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
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
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特殊的处理和储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对它们的处理和储存要求。
1. 汽油:汽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易燃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和许多工业领域。
它有很高的蒸气压和低的闪点,因此只要有点火源,就容易引发爆炸或火灾。
储存汽油时,应将其放置在防火柜或专门的储存容器中,远离明火和高温。
2. 煤油:煤油也是一种常见的易燃物质,常用于煤油灯和供暖系统。
煤油具有低闪点和高挥发性,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
在储存煤油时,必须确保储存容器密封良好,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3. 液化石油气(LPG):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易燃气体,用于家庭炉灶、热水器和汽车燃料。
LPG是一种高压气体,具有极高的燃烧性能。
储存LPG时,必须使用特定的储罐,并确保储罐的安全阀和泄放阀正常运行。
4. 氧气:氧气是一种高度助燃气体,可以加速火焰的燃烧过程。
储存氧气时,必须远离易燃物质,并避免与油脂、润滑剂等可燃物混合。
5. 乙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液体,用于医疗用途、工业生产和化妆品制造。
乙醇有较低的闪点,需要保持远离高温和明火的环境。
在使用乙醇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储存和使用。
6. 氨:氨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气体,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高度可燃性。
储存氨时,应使用专门的容器,并确保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7.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同时也是一种易燃物质。
硝酸在与可燃性物质接触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导致爆炸。
储存硝酸时,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并与可燃物质分开储存。
8. 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常见的易爆物品,广泛用于火药和炸药的制造。
硝化甘油具有高度的爆炸性能,需要特殊的安全防护和储存条件。
9. 火柴:火柴是一种常用的易燃物品,有时也被人们忽视其潜在的危险性。
火柴头上涂有可燃物质,只需一点火源就能引发火灾。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优秀11篇)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优秀11篇)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文章吧!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11篇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篇一一、为了加强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规定,制度如下规定:二、生产、储存、经营和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个人,须依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三、未获得相关部门批准,不得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四、从事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人员须经消防、安全部门进行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
五、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防火规范;须按照有关法规装防雷保护设施;所使用的电气设备,须符合国家电气防爆标准。
六、对易燃易爆、剧毒危险物品的储存、保管和使用,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七、大量销毁、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当征得所在地安全管理部门的同意或有关部门批准。
八、危险物品须双人保管,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保管人员须按国家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和消防部门的规定进行管理。
不了解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从事保管和操作工作。
九、各单位领导取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要指定专人负责领导取和保管,账目要清楚,手续要完备,使用和保管要安全。
剧毒物品要专柜(保险柜)专人保管,领导时需经批准,准确登记用量,使用时应妥善保管,严格处理废液,防止中毒事故。
十、进购和领用化学危险物品、剧毒物品要及时办妥手续,库存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篇二一、管理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工作人员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作风严谨,工作踏实,严于职守,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是我国针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分类及管理规定等内容。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易燃易爆物品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特性,易燃易爆物品可分为三类:易燃物品、易爆物品和有爆炸危险物品。
1. 易燃物品:在常温下能够自行燃烧或向较低温度的地方传热而自行燃烧的固体,液体和气体。
2. 易爆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的物品,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3. 有爆炸危险物品:制备、使用或贮存可能产生爆炸的物质、制品和装置。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易燃易爆物品根据其危险性分为四类:A类、B类、C类和D 类。
1. A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具有极高的燃烧速度和剧烈的燃烧反应的固体物质。
2. B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在遇到热源或点火源时能自燃并放出可燃性气体或烟雾的物质。
3. C类易燃物品:主要指在温度升高时加大燃烧性能的物质,如增塑剂、促进剂等。
4. D类易燃物品:主要指低温下容易自行燃烧的物质。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定1. 生产、储存、销售、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许可证和资格,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操作。
2.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火、防爆要求,包括储存设施的结构、通风、防火设施等。
3.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车辆的选用、装载、包装等。
4. 危险品的标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明确标识出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危险性。
5.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事故,必须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和防止扩散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 相关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 对于违反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或追究其刑事责任。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制度为了保障公共安全,防止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掌控,确保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必需订立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制度。
本文将从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分类、管理与掌控等方面,全面介绍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制度。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正常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简单燃烧和爆炸的物质。
包括各种液体、气体、固体和粉尘等,如石油、煤、天然气、化学制品、烟花爆竹等。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依据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石油、汽油、柴油等;2、易燃气体: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3、易燃固体:木材、纸张、织物等;4、易爆炸性气体:氢气、乙炔等;5、易爆炸性液体:硝酸、盐酸等;6、易爆炸性固体:炸药、火柴等;7、氧化剂和还原剂:双氧水、高锰酸钾等;8、放射性物质:铀、钚等;9、腐蚀性物质:硫酸、盐酸等。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与掌控为保障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必需加强其管理与掌控,实在措施如下:1、订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事业单位应订立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规范操作程序,完善安全措施,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订立和演练。
2、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机构和岗位责任制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机构和安全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责任,保证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
3、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储、运输与使用管理在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储、运输与使用中,必需执行以下原则:(1)分区管理,实现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排出隐患;(2)限制存放数量,避开聚积,保证透风透光;(3)实行防火、防静电措施,杜绝人为火源;(4)落实物品标识和管制,禁止私自抽烟和携带火种;(5)保持仓储、运输和使用设施的完好,实行日常巡察和维护保养;(6)限制使用场所,避开过度集中和拦阻消防通道。
4、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企事业单位应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职工防范意识和自救本领。
关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定
关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规定身边的很多物品都有可能属于易燃、易爆或者不安全品,这些物品可能会在所处的环境显现一些异常情况时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显得特别紧要。
本文将介绍有关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的规定及其紧要性。
一、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定义1. 易燃物:指在常温下易燃烧和加速燃烧的物质,如汽油、甲乙醇、脂肪烃、酒精等。
2. 易爆物:指在肯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火药、炸药、气体等。
3. 不安全品: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放射性、易燃爆等性质,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环境等造成损害的物质。
二、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规定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多项条例针对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做出了规定,重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惩罚法》等等。
这些法律法规中,对于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都做出了规定,重要包括以下几点:1.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程。
2.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保证其过程和设施的安全。
3.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
4. 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必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不得有超标或者违法行为。
5. 对于违规生产、存储、销售、使用和运输等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场所和企业,相关部门应当适时实行措施,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关闭整治。
三、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管理的紧要性易燃、易爆、不安全品的管理离不开相关规定的支持,其紧要性与日俱增。
1. 保障生命安全易燃、易爆、不安全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不安全性,假如不能妥当加以管理,或者是违规操作,将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逼,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道路交通等领域,更是不安全加添。
易燃易爆危险品
07
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
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
敏感性 •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
的能量——起爆量。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 能就是该炸药的敏感度。不同形式的炸药对不 同形式的外界作用的敏感度时不同的。
ONE
1
PART 03
易燃气体
03
含义——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12%的 气体。例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 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分级 I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还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 物质。
易燃易爆危险品相关知识讲解
CONTE NTS
CONTENTS
1.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和种类 2.爆炸品 3.易燃气体 4.易燃液体
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5.易燃固体
6.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7.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如:点火管、速 燃导火索等
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的物质。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有一系列规定。
1. 存放位置: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远离火源、高温区和阳光直射区。
应存放在防火柜、防火间或者安全储存室中。
2. 安全容器:易燃易爆物品应使用特定的安全容器进行存放,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标明物品的种类和危险性。
3. 标识标志: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地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志,包括警示标识、禁止吸烟标识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 防火防爆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应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设施,如喷淋系统、防爆门窗等。
5. 知识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了解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措施。
6. 禁止行为: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内应禁止吸烟、明火作业、使用电气设备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行为。
7. 定期检查:定期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容器密封完好,设施运行正常,并及时清理垃圾和过期物品。
8. 应急处置: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在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是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定,具体的管理细则可能会因国家、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或个人,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
易燃易爆法规
易燃易爆法规易燃易爆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管理和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使用和运输。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物质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法规的内容和要求。
一、定义与分类易燃易爆物质是指那些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和混合物。
根据其燃烧性质和危险程度的不同,易燃易爆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气体:包括液化石油气、甲烷等,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容易发生爆炸。
2.易燃液体:如酒精、汽油、溶剂等,具有较低的闪点和自燃温度,能够在常温下迅速挥发并形成可燃气体。
3.易燃固体:如火柴、木材、纸张等,具有较高的燃点,但在明火、高热源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燃烧。
4.易燃混合物:由易燃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的可燃物质,如油漆、涂料等。
二、法规内容与要求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和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来管理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使用和运输。
下面是常见的法规内容和要求:1.安全储存:易燃易爆物质必须储存在专门的仓库或储存区域,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区和标识。
仓库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2.用途限制:某些易燃易爆物质具有特定的用途,如医疗、实验室等。
法规要求在使用这些物质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3.安全操作: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禁止将易燃易爆物质带入易燃场所或操作区域。
4.运输要求:易燃易爆物质的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包装、标识、运输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运输途中需加强安全监控,确保物质不泄露、不溢出。
5.紧急处置:在发生火灾、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演练,熟悉紧急处置程序。
三、国际经验与借鉴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建立完善的易燃易爆物质管理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易燃易爆法规
易燃易爆法规摘要: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和分类二、我国易燃易爆法规的演变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储存规定四、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五、违反易燃易爆法规的法律责任正文:易燃易爆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和分类易燃易爆物品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迅速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类物质根据其危险特性,可分为易燃物品、易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三大类。
易燃物品主要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燃料等;易爆物品包括炸药、烟花爆竹、压缩气体等;易燃易爆物品则包括石油、化工产品等。
二、我国易燃易爆法规的演变我国易燃易爆法规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
早期,我国仅有一些关于火灾防治和安全生产的法规,随着易燃易爆物品事故的频发,政府逐渐意识到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专门针对易燃易爆物品的法规。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储存规定为确保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我国法规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都作了严格规定。
生产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标签、包装;储存场所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泄漏报警装置等;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运输工具安全可靠。
四、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易燃易爆场所应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定期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情况,确保设施设备完好;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加强巡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区。
五、违反易燃易爆法规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违反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涉及刑事责任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涉及行政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品,一旦失控将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在使用、贮存、运输和处理易燃、易爆物品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物品的相关安全规定。
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根据《中国国家标准 GB 13508-2011 一般危险化学品包装、存储与运输标准的分类》的规定,易燃、易爆物品被分为6类。
1.第一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60℃,且最高储存温度低于或等于50℃的液体物质,或能够在环境温度下形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物质。
2.第二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60℃,且最高储存温度高于50℃的液体物质,或闪点高于60℃但低于或等于93℃的液体物质。
3.第三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93℃但高于60℃的液体物质。
4.第四类易燃物:闪点低于或等于200℃但高于93℃的液体物质。
5.第五类易燃物:能够发生自燃的物质。
6.第六类易爆物:在一定条件下易于爆炸的物质。
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为了保障人员和生产设施安全,下面列举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规定:1. 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遵循以下规定:•应选择特别设计的储存场所,每个储存室内不能混放不同种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应设有通风装置,并保持通风良好;•储存场所应与其他建筑物及储存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或引发严重事故;•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都应放在防火柜或者储存柜内,隔开空气,存放数量不宜过多;•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室内不应有电线或电器设备,防止电火花引起事故;•库房随时保持整洁、无积蓄污物,物品堆放规整,避免受潮,防止受日晒和热源。
2. 易燃、易爆物品的搬运和运输在搬运、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遵循以下规定:•运输前要清算货物价值,确保与相关保险方协调;•货车上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常年保持使用状态;•严禁超载,车速不得超过规定时速;•固定物品不能轻易破损,严禁拖拉;•增强路面、桥梁的承载能力,防止颠簸或破损;•进行有效的防火处理,防止由于外部原因而导致的自然火灾;•交通线应当远离火药储存库和油罐等容易引起事故的危险地点。
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
1、爆炸品:火药、炸药、烟花爆竹、爆药、爆破雷管、黑火药、导弹。
2、易燃液体:煤油、松节油、汽油。
3、腐蚀品: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
4、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氨、氯、液化石油气。
5、自燃物品:植物油、动物油、脂肪、煤、木炭、锯末、干草、粮食、黄麻、大麻、剑麻纤维、细碎的金属。
6、自燃物品。
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影响而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行燃烧的物质,如黄磷、油布、油纸等。
7、遇水着火物品。
这类物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可引起燃烧和爆炸。
如钠、钾、氢化钠、碳化钙、镁铝粉等。
8、易燃固体。
这类物质燃点较低,遇明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燃烧。
如红磷、硫磺、闪光粉、生松香等。
9、氧化剂。
这类物质本身不燃烧,但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可燃物接触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高锰酸钾、过氯酸钾、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
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常识易燃易爆品是指那些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氧化剂、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等。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易燃易爆品安全管理的常识。
一、易燃易爆品的分类易燃易爆品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类别,如下所示:1. 氧化剂类:这类物质能够增加燃烧速度或支持燃烧过程,如硝酸、高锰酸钾等。
2. 可燃气体类:这类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燃烧或爆炸,如乙炔、丙烷等。
3. 易燃液体类:这类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蒸发成易燃气体,并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或爆炸,如汽油、酒精等。
4. 易燃固体类: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点火温度和快速燃烧的特点,如火柴、硝酸盐等。
二、易燃易爆品的存储易燃易爆品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不正确的存储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以下是一些易燃易爆品的存储要求:1. 储存区域:应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无明火和无电火花的地方作为储存区域。
同时应确保储存区域与其他危险物品相隔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交叉感染。
2. 储存容器:应选择耐火、防爆的容器进行储存,如防爆柜、金属储罐等。
同时,容器的密封性也非常重要,以防止物质的挥发和泄露。
3. 标识和分类:易燃易爆品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和分类,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标识应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名称、危险性质和防护措施等信息。
三、易燃易爆品的运输易燃易爆品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易燃易爆品运输的常识:1. 运输工具:应选择专门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如防爆车辆和防爆罐车等。
运输工具应具备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以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露或事故。
2. 包装和装载:易燃易爆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物品的安全性。
在装载过程中,应注意物品的稳固和禁止与其他危险品混装混载。
3. 路线选择: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安全、无明火和无爆炸源的路线,以减少事故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提前了解沿途的危险品存放点和紧急救援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与标识1.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按照其危险性分为以下几类:(1)爆炸品:具有爆炸危险的物品,包括爆炸性物质和爆炸性混合物。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3℃的液体,或者在50℃时蒸汽压力等于或大于0.3MPa的液体。
(4)易燃固体:在摩擦、撞击、加热或接触明火时,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固体。
(5)自燃物品: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6)遇水燃烧物品:遇水产生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品。
2. 易燃易爆危险品标识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包装标志》进行标识,内容包括:(1)危险品的类别、级别。
(2)危险品的名称。
(3)危险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4)警示词和标志。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存与运输1. 储存(1)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储存于专门的仓库或专用储存场所,严禁与其他物品混合储存。
(2)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具备通风、防晒、防潮、防雷、防静电、防爆等设施。
(3)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危险品的类别、级别和主要危险特性。
(4)储存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运输(1)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承担,运输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具备防静电、防火、防爆等设施。
(3)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应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危险品的类别、级别和主要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品
易燃易爆品 1.2 常见的易燃易爆品
5. 液化气罐
液化气罐(见图2-29) 是指用来储存液化气的储 罐,其内部有液化气时压 力很大,操作稍有不当就 有可能引起爆炸。
6. 油漆
油漆(见图2-30)是 以植物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要原料的涂 料,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 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 标志和其他特殊作用的化 学混合物涂料,在未干情 况下易燃。
易燃易爆品 1.1 易燃易爆品的种类
2.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小于等于60 ℃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 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他危险已列入其他类别管理的液体。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高度易燃性,因为易燃液体几乎全部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 中主要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易与氧发生反应而燃烧,同时,由于易燃液体的闪点低,其燃点 也低,因此易燃液体接触火源极易着火而持续燃烧。 易燃液体挥发性强,当盛放易燃液体的容器有破损或不密封时,挥发出来的易燃蒸气扩散 到车站或车厢的整个空间,与空气混合,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即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 火花即能引起爆炸。 易燃液体的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黏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 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并源源不断地挥发, 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品
易燃易爆品 1.1 易燃易爆品的种类
凡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气体、液体、固体及爆炸品等都称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1.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极易燃烧,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所有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 的可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发生着火或爆炸,有的易燃气体遇到极微小的能量着火源即 可引爆。 易燃气体比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更易燃,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这是因为一般 气体分子间力小,容易断键,无须熔化分解过程,也无须熔化分解所消耗的热量。由简 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由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 危险性大,这是因为单一成分的气体无须受热分解的过程和分解所消耗的热量。价键不 饱和的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比相对应的价键饱和的可燃气体大,即能与氧、氯等氧化 剂起反应而发生着火或爆炸,所以火灾危险性大。
易燃易爆危险品
易燃易爆危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易燃易爆法规
易燃易爆法规【原创版】目录1.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和分类2.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和储存规定3.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生产法规4.违反易燃易爆物品法规的处罚措施正文一、易燃易爆物品的定义和分类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并可能引发燃烧、爆炸的物品。
这类物品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此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易燃易爆物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爆炸品:如炸药、火药等;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3.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等;4.易燃固体:如火柴、磷、硫磺等;5.自燃物品:如黄磷、白磷等;6.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钾、钠等。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和储存规定为了确保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
1.运输规定: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如《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物品的包装完好,运输车辆应符合安全标准,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2.储存规定: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如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
物品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库储存,确保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生产法规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等。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1.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2.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企业应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违反易燃易爆物品法规的处罚措施违反易燃易爆物品法规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处罚措施包括:1.责令改正:对违反法规的企业或个人,有关部门将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2.罚款:对拒不改正的,将依法处以罚款;3.吊销许可证:对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吊销企业相关许可证;4.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日常危险品哪些是属于易燃易爆
日常危险品哪些是属于易燃易爆
1、气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香水、天然气、气雾喷雾剂、驱蚊水等等,特别像香水之类的,女士的化妆包里几乎都会有,这也提醒女士朋友们,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着想,请不要携带香水进入公交车内。
2、液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食用油、指甲油、香蕉水、双氧水、可燃毒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等等,一般来说,液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使乘客携带其上车的危险品。
3、固体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固体酒精、赛璐珞等易燃固体,这都是遇水则燃烧的很危险的物品。
4、粉状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闪光粉、面粉等物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面粉也是易燃易爆物品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盛放在袋子里的面粉不会燃烧爆炸,但是当分散到空气中的时候,由于和空气接触面积极大,遇到明火会爆炸,所以面粉厂里也禁止明火。
易燃易爆物质的特点
易燃易爆物质的特点
易燃易爆物质是指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迅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易燃性强: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点极低,一般在20℃以下就
能够自燃,甚至在接触到空气或水分时也会迅速自燃。
在受到火源
或高温等刺激下,易燃易爆物质会以瞬间的速度迅速燃烧,并散发
出巨大的热量。
2. 容易爆炸: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速度非常快,当燃烧能量积
聚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产生爆炸。
在受到外界的冲击、摩擦、撞击、静电等因素时,如遇flash点低的易燃易爆物质就会发生爆炸。
3. 性质不稳定:易燃易爆物质的化学性质往往不太稳定,受外
界环境影响很大。
如遇到氧化剂、强酸、强碱及其他物质,将会发
生剧烈反应,导致爆炸或者燃烧。
4. 毒性较强:某些易燃易爆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例如,燃烧汽油会产生
有害气体,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或窒息。
5. 容易泄漏:易燃易爆物质通常使用压力容器、管道等装置存
储和使用,这些装置在受到撞击、泄漏、破裂等情况时,易燃易爆
物质将会泄漏出来,形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因此,易燃易爆物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需要严格的防火防爆
措施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1。
易燃易爆物品的基本知识
易燃易爆物品的基本知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顾名思义,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遇潮、化学反应等情况下发生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化学物品。
其虽危险,却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如化肥、农药、药品、试剂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民用爆炸物品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爆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易燃易爆品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1.目的明确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2.范围适用于全检验科3.职责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3.2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人员:负责易燃、易爆物品的申购、领用及保管处理。
3.3 科室负责人:监督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员工作,负责科室审批及申购工作。
4.要求4.1储存、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性能,掌握个人防护和安全操作方面的知识,防止造成污染或人身伤害;4.2储存、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并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3根据易燃易爆物品的种类、特性,在库房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4.4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4.5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4.6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装物、容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4.7在易燃易爆品的包装内附有与本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4.8储存时码放不能过高。
泡沫、纸箱类的码放高度与灯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5米。
检验报告单格式书写制度1.目的检验报告单是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病人知情权的一种体现,因此,对检验单内容、格式、报告及发放有必要作详细的规定,指导检验人员正确书写检验报告,为患者提供完整、正确、规范、及时的检验报告。
2.范围适用于本科所有检验报告单的书写。
3.职责3.1检验审核/检验人员对检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及规范性负责。
3.2科主任对检验报告发放流程及监督负责。
3.3计算机中心对检验报告信息网络传递的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负责4.检验报告的格式检验报告的格式应在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后由检验科设计,由检验科管理层与医教科讨论后决定。
报告单上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量,报告应清晰易懂,填写无误。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4.1实验室名称、地址或检验地点;4.2患者的唯一性标识(诊疗卡号或住院号);4.3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必要时可注明身份证号码和住址,当患者的地点和报告的送达地不同时应注明报告的送达地;4.4检验申请者姓名或其他惟一性标识和申请者地址;4.5样品的类别,当原始样品的质和量对检验结果有影响时,应注明样品的状态,如溶血、脂血等,并在报告中说明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4.6原始样品采集日期和时间,必要时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品的时间;4.7检验项目的名称、结果、单位及参考范围,相关时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4.8必要时,应按要求提供检出限和测量不确定度信息;4.9报告发布日期和时间;4.10当临床或病人有要求时应注明结果的测定方法,若要求检验科为其检验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时,检验技术人员应提供此服务;4.11检验者、审核者签字、检验日期。
检验结果报告制度1.目的规范检验报告的格式、传达方式与时间,并对检验报告的编辑、审核、签发、登记与保存、更改、补发、结果解释与说明、危险值报告及处理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向实验室服务对象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
2.范围适用于检验结果报告的全过程。
3.职责3.1 实验室管理层与医教科负责确定检验报告传达方式与时间。
3.2 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录入。
3.3 审核人员负责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签发。
4.工作程序4.1 检验报告的传达方式与时间检验报告的传达方式由医教科和检验科共同讨论决定。
并在规定的检验周期内送达适当的人员。
4.2检验周期4.2.1 技术管理层在咨询检验申请后,与医教科协商共同确定每个项目的检验周期。
4.2.2 在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缩短检验周期。
4.2.3 当不能按检验周期规定的时间报告检验结果,延迟报告又可能影响患者诊治时(主要是绿色通道和紧急标本),按以下程序通知申请者:4.2.3.1以电话或书面的方式通知申请者,说明延迟报告的原因及可能发出报告的时间;4.2.3.2若在短时间内延迟报告的原因不能解除,应送至委托实验室检验,检验完成后及时通知申请者;4.2.3.3若某一项目经常发生延迟报告,应与申请者协商,对检验周期进行重新评审。
4.2.4 技术管理层应对检验周期及临床医师对该周期的反馈意见监控、记录并评审,必要时对所识别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4.3 结果评审4.3.1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对实验中出项的异常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等有关临床信息进行系统性评价,看是否从临床角度加以解释,若出现危急值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4.3.2 同一标本不同项目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许多检验项目或不同参数之间如ALT和AST、T-BIL和D-BIL,血细胞分析各参数之间,尿液分析各参数之间等存在内在联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判断结果是否可靠。
4.3.3 同一患者同一时间不同检验项目的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如肝硬化腹水患者同一时间血液和尿液胆红素升高、凝血时间延长、粪便可见胆红素结晶。
血液AFP可能异常;如血气和电解质关系结果之间存在的关系。
4.3.4 结合既往检验结果分析通过LIS系统可很方便地与以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显示最近一次结果、累计结果趋势图、与最近一次结果变化值(百分比和绝对值)提示、参考值提示、危急值提示。
在发现偶然误差,如贴错标签、抽错标本、抗凝不当、标本混合不充分等方面的差错很有用途。
4.4 结果发布4.4.1 检验报告单上对检验操作及检验结果的描述应尽可能地使用专业术语。
4.4.2 实验室检验报告由检验者录入编辑,审核者审核后发布。
4.4.3 有时从对患者医护角度出发,可能不宜将检验结果直接发给患者,可由患者家属以代领方式领取检验报告。
4.4.4 特殊检验结果如HIV阳性,应由上级检验部门确证后报告,并为患者及其家属保密。
4.4.5 当有需要用电话、电传、图文传真和其他电子设备传送报告时,应仔细询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时间、申请者姓名、标本类型以及患者的关系等信息,确认对方身份后发布报告。
口头报告检验结果后应随后提供正式报告。
4.4.6 对申请单或样品上有“紧急”或“急”标记的检验报告,特别是绿色通道的标本应优先与所有的标本进行处理,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阅读或领取报告,并做好记录。
4.4.7 若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检验工作,不能发出报告时,应立即报请科主任处理。
4.4.8 “危急值”报告和处理程序4.4.8.1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急病人生命的检验值。
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4.4.8.2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4.4.8.2.1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4.4.8.2.2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4.4.8.2.3察看历史结果;4.4.8.2.4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4.4.8.3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各专业组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
4.4.9 报告的迟发当检验工作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发出报告时,必要时应与实验室服务对象联系4.4.10 检验报告的补发当实验室服务对象遗失或检验报告发送过程造成遗失时,应根据患者唯一性标志、收集标本日期、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等信息来查询检验结果,并注明“补发”及补发者签名和日期。
补发的报告不得对原始结果做任何修改。
4.5 报告的保存4.5.1 所有报告均以电子形式或结果登记形式或结果登记形式存档保存。
登记信息应应包括标本的唯一性标识,患者信息、检验项目及结果等内容,以备快速检索。
4.5.2 所有报告至少保存2年。
4.6 报告的更改4.6.1 未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进行补充或更改时,须由原检验者进行,并经原签发报告者核查和批准。
报告更改时,应在记录上显示出改动日期和时间并签名,更改后原内容应清晰可辨。
4.6.2 已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进行补充或更改时,应将原报告收回、注销。
重新发出一份新的检验报告,新报告的编号与原报告一致,经原检验者,原审核者核查和批准后方可报告。
并在原始申请单或在LIS系统的技术备注一栏注明更改原因。
4.7 报告的查询为了加强检验报告的管理,确保结果的保密性,在取检验报告或查询检验报告时,需要查询者提供诊疗卡。
如果代理他人取检验报告或查询检验报告时,需要代理人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或被代理人的诊疗卡。
4.8 报告结果的解释报告结果的解释原则上由医疗咨询小组提供服务。
相应专业主管技师及其以上职称人员也可为检验报告的结果提供解释和说明,初级及其以下职称人员、实习和进修人员不能提供解释和说明。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流程1.目的对免疫室内部所有的检验程序质量总体管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临床免疫实验室3.职责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人员制定质量管理总则,免疫室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具体实施。
4.要求临床免疫血清学检验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控的理论和方法。
操作人员须经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方能进入免疫室进行操作。
免疫室应建立健全免疫血清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做到临床免疫血清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严格把好试剂质量关,杜绝使用质量差和过期的试剂。
有的试剂如HBsAg、HCV、HIV等必须有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批批检”方能使用。
5.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实验室常规检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目的是要保证每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方面的考虑:5.1样本收集样品进入实验室之前,应注意样本的采集、保存、处置等环节:a)采集时,应注意防止溶血,防止污染,加强标本收集的验收工作。
b)运输时,应注意将样品放置于实验室固定样品区。
样品放置,应注意避开阳光直接照射,不要在室内暴露过久。
5.2 标本要求5.2.1抽无抗凝血或肝素-锂抗凝血3-5ml。
5.2.2抽血时间无特殊要求。
5.2.3 检测标本应无严重溶血、严重脂血。
不合格标本应退回,并做好相应记录。
5.2.4当天未检测标本应放置2-8℃保存。
超过3天未检测标本应离心(1500-3000转/分)分离血清,放置-20℃以下环境保存,应在7天以内检测完毕。
5.2.5 检测完的标本放置2-8℃保存20天,以备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