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幼儿教育论文3篇
留守儿童幼儿教育论文3篇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你有什么看法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幼儿教育论文,欢迎阅读!留守儿童幼儿教育论文篇1一、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分析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
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
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
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小学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各种原因离开农村家庭,到城市或他处工作,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戚、爷爷奶奶等照顾成长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折射出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暴露了当地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的现状。
因此,如何关注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当前十分重要的议题。
一、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教育资源方面,农村地区相对城市缺乏教育资源,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设施都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愉悦感的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此外,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导致一些留守儿童面临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农村人口外流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
其次,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质量。
此外,家庭教育观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影响,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解决方案探讨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广泛的关注和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成长。
此外,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让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提供他们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
四、推行示范项目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可以推行一些示范项目。
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育基金,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他们坚持学业。
同时,可以在农村地区设立教育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论文
三下乡调研留守儿童论文在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离乡工作,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
这个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来关注和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本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情感上的孤独和沮丧,长期与父母分离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孩子常常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指导,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受到挑战。
同时,由于缺乏监管和照顾,他们容易陷入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中,如游戏成瘾、早恋等。
留守儿童还面临着教育资源的不足,他们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那么,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呢?首先,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在农村地区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
同时,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另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陪伴,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例如,可以组织夏令营、读书活动等,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关键。
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关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同时,父母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回到农村与孩子团聚,缩小与孩子的距离。
最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缓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改善他们的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21字2500字3000字)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21字2500字3000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
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小标题)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
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论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论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亲分离,缺乏充分的关怀和照料,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本文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关注等方面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
一、家庭环境导致留守儿童厌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无法与父母亲共同生活,往往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首先,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和孤独。
其次,家庭环境的不完善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些留守家庭的条件较为简陋,缺乏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再者,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留守儿童对学业的重视程度降低,易生懈怠情绪。
二、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厌学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环境,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资源和师资力量,一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不高,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资源。
其次,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缺乏归属感和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
再者,由于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辅导措施,导致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三、社会关注对留守儿童厌学的影响社会关注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改善农村小学的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支持,鼓励父母亲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再者,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怀。
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
首先,学校应提供更加友善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增加课外活动、文体娱乐等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外,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
他们面临着缺乏亲情关爱、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困境。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本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他们的父母大都选择离乡打工以谋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在学校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成绩和与同学的交往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经济压力使得父母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他们希望通过打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但却忽视了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
其次,教育资源不足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最后,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导致了一些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有学校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支持不够。
三、教师应采取的措施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
在教学方面,我们应当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互动教学等方式,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寒暑假的辅导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在心理方面,我们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我们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四、社会各界的合作小学教师在帮助留守儿童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探析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通过统计,该校有94名留守儿童,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年龄主要分布在6到12岁的学龄期。
其中,女生51名,男生43名,父母主要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务工,最短一周、最长一年回来探望一次。
除少数几个托付给邻居或者亲戚照看的儿童以外,多数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
由于较长时间和父母的疏离,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也不相同,总体上体现出,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的儿童依恋程度较低甚至有一些由于依恋缺失产生了较轻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较重,在最初的接触中,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后,他们对社会工作人员的依恋程度较高,希望从我们这得到关爱的需求度明显提高。
除了由亲戚或者邻居照看的高年级儿童住在学校里,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住在家里,且离学校的距离都不太远。
处于学龄期的儿童,通过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获得勤奋感,从而形成自信心。
刘德才与刘德志为9岁和11岁的弟兄俩,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他们每天早上7点起来结伴步行15分钟去学校,中午在学校和大家一起吃饭,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干一点农活,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写作业。
他们的父母一般一个星期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在电话中教导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事情。
类似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识,独立自主能力强,但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集中水平较低,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监督能力不强。
在生活方面,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与关爱,自理能力强,但情感需求强烈,容易出现冷漠、烦躁、情绪反应略微迟钝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1.学习问题该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成绩较差。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使许多孩子自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况,久而久之,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二是和留守老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劳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家乡长期独自生活。
这类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疏离、安全隐患等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师。
2. 情感疏离问题。
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缺乏家庭呵护和陪伴。
3.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4. 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中独自居住,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人员的目标,面临被拐卖、虐待、性侵等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其智力、体质和美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保障社会稳定。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预防和减少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1. 政府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问题涉及到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权益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多个原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儿童留守在家。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这些问题使得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孤独、教育滞后、安全隐患等多重困境。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于儿童个体而言,长时间的独自生活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将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差距,影响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育优秀人才去农村任教,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包括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儿童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义工团队等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提供关爱和陪伴。
此外,家庭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家庭关爱。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现象,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社会、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机制和教育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摘要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生活,而自己前往城市打工。
这种现象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加剧,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以及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一、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的外出打工而被迫在农村家园中独自生活或跟随其他亲属生活的儿童。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千万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论文的目的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长期处于一个单亲家庭的状态。
其次,由于缺乏监护人的照顾,留守儿童常常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也容易受到欺凌、虐待等各种威胁。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带上孩子,只能选择将其留守在农村。
其次,教育资源的不足也使得一些家长将孩子送至城市就读,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综合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和教育设施的条件。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成长。
此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力量。
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农村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家长意识、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享有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权益和机会。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论文(一):一、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思考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构成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就应共同行动起来,帮忙他们打下一个健康的人格基础。
(一)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摇篮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摇篮。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习惯对子女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
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应率先垂范,务必首先做到,使子女从小模仿家长好的做法和习惯,逐步构成良好的品质。
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父母需要有奉献精神,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就应多为下一代思考,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更不能忽视,留守儿童的家长首先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不仅仅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除了与孩子经常持续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孩子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要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必须要选取文化素养较高并且有必须职责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我孩子的亲朋好友作为监护人。
总之家长要透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渐领悟善恶、美丑和是非的界限,构成了最初的思想品德和心理,为孩子健康人格的构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主阵地学校在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方面应担当“主角”:第一,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突出“以人为本”;第二,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尤其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三,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农村家庭,留守在乡村中的儿童。
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无法在家中照顾他们。
这些孩子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年迈的祖辈、亲戚甚至是邻居。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面临许多问题。
2.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可能面临困境。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常常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此外,留守儿童还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3. 心理问题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长期的情感缺失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教育不公平问题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孩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未来的机会。
5. 解决办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可能的解决办法:5.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5.2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父母和家庭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陪伴。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5.3 引入亲友帮扶制度鼓励父母在城市工作的同时,引入亲友帮扶制度。
通过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交资源和情感支持。
5.4 发展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供在线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方面的论文
留守儿童方面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由于工作、迁移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家乡,而留在农村或城市中的家里成长的儿童。
这一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涉及到了大量的儿童,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
本论文将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他们在没有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下,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很多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较差。
2.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经常长时间离开父母,缺乏亲情关爱,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悲伤。
长期的孤独感、无力感和失落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 社交问题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往往不如同龄人。
他们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社交问题给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1. 心理健康影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和陪伴,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和疲惫。
这些负面情绪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抑郁、焦虑、自卑等问题。
2. 社交能力影响留守儿童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较弱的社交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适应能力,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3. 学业成绩影响由于缺乏家庭的指导和学习资源的支持,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常常较差。
他们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1. 家庭关爱政府和社会应当重视家庭关爱,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父母尽量减少离家时间,增加与孩子的陪伴时间。
2. 学校关注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doc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2020年4月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关键词:优选,留守,关爱,儿童,论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简介: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本文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论文题目: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教育公平摘要:留守儿童导致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的阻力, 近年来, 特别是中国移动"和教育"推广, 解决了不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为学困生的转化, 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利用这个平台, 用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助力教育公平进程.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留守儿童; 强化; 助力;近些年来, 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 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因为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监管, 与祖辈生活在一起, 祖辈因为知识层面差, 思想落后, 不能对他们实施有效监管, 导致留守儿童养成各种不良习惯.留守儿童自律意识较差, 学习缺乏资源, 课后教育辅导困难.久而久之, 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能完成, 学习成绩欠佳.致使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遇到很大的阻力.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一、推广"平台"使用, 实现家校互动, 健全"公平"措施列夫·托尔斯泰说:"与人交流一次, 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 思想必定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 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许多问题和烦恼, 需要有渠道倾诉, 有亲人的安慰.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有的半年或一年才能回家一次, 很难跟他们沟通思想, 倾听烦恼, 给他们足够的关怀.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移动为我们提供的"校训通"平台, 将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在一起, 使学校能向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 家长能在遥远的地方了解自己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情况并向教师反馈他们孩子的信息.学生能每天与父母沟通, 倾诉心声, 使家校互动得以实现, 有力地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有必要将这一"平台"推广使用, 健全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教育措施, 使缺失的教育得到有效的补偿.如, "校讯通"平台在我校使用以来, 有不少家长来电话说他们每天都可以关注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 孩子完成了哪些作业, 哪些作业未完成, 为什么没完成;学习中有哪些困难;有什么心理烦恼等.孩子都向他们说了什么, 有什么要求、想法.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那些"问题学生",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 教师的努力, 家长的关心, 逐渐改进了不少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几个家长还来信息说明他们用"和教育"平台中的"教育资讯""在线答疑""学科资源"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情况, 向教师请教相关的知识.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子女, 子女对父母都是有亲情的."只要功夫深, 铁杵也能磨成针."教育的缺失我们要补偿, 要补偿就要有行动, 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措施, 有措施、有渠道才会有可能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二、落实"平台"应用, 注重"习惯"养成, 形成"公平"条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人的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好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好的交际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 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有很多, 如:早睡早起, 准时, 讲究个人卫生, 今天的事今天做, 不说谎话, 遵守规则等.但是,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它是长时间行为的积累形成的.作为留守儿童的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 尽自己的义务, 把行动落到实处, 用自己的好习惯成就学生的好习惯.我校在使用"校讯通"业务平台, 建立了QQ群、微信圈以来, 学生许多好的习惯逐渐形成, 特别是利于学习, 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习惯不断形成, 使那些平日里缺少家庭关爱、呵护的留守儿童能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正常地接受教育, 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 现今人们每天玩手机似乎已经形成为一种习惯, 许多留守儿童每天都会因为在玩手机的同时看到教师布置的作业, 看到家长留给他们的"关爱", 同学们在"群里"的分享, 这无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同学还因此与其他孩子、家长或教师在QQ群、微信圈里就相关学习内容聊上一会儿, 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或倾诉自己的烦恼, 或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有的同学喜欢教师上传的微课资料, 对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风景名胜、历史人物、科幻故事等还整理加工, 分类建成自己的文件夹, 在"群里"跟大家分享.就连平时胆小不敢大声说话的几个留守儿童也因他们的带动在"群里"大胆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观点.由于教师、家长的配合、坚持, 如今许多留守儿童已经逐渐形成勤于动脑, 认真观察, 工整书写, 及时复习巩固, 不断扩大阅读范围, 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意见的良好习惯.总之, 面对农村众多的留守儿童, 我们不能冷眼以待.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做教学的有心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工具和手段, 尤其是"和教育"为我们提供的便利,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关爱那些因为家庭和父母的缺失造成的教育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能正常、健康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发展而努力![1]曹占江.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策略[J].甘肃教育, 2013 (21) .[2]马廷安.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甘肃教育督导, 2013 (9) .[3]铁丽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 2017 (7) .王刚.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公平[J].学周刊,2018(05):112-113.。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及文献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及文献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等原因,长时间独自生活或在亲属照看下生活的儿童。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问题的讨论。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并综合相关的研究和文献,提出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生活环境和家庭结构的改变等因素,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影响。
首先,他们可能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影响。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可能感到孤独、焦虑和沮丧,甚至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其次,他们可能在学业表现上遇到挑战。
缺乏父母的指导和支持,留守儿童可能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困难。
此外,社交和人际交往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缺乏与父母的亲密关系,留守儿童可能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存在障碍,导致社交能力的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研究指出,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支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减轻负面情绪。
社区组织可以筹划一些活动和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机会。
此外,在家庭层面上,父母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孩子保持联系,增进亲子关系。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以下是几个可以考虑的方案: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这些中心可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 加强学校支持:学校可以增加留守儿童关注的项目和活动,提供学习和心理支持。
教师可以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帮助措施。
3. 家庭互动促进计划:父母可以利用网络和其他通信技术与孩子保持联系,定期与他们互动。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4. 志愿者计划: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拜访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爱。
教师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教师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他们常常面临缺乏父母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因此,教师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孩子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校内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项目。
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学校可以人性化地制定并推行相关规章制度,如设立留守儿童支持组织,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等服务。
此外,学校可以结合课程设置,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注重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如开设交流与合作技巧课程,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工作。
针对留守儿童经常缺乏父母关爱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成长状况。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并提供相关资源和知识。
通过教师与家庭的积极互动,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亲子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和社交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可以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公益组织或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意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工作。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教师可以与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共同合作,提出建议并争取政策支持。
通过积极参与的方式,教师可以为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教师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孩子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德育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德育论文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农村家庭选择将父母扔下农田,亦或是父母出于工作考虑,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缺少关爱和教育的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德育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与问题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来自亲人的良好家庭教育。
他们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到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导致他们在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 缺少优质教育资源:许多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其所处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和德育引导,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问题,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留守儿童德育解决方案针对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方案:1.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应加强联系,建立起家长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家长则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等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个别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困扰,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培养和行为规范引导。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品德素养。
4. 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并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前言在现代社会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和务工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父母被迫离开家乡,在城市中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而留下了年幼的孩子。
这种家庭状况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他们经历了从小别离父母的痛苦和孤独,面临着缺乏日常照料、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些困境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其原因与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首先,本文将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原因及其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家乡,在城市中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他们面临的教育挑战亟待解决。
其次,本文将梳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包括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心理健康问题等。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他们还承受着长期分离父母的痛苦,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困境。
最后,本文将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解决方案。
包括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留守儿童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加强社会关怀和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孩子。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
只有关注他们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才能够健康地成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论文将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全面地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此外,本文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经验,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摘要: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开展留守儿童教育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德育组织;法制安全讲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32-01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怎样才能教育好留守儿童,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学校要对家庭教育缺失进行补偿,更多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并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留守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
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
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
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同时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疏导台,从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
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帮扶,监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工作
三、教师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临时父母”
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孤僻自卑,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
教师要及时进行较色转换,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里等问题的临时父母。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时时留心这些孩子思想的变化,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与相应的关注,经常与其交流,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
四、加强德育组织,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
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
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
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
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思想教育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
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观察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开展相关法制安全讲座,减少儿童安全隐患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故频频发生。
学校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使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从而大大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教师既是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是留守儿童进步的引导者,更是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保护者。
只有教师用热心、耐心、爱心、恒心去呵护这些弱苗,他们就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