融入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是实现养老服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重要途径。

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福利多元主义是指社会福利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分析方式,旨在实现福利分配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服务模式包括社区养老中心、社区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等多种服务形式,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1. 社区养老中心社区养老中心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体检、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文娱活动等多种服务。

社区养老中心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料和护理,同时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2. 社区老年公寓社区老年公寓是面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的居住服务,可提供独立卫生间、厨房等设施,老年人可以享受较为独立和舒适的生活。

同时,社区老年公寓可以提供临时性照料和护理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3. 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在家中提供照料、护理、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种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提供按时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日托、住家保姆等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将照料和护理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更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4. 日间照料日间照料是一种把老年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集中照料和护理的服务形式。

日间照料中心通常提供康复、健康监管、生活照料和文娱等服务。

通过日间照料,老年人可以与同龄人一同共处,消磨时光并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关注和照顾。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中。

浅析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及其借鉴意义-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

浅析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及其借鉴意义-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

浅析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及其借鉴意义-科学发展观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有关发展的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

阿马蒂亚森认为,不能只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角度来考察发展问题,而应从扩展实质自由(即可行能力的过程)的维度来讨论发展问题。

阿马蒂亚森以扩展自由为核心价值的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人类发展理论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这一发展观所蕴含的许多思想已被和世界发展银行融入其各自的政策实践之中。

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科学地看待发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慎思的重大问题。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参照。

基于这种思考,本文对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及其借鉴意义进行粗浅的阐述。

一、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与自由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新颖性体现在他对自由的独特理解上。

他把自由与可行能力和功能性活动结合起来,他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的可行能力。

这里的可行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而功能性活动则可定义为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

这种功能性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从获取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食物、饮用水)到免受各种可以防范的疾病的伤害再到参加选举、政策辩论等非常复杂的活动,我们可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

因此,更具体地说,可行能力也就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或者用日常语言说,就是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从可行能力角度定义的自由概念是阿马蒂亚森用来阐述自己发展观的核心概论。

那么,阿马蒂亚森为何如此看重自由对发展的意义,他从评价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个中原因。

第一,从评价性角度看,他认为,能否增进社会成员的实质自由是评价这个社会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这一评价性立场之所以具有合理性,是因为与以往只注重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以及程序正义的做法不同,它以构成实质自由的功能性活动为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其他各种要素的合理作用,拓展了评价标准的信息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评析

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评析

2024年第2期(总第263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2,2024(Tot.No.263)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评析原㊀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㊀㊀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4.00.009收稿日期:2023-09-15;修订日期:2023-12-10作者简介:原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纵观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虽然是资源集约利用和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促进,但城市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问题㊂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十亿级人口的国家之一,作出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㊁2060年前碳中和 (简称 双碳 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承担大国责任㊂随着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口城市化低碳战略政策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㊂由王桂新教授等主编的‘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一书为中国在人口城市化发展中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㊂本书在充分借鉴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研究方法㊁政策设计等方面的诸多难点,创新性地提出未来低碳城市优化规划方案,并开发构建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战略模拟分析系统,为丰富和发展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的理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㊂通观全书,研究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中国城市化及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第三,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第四,何种组合政策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㊂看似简洁,实则每一个问题都是事关 双碳 目标能否按时完成的重要问题,并且层层递进地剖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和碳减排政策实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㊂本书结构合理㊁逻辑严谨㊁内容丰富㊁论证充分,将人口㊁城市化㊁环境㊁经济㊁社会等各个子系统相互关联进行综合分析,坚持系统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在新时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意义㊂㊀㊀一㊁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夯实理论研究基础影响碳排放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人口㊁经济与技术等,人口的社会变动与碳排放息息相㊃041㊃原㊀新: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关㊂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生产生活行动深刻影响碳排放㊂人口城市化发展影响城市规模,城市生产㊁生活㊁交通三大部门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㊂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增长和城乡迁移普遍自发推动城市土地扩张,例如美国 铁锈地带 ㊁韩国首都圈外城市㊁日本矿业城市与乡村地域小城镇等出现伴随人口持续下降的城市土地扩张停滞或收缩现象㊂中国城市土地与人口的时空演变呈现低密度㊁土地利用不足的特征,存在人口流入较少但漫无目的扩张城市土地的现象㊂中国城市化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在研究中国人口城市化相关议题时应立足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㊂该书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探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从人口城市化的概念界定㊁基本原理㊁发展规律及特征等视角着手,夯实理论基础,进而探讨人口城市化与碳排放及其控制问题,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浅入深地将人口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逐步砌实㊂在实证分析部分,对构建人口城市化碳排放机制进行验证,对人口城市化与碳排放动态关系的VAR模型进行变量及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并获得通过,表明该实证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㊂㊀㊀二㊁回应学术热点话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近年来, 碳达峰 和 碳中和 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关键词㊂与之相关的绿色金融㊁高质量发展㊁低碳转型等相关研究一直热度不减,而从中国人口城市化视角进行碳减排研究的相对较少㊂该书以城市化发展为基调,深入探讨了居民生活方式变化㊁居民生活耗能碳排放的增长及地区差异㊁产业结构变动发展对碳减排潜力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居民生活方式变化与碳排放关系部分细化为对人口规模㊁年龄结构㊁城乡结构㊁迁移以及家庭规模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突破了碳减排研究的传统思路,从人口学理论和视角丰富和发展了该领域的研究㊂作者提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耗能和碳排放比在农村时明显增多,但迁移到城市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耗能和碳排放出现减少趋势㊂该观点符合中国城市化发展特征,立足国情,对于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向低耗能循环产业转型㊁制定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㊂该书也对国外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设经验进行了梳理和介绍,讨论了日本㊁英国㊁美国㊁德国㊁巴西等国家的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㊁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问题,将城市规划㊁土地利用㊁能源等作为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并按照城市中的经济部门介绍了相应的低碳政策措施,例如节能的建筑和工业㊁低碳交通系统,更节能的 三废 处理系统和技术等㊂各国对于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较为丰富,但是不能照搬来解决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研究需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为基石,以中国体制特色为基本框架,以中国文化为能量源泉,探索适合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最优路径㊂㊀㊀三㊁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为重要的是,绿色低碳发展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恰逢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交汇的早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㊂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㊁农业现代化㊁城镇化㊁信息化的 串联式 渐次现代化历时二百多年,而中国式现代化是 四化 叠加甚至同步的 并联式 发展,前者循序渐进,后者急速跨越㊂相较于先起现代化国家,中国既要赶超达标,又要弥合差距㊂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具㊃141㊃㊀‘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2期体要求,包括人口规模巨大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㊂在这一背景下,注重人口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发展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㊁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㊂该书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㊂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措施㊂这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碳市场和碳交易体系,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加强国际合作等㊂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作用㊂依照该书的思想,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碳减排目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㊁走好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㊂㊀㊀四㊁政策模拟科学合理,操作方式简易可靠作者开发的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战略政策模拟分析系统,结合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差异和人口城市化碳排放增量进行模拟分析㊂通过该系统,可以计算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乡 城迁移引起的碳排放增加量,并对区域人口迁移与碳减排优化规划进行应用分析,进而探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未来情景㊁政策选择及预期影响等方面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㊂该方法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系统工程的途径将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投入 产出分析和运筹学㊁系统工程优化规划进行关联㊂它将决策人员与公众对低碳人口城市化的期望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评价有机结合㊂通过该系统,可以深入分析人口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差异的模拟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㊁不同人口迁移模式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㊂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对人口迁移与碳减排优化规划进行应用分析,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低碳城市发展策略㊂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其简易性和可靠性,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公众或决策人员可以较容易地运用和探索该系统㊂同时,该方法基于前沿的线性规划建模方法,能够提供对未来情景㊁政策选择及预期影响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㊂这一方法的构思㊁设计及应用为低碳人口城市化政策评估系统研究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㊂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一书对于中国人口城市化㊁可持续发展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及 双碳 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是不可多得的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的专著㊂[责任编辑㊀武㊀玉]㊃241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研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而可持续发展成为指导原则。

本文将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的研究。

一、城市交通问题的挑战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方案往往以汽车为中心,导致道路拥堵、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原则1. 多元化交通方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应鼓励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

通过提供高效、便捷和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 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改善道路网络、建设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便捷的停车设施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以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

3. 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规划应与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相结合,以减少通勤距离和时间。

通过合理规划居住区和商业区的位置,可以减少通勤需求,提高交通效率,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改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提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三、案例研究:新加坡的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新加坡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其交通规划与建设方案值得借鉴。

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交通挑战,包括限制私人汽车拥有数量、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覆盖全岛。

地铁系统拥有高密度的路网,能够满足大部分居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新加坡还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自行车,提供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道,并建设了多个公园和绿地,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正确理解发展的基本框架:基于发展观的转变

正确理解发展的基本框架:基于发展观的转变
第3 4 卷 第 4期
2 0 1 4年 7月








Vo 1 . 3 4 No. 4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o mm e r c e
J u 1 . 2 0 1 4
标准 ; ( 2 ) 人的发展不是孤立实现 的, 需 要 以社 会
经 济发 展为 支撑 。 因此 , 人 的发 展和 社会 、 经济 、 政 治、 文化 、 生 态等 的发 展密切 相关 、 相 互促 进 。以人
富 的增 长 , 同时 发展 必 须 考 虑 分 配 问 题 , 发 展 应 以 人 类 的整体 利益 为评 价标准 , 以追求社 会 全 面进 步
足 和局 限 , 因而有着 发 展 的余 地 和创 新 的空 间。例 如, 在发 展导 向和 发展 动力 上存 在一 定 的空 泛性 和
模糊 性 , 所 倡 导 的各 种措 施 和方 法在 实践 操 作层 面 具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因此 , 有必 要在 现代 发 展 观 中
强 化发展 的福利 导 向以及 创新驱 动发 展 的理 念 。 目前 , 人 类社 会 发 展 已经 步 入 了新 的 阶段 , 强 调“ 以人 为本 、 全面 、 协调、 可持 续 ” 的发 展 观 , 注重
统 发 展观 到 以人 的 发 展 为 中心 的综 合 发 展 观 的 转
变, 不是对 传 统发 展 理 论 的 全 盘 否定 , 而 是 社 会 经 济发 展 和人们 对 发展 认 识 的 必 然趋 势 。经 济 增 长
的 自由发展 作 为 福 利增 进 、 社 会 发 展 的核 心 标 准 , 认 为发 展不 只是 追求 经济 增长 , 发展 的 目标 在 于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 化 , 往 被 认 为是 人 口、 地 和 经济 、 往 用 文 化模式 由农 村 型转 向城 市 型的过 程和 趋势 。 J 这 一定 义 仅仅 描述 了 城 市化 进 程 中 的各 种 现 象 , 但 并 没有 阐明城市 化不 断发 展 的 内在 动 因 。对 城
( ) 利追 求行 为模 型 一 福

实现值 D 则是 由福利追求者 的各种能力 ( i和 A i 。 a ) 福利追求者 占有 的生态(n ) 经济 (n ) e 、 e 和社会 (n) e 环境资源共 同决定 , 即公式( ) 2 和公式( ) 3:
Di =D (m】e 2 ) E e ,m … D a , ( la , , r,n ,n ) a ,2 … e 1e 2e 3 r () 2 () 3
我国国情 的城市化道路。

实现痛苦程度 的最小化 , 是福利追求行 为的
目标 。根 据 这 一 假 定 , 造 福 利 水 平 ( )的 构 Wt
函数 :
:1 B / () 1

福利追求与城市化道路选择
城 市化 是一 种 在特定 历 史时期 内具有 发展 方 向可预 期性 的群众 性 运 动 , 只有 使 群 众 获 得 额 外 的好处 , 能激 励群 众 自发 改变 生存 方式 , 与城 才 参 其中, 痛苦 程 度 B :
的突破 口。
市化动力机制 的不同理解 , 是导致我国城市化道 路之争 的重要原 因。我 国正 处在城市 化快 儿 速发展的阶段 , 若城市化道路选择不 当, 不仅会产 生一系列棘手的矛盾和 问题l , 4 还会阻碍城市 儿
化进 程 的顺利 推进 。因此有 必 要通 过探 讨城 市化 的 内在 动 因 , 析城 市化 的本 质要 求 , 分 寻找 最适 合
有从群众福利追求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 , 方能正 确认识城市化 的动力机制 , 选择最 合适 的城市化
道路 。
[ 收稿 日期 ]0 l - 2 1 2 7 [ 基金项 目] 国家“ 十一五 ” 科技支撑项 目“ 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模 式研究 ” 20 B C 8 0 ) ( 06 A 1 B 2 部分成果。 [ 作者 简介 ] 王树春 , , 男 河北保定人 , 天津商业大学教授 ; 王俊 , , 男 江西赣州人 ,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断演进 的动 力所在 。城 市化 的最终 目的是 提升居 民福 利水平 , 实现 人 的可持续发展 。不 同城 市化道路 选择 为社会成 员提供 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环境 资源不尽 相 同, 这是导致居 民福利 水平差异 的根 源 。反 思新 中国建 国6 0余年 的城 市化 历程 , 3前我 国城 市化进 程 中存在若 干突 出矛盾和 问题 , - " 只有走 可持 续发展 城市化 道路 ,
第3 7卷 第 4期
21 0 1年 7 月
徐州 师范 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 f uhuN r a U i( hl oh n oi c ne dt n .o zo om l n. P ispyadS—a Si csE io X o c l e— i
Vo . 7. . 1 3 No 4
0 u
・ 且 u u :
i= l
市化进程。城市化不仅是群众各种需要升级演化
的结 果 , 是 群 众 各 种 需要 得 以实 现 的手 段 。 只 更
( : D ),: D 一 D 为第 i 种需要的期望值, D 为第 i
种需要的实现值。在第 t , 期 对第 i 种需要 的欲求 程度 O 为该种需要在上一期被满足程度 U i 川 的 函数 。在任一时期 , 由历史情况决定 的各种需要 欲求程度 (i 均为外生变量 , 0) 当期福利水平仅 由
需要 的期望值 D 和实现值 D 决定 。需要 的期望
值 D 是 由各种 人类 情 感 (mj共 同 决 定 , 要 的 e ) 需
对“ 城市 一 村 ” 统 而 言 , 独 满 足某 个 福 农 系 单
利追求者的环境资源存量调整诉求 , 并不会对系 统的正常运转产生压力 。但若需要层次的提高是 种普遍现象 , 调整生态、 经济和社会环境资源存
需要具有 自演化 (e — v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 ) sl eo tn 特征 : f uo 当低
层 次需 要得 到 满足 之 时 , 更 高 层 次 需 要 的 渴求 对
就会 变 得 更 加 强 烈 , 导致 需 要 层 次 的 自我 演
化 _ 。需 要 还 具 有 自实 现 (e 6 j sl elai ) f—raztn 特 i o 征 : 用一 切 可利 用 资 源 满 足 自身 需 要 是 人 的本 利 能 。需要 的层 次 不 断 提 升 , 为需 要 满 足 手 段 的 作 生存 方式 也 不断 发展 。追求 更 高水平 福 利是 一切 经 济行 为 的 目的 , 是 揭 示 城 市化 进 程 动力 机 制 也
J 1 .2 1 u. 0 1
福 利追 求 与 中 国城 市 化 道 路
— —
基 于可持 续发展视 角的分析
王树春


30 3 ) 0 14
(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 津 天
[ 关键词 ] 福利追求 ; 可持 续发展 ; 市化道路 ;城 市 一 城 “ 农村 ” 系统
[ 摘
要 ] 城市化进程是具有发展 方向可预 期性 的群众 性运动 , 众的福 利追 求行 为是城 市化进 程 不 群
建设相 匹配的制度 支撑体 系, 重构“ 城市 一农村”系统 , 能最 大程 度地提 高居 民福利 水平 , 才 更好更 快地推 进
我 国 的城 市 化进 程 。
[ 中图分类号 ] F 9 2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2 (0 1 0 -160 0 76 5 2 1 )40 3 - 4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