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doc

合集下载

[名校联盟]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二历史《6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

[名校联盟]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二历史《6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

表现
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如江浙地区
清朝北京鼓楼前的商业活动
南都繁会景物图
5、对外贸易状况——闭关锁国政策
历朝对外状况
西汉:陆路为主,海上开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陷于停滞 隋唐:水陆并举 两宋:海外贸易频繁 元朝:水陆并举 明清:初期兴盛 - 海禁 - 闭关
思考: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明清统治者为什么 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中你有怎样的认识?
2.下图是2005年1月我国诞生的第13个小公民,警示着 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我国人口的大规模 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有关( )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更名田 D. 地丁银
D
3.(2005上)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 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 参照右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许多工商业城市享有一定 程度的自治权 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 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对外贸易 巨大发展引起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 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 锁
中国
腐朽的封建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 主义发展 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 海外贸易
思想条件 其他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农民购买力低地主投资土 地不扩大再生产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 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 恤,……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远在清代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指由南部沿海 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之马市。夷人贪而不亲,求而无厌, 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 允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矣。” ——引自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发展史》 材料三: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 或着竟毫未想到。凡取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被俘虏来一样,自由驱 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 觉得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引自《鲁迅全集》

高中历史 课题15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含解析题

高中历史  课题15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含解析题

课题15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发展:(1)农业。

①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

①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②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③商人群体形成:以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为代表。

④工商业市镇: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2.经济局限:(1)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又称工场手工业。

其特点是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主雇佣下进行生产。

它是从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一般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明清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但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1.陆王心学:(1)兴起: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2)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3)影响: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2.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1)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教案_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教案_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2课时[导入新课]之一:表达式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前半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经济开展的原因:一是明清统治者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注意调整消费关系,鼓励消费。

二是在前几个朝代消费开展的根底上。

三是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后,粮食产量大幅度进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商品化程度进步。

四是手工业消费工具的革新和消费技术的进步,使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促进手工业商品化程度进步。

五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受到阻碍。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开展,而且在农业方面呈现出的特点有:一是从国外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二是经济作物的品种和种植区域扩大,且形成了专业消费区域;三是经济作物增加促进了农业消费商品化。

随着农业消费的开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开展,而且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部孕育出了新的消费关系——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之二:复习提问式[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前半部分。

大家来说说,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开展的特点是什么?[生]明清时期经济开展的特点是:一是封建经济继续开展;二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受到封建消费关系的阻碍;三是从国外引进了高产农作物;四是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场,商业繁荣;五是由于闭关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师]对。

那么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是怎样的?[生]土地制度有更名田。

赋役制度有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

[师]好,明清政府一些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开展,特别是农业消费的开展。

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开展状况。

回忆一下,明清农业消费开展的特点。

[生]明清时期农业开展的特点有:从国外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的品种和种植区域扩大,且形成了专业消费区域;经济作物增加促进了农业消费商品化。

高三历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高三历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教学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

教学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1、原因: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使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特点:〔1〕.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5〕.明清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生产关系调整〕1、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1〕目的:为了缓和〔〕,改革〔〕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2〕内容:一条鞭法将原来的〔〕、〔〕、杂税,“并为一条〞,折成〔〕,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上,按〔〕和〔〕的多寡来分担。

〔实行了部分的摊丁入亩〕〔3〕意义:A.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B.〔〕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关系的松弛;C.〔〕的办法,适应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萌芽的增长。

2.更名田:〔清初恢复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作用:它对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开垦荒地起了一定作用,促进了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①内容:A.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B.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

〔至此,不再按人丁和田亩的双重标准收税,将土地作为唯一的征税标准。

〕②意义:A.〔〕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1.(25分)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

(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

(3分)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

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宋)《司马光奏议》(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

(2分)结合所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3分)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6分)材料四: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

(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要求。

(4分)材料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高中政治!每天都有干货知识~一、时间:14世纪——19世纪前期二、历史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

2、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古萌新;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开始了解先进的外来文化,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势头。

4、对外关系方面:明朝前期,中外关系和官方贸易出现盛况;明中后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中国发展;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三、明清时期的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除丞相: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内阁制度的建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正式形成。

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3)影响: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设军机处(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的军机房。

(3)发展:由一个暂时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常设中枢机构。

(4)权限: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十八)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十八)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检测试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十八)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 (本题4.0分)结合所学,分析图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A.统一时期粮食总产量大于总需求量B.分裂对峙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C.生产力停滞使明清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D.明清高产作物引进未改变粮食紧张状况2. (本题4.0分)史学界一般认为,明代玉米传入中国。

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用下列材料探究玉米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下列推论正确的是()来源成书时间关于玉米的记载河南《襄城县志》嘉靖三十年(1551年)“玉麦”甘肃《平凉府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番麦”、“西天麦”(明)田艺衡(文学家)《留青日札》序作于1572年“御麦出西蕃,旧名蕃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

”(明)兰茂《滇南本草》(药物学专著)最晚成书于1476年“玉麦须(玉米雌蕊花丝),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A.《襄城县志》、《平凉府志》为官方记载,完全准确可靠B.《平凉府志》的记载晚于《襄城县志》,故可信度较低C.《留青日札》是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D.《滇南本草》作为史料,应注意与其他史料互相印证3. (本题4.0分)明朝中后期,雇人经营并亲自管理农业生产的土地所有者越来越多。

生活于松江府的潘允端,在其拥有的一两千亩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雇工经营的。

在其日记中,关于垦田、莳秧、种麦等工序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

据此可知,当时A.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4. (本题4.0分)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

第2课明清时期的经济

第2课明清时期的经济
赋税制度
明清两朝都实行了一条鞭法,即把各种徭役、田赋和各种杂费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 按田亩多少收税。这种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同时也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 控制。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明清时期,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通过限制商人的活动、提高商业税率、设立关卡 等措施来抑制商业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形成
明清时期,金融市场逐渐形成,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为商 人提供了投资和融资的平台。
商业政策与税收制度
商业政策的调整
明清政府为了促进商业发展,不 断调整商业政策,如放宽市场准 入、减轻商税等。
税收制度的改革
明清时期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多次 改革,如实行“一条鞭法”等, 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2课明清时期的经济
汇报人:XX
目录
• 农业经济 • 手工业经济 • 商业经济 • 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 • 经济制度与政策
01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技术
铁制农具的普及
01
明清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耕作
效率。
耕作技术的改进
02
明清时期,出现了深耕、细作等耕作技术,使得土地利用率得
商税的征收与管理
明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征 收和管理商税,确保税收的公正 和有效。
04
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与对外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自明朝永乐年间起,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 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贸易往来。
贸易商品的种类
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等,进口商品则以香料、药材、珠宝等为主。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1.农业(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4)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

2.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成就①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②纺织业a.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b.棉织业:明代棉花成为纺织业主要原料。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等。

3.商业(1)商业繁荣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

③行业:丝织业。

④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⑤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4)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34分39秒 上午7时34分07:34:3921.1.20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1.2021.1.2007:3407:34:3907:34:39Jan-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1年1月 20日星 期三7时34分39秒 Wednesday, January 20, 2021
法”实行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并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为A
24
变式训练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所产生的
共同作用包括( )
①取消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
②松弛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④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赋役制度的历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7时34分39秒07:34:3921.1.20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年1月上 午7时34分21.1.2007:34Januar y 20, 2021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7时34分39秒07:34:3920 January 2021
史作用的再认再现能力。一条鞭法是把 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 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实际 上并未取消人头税,只是改变了征收方 式。所以①不符合史实,应予以排除。
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 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 一结论的是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大纲版)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大纲版)

城 城【学习目标】【自主复习】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是什么原因促使经济的发展?)2、特点① 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 趋势,农业 发生显著变化。

②手工业出现了 。

③商业 ,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④明清的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二、明清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调整封建生产关系)1、明:一条鞭法⑴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历史教学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①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役负担沉重,农民被迫逃亡或起义.(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②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财政危机。

③商品经济的活跃,而旧的赋役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⑵时间:⑶目的:⑷内容:将原来的合并,折成银两,与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一起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田亩多少来分担。

⑸特点: 合并;依据;赋役。

⑹评价(影响):①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③,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④简化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的弊端;政府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⑤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货币地租的产生、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⑺结果:2、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背景:(1)更名田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2) 摊丁入亩:目的:.内容:将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并不是不征人头税,而是把人头税摊入田亩中征收)意义:三、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生产的发展⑴作物推广:①棉花: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元朝从广东、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种植遍及南方。

)②新品种:玉米(美洲)、甘薯(明朝从越南交趾国引进)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拓展-1】分析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
①发达的农业; ②发达的手工业; ③发达的商业; 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后期,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拓展-2】分析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 不利条件? 局限性: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和个 别生产部门;从全国看,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②缺乏资本积累;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 ④闭关政策,难以形成海外市场; ⑥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例题6-2】试概括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使中国落伍于世界; 出现抨击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例题6-3】如何理解清朝初年我国封建制度衰落与“康乾 盛世”的关系?
“康乾盛世”的出现是清初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使生 产得到恢复、发展。
★租调制:主要实行于魏晋到南北朝,重点是北魏的租 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 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这里的“调”按户征收。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 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 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③从对外经济和贸易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对外 贸易得到巨大发展,由此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 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从明末清初开始, 实行闭关政策,商品经济发展窒息。
④在中国,农民购买力低,地主商人投资土地;在欧洲,农牧 业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一部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明清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3、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

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教学方法: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授课: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1、从我国封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

2、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使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具体表现:①、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②、适应农业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③、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基础⑤、明清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A、实施:1581年张居正改革,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嘉靖八年即1529年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实行)B、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C、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役,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D、意义:①、将部分力役摊入田赋,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②、纳银代役的规定,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徭役束缚,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③、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6.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6.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不同点: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时间
人丁数、税额 人头税 改革结果
明朝中期 不固定
有 失败
清朝初期
固定 废除了 成功
(归纳)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简表 朝代
春秋 西 汉
赋税制度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编户制度
特点
按田亩多少收实物 承担田租、人口税、徭役、兵役
人丁收实物
隋、唐初
唐朝中期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人丁收实物,以庸代役(实 物代替劳役)
⑶商业繁荣:
国内市场扩大 商品种类增多 封建城市兴旺(南京、北京、江浙) 商业资本活跃、货币发达(白银成为通用 货币) 会馆、地域性商帮出现 中英贸易:出超(但对外贸易份额小)
二、工业文明的萌动与近代危机的前夜
———只是近黄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
情景创设
⑵手工业进步:
工具革新——“纱绸机” 技术提高——双色套印技术
套印、彩印
清 “景 金德 银镇 桃陶 果瓷 瓶 ”
乾 手隆 工年 艺间 生 品产 的
康熙黄地去琅彩花卉瓷碗
⑵手工业进步:
工具革新——“纱绸机” 技术提高——双色套印技术 分工细密
清焦秉真的《织图•攀华》
清景德镇陶瓷制坯和入窑
按土地、财产多少征收实物 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以货币代替劳役 按田亩多少征收货币地租 废除了人头税
北宋
明 朝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清 朝
思考:
我国古代 赋役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赋税制度的内容特征分类有哪些? 赋税制度的演变有什么趋势?演变说明了 什么问题?
我国古代赋役征收的依据有:
⑵手工业进步: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又化(1368~1840年)【课标目标】通过认识明清时期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

【新课导入】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可以说,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变化,这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因此,著名的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樊树志提出了“晚明大变局”发概念,一时引起人们的共鸣。

那么,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一、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①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

(玉米、甘薯、烟草等)解说:据著名史学家何炳棣研究的结果,大约在16世纪中叶前后,福建长乐县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的吕宋去做买卖,于归途中把番.薯的品种带回本县种植。

其后到了1594年,当福建发生饥荒的时候,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把收成的番薯献给福建巡抚金学曾,并说明栽种番薯的益处。

金氏便劝勉人民广为种植,以济饥荒,因此它被称为“金薯,②明朝中期,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解说: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

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一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判断明朝后期中国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材料1: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说明了什么? 相同点: 都征收银两,都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 说明: 明朝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 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税制简单 便捷。 不同点: 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 摊丁入亩把丁银摊入田赋,废除了人头税。 说明:
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逐渐削弱。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 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 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争取汉族农民的支持 鼓励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经济 实质: 是一定程度承认农民战争的革命成果 作用: 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定程度缓和清前期尖锐的阶级矛盾与 民族矛盾
(3)摊丁入亩
内容: 康熙帝(固定丁税) 雍正帝(摊丁入亩) 影响: 废除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 身控制进一步松驰,隐蔽人口现象逐 渐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 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1)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
统治阶级政策的调整 人口增长的推动
(2)粮食总产量 大幅增长
原因:
土地得到开发 从国外引进了高产品 种 影响: 有利于腾出更多土地 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活 大量人口;。促进农 业生产的商品化
(3)一些专业生产区域的形成(农业商品化)
明清强盛的表现 耕地扩大 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
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二十年(1840 人口增长 年)增至4 .1亿 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 生产总值 高于欧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学案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学案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本节学习重点: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2、一条鞭法实行的时间、人物、内容和意义;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制度的内容和意义;4、明朝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5、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的五个表现;6、明朝中期以后纺织业生产的目的和结果;7、苏州机房的生产关系;8、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区、主要部门和标志;9、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1、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五个表现;12、清朝闭关政策的含义和结果。

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1、特点:①②2、原因: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①目的:②时间:③人物:④内容:⑤意义:A、B、C、D、2、实行“更名田”:①时间:②内容: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①背景:1712年②内容:③意义:A、B、三、农业生产的发展1、棉花种植:2、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①引进和推广的时间:②品种:③作用:3、总产量大幅度增加——意义:4、清朝前期: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12、纺织业的兴起:①时间:②生产目的:③影响:在一些地区发展成为→A、代表:出现的以为业的B、机户:C、机工:D、生产关系:E 、性 质:3、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手工工场(苏州机房)的出现→①萌芽时间:②地区部门: (苏州)的 业③发展状况:清朝继续发展的表现→A 、B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表现→A 、B 、④缓慢发展的原因:A 、B 、C 、D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1、商业繁荣:①②③④⑤ —— 地区以 著称的市镇兴起2、清朝的闭关政策:①含义:②结果:A 、B 、C 、基础网络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

,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①纳银代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及这种范式在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应用和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范式的演变、明清社会经济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国历史研究和经济社会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回顾并梳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到后来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分析这些范式的优缺点,并探讨它们对于深化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贡献。

本文将分析明清社会经济背景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等因素都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土壤。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

这包括土地关系的变化、工商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兴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本文将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介绍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本文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和实证分析,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本文还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研究范式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及其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的应用,为深化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为历史研究和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历史背景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之前,深入理解其历史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主义萌芽并非一蹴而就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高中历史各阶段的时代背景

高中历史各阶段的时代背景

2、古希腊时期: 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3、明清时期积极: 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向工业 文明转型的趋势。 思想文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4、明清时期消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衰落,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体,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 制。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
7、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政治:新中国成立,并巩固新政权;1954年第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宪法,三大有中国特色 的民主制度建立。 经济:建国初国民经济经济恢复;一化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一五计划 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外交: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政 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 思想文化:1956年确立“双百方针”。
5、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中国(1840—19895) 政治: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强,清政 府统治危机加深。 经济:工业文明入侵,商品输出,自然经济逐渐 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近代 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向资本主义被迫开放。 社会生活:社会习俗西化。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 融合。
12、两种现文明模式的并进之资本主义 (1917-1945年) 经济: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 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模式 政治: ①经济危机影响下,德意日法西斯上 台,挑起二战。 ②为战胜法西斯,美、苏、中 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思想文化:①相对论和量子论为现代科技文明 发展奠定基础。②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本节学习重点:
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一条鞭法实行的时间、人物、内容和意义;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4、明朝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5、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的五个表现;
6、明朝中期以后纺织业生产的目的和结果;
7、苏州机房的生产关系;
8、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区、主要部门和标志;
9、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1、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五个表现;12、清朝闭关政策的含义和结果。

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1、特点:①

2、原因: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①目的:
②时间:③人物:
④内容:
⑤意义:A、
B、
C、
D、
2、实行“更名田”:①时间:
②内容: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
①背景:1712年
②内容:
③意义:A、
B、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1、棉花种植:
2、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①引进和推广的时间:②品种:
③作用:
3、总产量大幅度增加——意义:
4、清朝前期:
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
2、纺织业的兴起:①时 间: ②生产目的:
③影 响:在 一些地区发展成为 → A 、代 表: 出现的以 为业的
B 、机 户:
C 、机 工:
D 、生产关系:
E 、性 质:
3、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手工工场(苏州机房)的出现→ ①萌芽时间:
②地区部门: (苏州)的 业
③发展状况:清朝继续发展的表现→
A 、
B 、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表现→
A 、
B 、 ④缓慢发展的原因:A 、
B 、
C 、
D 、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1、商业繁荣:①



⑤ —— 地区以 著称的市镇兴起
2、清朝的闭关政策:①含义: ②结果:A 、
B 、
C 、
基础网络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

,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①纳银代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②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

固定丁税丁数: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准,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内容:雍正帝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货币 地租 趋势 加强
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商品化,有重要意义。

③清前期,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①工具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明代嘉兴使用“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
②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如双色套印技术广泛流传,出现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

③分工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如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景德镇瓷业
有十几道工序。

④规模扩大,产量大幅提高。

明中后期,佛山冶铁业每炉场一天可出铁六七千斤。

“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生产。

①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密。

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①市场扩大,两百多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③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左右。

③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重点、难点、考点
1、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1)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
变化;
(2)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4)明清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庸调制的共同点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产为征税标准。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它苛捐杂税。

值得注意的是,两税法是赋税制度上的过渡时期,即由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过渡。

从西汉到清代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建是:
①征税标准 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资本 主义 萌芽 闭关 政策
⑦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都是各种杂税统一征收。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3、中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比较
(1)相同点:
①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于同一时代产生,西欧产生
在11世纪-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
②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
③都宣告了封建社会的开始衰落解体。

(2)不同点:
①发展程度不同,中国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而欧洲产生途径更广泛,既
有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也有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

还有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
②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发展顽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而欧洲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兴起发展;
③结局和影响不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
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

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4、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地位决定的。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

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成为必然,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方面成了主要方面。

明朝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其做法既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必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
1、列举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的事例并说明其共同原因。

封建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对促进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共同作用?从当权者的主观目的分析,古今“减负”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2、简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中国和欧洲的不同发展历程。

试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3、比较17至18世纪的清朝与西欧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领域方面的差异,说明当时东西方格局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