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第九章[26页]

合集下载

国际传播学习推荐阅读书目

国际传播学习推荐阅读书目

历史与哲学:(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学类:各语种专业推荐的经典文学作品。

中西方社会与文化类: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光明日报出版社。

陈舜臣、刘玮:《日本人与中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李希光主编. 新闻教育未来之路.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吴信训主编. 国际新闻传播名校教育镜鉴. 上海市:上海三联书店, 2010.07.辛欣,雷跃捷等著.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6.黄鹂著. 美国新闻教育研究.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刘利群,张莉莉主编. 国际传媒与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钟新,周数华主编. 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传媒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新闻传播学史:(美)E. M. 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著;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上海市: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07.(美)爱森斯坦著.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8.(美)哈特著,何道宽译. 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法)阿芒·马特拉等著. 传播学简史.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法)麦格雷(Maigrer,E.)著;刘芳译. 传播理论史.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7. (法)贝尔纳·米耶热著. 传播思想. 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2.胡翼青著. 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胡翼青著. 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 伍静著. 中美传播学早期的建制史与反思.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01.崔清活著. 中英传播学教育的建构与演变.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01.戴元光等主编;徐培汀著.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金梦玉主编. 新中国60年·学界回眸新闻学发展卷. 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2009.徐培汀著.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 重庆市:重庆出版社, 2006.王怡红,胡翼青主编.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 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07.程曼丽著.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9.郑超然等著. 外国新闻传播史.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新闻传播学理论:鲁曙明洪浚浩主编.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胡正荣,段鹏,张磊著. 传播学总论.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0.刘海龙著.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段鹏. 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1.陈力丹著.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 戴元光等主编;童兵,林涵著.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戴元光等主编.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国际传播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s,1989)《国际媒体与传播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2003)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Yahya R.Kamalipour)编著;尹宏毅译. 全球传播. 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智著.全球传播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李智著. 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陈阳著. 全球传播.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9.陈韬文等编. 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3.程曼丽著. 国际传播学教程.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郭可著. 国际传播学导论.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04.关世杰著. 国际传播学.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8.刘笑盈著. 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10.国际新闻业务: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外文出版社,2009.09.刘洪潮主编. 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12.刘洪潮主编. 怎样做新闻翻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01.刘洪潮主编. 国际新闻写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江爱民,寒天著. 国际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01.张森编著. 电视国际新闻编辑手册.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01.马胜荣,苟世祥,陶楠著. 国际新闻采编实务.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3.沈苏儒著. 对外报道教程. 北京市: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03.跨文化传播:孙英春著.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theory and analysis.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美)萨默瓦,(美)波特著. 跨文化传播原书第4版.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 爱门森编译.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04.单波,石义彬主编. 跨文化传播新论. 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单波著.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和可能性. 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06.陈国明,安然编著.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5.国际传播思想与策略:(美)克拉克著;洪燕译.美国的经验:终结公共危机,只有说出真相. 北京市:东方出版社, 2010.04.刘继南,何辉等著. 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 刘继南,何辉等著. 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02.刘继南等著.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 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刘笑盈著. 俯视到平视外国媒体上的中国镜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7.王海著. 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6.何国平著. 中国对外报道思想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05.侯迎忠,郭光华著.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2.贺文发编著. 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刘林利著.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8.田智辉,黄楚新著.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01.张国庆著.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01.刘小燕著.政府对外传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04.邹建华著.走近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的策略与技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0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胡晓明著.国家形象.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国际传媒体制:(美)戴比尔,(美)梅里尔编;郭之恩译.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 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2010.04.(美)达洛尔·M.韦斯特著. 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4.辜晓进著. 美国传媒体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唐亚明,王凌洁著. 英国传媒体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吴非,胡逢瑛著. 俄罗斯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龙一春著. 日本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郎劲松著. 韩国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刘成付著. 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张殿元著. 中国报业传媒体制创新.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丁和根著. 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媒介研究:(美)伯杰著;张晶,易正林译,展江,傅茜校. 媒介研究技巧第2版.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9.(美)卡茨等编.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国际媒体研究:李良荣编著.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02.徐琴媛等著. 世界一流媒体研究.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01.梁岩,谢飞编著. 中国英文媒体概观. 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07.唐亚明著. 走进英国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辜晓进著. 走进美国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崔保国著. 走进日本大报. 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传媒文化研究:(美)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著;杨竹山等译.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美)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著;杨全强译. 解读大众文化.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伊尼斯(William Hoynes)著. 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3.周宪,刘康主编. 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1.蒋晓丽等著. 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7.陈龙著. 传媒文化研究.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3.媒介批评:雷跃捷著. 媒介批评.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雷跃捷主编.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3.谢静著.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1.刘建明等著. 西方媒介批评史. 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手段,在推动中国的发展、增强国家形象以及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传播,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信息,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

中国政府通过政治领域的国际传播,传播其理念和共识,提升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政府间的交流和外交活动,使中国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决策制定和规则制定,推动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在经济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和推广其经济发展模式,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成功的发展经验。

跨国公司在国际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国际传播策略和提供国际化服务,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扩展和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对外投资和合作项目的宣传,有利于吸引外资和人才,促进双边贸易和合作。

在文化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推广和传承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和传播。

电影、音乐以及文学等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在科技领域,中国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和推广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成就。

科技成果的国际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和合作伙伴,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了中国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培养,加强了国际科技界之间的互学互鉴。

总体而言,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国际传播在增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出新知:国际传播精准化实现路径

在地出新知:国际传播精准化实现路径

在地出新知:国际传播精准化实现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国际传播精准化的概念与内涵 (3)二、国际传播精准化的理论基础 (4)2.1 精准传播理论 (6)2.2 文化传播理论 (7)2.3 情感传播理论 (8)三、国际传播精准化的实践路径 (9)3.1 媒体融合与创新 (10)3.2 数据驱动的传播策略 (12)3.3 跨文化传播的优化 (13)3.4 本土化的内容生产 (14)四、国际传播精准化的挑战与应对 (15)4.1 技术瓶颈与突破 (16)4.2 法律法规与伦理问题 (17)4.3 文化差异与冲突 (18)五、案例分析 (19)六、结论与展望 (20)6.1 主要结论 (21)6.2 未来展望 (22)一、内容概述背景分析:首先介绍全球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以及当前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信息过载和舆论多样性等问题。

在地新知的重要性:阐述将地域性知识与文化融入国际传播中的必要性,包括推广多元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价值。

精准化国际传播策略:分析如何实现国际传播的精准化,包括目标受众定位、传播渠道选择、内容定制与优化等方面的策略探讨。

地缘因素与国际传播的结合:讨论地理位置、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结合地域特色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

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国际传播精准化的实际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与建议:对国际传播精准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传播精准化的系统性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实现地域性知识与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交流,推动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文化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概述随着我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有着许多新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分析,以探讨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内涵和特点1. 文化自信的凸显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文化自信的凸显。

我国传媒产品和传播渠道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现我国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 多元话语的融合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不再是单一的传播形式,而是融合了多元的传播方式和媒体评台。

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以及国际社交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相互交织,形成了立体、多元的传播格局。

3. 和平发展理念的践行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和平发展理念的践行。

我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通过国际传播宣传国家对外政策,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

4. 制度优势的展示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将我国的制度优势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成功经验被积极宣传和展示,为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思考。

5. 全球视野的拓展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积极拓展了全球视野,增强了对外报道的国际化视角。

我国传媒加大了对国际事务的报道力度,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认识我国。

6. 共生共荣的倡导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倡导共生共荣的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

通过国际传播,传递我国对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追求。

7. 信息传播的开放与透明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更加注重信息传播的开放与透明。

我国积极向世界传递我国的政策动向、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理解。

8. 文化输出的创新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新时代不断创新文化输出模式,注重发挥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讲好绿色发展故事_塑造生态文明国家形象——以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为例

讲好绿色发展故事_塑造生态文明国家形象——以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为例
1 许加彪、孙洪宇:《中国生态本位纪录片的历史沿革、价值旨归和影像书写》,《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
2《习近平向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人民日报》2024年1月26日。 3 金羊网:《【地评线】金羊网评:民心相通,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https:// /2023-04/07/content_51868777.htm。 4 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纪实与专业相结合的纪录片盛会之一,是国际 媒体、决策人、投资方、发行商、内容创意与制作人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必须要有原创镜头语言 2022年初,法方团队因为新冠疫情无法进入中国,中方导演闫东调整工作分工, 提出由中方承担全部的前期拍摄。秦岭的冬季长达半年以上,金丝猴要靠植物生存, 漫长的冬天对金丝猴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它们应对冬季有哪些智慧?在严酷的气 候环境里保持多少体力,储存多少食物,能保证它们度过漫长的冬天?这些都是摄制 组十分好奇的问题。为此,摄制组在那年春节后就奔赴秦岭,拍摄了秦岭的第一场雪, 记录下金丝猴对抗冰天雪地的独特生存智慧。摄制组克服了疫情、酷寒天气等不利条 件,最终拍摄到小金丝猴出生、大雪中金丝猴生活场景等珍贵的影像和声音素材,还 拍摄到跟金丝猴相伴的大鲵、大熊猫、朱鹮、羚牛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珍贵画面。片 中细腻精美的影像、具有强烈现场感的声音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深深打动了观众 的心。
该纪录片主创团队在科学家的支持下,从专家研究的课题中挖掘观众喜欢的话 题,将权威科研成果转换成故事化的表达。为增强故事的情节性与可视性,导演决定 将金丝猴的行为和成长设计成二十多个故事,并按照故事片的分镜头,进行类型拍摄。 纪录片用“拟人化叙事”的方式,从一只金丝猴回忆自己一生的“拟人化”视角讲述 故事。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定义:
国际传播是指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

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超国家机构等。

国际传播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由于各国的媒介发展水平不同,会导致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各国文化背景,社会体制的不同,同时也要注意本国的利益,争取传播主导权。

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

另有国家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全球传播定义: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全新的课题。

理解:
①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
②传播主体多元化
③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
⑤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国际传播复习资料

国际传播复习资料

1.国际传播: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一个局部的具体体现。

2.国际传播类型:印刷媒介形式、国际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通讯社3.印刷媒介的优势:1)目前为止,印刷媒介还是文字材料(文件、公告、声明等)最理想最方便的载体,人们还乐于从印刷媒体获取文字信息2)印刷媒介对国际事务所做的报道与研究的深度仍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3)印刷媒介长期以来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量,使其很容易成为公众甚至决策曾的“舆论领袖”4)印刷媒介还是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最佳载体。

4.国际广播的特点:不受国界限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渗透力强、接收方便、可以使用多种语言传播5.国际广播的分类:1)各国政府开办和直接控制的国际广播电台(如美国之音)【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2)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国际广播电台(如欧洲的卢森堡广播电台)3)旨在传教的宗教国际广播电台(如远东广播公司)4)有意越过国境对邻国人民广播的“对内广播电台”5)一些反政府组织从其国境外向该国进行针对性广播的秘密电台6.卫星电视特点:1)传播范围难以界定2)传播速度快捷3)媒介运作独到:A、商业性较强;B、竞争意识较强;C、更多地与其他媒介结合7.通讯社:是一种以采集、加工、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媒介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

通讯社不是一种终端传播媒介,而是各种媒介所需新闻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它不直接为广大的个体受众服务,而是为各种新闻媒介服务8. 通讯社分类:1)就服务范围而言,通讯社可以分为世界性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地区性通讯社和国内通讯社2)就所有制性质而言,世界上的通讯社又可以分为私营通讯社、官方通讯社、半官方通讯社和合作性质的通讯社。

9.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1835年,法国,哈瓦斯社,世界上最早的四大通讯社:法国的哈瓦斯社、美国的美联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10.当今四大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美国的国际合众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不要记忆)11.国际传播的功能与作用:1)服务于本国意识形态,促进各国之间信息沟通2)主权国家实施国际战略、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3)国际传播的独立自主是国家独立的重要特征。

加强理论研究_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为例

加强理论研究_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为例

加强理论研究 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为例宋宪坤【内容摘要】传媒业界的实践经验与学界的理论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

《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作为业界和学界合作的成果,通过分析研判全球传播格局和全球传媒业发展趋势,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发挥智库作用,传播中国理念。

未来,该蓝皮书将持续推动传播学理论与业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领域的研究,为推动精准传播和“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出不懈努力。

【关键词】蓝皮书;理论研究;国际传播;效能2023年5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自2018年以来,国际视频通讯社连续五年发布《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

可以说,立足媒体优势,聚集专家资源,打造“媒体+专家”的合作模式,对于深入剖析全球传播格局和全球传媒业发展趋势,将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业界联合学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和理论建设多年来,国际视频通讯社致力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汇集了一批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外知名专家资源。

2016年10月,国际视频通讯社在主办作者简介:宋宪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编辑部副主任。

的“全球视频媒体论坛(VMF2016)”上,正式宣布设立“视通智库”机制。

媒体智库立足于媒体,以媒体机构为主体进行智库建设,不仅能够高效聚合媒体、社会、专家、市场等各方面资源,又拥有一般智库所不具备的强大传播平台,智库与媒体有机结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

国际视频通讯社作为以境外媒体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视频为主打产品的通讯社,不同于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等媒体形态,在国内没有样板可参考,没有先行经验可借鉴,在奋力打造国际一流视频通讯社的过程中,融入业界和学界的智慧是关键一环。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2024/2/17
7
第8页/共53页
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形象地理解创新的扩散过程。扩 散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一定时间内的扩散规 模(通常是采用者的数量或百分比率)为纵坐标画出的曲 线。如果我们将扩散规模表示为一定时间内某项创新的 累计采用者数量或百分率,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扩散曲 线呈现S形,它说明创新在扩散初期的采用率很低,后 来逐渐提高,创新一旦被该社会系统里许多成员采用, 采用率再度下降直至终结。不过,有时在扩散初期采用 率一直徘徊不升,只是到了后期才急剧上升,因而扩散 曲线会呈现J形,如下页图所示。
2024/2/17
4
第5页/共53页
(二)创新扩散的概念
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 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创新扩散有4个要素,即创新、传播渠道、时间以 及社会系统。
创新的扩散规律主要包括:①创新的扩散方式;② 创新的扩散过程;③创新扩散的周期性;④影响创新 扩散的因素。
2024/2/17
16
第17页/共53页
2.农业创新扩散曲线 大量研究表明,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从采用到 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扩散趋势可用扩散曲线 来表示。它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创新采用 者的累计数(或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 其形状也呈明显的S型曲线(下页图)。
2024/2/17
17
第30页/共53页
2.兴趣阶段
农民可能看出该项创新同其自身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与 问题很相关,对他有用而且可行。因而会对创新表示关 心并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寻找有关的信息。他也许会 向邻里打听,或者阅读相关的材料,或者找推广人员咨 询。
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此阶段的有效推广方法。

《国际传播》第五章[21页]

《国际传播》第五章[21页]

Ⅰ 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二、国家对越境信息控制的模式
(三)半封闭半开放型
半封闭半开放型信息控制模式,是指国家对越境信息采取有条件、 有限度的控制政策,既不绝对地封锁消息,也不完全地开放信息。 采取这类有限控制或次强控制模式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大多是准威权 形态的,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民主主义色彩,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介 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哥伦比 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Ⅱ 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一、作为国际传播控制主体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截至2007 年,共有193个成员国。该组织以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和信息 传播领域进行全球合作为宗旨,它从人文、社会层面关注国际传 播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建规立制、开设 论坛、发展援助和通报情况等四个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建立自由而公正(均衡)的世界新闻与信息 传播新秩序为途径,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和进 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Ⅰ 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一、国家对越境信息控制的手段
(四)信息与技术手段
所谓信息与技术手段,是指国家利用信息传播规律和信息传播技术 对越境信息传播活动非制度性、弱社会性和技术主导性。
信息与技术手段主要表现为软性和硬性两种信息控制方式:信息源 控制和技术控制。
一方面,个人对媒介的接触和控制力极大增强,受众对信息的自主 选择性显著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信息控制能力则遭到严重削弱 乃至于被消解,国家的监管看起来似乎变得无效而失去意义。
国家将传播媒介整合到权力体系中的冲动始终存在,对信息的实际 控制不断借助媒介新技术来强化。在国家尚未消亡之前,国家与传 播媒介及跨国信息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将长期持续下去。

国际传播试题a

国际传播试题a

长安大学2013-20 14学年第一学期试题(A)卷课程名称《国际传播学》考试日期共10题学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每题5分、共20分)1、国际传播:2、高语境文化:3、古登堡革命:4、批判学派:5、文化工业:二填空(每个5分共10分)1、国际四大通讯社:2、国际传播的特点(七个):三简答:(每个10分共20分)1、请简述发展中国家为建立“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所进行斗争。

2、请简要分析互联网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四论述:(第一题20分,第二题30分,共50分)1、托马斯·杰弗逊说过:“如果要让我来决定,我们应该需要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媒介规范理论的主张,这种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它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并分析这种媒介规范理论后来被修正的原因。

2、请运用课堂所介绍的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谈一谈你对《人造风景》(the manufactured landscape)的理解。

第 1 页(共页)第 2 页(共页)第 3 页(共页)第 4 页(共页)下面是泰戈尔励志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1. 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2.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3.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4. 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5.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6. 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

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7.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8.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

9.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10. 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11. 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国际传播的政治本质

国际传播的政治本质

政治性——国际传播的本质属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写道:“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就是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求取某一善果。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标,那么我们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广泛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广泛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

即政治社团。

”既然国家的本质是一种政治社团,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就离不开政治,而跨国界的国际传播更加离不开政治,因此,推断国际传播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

国际传播的定义当下,国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广义上来说,国际传播包括跨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上来说,国际传播仅指跨国界的大众传播。

为了探讨国际传播的本质,须从严格意义上来定义国际传播,因此,国际传播是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跨国界的大众传播。

接下来将进一步论证国际传播的定义。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国际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应该说是国际大众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国际大众政治传播。

i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前,传播的对象和范围十分有限,不要说跨国界传播,连地区内的传播都很难办到。

自大众传播的诞生,传播的对象不断扩大,直至面向全球公众,才使传播得以上升到国际社会层面,才能称为今天所说的国际传播。

譬如,两位站在各自国界上的比利时人和法国人进行的交谈、一封由加纳寄往英国的信件、或是一个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利马的长途电话,只是不同文化间进行的人际交流(传播),就不属于国际传播。

ii之所以判定这些传播活动不属于国际传播的原因是,传播的对象仅仅是个人而非大众。

国际政治传播“目标针对外国居民,而非外国政府”,或者说,“将受众视为‘大众’,而非个体,即宣传者针对的对象是有共性的群体。

iii通过以上的论证,国际传播是以大众为传播对象的跨国界的大众传播,这一定义能够被更好地理解。

国际传播的本质属性在国际传播被定义为跨国界的大众传播的基础上,探讨国际传播的政治本质。

论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及其应对策略

论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及其应对策略

论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敏感话题”及其应对策略①亓华【摘要】[摘要]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有所谓“敏感话题”的困扰。

在敏感话题的应对中,存在着不置可否、被动回避、强势应对、火上浇油、否定一切五种情形,这些都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障碍。

对于常见“敏感话题”,回应与处理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传播沟通能力,以平等谦和的态度,针对留学生的国家背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多元文化的意识中引导学生做换位思考。

根本目的是利用“敏感话题”,引导和激发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从而有效进行跨文化的理解与沟通。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8【关键词】[关键词]汉语国际教学;敏感话题;跨文化沟通;文化传播一、问题的提出无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还是对外汉语学术性硕士学位教育,都是要把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成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传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这里所谓“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绝不是些空泛的概念和要求,它既要体现在汉语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事行为之中,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坦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上,也要体现在对一些所谓“敏感话题”的处理方式上。

换言之,敢不敢面对敏感话题的提问、敢不敢回答敏感话题,如何面对和回答敏感话题,是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②文中所说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包括国内的“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和海外的“国际汉语教育教学”,同理,“汉语国际教师”也包含“对外汉语教师”和“国际汉语教师”,文中简称“汉语教师”。

参见亓华:《试论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必要与可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中经常出现,而教师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一大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所谓“敏感话题”长期困扰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虽说老师们一般都被嘱采取“回避策略”,但其结果同样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造成消极影响。

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

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

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作者:李金慧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01期摘要:国际传播是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在不同国家间的传播,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面临着对这些文化信息的解释问题。

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不仅在于对某种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而在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实现不同国度人们之间的沟通。

而要实现这种沟通就需要克服国际传播的解释困境,这需要传播主体和解释主体的双向努力,也需要人们对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共识”有着深切的把握。

关键词:国际传播;解释;共识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05-04国际传播活动古已有之。

古代出使他国的说客、使者、跨国经营的商人,甚至一国的首脑,都是最早的国际传播者。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大众传媒的出现,国际传播不仅关系到广大的普通民众,而且涉及到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交流的各个方面。

国际传播的途径也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媒介传播方式,比如网络与手机等。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等差异的影响,使得国际传播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而且也明显地具有地方性色彩。

在国际传播问题上引入解释学的视角就是在国际传播的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矛盾中来分析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

一、沟通与理解——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事实,在现代世界的经济交往中任何一个国家离开其他国家都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于是各种各样的国际传播途径自然地产生了。

国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信息在不同国家间的传播,在每一种国际传播途径中,都有一个将本民族的各种信息及文化传统公示给对方的倾向,因为只有让对方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国际社会的沟通。

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当人们在国际传播中公示自己的文化的时候,在对方就会有一个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而这正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

国际传播新秩序

国际传播新秩序

从国际机制理论看国际传播秩序的建立联合国国际法庭在1980年曾宣布,“机制”是具有自制力的外交法律规则以及“法规和规则系统”。

所谓国际机制的概念,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机制的提出了多种定义,其中经典、经常被引用的定义有三个:斯蒂芬·克拉斯诺认为,国际机制是指“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里组织和协调国际关系的原则、原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另外还有两种,见书《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从以上三种典型的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国际机制的三个要素: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

其中的核心是“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西方有关国际机制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国际机制的形成条件。

国际机制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自然得到发展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

霍夫曼认为,首先,必须有一个在国际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大国,其机制的原则和准则也许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由于其全球性的影响力,这些原则和准则往往自觉地获被迫地被大家所公认;其次,有关的国际实体(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等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安全和发展;第三,有关各方同一“得大于失”的谈判和协商手段是解决国际危机的最好途径。

罗伯特·基欧汉从新自由主义角度提出了国际机制形成和发展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国际社会行为者必须具有某些相同的利益,说明双方均可从合作中得到好处。

没有共同的利益,仍会有国际惯例,但不可能形成国际机制。

另一个前提是,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变化,要对国际行为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如果说世界政治的机构和机制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强调国际社会组织化的变化与国家行为的变化就毫无意义。

因此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国际机制与上述两个前提的关系图示如下:以上有关国际机制形成的理论分析,显然对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构富有启发意义。

1、发展中国家在争取传播新秩序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扩大与发达国家在传播领域的相同利益。

《国际传播》课件

《国际传播》课件

国际传播的现状及面临 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传 播面临着信息过载、文化冲 突、语言障碍等问题。了解 和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二、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
1
意识形态、媒介和技术的互动
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意识形态、媒介和技术的互动。这些方面相互影响, 塑造了国际传播的形态。
2
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
Hale Waihona Puke 文化差异是国际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同时提倡文化认 同,有助于有效传播信息。
四、国际传播的实践案例分析
IBM的国际传播策略
以IBM为例,我们将分析他们在国际市场的传播策略,包括定位、品牌建设和跨文化沟通等 方面,并总结成功经验。
阿里巴巴的跨文化传播
我们还将研究阿里巴巴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打破文化壁垒,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 功。
新浪微博的国际化尝试
最后,我们将探讨新浪微博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努力,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
传播效果与传播过程
国际传播的关键是传达信息并产生效果。了解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优化传 播策略和提高传播效果。
三、国际传播的主要机构
国际传播的国家机构
各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国际传播机构,如全球传播 局、文化交流中心,以促进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
国际传播的民间机构
诸如非政府组织、国际媒体公司等民间机构也发挥 着重要作用,推动国际传播的发展和合作。
五、国际传播的未来趋势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国际传播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为信 息传递和理解带来新的机遇。
2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协调与平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协调和平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将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重 要议题。

平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平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平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作者:相德宝曾睿琳来源:《对外传播》2023年第12期【内容提要】本文对过去41年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历史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整体模式,总结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方向。

整体说来,传统的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集中权威(authority)模式,是以国家需求导向,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复合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国际传播+”模式。

在培养效果上,该模式满足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国际传播人才的临时性和表层需求,但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的今天也导致了中国国际传播结构性失语,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

适应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下媒介技术引发的全域性、生态性、颠覆性变革,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亟需走向分散枢纽模式(hub),通过在不同专业、学科复合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实现从“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从不同专业、学科赋能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赋能不同学科、专业,实现因校、因专业制宜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学科体系建设,解决中国国际传播在专业领域的结构性失语。

【關键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权威枢纽平台时代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人才①,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②。

高校国际传播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直接决定着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同时,新媒介技术对全球国际传播格局带来全面、深刻变革,国际传播进入“深度媒介化时代”和“平台时代”③。

深度媒介化社会和平台时代的最核心特征是传统媒介权力的解构,人人权力的上升——人人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国际传播第2版PPT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国际传播第2版PPT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
◦ 在探讨国家、社会发展上,它片面强调了大众传媒在影响社会发展方向上的决定性作 用,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中介作用,也忽略了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之 间是相互规定和相互塑造的关系。
16
美国认为自己应该把这种范式扩散到全世界,使全世界人民享受“美国梦带来的好处”。作 为发展传播理论的根基,现代化理论话语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基本上沿袭了 西方社会学的知识传统——二元对立的二分法,即传统(社会)—现代(社会)、落后—发 展、野蛮—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非西方—西方。于是乎,现代化就成了传统与现代 之间无延续的断裂,非西方世界传统社会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西化。换而言之,在没 有外力(外来的改造性力量)的作用下,非西方世界多元、多样的传统文化因不具有独特的 内在价值而不可能实现主体(自主)性自我更新和发展。
侧重于从科学技术的视角来看待国际传播现象,进而预测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其基本观 点是:(传播)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与传播手段。技术主义范 式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国际传播理论(形态)主要有两种:传播技术决定论和 发展传播理论。
11
◦ 一、传播技术决定论
传播技术决定论是北美传播技术学派(亦称“媒介技术学派”,包括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 派)中的先导性(也是主导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 决定因素,因而又称媒介决定论或媒介中心论。传播技术决定论从传播形式或形态(而非 传播内容)即媒介本身来立论,立足于从媒介自身的技术特性来解释一切,并且认为,媒 介并非价值中立(或零负载)的渠道或中介,而是拥有内在的逻辑的自主的力量。其理论 预设是:人置身于其所使用的媒介之中(而不是之外),不同的媒介形式会以不同的方式 影响人们如何感知、认识、思考、理解和表征外在于人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它把媒介看 作人类事务中发挥能动作用的中心要素和导致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重要动因,或者说,将 社会变迁的潜力归于特定的媒介技术,从而在核心媒介的主流传播与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 之间确立起一种规律性的、必然的关系。由此,该理论往往用某种新传播技术的发明来区 分不同的历史阶段,称谓不同的时代。国际传播或者说传播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凸显了传播 技术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超越时空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因而表现为信息技术不断革 新的历程。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国家意志的几种体现,是国家对外传播法定的“代言人”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尤为如此,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对核心信息的独占性,它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控制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关事件全面、准确的消息。

二、作为信息控制者的政府(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一、维护国家信息主权二、树立良好的国际传播形象三、将其他传播主体的行为纳入国家利益轨道四、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国际传播的质量五、加强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合作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二、信息控制方式的改变企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特点:特点:1、企业传播是以赢利为目标的2、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3、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4、企业传播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从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分:跨国企业(国际传播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相比于国内传播,由于需要跨越一系列物理、的或非物理 的障碍,对国际传播效果的测评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受众调查法
受众调查法是一种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科学手段,真实而准确地了解 受众对某种信息的心理反应及其处于某种信息环境下的行为习惯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调查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受众调查起始于美国。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国际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而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 每一个具体的国际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 传播对象等一系列要素或环节构成的。
每一个要素(环节)都可能对国际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成为影响国 际传播效果的显在或潜在因素。国际传播效果实际上是作为这些要 素(或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结果体现出来的。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受众调查法
定性受众调查法是一种把被调查对象置于与调查者密切相关的位置 上而使之进入同一调查过程,以供调查者在人际互动中了解常态下 的调查对象的方法。
该方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论假设,即认定被调查者(受众)是千差 万别的个体,难以简单概括和归类,因而定性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具 有通过部分推断总体的推断性。
国际传播的受众调查重在了解接收、满意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态度。 接收度是“量”的概念,反映的是国际传播者信息的传播范围,即 传播力;满意度是“质”的概念,反映的是国际传播者及其信息被 接受、喜爱的程度,即影响力(或认同力)。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受众调查法
受众调查法包括定量受众调查法和定性受众调查法两类:
第九章
国际传播的效果
本章知识结构及要点
Key
◇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国际传播效果的测评方法
◇ 国际传播的宏观效果 传播态势不均衡化的表现 传播态势不均衡化的成因 传播态势不均衡化的前景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以传播效果为本位的。所谓国际传播效果,就 是指由国际传播主体的跨国信息传播行为所产生的、一般体现在 国际受众身上的有效结果。国际传播效果既狭义地指国际传播行 为所产生的相对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或目的的实际结果,又广义 地指国际传播行为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产生的一切后果。
定量受众调查法是一种把被调查的对象置于与调查者完全分离、独 立的位置,以供调查者做客观中立的认识的方法。该方法有一个基 本的认识论假设,即认定被调查者(受众)是相似的,可以概括和 归类,因而可以通过对部分被调查者的分析来推断总体。
因此,在对国际传播受众进行统计调查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据此推断受众总体的情况。
对国际传播者来说,要想改进国际传播活动的效果,就必须完整地 把握影响效果产生的各方面因素。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一)传播主体
传播者是整个国际传播过程的核心控制因素。 人们对不同的国际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人们首先根据国际传播者本身的“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对信息的真 伪和价值做出判断。 对国际传播者而言,建立信誉意味着树立诚信,意味着信息所创制 和传播的程序符合专业规范。
因此,面对众多不同个性和需求的国际传播对象,国际传播者要想 提升和扩大国际传播效果,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贴近、了解、同情 和容纳传播对象的“精神世界”“生活空间”和“经验范围”,并 对这些传播对象进行“分众化”和“小众化”的细分处理。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国际传播效果的测评方法
对传播效果的测评是传播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2、信息内容的“可信性”或“可信度”。最要紧的是信息的质量 而非数量。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三)传播媒介
从微观上看,在影响受众、获取传播效果上,传输信息的媒介形态 要比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更关键。
国际传播对传播媒介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要更高,因此,传播媒介对 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程度也更深。
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建构环境来实现的。
国际传播的效果是国际传播者从事国际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在。 各国政府、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个人等从事跨国传播活动,首 要考虑的就是国际传播的效果。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类。
与传播意图的关系:或是预期的,或是非预期的; 传播效果的显现:或是直接、显在的,或是间接、潜在的; 传播效果的时效:或是一次性的、短期的,或是阶段性的、长期的; 传播效果的范围:或是局部的,或是整体的; 传播效果的层次:或是微观、个别的,或是宏观、综合的; 传播效果的承载主体:或是个体性的,或是组织机构或群体性(的,或是社 会性的; 传播效果的形成:或是渐进、累积性的,或是激变、速成性的; 传播效果的表现维度:或是认知上或情感上的,或是态度上或行为上的; 传播效果的性质:或是积极、正面的,或是中性、中立的,或是消极、负面 的; 价值取向:国际传播效果还有以效率为导向和以公正为导向之分。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四)传播对象
国际传播的传播对象具有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所规定的多方面 的属性,因而更加复杂多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国际传播者所传信息同传播对象之间的关联度越高,信息在跨国流 通中遇到的障碍就越少,而且,国际传播对象所理解的意义就越接 近于传播者所传递的意义,国际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对国际传播效果的测评有着不同于国内传播的特点: 首先,国际传播的效果一般体现在国际受众身上,而国际受众之 间差异较大。因此,操作难度要大,可控性一般也比较差。
其次,国际传播的效果往往体现在境外媒体的报道上,而要远距 离地获取境外媒体所报道的文本并对文本作跨文化的解读,繁复 程பைடு நூலகம்比较大,可测性一般也较低。
一般而论,拥有自由主义媒体体制的国家更能从信息社会中获益。 同样,由于所传信息的信服力的差异,诚信的国际传播个人其国际 传播行为的传播效果必然要优于不诚信的国际传播个人。
Ⅰ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中心要素。
什么样的信息使内容使跨国传播更有说服效果:
1、传播或报道的主题的性质。国际传播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普适 性,以减少乃至避免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