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真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0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0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0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这一措施(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4.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说明该制度(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推进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5.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6.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行使军权B.审核政令C.跪受笔录D.协理奏章7.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 000余人。

汉到元朝制度的变迁高考真题

汉到元朝制度的变迁高考真题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B
18.(2015·浙江文综·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16.(2015·重庆文综·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 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这表明金章宗( )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第 3 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 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2.(2016·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 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 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C
14.(2015·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 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答案】A
17.(2015·福建文综·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 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 书省( )

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1)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2)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1)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

(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1)措施: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内容: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2)影响: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1)内容:①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代所沿袭。

4.北宋(1)内容:①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1)内容:①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高中历史【高考真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高考真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考真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真题链接】(2015·全国新课标卷)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汉朝政治制度及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A项是目的之一,不是背景,故错误;外戚干政违背了“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得到解决,故D 项错误。

故选C。

【易错易混】考生解答本题时易错选D项,这是没有较好地联系所学知识造成的。

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已经解决,而且东汉没有王国问题,故D项不可能成为背景。

2.(2015·北京卷第13题)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及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析】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可驳回诏书。

结合题干中给事中驳回诏书,可知给事中供职于门下省,A项正确。

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5·重庆卷第4题)《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这表明金章宗 (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金朝的法制建设及考生的史料解读和比较分析能力。

【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章宗在位期间,注重典章制度的建设,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形成了一代“治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故A项正确;B项始于明朝;C项与材料“成一代治规”相矛盾;D项与材料中“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矛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

第 2 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真题速递1.( 2019·江苏高考·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家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反叛,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汉初()A.推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C.推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 C【分析】“汉定百年之间,家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反叛,小者不轨于法。

”指的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利过大而发生反叛,故 C 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推行的选官制度,与诸侯反叛没关,故 A 项错误;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期间推行的,与诸侯反叛没关,故 B 项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很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订价为 40 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一定购皮币用来置放礼品,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增强了钱币管理B.确定了思想上的一致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 C【分析】据资料“订价为40 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一定购皮币用来置放礼品”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长进行限制,从而削弱诸侯实力,应选 C 项;资料“称为‘皮币’”,并且有订价的,说明不是钱币,排除 A 项;资料仅波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一致,清除 B 项;资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依旧享有租税权,因此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当不过增强控制而已,清除 D 项。

3.(2019.4 ·浙江高考·27)【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以为此部刺史是由秦朝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习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习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云南昆明模拟)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解析材料“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

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的中央机构,故B 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7·山东济南模拟)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解析三公九卿体现了政府大臣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解析司隶校尉为汉武帝时设置的主要负责京师地区监察的官员。

高考历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接下来,为你分享2017高考历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

高考历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

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说法错误;“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宗法制强调父系血统,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

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 A解析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

3.“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 C解析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 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

高三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萧何沛主吏椽,曹参狱椽”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

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答案】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政治。

材料说明汉代官僚出现“布衣将相”现象,说明传统的贵族政治得到改变,贵族制度自战国以来进一步解体。

2.下面是唐朝与北宋早期的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的基本情况简表。

北宋与唐朝录取人数出现差异的主要成因是C.北宋强化了君主专制 D.国家调整了用人方针【答案】D【解析】该题通过考察唐代与北宋科举考试的相关不同。

题中表格上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北宋的科举考试在录取人数的比例上明显高于唐朝。

A、B两项与材料不符,错误;该题找的是录取人数多的原因,而C项是一种结果性的表述,不符题意;北宋通过增加各个职位的官员数量来分割每个官员的权力,用人方针调整导致用人数量增加,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出身“平民”“贫寒家庭”的进士比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官吏在任官前的出身,因此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一般的平民百姓有了参政的机会,促进了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利于巩固统治,故B符合题意。

而依据材料中表格数据可得出进士中只有不到一半出身于平民或贫寒家庭,所以D是错误的;AC的表达与题意不符。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4.(浙江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是察举制。

选项A是九品中正制,B是科举制,D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2.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唐代三省六部制使得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皇权独尊,同时三省长官分工明确,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

题中,A项的表述不正确,行省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B项与题中的“诚恐缓不及事”、“不须咨禀”、“从便区处”等,可以反映出来。

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地方官员必须由朝廷任命。

D项与题中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元代行省制。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

高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1.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2.《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主要考查了唐代科举制的地位。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说明进士及第是时人推崇的为官途径,B正确,故本题选B。

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是察举制。

选项A是九品中正制,B是科举制,D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4.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确立三省六部制C.建立法律体系D.实行科举制【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是弄清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选B。

高中历史高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测试卷附答案

高中历史高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测试一、选择题:1、光武帝加中央集的突出措施是〔〕A、开始行“中外朝〞制度 B 、大尚台力C、使尚台成的决策机构 D 、起用布衣相2、隋唐期,三省官都是宰相,常常几个宰相一起政,治者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重 B 、完善中央集C、加地方的控制 D 、大民主利3、宋太祖加中央集的措施中,不包括〔〕A、“二府〞制 B 、枢密院是最高的政机构C、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 D 、开始三省六部制4、宋代的参知政事的能与以下哪一机构相近〔〕A、御史大夫 B 、唐尚省 C 、隋中省 D 、枢密院5、元朝的中省相当于唐朝的〔〕A、尚省 B 、中省 C 、下省 D 、六部6、初在地方上行〔〕A、除分封制,推行郡制 B 、郡国并行C、行州郡三制 D 、行刺史制度7、西建立之初的中央集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在于〔〕A、中央机构 B 、皇帝力 C 、地方行政制度 D 、思想制8、唐朝藩生的史影响〔〕A、加中央集 B 、造成分裂割据C 、加君D 、削弱相9、元朝行行省制度的最大影响〔〕A、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域奠定了初步基B、加了中央疆的有效管理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施,稳固其治D、各族人民一在中央政下,成一个不分割的整体10、隋唐期在中央立中省,元朝在中央也建立了中省。

他之最根本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六部管理全国政;后者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C、前者削弱相加皇而;后者加各民族的控制而D、前者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志着制主到达峰二、材料解析:11、材料一:当今郡,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并置;或不千,二郡分;具僚以众,日多;吏卒又倍,租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b5E2RGbCAP ——?隋·尚希? 材料二:臣伏,景德、祥符中,文武官九千七百八十五,今内外官属一万七千三百余,其未授派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含解析)-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含解析)-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某某某某模拟)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解析材料“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

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 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的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7·某某某某模拟)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解析三公九卿体现了政府大臣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某某某某模拟)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解析司隶校尉为汉武帝时设置的主要负责京师地区监察的官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 2 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 ( 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7 ·云南昆明模拟 ) 杰里·本特利《新全世界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代松懈的政治结盟和秦代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切合“中间路线”的措施是 ()A.设置御史医生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分析资料“周代松懈的政治结盟和秦代严格的中央专制”表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

御史医生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建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 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期间的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建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联合的地方行政制度,切合题意,故 C 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C2.(2017 ·山东济南模拟 ) 日本学者和田清以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点是“涟漪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渐渐获取权利,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代替以后,此中又别有私臣变为实权者,再来代替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今后浪推前浪式的来去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切合这一特点的是()A.秦代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分析三公九卿表现了政府大臣分工明确、互相管制,与资猜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 A 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期间用一些心腹侍从( 如尚书等 ) 构成的决议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履行机构,故 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下,切割相权,增强皇权,故 C 项错误;宋朝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 D 项错误。

答案B3.(2017 ·河北石家庄模拟 ) 班固在史册中记录: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惧怕莫敢违禁”。

这能够旁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防止了决议失误D.监察制度有益于京畿稳固分析司隶校尉为汉武帝时设置的主要负责京师地域监察的官员。

高考历史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

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

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3.[202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唐初,只有三省的长官才可以进入政事堂参议军国大事,后来皇帝给一些职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的头衔,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参与议政。

这一措施导致()A.行政效率提高B.三省长官逐渐失去决策权C.中央集权强化D.皇权至上的格局得到巩固4.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

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

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

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6.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

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

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

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7.“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
1.在XXX时期,中书省长官起草了一份有关如何出兵防
御的诏令,应该交给XXX裁定。

2.元朝时期,中央直辖的省份有河北、山东和河南。

3.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未发生君主七朝八姓现象的重要
原因。

其中,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

4.元朝的行省制度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

5.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主要是因为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统治。

6.唐朝和宋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设立六部。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察举制。

8.无法回答,没有提供图片。

9.无法回答,没有提供图片。

10.材料一表明,在汉初诸侯中,XXX出身最贵,其余XXX、XXX、XXX等皆是XXX。

材料XXX提到了西汉丞相
的封侯和汉兴功臣受封的情况。

权。

汉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皇权在政治中的逐渐加强。

在汉朝初期,中朝和外朝的官员分别代表了相权和皇权。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将军权兼中外,XXX预闻政事,这表明皇帝已经取代了丞相的地位,成为了最高统治者。

这种制度变化反映了汉朝中央政治权力的演变。

高一上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系与秦代对比,最大的差异在于()A、中央机构B、皇帝权利C、地方行政制度D、丞相权利2、汉朝推行的一套比秦代更加严实的督查制度()A、刺史制度B、中外朝制度C、察举制D、三省制度3、宋代最高的军政机构是()A、二府B、枢密院C、三司D、宣政院4、三省六部制确定并完擅长()A、魏晋南北朝期间B、隋唐期间C、宋元期间D、明清期间5、北宋期间,为了分别宰相权利而建立的是()A、参知政事B、中台C、枢密使D、侍中6、行省制度创办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7、元朝设置的管辖x 藏地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A、宣慰司B、门下省C、宣政院D、枢密院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美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添B、使地方权利进一步分别C、使皇权进一步增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互相限制10、地方完整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1) 郡县制 (2) 三省六部制(3) 行省制度 (4) 三司制度 ()A、(1)(2)(3)B 、(1)(3)(4)C、(1)(2)(4)D 、(2)(3)(4)11、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向有()(1)削弱地方、增强中央 (2) 分别地方官吏权利,防备盘据 (3) 增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4) 对边境地域的治理见渐趋严实A、(1)(2)(3)(4)B、(2)(3)(4)C、(1)(3)(4)D、(1)(2)(3)1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精选士兵编入禁军主假如为了()A、增强中央集权B、消灭盘据政权C、防守辽兵攻击D、节俭军费开销二、资料题资料一:汉哀帝以前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国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资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议、宰相筹备,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据考古专家确定,安徽六安双敦发掘的古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该古墓主人身份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A.察举制B.封国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判断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从“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可知,是封国制。

答案:B2.唐朝后期,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灾难沉重。

其主要原因是( )A.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B.皇帝残暴C.外敌大规模入侵D.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解析:唐朝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动荡不安。

答案:D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

“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故本题选A 项。

答案:A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中期设节度使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唐朝时由于设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将含有③的选项排除,故选D。

答案:D5.(2011·湖南浏阳一中高一月考)“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

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 )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解析:由近臣“代起执政”是指重视近臣参与决策,“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指原来位高权重的三公被闲置。

高考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练习(三)(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练习(三)(含答案与解析)

C.①②④D.①③④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

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7.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他旨在强调科举制()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8.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9.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变化B.时局和战的变迁C.基本国策的改变D.经济重心的迁移10.《汉书·贾谊传》中说:“夫树国(建立藩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

”这说明()A.西汉实行的郡县制危及中央集权B.西汉分封制的实行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C.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出现了不利于国家统一的弊端D.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11.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2.明洪武三十年会试后发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19·全国Ⅰ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

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

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2.(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3.(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4.(2018·全国Ⅲ卷·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5.(2017·全国Ⅰ卷·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王国与朝廷之间矛盾到汉武帝时期不可能“渐趋激化”,排除A。

题干反映的是朝廷控制的郡级政区的变化,不涉及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排除B。

题干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王国控制的区域应该越来越少/小,排除D(此王国指分封的诸王,非指中央王朝,估计会有考生理解错)。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支郡,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

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

6.(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宋太祖很看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自身的历史定位(参见燕永成《宋代帝王历史意识探究》,《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原因即在于“史官必书之”,故A正确。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过于绝对,题干材料也未体现,B可排除。

题干材料也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可排除。

“真实言行”包括正确的,也包括失误的,题干材料看不出宋太祖的不愿,D可排除。

7.(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汉代察举制是推荐、考试、试用三者相结合,唐代科举是自由投考、考试相结合。

察举制推荐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官、民,唐代科举制报考资格也有限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

考试是它们的共同环节和关键环节,察举和科举的科目都非常多,理论上都能够选拔优秀官吏,但官吏的优秀与否,决定因素不是考试能力的高低,只能说察举和科举都能选拔到一些优秀人才。

科举制沿用至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官员事功能力多遭非议。

总之,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相比,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官吏的优秀与否与考试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A可排除。

考试的局限就在于不能鉴别道德水平,B可排除。

世家子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可排除。

科举制是自由投考,政权的开放程度更高,更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示范效应、导向效应更强,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D正确。

8.(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汉初政治上“汉承秦制”,思想文化上“汉继楚绪”,推行黄老之术——熊铁基先生认为用“秦汉新道家”来概括比“黄老之学”更好(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光明日报》2016年5月16日16版),儒家未有特殊地位;题干材料提到“(秦)文书之力也”,但秦焚书坑儒,其文书含“崇儒”内容可能性小。

A可排除。

根据卜宪群《秦汉公文文书与官僚行政管理》(《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一文可知,公文文书是官僚行政管理的一个极重要手段,秦汉公文文书大体有四种类型, 即皇帝御用公文, 官僚疏奏、上书, 官府行移公文, 官府考绩、管理公文。

萧何入关中, 舍弃宫室财物而独取文书,是因为他认为,这些文书有着独特的价值,包括了“秦之形势”——秦朝很多法律制度、赋税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钱粮、人口等大量数据,是汉初统治者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和参考。

题干材料说“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是“(秦)文书之力”,B正确。

题干材料说“文书之力”,C可排除。

题干材料说“文书之力”,是说汉代成功实现统治全国,是借助了秦之文书。

借助秦之文书成功实现统治全国,当是汉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决策者、领袖人物,与一般官吏是否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没有必然联系,D可排除。

9.(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10.(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11.(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1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提示: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13. (2012·新课标全国·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B14.(2011·新课标全国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

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分)答案: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